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環境立法
❶ 關於農村生態環境有什麼立法建議
3.1進一步節制人口的增長,提高人口素質,自覺協調人口-資源-環境之間的關系。隨著人口的迅速增長,引起的資源短缺、環境惡化等問題已越來越為世人所關注。多年來,由於人口的增加,對農產品的需求量急劇增長,加之對合理利用資源認識不足,因而在不同程度上對資源採取掠奪式開發經營,致使資源衰退,破壞了人與資源的平衡關系,人口、資源、環境三者之間的矛盾更加突出。因此,人口快速增長是人口-資源-環境之間矛盾的主要方面,是生態環境失衡的主要原因。協調好三者之間的關系,關鍵是嚴格控制人口的增長,尤其是農村人口的迅速增長。每一個有識之士,每一個有責任心的中國人尤其是農民,為了農業生產和農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為了子孫後代的幸福,只生一個孩子吧!
其次是提高人口素質,包括文化素質、科技素質和社會公德,尤其要加強生態、環境知識的教育和普及。要認識到我國農村生態環境惡化的現狀及其嚴重的危害,要有危機感,緊迫感和責任心。樹立生態意識和環境意識,在提倡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同時,提倡生態文明。
3.2加強法制觀念,強化科學管理。認真學習、宣傳、自覺遵守有關森林、土地、水、環境等方面開發、利用和保護的法律法規。按照法律法規對資源環境進行合理開發、利用和保護。對那些違法經營、肆意破壞的不法分子要堅決給予打擊和嚴懲,真正做到有法必依,違法必究,決不姑息養奸。尤其是對那些「權」、「錢」勾結肆意破壞資源、損毀環境,造成巨大危害的貪官污吏,更要狠狠打擊、嚴懲不貸。
要制定和完善農業生態平衡的環境政策。根據各地具體概況,目前要側重以下幾個方面:一是遏制鄉鎮企業對環境的污染破壞,防止水土流失等的政策,堅決取締、關停並轉污染嚴重、治理無望的「十五小」企業;對退耕還林、還草、還水要制定一套完整的政策法規,由群眾來監督地方官員認真執行。二是對土地施用有機肥、實施生物防治、地膜回收等進行獎勵,要制定出農牧產品優質優價的政策。三是加強新上工程和項目的生態環境評價和論證,尊重科學而不是「游戲」科學;尊重科技人才而不是「玩弄」科技人才。在環境問題上要實行一票否決制,以避免造成新的環境隱患和問題。四是放寬「四荒」地拍賣政策,嚴格遵守協議,加快治理速度。
各級領導部門要制定環保考核目標,落實責任制,經常進行檢查和督促,獎懲結合,賞罰分明。環保、公安、工商、司法等有關部門要積極配合,協同執法,堅決打擊違反環保法律法規的行為。
3.3綜合規劃全面發展,走生態農業之路。生態農業是以生態經濟學原理和系統工程方法為指導,採用農業生態技術,把傳統農業技術和現代農業技術有機結合在一起的,良性循環的高效集約農業。生態農業主張提高太陽等自然能源的利用率與轉化率,提高生物能源的利用率和農業廢棄物的再循環率。開發農村能源,保護自然資源,多施有機肥和生物農葯,減少化肥和化學農葯的使用,減少外部投入防止污染,用地養地,精耕細作,改革農業結構等。在當前對資源破壞嚴重、環境惡劣、生態脆弱的地區,要確實搞好產業結構調整,退耕還林、草、水,進行資源重組,生態恢復和重建工作。有效遏制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鹽漬化和毒性化的發展趨勢。
生態農業是我國農業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我國生態農業的特點一是起步較早,二是有鮮明的中國特色,三是政府支持和重視。我國已經初步建成了50多個生態農業試點縣和一大批生態戶、生態村、生態流域等先進典型,取得了顯著的生產、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中共十四屆五中全會通過的《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九五」計劃和2010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中提出「大力發展生態農業,保護農業生態環境」,這是為本世紀末基本控制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在2010年改變農村生態環境惡化狀況的一大舉措。
3.4積極引進,研究和推廣高新農業技術,尤其是高新生物技術。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只有依靠科學進步、技術創新,才能在發展生產和經濟的同時,做到資源合理利用,環境有效保護,協調三者之間的關系。在當前要重點解決:快速封山育林,植被恢復和建造技術;小流域或區域綜合治理和綜合發展技術;優良畜禽(作物)品種選育及其高產、高效飼養(栽培)管理技術;生物防治技術;畜禽糞便、秸稈等農業廢棄物的無害化、資源化處理技術,綠色食品、有機食品等生產配套技術等等。這些具體的技術問題不解決,要實現既定的目標即協調好經濟發展、資源開發和環境保護三者之間的關系,只能是一句空話。這就要求我們每一個農業科技工作者,充分利用本專業的優勢,努力去為農業、農村和農民解決1-2個技術難題;要求每一位政府官員,利用自己的能力,為科技人員創造一個推廣科學技術的寬松環境條件。只喊口號,只要求做什麼,不告訴怎麼做,「以其昏昏,令人昭昭」是不能阻止中國農村生態環境退化趨勢,因而也就不能徹底解決中國農業的可持續發展。
❷ 環保法有沒有規定不讓農民燒火做飯
環保法第33條里是有相關燃燒木材、秸稈等樹枝、作為日常生活燃燒物品取火。影響環境保護質量,從而導致空氣質量下降、污染的會追究違法責任。
我國提倡天然氣,這是一個好的倡導,但是主要是因為城市他可以統一的給每一個廚房裡通入煤氣管道,然後統一的配送,這樣既保證了天然氣的輸送質量,也保證了每一個用戶的使用安全。但是農村現在目前這種設施並沒有健全,在這個時候就斷然的不讓使用柴火,對農民是極不公平的。
(2)農民環境立法擴展閱讀:
農村本來就是靠著柴貨,糞土來種植莊稼,保護莊稼,然後最後莊家的秸稈也會被拿到家裡用來燒火做飯,這其實也是一個物質的循環,在農村裡並不應該被禁止。
雖然現在屢次提出要保護環境,但是相關的政策還沒有完善,所以如果有謠言傳,關於禁止農民燒柴做飯,一定要果斷的拒絕。在農村生活本來就不容易,掙錢難,掙錢少,應該設身處地的為農民著想。
❸ 環境污染防治包括哪些單法
一、水體污染與防治
水是地球上一切生命不可缺少的基本物質,是人類社會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寶貴自然資源.本世紀以來,由於世界各國工農業迅速發展,城市人口急劇增加,生產和生活的用水量也隨之劇增.同時,大量生產和生活污水排入江河、湖泊及滲入地下,使眾多水源遭受污染,導致包括我國在內的許多國家面臨嚴重缺水形勢.所以,防治水污染、保護水環境,已成為當今世界性的問題,更是我國環境保護工作的當務之急.
(一)水體污染
水體污染是指由於人為因素或自然因素,將有害物質直接或間接排入水體後,使水體的水質和底泥的物理、化學性質或水生生物的組成發生變化,從而降低了水體的使用價值和使用功能的現象.
水體污染可分為化學型污染、物理型污染和生物型污染三種類型:化學型污染是指由於向水體中排放酸、鹼、有機和無機污染物質造成的水體污染;物理型污染是指排入水體的泥沙、懸浮性固體物質、有色物質、放射性物質及高於常溫的水造成的水體污染;生物型污染指隨污水排入水體的病原微生物造成的水體污染.
(二)水體污染的危害
水體被污染後,水的質量惡化,不僅降低甚至喪失使用功能,加劇水資源緊缺,還對人體健康和生態環境產生一系列危害.
a、危害人體健康
被污染的水體中含有農葯、多氯聯苯、多環芳烴、酚、汞、鉻、鉛、鎘、砷、氰、放射性元素、致病細菌等有害物質,它們具有很強的毒性,有的是致癌物質.這些物質可以通過飲用水和食物鏈等途徑進入人體,並在人體內積累,造成危害.
b、造成水體富營養化
當含有大量氮、磷等植物營養物質的生活污水、農田排水連續排入湖泊、水庫、河水等處的緩流水體時,造成水中營養物質過剩,便發生富營養化現象,導致藻類大量繁殖,水的透明度降低,失去觀賞價值.同時,由於藻類繁殖迅速,生長周期短,不斷死亡,並被好氧微生物分解,消耗水中的溶解氧;也可被厭氧微生物分解,產生硫化氫等有害物質.從以上兩方面造成水質惡化,魚類和其他水生生物大量死亡.
c、破壞水環境生態平衡
良好的水體內,各類水生生物之間及水生生物與其生存環境之間保持著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約的密切關系,處於良好的生態平衡狀態.當水體受到污染而使水環境條件改變時,由於不同的水生生物對環境的要求和適應能力不同,產生不同的反應,將導致種群發生變化,破壞水環境的生態平衡.
(三)水體污染防治途徑
防治水體污染,應從整體出發,走綜合防治的道路.綜合防治就是以一個水域、水系或城市水環境作為污染防治對象,運用行政管理、法制、經濟和工程技術等多種措施進行防治,使其恢復和保持良好的水質及正常使用價值
a、推行清潔生產
通過調整工業結構和改善工業布局等調控措施,提高資源利用率和生產效率,減少污染源的排放,不僅提高經濟效益,而且更有效達到環境治理的目標.
b、回收有用物質
c、發展節水型工業
二、大氣污染與防治
在自然地理學上,大氣是由於地的引力而隨地球旋轉的對流層、平流層、中間層、外層多種氣體的混合物.其組成包括恆定的、可變的和不定的三個部分.
(1)大氣污染
人類生產、生活活動或自然界向大氣排出各種污染物,其含量超過環境承載能力,使大氣質量發生惡化,使人們的工作、生活、健康、設備財產以及生態環境等遭受惡劣影響和破壞,這類現象稱為大氣污染.
污染源可分為天然污染源和人為污染源.天然污染源是指自然界向大氣排放污染物的地點或地區,如排放灰塵、二氧化硫、硫化氫等污染物的活火山、自然逸出的瓦斯氣,以及發生森林火災、地震等自然災害的地方.人為污染源則又可按不同的方法分類:按污染源空間分布方式可分為點污染源、面污染源、區域性污染源;按人們的社會活動功能可分為生活污染源、工業污染源、交通污染源等;按污染源存在的形式可分為固定污染源和移動污染源.
(2)大氣污染的危害
a、大氣污染對人體健康的危害
大氣污染極易影響人體健康,它對人體健康的危害往往是多方面和綜合性的,其中又以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重金屬煙塵、氟化物、碳氫化合物等化學污染物對呼吸道的危害最為常見.這是因為,呼吸道粘膜對污染物特別敏感並具有很大的吸收能力.此外,大氣污染對眼、皮膚等也常有刺激和危害,並可誘發心血管、神經系統的疾病.
b、大氣污染對植物的危害
大氣污染對植物的危害,隨污染物的性質、濃度、排放量和接觸時間、植物的品種以及生長期、氣象條件的不同而異.氣體污染物通常都是經葉背的氣孔進入植物體,然後逐漸擴散到海綿組織、柵狀組織,破壞葉綠素,使組織脫水壞死;干擾酶的作用,阻礙各種代謝機能,抑制植物的生長.顆粒狀污染物則能擦傷葉面、阻礙陽光,影響光合作用,妨礙植物的正常生長.顆粒物上的重金屬等有害元素還可進入植物細胞內,產生進一步的危害,使植物枯萎甚至死亡.
c、其它危害
大氣污染還可通過干沉降、濕沉降(如酸雨)形成全球性災難;使全球氣候逐漸變暖,危害生態環境;危害臭氧層,使人群和動植物對紫外線的保護屏障受到破壞等等.
(3)大氣污染的防治途徑
調整能源戰略,採用清潔能源.我國一次性能源消費以礦物燃料中的煤炭為主.不僅排放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使全球氣候變暖,還形成酸雨,給全球生態環境帶來極大威脅.因而,調整能源戰略,逐步改變能源結構是防治大氣污染的一個重要途徑.
a、大力開發利用水能
b、有步驟地發展核能
c、積極開發利用生物能源
d、利用其他清潔能源
三、其他環境要素和物質的污染與防治
(1)土壤污染與防治
a、土壤污染物質
一般是指進入土壤中並影響土壤特性的物質,分為有機物類;重金屬污染物;放射性物質;致病的微生物.
b、土壤污染的防治
在制定防治土壤污染的措施時,必須考慮因地制宜、切實可行的方法,控制和消除工業"三廢"的排放;加強對土壤污染區的監測和管理;合理施用化肥和農葯.
(2)固體廢物的污染與防治
a、固體廢物的污染
固體廢物通常是指人類在生產和生活活動中丟棄的固體和泥狀物質,包括從廢水、廢氣中分離出來的固體顆粒.
固體廢物有多種分類方法,可以根據其性質、狀態和來源進行分類,如按其化學性質可分為有機廢物和無機廢物;按其危害狀況可分為有害廢物和一般廢物.歐美等許多國家按來源將其分為工業固體廢物、礦業固體廢物、城市固體廢物、農業固體廢物和放射性固體廢物等五類.
b、固體廢物的危害
侵佔土地;
污染土壤和地下水;
污染水體;
對大氣的污染;
對人體健康的危害.
c、固體廢物的防治
控制固體廢物對環境污染和對人體健康危害的主要途徑是實行對固體廢物的資源化、無害化和減量化處理.
資源的回收
利用對固體廢物的再循環利用,回收能源和資源.對工業固體廢物的回收,必須根據具體的行業生產特點而定,還應注意技術可行、產品具有競爭力及能獲得經濟效益等因素.
無害化處置
固體廢物的無害化處置是指經過適當的處理或處置,使固體廢物或其中的有害成分無法危害環境,或轉化為對環境無害的物質.常用的方法有:土地填埋;焚燒法;堆肥法.
(3)雜訊污染與防治
a、雜訊的污染
從環境保護的角度來說,凡是干擾人們正常休息、學習和工作的聲音統稱為雜訊.如機器的轟鳴聲,各種交通工具的馬達聲、鳴笛聲,人的嘈雜聲及各種突發的聲響等,均稱為雜訊.
雜訊污染屬於感覺公害,它與人們的主觀意願有關,與人們的生活狀態有關,因而它具有與其他公害不同的特點.
b、雜訊的防治
構成雜訊污染有聲源、聲音傳播途徑與接收者二要素,控制雜訊污染可從這二方面著手:降低聲源雜訊;在傳播途徑上控制雜訊.
(4)放射性及電磁、熱污染
a、放射性污染的概念及來源
放射性污染的概念
放射性污染指的是由於人類活動排放出的放射性污染物所造成的環境污染和對人體的危害.從自然環境中釋放出的天然放射,可以視為環境的背景值.
放射性污染的來源:核工業;核電站;核燃料後處理廠;核試驗等.
電磁的污染及來源
電磁污染是指天然的和人為的各種電磁波干擾以及對人體有害的電磁輻射.在環境保護工作中,主要是研究當電磁場的強度達到一定限度時,對人體機能產生的破壞作用.
人為的電磁污染來源於:
① 脈沖放電;
② 工頻交變電磁場;
③ 射頻電磁輻射.電磁輻射污染的危害隨頻率的增高而加大.中、短波頻段電磁場對機體的危害主要是引起神經衰弱癥候群和植物神經失調,發生頭痛頭暈、周身不適、疲倦無力、失眠多夢、記憶力減退、胸悶、心悸及女性月經周期紊亂等.
c、熱污染
人類的社會、經濟活動,使局部環境或全球環境發生增溫,並可能形成對人類和生態系統產生直接或間接、即時和潛在的危害現象稱為熱污染或環境熱污染.
熱污染能改變地表狀態引起災害;形成熱島效應;影響漁業生產.
(5)生活環境污染
居室污染主要有以下幾種途徑:人體自身呼吸排出的CO2;吸煙污染空氣;廚房污染;家用化學品的污染;居室裝飾污染等.
天貓美國普衛欣提示:霧霾天氣出行記得做好防護。
❹ 土地污染的法律規定
盡管我國土地污染問題已經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但目前並沒有關於土地污染的專項立法,關於土地污染防治的一些規定大多散落在各個部門法中。《環境保護法》。該法第20條規定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農業環境保護,防治土壤污染、土地沙化、鹽漬化、貧瘠化、沼澤化、地面沉降和防治植被破壞、水土流失、水源枯竭、種源滅絕以及其他生態失調現象的發生和發展,推廣植物病蟲害的綜合防治,合理使用化肥、農葯及植物生長激素。《農業法》。該法第58條規定農民和農業生產經營組織應當保養耕地,合理使用化肥、農葯、農用薄膜,增加使用有機肥料,採用先進技術,保護和提高地力,防止農用地的污染、破壞和地力衰退。《土地管理法》。該法第35條規定各級人民政府應當採取措施,維護排灌工程設施,改良土壤,提高地力,防止土地荒漠化、鹽漬化、水土流失和污染土地。《基本農田保護條例》。該法對土地污染防治作了較為詳細的規定:
①第十九條:國家提倡和鼓勵農業生產者對其經營的基本農田施用有機肥料,合理施用化肥和農葯。利用基本農田從事農業生產的單位和個人應當保持和培肥地力。
②第二十二條: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農業行政主管部門應當逐步建立基本農田地力與施肥效益長期定位監測網點,定期向本級人民政府提出基本農田地力變化狀況報告以及相應的地力保護措施,並為農業生產者提供施肥指導服務。
③第二十三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農業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會同同級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對基本農田環境污染進行監測和評價,並定期向本級人民政府提出環境質量與發展趨勢的報告。
④第二十五條:向基本農田保護區提供的肥料和作為肥料的城市垃圾、污泥,應當符合國家有關標准。《土壤環境質量標准》。該標準是為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而制定的,它規定了土壤環境質量分類和標准分級以及土壤監測的采樣方法和分析方法
❺ 如何改善農村人居環境,促進農村的健康發展
主要通過以下方面改善農村人居環境:
一、是對農村環境保護重視不夠.相對於城市污染的治理和環境保護,各級政府多年來對農村環境污染的危害及治理的緊迫性認識不足,對農村環境保護的重要性認識不夠,對農村環境保護工作研究不多,農村環境保護地位低,基礎差,難推進,少數地區基本處於空白狀態。
二、門前三包是指什麼?
「門前三包」是指包衛生、包綠化、包秩序。包衛生要做到無垃圾廢土、無積水污泥、無臟亂雜物;包綠化是庭院綠化、房前屋後綠化;包秩序是不亂搭亂建、不亂堆雜物、不亂停亂放車輛、不佔道妨礙交通和無裸露旱廁。
❻ 如何解決農村環保問題
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農村環境問題逐步積累並日益突出,一些因環境惡化誘發的惡果開始陸續顯現。農村環境長期處在一種保護的盲區當中,無論是從關注度還是具體經濟投入量上都要遠遠低於城市。隨著新農村建設的提出,城鄉統籌發展的理念開始在實踐中得以執行,農村的環境問題被納入政府的視野當中。這是一個非常令人振奮的事情。農村環境問題其實由來已久,只是我們對其關注的缺席。換句話說,我們一直是給與農村環境很大的信任的。現在看來,這種信任是一種盲目的信任,因為環境問題就在我們信任的同時狠狠地滲入到農村的每一寸肌膚。從河流到湖泊,從耕地到山坡,塑料污染、化學污染、生物污染、垃圾污染……污染無處不在,給農村帶來極大的潛在威脅。繼續深入分析原因就會發現,這與農村環境保護投入的人力、物力、財力有直接關系,而環保知識的匱乏的是一個重要的間接因素。以筆者所見,解決農村環境問題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第一、各級政府加大對農村環境治理的關注,要把農村環境的好壞作為考核領導幹部尤其是一把手的指標。各級政府要把農村環境問題的解決作為一個重要的民生問題來對待,在農村的發展過程中要嚴格按法律辦事,不搞危害環境的開發,不批有害環境的投資項目,同時積極加強農村環境的問題的檢測,對於已經發現的污染問題要用專項資金配套解決,短期內解決不了的也要盡力將危害降到最低。對於因決策失誤或者對環境問題消極對待的官員,要嚴肅追究其責任。第二、相關部門要認真履行職責,杜絕會對農村環境造成嚴重污染的農用商品的上市,同時加強對農民正確使用生物化學製品的培訓。農村環境污染很大程度上是農業生產的過程中帶來的,一方面與一些不合要求的化學製品的廣泛使用,另一方面是農民不恰當的處理方法。要建立生產商的環境責任追究制度,對於對環境造成污染和破壞的產品,其生產商要對其承擔責任。第三、加強農村環境保護的知識的宣傳,提高廣大農民的環境保護意識。因為對環保知識的匱乏,農民朋友對一些行為的後果意識不到,一些污染行為得不到重視,造成污染行為重復進行。同時,由於缺乏最環保重要性的認識,出於經濟的考慮,很多人只顧眼前的利益,只要短期有效益酒就可,不管是否會給環境帶來破壞,畢竟環境問題不是在短期內能夠顯現的。第四、加大對農村環境污染案件的查處力度。總之,解決農村環境問題需要多管齊下,不能一蹴而就,要採取綜合配套措施,同時這又是一個長期性的工作,不能一勞永逸,要做好持久戰的准備.
❼ 環境效應的農村現代化進程中的環境污染問題
農村環境作為城市生態系統的支持者一直是城市污染的消納方。長期以來,由於工業化程度低、人口密度較小、環境容量較為富餘,我國農村環境問題並不顯著。近年來,我國在城市環境日益改善的同時,農村污染問題卻越來越嚴重,在工業化、城鎮化程度較高的東部發達地區的農村尤為突出。各種污染不僅影響了數億農村人口的生活,而且威脅到他們的健康,甚至通過水、大氣污染和食品污染等渠道最終影響到城市人口。
農村現代化進程中的三類環境污染問題
根據近10年來的全國的環境統計年報、農業部環境監測中心農業環境質量監測資料庫資料及有關普查,可以將農村現代化進程中的污染問題總結為以下三類:
首先是現代化農業生產造成的各類污染。
我國人多地少,土地資源的開發已接近極限,化肥、農葯的施用成為提高土地產出水平的重要途徑,加之化肥、農葯使用量大的蔬菜生產發展迅猛,使得我國已成為世界上使用化肥、農葯數量最大的國家。化肥年使用量4637萬噸,按播種面積計算,化肥使用量達40噸/平方公里,遠遠超過發達國家為防止化肥對土壤和水體造成危害而設置的22.5噸/平方公里的安全上限。而且,在化肥施用中還存在各種肥之間結構不合理等現象。化肥利用率低、流失率高,不僅導致農田土壤污染,還通過農田徑流造成了對水體的有機污染、富營養化污染甚至地下水污染和空氣污染。目前,東部已有許多地區面源污染占污染負荷比例超過工業污染,對太湖、杭州灣富營養化的成因分析表明,造成水體富營養化的污染源主要來自生活污水和農田的氮、磷流失。其中太湖面源污染物對TN的貢獻率已超過1/3,對TP的貢獻率接近1/3。農葯年使用量約130萬噸,只有約1/3能被作物吸收利用,大部分進入了水體、土壤及農產品中,使全國9.3萬平方公里耕地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污染,並直接威脅到人群健康。2002年對16個省會城市蔬菜批發市場的監測表明?農葯總檢出率為20%~60%?總超標率為20%~45%,遠遠超出發達國家的相應檢出率。這兩類污染在很多地區還直接破壞農業伴隨型生態系統,對魚類、兩棲類、水禽、獸類的生存造成巨大的威脅。化肥和農葯已經使我國東部地區的水環境污染從常規的點源污染物轉向面源與點源結合的復合污染。
因為大棚農業的普及,地膜污染也在加劇。近20年來,我國的地膜用量和覆蓋面積已居世界首位。2003年地膜用量超過60萬噸,在發達地區尤甚。據浙江省環保局的調查,被調查區地膜平均殘留量為3.78噸/平方公里,造成減產損失達到產值的1/5左右。隨著中西部農業現代化的進展,這類污染也在中西部糧食主產區普遍出現。
其次是由於小城鎮和農村聚居點的基礎設施建設和環境管理滯後產生的生活污染。
隨著現代化進程的加快,小城鎮和農村聚居點規模迅速擴大。但在「新鎮、新村、新房」建設中,規劃和配套基礎設施建設普遍未能跟上:大部分城鎮只重視編制城鎮總體建設規劃,忽視了與土地、環境、產業發展等規劃的有機聯系,規劃之間缺位或不協調,農村聚居點則缺少規劃,使城鎮和農村聚居點或者沿公路發展,形成馬路和帶狀集鎮,或者與工業區混雜。小城鎮和農村聚居點的生活污染物則因為基礎設施和管制的缺失一般直接排入周邊環境中,造成嚴重的「臟亂差」現象。例如,每年產生量約為1.2億噸的農村生活垃圾幾乎全部露天堆放;每年產生量超過2500萬噸的農村生活污水幾乎全部直排,使農村聚居點周圍的環境質量嚴重惡化。浙江省環保局2002年進行的調查表明,農村聚居點的環境質量除了大氣污染指標外,其餘已經顯著劣於城市。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我國農村現代化進程較快的地區,這種基礎設施建設和環境管理落後於經濟和城鎮化發展水平的現象並沒有隨著經濟水平的提高而改善,其對人群健康的威脅在與日俱增。
第三是鄉鎮企業布局不當、治理不夠產生的工業污染。
農村工業化是中國改革開放20年間經濟增長的主要推動力,在縣域經濟發達的浙江、江蘇等東部地區表現得尤為明顯。受鄉村自然經濟的深刻影響,這種工業化實際上是一種以低技術含量的粗放經營為特徵、以犧牲環境為代價的反積聚效應的工業化,村村點火、戶戶冒煙,不僅造成污染治理困難,還導致污染危害直接。目前,我國鄉鎮企業廢水COD和固體廢物等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已佔工業污染物排放總量的50%以上,而且鄉鎮企業布局不合理,污染物處理率也顯著低於工業污染物平均處理率。
與鄉鎮企業存在類似污染問題的是近些年來在人口密集地區尤其發達地區蓬勃發展起來的集約化畜禽養殖。居民消費能力強和農牧業的發展空間受到限制指必須提高單位土地面積的產出率,使集約化畜禽養殖場快速發展。如對環境影響比較大的大中型集約化畜禽養殖場有80%分布在人口比較集中、水系較發達的東部沿海地區和諸多大城市周圍,而整個西部地區僅占總量的1%左右據國家環保總局2002年對全國23個省、自治區、直轄市進行的規模化畜禽養殖業污染情況調查。因為這些地區可資利用的環境容量小(沒有足夠的耕地消納畜禽糞便,生產地點離人的聚居點近或者處於同一個水資源循環體系中),加之其規模和布局沒有得到有效控制,沒有注意避開人口聚居區和生態功能區,造成畜禽糞便還田的比例低、危害直接。同時,在污染排放強度上並不低於工業企業的集約化養殖場,其污染危害更加嚴重:不僅會帶來地表水的有機污染和富營養化污染以及大氣的惡臭污染甚至地下水污染,畜禽糞便中所含病原體也對人群健康造成了極大威脅。
另外,農村由於污水灌溉和堆置固體廢棄物,大量承受了工業污染的轉移,導致了土壤的重金屬污染以及延伸的食品污染。
由於我國農村污染治理體系尚未建立,環境污染不僅將迅速「小污」變「大污」,而且已經「小污」成「大害」,給作為弱勢產業的農業和弱勢群體的農民帶來了顯著的負面影響:中國農村有3億多人喝不上干凈的水,其中超過60%是由於非自然因素導致的飲用水源水質不達標;中國農村人口中與環境污染密切相關的惡性腫瘤死亡率逐步上升,從1988年的0.0952‰上升到2000年的0.1126‰。對於基本排除在醫療保障制度之外的農民,這是極大的威脅。
總之,在農村現代化進程加快的今天,對農村環境污染,如果沒有及時採取相應對策,將嚴重阻礙農村的社會發展和農民的福利改善。
農村環境污染問題的本質和成因
從社會學的角度看,農村現代化進程中的環境問題是中國社會長期存在的二元社會結構的產物。所謂「二元社會結構」,是指在整個社會結構體系裡,明顯並存著比較現代化的和相對非現代化的兩種社會形態,這是發展中國家現代化的一般特徵。在中國,由於長期存在的分割城鄉的戶籍制度以及「剪刀差」經濟發展戰略,二元社會結構的表現更為突出。在二元社會結構下,農村的環境保護長期受到忽視,環保政策、環保機構、環保人員以及環保基礎設施均供給不足。現代化進程中污染問題的加重,一方面是由於發展方式不當:過於注重經濟目標,因此在農業集約化生產、鄉鎮企業發展之初基本不考慮環境約束;另一方面是由於經濟與社會未能協調發展:社會發展落後於經濟增長,而農村包括基礎設施、管理體系等在內的公共服務供給不足、供給制度缺失,導致農村極易「小污成大污」和「小污成大害」。
具體來說,可以將農村環境污染問題的成因總結為以下四方面。
由於重視程度不夠,加之農村現代化的特點以及農村環境污染的特點,導致目前的環境管理體系及農技推廣體系難以應對污染問題。
我國的農村現代化進程有兩個明顯的特點:一是工業優先增長和依託工業的現代化農業快速發展,二是居民在空間分布上迅速集中。
工業優先增長和依託工業的現代化農業快速發展,使農村的產業結構從自然和諧型轉變成自然危害型,農村原有的具有強大環境自凈能力的自然循環被破壞;居民集中使得原本可以自然消納的生活污染物因超出環境自凈能力成害。
不僅如此,農村的各類環境污染也呈現出與城市污染迥異的特點。以農業生產導致的面源污染為例,其具有三個明顯的特點:一是排放主體的分散性和隱蔽性。與點源污染的集中性相反,面源污染具有分散性的特徵,它隨流域內土地利用狀況、地形地貌、水文特徵、氣候、天氣等的不同而具有空間異質性和時間上的不均勻性。二是隨機性和不確定性。例如,農作物的生產會受到自然的影響(天氣等),因為降雨量的大小和密度、溫度、濕度的變化會直接影響化學製品(農葯、化肥等)對水體的污染情況。三是不易監測性。這是指對面源污染的管理存在成本過高,只能對受害地監測,很難監控排污源等情況。
我國的環境管理體系是建立在城市和重要點源污染防治上的,對農村污染及其特點重視不夠,加之農村環境治理體系的發展滯後於農村現代化進程,導致其在解決農村環境問題上不僅力量薄弱而且適用性不強。目前,我國的農村環境管理體系呈現以下特點:環境立法缺位、農村環境管理機構匱乏、環境保護職責許可權分割並與污染的性質不匹配、基本沒有形成環境監測和統計工作體系。我國目前的諸多環境法規,如《環境保護法》、《水污染防治法》等,對農村環境管理和污染治理的具體困難考慮不夠。例如,目前對污染物排放實行的總量控制制度只對點源污染的控制有效,對解決面源污染問題的意義不大;對諸多小型企業的污染監控,也由於成本過高而難以實現。而未建立農業和農村自然資源核算制度。資源家底不清,對自然這樣的利用動態缺乏真實的了解,不能不是我國生態環境趨於惡化的一個基本原因。
另外,農業技術的選擇缺乏環境政策制約機制,農業技術推廣體系幾乎失效:20世紀80年代中期開始的農業技術服務體系改革是以減少農技推廣經費和鼓勵自我創收為特點的。由於得不到足夠的財政撥款,農技推廣系統不得不從事與業務無關的經營活動以獲取收入,包括賣化肥和農葯等。由於激勵不相容,導致一些推廣人員對指導農民提高農葯和化肥使用效率缺乏積極性,以致化肥、農葯不合理施用情況一直在加劇。
財政渠道的資金來源不夠,導致污染治理不力。
必須注意到,城鄉分治戰略使城市和農村間存在著嚴重的不公平現象。具體到環保領域,主要指城鄉地區在獲取資源、利益與承擔環保責任上嚴重不協調。長期以來,中國污染防治投資幾乎全部投到工業和城市。城市環境污染向農村擴散,而農村從財政渠道卻幾乎得不到污染治理和環境管理能力建設資金,也難以申請到用於專項治理的排污費。由於農村土地等資源產權關系不明晰,致使農村的環境資源具有一定的「公共屬性」,造成幾乎沒有有效的經濟手段,對農業生產中社會收益大於私人收益的部分給予一定補償,對社會成本大於私人成本的部分收取一定費用,實際上鼓勵了農村居民採用掠奪式生產方式。2003年後執行的新的排污費制度在集中使用上仍然沒有考慮農村污染的治理。
由於環境保護尤其農村環境保護本身是一項公共事業,屬於責任主體難以判別或責任主體太多、公益性很強、沒有投資回報或投資回報率較小的領域,對社會資金缺乏吸引力,政府必須發揮主導投資作用。盡管國際上各種市場化的實踐很活躍,但沒有哪個國家的政府不發揮主導投資責任和作用。由於政府缺位,導致在農村聚居點的污染治理設施建設上存在一種悖論:根據亞當·斯密的「市場大小決定分工」理論,可以推出「市場大小決定具有公共物品屬性的基礎設施市場化建設和運營的最小規模」。農村聚居點和小城鎮由於單體市場規模小,其基礎設施建設和運行難以進行市場化運作,因而必須依賴財政資金。而鄉鎮和村一級行政組織普遍財源不夠,連應付生產性基礎設施建設都不夠,更難以估計污染治理基礎設施。這種悖論造成了農村聚居點污染日趨嚴重並將繼續嚴重。
扶持措施不力,導致農村污染治理的市場化機制難以建立。
我國對城市和規模以上的工業企業污染治理,制定了許多優惠政策:如排污費返還使用,城市污水處理廠建設時征地低價或無償、運行中免稅免排污費,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污染治理設施建設還可以申請用財政資金對貸款貼息等。而對農村各類環境污染治理,卻沒有類似政策。由於農村污染治理的資金本來就匱乏,建立收費機制困難,又缺少扶持政策,導致農村污染治理基礎設施建設和運營的市場機制難以建立。
治理模式不適,導致農村污染治理效率不高。
農村的三類環境污染,套用解決城市污染和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污染的主要手段——末端治理——都存在技術、經濟障礙。除了面源污染難以收集污染物外,其它類污染用末端治理常會出現既治不起,也治不凈的情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的污染治理由於其污染排放的集中性、污染物相對的單一性和企業經營相對的大規模等特點,末端治理方法在多數情況下是適用的甚至惟一的。而農村的生活污染、鄉鎮企業污染以及集約化畜禽養殖場污染,採用末端治理則會因為污染治理設施建設和運行的最小經濟規模限制以及高折舊率限制而不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