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道德心理許可

道德心理許可

發布時間: 2022-05-08 23:30:48

道德心理學與倫理學的區別

道德心理學把規范倫理學與實證心理學在哲學層面上結合起來,為理解人的道德行為提供了一種新的視角.倫理學與心理學的這種融合具體體現為:個人同一性與道德行為必須在心理上保持一致,才能形成真正的道德同一性,因此,美德有其獨特的氣質和情緒心理學機制.道德是在社會生活中形成的,處理好道德的社會關系是培養良好美德的基礎.道德既有理性的層面,也有非理性的層面,培養和確立人的內在理性是成為道德人的心理學基礎.基於心理學對道德生活的重要性,一種以心理學為基礎的美德倫理學正在出現.

⑵ 道德、心理所帶來的情感問題

樓主,人之所以有精神享受是因為作為人本身要有責任和付出;對感情(包括親情、愛情、友情。。。)的寄託和呵護,才會使生活中充滿感動和欣慰。愛誰就是愛誰,和誰結婚就是和誰結婚。領證-結婚-生孩子,這應該是和一個對象完成,這中間沒有第二種值得討論的結果,沒有第2人選,這是人知常情吧?道德倫理吧?
------正常做法:1、跟你老婆領證去,生孩子過日子。2、也或者你崇尚你所謂的感情到了一定境界,可以放下你責任和擔當,把你現在的老婆甩了,和你原來愛的那個同事結婚. -------別拿女人給你生孩子的事開玩笑,女人生孩子是要和相愛的人一起撫養她們的愛情結晶,不是生了孩子為了玩的,請尊重一下女人,你想想如果你是一個女人,你為你愛的男人生了孩子但那男人卻和別人領了證又生了孩子,你什麼心情。
我沒那麼高尚,生活中,尤其是現在的社會環境,是有第3者可能出現,但請你不要「過界」,你可以有那剎那的激情,但不要剝奪了你結發之妻的生活完整,更不要對給予你激情的對象說出任何違心的承諾;你可以喜新厭舊,但不能讓你的妻子體無完膚。你讓老婆給你生孩子讓另外一個女人和你領證,讓兩個女人的生活都不完整你這是准備要行哪條「道」?
樓主所提到的「間接遺傳」,又提到「處女」。。。「間接遺傳」跟處女有關系嗎?小弟見識短,還真對這事沒研究。難道樓主怕你和你老婆生出來的寶寶天生就不是處女?你同事很純潔,那你當時咋不毅然決然的和你同事結婚,還拉你老婆下水干什麼呢.你所謂的「忍住了沖動和不忠」難道是為了拉你老婆趟完你這潭混水兒之後,再沖動和不忠?那你過幾天又愛上了第3個女人怎麼辦,第4個呢,。。。。。,你都照單收?
------建議樓主,別管你如何選擇,一要對的起良心,二要擺正好心態。重新定義一下生活,多一些尋常人的想法。
無意冒犯樓主,實屬肺腑之言,莫怪

⑶ 如何戒掉王者榮耀的癮



  • 1.意識到「初期困難」

  • 我們知道「戒毒」在最開始是最痛苦的,因為我們的多巴胺的分泌在驅動我們去做一個行為,但是我們卻在用意志力給他一個急剎車。同樣的,當我們想要放棄一款游戲的時候,我們也需要經歷這種艱苦的過程。我們需要與我們的愉悅迴路和行為驅動器做斗爭,所以這個過程我們要承受非常大的壓力,會消耗非常多的能量。這個過程中,稍微制動器沒踩好,我們就直接被拉到了誘惑跟前,進而在自我控制上再次失敗。

    控制自己適度游戲的過程,就像在與自己下棋,只有知道自己的下一步棋,自己才能夠預防性地修正。當我們知道自己會在哪個環節出現問題的時候,我們就更容易針對這個環節進行有效的改進。當我們知道自己在初期最容易反復,最容易被誘惑所吸引時,我們就會將更多的能量集中在那個時候,進而達到自我控制的目的。

  • 2.減少「道德許可」

  • 心理學家發現一些想要減肥的人在主食上點了較為清淡的食物時,在配菜上往往更加放縱。這種現象我們稱之為「道德許可」。這種現象在我們的生活中經常出現,比如說,當我們學習過一段時間後,我們就會對自己說「學習了那麼久,獎勵自己來一局」,但是一旦開啟了這個游戲,我想很多人就會陷入「再來一局」的循環。

    如果我們自認為有自製力時,我們實際上也是在做一種道德許可。一些關於自控力的研究發現,那些自認為有自製力的人往往會將自己置身於更多誘惑之中。生動點說就是,溺水的大多都是會游泳。因為他們認為自己會游泳,所以敢去危險的地方,敢游地更遠。而不大會游泳的人他們往往會更加悠著點。

    所以,很多自認為有自製力的人並沒有做的比那些自製力不強的人更好。因為他們認為自己自製力不好,所以他們更可能卸載這款游戲,更可能讓自己避免誘惑。同樣的,如果想要讓自己更好的節制自己,不能因為「自以為」有自製力就讓自己暴露於更多的誘惑之中。

  • 3.尋找替代行為

  • 我們會發現,很多香煙包裝都會貼上「吸煙有害健康」的標識,但是我想沒有人會因為這句話而真正戒煙,反而因為標語帶來的不安讓人們更想吸煙作為壓力的釋放。那麼,為什麼這句話最終變成了一句空話呢?很大原因在於該標語缺乏替代行為的提醒。

    行為模式的改變是非常困難的,完全舍棄一個習慣更加困難。想要改掉一個覺得不好的習慣,在初期最好是尋找替代行為。這樣就可以減少很多不必要的自我消耗。就像那些戒煙比較成功的大多都不是直接讓自己不吸煙,而是通過吸電子煙而降低吸煙頻率來一步一步實現的。

    同樣的,如果想要節制自己玩王者榮耀,那麼也並不需要突然停止自己的一切游戲行為,那樣不容易帶來持久的改變。而通過控制自己游戲頻率和時間,一步一步實現自我節制,這種方式更具有可持續性。更具有非常強的可操作性。

⑷ 什麼是道德心理學

簡介
例如,心理學家 勞倫斯Kohlberg 被問的男孩和年輕人關於他們的想法過程,當他們面對a 道德困境. 相反,哲學家歷史上傾向於忽略實證研究和研究理論問題的結果做以概念、行動和心理學。 當柏拉圖共和國問關於什麼的問題可能刺激人道德上行動,他是詢問問題道德心理學。 從晚20世紀,工作在道德心理學的許多哲學家在心理學和神經科學方面認真採取了研究的結果,並且工作在這個區域的有些心理學家考慮了在他們的工作之後說謊的哲學假定雷斯特的道德心理模型(Rest』s Model of Monal Psychology)80年代初,美國心理學家J.雷斯特明確提出了道德心理四過程模型。其基礎是自70年代中期以業以他為代表的明尼蘇達大學有關學者的大量研究。它集中反映了當代道德心理研究領域的重大進展。 雷斯特的道德心理模型與他對個體道德及其來源的看法有著密切的聯系。他認為,個體的道德是類型特別的一種個體社會價值觀,它與協調社會中個體間的種促合作活動有關,也與解決個體間發生的種種利益沖突有關,而這種協調和解決的主旨是增進人類的福祉。

特點
雷斯特指出,個體的道德根植於社會環境。因為,群居生活是人類生活的一個特點,人們在相互作用中既需要協調和合作、又需要竭力避免矛盾和沖突,道德在這方面起飛豐與禮儀、習俗、法律等相仿的制約、調節作用。同時,個體的道德也根植於其自身的發展之中。因為,親社會行為方面、群體心理方面、人格發展方面和人類學方面的研究表明,個體發展早期已可發現道德發展的胚芽,個體具有重視建立良好人際關系的傾向,個體普遍具有當個有道德的正直的人的願望。
但是,反觀心理學對個體道德現象的研究,認知發展學家主要從認知方面加以研究,心理分析學家刻意從情感方面進行考察,社會學習論者則著重從行為習得方面加以探討。這無疑忽視了個體道德具有既源自個體,又源自社會,且屬於一種個體社會價值觀的特點。其實,雷斯特認為,不存在完全排除了情感影響的認知,也不可能有不受任何認知影響的情感,更不會有絲毫不受認知和情感影響的行為,這是個體道德現象的明顯特點。
據此,雷斯特認為,對個體道德這一心理現象應該從這樣的問題入手探究:個體的道德行動是如何產生的?即面對具體情境的個體形成道德行動會經歷哪些心理過程?雷斯特的回答是,合乎邏輯地說,這必然至少經歷四個基本心理過程,也就是遵循著他的道德心理四過程模型。 雷斯特對其模型的四個過程及有關研究的論述如下:
過程一,解釋情境。面臨特定的具體情境,個體必須先竭力加以理解,對自己說明當前發生了什麼,然後估計可能採取哪些行動,以及它們對自己和他人有何影響和後果。
需要指出,在社會情境被解釋的時候,個體還會有情感的強烈喚起,即人們在理解情境的同時就已可能對事件或人物懷有了肯定的或否定的情感。這不是指情感可以獨立於認知,而是表明了隨著最初的認知會一下子產生沖動性的情感。這種情感的喚起常不依個體主觀意志為轉移,而且會使個體去突出或抹殺情境具有的某種意義,故它對動機的形成起著一定的作用,從而也就成了研究者注意的一個熱點問題。 與過程一有關的心理學研究及其成果主要有:旁觀者對突發事件之反應的研究,這方面的結果表明許多個體甚至在解釋相對較為簡單的情境時也會出現困難;助人行為的研究,這方面結果表明是否理解及如何理解情境中的有關線索與是否實施助人行為或是否有自覺而持續的助人行為有密切聯系。上述兩方面的研究表明,不可低估有些個體在解釋社會情境時所面臨的困難,更不能把不當的解釋誤認為是個體心理防禦機制使然。個體對情境的道德意義的理解、解釋是一個復雜的心理過程。今天,社會認知研究指出它含有線索檢索、信息整合、作出假設、進行推斷等等,而它們都與個體認知能力的發展有關。
道德敏感性的研究也與過程一有關。這方面的研究發現,對其他人的需要、利益的敏感程度,個體之間有著很大的差異。如有的個體會把別人的每一個舉動、每一項活動、每一種表情都視為飽含著道德意義,而有的個體直到目睹鮮血才會意識到面臨了道德問題。個體的道德敏感性一般會隨年齡和經驗而發展。當前,這個方面有兩位活躍的研究者,他們是M.貝博和J.活爾克,都曾是雷斯特的研究生。貝博的研究在明尼蘇達大學醫學院進行。活爾克的研究則在方法上對前乾作了變化,主要是以心理咨詢情境為刺激材料,並製成了錄像帶。他們都致力於發展這方面的測量記分系統。
過程二,作出判斷。在解釋情境的基礎上,個體從各種可能的行動中決定其中的哪一個在道德上是正確的,這也就是作出道德判斷的過程。 以皮亞傑和科爾伯格為代表的道德認知發展學家在這方面已有大量研究和成果。他們向個體直接呈示道德問題的情境,要求對此作出選擇判斷並陳述其理由,從而了解他們道德推理的依據和道德思維的框架。由此,他們發現了個體道德判斷的圖式和發展階段,而公正觀(感)則是圖式和發展階段的核心問題,它幫助個體對社會情境作出何為道德上是對的判斷。
雷斯特本人於70年代中期以來所進行的「確定問題測驗(DIT)」也與這「過程二」有關。該測驗仍以科爾伯格揭示的道德發展階段為基礎,以兩難道德情境為材料。但該測驗具有的簡潔、易學、易用的特點,使其在80年代初得到了廣泛的使用。「確定問題測驗」即「DIT」是當代了解個體道德判斷在方法技術上的一個突破性的進展。 過程三,道德抉擇。在道德判斷的基礎上,個體對自己認為在道德上是對的那個行動所賦予的道德價值超過了其他觀念的價值,從而可作出把認識和判斷付之以行動的抉擇。這是一個涉及道德行動的決策過程,有賴於個體的道德價值觀在其價值觀體系中處於相對優於其他價值觀的地位。
雷斯特認為,這一過程是判斷與行動、認識與行為之間的必要環節。基於道德判斷的道德價值觀常常不是個體唯一的價值觀,非道德的價值觀念常頗具誘惑力而使個體不能遵循道德判斷去作出相應的道德抉擇。如在達蒙的研究中,先讓被試說出把一定數量的糖果分給做了手工的兒童時自認為是公正的分配方案,然後讓被試真的去實施,結果是相當部分的被試偏離原來的方案而給自己留下了較多的一份。這表明了被試原來的認知向另外更重要的動因妥協了。 究竟是什麼促使個體把道德價值觀置於其他的價值觀念之上,是什麼能使個體從道德判斷的認識繼而過渡到作出道德行為的抉擇?雷斯特指出,對這一道德抉擇的過程至今研究得不夠,但從已有的心理學理論觀點中還是可以找到答案的。對此,雷斯特列出了八種理論觀點及其代表人物,它們是: 1、個體行為之所以能夠是道德的,是因為進化使利他主義成為了人的遺傳基因。如威爾遜等。 2、良心使所有的人循規蹈矩,是害羞、內疚、懼怕促使個體變得道德。如阿倫弗里德、艾森克等。 3、個體的道德,只是因其反應獲得了強化和模仿的機會,也可以說個體中是「學會」了社會行為而已。如班圖拉、戈爾戴蒙德等。 4、需要建立一個理想的社會,這樣的社會離不開社會性合作,個體本人則是其中休戚與共的一員,這種認識是個體道德的動力。如杜威、皮亞傑等。 5、道德動機源自對那些比自我更為偉大的東西,如國家、上帝、神、宗教等的敬畏感或自我服從感。如德克海姆、埃里克森等。 6、移情是利他主義、個體道德行為的基礎。如霍夫曼等。 7、生活在建立了公正和關懷關系的環境中,其結果會使個體承擔起道德義務。如羅爾斯、科爾伯格等。 8、關心自我完善、關心自我同一性,這是促成道德行為的動因。如布萊西、達蒙等。 雷斯特建議,道德抉擇過程的研究不妨這樣入手:針對特定情境,上述諸觀點中究竟哪一咱或哪些才起著作用以及起了多大作用。 過程四,實施行為。在道德抉擇的基礎上,個體就得進一步把道德意向具體轉化為道德行動。這一把意向外化或物化為行動的過程不僅需要個體具有相應的體能和技能,而且需要個體能明確行動的具體步驟,克服可能出現的阻礙,戰勝疲勞和挫折,排除分心和干擾。 雷斯特通過引用已有的若干心理學研究指出了影響這一過程的重要因素。如克雷布斯研究欺騙行為時,對被試不僅按道德認知水平而且還按「自我力量」、「自我管理」加以分類,結果發現後者同樣是欺騙行為的一個重要因素。又如,米切爾在研究有關的認知轉換技術對行為的作用後指出,掌握並運用這類技術會使個體在努力追求自己目的的過程中提高自我控制的能力,抵禦可能面臨的極大的情境壓力。又如,馬斯特斯和桑特羅克的研究認為,由某種認知引發的積極的情感狀態是與堅持有成效的工作密切聯系的,個體對行為性質和成效的期望會決定他是否去從事某種活動、願付出多大努力克服困難和克服消極體驗而堅持下去。再如,倫敦的訪談調查表明,「社會性肯定」也是影響行為的一個因素。 雷斯特的上述四個過程組成的模型就是這樣勾劃了個體從面臨道德情境到形成道德行動所經過的心理歷程。這四個過程既不是指個體所具有的基本特質,也不表示一個理想的有道德的人應具有的四種美德。 雷斯礦物質 模型中的每一過程各有其自己的功能。一個人有能力處理某一過程,卻未必有能力勝任另一過程的處理。如能作出復雜判斷、推理的人卻有可能不去實施行動過程,付之以行動並能持之以恆的人卻可能基於相當簡單的判斷和推理。 雷斯特的模型指出了產生道德行為的合乎邏輯的發展過程,但這不是說組成模型的四個過程必然是隨時間推移的一個線性過程。如一個人在確定什麼在道德上是對的,即作出道德判斷時(過程二),可能反過來又會影響這個人對情境有新的或進一步的理解和解釋(過程一)。 雷斯特模型的四個過程之間也存在著交互作用和影響。這方面已有實證研究,較突出的有達利和巴特森的研究,以及施瓦茨的兩項研究。前者發現,當前情境的行為(屬過程四)會影響對情境中新因素的敏感性及認知加工(屬過程一),一個人對某一過程的專注會使他對其他刺激或過程的反應變得遲鈍。後者發現,個體會作出防禦性評價來否認或減輕自己的道德責任感,比如,在過程二和過程三以後,表境的道德意義和個人的道德行動代價變得清楚了,個體會防禦性地重新注釋情境,或者對受害者的大辯論況作較低的評估(屬過程一),以求付出較小代價而又不受良心譴責。 雷斯特模型的四過程,雖與道德認識、情感、意志、行為有聯系,但已不是單一的品德心理成分。如過程一解釋情境時總會有相應的情感喚起,過程二作出判斷時還受過程一形成的情緒狀態和情感體驗所影響,實施行為的過程四更離不開認知、情感和意志活動了。 總之,雷斯特的道德心理模型否定了種種道德發展理論用某個單一的變數或心理成分來表示的做法,而能綜合地考慮知、情、意、行的各種心理活動。該模型實證地指出了個體從面對情境到產生行動的合乎邏輯的心理過程,縱向地剖析了這些過程中的心理活動及交互作用。這種動態的、更貼近生活實際的研究提供了理解個體何以有「德行」的分析框架,能更真實地反映個體道德品質形成的全貌。該模型對道德教育也有啟示,道德教育雖可以著眼於道德品質的諸心理成分,但還可以從對環境的感知到身體力行這樣一個縱向的全過程的各個環節入手。從該模型的研究動態來看,組成模型的四過程的研究深度依次是,過程二即道德判斷最為廣泛和深入,其次是過程一即解釋情境,再次是過程的各個環節入手。從該模型的研究動態來看,組成模型的四過程的研究深度依次是,過程二即道德判斷最為廣泛和深入,其次是過程一即解釋情境,再次是過程四即實施行為,最後是過程三即道德抉擇,故尚有許多工作有待進行,以完善和充實該模型。

⑸ 道德心理學的簡介

例如,心理學家 勞倫斯Kohlberg 被問的男孩和年輕人關於他們的想法過程,當他們面對a 道德困境. 相反,哲學家歷史上傾向於忽略實證研究和研究理論問題的結果做以概念、行動和心理學。 當柏拉圖共和國問關於什麼的問題可能刺激人道德上行動,他是詢問問題道德心理學。 從晚20世紀,工作在道德心理學的許多哲學家在心理學和神經科學方面認真採取了研究的結果,並且工作在這個區域的有些心理學家考慮了在他們的工作之後說謊的哲學假定雷斯特的道德心理模型(Rest』s Model of Monal Psychology)80年代初,美國心理學家J.雷斯特明確提出了道德心理四過程模型。其基礎是自70年代中期以業以他為代表的明尼蘇達大學有關學者的大量研究。它集中反映了當代道德心理研究領域的重大進展。 雷斯特的道德心理模型與他對個體道德及其來源的看法有著密切的聯系。他認為,個體的道德是類型特別的一種個體社會價值觀,它與協調社會中個體間的種促合作活動有關,也與解決個體間發生的種種利益沖突有關,而這種協調和解決的主旨是增進人類的福祉。

⑹ 【知道日報】關於道德行為的七個真相,你知道嗎

為了解人們在道德問題上的真實現狀,心理學家們通常會採用一些想像出來的情境來考驗人們。例如,他們讓參與研究的人面臨一個想像的道德兩難困境:一輛失控的電車沖向5個人,唯一拯救這5個的方法是把它轉上另外一個軌道上去,但是另一個軌道上有一個人會犧牲,你會把軌道扳過去嗎?或者,他們會詢問參加研究的志願者:「一個人從超市買回來一隻雞,跟它性交之後把它吃掉,你覺得這個事情是道德的嗎?」。通過這些研究,心理學家確實發現人們道德生活的一些重要現象,例如,政治上的民主派和保守派似乎生活在不同的世界裡(見喬納森·海特(Johnathon Haidt)的《the righteous mind》)、情緒比理性更能決定我們的道德判斷、以及道德許可效應(moral license, 當我們做了一件好事情之後,會覺得自己得到了做不道德行為的通行證)。

然而,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真的有那麼具有道德含義的行為嗎?我們真的是像心理學研究中表現出來的那樣嗎?最近,德國科隆大學的心理學家霍夫曼(Hoffman)及其同事突破了傳統心理學研究的限制,調查了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的真實道德行為的狀況。他們通過社交網站招募到了1252名來自美國和加拿大的成年人志願者,通過手機的應用軟體來隨機在不同時間點提醒這些志願者,讓他們回答一系列道德相關的問題。在《科學》雜志上發表的結果中,他們基本證實了先前實驗室研究的結論,也揭示出了日常生活中關於道德行為的7個現象:

1.別人的不道德行為多

調查結果顯示,在人們的個人日常交流中,更多地是去了解他人不道德的行為,而了解他人的道德行為要少得多。這個結果正好印證了2004年Dunbar提出來的關於八卦(gossip)的作用:人們之所以相互八卦就是為了更好地了解他人的人品,從而避免那麼喜歡搭便車而自己不付出的人。八卦作為一種社會機制,可以讓人們有效地結成聯盟。所以如何你做了什麼壞事兒,不要奇怪人們會在背後對這些壞事進行相當有效地傳播。
2.自己的道德行為多

在這個調查中,研究者問到了志願者自己做的與道德相關的事件,志願者對此問題的回答表現出了非常明顯的自我偏見(self-bias):自己做的好事明顯多於自己做的不道德行為。這個結果是社會心理學中自我偏見的一種:人們有意識無意識地更加關注於自己好的一面,而不是一個公正的旁觀者一樣去客觀地觀察自己。正如80%的人都覺得自己的智商高於群體的平均水平,相信自己做好事次數高於群體平均水平的人,也是遠高於50%的。
3.政治立場可能決定你的道德視野

紐約大學斯特恩商學院教授喬納森?海特近十年的研究表明,人類的道德應該包括關愛/傷害、公平/不公平、忠誠/不忠誠、權威/服從、純潔/墮落和自由/壓迫六個維度,政治立場不同的人,對這些維度的重視程度不同:自由派會更加關注於公平/不公平和自由/壓迫;而保守派則比自由派更加關注於忠誠/不忠誠、權威/服從和純潔/墮落;在關愛/傷害這個維度上兩派相似。霍夫曼等人的調查結果支持了這一結論,發現自由派報告的道德行為中,與關愛/傷害、公平/不公平和自由/壓迫較多,而保守派則更多地報告於忠誠/不忠誠、權威/服從和純潔/墮落方面的道德行為。
4.宗教信仰不影響人們道德行為

宗教與道德的關系一直撲朔迷離,關於兩者關系的研究在社會心理學雜志中占據很大的比例。但是,霍夫曼等人對有宗教信仰和無宗教信仰的所報告的道德事件進行比較之後,未發現他們在積極的道德行為上有顯著的差異。但有趣的是,宗教人士在面對道德事件時經歷更強烈的情緒體驗,他們會對自己的不道德行為表現出更強的內疚、尷尬和厭惡,對自己做的道德行為則會更加驕傲和感恩。
5.做好事不增加幸福感,被做好事才行

我們教導小朋友做好事兒時通常會說:助人為樂。那麼助人行為真的會讓助人者 「樂」嗎?沒有這么簡單。霍夫曼等人調查的結果顯示,比起不道德行為,道德行為確實與幸福感相伴,但這種快樂並非在自己做好事最強,而是在被他人「助」的時候。但做好事確實有助於增加志願者的目的感(sense of purpose)。要讓人生充滿意義,恐怕還是得多做好事兒。
6.道德行為會傳染

道德傳染(moral contagion),即將道德行為從一個主體傳遞到另一個主體,被許多人當作一碗美味的心靈雞湯,也曾經激勵過許多人行善。在霍夫曼等人的這個大規模的研究中,確實發現了道德傳染的現象:當某個志願者成為一個道德行為的受益者之後,他自己去做出類似善舉的可能性會更大。這個調查可能告訴我們,做好事確實是可以傳染的,不要吝惜你的善意。
7.道德行為會使壞

當你自己做過一件好事之後,你做壞事的可能性是否會增加?心理學先前的研究表明,確實會。這種現象被稱為道德許可現象,即人們好像將善行當作自己今後做壞事的許可證或者免責牌。這個現象在霍夫曼所調查的志願者身上也得到了印證:他們在做了一個道德行為之後,再做出好的行為的可能性就下降了,而做出壞的行為的可能性卻上升了。
霍夫曼等人進行的這個大規模調查是社會心理學家嘗試使用手機移動端進行研究的初步成果,引起了其他社會心理學家的高度關注。加州大學心理學系的傑西?格雷姆(Jesse Graham)認為,霍夫曼的這個研究讓道德的學術研究走出了實驗室,是了解人們真正道德生活的一大步。美國弗吉尼亞大學的心理學教授布雷恩?諾斯克(Brian Nosek)提醒我們對這個結果保持謹慎,因為畢竟這只是我們道德生活的「粗略草稿而不是精確的腳本」,還有更多的問題,需要研究者在今後的研究中進一步去釐清。

參考文獻:

Graham, J. (2014). Morality beyond the lab. Science, 345(6202), 1242. doi: 10.1126/science.1259500
Hofmann, W., Wisneski, D. C., Brandt, M. J., & Skitka, L. J. (2014). Morality in everyday life. Science, 345(6202), 1340-1343. doi: 10.1126/science.1251560
Benedict Carey (2014). In a Study, Text Messages Add Up to a Balance Sheet of Everyday Morality, NewYork Times, retrieved from: http://www.nytimes.com/2014/09/12/science/a-window-into-everyday-morality-via-text-message.html
補註:上市三日榮登當當社科類新書熱賣榜首,4億網友熱捧的大數據辟謠寶典,網路知道邀您共同求真溯源,《那些年我們一起信過的謠言》,再不買就要搶光啦!http://..com/s/book/index.html

⑺ 什麼叫道德心理

道德心理本質是一種自責心理
長期的社會實踐或者社會環境和輿論,會對人產生一定的道德觀念,會另其懂得哪些事情是對的,哪些事情是錯的,而且會受到其他人的譴責,自己因這些種種壓力而產生自責,這就是道德心理

⑻ 道德的心理結構包括什麼

品德的心理結構內容包括有哪些?對此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先來看看,下面出國留學網小編為你准備了「品德的心理結構有哪些」內容,僅供參考,祝大家在本站閱讀愉快!

品德的心理結構有哪些

(1)道德認識

亦稱為道德觀念。道德認識是指對道德行為准則及其執行意義的認識,是個體品德中的核心部分。包括:判斷自己或他人行為的是非、善惡和好壞,道德評價是道德認識的另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2)道德情感

道德情感是根據道德觀念來評價他人或自己行為時產生的內心體驗。道德情感內容主要包括愛國主義情感、集體主義情感、義務感、責任感、事業感、自尊感和羞恥感。其中,義務感、責任感和羞恥感對於兒童和青少年尤為重要。

(3)道德意志

道德意志是個體自覺地調節道德行為,克服困難,以實現道德目標的心理過程。如我們常說的「三軍不可奪帥,匹夫不可奪志。」

(4)道德行為

是實現道德動機的行為意向及外部表現。道德行為是衡量品德的重要標志。看一個學生的品德,主要不是看他認識到什麼,而是看他是否言行一致。如「君子訥於言而敏於行」,「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等。

拓展閱讀:品德心理結構的特徵

品德結構的統一性和差異性。品德的四個心理結構是一個相互聯系相互作用的整體,有了道德認知,伴隨著產生道德體驗,緊跟著發生道德行為,其中道德意志起著調節作用。但是品德中的各成分又是不均勻的,在其形成、發展和發揮作用的過程中,存在明顯的個別差異和發展水平的差異。

品德心理結構各成分具有層次性。有些研究結果表明:道德認識可以分為道德知覺、道德表象、道德判斷和道德意識等層次;道德情感可以分為直覺的道德情感、想像的道德情感和倫理的道德情感;道德行為可以分為簡單的道德行動、道德模仿行為、初期道德意志行動(即不完全自覺)和自覺的道德行為。

品德心理結構各成分發展的順序性和連續性。如道德行為由原來的被動、不穩定發展為主動的、穩定的行為。總的來說態度和品德的形成遵循「依從-認同-內化(信奉)」的原則。

品德心理結構的穩定和可變性。品德是社會道德在個人身上的體現,是個體依據一定的社會道德行為規范行動時表現出來的比較穩定的心理特徵和傾向。因此說品德的心理結構具有穩定性。但品德結構中的個別心理成分又隨時可能發生變化,所以說品德的心理結構還具有可變性。穩定是相對的,變化是絕對的。

品德心理結構發展的多端性。一般順序是提高道德認識、陶冶品德情感、鍛煉品德意志和培養品德行為習慣。但也可以從培養道德行為習慣開始,也可從激起主體的道德情感入手,還可以從提高其道德認識做起,或同時並進、相互促進。

品德心理結構發展的階段性。從品德發展來看,個體的品德發展有年齡階段的特點。如皮亞傑把兒童的道德發展劃分為了前道德階段、他律道德階段、自律道德階段和公正道德階段。科爾伯格把兒童的道德發展分為了三水平六階段。佐西莫夫斯基提出了兒童道德發展的三階段、六時期學說。

⑼ 哪位高人能給「道德」在心理學上下個定義

道德是非暴力性來的調整人與人自、個人與社會之間關系的行為規范,通過社會輿論、傳統習俗和內心信念來維系。不能隨地吐痰是道德規范;不能隨地排污是法律規范,依靠暴力來維系。
道德是倫理學的研究對象,但倫理學和心理學之間有有關交叉學科——道德心理學。

⑽ 什麼是道德心理

道德心理本質是一種自責心理長期的社會實踐或者社會環境和輿論,會對人產生一定的道德觀念,會另其懂得哪些事情是對的,哪些事情是錯的,而且會受到其他人的譴責,自己因這些種種壓力而產生自責,這就是道德心理

熱點內容
勞動法規定補交社保嗎 發布:2025-01-11 03:51:07 瀏覽:466
華東政法大學法碩非法學 發布:2025-01-11 03:49:02 瀏覽:934
道德教育畫 發布:2025-01-11 03:47:29 瀏覽:413
高新開發區法院 發布:2025-01-11 03:30:11 瀏覽:485
保定法學王浩 發布:2025-01-11 03:05:09 瀏覽:773
濟南市法院書記員的工資大約是多少 發布:2025-01-11 02:33:36 瀏覽:194
勞動法保安上班時間 發布:2025-01-11 02:23:00 瀏覽:930
2015年政策法規總結 發布:2025-01-11 02:22:47 瀏覽:580
深圳市節約糧食的相關政策法規 發布:2025-01-11 02:19:13 瀏覽:640
2013國家司法考試成績查詢 發布:2025-01-11 02:11:47 瀏覽: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