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道德經神奇感應

道德經神奇感應

發布時間: 2022-05-09 14:54:53

① 曾仕強道德經的奧秘04究竟何為道

舉個例子,比如我們說美國。美國倒底是什麼樣?如果去過版的話,就會說,如何如何,權但沒有去過的,始終感覺是不明朗的,再有照片、錄相也不行。
這個道的概念,也是這樣。它是需要實證的。這就是為什麼有那麼多的人出家修行,他們就是想真正明白什麼是道。只憑文字上說,說千道萬,都無法真正明白的。因此,老子在《道德經》開篇即說:道可道,非常道。意思是,如何道是可以講清楚的,就不是真正的道。

② 道德經說的是什麼道德經是原本是寫給什麼人看的看道德經對我們有沒有用 為什麼道德經那麼難讀懂

就是講道和德的。
用處是返璞歸真。

③ 持誦道德經的體會和感應

脾氣好多了。邪淫念頭明顯減少。對肉食不是很感興趣了。

④ 請大家談談《道德經》的感悟。謝謝!

看《道德經》 思如何做人

如果觀察中國古代的眾多經典,大家就能發現一個現象,很多經典中都提到了行善事、積善報的好處.比如《周易》中就提到「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這點說白了就是教育我們做一個好人或者說教育我們把人做好了.那我們怎麼樣才能把人做好呢?
其實我們在《道德經》一書就能找到答案.
如果說做好人,如何來對待他人肯定是很重要的,因為我們主要是在與他人打交道,那如何對待他人呢?在 「今天」我們常能聽到身邊的人們發出這樣那樣的抱怨,抱怨他人的不夠善良,抱怨他人的不講誠信.可是我們卻始終沒有發現我們自己究竟有沒有哪兒做錯了?我們的心態良好么?我們自身有沒有為這個社會的更美好而起到正確的導向價值呢?回答或許是否定的.這也說明我們做人做的並不好,並不成功,我們或許連正確的標桿都沒有找到,都不清楚.那什麼才是標準的答案呢?《道德經》書中第四十九章寫到「聖人常無心,以百姓之心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意思是聖人常是沒有沒有私心的,他們以百姓的心為心.善良的人我會對他善良,不善良的人我同樣會對他善良,從而人人都能夠善良.誠信的人我信任他;不誠信的人,我也同樣信任他,從而人人都會信.老子在幾千年前就通過觀察發現聖人的處世之道就是標準的答案,是能給社會的更加和諧美好起正確的導向作用的,是值得去推廣的.因為在聖人的眼中,並不是只有自己的存在,而是懷揣著天下人.是愛天下人的.他們不是只對善良的人善良,而是對所有的人善良.不只是對講誠信的人誠信,而是對所有的人誠信.這樣的思想是不僅僅的局限於這小小兩點上,擴張來說,是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是去一個善良的心去善良的對待所有人包括的所有過失,去愛所有人,從而感化他們,使他們也更加善良,更加擁有道德.
不言而喻能夠做到以善良的心去包容天下人,感化天下人確實存在著一定的難度,但是倘若誰能夠做到,卻不只能給這個社會帶來很大的潛在的價值而且還能使我們生活的更好.在《太上感應篇》中就有這樣的一段敘述.「是道則進,非道則退。不履邪徑,不欺暗室;積德累功,慈心於物;忠孝友悌,正己化人;矜孤恤寡,敬老懷幼;昆蟲草木,猶不可傷。宜憫人之凶,樂人之善;濟人之急,救人之危。見人之得,如己之得;見人之失,如己之失。不彰人短,不炫己長;遏惡揚善,推多取少。受辱不怨,受寵若驚;施恩不求報,與人不追悔。」我們結合這兩部書所表現的思想,仔細的思考思考,我們大多數情況下可能都沒有按上面寫的,去為人去處事,所以我們的生活的質量才不高,我們的心情肯定不愉快.其中的原因是很顯而易見的,我們就拿老子所說的那個例子來講,當一個不是很善良的人對我們不夠友善,而且可能也傷害到了我們的時候,我們如果因此而懷恨在心,因為這件事影響到了我們的心態,讓我們產生了邪念,我們就很有可能去報復那個對我們不善的人,這時我們就成了不善的那一類人,而被報復的人,當然和我們一樣也會受到傷害,也會影響到他心態,從而他就很有可能去變本加厲的傷害別的人,別的人再去傷害其他的人,這樣就造成我們人和人的相處也就越來越淡漠甚至越來越對立了.很多人看到了我們的所做所為,也不願意與我們接觸.必然就會使我們的生活質量下降.可是如果我們擁有一個良好的心態時,擁有聖人那樣的心態時,我們遇到了別人的傷害,我們看什麼問題就能呈現一種「正思維」.我們會換位思考,或許就會發現別人的傷害可能是無意的,我們就能發現社會中大家都是很善良的,沒有誰願意去傷害他人.在那種心態的良好作用下,退一萬步講,那個人確實是有意的傷害到了我們,我們也能夠對不善者做到「吾亦善之,」,人心都是肉長的,那個人同樣會因為你的善行而感動,會反思自己的行為,他就會悔悟,中國有句古話說的好「浪子回頭金不換」,這些人痛改前非後,常常會有做出人意料的良好表現,會做更多的好事,會感染更多的人.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很多被勞教的失足青年,反而出獄成了一個大家學習的榜樣.
通過老子的這種「不善者,吾亦善之,」「不信者,吾亦信之,」的思想的提示,我們就能看到當有一個正觀念導入時必然會對人有正面的積極的影響.我們大家算一下,如果我們一人最少感化一人,被我們感化的那一人,也去感化一人,這樣我們的生活怎麼可能還有不善者的存在?怎麼可能不美好呢?所以我們提議我們每個人都應努力具備老子所提倡的這種「以德化人」的思想,用我們自己的德行,來感化眾人,影響眾人,從心底去眾人,關心眾人,從而達到社會的和諧,人與人之間的相互關愛,這樣不僅僅是幫助眾人,同樣也幫助了我們自己!
在《道德經》這本書中第四十六章老子說「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在聖賢老子看來其實最大禍患是不知足,最大的過失是貪婪的慾望,常常能夠知足的人,而會常感到滿足.我們仔細想想聖賢老子的這句話,是多麼的富有哲理啊!雖然就短短的幾句話,但卻揭示出了人性中最大的弱點,就是過度的貪欲不知滿足.正是老子所說的「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我們一起閉上眼睛去盤點一下我們從出生到今天所有的痛苦,那些痛苦有多少是慾望得不到滿足而造成的呢?恐怕都是吧,我們單純的認為,只要我們能擁有了那些我們想擁有的物質時,我們就會開心會滿足會幸福.可是我們真正滿足了這個慾望時,我們就又覺得這個慾望的滿足卻不能給我們帶來我們起初所希望的快樂了,這時我們又有更高層次的慾望.期待那更高層次的慾望,能給我們送來歡樂.我們又為此去努力,去奮斗,可是我們卻沒有發現這個慾望的後面還有更多的慾望潛伏著,我們可能一生都在追逐,卻忘了我們到底要追的是什麼?究竟是要追求慾望?還是追求快樂?我們忘了追慾望是為了得到快樂,其實不用等到我們即將離開人世的那天,就在現在我們回頭看看我們過去所爭的那些,又有多少在今天我們覺得是有價值的呢?可能大家都會說很多慾望的追求其實是得不償失啊!我們忽視了關鍵的一點,就是雖然慾望是不可能永遠滿足,卻不帶表我們不可能擁有快樂.因為當知足時,我們就會滿足滿足了自然就會快樂就會幸福.
有一學者曾經說過惡這個字是由一個亞一心組成,當一個人心態成亞健康時就是惡.是啊,我們心態不好時就時常會出現語惡視惡等等不好的行為.我們現在很多人整天就是帶著亞心態在生活,所以他不快樂,生活的不好.他們忘記了老子「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的思想.不知道有時得到的不一定就好,沒得到也不一定全不好,「塞翁失馬,安知非福。」這個中學課本就學過的知識,卻被他遺忘了.
前一段看到這樣的一個故事,是講一個打工的老師傅名叫張德明眼睛受傷,結果他毅然堅持把自己的眼球取出,拿眼角膜幫助別的人,他對受捐者說「人活著就是幫人」,使我很震撼很感動!結果受捐者受他的影響,其中一位受捐者也願意把自己的眼角膜在死後捐出,另一個受捐者四歲的小女孩的父親也願意死後捐出眼角膜,他們三人的捐助號僅僅的相連從450-451-452,這使我從中看到「以德化人」的愛心傳遞.是啊一個人擁有了好的品質時能夠感染更多的人,記得老子曾說過這樣的話「我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慈故能勇;儉故能廣;不敢為天下先,故能成器長。」其實當一個人真正的能像老子一樣擁有三寶時我們就不光可以改善自己,還能幫助他人.讓我一起好好做人,好好的幫助他人,感化他人吧!

⑤ 每日清晨醒來,心裡想到道德經開頭,就感覺靈台清明,冥冥之中溝通了

說明你前世和道德經有緣。前世受過它的蔭澤,所以投胎到人道,今生又有緣遇到,當然會有不思議感應。一切皆空,因果不空啊,你應該也是有緣的人,好好珍惜今生吧。

⑥ 道德經哲學原理 為什麼半部道德經可以知天下

只聽說過趙普的「半部《論語》治天下」,沒聽說過半部《道德經》知天下。
它不是走的哲學版的邏輯(必然權)系統,而是邏各斯系統(非必然的思維內核),所以不存在所謂的「原理」這一概念。
它的智慧取之於自然(道法自然),是天人感應,是主觀認識中登峰造極的智慧。
諸子百家中,最早對客體產生較為深刻的理解,並將這種理解出來的自然智慧,貫穿於人生、人性以及諸般可以值得推敲延伸的形而上屬性。
它不是哲學,同時超脫於哲學體系的框架,它的答案它所追問的問題,和形而上學大哲們的所謂「終極」答案無限相似。
或許馮友蘭先生的那份四重人的境界的評價,是對《道德經》的最高贊譽。孔夫子不過「道德境界」,而老子已經進入「天人境界」。
至於知不知天下,但凡有知之士,知識和智慧越高深,越發自內心認為自己無知,試問用心讀《道德經》的人,又怎麼會妄言「知天下」呢?

⑦ 老子的《道德經》和宇宙觀是什麼

《道德經》即《老子》的後稱。因《老子》分上下兩篇,共81章,上篇又名「道經」,下篇又名「德經」,故《老子》全書又有《道德經》之稱。它是用韻文寫成的一部有完整體系的哲理詩,是研究老子哲學思想的直接材料。

「道德」二字,在儒家那裡,談的是善惡問題;在道家這里,談的則是宇宙的本原問題。世界的本原是什麼?老子認為是「道」。何謂「道」呢?就漢語上說,「道」從首、從走,其本義為人走的道路,有四通八達之意。甲骨文中雖未見有道字,但有途字,其本義是道途。道字首先見於殷周的金文,指道路。後來,《說文》稱:「道,所行道也。」在春秋時期已指天象運行規律,有時也包括人生吉凶禍福的規律。這就是哲學上的「天道」與「人道」的含義了。老子在中國哲學史上第一個提出「道」作為最高的哲學范疇。他認為「道」是天地之「根」,「萬物之宗」。他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老子》第四二章,以下引《老子》只注篇名)這里的「一」指元氣,「二」指陰陽,「三」指陰陽相交,產生沖氣而成和,形成天、地、人,就化生了萬物。

何謂「德」呢?「德者,得也。」老子認為「物得以生謂之德。」(第五一章)也就是說,道是德之體,德是道之用。由於道的作用,使萬物生長遵循自然界的規律。萬物的自生自成,這就是德。所以道之所以尊,德之所以貴,原因就是道德不發號施令使萬物生成,而是萬物按其固有的規律自然而然地自生自成。故曰:「以輔(順)萬物之自然而不敢為」(第六四章)。這樣,老子從自然哲學回到人生哲學,認為一個人立身處世,都要順乎自然,不應強求,不要鋒芒畢露,這就是「無為」。只有這樣,才能把事情辦成,做好。由此看來,道家哲學是重「自然」的。

那麼,「道」本身究竟是什麼呢?它怎麼成為天地之「根」、「萬物之宗」呢?

在老子看來,「道」包含著世界萬物的道理,它沒有形狀,沒有聲音,沒有實體,並且永恆不變,這道理不是用語言文字所能說得明白的。正如蘇東坡在《日喻》中所說的,就像明眼人無法跟瞎子解釋太陽一樣。用老子的話說,就是「道可道,非常道。」因為你稱它白,它就不是黑;你稱它有,它就不是無了。其實,「道」是「無」和「有」的對立統一,只能靠心靈去領悟。宇宙的本體是「無」。由「無」而生天地,由天地而生萬物,終於形成了萬象紛紜的世界。「道」是創生宇宙萬物的本源。「無」是道的本體,「有」是道的作用。當「道」一產生創生的作用時,萬物就隨之而生,這就稱之為「有」。世人往往只知道「有」的利益,而不知道「無」的用處。事實上,「無」的用處比「有」要大得多。天地之間就好像風箱一樣,中間是空虛的,亦可稱「無」,但正因為空虛,所以才能夠產生萬物。好比一個空杯子才能盛物,一間空房才能產生居住的作用一樣。由此可見,無形無象無聲的大「道」的妙用之無窮了。用老子自己的話說,「道」就像一個渾然一體的東西,生在天地之先,無聲又無形,巋然獨立,永不改變,循環運動,永不疲勞。它可以成為天下萬物的母親,我不知道它的名字,就把它叫做「道」。

這里,老子以「道」為最高范疇。「道」沒有人格,決不是上帝的別稱。老子講:「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第二五章)這就是說,「道」仍然是「域中」(自然界)的四大之一,它沒有超出自然而成為自然的主宰,它不是什麼超自然的神靈。以「道」來治天下,則傳統觀念中的「鬼」就不起作用了(「其鬼不神」)。「道」無欲無意無志,可以算是渺小,它又是萬物之總歸,可以算是偉大。這樣,傳統文化中的「天」「帝」「鬼」「神」在這里統統失去了主宰的地位,不再有什麼權威性了。

「道」占據著主宰地位,但「道」卻不以主宰自居。「道」的主宰作用只是讓萬物順其自然而無為。所以,「道」這個主宰,實際只是某種普遍存在的自然無為的法則而已。這也說明老子哲學是敬人為本,敬神為末的哲學,是有明顯的無神論的傾向的。這也說明中國哲學的人文精神淡化了中國人的宗教意識。

老子還反對天道有知論,強調天道自然無為,他說:「天地不仁。」(第五章)即天地無所謂仁與不仁,萬物皆自生自滅,人與自然環境沒有神秘的感應關系。所以,老子的「天論」具有比較徹底的無神論傾向,這在中國哲學史上有著劃時代的意義。

老子的哲學思維是十分辨證的。他認為人世間的一切概念、判斷、價值等都是相對的,相比較而產生的。例如牙齒最硬,舌頭最軟,但隨時間的推移,人老牙脫,舌頭卻完好;高和下是互相比較而存在;兵器是銳利的,但卻是不祥的東西;人類好用智巧,但天下卻大亂了。所以,聖人應以無為態度來處理世事,實行「不言」之教,「不爭」之德。例如對金銀珠寶的有無、多少,看得過重而不知足,就會自尋大禍。他說:「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砍得」(第四六章)。這兩句話的意思是:「不知足是最大的災禍,個人想得到很多東西是最大的罪過。」因為「名位」會引起人的爭斗,「財貨」會激起人的貪。因而老子主張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治理國家要做到「無為」則無不治。人人知足,天下也就太平了。

老子的這種思想與西方頗有知名度的伊壁鳩魯十分相似。伊壁鳩魯說過,「知足是一種大善」。因為面對財富、榮譽、愛情等外物的挑戰,只要內心知足,以麵包和水之類的東西為奢侈,也就會感到靈魂的安寧,從中體會到一種獨特的快樂。反之,如不「知足」,追求外物的享受,則慾望將有增無減,最後必然是不幸的。

老子的轉化論思想更是十分深刻的。他說:「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敝則新,少則得,多則惑。」(第二二章)這就是說,委曲反而能保全,彎曲反而能伸直,低窪反而能充盈,破舊反而能生新,少取反而能多得,貪多反而會迷惑。這就是事物轉化的辯證法。在老子看來,正因為聖人謙下,不跟人爭,所以天下沒有人能和他爭;正因為大樹比小草剛強,而台風刮來時,小草完好無損,大樹卻連根拔起;正因為自然界的風無形無體,它卻能拔屋倒樹;正因為自然界的水可方可圓,是最柔弱不過的了,它卻能穿山透地。柔弱的滴水可以穿鑿(záo)堅硬的岩石,洪水還會沖垮堅硬的城池橋梁,淹沒田園村舍。所以堅強的東西反而不能戰勝柔弱的水。當然,老子所講的水的柔弱,並不是說水軟弱無力,而是贊美它的謙下的品格和堅韌的內在力,贊美它具有一種任何力量都不可替代的能剋制最堅硬東西的能量。用老子的話說,就是「天下之至柔,馳騁(chíchěng)天下之至堅。」(第四三章)天下最柔軟的東西,能夠在天下最堅強的東西里穿來穿去。這些都說明了弱勝強、柔勝剛、曲則全的辯證哲理。如果人們能克服剛強好鬥,效法水的不爭、柔弱、自然之性,就能產生無堅不摧、無強不克的利國利民的轉化之效,這樣就接近「道」了。

老子不僅看到了事物轉化的辯證規律,而且還初步意識到矛盾轉化要有量變積累的過程。他說:「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台,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第六四章)又說:「天下難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細。」(第六三章)這里,難和易,大和細,是質的區別,但在老子看來,多寓於少,大寓於小,難藏於易,所以有「道」的人處理事務,總是從細易著手,從而完成大難的。因此,只要從一點一滴做起,再大的困難也可克服。合抱的大樹,不是從細小的萌芽長成的嗎?九層的高台,不是從一堆堆泥土建築起來的嗎?千里的遠行,不正是從腳下第一步開始走出來的嗎?反之,「多易必多難」,把事情看得太容易,勢必大難臨頭。這就告誡人們:無論做什麼事情,都必須持之以恆、善始善終、完成量變到質變的飛躍。老子的這些思想都接觸到了質量互變過程的辯證法。

最重要的是老子有著一定的矛盾轉化的條件性思想,而且這一思想還比較豐富、深刻。他根據人們的常識,看到江海「善下之」,是為「百穀王」的轉化條件。他說:「江海所以能為百穀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穀王。」(第六六章)因為水往低處流,千條江河歸大海。正因為大海善於自處於一切小河的下游,所以才一統「百穀」,成為一切小河流的王。所以「聖人」要作為人民的領導,必須對人民謙下。只有對黎民百姓謙恭和順,才能真正為百姓所信服。老子又說:「躁勝寒,靜勝熱。」(第四五章)意思是疾走能戰勝嚴寒,安靜能克服暑熱。這里,「躁」就成了「寒」轉化到「不寒」的條件;「靜」就成了「熱」轉化到「不熱」的條件。這說明老子看到了自然界矛盾轉化的條件。同樣,對社會現象,老子也覺察到轉化的條件。他說:「富貴而驕,自遺其咎。」(第九章)意思是說:富貴並且驕傲,等於自尋災禍,必失「富貴」。這里「驕」就是福轉化為禍的條件。同樣,老子還看到了「居功」是功之「得」向「失」的轉化條件。他說:聖人「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第二章)就是說,「聖人」功成而不自居,這樣功績就不會失去。反之,則失。如戰爭中驕兵必敗。「禍莫大於輕敵,輕敵幾喪吾寶。」(第六九章)又如學習中,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他說:「善人者不善人之師,不善人者善人之資,不貴其師,不愛惜其資,雖智大迷。是謂要妙。」(第二七章)這里「資」是借鑒之意;「要妙」是微妙之意。意思是取人之長,補己之短。否則「不貴其師,不愛惜其資。」那麼自以為明智,也會變得非常糊塗。所以「不貴」、「不惜」是從「智」向「迷」轉化的條件。

老子不僅初步看到矛盾轉化的條件,而且還注意研究轉化的方法,他的方法主要是「善」法。他說:「聖人常善救人,故無棄人,常善救物,故無棄物。是謂襲明。」其意思是說,「聖人」經常善於挽救人,所以沒有根本無用的人;「聖人」經常善於挽救物,所以沒有根本無用之物。這就叫做內藏聰明。又說:「善為士者不武;善戰者不怒;善敵者不與;善用人者為之下。是謂不爭之德,是謂用人之力,是謂配天,古之極」(第六八章)「士,卒之帥也。」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善於作「士」「帥」的人,並非得逞於他的勇武;善於打仗的人,不依靠他的忿怒;善於戰勝敵人的人,不用對斗;善於用人的人,要對人謙虛。這叫做不與人爭的「德」,這叫做利用別人的力量,這叫做與天道配合,這是自古以來的准則。當然,這種「善」法是建立在「用人之力」的基礎上,又為著「治人」的目的。他的不爭之「德」,體現了他的「無為」,也不過是達到「治人」的手段而已。然而,這種「善」卻是「用人之力」的轉化之法。它既包含著注重客觀實際的唯物論因素,又體現著善士、善戰、善用人的主觀能動性的辯證思維方法。我們取其之長,「善」法應該說是一大貢獻。

最後,老子還在一定程度上看到了現象與本質的對立。例如在《老子》最後的第八一章中,他對一些哲學范疇,能透過表面現象,看出些實質,這是很了不起的辯證思維。俗話說,芳香的花不一定好看,會說話的人不一定能幹。老子說:「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辨,辯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這就是說,在老子看來,真實的話不好聽,好聽的話不真實;行為良善的人不巧辯,巧辯的人不良善;真正曉得宇宙間大道就在自己心中的人,不必廣心博騖,知識廣博的人,未必對大道有真知。這里包含著真假、美醜、善惡等矛盾對立的辯證法。他看出了某些社會現象與其實質不相一致,因而教人不能只從表面現象看問題,這是十分可取的。當然,老子的辯證法,還只有樸素的性質,還不很科學,因為社會十分復雜。科學的辯證法,既講對立,又講統一。如果認定:凡「信言」均「不美」,凡「美言」均「不信」;凡「辯者」都「不善」,凡「善者」都「不辯」;凡「知者」必「不博」,凡「博者」必「不知」,那就過於片面了。只看到矛盾范疇的對立,沒看到它們的統一,這是形而上學的缺陷,沒有轉化的徹底性。

綜上所述,不難看出老子有著較為豐富、深刻的辯證法思想,而且認為辯證規律都根源於「道」,即「反者道之動。」(第四○章)這在古代哲學中是十分了不起的貢獻,因為它說明了「道」的運動變化是相反相成、循環往復的。這個理論說明:在自然界與人類社會中的任何事物,發展到一個極端,就會走向另一個極端。就像黑格爾說的,一切事物都包含著它自己的否定。這是儒家和道家共同支持的理論。儒家解釋《易經》的主要點也正是這一點。這是哲人們受日月運行、四時相繼的啟發而得出的結論。《周易》講「寒往則暑來,暑往則寒來。」(《系辭下》)老子講「反者道之動。」(第四。章)。儒道同一見解,對中華民族影響很深,貢獻很大。中國人往往在繁榮昌盛時保持謹慎;在極其危險時也滿懷希望。這正是「反者道之動」的哲理武裝了中國人的心理。

老子在哲學上的辯證思維,是和他思想上的「貴柔」有關。老子十分強調「柔」字。他斷定「強大處下,柔弱處上」(第七六章),並以「貴柔」為旗幟,提出「寡慾」、「無欲」、「不欲盈」、「知足」、「知止」、「知雄守雌」、「知白守黑」、「知榮守辱」、「不為天下先」、「不爭」、「無為」、「無事」、「無私」等等,使「貴柔」成了一個內容廣泛而系統的思想體系。但由於老子所處的時代是奴隸制崩潰向封建制過渡的時代,他後來作為周王朝的史官,已目睹列國兼並、大國爭霸、民不聊生、群起反抗的局面,使他一方面厭棄舊奴隸制的「禮治」,另一方面又不滿新興封建勢力實行的「法治」。他主張「無為而治」,只要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就行了。這就決定了他的哲學思想的消極和保守的一面。所以他講轉化,但又絕對化地防止物極而反;他主張不爭之「德」是最高明的策略,是「善」法。其實,老子的不爭是爭的一種特殊方式,是不爭之爭。他的「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和「不戰而屈人之兵,」也是一種不強調斗爭的爭。正因為不跟人爭,所以天下沒有人和他爭,這不是不戰而勝了嗎?這點正是老子的高明的一面。

毛澤東說過:「人貴有自知之明」。我想這與老子的「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力,自勝者強。」很有理論淵源的聯系。在老子看來,了解別人只能算是聰慧;了解自己才可算是清明;能勝過別人者算是有力;能戰勝自己者才算是堅強。人有各種慾望,有自私的思想,要想克服這些自身的弱點,必先反省檢查自己,做到自知、自明、自勝,這才符合「道」的辯證法。

⑧ 道德經第十二章原文及譯文和評析

以下為梁海明譯注的原文和譯文:
原文
五色①令人目盲②;五音③令人耳聾④;五味⑤令人口爽⑥。馳騁⑦畋獵⑧,令人心發狂⑨;難得之貨,令人行妨⑩。是以聖人為腹不為目⑾,故去彼取此⑿。
譯文1
五彩繽紛令人眼花繚亂,縱馬狩獵令人心思狂盪,寶貴難得的財物令人行為不軌,五味雜亂令人口味敗壞,五音紛雜令人聽覺失靈。因此,聖人的治理主張只求填飽肚子,而不貪求聲色悅目。所以他舍棄那些聲色物慾,而選取這平靜溫飽。
以下為本人譯文與評析:
譯文2
五色者,紅、黃、青、黑、白,紅黃青是三原色,可以調和出任何顏色,黑色是最富集的顏色,而白色是最初始的顏色,因此五色可以指眼睛所能看到的繽紛世界,也指代我們視聽器官被動接受的整個物質世界。然而你所看到的世界並非客觀的世界,那隻是世界在你眼中的成像,是可見光這種電磁信號與視網膜神經之間的電磁感應,從而產生的一個主觀世界;你聽到的世界也是如此,同一個聲音,每個人的感受都不盡相同。僅僅通過觀察、聆聽,我們和瞎子、聾子沒什麼區別,然而我們卻因為能看到、能聽到,覺得自己可以了解萬事萬物,而失去探究萬物本源的慾望和能力,使自己始終處於「瞎子」和「聾子」的狀態,是為五色令人目盲。
五音者,唇、舌、齒、鼻、喉,這是我們語言交流的基本器官,我們藉此來發出聲音用以表達自己,也泛指所有用以表達的方式,如書寫、作曲等。然而相比我們的思想,我們的表達能力是非常匱乏的,無法真實的刻畫和表達自己的思想,別人也無法理解我們的真實想法。而華麗的詞藻、豐富的肢體語言只會讓我們誤以為清晰的表達了自己,而不再去設法尋找更有效的溝通媒介,使交流雙方始終處於「聾子」的狀態,是為五音令人耳聾。
五味者,酸、甜、苦、辛、咸,范指人類主動探索世界的感受,例如辛酸、苦悶等說法,它們是產生我們思想體驗的基本元素,然而每個人對辛酸、對苦難、對所有這些感受的體驗是不同的,這些感受不過因人體生化反應而產生。和我們被動接受世界的視覺、聽覺等五感無法真實反映物質世界一樣,這些主動感受世界的感受也無法真實還原我們對世界的感知。

綜上,我們認識的萬事萬物不是完整的,只是事物的極小一部分;也不是真實的,只是我們主觀認為的——被我們的主觀意識扭曲了;甚至我們自己的主觀意識都無法正確表達我們的需要。
畋,獵取禽獸也。因為以上原因,在縱情騎射之類的競技中,人的目的是虛妄的;在財色物語的世界中,人的慾望是不符合自身真實需求的。這就是為什麼聖人只追求最基本的生存需求——飽腹,而不尋求那些虛妄的欲求。去彼取此,彼是虛妄欲求、是被動接受到的外部世界、是表達的自己心聲、是主動感受的切身體會;此是生存的基本需求、是客觀的物質世界、是自己的真實想法、是自己的真實需求。
評析
首先,受限於書寫媒介(老子時期主要是竹木簡)和書寫方式(刀刻),古人行文很少啰嗦重復,惜墨如金,按照譯文1中的解釋,完全沒必要分別寫五色、五音和五味。老子這樣寫必然有其更深的用意,本人翻譯的是否合理有待商榷,但不失為一種翻譯思路。
其次,最後一句中「聖人為腹不為目」如果指治理民眾時對百姓的要求,是不符合無為而治的老子思想的,因此我理解為這是聖人對自己的要求。

⑨ 老子道德經解釋

《道德經》,又稱《道德真經》、《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專》,是中國古代先秦屬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為其時諸子所共仰,是春秋時期老子(即李耳)所作的哲學著作。在先秦時《呂氏春秋·注》稱為《上至經》,在漢初則直呼《老子》。自漢景帝起此書被尊為《道德經》,至唐代唐太宗曾令人將《道德經》翻譯為梵文。唐高宗尊稱《道德經》為《上經》,唐玄宗時更尊稱此經為《道德真經》。古代馬王堆版是上篇《德篇》和下篇《道篇》不分章,現代通行版本共81章,前37章是《道篇》,後44章為《德篇》。《道德經》這部神奇寶典被譽為萬經之王,是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名著之一,對中國哲學、科學、政治、宗教等產生了深刻影響。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統計,《道德經》是除了《聖經》以外被譯成外國文字發布量最多的文化名著。

⑩ 道德經比佛經有感應道德經可以隨便抄寫嗎讀道德經的

請參考以下:
126、 有關抄經燒經的問題
問126:台 長:您好!以前聽別的師兄說抄經能消孽障,還燒了一部分,現在跟著台 長 修,不敢燒了,那以前抄好的經該怎麼辦?
答126:
· 抄經本身沒什麼不好,但是如果抄的過程中,抄錯了,或者腦子里有不好的意念,那就是對菩薩的不尊敬,就不好了;
· 已經抄好的經文,千萬不能燒掉,可以用紅布包起來,放置一年半載,然後念7遍《禮佛大懺悔文》後再處理;
· 如果已經燒了,並且意念之中一直覺得愧咎,這就說明在八識田中已經留下罪孽了,是會受果報的,所以必須要念《禮佛大懺悔文》21遍懺悔。如果對於燒經這件事情沒有特別的感覺或愧咎,那就沒關系,但以後不可再做。

熱點內容
2017勞動法流產假 發布:2024-11-05 14:20:40 瀏覽:255
頂級律師年薪 發布:2024-11-05 13:45:14 瀏覽:652
徐金桂行政法背誦2017 發布:2024-11-05 13:12:32 瀏覽:68
上訴法院流程 發布:2024-11-05 11:37:58 瀏覽:440
我國經濟法的基本原則不包括 發布:2024-11-05 11:21:00 瀏覽:701
桂平法院在哪 發布:2024-11-05 11:20:50 瀏覽:365
法律碩士刑法總則 發布:2024-11-05 11:20:39 瀏覽:324
經濟法與行政法的區別和聯系 發布:2024-11-05 10:41:29 瀏覽:421
法律責任名言美文網 發布:2024-11-05 09:02:00 瀏覽:605
工商核名條例 發布:2024-11-05 08:18:31 瀏覽:8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