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道德身份認同

道德身份認同

發布時間: 2022-05-09 02:20:13

⑴ 身份認同危機是什麼意思

身份認同危機就是當一個人從原來的身份改變成另外一個身份時,他就不清楚自己到底誰了。在經過內心的糾結之後,他會特別強調和認同他的新身份。所以,他會做出比平常表達要過激很多的行為。

大學生身份認同危機是大學生對自我的懷疑和否定,是自我在認同過程中表現出來的,對大學生的生活意義和生活本質的偏差理解,使得自我無方向性和目標性表現出無所適從的感覺。表現出行為的盲從性、隨意性和偏激性,是行為與內在的矛盾,行為與思想的剝離,是意義感和價值感的喪失。

身份認同危機的表現

自我歸屬感的迷茫與焦慮感的增強。歸屬感是認同程度的表現,對一個群體的高度認同一般會產生強烈的歸屬感。沒有歸屬感就會感到孤獨和無助,沒有歸屬感也不會產生責任感。

自我意義感的缺乏與道德框架的分裂。社會的每一個角色都有其一定的社會期待和價值意義,更是自我實現的途徑。大學曾是世人嚮往的象牙塔,但是,當代大學生這種認同逐漸隨著大學生人數的極大膨脹,以及大學生擇業的困難,失去了過去的光環。

自我行為方向感的喪失與理想信念的虛化。大學生作為時代青年的代表,必須按照社會的要求去履行大學生的義務,但是大學生自我身份認同危機顛覆了對於大學生「應該」具有行為的認同。

⑵ 我想問一下有過從小在異鄉長大的朋友,如何去處理身份認同,自卑的問題

身份認同包括兩個方面:自我認同和社會認同。自我認同是對自我價值的肯定,對「我是誰」有確定的答案,自我認同是擺脫孤獨,得到精神寄託的重要因素;社會認同是他人對個體的世界觀、價值觀、生活方式等的接納和認可。

雖然《hello!樹先生》的背景設置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但它仍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在城市化進城中,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選擇外出去大城市打工。然而這群現代都市人卻無法在城市中找到認同感和歸屬感。一方面,他們生活在城市,享受著一切最先進的文明:酒吧、電影院、歌舞廳等娛樂場所;地鐵等便利的交通設施;他們去看演唱會、國際展覽,他們出入高級商場買著昂貴的奢侈品;他們在這里有更多可以選擇和拼搏的機會;他們深夜穿梭在燈火輝煌的街景里……另一方面,他們對城市而言,又顯得甚是渺小,「我是誰」「我對這座城市而言是什麼」,當他們直面自己的內心,思索這樣的問題時,不免內心湧上巨大的虛無感、失落感。

我們都是無名之輩,我們都是「樹先生」。

「樹」的象徵意義

影片中,王寶強飾演的角色叫「樹」,但卻省略了他的姓名,發瘋後的他也常常坐在樹上,他的大哥也是被父親在家門口的樹上弔死的(因為上世紀八十年代大哥犯了流氓罪,父親嫌丟人,失手弔死了樹先生的大哥)。然而,樹,並不是一個隨意取的稱呼,而是編劇和導演的刻意為之。

在時代前進的洪流中,小人物該如何走出身份認同缺失的困境?
《hello!樹先生》劇照

韓傑導演在接受采訪時曾說:「其實我們的家庭就像一棵樹。影片中有很多人際關系,但是這一切在現代化浪潮中都在發生著改變,家庭之樹被連根拔起,傳統的人際關系也發生了改變。父親是那個時代權威的符號象徵,一直在干擾樹的生活,父親對哥哥的殘忍做法成為樹精神上巨大的陰影。」

樹,本是深深紮根於大地,依託於大地,從土壤中吸取養分,然後才能茁壯成長,枝繁葉茂。然而對於樹先生來說,他成長所附著的土壤里,所包含的成分是傳統的倫理制度和道德體系:父親是金字塔,父權是不可違逆的。從影片,樹先生對父親零零碎碎的片段回憶和幻想中,我們可以看出,樹的父親是非常嚴厲的,而且骨子裡持守著傳統的倫理觀念:父在上,子在下,父親對兒子有絕對的支配權。在這樣的「土壤」中長起來的樹,必然是不健康、容易被摧毀的。樹,就像一葉浮萍,漂浮在這人世間。因此,樹先生的悲劇,很大一部分原因,歸結於他的家庭。

如同樹先生一樣,在現實社會中的人,在快節奏的都市生活中,在從農村到城市遷徙的過程中,我們生存所依託的土壤,或許也是崩塌、雜冗、貧瘠、不健全的。所以在這樣的環境里成長、生活的人們,在追逐的過程中,很容易迷失自我。麻木地行走在其中時,人就像漂浮在半空,腳沒有著地,也因此無法尋找到生命的價值和意義。

⑶ 在21世紀的今天,我們還需要繼承和弘揚中華名族的優良道德傳統嗎

在21世紀的今天,繼承和弘揚中華名族的優良道德傳統任然具有重大意義:

中國的社會主義道德建設,必須立足中華民族優良道德傳統,充分開發和利用本民族的道德資源,唯有如此,才能堅持和發揚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中國特色。
1、這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客觀需要
實現現代化的過程中,任何一個國家或地區都面臨著如何對待傳統文化和傳統道德的問題。世界各國都有自己的歷史和文化道德傳統,能否堅持本民族的文化、道德傳統,是各國在現代化的過程中能否保持自己的特色,走自己的道路的決定因素。世界各國現代化的實踐充分說明,現代化的模式可以多種多樣,但是任何民族的現代化都不應該丟棄自身的文化、道德傳統。一個民族在發展過程中丟棄了自身的文化、道德傳統,就會喪失歷史基礎和民族特色,就會難以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因此,中國的道德建設作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必須堅持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良道德傳統,唯有如此,才能充分激發整個民族的潛力,彰顯中華民族道德建設的生機、優勢和活力。
2、這是加強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內在要求
中國的社會主義道德體系是在繼承中華民族優良道德傳統,並結合中國歷史發展的時代要求而產生的。新時期加強社會主義道德建設,只有通過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良道德傳統,才能進一步提高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增強民族自豪感和責任感;才能進一步豐富社會主義道德體系的內容,更新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形式,彰顯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民族特色。從而,使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紮根歷史,適應時代,貼近國情,意蘊深厚,形式活潑,移風易俗,深入人心。
3、這是個人健康成長的重要條件
人總是在一定的道德環境中成長的,中華民族優良道德傳統是中華民族的根源和命脈,是中華民族身份認同的核心和標准。中華民族優良道德傳統對個體道德人格的養成具有重要的熏陶和潤澤作用,對於個人價值選擇和行為判斷具有重要的參照佐證作用,對於個體道德人格和道德品質的錘煉具有重要的激勵鞭策作用,對於個體精神世界的豐富具有重要的滋養充實作用。可見,中華民族優良道德傳統作為中國的文化土壤和道德背景,是青年學生成長成才的重要條件。

⑷ 哪些營銷活動是利用個人對道德身份認同動機進行策劃與開展的

哪些營銷活動是利用個人對道德身份認同動機進行策劃與開展的?一切順利?一定程度

⑸ 對待中國傳統道德的正確態度是什麼

對待中華民族道德傳統,我們應該:

一、將傳承發展中華傳統美德與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機結合起

中華傳統美德承載著中華倫理文化的基因,對應著中華民族長期形成的文化心理結構,具有易於為廣大人民群眾所接受的天然優勢,對人們良好道德品行的養成能夠產生「潤物細無聲」的作用,是我國社會主義思想道德的重要來源,是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資源。

二、站在黨治國理政的高度傳承發展中華傳統美德

中華傳統美德是中華民族發展壯大最基本的文化基因,是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在修齊治平、尊時守位、知常達變、開物成務、建功立業過程中逐漸形成的有別於其他民族的獨特標識。當前,我們應站在黨治國理政的高度來傳承發展中華傳統美德。

三、繼承和弘揚我國人民在長期實踐中培育和形成的傳統美德

要有戰略眼光,從民族繁衍發展和復興強盛的高度對待中華傳統美德的傳承發展。要腳踏實地,著眼現實需要,吸取歷史經驗教訓,把握中華傳統美德傳承發展的基本規律,健全體制機制,持續推進中華傳統美德的傳承發展。

(5)道德身份認同擴展閱讀:

中國傳統道德重要性:

1、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良道德傳統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客觀需要。世界各國現代化的實踐充分說明,現代化的模式可以多種多樣,但都不能脫離自身的民族性。中國的現代化進程,如果離開對中華民族優良道德傳統的繼承和弘揚,就會失去歷史的基礎而難以更好地推進。

2、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良道德傳統是加強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內在要求。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德必須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的優良道德傳統。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良道德傳統能夠提高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信心,增強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責任感。

3、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良道德傳統是個人健康成長的重要條件。中華民族優良道德傳統是中華民族的根,也是每一個中國人的根。是中華民族身份認同的重要標志。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良道德傳統,有利於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的構建,也有利於我們每個人的道德修養。

⑹ 心理學上, 責任感和什麼有關

心理學上, 責任感和(身份認同)有關。

身份認同包括以下幾點:

1、性別認同

《詩》單元里,章子怡飾演的母親對哥哥說:家裡就你一個男子漢了,你要照顧妹妹這就是喚起哥哥對男人這個性別的認同,從而認識到自己有照顧妹妹的責任。

2、關系認同

《乘風》單元里,乘風問吳京飾演的爸爸:你總是覺得我怕死是么?爸爸回答他,我就怕你不怕死。接下來他講述了兒子參軍時和妻子的對話,妻子說:你當岳飛精忠報國我不管,我兒子不能當岳雲。這就是通過關系認同喚起他做父親的責任心。

3、職業認同

《詩》單元歌頌了一對航天人夫婦為事業獻身的事跡,在這個故事裡,如何跟孩子解釋自己的職業,是整個故事的焦點,在這個故事裡,他們對自己職業的理解通過「詩」得到了升華。黃軒飾演的爸爸能夠為自己的事業獻身,體現出如此崇高的責任感,就是因為他對自己職業的高度認同。

4、民族認同

《乘風》單元,騎兵團面對日本機械化部隊的圍追堵截,毅然放棄了自己的速度優勢,帶著老百姓一起轉移。他們不是沒有糾結,但是把自己的同胞留給日本人,他們做不到。這就是民族認同帶來的責任感,他們覺得自己有責任帶上鄉親們一起走。

5、國家認同

《鴨先知》單元,徐崢飾演的爸爸,相信未來打電話是不用電話線的,相信浦東會蓋起高樓,相信黃浦江上會修起大橋,這是對自己國家的國運有著強烈認同。所以他覺得自己有責任推動這些變革的發生,他也教育孩子要敢於做第一隻下水的鴨子。這就是國家認同帶來的責任感。

6、物種認同

在《少年行》這個單元,孩子有個未曾出場的爸爸,是個AI科學家。他強烈地認同將來AI可以自己學習,人類才是機器的主人,這是物種認同。他說要失敗2000次才能成功,但是自己有責任去做。沈騰飾演的機器人有句台詞,從機器人的角度揭示了這個單元的深度:他爸爸的理想是機器將來會學習,你卻想讓他變成學習的機器?……

本文來自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

供參考。

⑺ 繼承和弘揚中華名族的優良道德傳統對大學生成長成才有什麼重要意義

首先中華民族的優良道德傳統有:
1.推崇「仁愛」原則,追求人際和諧~
2.講求謙敬禮讓,強調克嬌防矜~
3.倡導言行一致,強調恪守誠信~
4.追求精神境界,把道德理想的實現看做一種高層次的需要~

弘揚這些中華民族的優良道德傳統有利於大學生自身素質的提高,包括自身修養,精

神境界以及樹立道德標准~中華民族的優良道德傳統是千古流傳下來,可以代表從古

至今中華大地人類社會文明道德的社會公認准則~要想成為一個人才,特別是復合型

的人才,這種社會道德是不能夠缺少的~不然整個社會將會非常的沒有生氣~一個民族

的傳統就是這個民族的魂魄,作為一名當代大學生,有義務,也必須樹立這樣一個繼

承中華優良傳統的思想~孔孟的「仁愛」,墨家的「兼愛」,也許有人會提出異議說

已經過時了,並且有當時的社會局限性~但是千百年順應歷史潮流所流傳至今的「道

教」所說的「上善若水」就沒有脫離現實(這里給道教打下廣告~~~)這種大愛的優

良道德傳統在很大程度上集合了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以及世界觀,在以馬列主義為

基礎建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過程中,這些有著本民族思想文化內涵,並且能夠對自

身修養的提高有著積極意義的優良傳統思想,當代大學生應該要做到傳承與弘揚~

這些都是站在本民族的利益上的解釋~「仁愛」,「禮讓」,「誠信」這三種優良的

社會傳統道德如今在這個社會是很缺失的~可以說,大半個社會的人的心理都在尋求

著這種缺失的道德思想,所以只要你有這些許多人缺失並在心裡尋找的情感,特別是

在這個社會,那麼你成功的機會就會大大增加,受歡迎的程度也會相應的提高不少~

如果具備了~那麼這在大學生成才的道路上猶如點亮了無數盞明燈,一直能夠准確的

照亮道路~

大學生成才伴隨著的是一個學習的過程,而有著中華傳統道德的人,在求學的道路上

必定會有謙虛,好學的精神,而作為求學者,這樣的態度在這個社會才是比較正常的

~對於精神境界的需求也會幫助大學生時時警醒,時時感悟,不斷地以前人的經驗結

合自己的經歷去悟出人生哲理,這是不具備優良道德傳統的大學生所做不到的~然而

真正內心擁有這種技能的大學生很少~這在現代看來是十分遺憾的~但是我們至少要相

信,大學生成才所不可缺少的一定是是這些優良的道德傳統~
弘揚中華民族優良道德傳統對大學生成才成長
的重要意義
概要:傳統美德的內容可謂博大精深,涉及到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通過論述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良道德傳統的重大意義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良道德傳統,使大學生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實踐中得到發展,充分激發整個民族的潛能,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提供精神動力。優良的民族道德傳統對於人的全面發展,甚至對人類社會的發展進步、都起著重要的作用,我國的傳統美德博大精深,其具體的內涵和修養的方法對大學生理想人格的培養和塑造有著重要的作用。
關鍵詞:道德傳統,當代大學生,繼承弘揚,意義
正文: 傳統似江水之河,又似生命之流,他是一個民族時代積累下來相對穩定的歷史經驗。雖然其中也有落後保守的成分,但其精華部分,往往凝聚著一個民族的智慧和力量,成為一個民族迎接新的挑戰,開拓前進的內在精神動力。中國有五千多年的文明史,道德資源十分豐厚。中國傳統道德是中國歷史上不同時代人們的行為方式,風俗習慣,價值觀念和文化心理的體現,是中國古代思想家對中華民族道德實踐檢驗的總結,提煉和概括。當今大學生應正確對待中華民族道德傳統,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道德傳統。中國的倫理文化對於中華民族性格的塑造,對於中國人道德境界,理想人格的培養,對於中國家庭、社會的穩定,對於中華民族的延續、發展,都曾起過歷史的積極作用。在經濟科技高速發展、法律政治逐步健全的今天,傳承千年的中華民族優良傳統依舊不失去其對當代大學生成長與成才的影響力。 第一、中華民族優良道德傳統的內涵
中華民族的優良道德傳統,一般來說,是指以儒家理道德為主要內容並包括墨家、道家、法家等傳統倫理道德思想的精華。儒家倫理道德思想,在中國歷史的長期發展中,與墨家、道家、法家思想總是不斷地相互影響,又相互吸收和相互融合。東漢以後,佛教傳入中國,倫理叫想家們都程度不同地受到佛學的影響。在 2000 多年的歷史過程中,儒、墨、道、法各家倫理思想和佛學有關心性的理論,相互影響,相互吸收,形成了中華民族特有的倫理傳統。特別是儒家思想提倡的謙遜、誠信、仁義等,對大學生的成長及成才具有重大意義,不僅需要大學生繼續傳承,也需要將其發揚光大。
第二、華民族優良道德傳統的主要內容和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道德傳統的正確方法
1、強調整體利益、國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強調對社會、民族、國家的責任意識和奉獻精神。 2、推崇「仁愛」原則和人際和諧。 3、講求謙敬禮讓,強調克驕防矜。 4、倡導言行一致,強調恪守誠信。
5、追求精神境界,把道德理想的實現看作是一種高層次的需要。
重視道德踐履,強調修養的重要性,倡導道德主體要在完善自身中發揮自己的能動作用。 7、提倡人倫價值,強調個人在人倫關系中應盡的道德責任。

第三、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道德傳統的正確方法
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批判繼承,古為今用。對於傳統文化中符合社會發展要求的、積極向上的內容,應該繼續保持和發揚 ;對於傳統文化中不符合社會發展要求的、落後的、

腐朽的東西,必學加以改造或剔除。󰀀󰀀1、 繼承發揚中華民族的有兩傳統󰀀2、 正確對待外來文化影響󰀀3、 必須與弘揚時代精神相結合󰀀4、 最重要的是發揮主心骨作用󰀀󰀀當代大學生要通過分析、鑒別、取捨和改造,剔除那些帶有明顯的階級和時代局限性的成分,繼承那些反映普遍性、共同性和一般性道德要求,對我們今天的道德實踐仍然具有指導意義的積極內容。
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良道德傳統的重大意義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良道德傳統,並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實踐中加以發展,就能充分激發整個民族的潛能,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提供精神動力。1.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良道德傳統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客觀需要。現代化的模式可以多種多樣,但都不能脫離自己的民族性。2.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良道德傳統是加強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內在要求。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良道德傳統能夠提高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信心,增強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責任感;能夠使社會主義道德體系具有更豐富的內容,具有更為廣大群眾所喜聞樂見的民族形式。能夠使人際關系更加和諧,促進經濟社會更好地地發展;能夠使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和社會主義思想更加深入人心,形成適應時代發展、具有中國特色的價值觀和倫理道德規范。3.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良道德傳統是個人人格完善的重要條件。中華民族優良道德傳統是中華民族的根,也是每一個中國人的根,是一塊永不磨蝕的「胎記」。
第四、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良道德傳統的意義
1.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良道德傳統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客觀需要。世界各國現代化的實踐充分說明,現代化的模式可以多種多樣,但都不能脫離自身的民族性。中國的現代化進程,如果離開對中華民族優良道德傳統的繼承和弘揚,就會失去歷史的基礎而難以更好地推進。只有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良道德傳統,才能充分激發整個民族的潛能,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提供精神動力。
2.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良道德傳統是加強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內在要求。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德必須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的優良道德傳統。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良道德傳統能夠提高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信心,增強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責任感;能夠使社會主義道德體系具有更豐富的內容,更能為廣大群眾所喜聞樂見的民族形式;能夠使人際關系更加和諧,促進經濟社會更好的發展;能夠使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和社會主義思想更加深人人心,形成適應時代發展、具有中國特色的價值觀和倫理道德規范。
3.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良道德傳統是個人健康成長的重要條件。中華民族優良道德傳統是中華民族的根,也是每一個中國人的根。是中華民族身份認同的重要標志。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良道德傳統,有利於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的構建,也有利於我們每個人的道德修養。
中華民族的種種優良道德傳統,就今人而言,重在繼承和發揚,同時也應當注意去粗取精,去偽存真,有選擇地吸收我們現時期真正有益的東西,是指更適合知識經濟社會的發展。中華民族光輝燦爛的歷史文化,鑄造出中華民族獨特的優良道德傳統,這是我們今天發展社會主義經濟的一筆巨大而寶貴的精神財富。作為當代大學生的我們都應當更好的珍視和運用中華民族優良道德傳統,讓社會文明的步伐邁得更快,讓祖國的未來更加燦爛輝煌。

⑻ ( )是中華民族身份認同的重要標志

中華民族優良道德傳統是中華民族身份認同的重要標志。。
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良道德傳統是個人健康成長的重要條件。人總是在一定的道德環境之中成長的。中華民族優良道德傳統是中華民族的根,也是每一個中國人的根。它像是一塊永不會磨蝕的「胎記」,是中華民族身份認同的重要標志。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良道德傳統,有利於我們每個人的道德修養。優良道德傳統的熏陶和潤澤,能夠內化為個人價值選擇和價值判斷的准則,不斷豐富我們的精神世界,完善我們的人格和道德品質,成為個人成長成才的重要推進力量。

⑼ 什麼是身份認同危機

何為身份認同危機:就是當一個人從原來的身份改變成另外一個身份時,他就不清楚自己到底是誰了。在經過內心的糾結之後,他會特別強調和認同他的新身份。所以,他會做出比平常表達要過激很多的行為。比如,有些僑胞在國內時生活特別苦,來到國外後,賺到錢就喜歡買豪宅名車,熱衷於炫富,就是因為他們要努力顯現自己有錢人的新身份,與原來那個窮困潦倒的舊身份徹底隔絕、區分開來。

身份認同 (Identity)是西方文化研究的一個重要概念,它受到新左派、女權主義、後殖民主義的特別青睞。其基本含義,是指個人與特定社會文化的認同。這個詞總愛追問:我 (現代人)是誰?從何而來?到何處去?

身份認同(identity)是對主體自身的一種認知和描述,包括很多方面比如,文化認同、國家認同。

因此在更廣泛的含義上,身份認同主要指某一文化主體在強勢與弱勢文化之間進行的集體身份選擇,由此產生了強烈的思想震盪和巨大的精神磨難,其顯著特徵,可以概括為一種焦慮與希冀、痛苦與欣悅並存的主體體驗。我們稱此獨特的身份認同狀態為混合身份認同(Hybrid Identity)」。

例如:從文化角度講,在個體認同過程中,文化機構的權力運作促使個體積極或消極地參與文化實踐活動,以實現其身份認同」。「集體身份認同,是指文化主體在兩個不同文化群體或亞群體之間進行抉擇。因為受到不同文化的影響,這個文化主體須將一種文化視為集體文化自我,而將另一種文化視為他者」。

⑽ 職業認同感和身份認同感有啥區別

職業認同感是一個心理學概念,是指個體對於所從事職業的目標、社會價值及其他因素的看法,與百社會對該職業的評價及期望的一致,即個人對他人或群體的有關職業方面的看法、認識完全贊同或認可度。

職業知認同感會影響員工的忠誠度、向上力、成就感和事業心。
職業認同感一般是在長期從事某種職業活動過程中,對該職業活動的性質、內容,職業社會價值和個人意道義,甚至對職業用語、工作方法、職業習慣與職業環境等都極為熟悉和認可的情況下形成版的。
職業認同感是人們努力做好本職工作,達成組織目標的心理基礎。隨著職業的發展及對職業研究的深入,職業認同感的概念也愈來愈朝著社會化、多元化、人性化的持續狀態發展,而不再僅僅局限於心理角權度。
如何提高幼兒教師的職業認同感
一、幼兒園教師職前職業認同感培養的意義

職業認同作為幼兒教師職業道德建設的前提與基礎,可視為幼兒教師專業成長的起點。幼兒教師職業認同是指幼兒教師對其所從事職業的社會價值等所持有的看法和社會對該職業的評價、期望的一致。它包括個體對幼教職業本身的特點、社會職能和社會地位等的認識和看法;對從事幼教職業應具備的素質的認識;個體樂於從教的意願以及從教時積極愉悅的情感體驗,如自我實現與滿足的心理表徵等。學前教育專業學生自身對幼教職業的認同是教師情感最持久的源動力,是從事幼教職業的基本心理准備。
良好的職業認同感能夠讓學前教育專業學生提前對幼兒教師這個職業有正確的認識和態度,能夠有目的地為將來從事的職業做好知識和能力方面的准備,能夠順利地度過從業之初的適應階段,盡快進入幼兒教師的角色,因此在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教育中加大職業認同的培養力度就顯得尤為重要。這就要求我們在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培養過程中,除了傳統的幼兒教育理論和技能的培養,還應重視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堅定的職業信念和職業理想的培養,這樣才能將我們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在校學習與就業相銜接,更好地體現人才培養的針對性和實用性。
那麼,如何才能使這些學生從內心真正認識到從事幼兒教育這一職業是有價值、有意義的,並從中找到樂趣、體驗到職業幸福,形成良好的職業認同呢?
二、加強學生對幼兒教師職業認同感的教育途徑
培養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幼兒教師職業認同可以從專業教育、職業道德、課程設置及校園文化等多方面入手,全方位地影響學生職業理念的形成,從而達到較好的效果。
1.加強專業意識教育,引導學生正確認識幼兒教師角色
很多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在選擇專業的時候對學前教育缺乏正確的理解,對於所學專業缺乏正確認識。例如,有的學生認為學前教育專業畢業後就是看孩子的,不學都會;有的學生認為這是女孩子的職業,是吃青春飯的等。這些誤解大多源自於社會對於幼兒教師的偏見,對於學前教育專業的發展產生了消極的影響,嚴重挫傷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有研究表明,對幼兒教師角色的正確認識影響學生職業認同感的形成,幼師畢業後進入大專學院本專業學習的學生比高中畢業的學生更喜歡本專業。可見通過良好的專業教育,學生能夠對於所學的專業有正確的認識,能夠正確定位幼兒教師這個角色。
在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入學教育階段,學校就應注重對學生進行專業教育和專業意識的培養,並且要貫穿在校學習的始終,讓學生明白自己即將要擔負的責任,激發內在的學習動力。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應該認識到自己將要擔任的角色,「應當使兒童感到溫暖和有安全感,要安排一個適合每日生活和學習的環境。你得計劃課程,教導兒童和他們建立關系並提供學習的來源,在一天之間,你既是個朋友,又是個母親、同學、護士、管理人員和教師。」從另一個方面來看,幼兒教師還應該是家長的合作者,要積極引導、影響他們,並相互交流學習,使家庭教育能與幼教機構配合一致,共同擔負起促進幼兒發展的任務。此外,幼兒教師也應該擔負一定的社會責任,在幼教改革的進程中,逐漸摒棄封閉式的班級教育,把家庭、社區融入教育的行列,通過積極的社會宣傳,創造有利於兒童發展和教育的大環境。
2.增強專業情感,樹立良好的職業價值觀和堅定的職業信念
1988~1992年間,美國有7%的幼兒教師由於沒有得到基本的工資報酬和福利待遇而離開了工作崗位。關注為什麼同樣條件下有些幼兒教師沒有離開崗位的研究發現,這些沒有離開崗位的幼教工作者中,相當一部分教師將這份工作視為「助人的專業」,對其懷有特殊的情感,並不單純以金錢衡量其價值,而是能夠從工作中享受到快樂。可見情感因素是影響幼兒教師職業認同的重要因素之一。
面對我國目前幼兒教師普遍工作量大、待遇較低、社會地位不高、流動性強、離職率高的情況,學前教育專業院校在人才培養過程中,要引導學生逐步修正自己的職業價值取向,從單純的關注經濟收入過渡到職業上的自我發展,激發學生對於幼兒教師職業的熱愛,不是把幼兒教師當作一種謀生手段,而是當作一種事業來經營,樹立起堅定的職業信念。公務員之家
職業價值觀和信念的養成絕不是僅靠一些特定科目的學習就能夠實現的,榜樣的影響力至關重要。一方面教師要通過言傳身教,在日常與學生的接觸中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的專業思想觀念,通過課堂內外的交流,關注學生的思想動態,及時給予指導;另一方面,學校可以利用社會資源,邀請優秀幼兒教師、校友通過講座、座談等方式跟學生交流,以榜樣的作用促進這些未來幼兒教師職業認同觀念的形成。

熱點內容
規章制度如何制定才能算有效 發布:2025-01-11 05:12:44 瀏覽:242
條令條例心得 發布:2025-01-11 04:31:28 瀏覽:907
勞動法規定補交社保嗎 發布:2025-01-11 03:51:07 瀏覽:466
華東政法大學法碩非法學 發布:2025-01-11 03:49:02 瀏覽:934
道德教育畫 發布:2025-01-11 03:47:29 瀏覽:413
高新開發區法院 發布:2025-01-11 03:30:11 瀏覽:485
保定法學王浩 發布:2025-01-11 03:05:09 瀏覽:773
濟南市法院書記員的工資大約是多少 發布:2025-01-11 02:33:36 瀏覽:194
勞動法保安上班時間 發布:2025-01-11 02:23:00 瀏覽:930
2015年政策法規總結 發布:2025-01-11 02:22:47 瀏覽: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