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渦陽法治

渦陽法治

發布時間: 2022-05-09 17:03:55

① 安徽渦陽「五周殺人案」是怎麼回事有什麼教訓可以汲取

我同全國各地的民眾一樣,近期非常關心「安徽五周殺人冤案」。看了這個案件的相關報道以後,我的內心非常沉重、難受。身為一個法律人,看到這樣的案件不斷出現,不斷地刷新我們法律人的想像力,不斷地突破我們所能相信的各種底線,內心非常復雜。我要再一次向劉靜潔律師及本案其他律師團隊致以個人由衷的敬意。接下來,我主要談談五個方面的問題。
第一,這次冤假錯案的平反,應當讓我們國家的最高決策層認識到,律師是這個國家必不可少的一支健康力量,是整個國家發展進步、長治久安的一支非常重要的建設性力量。這個案件應當讓國家高層對律師作用、律師隊伍有一個重新的評估和認識。大家可以想一想,這樣一個冤假錯案長期得不到平反,對於家屬、律師而言,如何讓他們對這個國家的法治保持信心?如果一個國家到處都是冤假錯案,到處都是司法不公,卻沒有任何矯正和救濟機制,這個國家能持續穩定嗎?律師在單個案件上也許是站在公權力的對立面,站在政府、公安機關或者檢察機關的對立面,甚至有時候站在法院的對立面,但是不要忘了,律師唯一的武器是法律,唯一的工作方式是語言說服,唯一的功效在於幫助公民自我防衛。如果律師的工作是有效的,他一定是在幫助落實這個國家的法律,幫助這個國家伸張正義。而這,從根本上不正是利國利民的好事嗎?
第二,幾乎所有冤假錯案都會出現刑訊逼供的問題。安徽五周殺人冤案發生在21年前,那個時候的刑訊逼供總體而言比現在嚴重許多。通過這么多年努力,應當說在普通的刑事案件中,刑訊逼供的成分確實降低了很多。但是,我也可以同樣負責任的告訴大家,以我做刑辯律師的經歷來看,刑訊逼供、騙供、誘供遠未絕跡。我在蘇州做過七年檢察官,在上海做了四年刑辯律師。應當說上海、蘇州都是我們國家法治比較發達、法治水平相對較高的地方,但在這些地方同樣存在非法取證。不過現在的方式和以前不一樣了,一般不會直接有肢體接觸或者直接毆打,現在更多的是威脅、疲勞審訊、誘供、騙供等。例如威脅說抓你的家屬,供認後給你減輕處理或者取保候審等,用諸如這樣的方式獲取了非常多的虛假供述。一方面是偵查階段的非法取證沒有絕跡,虛假供述大量存在,另一方面是以口供為主要定案依據的現狀沒有改變,審判為中心的訴訟制度尚未形成。更要命的是,檢察機關、法院通常對公安的取證懷有一種不設防的信任感,這種信任有時候讓我們律師感到可怕。我作為律師,在會見當事人或者在和證人做核實的時候,他們會告訴我當時做出不真實口供或者證言的原因,因為辦案人員給他們承諾,說講完了就沒事了,如果不講就會查一些別的東西,以此來威脅他們。這些威脅或者引誘很難留下痕跡,很難拿到證據,因此檢察官、法官一般不會採信。現在許多公檢法的人員,特別是法檢人員,甚至認為冤假錯案已經是過去式了,甚至有人認為冤假錯案是維持社會秩序必須付出的代價。此種錯誤認識,如果得不到廓清,後果會相當嚴重。
關於排除非法證據,我反復強調一個觀點,那就是公檢法人員在訊問犯罪嫌疑人、詢問證人的時候應當允許律師在場。這個制度可以把絕大部分刑訊逼供、騙供誘供消滅掉。這在許多國家都是通行的做法,我相信其他國家能做到的,我們國家也能做到。而且這不需要錄音錄像,成本很低。
第三,討論無罪推定和疑罪從輕的問題。關於疑罪從無和無罪推定,這幾年不斷在說,每個人都耳熟能詳,但為什麼卻一而再、再而三的出現疑罪從輕?我們在澎湃關於五周案的一篇報道中看得很真切。當時發回重審的時候,合議庭形成兩派意見:一派認為應當宣告無罪,一派說還是有證據證明他涉嫌犯罪的,如果放了等於縱容了犯罪。我曾經也做過公訴人,坦率說體制內很多人都有這種觀點,他們認為雖然證據不夠,但可能是因客觀原因無法收集,畢竟證據永遠是事後收集的。例如在五周案中,公安找不到殺人的凶器,就在原審被告人家裡廚房拿一把菜刀。但這沒法證明那就是殺人用的菜刀啊,誰家裡沒有菜刀?並且原審被告人口供之間相互矛盾,口供本身不穩定,證人證言之間也有矛盾,但合議庭認為有部分證據證明被告人可能涉嫌犯罪,他們內心會認為這是人命關天的案子,萬一把殺人的人給錯放了怎麼辦?因此他們內心很恐懼。其實我們國家很多法律人並沒有真正明白一個道理,就是為什麼要堅持疑罪從無而不是疑罪從輕?我前幾天在華東師范大學法學院做了一個講座,我當時就提出一句話:天下無冤遠比天下無賊有價值。我們的《刑法》通過一整套國家機器去懲治兇手、伸張正義,這當然是必要的。但問題是,一個國家最重要的是預防犯罪。靠什麼去預防犯罪?靠均等的財富分配機制、高素質的教育、暢通的表達渠道和司法制度的公正,這才是最根本的途徑。沒有社會是完美的,一定會有漏網之魚,社會發展得再好還是會有人去犯罪,這個時候我們應該怎麼辦?我們有一整套制約犯罪的手段,比如全國統一的身份查控系統、指紋系統、日益強大的偵查科技、無處不在的監控探頭等。如果一個人計劃實施犯罪,那麼他將受到無處不在的制約,所以單個人犯罪所能造成的危害終究是小的。但是如果脫離了證據,在沒有充分證據的情況下可以隨便抓人,一旦這個突破了,那麼作惡的就不是個人了,而是一整套國家機器。相對於單個個體實施的犯罪而言,不受控制的權力、脫離證據的法治才是真正的社會殺手。脫離證據可以刑訊逼供、屈打成招,從理論上講,每個人都有可能成為冤假錯案的犧牲品。正義如果在一個地方守不住,全線就會崩潰、坍塌。寧可錯放一百,也不能誤殺一個。如果被釋放的人是真凶,那麼應該做檢討的是法網為什麼不夠嚴密?為什麼不能通過各種渠道去收集足夠的證據?稍一比較就知道,法治化程度越高的地方犯罪率往往越低,恰恰是那些嚴刑峻法、不講法治的地方,它的犯罪率卻反而越高。
第四,接下來說申訴的問題,這個案子蒙冤了21年才平反,而承辦法官說當年就知道是冤案。這太可怕了。我們經常說這是遲到的正義,遲到的正義比沒有正義要好。近年來國家最高層對平反冤假錯案相當重視,有一大批常年得不到解決的案件相繼得到了平反。應該說這是一個進步,我們必須給予肯定。但是這個申訴案子當中同樣暴露出很多問題,例如司法機關的冷漠、不負責任,長年申訴不被重視,甚至反過來要求申訴人或者其代理律師拿出無罪證據。這種做法不是安徽獨有的,是全國所有申訴案件中普遍存在的問題。判決生效以後如果要申訴,司法機關把舉證責任倒置過來了,要求申訴人舉證。可是申訴人怎麼舉證?他被剝奪了人身自由無法取證,律師的調查取證權又受到極大的局限,我們國家又不承認私家偵探。在中國,律師調查取證的權利是很小的,受到種種看得見、看不見的因素的制約。絕大多數刑事律師都是不願意調查取證的,尤其是關於口供的證據,因為風險太大。讓申訴人拿出證據來證明其沒有作案、證明當年系錯判是很難的,也是違背《刑訴法》規定的。
我們應該怎麼去界定冤假錯案?當年案子判決的時候,如果判決依據的證據體系達不到當時法律規定的證明要求,那麼就是冤假錯案。申訴人只要證明當時的判決是在證據達不到法定證明標準的情況下作出的即可。可能很多人又會說,雖然現有證據不能證明你是兇手,但不代表你就是清白的,你事實上就是兇手。典型的就是福建念斌案。念斌最後即便被法院判決無罪,但公安又對其進行繼續偵查,繼續把他鎖定為犯罪嫌疑人,甚至對其限制出境。一個人到底有沒有犯罪,只有上帝知道。我們人靠什麼去做判斷?我們只能靠證據。沒有證據證明一個人殺了人,那他就是沒殺人。不存在法律宣告無罪,而實質上他仍然有罪的說法,因為那樣的說法本身就是反法治的。我們所有局外人包括司法機關在證據之外無法也不應該做任何判斷。
第五,談談冤假錯案追責的問題。本案五名蒙冤者在被當庭宣告無罪後表示寧願不要國家賠償也要追責,這又是一個沉重的話題。我前幾天發了一條微博,認為本案應當立即啟動問責程序。本案涉及抓捕證人,威脅要抓捕律師,對原審被告人進行刑訊逼供等問題。雖然判決書沒有認定刑訊逼供,但這是一個很簡單的常識。如果沒有被刑訊逼供,一個沒有殺人的人怎麼會承認自己殺人了呢?實踐中,如果一個案件中證人證言改變了,公安機關就會懷疑是否是律師在中間做小動作,要把律師以偽證罪、妨害作證罪抓起來。但是,本案中那些公然刑訊逼供的,公然讓證人作偽證的,公然威脅抓捕律師的人反而沒有被追責。追責的目的不是報復,而是沒辦法的辦法。我們通過追責去警告、阻止其他的後來人繼續做這樣的事情。冤案平反難,但錯案追責卻比平反冤假錯案更難。這顯然不正常。
安徽五周殺人冤案的平反,多虧了媒體的報道。現在,媒體關於個案報道的要求是越來越嚴格了,很多地方都要求媒體在法院、檢察院對案件再審立案之前不能報道,理由是要尊重法院生效判決。媒體在法院、檢察院再審立案之後報道那叫錦上添花,在再審立案之前報道那叫雪中送炭。我個人不贊同以尊重生效判決權威為由不允許媒體報道的這種觀點。所有法院生效判決的效力有兩種,一種是法律上的效力,一種是人心上的效力。如果判決不能讓人信服,即使判決在法律上生效了,也並不能增強司法的公信力。真正的司法權威建立在人心之上,所以適當的媒體報道應當允許甚至鼓勵。而且站在實體公正、糾正冤假錯案的角度上講,媒體監督和公眾討論也是非常有意義的。

② 渦陽客運中心到渦陽中醫院怎麼走

公交線路:渦陽1路,全程約7.8公里
1、從渦陽長途汽車中心站步行約790米,到達法治廣場站
2、乘坐渦陽1路,經過13站, 到達新中醫院站
3、步行約370米,到達渦陽縣中醫院

③ 蒙城到安慶汽車幾點發車

早上7:50發車,安慶到蒙城是在安慶客運中心早上8:30發車。

主要信息:

蒙城縣,隸屬安徽省亳州市,地處淮北平原中部,位於安徽省西北部,亳州市東部,東鄰蚌埠市懷遠縣,西靠亳州市利辛縣、渦陽縣,南接淮南市鳳台縣,北接淮北市濉溪縣,介於北緯32°55′29″—33°29′64″,東經116°15′43″—116°49′25″之間。

蒙城縣總面積2091平方公里。截至2019年,下轄3個街道、12個鎮、2個鄉。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蒙城縣常住人口為1101640人。

蒙城縣為安徽省級歷史文化名城、莊子故里 、中國楹聯之鄉、安徽省硬筆書法之鄉 ,也是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全國文化工作模範縣 、全國科普示範縣 。2018年8月,安徽省政府批准蒙城縣退出貧困縣。

2020年5月,被列入縣城新型城鎮化建設示範名單。2020年6月,經中央依法治國委入選為第一批全國法治政府建設示範地區和項目名單。

2020年,蒙城縣地區生產總值(GDP)391.5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3.2%。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62.3億元,增長3.1%;第二產業增加值104.5億元,增長0.9%;第三產業增加值224.7億元,增長4.5%;三次產業結構比重為15.9:26.7:57.4。

④ 倫理思想

老子,莊子,孔子,孟子,墨子,荀子的姓名分別是李耳,莊周,孔丘,孟軻,墨翟,荀況.
儒家,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荀子。作品:《孔子》、《孟子》、《荀子》
道家,代表人物:老子、莊子。作品:《道德經》、《莊子》
墨家,代表人物:墨子。作品:《墨子》
法家,代表人物:韓非、李斯。作品:《韓非子》
名家,代表人物:鄧析、惠施、公孫龍和桓團。作品:《公孫龍子》
陰陽家,代表人物:鄒衍
縱橫家,代表人物:蘇秦、張儀。主要言論傳於《戰國策》
雜家,代表人物:呂不韋
農家,
小說家,

儒家是戰國時期重要的學派之一,它以春秋時孔子為師,以六藝為法,崇尚「禮樂」和「仁義」,提倡「忠恕」和不偏不倚的「中庸」之道,主張「德治」和「仁政」,重視道德倫理教育和人的自身修養的一個學術派別。
儒家強調教育的功能,認為重教化、輕刑罰是國家安定、人民富裕幸福的必由之路。主張「有教無類」,對統治者和被統治者都應該進行教育,使全國上下都成為道德高尚的人。
在政治上,還主張以禮治國,以德服人,呼籲恢復「周禮」,並認為「周禮」是實現理想政治的理想大道。至戰國時,儒家分有八派,重要的有孟子和荀子兩派。

道家是戰國時期重要學派之一,又稱「道德家」。這一學派以春秋末年老子關於「道」的學說作為理論基礎,以「道」說明宇宙萬物的本質、本源、構成和變化。認為天道無為,萬物自然化生,否認上帝鬼神主宰一切,主張道法自然,順其自然,提倡清靜無為,守雌守柔,以柔克剛。政治理想是「小國寡民」、「無為而治」。老子以後,道家內部分化為不同派別,著名的有四大派:莊子學派、楊朱學派、宋尹學派和黃老學派。

墨家是戰國時期重要學派之一,創始人為墨翟。
這一學派以「兼相愛,交相利」作為學說的基礎:兼,視人如己;兼愛,即愛人如己。「天下兼相愛」,就可達到「交相利」的目的。政治上主張尚賢、尚同和非攻;經濟上主張強本節用;思想上提出尊天事鬼。同時,又提出「非命」的主張,強調靠自身的強力從事。
墨家有嚴密的組織,成員多來自社會下層,相傳皆能赴火蹈刀,以自苦勵志。其徒屬從事談辯者,稱「墨辯」;從事武俠者,稱「墨俠」;領袖稱「巨(鉅)子」。其紀律嚴明,相傳「墨者之法,殺人者死,傷人者刑」(《呂氏春秋·去私》)。
墨翟死後,分裂為三派。至戰國後期,匯合成二支:一支注重認識論、邏輯學、數學、光學、力學等學科的研究,是謂「墨家後學」(亦稱「後期墨家」),另一支則轉化為秦漢社會的游俠。

法家是戰國時期的重要學派之一,因主張以法治國,「不別親疏,不殊貴賤,一斷於法」,故稱之為法家。春秋時期,管仲、子產即是法家的先驅。戰國初期,李悝、商鞅、申不害、慎到等開創了法家學派。至戰國末期,韓非綜合商鞅的「法」、慎到的「勢」和申不害的「術」,以集法家思想學說之大成。
這一學派,經濟上主張廢井田,重農抑商、獎勵耕戰;政治上主張廢分封,設郡縣,君主專制,仗勢用術,以嚴刑峻法進行統治;思想和教育方面,則主張禁斷諸子百家學說,以法為教,以吏為師。其學說為君主專制的大一統王朝的建立,提供了理論根據和行動方略。
《漢書·藝文志》著錄法家著作有二百十七篇,今存近半,其中最重要的是《商君書》和《韓非子》。

名家是戰國時期的重要學派之一,因從事論辯名(名稱、概念)實(事實、實在)為主要學術活動而被後人稱為名家。當時人則稱為「辯者」、「察士」或「刑(形)名家」。代表人物為惠施和公孫龍。

陰陽家是戰國時期重要學派之一,因提倡陰陽五行學說,並用它解釋社會人事而得名。這一學派,當源於上古執掌天文歷數的統治階層,代表人物為戰國時齊人鄒衍。
陰陽學說認為陰陽是事物本身具有的正反兩種對立和轉化的力量,可用以說明事物發展變化的規律。五行學說認為萬物皆由木、火、土、金、水五種原素組成,其間有相生和相勝(葜)兩大定律,可用以說明宇宙萬物的起源和變化。鄒衍綜合二者,根據五行相生相勝說,把五行的屬性釋為「五德」,創「五德終始說」,並以之作為歷代王朝興廢的規律,為新興的大一統王朝的建立提供理論根據。
《漢書·藝文志》著錄此派著作二十一種,已全部散佚。成於戰國後期的《禮記·月令》,有人說是陰陽家的作品。《管子》中有些篇亦屬陰陽家之作,《呂氏春秋·應同》、《淮南子·齊俗訓》、《史記·秦始皇本紀》中保留一些陰陽家的材料。

縱橫家是中國戰國時以縱橫捭闔之策游說諸侯,從事政治、外交活動的謀士。列為諸子百家之一。主要代表人物是蘇秦、張儀等。
戰國時南與北合為縱,西與東連為橫,蘇秦力主燕、趙、韓、魏、齊、楚合縱以拒秦,張儀則力破合縱,連橫六國分別事秦,縱橫家由此得名。他們的活動對於戰國時政治、軍事格局的變化有重要的影響。
《戰國策》對其活動有大量記載。據《漢書·藝文志》記載,縱橫家曾有著作「十六家百七篇」。

雜家是戰國末期的綜合學派。因「兼儒墨、合名法」,「於百家之道無不貫綜」(《漢書.藝文志》及顏師古注)而得名。秦相呂不韋聚集門客編著的《呂氏春秋》,是一部典型的雜家著作集。

農家是戰國時期重要學派之一。因注重農業生產而得名。此派出自上古管理農業生產的官吏。他們認為農業是衣食之本,應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孟子.滕文公上》記有許行其人,「為神農之言」,提出賢者應「與民並耕而食,饔饗而治」,表現了農家的社會政治理想。此派對農業生產技術和經驗也注意記錄和總結。《呂氏春秋》中的〈上農〉、〈任地〉、〈辯土〉、〈審時〉等篇,被認為是研究先秦農家的重要資料。

小說家,先秦九流十家之一,乃採集民間傳說議論,藉以考察民情風俗。《漢書·藝文志》雲:「小說家者流,蓋出於稗官。街談巷語,道聽塗說者之所造也。」
產生原因:
(1)經濟原因:生產力的發展。

(2)政治原因:奴隸制進一步崩潰,封建制逐步形成,歷史經歷著劃時代的變革。

(3)階級原因:代表不同階級利益的思想家對當時的變革發表不同見解,形成不同派別,從而出現了「諸子百家」。

(4)環境原因:在諸侯割據稱雄的時期,統治者不可能推行封建文化專制主義,相反,各諸侯國競相招攬人才,禮賢下士成為社會風尚,使各個學派都有了發展機會。

孔子

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 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名丘,字仲尼,魯國人。

孔子是個大思想家,他創立了儒家學派。首先,他提出「仁」的學說,即要求統治者能夠體貼民情,愛惜民力,不要過度壓迫剝削人民,以緩和階級矛盾。其次,他主張以德治民,反對苛政和任意刑殺。他的學說後來成為我國2000多年封建文化的正統,對後世影響極大。

孔子又是個大教育家。在奴隸社會里,只有貴族子弟能夠受教育,文化教育被官府壟斷了。孔子興辦私學,廣收門徒,突破官府的壟斷,擴大了教育對象的范圍。據說孔子主張「因材施教」,對不同的學生,進行不同的教育。他教育學生:學習知識要經常復習,「溫故而知新」,學習態度要老實,「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要把學習和思考結合起來。

相傳,孔子晚年編訂了古代的文化典籍《詩》、《書》等幾部書,還根據魯國的歷史材料編成《春秋》一書。這對古代文化的保存和發展,起了積極的作用。

孟子

孟子(約公元前372~公元前289),戰國時期偉大的思想家,儒家的主要代表之一。名軻,鄒(今山東鄒縣)人。約生於周烈王四年,約卒於周赧王二十六年。相傳孟子是魯國貴族孟孫氏的後裔,幼年喪父,家庭貧困,曾受業於子思的學生。學成以後,以士的身份游說諸侯,企圖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張,到過梁(魏)國、齊國、宋國、滕國、魯國。當時幾個大國都致力於富國強兵,爭取通過暴力的手段實現統一。孟子的仁政學說被認為是「迂遠而闊於事情」,沒有得到實行的機會。最後退居講學,和他的學生一起,「序《詩》、《書》,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在孟子生活的時代,百家爭鳴,「楊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孟子站在儒家立場加以激烈抨擊。孟子繼承和發展了孔子的思想,提出一套完整的思想體系,對後世產生了極大的影響,被尊奉為僅次於孔子的「亞聖」。
孟子繼承和發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發展為仁政學說,成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他把「親親」、「長長」的原則運用於政治,以緩和階級矛盾,維護封建統治階級的長遠利益。
孟子把倫理和政治緊密結合起來,強調道德修養是搞好政治的根本。他說:「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後來《大學》提出的「修齊治平」就是根據孟子的這種思想發展而來的。
孟子哲學思想的最高范疇是天。孟子繼承了孔子的天命思想,剔除了其中殘留的人格神的含義,把天想像成為具有道德屬性的精神實體。他說:「誠者,天之道也。」孟子把誠這個道德概念規定為天的本質屬性,認為天是人性固有的道德觀念的本原。孟子的思想體系,包括他的政治思想和倫理思想,都是以天這個范疇為基石的。

老子

姓李名耳字伯陽,謚曰聃,約生活在春秋末年公元前580年~500年之間,《史記》載「楚苦縣厲鄉曲仁里人」。楚國苦縣厲鄉,即現今的亳州市渦陽縣閘北鄭店。老子曾擔任「周藏室之史」,深懂周朝的圖書典籍,學問淵博,見周王室衰微,棄官西去,至函谷關遇見關令尹喜。尹喜請求他著書,「於是老子乃著書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餘言,而去」,最終成了隱士,「莫知所終」(《史記》)
《道德經》又名《老子》,文約義豐,雖僅五千言,卻包含著十分豐富深刻的哲學思想。老子哲學的核心思想是「道生萬物」的宇宙生成說,把宇宙看成一個自然產生、自然演變的過程,天地萬物是依照自然規律發展變化的,而「道」是世界的本源。老子哲學的精髓是他的樸素辯證法思想,認為天地萬物都是相反相成的。「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高下相傾,聲音相和,前後相隨」 ,矛盾雙方相互依存,互為條件。還提出對立面雙方可以互相轉化,事物總要走向它的反面。為了防止走向反面,他主張要把自己放在弱者地位,認為「柔弱勝剛強」。這種觀點在一定條件下有其合理性,但它忽視矛盾雙方的斗爭,把轉化看成是無條件的循環往復。在政治思想上,老子主張「無為」,認為只有無為才能無不為,反映了當時統治者的無力,企圖緩和尖銳的社會矛盾。但他對「侯王」的告誡,如「民之飢,以其上食稅之多,是以飢」、「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卻是很精闢的。《老子》的歷史觀是落後的,要求回到「小國寡民」的時代,「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死不相往來」。老子哲學在中國思想史上有著重要的地位,後代不少哲學家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它的影響。自漢以後注釋《老子》者不下千家,在中國古籍中是罕見的。老子不但創立了我國三大宗教之一的道教,而且他的思想可以說影響了後來整個中國哲學史的發展,深深地影響了整個封建社會的意識形態。

莊子

(約公元前369--前286),名周,字子休,蒙城縣城東郊人(今城關鎮東城路),戰國時期著名思想家、文學家。 莊子一生著書十餘萬言,書名《莊子》。 這部文獻的出現,標志著在戰國時代,我國的哲學思想和文學語言,已經發展到非;玄遠、高深的水平,是我國古代典籍中的瑰寶。因此,莊子不但是我國哲學史上一位著名的思想家,同時也是我國文學史上一位傑出的文學家。無論在哲學思想方面,還是文學語言方面,他都給予了我國歷代的思想家和文學家以深刻的,巨大的影響,在我國思想吏、文學史上都有極重要的地位。
莊子做過蒙城漆園(在今縣城渦河北岸的漆園故址)吏的小官,但不久辭去。他布衣草鞋,糝湯野菜,安居陋巷著書。生活難以維持時,曾向監河侯借過糧食。楚威王聞境內莊周是有學識而賢德的人,就遣使備千金厚禮前來漆園(蒙城),請莊子為楚國宰相。使者言明楚王許以為相的旨意後,莊子笑謂楚使說:「千金可算是重禮了,相位可謂尊貴至上。可是,你沒見祭祀時的牛嗎?人們把牛喂養肥了,祭祀時披紅掛彩,還不是牽到太廟殺了作祭品?我寧願在淡泊無為中度日,不去做犧牛」莊子在談笑中「喻牛辭相」,終未為楚國宰相。 戰國初年,諸侯兵戎相見,戰亂頻繁,社會動盪不安。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下,學術思想空前活躍,學術流派競相而起,形成了他獨特的哲學體系和思想畔,相距僅百里,故又稱他們的學術思想為「老莊渦河之學」。 莊子晚年常垂釣於濮水(今城南芡河)、渦水,游於濠梁(今安徽鳳陽臨淮城西南)觀魚,與魚鳥共樂,甘於清靜閑居的生活。唐天寶元年(742年),玄宗皇帝頒布沼書,賜號莊子為「南華真人」,稱其書曰《南華真經》。歷代均有一些研究莊子的學者,其著作數百種,近年又有《莊子白話》、《莊子現代版》等問世。

⑤ 渦陽2020年中考體育生分數線

體育與健康60分。
2020年高中階段學校招生納入計分的有9個科目,總分為770分。具體為語文150分、數學150分、外語120分、體育與健康60分、道德與法治80分、歷史70分、物理80分(含實驗操作成績10分)、化學50分(含實驗操作成績10分)、國學經典10分。

⑥ 渦陽縣第二中學的辦學理念

二、認識統一,辦學思想與理念明確
在教育教學實踐中,二中人深深體會到:做為一所市級示範高中,在推進素質教育的大潮中,僅僅把學校發展的重點放在高升學率上,那不僅有違素質教育的時代要求,也有違學校的使命與本質特徵。在激烈的競爭中,要想持續立於不敗之地,必須以特色求質量,以特色求發展,以特色求領先,從而持續保持整體的高水平。
學校形成明確、清晰的辦學理念。
教學理想:讓教師的生命和諧綻放,讓學生的心田灑滿陽光。
辦學目標:建特色高中,創省級示範,鑄健全人格,育棟梁之材。
辦學特色:素質全面,信技凸顯,人文見長,自主發展。
二中精神:上善若水積厚德以載物,自強不息懷壯志而長行。
管理思想:以人為本,以法治校。
管理模式:育人立體化,教研校本化,信技凸顯化,管理規范化。
工作思路:以德育為首,以教學為中心,以班子建設為突破口,以師資隊伍建設為核心,以新課改為契機,以教科研為龍頭,以集體備課為抓手,以畢業班工作為重點,以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為目的。
工作原則:科學規范,務實高效。
校訓:實、勤、誠、毅、德、慧、美、新。
教風:嚴謹篤學,敬業愛生。
學風:博學,審問,明辨,慎思,篤行。
校風:文明和諧,追求卓越。
三、下大力氣,改善辦學條件
近年來,該校先後投入數百萬元資金用於學校的硬體建設,新建80米文化長廊一條,改造教學樓1棟;新建學生食堂1個,3323平方米,投資400多萬;新建學生廁所1個,面積420平方米,投資50萬元;改造了理化生實驗室;新購圖書數萬冊;計劃投資1500萬元新建14000平方米的科教綜合大樓、規劃新建4500平方米的男生公寓已經立項。
四、創新教育形式,豐富活動內容
學校定期舉行教職工全員培訓(每學年開學前一周的時間),學習教育理論,舉行教師論壇,邀請專家到校講學,用先進的教育思想武裝教師。在全校范圍內開展「我愛我家」的教育,增強全體教職工的危機感、緊迫感、責任感和使命感。通過新生軍校、中學生業余黨校、中學生團校、升旗儀式、主題班會、綜合實踐活動、奧賽輔導、科技創新大賽、手抄報比賽、演講比賽等知識競賽、文體活動豐富學生的校園文化生活,發展學生的特長,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五、加強隊伍建設,提高員工素質
渦陽二中是亳州市創建文明單位,渦陽縣職業道德示範窗口單位。學校以人為本,抓好隊伍建設,更好地發揮了育人的優勢。
1、律己、務實、民主、團結的領導班子
班子團結協作,凝聚力強,廉潔奉公,作風民主,在師生中有較高威信,學校中層以上領導大多是教學上的能手,他們積極投身教育教學和教育科研活動,所任學科的教學質量名列前茅。充分發揮了領導班子的核心作用和先鋒模範作用,為學校近年來快速發展提供了保證。
2、思干思進,追求卓越的和諧教師隊伍
渦陽二中教師隊伍結構合理。專任教師中有省市級以上優秀教師20人,省市級骨幹教師24人。
(1)關心青年教師的成長。學校要求,青年教師經過一年的鍛煉,成為合格的教師;經過三年的培養,成為骨幹教師;經過六年的實踐,成為在市縣有一定影響力的教師。為此,學校每學期都舉辦中青年教師優質課大賽、骨幹教師幫帶青年教師的「藍青工程」等活動,促使青年教師逐步提高教學水平。近幾年來,該校先後組織幫帶結對百人次,長期實行結對教師「捆綁式」評價,堅持要求青年教師要先聽後上、先學後教,骨幹教師定時指導,極大地促進了青年教師的快速成長。在省市組織的優質課評比中,該校有多位教師獲獎。有8位教師獲得了省市「教壇新星」稱號。
(2)抓好教師的培訓工作。積極開展教師多元培訓。實行新教師崗前培訓,青年教師的「發展」培訓,骨幹教師的「優化」培訓,名優特教師的「精化」培訓,逐步形成一支名優教師當模範、骨幹教師做示範、青年教師講規范,多層次、立體式的教師隊伍。
(3)抓好教師集體備課活動。該校以學科組為核心的集體備課工作持之以恆、扎實有效,已堅持四年,從未間斷。我們通過《渦陽二中集體備課考評細則》引導備課規范化,並抓細備課過程,使教師在獨立備課的基礎上形成了自己教學思想的個案,在交流碰撞中形成凝聚集體智慧的教案——共案,根據自己對集體教案的分析確定自己的個案——特色教案,極大地提高了課堂教學效果。
(4)創新作業形式,嘗試並成功實施作業卷。為了增強該校學生訓練的針對性、科學性,提高實效性,自2009年開始,該校在學生練習方式上實施了作業卷。要求:各科教師在命題時,要充分突出原創性、體現科學性,分量適當,難易適中,收到良好效果。
六、科學管理,夯實創建基礎
1、建章立制,依法管理。對各項規章制度進行了修改完善,如:改進了值周校長制度;完善安全工作制度,制定安全責任追究制、一崗雙責制;建立了學生安全護導制度等,並把所有制度匯編成冊,使學校各項管理工作增強了科學性、民主性與實效性,有利於學校工作的良性發展。
2、全體參與,民主管理。對辦學理念、辦學目標、學校發展規劃、財務預算、規章制度、工作計劃等事關學校發展的重大事項,由教職工代表大會、校務委員會議討論通過。定期召開學生、家長、社區代表會議,對學校重大決策和教育教學工作進行評議監督,為學校發展建言獻策,促進學校改進管理,提高辦學水平。堅持民主評議,開設校長信箱,暢通言路,收集信息,積極採納合理建議,不斷改進學校工作。
3、重心下移,立體管理。探討形成了學校宏觀管理、年級精細管理、職能部門配合的機制。校長對學校工作全面負責,起中心和主導作用,黨總支充分發揮政治核心作用,校工會履行監督職能,把管理權力下放到年級,充分發揮基層的管理作用。各責任人在職權范圍內大膽負責、創造性的開展工作,使職、責、權有機統一,達到科學有效的管理。
七、全面育人,重視學生的養成教育
1、重點抓好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的養成教育。利用多種形式認真組織學生學習《中學生守則》、《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教育學生樹立良好的中學生形象,並在全校范圍內,廣泛開展經典頌讀活動,如:《弟子規》、《道德經》、《論語》等中華文化經典,並通過情景考核等方式,加大督查力度;通過總結表彰等形式,教育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2、開展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活動。
認真開展社會實踐活動。該校在渦北煤礦、霖福木業、光明社區、渦陽九中職業高中建立了學生社會實踐活動基地。我們還號召學生利用寒暑假,自願組成小組進行形式多樣、有意義的社會實踐活動,很多學生就活動中收獲的體驗和認識寫出了高質量的調查報告,例如:「渦河水質現狀及水污染的治理」等。社會實踐活動使學生學會了觀察、實踐和思考,磨礪了他們的意志品質,提高了綜合能力,增強了社會責任感,同時也激勵著二中學子更好地為家鄉建設做出應有的貢獻。
扎實開展好新生入校教育。在進行軍事訓練的同時,重點抓好公民道德教育、養成教育、安全教育、學習常規教育、生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幫助他們邁好高中第一步。
開展獻愛心、助貧困活動。學校每年拿出20萬元貧困學生資助資金,確保不讓一個學生因家庭貧困失學。學校每學期都以捐助貧困生為主題開展助學活動,如「捐出壓歲錢,獻出一片愛」、「捐出零花錢,幫助困難者」活動,「捐衣捐書,傳遞愛心」活動。廣泛開展評「星」活動,讓學生充分發掘出自己的閃光點。使廣大同學學有榜樣,趕有目標。評選在各個方面表現突出的學生,授予「學習之星」、「衛生之星」、「文明之星」「進步之星」等稱號,並隆重舉行授星儀式,此項活動使得學校「比、學、趕、幫」的風氣日益濃厚。
八、繼承傳統,加強校園文化建設
在二中人看來,最值得驕傲,最彌足珍貴不只是學校的升學率一年一個台階,而是歷代二中人在不懈追求卓越的過程中所形成的團隊精神,和籍此團隊精神為核心積淀而成的豐厚而獨特的二中文化。學校以二中50餘年的歷史積淀為載體,立足實際,突出特色,通過加強校園基礎設施建設,創新校園文化活動的內容,拓展校園文化領域,逐步形成了具有該校特色的校園文化體系。
九、准確定位,辦成特色學校
幾年來,該校在「低進高出」、 「信息技術奧賽輔導」「學生自主管理」、「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取得了明顯成效。安徽省立項較早的省級課題「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與研究」已經結題,信息學奧賽輔導2009年有兩名學生被保送廈門大學,2010年又有一名學生被廈門大學錄取。體育特長生在省運會上獲獎,學生在全省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中屢獲佳績。以上成績的取得,營造出獨具二中特色的教育教學氛圍。
1、絕不忽視高考升學
該校作為市級示範普通高中,與省級示範高中及許多兄弟學校相比存在著諸多差異,最主要的差異是生源基礎水平低,農村「留守」學生多。要想取得令人滿意的教學質量,就取決於大量問題學生的轉化和學生潛力的充分挖掘。為此,我們給每個學生建立成長檔案,將學生每次成績記錄入檔,進而分析學生學習狀態、思想狀況和薄弱點,根據每個學生的實際問題,針對性的實施教育方法,最大限度的挖掘其潛力。我們與電信部門聯系,建立了與家長聯系方便的「家校通」,及時把學生在學校的學習和表現告知家長。建立學校、社會、家長三位一體的教育網路。
4、加大心理健康教育力度,體現心育特色
作為渦陽縣綜合治理先進單位,該校不僅重視學生人身安全,而且十分重視學生的心理安全。根據當前中學生普遍面臨著巨大的心理壓力,對許多問題感到迷茫和困感,但又不知如何解決的問題。該校申報了「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與研究」課題的研究,現已順利結題。目前,該校有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一名,國家心理咨詢輔導員8名(以上均有證書)。學校設有心理咨詢室,有專用房間,配備有電腦和有關資料,並且在校園內設立了學生心理咨詢信箱,學校配備有專職心理輔導老師,專門負責學生心理輔導工作,並定期舉辦心理輔導和講座。目前,心理健康教育已成為該校的一大亮點。學校此項工作受到我國著名心理學家鄭日昌教授、台灣著名心理學家金樹人先生的肯定和贊許。

⑦ 中國有哪些著名的教育家

的確,作為能引領教師專業發展,引領學生健康成長,引領學校不斷創造的學校決策者必定是有著先進乃至獨特教育思想的人,尤其是在當今教育思潮不斷湧起,教學方法層出不窮的時代背景下,更是期待越來越多的教育專家型的人才投身學校領導層中來,同樣期待更多的教育管理專家不斷從教育實踐中涌現。真正的、一流的教育家應該是有開辟精神和創造精神的教育家。中國當代十六位著名教育家
關鍵詞: 勞動模範 特級教師 津貼 當代教育 智慧
1、魏書生:遼寧省盤錦市教育局局長,中學特級教師,當代著名教育改革家。因在教育教改中的突出成績,先後榮獲省功勛教師、全國勞動模範、全國優秀班主任、全國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首屆中國十大傑出青年等殊榮。兼任全國教育科研規劃領導小組成員、中國中學學習科學研究會理事長、全國中語會副理事會長。著有《語文教學探索》、《班主任工作漫談》、《家教漫談》等書。教育思想:教育民主、科學管理。
2、李吉林:江蘇南通師范第二附屬小學任教。江蘇省首批特級教師、名教師。現任江蘇省情境教育研究所所長,中國教育學會副會長。教育思想:情境教育。
3、李鎮西:教育學博士,現任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實驗中學校長。著有《青春期悄悄話〉、《愛心與教育》、《教育是心靈的藝術》、《民主與教育》等。教育思想:教育民主、法治。
4、顧泠沅:江蘇吳江人。現任上海市教育科學研究院副院長、研究員,華東師范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在上海青浦縣主持了長達15年的數學教育改革實驗,並進行了近十年的後續研究。多次被評為上海市勞動模範、全國勞動模範,並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等。是上海市首屆教育功臣、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的專家。主要著述有《學會教學》、《教學實驗論》《當代教學策略》《尋找中間地帶》《教學改革的行動詮釋》等。教育思想:行動教育。
5、張思明:數學特級教師,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北京附屬中學副校長。曾榮獲「北京市十大傑出青年」「全國優秀教師」「蘇步青數學教育獎」一等獎、胡楚南優秀教學成果獎等榮譽。他的「中學數學建模和導學探索的教學模式」在中學數學界引起了極大的反響。
6、張化萬:特級教師,曾獲「全國曾憲梓先進教師」二等獎,省優秀教研員。曾任杭州第五六屆政協常委,浙江省副會長,杭州上城區教師進修學校書記兼副校長。從1981年開始語文最優化研究,創設「談天說地」、「玩玩說說」「科學實驗作文」等新課型,倡導在書中學生活,在生活中學語文,注重課內積極的情感交流,實施個體、小組、班級學習形式的優化組合,創設有彈性的差異作業,教學成績斐然。所負責的課題9次獲省市教學科研獎。專著《現代小學寫話與習作教學》是全國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教材。
7、劉彭芝:中國人民大學附中校長,北京市數學特級教師。第十屆北京市政協委員,中國數學奧林匹克高級教練員。榮獲北京市優秀教師、北京市勞動模範、全國三八紅旗手、全國教育系統先進工作者等稱號。著有《人生為一大事來》、《我的教育思想》等。

8、廖文勝:重慶市巴蜀小學校長,特級教師,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是中國兒童美術教育改革的探索者,年僅23歲就成為了當時重慶市最年輕的全國優秀教師。他指導的兒童繪畫作品有186件獲國家、省市級獎勵,其中國家級一等獎21件;指導的兒童美術作品135間參加過日本、美國、英國等24個國家的國際兒童畫展覽。
9、楊瑞清:江蘇南京市浦口人,現任南京市浦口區行知小學校長。23年來為實踐陶行知教育思想獻身鄉村教育,先後創辦了行知實驗班、行知小學、行知基地,開展了不留級實驗、村級大教育以及賞識教育研究,取得優異成績。先後被評為南京市十大傑出青年、江蘇省十大傑出青年、全國教育系統勞動模範、全國十傑教師、全國師德標兵等。教育思想:鄉村大教育、賞識教育。
10、李希貴:國家督學,山東省濰坊市教育局局長,全國優秀教師,全國勞動模範。獨創的「語文實驗室計劃」獲全國教育實驗優秀教改成果二等獎,並走上國際講台。著有《教育隨想錄》、《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學生第二〉《36天,我的美國教育之旅〉等。
11、龔正行:北京八中校長。1997年獲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1998年獲北京市特級教師稱號,2003年被評為北京市有突出貢獻的科學技術管理專家。著有《高中生的學習方法與能力培養》、《中學生學習方法指導》、《給新校長的50條建議〉等。
12、康岫岩:1967年畢業於南開大學數學系,現任天津市南開中學校長,天津市南開翔宇學校理事長,市政協常委兼市政協科教委員會常務副主任。特級教師,天津師范大學兼職教授。參與寫作和主編數學及其他學科類叢書60餘冊,出版《優質中學的教與學>等教育專著,曾主持或參與9項國家級、市級研究課題,被國務院學位辦聘請為全國教育碩士專業學位指導委員會委員。先後榮獲天津市優秀教師、天津市「最具創新精神校長」、天津市「九五」立功先進個人、天津市勞動模範、全國優秀教育工作者、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等榮譽。教育思想:整體高素養教育觀。
13、唐盛昌:中學數學特級教師,上海市特級校長。現任上海市上海中學校長,上海市中學教師高級職務評審委員會委員,上海市高評委數學學科組組長,國際文憑組織和學術組織亞太地區校長代表,國際文憑組織校長委員會的15個委員之一。1993年榮獲全國教育系統勞動模範,1996年榮獲蘇步青數學教學獎。1981年以來先後編著和編譯出版了各類理論和學術專著30餘本,各類論文近百篇。教育思想:樂育精英。 來源:考試大-教師資格證考試 來源考試大:教師資格證考試 來源:考試大-教師資格證考試.
14、楊一青:現任浙江省杭州市學軍小學校長、杭州市校學管理學會會長。曾被授予浙江省勞動模範、浙江省優秀教師、全國教育系統勞動模範等榮譽稱號。
15、李烈:1994年被評為數學特級教師。現任北京市第二實驗小學校長,教育部中小學校長培訓專家委員會委員,教育部教師教育專家委員會委員,教育部國際交流協會理事,北京師范大學教育管理學院兼職教授。曾代表北京市參加全國首屆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大賽並榮獲一等獎第一名。先後榮獲全國勞動模範、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北京市有突出貢獻科學技術管理專家、北京市首屆十大傑出青年、人民教師獎章、香港柏寧頓孺子牛金球獎傑出獎等榮譽稱號和獎項。著有《我教小學數學》等多本教育專著。教育思想:雙主體育人、以愛育愛。
16、劉京海:成功教育改革與研究的主要發起人、設計者、組織者和實施者之一。現任上海市成功教育研究所所長、上海市閘北第八中學校長、上海市田家炳中學董事長、華東師大兼職教授、上海師大兼職教授;全國中小學整體改革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上海市特級教師、上海市特級校長、全國「十傑」中小學中青年教師、國務院特殊津貼獲得者。主編《成功教育》《成功教育探索》《成功教育00例》等專著
中國古代教育家:孔子、老子、墨子、孟子、荀子、董仲舒、王充、韓愈、柳宗元、王安石、朱熹、王守仁、李贄、徐光啟、王夫之……
孔子
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 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名丘,字仲尼,魯國人。
孔子是個大思想家,他創立了儒家學派。首先,他提出「仁」的學說,即要求統治者能夠體貼民情,愛惜民力,不要過度壓迫剝削人民,以緩和階級矛盾。其次,他主張以德治民,反對苛政和任意刑殺。他的學說後來成為我國2000多年封建文化的正統,對後世影響極大。
老子
老子(傳說前600年左右—前470年左右),春秋時期思想家。姓李名耳,字伯陽,《史記》載為楚國苦縣 河南鹿邑太清人,也有史料記載,老子為今安徽渦陽人,漢族人,與孔子同時期而年稍長於孔子。有人說又稱老聃。在傳說中,老子一生下來時,就具有白色的眉毛及鬍子,所以被後來稱為老子。相傳生活在春秋時期。
老子是說我國偉大的哲學先驅,其哲學思想歷經幾千年仍然熠熠生輝,富有無窮奧妙。老子的核心思想是「道」,認為,「無」為天地之始就是世界的開始狀態,「有」為萬物之母。「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墨子
墨子,中國先秦墨家學派創始人。中國戰國時期著名思想家、科學家、人權活動家。
(約公元前479年~前381年)。他曾提出「兼愛」「非攻」等觀點,創立墨家學說,並有《墨子》一書傳世。墨學在當時影響很大,與儒家並稱「顯學」。出生於山東滕州,也有少數學術界人士認為墨子出生於河南魯山
孟子
孟子(前372年—前289年)(生於周烈王四年,卒於周赧王二十六年),漢族,山東鄒城人。名軻,字子輿。又字子車、子居。父名激,母仉氏。中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戰國時期儒家代表人物。山東鄒城人。著有《孟子》一書。
民本思想 「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意思是說,人民放在第一位,國家其次,君在最後。孟子認為君主應以愛護人民為先,為政者要保障人民權利。孟子贊同若君主無道,人民有權推翻政權。
荀子
荀子(xunzi)(前313年-前238年)名況,字卿,後避漢宣帝諱,改稱孫卿。戰國時期趙國猗氏(今山西安澤)人,著名思想家、文學家、政治家,儒家學派代表人物,時人尊稱「荀卿」。曾三次出齊國稷下學宮的祭酒,後為楚蘭陵(今山東蘭陵)令。
荀子的思想偏向經驗以及人事方面,是從社會脈絡方面出發,重視社會秩序,反對神秘主義的思想,重視人為的努力。孔子中心思想為「仁」,孟子中心思想為「義」,荀子繼二人後提出「禮」,重視社會上人們行為的規范。

董仲舒
董仲舒,是西漢一位與時俱進的思想家,西漢時期著名的唯心主義哲學家和今文經學大師。出生年代(前179~前104)中國漢代思想家,政治家。景帝時任博士,講授《公羊春秋》。漢武帝元光元年(前134),董仲舒在著名的《 舉賢良對策》中,提出他的哲學體系的基本要點,並建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為漢武帝所採納。

王充
王充(27——約97),字任壬,會稽上虞人,他的祖先從魏郡元城遷徙到元稱。王充年少是就成了孤兒,鄉里人都稱贊他孝順。後來到京城,到太學(中央最高學府)里學習,拜扶風(地名)人班彪為師。喜歡博覽群書但是不死記章句。家裡窮沒有書,經常去逛洛陽集市上的書店,閱讀那裡所賣的書,看一邊就能夠背誦,於是精通了百家之言。

韓愈
韓愈(768~824)唐代文學家、哲學家。字退之,河陽(今河南省孟州市)人,祖籍河北昌黎,世稱韓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稱韓吏部。謚號「文」,又稱韓文公。他是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主張學習先秦兩漢的散文語言,破駢為散,擴大文言文的表達功能。宋代蘇軾稱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列他為唐宋八大家之首,與柳宗元並稱「韓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
韓愈的思想淵源於儒家,但亦有離經叛道之言。他以儒家正統自居,反對佛教的清凈寂滅、神權迷信,但又相信天命鬼神;他盛贊孟子辟排楊朱、墨子,認為楊、墨偏廢正道,卻又主張孔墨相用;他提倡宗孔氏,貴王道,賤霸道;而又推崇管仲、商鞅的事功。他抨擊二王集團的改革,但在反對藩鎮割據、宦官專權等主要問題上,與二王的主張並無二致。
柳宗元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唐代文學家、哲學家和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祖籍河東(今山西省永濟縣)。代宗大歷八年(773)出生於京都長安(今陝西省西安市)。與韓愈共同倡導唐代古文運動,並稱韓柳。與劉禹錫並稱「劉柳」。與王維,孟浩然,韋應物並稱「王孟韋柳」。世稱柳河東或柳柳州。
柳宗元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曾與韓愈一 起倡導唐代古文運動,在反對驕文、提倡古文方面傾注了大量心血。他較為重視作家的道德修 養,指出:「文以行為本,在先誠其中。」凡此種 種,構成古文運動理論的精華。
王安石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晚號半山,小字獾郎,封荊國公,世人又稱王荊公,世稱臨川先生。撫州臨川人(現為撫州市鹽埠嶺),漢族。北宋傑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改革家,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死後謚號「文」。他出生在一個小官吏家庭。父益,字損之,曾為臨江軍判官,一生在南北各地做了幾任州縣官。安石少好讀書,記憶力強,受到較好的教育。

朱熹
朱熹(xī )(1130-1200年)中國南宋著名思想家。字元晦,後改仲晦,號晦庵。別號紫陽,祖籍徽州婺源(今屬江西),漢族人。其父朱松,宋宣和年間為福建政和縣尉,後寓居福建。朱熹出生於福建尤溪,14歲喪父,隨母定居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五里夫。紹興十八年(1148)中進士,歷仕高宗、孝宗、光宗、寧宗四朝,曾任知南康,提典江西刑獄公事、秘閣修撰等職。後由趙汝愚推薦升任煥章閣侍制、侍講。
他強調治學"貫專而不貴博。蓋惟專為能知其意而得其用,徒博則反苦於雜亂淺略無所得。
等等。。。。。

⑧ 安徽有哪些文人雅士

朋友你好!很高興你了解合肥。 閔子騫 閔子騫姓閔名損字子騫,春秋時期魯國(今蕭縣)人。為孔子七十二弟子之一。閔子秉性敦厚,剛直不阿,以德名於世。相傳閔子少時喪母,父續娶姚氏,生二子,名閔革、閔蒙,繼母偏愛己生。某年暮冬,其父驅車外出,命三子隨從,閔子騫趕車。行至蕭縣城西南一個村莊,天氣驟冷,朔風怒號,大雪紛飛,閔子騫顫抖不己,鞭墜於地。父怒,以鞭擊之,衣破蘆花飛揚,其父驚奇不解,又撕開其弟閔革、閔蒙衣服,盡是絲絮,這才恍然大悟,始知後母虐待子騫。遂勒車返回故里,決意休去後妻。為使家庭不致破裂,閔子騫跪而求之曰:「母在一子單,母去三子寒;留下高堂母,全家得團圓」。其父聽閔子騫言之有理,方罷休妻之事。後母聞之,深受感動,愧疚不己,自此痛改前非,待三子如一,終成為慈母。為此,孔子感而贊曰:「孝哉閔子騫!人不間與其父母昆弟之言」。 管仲 管仲(約前725-前645):春秋時齊國潁上人,名夷吾,又名敬仲,著名的政治家、改革家。少時貧困,曾和鮑叔牙合夥經商。在齊桓公與其兄弟公子糾爭奪王位時助公子糾爭位,失敗後經鮑叔牙推薦被齊桓公任為卿,尊稱「仲父」。幫助齊桓公以「尊王攘夷」相號召,使之成為春秋時第一霸主。他在齊國實行改革,分國都為十五士鄉和六工商鄉,分鄙野為五屬,設各級官吏管理;並以士鄉的鄉里組織為軍事編制;主張按土地好壞分等征稅,適當征發力役,禁止掠奪家畜;用官府力量發展冶鐵、鑄造和漁鹽及商業,調劑物價,促進經濟增長。特許在民中選士,予以破格提升。著有《管子》一書,有豐富的經濟思想。 老子 老子(約前571-前471之前):春秋末宋國相邑(今渦陽)人,著名的思想家,道家創始人。做過周朝「守藏室之史」(管理藏書的史官)。相傳孔子曾向他問禮。著有《老子》上下篇(漢以後稱為《道德經》)。老子在中國哲學史上首次揭示了「道」是宇宙萬物的本體和總根源,開創了中國哲這的本體論,闡發了事物對立統一的樸素辯證法思想。《道德經》全書81章,內涵豐富,思想深邃,哲理性強,概括為唯物主義哲學思想、辯證法思想、認識論、人生觀、政治主張、社會理想等6個方面。提出「無為而治」的政治主張,《道德經》在中國2000多年的思想文化史上,對哲學、政治學、軍事學、文學藝術、自然科學等,都產生了極其廣泛而久遠的影響,成為中華民族的寶貴精神財富,也是世界文化寶庫的珍品,將永遠留存。 莊子 莊子(前369-前286):戰國時代楚國蒙地(今蒙城)人,戰國哲學家、文學家。做過蒙地方的漆園吏。他繼承和發展老子「道法自然」的觀點,提出了一種「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為一」的認識論觀點,安時處順,逍遙自得,是先秦道家思想的集大成者,現存《莊子》一書,全書分為內、外、雜三篇。莊子認為事物之間都存在著有與無,大與小,美與丑,善與惡等等矛盾,既相互依存又相互轉化。創立了相對主義的方法論,構成了一個完整的思想體系。 范增 范增(前277-前204):秦末居巢(今巢湖市)人,秦末農民戰爭中為項羽主要謀士,被尊為「亞父」。他勸說項梁立楚王族後裔為楚懷王。秦軍圍攻巨鹿時,楚懷王派宋義、項羽等救趙,以他為末將,後歸屬項羽,為其出謀劃策。他屢勸項羽殺劉邦,項羽不聽。後項羽中劉邦反間計,削其權力,他忿然離去,途中病死。他死後,劉邦以弱勝強,戰勝項羽,統一天下,建立漢朝。 張良 張良(?-前189):秦末漢初城父(今亳州市)人,字子房,秦末漢初謀士、大臣,祖先五代相韓。秦滅韓後,他在博浪沙狙擊秦始皇未中。逃亡至下邳時遇黃石公,得《太公兵法》,深明韜略,足智多謀。秦末農民戰爭中,聚眾歸劉邦,為其主要「智囊」。楚漢戰爭中,提出不立六國後代,聯結英布、彭越,重用韓信等策略,又主張追擊項羽,殲滅楚軍,為劉邦完成統一大業奠定堅實基礎,劉邦稱他「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的這一名句,也隨著張良的機智謀劃、文韜武略而流傳百世。漢朝建立時封留候,後功成身退,千古流芳。 劉安 劉安(前179-前122):西漢淮南王,漢高祖劉邦之孫,西漢時期文學家和思想家。16歲襲父位,漢文帝十六年,封淮南王。他才思敏捷,善為文辭,與門客蘇飛、李尚等「八公」及其他諸儒在封地淮南煉丹、著述、切磋學問,《淮南子》便是其流傳至今的代表作。該書分為內、外篇。以陰陽五行和道家天道自然之論立說,參糅儒、法、刑、名諸家思想,內容龐雜,載述宏富。傳說他曾與八位老翁在深山中煉丹求道,在煉丹中偶成豆腐,劉安因之被尊為豆腐製作的鼻祖。李時珍《本草綱目》中載:「豆腐之法,始於前漢淮南王劉安。」 華佗 華佗(145-208):東漢沛國譙(今亳州市)人,字元化,三國著名醫學家。少時曾在外游學,鑽研醫術而不求仕途。精通內、婦、兒、針灸各科,外科尤為擅長,行醫足跡遍及安徽、山東、河南、江蘇等地。他曾用「麻沸散」使病人麻醉後施行剖腹手術,是世界醫學史上應用全身麻醉進行手術治療的最早記載。又仿虎、鹿、熊、猿、鳥等禽獸的動態創作名為「五禽之戲」的體操,教導人們強身健體。後因不服曹操徵召被殺,所著醫書已佚。今亳州市有「華佗庵」等遺跡。 曹操 曹操(155-220),三國時沛國譙縣(今亳州市)人,字孟德,小名阿瞞,三國時期政治家、軍事家、詩人。少時機警,善權術,20歲舉孝謙為郎。東漢末以鎮城市黃巾起義起家,在軍閥混戰中逐步擴充了軍事力量。建安元年迎漢獻帝遷都許昌,「挾天子以令諸侯」,逐步統一了中國北部,建安十三年,拜為丞相,率軍南下,被孫權、劉備的聯軍擊敗於赤壁,遂同孫、劉形成三國鼎立之勢。建安二十一年進位魏王,子曹丕稱帝後,追尊為武帝。他注重法治,獎勵農耕,用人唯才,加強集權,使北方社會經濟得以恢復和發展,精通兵法,著《孫子略解》、《兵書摘要》等。善詩能文,詩風慷慨悲涼,開建安之風,被後人推為「建安風骨」之代表。文章清峻通脫,被魯迅稱為「改造文章的祖師」。現存詩文145篇,明人輯為《魏武帝集》。 曹丕 曹丕(187-226):即「魏文帝」。三國時沛國譙縣(今亳州市)人,字子桓,曹操次子,三國魏國建立者、文學家。曹操死後,他襲位為魏王,不久代漢稱帝,建都洛陽,國號魏,在位期間,實行九品中正制,確立士族豪強在政治上的特權。愛好文學,創作和理論都有成就,其詩語言通俗,細膩流暢,頗具民歌風味,代表作《燕歌行》是中國詩歌史上最早的一首七言詩,其理論著作《典論·論文》開我國綜合評論作家作品之風氣,現存詩賦70多篇。有《魏文帝集》。 曹植 曹植(192~232),三國時魏國詩人,男。沛國譙縣(今安徽省亳州市)人。字子建。他是曹操之妻卞氏所生第三子。今存曹植比較完整的詩歌有80餘首。曹植生前自編過作品選集《前錄》78篇。死後,明帝曹睿曾為之集錄著作百餘篇,《隋書·經籍志》著錄有集30卷,又《列女傳頌》1卷、《畫贊》5卷。然而原集至北宋末散佚。今存南宋嘉定六年刻本《曹子建集》10卷,輯錄詩、賦、文共 206篇。明代郭雲鵬、汪士賢、張溥諸人各自所刻的《陳思王集》,大率據南宋本稍加釐定而成。清代丁晏《曹集銓評》、朱緒曾《曹集考異》,又對各篇細加校訂,並增補了不少佚文□句,為較全、較精的兩個本子。近人黃節有《曹子建詩注》,古直有《曹植詩箋》,今人趙幼文有《曹植集校注》。 周瑜 周瑜(175-210):三國時廬江舒縣(今舒城)人,字公瑾,三國時吳國名將,著名軍事家。出身士族,少年時與孫策結為至交,人稱周郎。曾協助孫策在江東創立孫吳政權,屢建戰功,先後被授予中護軍、江夏太守等職。後輔佐孫權,鞏固江東的東吳政權。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率兵南下,他和魯肅堅決主戰,並親率吳軍大破曹兵於赤壁。以少勝多,以弱勝強,奠定了三國鼎立局面。 劉文典 安徽合肥人。原名文聰,字叔雅。1889年12月生。1906年入蕪湖安徽公學學習。1907年加入中國同盟會。 1914年加入中華革命黨,並任孫中山秘書。 劉文典1927年任安徽大學校長。1929年任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教授、主任,同時在北大兼課。1943年,劉文典被聘到雲南大學任教,雲南大學校長熊慶來聘請他在雲大擔任「龍氏講座」,後一直擔任文史系教授。1958年7月15日病逝於昆明。 主要著作有:《淮南鴻烈集解》、《莊子補正》、《說苑斛補》、《三餘札記》、《進化論講話》、 《進化與人生》等。 劉銘傳 劉銘傳(1836-1896),字省三,號大潛山人,出生於安徽肥西縣劉老圩一個世代耕織務農的農家。清咸豐四年(1854),接受官府招安,在鄉興辦團練。時太平天國運動正如火如荼地展開,劉銘傳率團練與太平軍對抗。1859年率團勇攻陷六安、馳援壽州,因功升千總。1862年,率練勇編入李鴻章的淮軍,號稱「銘字營」。在追隨李鴻章、曾國藩鎮壓太平天國運動和捻軍起義的過程中,劉銘傳因兇悍善戰,戰功顯赫,很快由千總、都司、參將、副將提升為記名總兵,成為李鴻章麾下的一員大將。1865年因在山東鎮壓捻軍而提升為直隸總督,並獲得清廷三等輕車都尉世職及一等男爵的封賞。1868年,奉旨督辦陝西軍務,旋因積勞成疾,辭官回鄉。 是台灣省首任巡撫,劉銘傳是清末洋務運動中比較具有時代眼光、革新思想和實干精神的傑出代表人物。在他任職巡撫的六年(1885-1890)中,對台灣的國防、行政、財政、生產、交通、教育,進行了廣泛而大膽的改革,全面推進台灣的近代化進程,使台灣的面貌煥然一新。這次自強新政是清朝統治台灣200年中最重要、也是最後的一次改革,有人說劉銘傳「倡淮旅,練洋操,議鐵路,建台省,實創中國未有之奇」,而其最偉大的成就,最值得後人景仰的事功則為「建台省」—— 建設一個近代化的台灣。

熱點內容
法律碩士如何調劑 發布:2025-01-10 21:39:50 瀏覽:616
助產假勞動法 發布:2025-01-10 21:31:58 瀏覽:223
律師私章樣式 發布:2025-01-10 21:12:08 瀏覽:845
行政法學第19章在線測試 發布:2025-01-10 20:54:56 瀏覽:363
道德經全文pdf 發布:2025-01-10 20:19:12 瀏覽:210
中政律師 發布:2025-01-10 19:29:49 瀏覽:247
民法59條 發布:2025-01-10 19:24:10 瀏覽:850
民法典有幾個編 發布:2025-01-10 19:19:47 瀏覽:134
法院延期開庭申請書 發布:2025-01-10 18:27:13 瀏覽:688
法學專業實習日誌 發布:2025-01-10 18:20:31 瀏覽: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