創造與法治
㈠ 如何正確理解社會主義法治理念
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是馬列主義關於國家與法的理論同中國國情和現代化建設實 際相結合的產物, 是中國社會主義民主與法制實踐經驗的總結。其內容可以概括為五個方面:依法治國、執法為民、公平正義、服務大局、黨的領導。
1.依法治國是社會主義法治的核心內容,是我們黨治國理念的重大轉變,是實現國家長治久安的需要,也是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依法治國主要強調四個方面:人民民主、法制完備、樹立憲法法律權威、權力制約.
2.執法為民是社會主義法治的本質特徵,是中國共產黨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必然要求,是一切權力屬於人民的憲法原則的具體體現,是社會主義法治始終保持正確政治方向的根本保證.執法為民主要有三個方面:以人為本、保障人權、文明執法.
3.公平正義是社會主義法治的價值追求,是我們的根本目標,是廣大人民群眾的強烈願望,也是立法、執法、司法的生命線.同時它也是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基本特徵.所以公平正義在社會主義法治理念中的地位是不言而喻的.公平正義一般有很多內涵,請大家注意這幾個方面:平等、合法合理、程序正當、及時高效.
4.服務大局.這是社會主義法治的重要使命.為什麼要服務大局?這是社會主義法治的本質要求.怎麼樣服務大局?第一,要把握大局;第二,要圍繞大局;第三,立足本職.
5.黨的領導.黨的領導是社會主義法治的根本保證.為什麼要堅持黨的領導?這是由社會主義法治建設中黨的先進性決定的,是人民群眾的歷史選擇.黨的領導主要有三個方面:思想領導、政治領導、組織領導.
㈡ 如何在創新社會法治建設中營造團結和諧的社會生態
「國家治理體系是在黨領導下管理國家的制度體系,包括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和黨的建設等各領域體制機制、法律法規安排,也就是一整套緊密相連、相互協調的國家制度。」在國家治理體系中,社會治理體制佔有重要位置,創新社會治理體制已成為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內容。要實現「形成科學有效的社會治理體制,確保社會既充滿活力又和諧有序」的目標要求,就必須重視社會治理創新的系統性、整體性和協同性,實現社會治理的「五個轉變」。
實現社會治理思維視角從「國內」到「全球」的轉變。在相當長的一段時期,我國把社會治理當成純粹的國內事務,沒有在經濟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思考社會治理問題。進入21世紀,我國的社會治理環境發生了重大變化,國際競爭的日趨激烈和國際合作的日益頻繁,加劇了各國的文化沖突,極大改變了政府社會治理的環境;大規模的人員、資源、信息、資本快速跨國流動,加速了風險傳播,放大了危機影響,增加了社會治理難度;民主行政、責任行政、服務行政、回應行政等理念深入人心,沖擊著政府社會治理的傳統觀念,對政府的社會治理能力形成挑戰。在這一潮流下,任何一國的社會治理都不可能孤立進行,「全球治理」給「國家治理」帶來了新的沖擊。這就要求社會治理體系從一個封閉式的治理結構轉向開放式的治理結構,並從「全球」的角度來考慮社會治理問題。經濟全球化給社會治理帶來的影響是雙面的,一方面,經濟全球化使我們可以借鑒國外先進的社會治理理念推動我國社會治理體制創新,提升社會治理水平;另一方面,在樹立「全球」思維的同時,還要主動防範經濟全球化帶來的各種社會風險。這就要求我們,在國內要進一步加強社會意識形態管理,深化公民國家意識、社會整體意識,積極構建具有中國特色的意識形態安全體系,形成法律法規、社會道德、文化傳播多位一體的安全防範布局;在國際上,要進一步加大中國現代社會治理理念的宣傳力度,樹立正面形象,在涉及國內社會治理的問題上堅持原則,堅決杜絕任何外來勢力干涉,依據本國法律法規妥善處理。
實現社會治理主導理念從「利益」到「價值」的轉變。社會治理的政治性、公共性和社會性決定了其價值取向與單純的經濟管理活動追求個人利益、部門利益、集團利益最大化的價值取向截然不同。我國過去30多來年的公共管理,是以物質利益為導向的公共管理,實施的是「見物不見人」的發展方式,實施社會管理過程中,沒有完全做到以人為本。在利益導向的社會治理理念下,社會風險不斷增加,社會矛盾不斷累積,出現了一定程度的管理失靈狀況。在此背景下,建立實現多元價值追求的復合治理,把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社會治理的制度建設和治理實踐工作中,形成科學有效的訴求表達機制、利益協調機制、矛盾調處機制、權益保障機制,最大限度地增進社會和諧成為應然選擇,調整社會關系、協調社會利益、化解社會矛盾、維護社會秩序,實現政治、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實現「善治」的社會治理目標。
實現社會治理功能定位從「維穩」到「維權」的轉變。「維穩」與「維權」相互作用、相互影響,兩者是辯證統一的。「維權」是「維穩」的基礎,「維穩」的實質是「維權」。由於特殊的國情,實踐中,我國社會治理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單純地強調「社會的穩定性」指標,忽視了「社會的公正性」「社會的參與性」等維度,雖然在一段時間內有效維護了我國社會的基本秩序和穩定局面,但也不利於社會活力的釋放,導致了影響社會和諧的群體性事件的發生。當前,必須順應公民權利意識大大提高的現實情況,公平保護公民利益,堅持依法治理和法治保障,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化解社會矛盾,從實體、程序和時效上充分體現公平正義的要求,讓人民群眾切實感受到公平正義就在身邊,真正防止因為「維權」而產生的「維穩」問題,為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奠定堅實基礎。
實現社會治理主體構成從「一元」到「多元」的轉變。長期以來,我國的社會管理主體主要是政府。「大政府」架構在一定階段產生過一定積極效應。但隨著社會經濟發展,大政府的管理體制越來越不適應社會整體發展。現實中,政府負責等同於政府包攬,從觀念到制度都排斥社會組織和公民參與社會管理,其結果一方面導致社會自治發展緩慢,公民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發展緩慢,另一方面導致了權力尋租和腐敗現象的發生。實際上,社會治理除了國家和政府之外還應強調社會組織、企業、公民個體等社會力量的參與。社會需求是多樣化的,不同類型的主體有不同的特點和不同的擅長,因此需要主體的多元化。要加快形成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法治保障的社會治理格局,在轉變政府職能的前提下,激發社會創造活力,為公眾提供高質量、差異化的社會公共服務,實現從政府單一主體的單向度管理,走向多元主體的協同治理,推動社會治理從國家本位向社會本位轉變。
實現社會治理方式方法從「剛性」到「柔性」的轉變。社會治理既可以憑借法律約束、紀律監視、強迫控制等剛性手段,也可以依靠組織、協調、激勵、感召、啟發、誘導、協商等柔性方法。長期以來,政府在實施社會管理時,往往習慣於行政處罰等剛性措施,而對於柔性方法則較少採用和考慮。現代社會治理需要柔性治理思維,變硬約束為軟引導,變強制服從為服務感化,變堵截民情為疏解民心,變應急管理為預防治理,變事後干預為事前預防,合理引導社會輿論,適時干預社會情緒,化解各種社會矛盾和風險。
㈢ 如何做到黨領導下的人民當家做主和依法治國的統一
如何做到黨領導下的人民當家做主和依法治國的統一?
一、堅持黨的領導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根本保證
中國共產黨是我國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也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的領導核心。無論是發展社會主義民主,還是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都要堅持黨的政治、思想和組織領導。推進民主政治建設和政治體制改革,必須有利於堅持和改善黨的領導,增強黨和國家的活力,而決不能削弱黨的領導。只有堅持黨的堅強領導,才能按照最廣大人民群眾根本利益的要求,把全國各民族、各階層人民的力量和意志凝聚起來,領導、組織、支持人民掌握好國家權力,管理好國家事務、社會事務和各項事業。
只有堅持黨的領導,才能堅持我國民主政治發展的正確方向。社會主義民主是廣大勞動人民當家作主的大多數人的民主,是區別於一切剝削階級少數人統治的新型民主。社會主義民主的性質同我們黨的性質和宗旨是一致的。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除了工人階級和最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沒有自己的特殊利益,這是我們黨區別於其他任何政黨和政治派別的根本標志。堅持共產黨的領導,就是堅持民主的社會主義性質,堅持人民在國家和社會中的主人翁地位。離開共產黨的領導,沒有任何一個政黨或政治力量能夠始終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就會偏離正確的方向,社會主義國家政權就會改變性質。歷史已經證明,資本主義的民主道路在中國走不通。蘇聯、東歐劇變的事實再一次證明,放棄共產黨領導,照搬西方政治制度,社會主義民主只有死路一條。
只有堅持黨的領導,才能走出一條符合中國國情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發展道路。中國共產黨是一個善於創造性地運用馬克思主義理論、並且在實踐中不斷進行理論創新的先進政黨。在革命、建設、改革的各個階段,我們黨都領導中國人民開創了獨具特色的革命和建設道路。在社會主義民主建設的實踐中,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國家學說和民主理論應用於中國的具體實際,在世界人口最多的東方大國,創造性地建立起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政權,實行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層群眾自治制度。這是我們黨領導全國人民進行偉大歷史創造所取得的成果,是中國人民當家作主、實現國家繁榮昌盛和民族復興的制度保證。盡管我們在探索社會主義民主發展的實踐中有過曲折,但絲毫不能抹殺社會主義民主的優越性和生命力,特別是改革開放近30年來的實踐更深刻地證明,社會主義民主不僅從政治上保證了我國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國家統一和社會穩定,而且推動了我國生產力的大解放,在一個十幾億人口的發展中大國已經並繼續創造著經濟持續快速穩定發展的奇跡。隨著我國經濟文化不斷發展、社會全面進步,我們黨一定能夠領導全國各族人民不斷地推進政治體制改革,擴大民主,健全法制,創造和完善人民當家作主的新形式,不斷豐富和發展人民民主的理論與實踐。
只有堅持黨的領導,依法治國才能有可靠的政治保證。中國共產黨是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領導核心,法制建設和依法治國各方面的工作都離不開黨的領導。堅持黨的領導是社會主義法治與資本主義法治的根本區別。我們黨始終代表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只有黨才能真正代表人民、帶領人民、組織人民,把人民的意志和要求變成黨的政策並通過人大立法程序上升為國家意志,從而賦予法的形式。憲法和法律是由黨領導人民制定的,體現了黨的正確主張與廣大人民意志的統一;行政機關和司法機關的正確執法,是在黨的領導下進行的;廣大人民群眾依法行使各項民主權利,也是由我們黨領導和組織的。黨領導人民制定憲法和法律,又通過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保證法律的實施。黨堅持在憲法和法律的范圍內活動,支持國家的立法、司法、行政機關依法履行相對獨立的職責,在加強對工會、共青團、婦聯等組織領導的同時,支持並充分發揮它們在政治建設中的積極作用。
二、人民當家作主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要求
人民當家作主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歸根到底是為了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人民群眾當家作主的民主權利和根本利益。我們黨領導人民推翻剝削階級統治、建立人民政權,就是要組織和支持人民當家作主,依法管理國家和社會事務,管理各項事業,實現最廣大人民的利益和意志。這是我們黨執政的根本目的和可靠基礎。離開了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和當家作主的權利,黨的領導就會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堅持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歸根到底也是為了實現社會主義民主的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為人民當家作主提供政治和法律制度保障。離開了人民當家作主,社會主義政治法律制度就失去了前提和基礎。
從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的實踐看,黨領導人民在建立社會主義國家政權的基礎上,創造了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等各方面都具有中國特色的具體形式和制度,保證了廣大人民群眾依法享有廣泛的民主權利。我國人民在長期奮斗和探索中選擇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層群眾自治制度,是適合我國國情、人民當家作主的重要制度保證,也是適應社會主義經濟基礎、推動我國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政治上層建築。這些制度,不僅繼承和發展了人類政治文明成果,而且創造性地形成了新型的人民民主的實現形式,是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有機統一的基本實踐形式,任何時候都動搖不得,更放棄不得。
新中國成立近60年來特別是改革開放近30年來,我國經濟社會取得了巨大進步,為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不斷發展創造了充分的物質文化條件。在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進步的同時,社會利益格局出現了重大變化,社會階層發生了重大分化,廣大人民群眾政治參與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普遍增強。面對新的形勢,必須按照黨的十七大精神要求,進一步擴大人民民主,從各個層次各個領域擴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參與,努力使政治建設適應經濟文化社會建設和時代要求,滿足人民群眾不斷增強的政治參與願望,在制度創新方面取得新進展,創造人民依法管理國家事務、管理經濟和文化事業、管理社會事務的新途徑新形式,推進社會主義民主的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為黨領導人民有效治理國家提供製度保證。
要重視鞏固國體、完善政體,從國家的根本政治制度上體現人民群眾的意志。要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民主制度,包括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層群眾自治制度,使這些民主制度隨著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發展而不斷完善,隨著人民群眾政治參與需求的提高而不斷創新。
要積極探索社會主義民主新的實踐形式。要善於在人民群眾的民主實踐中拓寬人民群眾參政議政的渠道,發現和總結適合我國人民當家作主的各種民主形式,將其進一步上升為民主的具體制度,並積極借鑒世界各國發展民主的有益成果,形成有利於人民群眾依法管理國家事務、社會事務和經濟文化等各項事業的體制機制,進一步從機制和程序上保證人民群眾的政治參與。
要建立和完善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機制。加強和規范執政黨與人民群眾、社會團體、國家權力機關、行政機關、司法機關的溝通,加強和規范國家與社會的溝通,加強和規范社會各個方面的溝通,加強各層次各領域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的制度建設,進一步完善人民群眾政治參與的體制機制。
要把發展基層民主作為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重點。基層民主是我國廣大人民群眾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權利,管理基層公共事務和公益事業,管理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事務,具有全體公民廣泛參與的特點,是社會主義民主的重要組成部分和廣泛而又深刻的實踐。在現階段,擴大基層民主既有實踐基礎,也是客觀趨勢。通過更廣泛地組織和吸引人民群眾參與基層民主的實踐,依法直接行使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等各項民主權利,經受民主鍛煉,提高民主素養,增強社會自治功能,從而為發展人民民主這一人類歷史上的新型民主創造更充分的條件。社會主義民主越發展,廣大人民群眾的積極性創造性的發揮就越充分,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建設就越有保障,黨的執政基礎就越鞏固,黨的領導就越得到改善和加強,社會主義事業就越發展。
三、依法治國是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
民主是法制的前提和基礎,法制是民主的體現和保障。發展社會主義民主,必須加強社會主義法制,使民主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
實施依法治國方略,必須堅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的方針,不斷推進完善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進程。實行依法治國,對執政黨本身而言,最根本的就是要提高治國理政的法治化水平。黨的方針、政策是立法的依據和執法、司法的重要指導,同法律在本質上是一致的。法律是經過實踐檢驗和法定程序上升為國家意志的主張。執政黨要提高治理國家的法治化水平,必須加強對立法的領導,善於把正確的政策主張上升為法律,主要依靠法律治理國家、管理社會。黨的執政主張凡是要上升為國家意志的,必須由國家權力機關經過法定程序,使之成為法律法規或國家機關的決議、決定,再由各級各類國家機關依法實行。通過法定程序,把黨的路線、方針、政策、主張上升為國家意志,從法律制度上保證黨的基本路線、基本綱領、基本經驗的長期穩定和貫徹實施,保證黨始終發揮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國家法律既反映了全國人民的利益和意志,也反映了黨的政策和主張。法律的貫徹實施,也就是黨的主張和人民的意志的貫徹實施,黨的領導和人民民主就在法律層面得到了落實。把黨的領導、人民民主、依法治國統一起來,用法律手段實現和保證黨的領導、人民民主,這是國家長治久安和鞏固黨的執政地位的重要保障。
堅持依法治國,必須在科學立法、民主立法的基礎上,加強憲法和法律實施,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維護社會主義法制的統一、尊嚴、權威。堅持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一切政黨和社會組織,所有公民和社會團體,所有國家機關和武裝力量,都必須以憲法和法律為活動准則,任何個人和組織都不允許有超越法律之上的特權。各級黨組織和全體黨員特別是黨員領導幹部必須增強法制觀念,樹立依法執政意識和社會主義法治理念,自覺地在憲法和法律范圍內活動,嚴格依法辦事。要善於依法行政,按照憲法、法律和法規管理國家和社會事務,為人民掌好權、用好權,依法保證全體社會成員平等參與、平等發展的權利,保障公民合法權益。要善於綜合運用法律、行政和經濟手段,正確處理各種社會矛盾,尤其是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促進社會和諧。要善於用法律武器同各種敵對分子和刑事犯罪分子進行斗爭,維護社會穩定。要善於運用社會主義法制,鞏固和發展安定團結的政治局面,為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提供良好的社會環境。
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的有機統一,貫穿於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的全過程和各個方面。無論是推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還是推進政治體制改革,無論是擴大社會主義民主,還是健全社會主義法制,都必須堅持這三者的統一。只有在實踐中堅持三者的統一,才能堅持社會主義政治制度的特點和優勢,從制度和法律上保證黨的理論、路線、方針、政策的貫徹實施,不斷推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實現社會主義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發展,為黨和國家的長治久安提供政治和法律制度保障。
㈣ 法治原則的歷史由來
現代意義的法治始源於西方,最早可追溯自古希臘。古希臘人把尊重法律和自由並論為實現他們的政治理想——城邦生活的和諧(「善」)的兩個基本政治准則,主張自由就是人只受法律約束,法律比人還要有權力。
畢達格拉斯最早提出「人治不如法治」之說。古希臘偉大思想家亞里士多德在其代表作《政治學》中明確主張:法律是有道德的文明的生活的一個必不可少的條件,是導致城邦「善」的一個條件。
在此基礎上,他認為法治的基本要素在於「法治」應包含兩重含義:已成立的法律得到普遍的服從,而大家服從的法律有應該是本身制定得良好的法律。他認為法治優越於人治,他說:「凡是不憑感情治事的統治者總是比憑感情治事的人們優良,法律正是沒有感情的。」
因此,「誰說應該由法律來遂行其統治,這就有如說,惟獨神祇和理智可以行使統治;至於誰說應該讓一個個人來統治,這就是在政治中混入了獸性的因素。」亞里士多德的法治理論對西方法治傳統產生過久遠深刻的影響。
羅馬人的法治觀直接導源於希臘文明,他們不善於思辯,但卻精於行動,輝煌的羅馬法成為羅馬人高聳的紀念碑。西塞羅所謂的「我們是法律的僕人,以便我們可以獲得自由」成為一句不朽的名言。
(4)創造與法治擴展閱讀
原則的適用
第一,合理借鑒人類在建構和發展法治文明中的優秀成果
從發生學的角度而言,法治固然要體現國別性、時代性和階級性,但它更應體現人類在追求進步和發展過程中的共同智能,因此對那些後法治化的國家來說,如何充分吸取先法治化的國家的經驗與教訓,是一個極其重要的課題。
第二,重視習慣規則。
現代法治發展所面臨的共同環境是:國家與社會日益混同,傳統意義上的公法與私法界限
法治原則逐漸模糊,與條文法相對應的「活法」(living law)和"內部規則"(inner law)逐漸復活。這就使我們有必要重新反思和審視立法者的"製法"理性。
馬克思認為:立法者不是在創造法律,不是在發明法律,而僅僅是在表述法律,他把精神關系的內在規則表現在有意識的現行法律之中。真正的法律規則只能在特定的情景中發現,系統地創造一整套法律規則的任務超出了人類的理性能力。
第三,正確處理民主和法治的關系。
現代國家在法治化建設的過程中,通常也把民主作為一個極其重要的社會發展目標。這是因為民主在滿足社會的合法性訴求,體現正義和公平,制約國家權力和促進公民參與等方面都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但民主本身是一個多維度的概念,她既可指一種制度形態和政體形態,又可表徵公民享受的權利和自由,還可指一種多數表決為基礎的程序操作機制。從功能主義的視角來看,民主並不代表一種絕對的善,她既可發揮正向度的作用,也可發揮副向度的作用。
㈤ 法治基本觀點
1、法治作為一個動態的或能動的社會范疇,其基本的意義是依法辦事。
2、現代法治的精髓是依法辦事。
3、人人平等地依法辦事是法治的要求和標志。
4、「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是社會主義法制(法治)四個缺一不可的要素.這四個要素的實質是依法辦事。
5、法治不是單純的法律秩序。
6、不是任何一種法律秩序都稱得上法治狀態,法治是有特定價值基礎和價值目標的法律秩序,即是有價值規定性的社會生活方式。
㈥ 如何認識和理解社會主義法治觀念的內涵
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是體現社會主義法治內在要求的一系列觀念、信念、理想和價值的回集合體,是指導和答調整社會主義立法、執法、司法、守法和法律監督的方針和原則。把握社會主義法治理念,必須從中國社會主義國體和政體出發,立足於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民主政治發展的時代要求,以科學發展觀和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思想為指導,深刻地認識社會主義法治的內在要求、精神實質和基本規律,系統地反映符合中國國情和人類法治文明發展方向的核心觀念、基本信念和價值取向。
㈦ 思想主張、制度創新、法制建設三者之間的關系
一、思想主張、制度創新、法制建設三者之間的關系如下:
1、思想主張為制度創建提供理論基礎;
2、法制建設是制度創建的保障;
3、思想主張在制度創建和法制建設完善中體現。
二、制度創新的核心內容:
制度創新的核心內容是社會政治、經濟和管理等制度的革新,是支配人們行為和相互關系的規則的變更,是組織與其外部環境相互關系的變更,其直接結果是激發人們的創造性和積極性,促使不斷創造新的知識和社會資源的合理配置及社會財富源源不斷的涌現,最終推動社會的進步。
同時,良好的制度環境本身也是創新的產物,而其中很重要的就是創新型的政府,只有創新型政府,才會形成創新型的制度、創新型的文化。目前科技創新存在和面臨體制、機制、政策、法規等等諸多問題的解決,很大程度上有賴於中央和地方政府能否以改革的精神拿出創新型的新思路,同時政府從經濟活動的主角轉為公共服務提供者,努力創造優質、高效、廉潔的政務環境,進一步完善自主創新的綜合服務體系,充分發揮各方面的積極性,制定和完善促進自主創新的政策措施,切實執行好已出台的政策,激發各類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的創新活力。
三、法治建設:
法治建設就是在一定的階級范圍內,按照在憲法和法律的框架下,按照平等原則和少數服從多數原則來共同管理國家事務的國家制度。表現在三個方面,即完善立法,嚴格執法,大力普法。貫徹落實"依法治國"基本治國方略,不斷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
在民主體制下,人民擁有超越立法者和政府的最高主權,盡管世界各民主政體間存在細微差異,但民主政府有著區別於其他政府形式的特定原則和運作方式。民主是由全體公民--直接或通過他們自由選出的代表--行使權力和公民責任的政府。
民主是保護人類自由的一系列原則和行為方式;它是自由的體制化表現。民主是以多數決定、同時尊重個人與少數人的權利為原則。所有民主國家都在尊重多數人意願的同時,極力保護個人與少數群體的基本權利。民主國家注意不使中央政府具有至高無上的權力,政府權力分散到地區和地方,並且理解,地方政府必須最大程度地對人民敞開和對人民的要求做出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