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道德經十二章的理解
⑴ 《老子道德經》第十二章
原文:五色抄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tián)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fáng)。是以聖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
譯文:各種繽紛美麗的顏色使人眼花繚亂,無暇看其它的事物;各種美妙的聲音充滿了耳內,陶醉在其中,使人聽不到其它聲音;各種美味使人吃得很香甜、口爽,激發食慾;在田野中騎馬賓士打獵,使人心潮澎湃,心態張狂;很難獲得的珍貴物品,帶上它走路,就會影響著正常行走,因為要時刻提防著被賊人盜竊。所以有大智慧的人、合於道的人,只求實實在在的事物本原,修煉內在的身心,並不會被外在的各種誘惑影響心性,產生貪妄之心,追求外在慾望。因此合於道的人會去掉貪妄之心,取其事物的實在的本原。
⑵ 《道德經》道出人性慾望:內心清凈滿足,才能生活自在,你覺得呢
《道德經》被譽為“萬經之王”,內容涵蓋哲學、倫理學、政治學、軍事學等諸多學科,曾被後人尊奉為治國、齊家、修身、為學的寶典。它對我國的哲學、科學、政治、宗教等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體現了古人的一種世界觀和人生觀。
《道德經》作為道教基本教義的重要構成之一,被道教視為重要經典,其作者老子也被道教視為至上的三清之一道德天尊的化身,又稱太上老君,所以應該說道教吸納了道家思想,道家思想完善了道教。
《道德經》分上下兩篇,原文上篇《德經》、下篇《道經》,不分章,後改為《道經》在前,《德經》在後,並分為81章,全文共約五千字,是中國歷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學著作。@澤光書院 計劃用81天時間,對《道德經》中的81章,每天一章節進行解析和譯文,希望能幫助大家學習理解《道德經》。
⑶ <道德經>第十二章的感想
我寫的文章:
第十二章 去彼取此
《道德經》第十二章: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是以聖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
佛家說:「一切皆空、四大皆空」。我認為,也可以用道家的觀點來闡釋它:「空、無」並不是什麼都沒有,反而是什麼都有。
「五色」、「五音」、「五味」,都切切實實地在我們這個豐富多彩的世界裡存在著。苦是苦,樂是樂,善是善,惡是惡。關鍵是我們怎樣去對待它。
從美學上「朦朧美」的角度來看,事物對人的影響往往與距離成反比的,離得越近,就越能支配我們的本性。因此禪宗主張「明心見性」,老子主張「去彼取此」,都是要求與那些過度的享受拉開距離,獲得超脫。歷史上,許多高士們用自己的行動去實踐著這一觀點。且不說,拒堯帝位、水邊洗耳的許由,也不說拒牛飲水、躲到樹上築巢的巢父,單以出世為旨的儒家弟子們也出了許多這樣的人物,簞食瓢飲的顏回、蓬牖固道的原憲……。東漢初年的嚴子陵也算他們中的一員,他拒絕了同學光武帝出仕的邀請,垂釣富春江,終老林泉間,成為後世傳頌高士的楷模……
當然,我們不能拒絕物質世界的發展與進步。但我們至少應該懂得對於不同的人,世界也是呈現著不同的面貌。你是一個農民,你如果感覺到你周圍的田園風光美的;你是一個讀書人,你覺得書的海洋是最美的;你是一個工人,你覺得叮叮當當的機器聲是美的……那麼,「五色」、「五音」、「五味」就不會給你帶來痛苦。世界豐富的美是與每個人的心靈的豐富程度而開放的。物質的豐富不應給你帶來痛苦,痛苦只是因為你沒有以開放的心靈去接受他,沒有以「無」心態去對待他,太迷惑、太在乎,靠得越近,刺得越傷,這也許就是我們所說的「豪豬效應」吧!
宋代禪宗大師青原行思提出參禪的三重境界:參禪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禪有悟時,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禪中徹悟,看山仍然山,看水仍然是水。 其實,我們的人生何嘗不是要經歷這三重境界呢?涉世之初,懷著對這個世界的好奇與新鮮,對一切事物都用一種童真的眼光來看待,萬事萬物在我們的眼裡都還原成本原,山就是山,水就是水;長大之後,紅塵之中有太多的誘惑,他使我們迷惑、彷徨、痛苦與掙扎,使我們沉淪在迷失的世界裡,山不再是單純意文上的山,水也不是單純意義的水了;隨著人生經歷的不斷積累,對自己、對世界不斷反省後,便返璞歸真,山仍然是山,水仍然是水。然而面對物慾橫流的今天,面對紛紛擾擾的世界,我們又能有幾人 「去留無意,漫看天外雲卷雲舒」呢?
《金剛經》說:「凡所有相,盡皆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嘆!
⑷ 老子道德經解釋
《道德抄經》,又稱《道德真經》、《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國古代先秦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為其時諸子所共仰,是春秋時期老子(即李耳)所作的哲學著作。在先秦時《呂氏春秋·注》稱為《上至經》,在漢初則直呼《老子》。自漢景帝起此書被尊為《道德經》,至唐代唐太宗曾令人將《道德經》翻譯為梵文。唐高宗尊稱《道德經》為《上經》,唐玄宗時更尊稱此經為《道德真經》。古代馬王堆版是上篇《德篇》和下篇《道篇》不分章,現代通行版本共81章,前37章是《道篇》,後44章為《德篇》。《道德經》這部神奇寶典被譽為萬經之王,是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名著之一,對中國哲學、科學、政治、宗教等產生了深刻影響。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統計,《道德經》是除了《聖經》以外被譯成外國文字發布量最多的文化名著。
⑸ 道德經第十二章原文及譯文和評析
以下為梁海明譯注的原文和譯文:
原文
五色①令人目盲②;五音③令人耳聾④;五味⑤令人口爽⑥。馳騁⑦畋獵⑧,令人心發狂⑨;難得之貨,令人行妨⑩。是以聖人為腹不為目⑾,故去彼取此⑿。
譯文1
五彩繽紛令人眼花繚亂,縱馬狩獵令人心思狂盪,寶貴難得的財物令人行為不軌,五味雜亂令人口味敗壞,五音紛雜令人聽覺失靈。因此,聖人的治理主張只求填飽肚子,而不貪求聲色悅目。所以他舍棄那些聲色物慾,而選取這平靜溫飽。
以下為本人譯文與評析:
譯文2
五色者,紅、黃、青、黑、白,紅黃青是三原色,可以調和出任何顏色,黑色是最富集的顏色,而白色是最初始的顏色,因此五色可以指眼睛所能看到的繽紛世界,也指代我們視聽器官被動接受的整個物質世界。然而你所看到的世界並非客觀的世界,那隻是世界在你眼中的成像,是可見光這種電磁信號與視網膜神經之間的電磁感應,從而產生的一個主觀世界;你聽到的世界也是如此,同一個聲音,每個人的感受都不盡相同。僅僅通過觀察、聆聽,我們和瞎子、聾子沒什麼區別,然而我們卻因為能看到、能聽到,覺得自己可以了解萬事萬物,而失去探究萬物本源的慾望和能力,使自己始終處於「瞎子」和「聾子」的狀態,是為五色令人目盲。
五音者,唇、舌、齒、鼻、喉,這是我們語言交流的基本器官,我們藉此來發出聲音用以表達自己,也泛指所有用以表達的方式,如書寫、作曲等。然而相比我們的思想,我們的表達能力是非常匱乏的,無法真實的刻畫和表達自己的思想,別人也無法理解我們的真實想法。而華麗的詞藻、豐富的肢體語言只會讓我們誤以為清晰的表達了自己,而不再去設法尋找更有效的溝通媒介,使交流雙方始終處於「聾子」的狀態,是為五音令人耳聾。
五味者,酸、甜、苦、辛、咸,范指人類主動探索世界的感受,例如辛酸、苦悶等說法,它們是產生我們思想體驗的基本元素,然而每個人對辛酸、對苦難、對所有這些感受的體驗是不同的,這些感受不過因人體生化反應而產生。和我們被動接受世界的視覺、聽覺等五感無法真實反映物質世界一樣,這些主動感受世界的感受也無法真實還原我們對世界的感知。
綜上,我們認識的萬事萬物不是完整的,只是事物的極小一部分;也不是真實的,只是我們主觀認為的——被我們的主觀意識扭曲了;甚至我們自己的主觀意識都無法正確表達我們的需要。
畋,獵取禽獸也。因為以上原因,在縱情騎射之類的競技中,人的目的是虛妄的;在財色物語的世界中,人的慾望是不符合自身真實需求的。這就是為什麼聖人只追求最基本的生存需求——飽腹,而不尋求那些虛妄的欲求。去彼取此,彼是虛妄欲求、是被動接受到的外部世界、是表達的自己心聲、是主動感受的切身體會;此是生存的基本需求、是客觀的物質世界、是自己的真實想法、是自己的真實需求。
評析
首先,受限於書寫媒介(老子時期主要是竹木簡)和書寫方式(刀刻),古人行文很少啰嗦重復,惜墨如金,按照譯文1中的解釋,完全沒必要分別寫五色、五音和五味。老子這樣寫必然有其更深的用意,本人翻譯的是否合理有待商榷,但不失為一種翻譯思路。
其次,最後一句中「聖人為腹不為目」如果指治理民眾時對百姓的要求,是不符合無為而治的老子思想的,因此我理解為這是聖人對自己的要求。
⑹ 哪位能講解道德經第十二章
別人的翻譯:
繽紛的色彩,使人眼花繚亂,嘈雜的音調,使人聽覺失靈。豐盛的食物,使人舌不知味;縱情獰獵,使人放盪發狂,稀有的物品,使人行為不軌。因此,聖人但求吃飽肚子而不追逐聲色之娛,所以摒棄物慾的誘惑而保持安定知足的生活方式。
我的評說:
追求生活的多樣化,是人們發展進步的一種基本需求,單調枯燥乏味的生活方式,也許只有聖人才可能接受,但人類不僅是由聖人組成的,還有很多的普通平凡人。繽紛的色彩,讓人生活得多姿多味,美妙的音樂,讓人陶冶情操。豐富多樣的美食,讓人真正品味到勞動所帶來慰藉。到野外去狩獵,也是人類進入文明時代,而不放棄煅煉自己,豐富生活的一種運動。凡此種種,都是伴隨著人類進步而不斷豐富。
對於有人放盪發狂,也是極少數人的個人特徵,並不代表全部。就是吃飯也有人噎死,難道人們因為噎死而放棄吃飯嗎?同樣人們追求稀有的東西,我們因此放棄稀有的東西。那就太可笑了,美女也是自有人類以來,就被男人追逐,從人類的歷史中不知有多少戰爭,是因為美女而引發的,難道人把要把美女都殺了。如果這樣,最後的結果是人類把自己給滅了。
老子在本章所提出的論點,不符合人類發展進步的規律。只有通過設置一些教育,讓人類在追求生活享受的同時,懂得不應該通過野蠻的手段去掠奪,而是通過努力勞動而獲取。也就是《易經》蒙卦倡導的,山下出泉,君子以果行育德。意思是說山下流出泉水,象徵蒙昧的開起。君子因此以果敢的行為來培育品德。教育人們遵守法規。培育人們良好的品德。做到非禮勿視,非禮勿取。使有限的資源合理合法地用於確切的需求中去。
人類也正因為這樣,不斷的教育自己,遵紀守法,老實做人,合理舍法的獲取自己所需,社會因此不斷進步,不斷美化,人們的生活因此也就平安吉祥。當人類社會一旦出現豪奪強取時,戰爭也就來臨,人類就進入自相殘殺丑惡時代,也算是人類放鬆自我教育的重大成本吧。
⑺ 老子《道德經》第十二章,五色令人目盲的意思
解讀老子《道德經》第十二章 五色令人目盲
[原文]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是以聖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
「五色令人目盲」絢麗多彩的追求,讓你眼花繚亂如入迷叢,也許活得不如一個瞎子,張著明眼四處亂望,不知所措,整天只為了這些亂人眼的色彩而突視了本身的感受。也許一個瞎子的世界比這都更加美好,永存在他們心中的那份美麗定是勝過這些繁華似錦。
「五音令人耳聾」迷人亂性的音樂雖然激刺著你的神經,讓你亢奮,讓你充滿了興奮,可那終究有一天,你會發現那都很假,終有一天讓你生出疲倦,在熱鬧中迷失自己,這比聾子還慘,聾子的世界聽不到這迷人亂性的聲音,可是在他們寧靜的內心世界裡,沒有喧鬧帶來的苦惱,沒有糜糜之音帶來困惑,從內心裡尋找屬於自己的音樂,最終感受到生命最美妙的旋律,有耳,是福是禍活得就是一個心境。
「五味令人口爽」有些富人什麼都吃,因為部分富人富得有點莫名其妙,他們會跟那些窮到沒東西吃而隨便亂吃東西的人一樣什麼都吃,那種為了口腹之慾的樣子,並不比沒有那沒有吃的人好多少?不過是追求的東西不一樣罷了,但是那種迫切的追求,彷彿與飢餓的人吃到一頓飽飯並沒有多大區別。那種看上去高高在上的挑吃的傢伙,其實都是被飢餓永遠折磨的東西,我們應該可憐他們,他們過著這么一種病態的生活,讓這個社會也變得有些病態。
「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縱橫在世間,如果不是為了理想,而只是為了貪圖一時的暢快激爽,其實也是一個慾望的奴隸,一個人只是忘記追求,從而注重過程,在過程與追求,需要有得有失,維持自然界的生存平衡,如果才不至於在追求中迷失,心因為過份的激動而狂亂。
「難得之貨令人行妨」人們在追求虛無中的獨立無二,忘記了在精神上追求的天人合一,最終那獨一無二的標榜也變成了一種為了承認而努力,最終結果還是沒有被承認,需要別人的承認的成功才算成功嗎?一切都以自己努力為本源吧,只是做那天人合一,眾生息息相關的追求,你才能幸福的。沒有人追求黃金的稀少,便不會因它而引發多少悲劇,非洲沒有鑽石,戰亂一定會少很多很多,中東沒有石油,戰亂也一定會少很多很多,美國不搞霸權,恐怖怎會存在,富人照顧窮人,窮人怎麼會不感恩富人,仇富,鄙窮是相生相剋,若是不能放棄成見,世界那天會和諧?這一句,跟"不尚賢,使人不爭!"的道理有些相近,一者講物,一者講名.
「是以聖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因此聖人只要吃飽就好,斷然不會為了那虛妄的人生目標而圖傷腦筋,他們更注重於與人相處,與自然相處,與天道合一。
⑻ 道德經名句及解釋
道德經名句及解釋:
1、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出處】《道德經》第一章。
【解釋】天地萬物之道是可以認知的,但道在不斷地發生變化。名也是可以名狀的,但名也在不斷地發生變化。
2、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矣。
【出處】《道德經》第二章。
【解釋】天下人都知道美是美,是因為有丑的存在;天下人都知道善是善,是因為有惡的存在。
3、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盈,音聲相和,前後相隨。
【出處】《道德經》第二章
【解釋】有與無相互滋生,難與易相輔相成,長與短相比較而顯現,高與下相互依存,聲音音律的相互應和而成曲調,前與後相互聯接而成順序。
4、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出處】《道德經》第五章。
【解釋】天地無所謂仁慈不仁慈,它對待萬物就像對待草狗(古代用草紮成的祭品)一樣平等;聖人也無所謂仁慈不仁慈,他對待百姓也像對待草狗(古代用草紮成的祭品)一樣,任憑百姓自生自滅。
5、多聞數窮,不若守於中。
【出處】《道德經》第五章。
【解釋】有的版本為「多言數窮」。意思是:多說無益,言多必失,還不如保持靜默。
6、天長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也,故能長生。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
【出處】《道德經》第七章。
【解釋】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久存在,是因為它們不為了自己的生存而自然地運行著,所以能夠長久生存。
7、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
【出處】《道德經》第八章。
【解釋】最大的善就應當像水一樣,水善於滋潤萬物、與萬物交融,而不與之爭奪;水只停留在眾人不喜歡的低窪之處,所以水性最接近於道。
8、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可長保。
【出處】《道德經》第九章。
【解釋】太滿了會溢出,應當適可而止;太冒尖了,難保長久。
9、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也。
【出處】《道德經》第九章。
【解釋】金玉滿堂,不一定能守得住;因富貴而驕奢,容易引禍上身。成功了如能做到急流勇退,這才是自然之道。
10、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
【出處】《道德經》第十二章。
【解釋】五光十色,有時會令人眼花瞭亂,看不清丑惡;優美的順音,有時會令人聽不到忠言;美味佳餚十分爽口,有時會令人品嘗不了疾苦;騎馬游獵,有時會讓人性情放縱;有時一些稀有珍貴的物品會讓人圖謀不軌。
⑼ 老子 五色令人目盲 什麼意思
「五色令人目盲」意思是:繽紛的色彩,使人眼花繚亂。
出自春秋老子的《道德經·第十二章》。
原文: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是以聖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
譯文:
繽紛的色彩,使人眼花繚亂,嘈雜的音調,使人聽覺失靈,豐盛的食物,使人舌不知味,縱情狩獵,使人心情放盪發狂,稀有的物品,使人行為不軌。因此,聖人但求吃飽肚子而不追逐聲色之娛,所以摒棄物慾的誘惑而保持安定知足的生活方式。
(9)對道德經十二章的理解擴展閱讀
《道德經》主要論述「道」與「德」:「道」不僅是宇宙之道、自然之道,也是個體修行即修道的方法;「德」不是通常以為的道德或德行,而是修道者所應必備的特殊的世界觀、方法論以及為人處世之方法。
「道法自然」是《道德經》中老子思想的精華。「道」作為《道德經》中最抽象的概念范疇,是天地萬物生成的動力源。「德」是「道」在倫常領域的發展與表現。「道」與「法」在規則、常理層面有相通點,但不同於西方自然法。「法」應效法自然之道,在辨證的反向轉化之中發揮其作用。
哲學上,「道」是天地萬物之始之母,陰陽對立與統一是萬物的本質體現,物極必反是萬物演化的規律。倫理上,老子之道主張純朴、無私、清靜、謙讓、貴柔、守弱、淡泊等因循自然的德性。政治上,老子主張對內無為而治,不生事擾民,對外和平共處,反對戰爭與暴力。
這三個層面構成了《道德經》的主題,同時也使得《道德經》一書在結構上經由「物理至哲學至倫理至政治」的邏輯層層遞進,由自然之道進入到倫理之德,最終歸宿於對理想政治的設想與治理之道。也就是從自然秩序中找出通向理想社會秩序的光明正道。
對於《道德經》第十二章,人們普遍認為老子是針對奴隸主貴族貪欲奢移、縱情聲色而寫的,是揭露和勸誡,也是嚴正警告。
老子生活的時代,正處於新舊制度相交替、社會動盪不安之際,奴隸主貴族生活日趨腐朽糜爛。他目擊了上層社會的生活狀況,因而他認為社會的正常生活應當是為「腹」不為「目」,務內而不逐外,但求安飽,不求縱情聲色之娛。
在此,老子所反對的奴隸主貴族的腐朽生活方式,並不是普通勞動民眾的,因為「五色」、「五味」、「五聲」、打獵游戲、珍貴物品並不是一般勞動者可以擁有的,而是貴族生活的組成部分。
這里老子是希望人們能夠豐衣足食,建立內在寧靜恬淡的生活方式,而不是外在貪俗的生活。一個人越是投入外在化的漩渦里,則越會流連忘返,產生自我疏離感,而心靈則會日益空虛。所以,老子才提醒人們要摒棄外界物慾的誘惑,保持內心的安足清靜,確保固有的天性。
《道德經》十二章中,老子提出「為腹不為目」的主張。
從修身角度來看,「為腹不為目」首先意味著對「慈愛原則」的肯定,慈愛原則意味著對於仁愛原則的弊病的克服和超越。慈愛原則所根據的是大道的原則,慈愛原則施行的意義就體現在具體的愛他者的過程中,而不是通過一種愛人的行為來確立主體自身的價值。
在實際的施為過程中,慈愛的原則強調以無為的方式來進行。無為的方式避免了個體對於他者的壓迫,體現出對於他者的意志和價值的充分尊重,故而慈愛原則又是以「容」的原則作為其首要的價值原則。
而從治國角度來看,「為腹不為目」意味著政治的首要目標就是讓老百姓能夠各正性命,保有自身的素樸本性。從具體施為上來看,「為腹不為目」意味著不以「刑名」的方式來施政,而主張「愚民」。
從統治者自身而言,其統治的意義並非出於對於權力的慾望、利益;而是出於對於他的子民之愛,並欲為之安頓的責任。故而在政治實踐中,老子所主張的是「和」的原則,而不是「法」的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