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康德知識與道德

康德知識與道德

發布時間: 2022-05-09 11:07:08

1. 康德的道德哲學

康德的知識論是一場哥白尼式的革命,在解決知識是如何形成的問題上,康德顛覆了世俗:人們常常覺得知識是日常生活、習俗的積累,或者就是人類心靈的產物,經驗論與唯理論展開了熱烈而似乎無法停止的爭論,康德說,我們的知識開始於經驗,卻絕不來自於經驗。人能夠為自然立法,知識的形成先天地決定於我們的理性。康德將這場哥白尼式革命的戰火延續到了他的道德哲學的領域。日常的道德意識以及我們的道德直覺,或是以快樂幸福作為最終指向,或是將神的意志當作行為之決定根據,道德也就因此而成為或是對經驗的總結,或者就是神的命令。康德則把道德的基礎從經驗的外在對象(物)轉移到先驗的主體(人)的意志中來,先確定先驗的善良意志作為普遍必然的道德律令,然後再推至可能的道德現象。康德尋求著具有普適性的道德准則,該准則向最終定言命令的轉化和實現究竟是如何可能的呢?康德經歷了三個過程:對情感的恰當區分;由尊重決定人類行為;由自由確立定言命令。

一. 性情感

康德道德領域里哥白尼式革命的意義不亞於他的知識論。L·W·貝克教授曾作過這樣的評論,「在康德的道德哲學中,也能找到一種類似於哥白尼似的革命。我使用現代人中研究康德而深受歡迎的作家的話,把它稱之為『盧梭主義的革命』,因為正是盧梭,他寫道:『服從自己制定的法律就是自由』。盧梭從政治意義上理解這種行動原則,並且在此基礎上提出他對平民參與立法的辯護。只有平民的主動參加,而不是被動的同意,國家權力才是合法的。康德進一步發展了這種思想萌芽,盧梭的政治原則,完全變成了康德道德的論據,在康德之前,道德法則的起源,要到神的意志或者自然界的秩序或者人對幸福的追求中去尋找。康德反駁說,在這些之中只能建立明智的准則,而不能建立道德的法則。……因此之故,康德把道德法則的起源稱之為意志的自主。」[1]康德絕不是單純的唯心論者,因為他並不拒斥經驗;康德亦不是單純的唯物論者,因為他也肯定人類意志的作用。於是這場道德領域的哥白尼式革命最終呈現給我們的是一條康德稱之為具有普遍必然有效性的定言命令:「要只按照你同時認為也能成為普遍規律的准則去行動。」[2](P421,38頁)這條定言命令於理論、於人的行為要能夠成為可能,康德首先要排除掉人類情感中感性的成分。

人類很有理由為自己的道德情感而感到驕傲,因為他們除了會為生理慾望得到滿足而高興、為體皮發膚之失而感到疼痛之外,還有悲憫、同情、義憤之情,這是動物不具有的。人類會傾向於贊嘆那道德的、善的事情,也會不齒於那些不道德的、惡的行為。我們常常會覺得正是這些情感制約著我們的行為,但由此所彰顯出來的是,我們為了得到他人的稱贊而行善,因為怕為人不恥而不行惡。但究竟是我們稱之為「善」、「惡」的東西決定了我們的情感,還是我們的情感之好惡決定了我們稱什麼樣的行為為善,其餘的為惡?什麼是「善」,什麼是「惡」?是否是勇敢、堅毅的品質就必然意味著善,撒謊、放棄就一定是惡?我們又怎樣去解釋殺人者的勇敢和善意的謊言?我們陷入了困頓,也可能為自己行為的搖擺不定找到了辯解的借口。善惡之界定在情感的羈絆下顯得如此模糊不清,它可能隨時隨地都會發生著變化,情感的制約力量便顯得脆弱而不堪一擊!善惡的飄忽不定表達著行為的無法確定,行為法則的不可能。因此如若我們還希望發現能夠具有普遍必然有效性的道德規律,就決計不能從人類普通的自然情感中去尋找。按照康德的說法,我們的情感是有區別的,一種是與欲求對象密不可分的,一種僅僅與觀念相關聯。前者是慾望、偏好的原因,由之而來的愉悅就僅是出於對偏好的關切,感性的東西會左右它;後者是出於理性的關切,它將與感性無關。[3](第320-324頁)我們的困頓就來源於感性的情感。道德感應該是理性對道德觀念的關切康德是這樣來定義 「道德感」的,「然而,他們對道德規律確實感到關切,我們把這種關切的內在基礎稱為道德感。」[2]( P460 ,85頁)道德感不同於由慾望對象或厭惡對象而來的自然的愉悅和不悅之情,它體現為一種關切,一種對道德律的關切,也就是服從道德法則的直覺。如果我們說人皆有道德感,在康德那裡就不單指的是羞恥善惡之心,還指的是服從道德律的傾向。因此純粹的道德感先天地決定於道德律,而不取決於主體的任何經驗狀態。同情、憤怒皆可能為偶然,而道德感只可能為必然,如若我們的道德律能夠成為普遍有效的。與此同時,道德律以命令的形式告訴我們什麼是應該追求的對象,什麼是應該憎惡的對象,道德感便是促使我們去追求、去憎惡的一種主體的內在感受,而那依據道德法則能夠成為必然追求的對象的,康德稱之為善,依據道德法則會成為必然憎惡對象的,康德稱之為惡。正如康德在《實踐理性批判》中所談到的,善惡概念不在道德律之前,而是由我們那能夠具有普遍必然有效性的道德律決定我們的善惡概念,決定行為的善或惡的依據就是先天的道德法則。[4]〔P63,68頁〕善惡不僅與人的苦樂感受、與人的利益無關,也與外部事物、與人的意志無關。道德感亦與外部事物以及個體的利益傾向無關,與主體的經驗無關,它僅是道德律所激發的一種主體的內心感受。但道德感並不能夠因此就成為道德律的決定依據。「不能把這種道德感錯誤地當作道德判斷的標准,而必須把它看作是規律對意志產生的主觀效果,而只有理性才對它提供客觀根據。」[2](P460,85頁)

通過人類情感中感性成分的排除以及理性成分的介入,康德找到了可能具備普遍必然有效性的道德律與主體感受之間的橋梁,或者說是滿足了主體的情感需求。因此可以將道德感看作是道德律的結果,理性才是原因。「所以,對於我們人來說,作為規律的准則普遍性,我們為什麼對道德感到關切,這是完全不可解釋的。只有一點是肯定的:它之對我們有效,並不是因為我們對它感到關切,因為關切是他律的,是實踐理性對感覺,對一種基本情感的依賴。」 [2](P460,85頁)也就是說,退一步來看,即便道德感之體現出來的關切能夠作為意志的決定性因素,但關切本身已指明了主體情感的傾向,它同主體慾望及外部因素的決定一樣,只能夠成為他律而不能實現自律。在康德那裡,他律就意味著強迫以及該法則本身的不必然。康德其實提出了兩個問題,什麼能夠使得行動必然地具有道德性,顯然,由情感而來的關切是不能夠的;什麼能夠實現道德律的普遍必然有效性?這是理性的職責。道德感的提出,兼有溝聯這兩個問題的可能。自然情感不僅不能保證道德准則的普遍必然有效性,亦不能實現行為之必然道德;道德感不能夠決定道德律,但它體現了行為的必然道德。

18世紀的歐洲倫理學領域,盛行的是以洛克、休謨以及亞當·斯密為代表的道德情感論。事實上以道德情感為基礎的倫理學,其基本性質是享樂主義和功利主義,是以愉快和幸福為唯一目標的。康德從根本上否定了經驗主義倫理學的基礎。他在《關於美和崇高情感的觀察》中寫到,「情感絕非只有一種聲音。」[5](第226頁)既然情感本身都不能夠一致,它又如何能夠提供判別善惡的唯一標准呢?

因此,僅僅將道德感這一概念提供給我們是不夠的,關切不能夠使我們的意志成為善良意志。換而言之,關切並不能決定行為的道德價值。其實, 「關切」一詞我們仍然可以作三個層次來理解。首先,是對對象的關切,這就包括了經驗的對象、主體慾望,而對道德律的關切亦屬於其中,只是較特殊的一類,它更接近於讓行為體現出道德性,因此將它作為過渡性的第二層次亦未嘗不可;第三層次,雖然康德還是使用了「關切」一詞,但純粹唯理性具有,由准則的普遍有效性直接規定意志,卻已經脫離了感性層面上的「關切」的含義。我們毋寧可以使用另一個詞來代替——「尊重」。尊重一詞才真正不成為經驗意義上的情感,而由那所謂准則的普遍有效性直接規定意志,按照康德的說法,也就是對道德律的尊重。尊重道德規律的同時,也有著對人的尊重的要求。

http://www.biye65.com/fanwen/47/1522/2006/11/5213_2.html

2. 《純粹理性批判》中康德是怎麼闡述自己的認識論、倫理學和美學思想的(三)

康德哲學的遺產

美國的康德研究專家貝克曾引述哲學家中流傳的一句格言:「在哲學問題上,你可以贊同康德,也可以反對康德,但不能沒有康德。」人們之所以給康德思想如此高的評價,主要原因在於:在康德哲學精神中,既囊括了他那個時代人類在日益豐富的社會生活實踐中所取得的優秀成果,也凝聚了西方文化自古希臘發軔以來的一切理智生活的智慧結晶。在康德這里既有蓬勃發展的自然科學及其方法的影響,又有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士多德等一代聖哲的思想啟迪,還有文藝復興運動和馬丁·路德宗教改革之後的基督教文化的熏陶;既有唯理論者和經驗論者的理論碰撞,又有法國早期啟蒙學者和人文學者的思想浸染,更有像牛頓、盧梭和休謨等這些時代巨人的人格和思想的深層積淀。正是在上述綜合因素的作用下,康德以德國自身的萊布尼茨—伏爾夫學派為背景,提出了自己的「批判哲學」,奠定了近代德國哲學和神學的基礎,而這種哲學和神學的影響所及又大大超出了德國的范圍。

然而要真正搞清楚康德在哲學史、神學史上的重要地位及其對現代生存本體論的影響,僅看到上述因素還遠遠不夠,更主要的是要從康德所提問題的深度和廣度上來理解康德思想的歷史意義。康德哲學和神學思想的根基是其《純粹理性批判》,特別是其中的「分析篇」,當代西方哲學、神學的主要思潮大都從這里出發來尋找自己的立足點。康德《純粹理性批判》的主旨是以批判考察人類先天認識能力為出發點,以闡釋理性與信仰的矛盾沖突為目的,其主要任務就是要確定人類認識能力有哪些先天要素及這些先天要素的來源、功能、條件、范圍和界限,最終為信仰留下足夠的地盤。在「分析篇」中康德又把高級認識能力區分為知性、判斷力和理性三種。他認為知性的先天思維形式是所謂純粹知性概念(即范疇:如質、量、因果性、必然性等),知性運用范疇綜合統一感性材料才產生了經驗或知識,而范疇之用於感性材料是以從范疇規定時間圖形而引申出知性的先天原理這種形式進行的。知性的這些先天原理具有建構性,作為認識對象的自然界的各種規律,正是知性通過其范疇或原理而頒定給它的,亦即人為自然立法,這就是康德自稱的「哥白尼式革命」。

如果我們僅從康德《純粹理性批判》的「分析篇」看,康德似乎只是在討論知識形成的可能性與必然性問題,但這僅是康德哲學的核心之點,而康德的真正目的是要由此出發來構建其更為恢弘磅礴的理論大廈。換言之,康德建構其「分析篇」的主要目的遠非僅僅要指明知識形成的可能性問題,而是要以人類知識形成的可能性問題為基點,探討與人類自身的生存密切相關的各種問題。他要使其思想由前批判時期的馳騖於外在宇宙而返回於內在宇宙,由前批判時期向世人呈現出的壯觀的自然之圖轉而再向世人貢獻一幀人類深邃的心靈之畫。

在康德看來,知識與道德是不可分割的,因為人類理性的立法有自然和自由兩大目標,即不僅包含自然法則,而且還包含道德法則;最初是在兩種不同體系中表現它們,最終將在唯一的哲學體系中表現它們。基於這種考慮,康德在研究了人類心靈的認知能力後,又進一步研究人類心靈的情感能力和意志能力,以及這三種能力指向的三種對象——真、善、美。他認為其《純粹理性批判》論述了知識如何可能,它是理性的基本目的;《實踐理性批判》論述了道德如何可能,它是理性的終極目的;《判斷力批判》論述了審美趣味和自然的目的性如何可能,使真、善、美在反思判斷力中綜合統一起來,消除自然和自由、知識和道德的分離。康德晚年對自己一生的哲學研究進行了認真總結,他認為他一生中哲學研究的所有問題都是圍繞與人的生存狀況密切相關的四個問題展開的,即我能夠知道什麼?我應該做什麼?我可以希望什麼?人是什麼?與上述四大問題相對應,從而產生了四門學問題:認識論、倫理學、宗教學、文化人類學。由於康德的思想涉及人類精神文化的全部學科,它在體繫上博大恢弘,內涵上豐富深厚,幾乎各個部分都閃爍著智慧的真知灼見。從任何一個角度看它都呈現一種面貌,以致對它的研究和理解不能不存在一定的困難。

上述現象的出現向我們提出了重新認識和理解康德的任務,即在對康德進行分析研究的同時還要進行綜合的研究,把分析原則寓於綜合之中,把康德學說看成一個完整的有機體:它有著自身的宗旨、基本問題和邏輯線索,有著自身的風格和特質,它的各個部分和環節表現出一種有機的遞演關系,並服務於一種終極的目標和理想。基於此種認知,筆者認為康德在東西方世界之中之所以具有強烈的吸引力和恆久的魅力,最根本的原因在於其學術思想的深層所包含的濃郁的人情味和生命氣息。康德的精神包容了與人類生活緊密相關的一切實踐領域,思考了人生的根本問題,度量了人類心靈的各種功能、條件和界限,它不僅揭示了宇宙的智慧,更是涵攝了生命的智慧,在茫茫無垠的自然寰宇中凸現了人的價值、人格的尊嚴和人性的自由。因此,只有從人學的視角研究康德,才能真正抓住康德思想的精神實質。(靳鳳林)

3. 康德的道德觀

康德否定意志受外來因支配的源說法,而是認為意志為自己立法,人類辨別是非的能力是與生俱來的,而不是從後天獲得。這套自然法則是無上命令,適用於所有情況,是普遍性的道德准則。

康德認為真正的道德行為是純粹基於義務而做的行為,而為實現某一個個人功利目的而做事情就不能被認為是道德的行為。

因此康德認為,一個行為是否符合道德規范並不取決於行為的後果,而是採取該行為的動機。康德還認為,只有當我們遵守道德法則時,我們才是自由的,因為我們遵守的是我們自己制定的道德准則,而如果只是因為自己想做而做,則沒有自由可言,因為你就成為各種事物的奴隸。

(3)康德知識與道德擴展閱讀:

康德認為,人類的認識從感性開始,經過知性,最後以理性告終。由於知性以感性為基礎,它就不可避免地受感性限制,它獲得的知識,一方面只涉及現象,不是事物自身的知識:另一方面又是不完整的,沒有達到最高最後的統一。

理性是人類認識的最高能力,它要求知識的「徹底性」一一不僅要追求關於現象的經驗知識,而且要超越經驗界限,去追求「終極」、「完備」、「絕對」等等不受任何條件限制的東西。

4. 康德法律道德的名言

1、自律原則是唯一的道德原則。——康德
2、思維無直觀是空的,直觀無概念是盲的。——康德
3、人是萬物的尺度。——康德
4、我不能讓人變得更好,除非他們身上還殘存著善良;我不能讓人變得更聰明,除非他們身上還有些許理智。——康德
5、既然我已經踏上這條道路,那麼,任何東西都不應妨礙我沿著這條路走下去。——康德
6、理性一手拿著自己的原理,一手拿來著根據那個原理研究出來和實驗,奔赴自然。——康德
7、酒能使人出語輕快,酒更能使人一吐衷情。酒,因而成為一種道德的性質成為搬運率直之心的物質。——康德
8、我從不擔心被證明有錯,卻擔心被誤解。——康德
9、大海之所以偉大,除了它美麗、壯闊、坦盪外,還有一種自我凈化的功能。——康德
10、橫波一盼,說話一句,勝過世界上的一切知識。——康德
11、凡是在理論上正確的,在實踐上也必定有效。——康德
12、事實上只有三種人適合結婚:傻瓜、惡棍和牧師。牧師習慣受縛於義務,惡棍希望他的太太不貞,傻瓜則相信他的太太是忠實的。——康德
13、哲學無法教授,哲學永遠是思想者的事業。——康德
14、知識分子是敢於在一切公共場合運用理性的人。——康德
15、一種在直觀中被給予的雜多的統覺,它的這種完全的同一性包含著一種表象的綜合,並且只有通過這種綜合的意識才是可能的。——康德
16、一切必然性在任何時候都以一種先驗的條件為基礎。——康德
17、世界上有兩件東西能震撼人們的心靈:一件是我們心中崇高的道德標准;另一件是我們頭頂上燦爛的星空。——康德
18、凡人的一舉一動,必是社會准則。——康德
19、良心是一種根據道德准則來判斷自己的本能,它不只是一種能力;它是一種本能。——康德
20、自然的美是一個美的事物,藝術的美是一個事物的美的表現。——康德
21、道德首先被要求的是支配自己。——康德
22、生得偉大者,笑對無常。——康德
23、美,是道德上的善的象徵。——康德
24、對顯象的雜多的把握在任何時候都是漸近的。各部分的表象相繼而起。至於它們是否也在對象中相繼,則是反思的第二點,它並不包含在第一點中。——康德
25、羞怯是大自然的某種秘密,用來抑制放縱的慾望;它順乎自然的召喚,卻永遠同善、德行和諧一致。——康德
26、哲學的義務是,去除因誤解而生的幻想。——康德
27、為一個判斷中的各種不同表象提供統一性的同一種功能,也為一個直觀中的各種不同表象的純然綜合提供統一性,用一般的方法來表達這種功能就叫做純粹知性概念。——康德
28、痛苦就是被迫離開原地。——康德
29、美最忌諱的是使人反感,而和崇高相去甚遠的是令人失笑。因此男人最痛苦的是你說他無能,女人最討厭你說她醜陋。——康德
30、將人視作手段,而不以人本身為目的,這永遠都是錯誤的。——康德
31、自由不是想干什麼就干什麼,而是想不幹什麼就不幹什麼。——康德
32、思想無內容則空,直觀無概念則盲。——康德
33、活動或運動是人體健康的導師。——康德
34、當愛情需要我的時候,我沒有資格去享用它,當我需要愛情的時候它卻離我而去。——康德
35、道德確實不是指導人們如何使自己幸福的教條,而是指導人們如何配享有幸福的學說。——康德
36、沒有信仰的人類生活與獸類生活無異。——康德
37、一個人的缺點來自他的時代,他的美德和偉大卻屬於自己。——康德
38、啟蒙就是讓人有勇氣去自己思考。——康德
39、所謂自由,不是隨心所欲,而是自我主宰。——康德
40、有學問,然後有先見;有先見,然後能力行。——康德
41、發怒,是用別人的錯誤來懲罰自己。——康德
42、我們所有的知識都開始於感性,然後進入到知性,最後以理性告終。沒有比理性更高的東西了。——康德
43、只要你盡職盡責,人們都會由衷地對你尊敬。——康德
44、三樣東西有助於緩解生命的辛勞:希望,睡眠和微笑。——康德
45、盡管我們的一切知識都是以經驗開始的,它們卻並不因此就都是從經驗中發源的。——康德
46、工作是使生活得到快樂的最好方法。——康德
47、一個人沒有信心,第二天都不想起床。——康德
48、我已選擇了一條路,將要終身實行;我要繼續我的事業,任何事都不能加以阻擋。——康德
49、審美觀念生起許多思想而沒有任何一特定的思想,即一個概念能和它相切合,因此沒有語言能夠完全企及它,把它表達出來。——康德
50、想要成就大事業,要在青春的時候著手。——康德

5. 康德思想主張有哪些

一、康德思想主張
1、哲學方面
伊曼努爾·康德提出了三大批判,即《純粹理性批判》、《實踐理性批判》和《判斷力批判》。
康德「批判」地研究人的認識能力及其范圍與限度,將世界劃分為「現象界」與「自在之物」世界;人的認識分為「感性」「知性」「理性」三個環節,並提出「先天綜合判斷」概念。認為時間和空間是感性的先天形式;因果性等十二個范疇是知性固有的先天形式;理性要求對本體——自在之物有所認識,但這已超出人的認識限度,必然陷入難以自解的矛盾,即二律背反。人的認識只能達到「現象」。在自在之物世界中,上帝、自由、靈魂等為超自然的東西,屬信仰范圍,它們的存在是為了適應道德的需要。
2、政治方面
政治上,康德是一名自由主義者,他支持法國大革命以及共和政體,1795年出版的《論永久和平》應該是康德為人類貢獻的最後一部有深遠影響的著作,書中提出了世界公民、世界聯邦、不幹涉內政的主權國家原則等至今仍有現實意義的構想。
3、宗教方面
在宗教問題上,康德承認無論是經驗還是理性都無法證明上帝的存在。但是他認為,為了維護道德的緣故,我們必須假設上帝與靈魂的存在。他把這些信仰稱為「實踐的設准」,即一個無法證明的假設,但為了實踐的緣故該假設必須成立。
4、倫理學方面
康德否定意志受外因支配的說法,而是認為意志為自己立法,人類辨別是非的能力是與生俱來的,而不是從後天獲得。
5、天文學方面:提出「星雲說」。
1754年,康德發表了論文《論地球自轉是否變化和地球是否要衰老》,對「宇宙不變論」大膽提出懷疑。1755年,康德發表《自然通史和天體論》一書,首先提出太陽系起源星雲說。
二、康德個人簡介
伊曼努爾·康德(Immanuel
Kant,1724年4月22日—1804年2月12日),啟蒙運動時期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德國古典哲學創始人。
同時,他也是天文學家、星雲說的創立者之一。德國古典唯心主義哲學的創始人。
康德思想分為「前批判時期」和「批判時期」。在前批判時期,以自然科學的研究為主,並進行哲學探究。1755年發表《自然通史和天體論》,提出關於太陽系起源的星雲假說。其學說深深影響近代西方哲學,並開啟了德國唯心主義和康德主義等諸多流派。

6. 康德哲學思想核心是什麼

康德哲學對後世產生持久深遠影響的最主要的原因在於,它所面臨並試圖解答的問題是哲學中的核心問題,因而也是我們面臨的核心問題.
哲學問題構成了一個「問題域」,其中有些問題是關鍵性的,我們可以稱之為「核心問題」.這些「核心問題」之所以是「核心問題」,不僅在於它們涉及哲學的主要對象,而且在於哲學家們對它們的解答「牽一發而動全身」,直接影響到整個哲學的基本精神和趨向,甚至引發哲學的革命.當然,並不是所有的哲學家都以「核心問題」為主要的研究方向,也不是研究核心問題的哲學家都能對哲學產生深遠的影響,不過如果一位哲學家對哲學形成了深遠的影響,一定是因為他所研究的問題是哲學的核心問題.
康德面對的就是哲學的核心問題.
我曾經把康德面對的哲學問題歸結為三個問題:理性的危機、自由的失落和形而上學名存實亡,歸根結底是形而上學的問題.[1]簡言之,在康德的時代,經驗論與唯理論關於科學知識的普遍必然性問題的爭論陷入了困境,理性的有限性問題「浮出水面」.另一方面,盧梭以標新立異的方式突出了自然、自由與文明、進步之間的矛盾,導致啟蒙主義開始了自我反思.與此同時,作為哲學核心部門的形而上學面對休謨的懷疑論和法國唯物主義的攻擊,名存實亡.對康德來說,所有這些問題亦可以歸結為這樣一個問題:在嚴格受自然法則限制的世界上,人究竟有沒有自由,有沒有不同於一般自然存在物的價值和尊嚴?康德之所以把問題集中在自由問題上,是因為在他看來自由才是促使形而上學產生的源泉和動力.就此而論,康德所面臨的問題是形而上學問題,也是我們稱之為「終極關懷」的問題.康德曾經在《純粹理性批判》中把哲學問題歸結為三個問題:1、我能認識什麼?2、我應該做什麼?3、我可以期望什麼?後來又加上一個問題:人是什麼?康德回答這些問題的出發點是:人是有限的理性存在,而他回答這些問題的思路則是:限制知識,為信仰留地盤.[2]這既揭示了康德與啟蒙主義的區別,也標明了康德哲學的古典性質.
康德以其「哥白尼式的革命」顛倒知識與對象之間的關系,從二元論和不可知論出發,劃分了理性的兩種功能,即理論理性與實踐理性,以限制理性的認識能力的方式,突出了實踐理性的優先地位,從而將形而上學的對象從理論理性的認識領域轉移到了實踐理性的道德領域,以道德實現自由的方式來滿足人類理性試圖超越自身有限性通達自由境界的終極關懷.
或問:康德為什麼採取這樣的方式來解決形而上學問題?
因為康德的時代面臨著價值虛無主義的威脅.
近代哲學是在經院哲學衰落的背景下產生的.經院哲學試圖調和理性與信仰,結果不僅證明不了信仰,也動搖了人們對理性的信任.此後的文藝復興對經院哲學煩瑣的理性推理深惡痛絕,加之對基督教禁慾主義的反動,全面走向了感性的時代,所以這個時期活躍於歷史舞台上的是文學家藝術家而不是哲學家.近代哲學從笛卡爾開始,在自然科學飛速發展的鼓舞下,逐漸恢復了對理性的信心,而哲學家思想家們自覺地擔負起了鼓吹理性,提倡科學,推進知識,教化大眾的歷史使命.於是,哲學與科學聯手,逐漸以理性取代上帝的權威,展開了波瀾壯闊的啟蒙運動.笛卡爾(包括前批判時期的康德)曾經發出了這樣的豪言壯語:給我物質和運動,我就能夠創造世界.理性與科學被神話的程度,由此可見一斑.
近代哲學主要把理性理解認識能力,科學作為其成果亦是其力量的證明,因而所謂理性即是科學理性.雖然真正意識到理性主義的局限要等到19世紀下半葉,達爾文的進化論、馬克思的經濟決定論和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學說熄滅了理性頭上的神聖光環,但是康德已經敏銳地預見到了問題的嚴重性.科學理性的發揚不能證明人的價值和尊嚴,證明的是人的有限性;不能證明人的自由,證明的是必然.更重要的是,科學理性作為人的理性能力是有限度的,無論信仰還是道德,皆非理性所能企及.因此,理性無論如何不能承擔上帝的職能.當上帝被迫遜位而理性卻不能登基坐殿的時候,人們面臨的就是虛無主義的威脅.
康德仍然繼續著啟蒙的理性主義,就此而論,康德哲學屬於古典哲學.然而另一方面,康德亦意識到了人類理性的有限性.
按照康德,人是有限的理性存在,因而他同時是兩個世界的成員,受到兩種法則的影響.作為自然存在物,人受制於必然的自然法則,因而沒有自由.作為有理性者,他雖不必然但卻應該遵守理性法則而行動,在此領域他自己立法自己遵守,因而是自由的.這就意味著,人居於兩個世界「之間」:他是自然的一分子,但不完全是自然存在;他是有理性的,但也不完全是理性世界的成員.由此可見,康德繼承了啟蒙主義的精神,仍然高揚理性的大旗,不過他所理解的理性不是人的理性,而是純粹理性,而且始終視之為理想而不是現實.因為人終其一生都受制於自然法則而不可能完全按照理性法則行動,而且理性法則對他表現為應該做什麼的道德法則.這就引出了康德哲學的兩大主題:自然與自由,它們源於有限的人類理性的兩種功能,即理論理性與實踐理性.在《實踐理性批判》結論中康德指出,有兩種東西,我們越是對它們反復思考,它們所引起的敬畏和贊嘆就越是充溢我們的心靈,這就是「頭上的星空」和「內心的道德法則」.在此,康德並沒有按照通常的方式通過宗教超越自然,或者通過傳統形而上學的方式超越經驗,而是通過倫理學來超越人的有限性.他經歷著信仰的衰落,亦預見到了科學對價值的威脅,從而把道德確定為實現自由的方向,以期重新塑造終極關懷的理想.
實際上這也是尼采要做的工作.不過尼采比康德更徹底.僅此而言,康德是古典哲學的終結,尼采則是現代哲學的開端.
在某種意義上說,康德和尼采面臨的問題也是我們面臨的問題,當然我們面臨的問題更加復雜更加激烈了.康德的難題是,對他來說道德法則是無條件的,但道德法則的實現卻是有條件的,因為理性法則作為道德法則能夠影響我們的意志,但卻不能影響自然,所以康德還需要上帝作為假設,讓他來保證實踐理性與理論理性的協調一致.尼采則把兩個世界合而為一了,他不需要上帝,所以上帝死了.然而,康德還可以視純粹理性的理智世界為人類理性的根據和理想,尼采還可以鼓吹超人道德,並且寄望於永恆輪回,我們面對的卻是人終有一死只此一生的絕境.
其實,何止我們與康德和尼采面臨著同樣的問題,那是哲學一向面臨的問題.
就哲學起源於人類精神的終極關懷的問題,我們可以把哲學看作是廣義的人生哲學.人生在世不僅活著,而且希望知道他為什麼活著,明白人生的意義和價值.然而,作為一個自然存在物,他生存於其中的自然界並沒有什麼意義和價值,應該說,所謂意義和價值是人賦予這個世界的.這一點我們從「價值」這個概念的詞源就可以看清楚.所謂「價值(value)」一詞的詞源最初來自梵文的wer(掩蓋、保護)和wal(掩蓋、加固),拉丁文的vallo(用堤護住、加固)、valeo(成為有力量的、堅固的、健康的)和valus(堤),具有「對人有掩護、保護、維持作用」的意思,後來演化為「可珍惜、令人重視、可尊重」的詞義.[3] 在通常意義上,當人們說某個事物有「價值」的時候,總是在對人有好處、有意義的意義上使用的.因此在哲學上,「價值」是與主體的目的、意願或需要相關的概念.在某種意義上說,哲學的產生與虛無主義有關.人既不能忍受一個沒有價值的世界,而且始終不滿足於他所面對的現實,所以他需要一個理想的世界作為現實世界的補充和超越,並且以之作為他生存的根基和目標,哲學(還有宗教)便應運而生.然而,人類生存的價值方式既是他不同於一切自然存在而且高於一切自然存在的優越的生存方式,也是一種十分「危險」的生存方式,以這種方式生存於世不咎是一種「冒險」:價值無疑是我們賴以存在的根本支柱,但是當我們以有限的人生追求無限的理想的時候,受到種種限制的理性既無法弄明白究竟什麼是我們應該追求的最高理想,不可能完全現實地實現這一理想,也無法完全充分地確證這一理想,甚至無法證明的確客觀地存在著這樣的理想.
所以,尼采道破了天機:我們始終面臨著虛無主義的威脅.
我們也可以試著從尼採回到康德.
2004年,康德去世200年,尼採去世104年.康德和尼采之後的我們,面臨的仍然是同樣的問題.這並不是說哲學沒有「進步」,而是說真正的哲學問題是普遍而永恆的,而且在康德和尼采或許可以稱之為「預見」,而在我們則是「現實」.西方哲學自尼采之後對傳統的理性主義和形而上學展開了大規模的反思批判,尤其是深入到了對啟蒙主義的批判反思,可見康德(包括尼采)的問題不但沒有過時而且愈演愈烈,而他對問題的解答方式至今仍然有其意義.
對康德來說,科學知識是必要的,但也是有局限的,如果不加限制地擴展到人類知識的所有領域,其後果十分嚴重,那將使一些對我們來說性命攸關的東西面臨毀滅的危險.尼采則從另一個角度揭示了科學的威脅:我們通過科學殺死了上帝.與康德不同的是,尼采不是限制知識為信仰留地盤,而是乾脆以絕對的虛無主義對抗虛無主義,讓人自己成為價值的創造者.
我們究竟選擇康德還是選擇尼采?換句話說,在尼采之後的時代,康德哲學的意義何在?
我總感覺尼採用鐵錘思考的方式比較適合於破壞「舊世界」,建設「新世界」則需要康德.
20世紀西方哲學以反主體性著稱,康德哲學和尼采哲學卻都具有主體性的特徵.他們之所以仍然受到人們的重視,在康德是因為他對理性的審慎態度,在尼采則是因為他對理性主義的猛烈批判.我們的時代是尼採的時代(上帝死了),不過我們或許可以通過康德來「中和」尼采.換言之,我們也許無法使已經死了的上帝「復活」,但是當我們難以忍受一個沒有上帝的世界的時候,當我們不能以超人的態度超越虛無主義的時候,康德之謹慎的道德理想主義仍然是一條可以選擇的道路.
那麼,200多年前的康德哲學如何能夠對我們的思想發生有效的影響?這個問題或許在傳統的解釋學理論看來不成問題,但是在現代哲學解釋學中卻成了問題,雖然實際的結果是顛倒的:傳統解釋學並不能有效地解決這個問題,而現代哲學解釋學對這個問題的回答卻是卓有成效的.

7. 康德的哲學觀點

在康德所處的時代,歐洲哲學思想主要有兩種重要理論:由洛克、休謨等人發展出來的經驗主義,以及笛卡兒等人的理性主義。經驗主義者認為人類對世界的認識與知識來源於人的經驗,而理性主義者則認為人類的知識來自於人自身的理性。
而康德則在一定程度上接合了兩者的觀點。康德認為知識是人類同時透過感官與理性得到的。經驗對知識的產生是必要的,但不是唯一的要素。把經驗轉換為知識,就需要理性(康德與亞里士多德一樣,將這種理性稱為「范疇」),而理性則是天賦的。人類通過范疇的框架來獲得外界的經驗,沒有范疇就無法感知世界。因此范疇與經驗一樣,是獲得知識的必要條件。但人類的范疇中也有一些可以改變人類對世界的觀念的因素,他意識到,事物本身與人所看到的事物是不同的,人永遠無法確知事物的真正面貌。在《純粹理性批判》一書中康德指出,沒有人可以相象一個存在於沒有時間與空間的世界中的物體,因此他強調沒有時間與空間,經驗就是不可能的,這兩者先於一切。此外康德也認為經驗必需來自於心靈以外。也就是說,一個人可以感知、理解他周圍的世界,但永遠無法感知、理解自己本身,因為知識的產生需要時間、空間與范疇三個要件。

在因果律方面,康德也推翻了休謨的觀點。休謨認為因果律並不存在,人類只是由於習慣才認為兩個現象之間有關聯。也就是說,我們只能感知白球與黑球的運動,但卻無法感知白球導致黑球移動的肇因。正是因為我們無法感知因果律本身,所以休謨認為我們無法證明因果律的存在。但是康德認為因果律是人類理性的結果,康德贊同休謨認為因果律不來自於經驗,但他相信可以證明自然法則,因為自然法則就是人類認知的法則。因果律其實就是人類理性的表現。

倫理學方面,康德否定意志受外因支配的說法,而是認為意志為自己立法,人類辨別是非的能力是與生俱來的,而不是從後天獲得。這套自然法則是無上命令,適用於所有情況,是普遍性的道德准則。康德認為真正的道德行為是純粹基於義務而做的行為,而為實現某一個個人功利目的而做事情就不能被認為是道德的行為。因此康德認為,一個行為是否符合道德規范並不取決於行為的後果,而是採取該行為的動機。康德還認為,只有當我們遵守道德法則時,我們才是自由的,因為我們遵守的是我們自己制定的道德准則,而如果只是因為自己想做而做,則沒有自由可言,因為你就成為各種事物的奴隸。

8. 康德主張的是什麼主要思想

德哲學理論的一個基本出發點是:將經驗轉化為知識的理性(即范疇)是人與生俱來的,沒有先天的范疇我們就無法理解世界。

他的這個理論結合了英國經驗主義與歐陸的理性主義,對德國古典哲學與浪漫主義影響深遠。康德的道德哲學理論也十分著名。此外他還曾針對太陽系的形成提出第一個現代的理論解釋,即康德-拉普拉斯假設。

在宗教問題上,康德承認無論是經驗還是理性都無法證明上帝的存在。但是他認為,為了維護道德的緣故,我們必須假設上帝與靈魂的存在。他把這些信仰稱為實踐的設准,即一個無法證明的假設,但為了實踐的緣故該假設必須成立。

政治上,康德是一名自由主義者,他支持法國大革命以及共和政體,1795年出版的《論永久和平》應該是康德為人類貢獻的最後一部有深遠影響的著作,書中提出了世界公民、世界聯邦、不幹涉內政的主權國家原則等至今仍有現實意義的構想。

(8)康德知識與道德擴展閱讀:

人物評價

伊曼努爾·康德 (Immanuel Kant),德國古典理性主義哲學的開創者和奠基人,他的思想使哲學深入到了一個新的理論維度,也是啟蒙運動時期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康德的哲學主要關注認識論和形而上學問題,在康德之前,唯理論和經驗論持續了幾百年的論戰,最終無法較好解決知識的來源問題。

康德的先驗哲學則調和了經驗論與唯理論,結束了這場耗時長久的哲學之爭。另外,康德的倫理學理論也十分有影響,此外他還曾針對太陽系的形成提出第一個現代的理論解釋,即康德-拉普拉斯星雲說(Kant-Laplace hypothesis)。

康德思想的發展,以1770年他提出教授就職論文為界,分為「前批判時期」和「批判時期」。在「前批判時期」,他埋頭於自然科學研究,提出了「關於潮汐延緩地球自轉的假說」和「關於天體起源的星雲假說」。

此外他還曾針對太陽系的形成提出第一個現代的理論解釋,即康德·拉普拉斯假設。在就任邏輯與形而上學教授一職後,康德哲學發展到了一個嶄新的時代。1781年,康德發表了《純粹理性批判》這部哲學名著。此後又陸續發表了《實踐理性批判》(1788)和《判斷力批判》(1790)這兩部著作。三大批判的相繼問世,成為康德批判哲學體系形成的真正標志。 (網路)

9. 康德哲學中知識與道德是什麼關系

康德認為自由是道德活動的先決條件;唯有自由的人才能自主自覺地而不是被迫的行善,唯有自主自覺地行為才有道德價值;被迫做出的事既不是善也不是惡。康德關於自由的敘述是他對於道德標准問題的闡述的鋪墊。

熱點內容
代遺囑法律效力嗎 發布:2025-01-11 00:36:43 瀏覽:547
持續性履行的合同終止法律責任 發布:2025-01-11 00:13:24 瀏覽:784
法律法規和客戶要求管理程序 發布:2025-01-10 23:55:20 瀏覽:847
法律碩士如何調劑 發布:2025-01-10 21:39:50 瀏覽:616
助產假勞動法 發布:2025-01-10 21:31:58 瀏覽:223
律師私章樣式 發布:2025-01-10 21:12:08 瀏覽:845
行政法學第19章在線測試 發布:2025-01-10 20:54:56 瀏覽:363
道德經全文pdf 發布:2025-01-10 20:19:12 瀏覽:210
中政律師 發布:2025-01-10 19:29:49 瀏覽:247
民法59條 發布:2025-01-10 19:24:10 瀏覽: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