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中華民族優良道德傳統意義

中華民族優良道德傳統意義

發布時間: 2022-05-09 23:31:55

① 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良道德傳統有哪些重大意義

1、傳承發展中華傳統美德,一個重要目的是用其滋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豐富道德內涵、協調人際關系、推進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建設的健康發展;凝聚民族力量,再現華夏雄威,促使國家振興、民族統一大業早日實現。

(1)中華民族優良道德傳統意義擴展閱讀:

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科學認識傳統文化和優秀傳統文化,大力研究和挖掘優秀傳統文化,將弘揚優秀傳統文化與「中國夢」、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結合起來。

把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學校立德樹人的實踐中,保持特色不斷創新,主流媒體要擔起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任,領導幹部要做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執著繼承者、自覺傳播者和帶頭實踐者。

② 弘揚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美德對大學生成才有什麼重要意義

看看這篇文章,也許對你有幫助:

論中國傳統美德與大學生理想人格的培養

摘 要:人格對於人的全面發展,甚至對人類社會的發展進步、都起著重要的作用,我國的傳統美德博大精深,其具體的內涵和修養的方法對大學生理想人格的培養和塑造有著重要的作用。
關鍵詞:大學生;傳統美德;人格培養
中國文化具有鮮明的人文主義特色,以人為中心,強調人與人的關系,屬倫理型文化。中國的倫理文化對於中華民族性格的塑造,對於中國人道德境界,理想人格的培養,對於中國家庭、社會的穩定,對於中華民族的延續、發展,都曾起過歷史的積極作用。中國文化有世界上最發達的倫理學說和人生哲學,這些倫理學說和人生哲學中包含著極其豐富系統的美德,這些美德在封建社會被稱譽為「君子之德」。所謂「君子之德」就是中華民族古代理想人格所必備基本品德、基本素質。我們對於這些傳統美德給以創造性的轉化,給予現代的科學解釋,使傳統美德與時代精神相結合,就可以成為一種新的美德,從而也就成為我們今天培養21 世紀大學生的理想人格的基本追求、基本素質。
一、人格的內涵
所謂人格,既是倫理學概念,也是心理學概念,它是對人的氣質、涵養、價值的一種概括,其基本內容包括人的文化素質、道德修養、價值追求、知識結構等重要因素。毫無疑問,人格是以一定的文化與倫理為基礎,滲透著人生觀、世界觀、歷史觀、道德觀、價值觀的精神與導向,而表現在人的行為方式與交往關系中。所以,人格與人類的活動,與人類創造歷史的實踐,與推進人類文明息息相關。
二、中國傳統美德概述
中華民族在長達數千年的歷史發展中,形成了源遠流長的優良美德,這些優良的美德內涵豐富、博大精深,是中華民族生命機體中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是人類文明發展的重要精神財富,是我們建設社會主義道德的豐富源泉。這些優良的傳統美德,概括起來主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樹立遠大理想並為實現這個理想而奮斗
中國文化是特別強調理想和境界,境界也就是理想、儒家為中華民族設計了「天人合一」、「內聖外王」和「天下為公」的理想,道家設計了「道法自然」「、小國寡民」和「無君論」的理想,墨家提出廠「兼愛非攻」、「興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的理想。秦漢以後,中國的有志之士在為中華民族的獨立、繁榮、富強而奮斗的過程中,或者用時代精神解釋了這些理想,或者提出了新的理想。偉大的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領導的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的專制統治,就是為了在中國實現「天下為公」的「大同」理想,他認為他所創立的「三民主義」學說就是符合大同理想的。毛澤東也很欣賞「大同」理想,他把共產主義稱作「世界大同」,並為在中國實現「大同」理想奮斗終生。人各有志,都應當建立一個遠大的理想,憧憬一個美好的境界。
(二)加強修養,發揚嚴以律已,寬以待人的美德。
注重人身修養是中國文化的突出特點,中國文化與西方文化的重要區別,在於它的自律性、反躬修己的性質。孔子提倡:「君子求諸己,小求諸人。」意思是說,有修養的人,經常嚴格要求自己,沒有修養的人,才苛求別人。所以他又告誡人們:「躬自厚,而薄責二十人,則遠怨矣! " 「躬自厚」,是多做自我批評,「薄責於人」,是少批評別人多做自我批評,少責備別人,就可以減少對立面,減少怨言。孔子的得意門生曾子把孔子嚴以律己、注重自己身心修養的思想總結成一條指導人生的格言:「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 與朋友交而不信乎? 傳不習乎?" 梁漱溟在論述中西文化的區別時說道: 中國文化是向內用功夫的(強調自我修養) ,西方文化是向外用功夫的(提倡認識物性) 。重視人生修養不但是中國文化之特點,也是中華民族之美德。普通的人通過修養,提高自己的素質,才可以取得事業的成功,中國文化總是把做人、修養放在首要位置。
(三)強調關心國家利益、他人利益,以人民利益為先
孔子的仁學,仁者愛人,忠恕之道,墨家的兼愛非攻,都是以愛他人,關心他人利益為重。按照「忠恕之道」,主張「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達而達人」,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就是對待別人的慈愛之心,也就是「推己及人」,亦即平常所謂「群體和諧」精神。北宋開明政治家范仲淹更把孟子的民本主義思想概括為膾炙人口的名言:「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流芳數百年,激勵開明政治家去關心人民利益的傳統美德。歷史上的志士仁人也以此為高尚的道德標准,為民興利,為國除害。
(四)堅持發憤忘食、自強不息的進取精神
中國文化始終以人為中心,強調人對自然的積極主動精神,強調人的主體能動性。《周易乾卦傳•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這是說天道運行剛健有力,君子法天,自強不息。剛健有為,自強不息,正是《周易》所反映的中國文化精神,也是數千年積累起來的傳統美德。孔子正是遵循這種精神奮鬥了一生,把自己鑄造成為人類的偉人。他在晚年面對自己的弟子述說自己永不止息的奮斗精神時說:「其(指自己)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雲爾! " 曾參發揮了孔子的思想提出君子「任重而道遠」「死而後已」的觀點。他說:「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 死而後已,不亦遠乎?" 從此,君子「任重而道遠」「死而後已」成為中國文化的傳統美德,激勵著數以千萬的志士仁人為堅持自己的理想和事業終生奮斗。
(五)發揚富貴不淫、貧賤不移、威武不屈的美德
「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向來被認為是志士仁人堅持正義、堅持真理、堅持理想與信念的高尚品質和傳統美德。這種美德激勵了多少中華兒女創造了可歌可泣的偉大事業,也在中華文化的史冊上譜寫了新的動人樂章。
(六)發揚孝敬父母、尊師重道的美德
孝敬父母、尊師重道是中國文化之根本精神、中華民族之傳統美德。有人稱中國文化是「孝文化」,這是有道理的。對於封建統治階級所提倡的「孝道」,我們當然應該進行分析、鑒別。但是,孝敬父母的基本思想,則是數千年調整、和諧家庭關系所積累起來的倫理規范,成為中華民族歷代所認同的傳統美德,今天仍然應當繼承和發揚。尊師重道,是中華民族另一個重要的傳統美德。中國古代向來有「天、地、君、親、師」並列的提法,這既反映了中國文化的特點,又說明了「尊師重道」的傳統。
四、借優秀傳統,塑理想人格
理想人格是具體的、現實的。儒家有儒家的理想人格,道家有道家的理想人格,墨家有墨家的理想人格,古代有古代的理想人格,現代有現代的理想人格,東方有東方的理想人格,西方有西方的理想人格。現代的理想人格,一定是在繼承古代理想人格優秀遺產的基礎上, 又吸收了西方理想人格的可取成分的條件下,融合、轉化而成的。這是對古代理想人格的創造性轉化,完成對古代理想人格的創造性轉化,才能成就現代的理想人格。
儒家的理想人格是「志士仁人」的人格,成為體「仁」的人也就是理想人格,即所謂「聖人」人格。「仁人」的要求是多方面的,他能夠做到「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能夠「泛愛眾」「博施於民」的人都是「仁人」。「泛愛眾」「博施於民」就不容易做到。其中最重要的是「克己復禮」「忠恕之道」,「克己」是克制自己的私慾,具體的要求是「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忠恕之道,要求做到恭、寬、信、敏、惠,溫、良、恭、儉、比,也就能做到「躬自厚而薄責於人」、「矜而不爭」。這些理想人格的文化、道德素質,在古代看來已經很理想,今天看來就很不夠了,它只是一個側面而已。_
道家的理想人格是能夠「體道」的人格,也就是「真人」或「至人」的人格。所謂「體道」或「真人」的人格,即是能順乎自然,「無欲」「無爭」「知足長樂」的人格。這在道家看來己經是很理想了。但是,今天看來也是很不夠的,都缺乏現代意識、現代精神。
現代新型的理想人格,應該是既有傳統的美德,又有現代意識和時代精神,又有現代科學及管理知識。現代意識與時代精神,包括以下四方面內容:競爭意識,創新意識,風險意識,全球意識。實事求是地說,這四種意識都是中國固有傳統文化所缺乏的。我們培養跨世紀人才,造就新型的理想人格,必須在繼承、發揚傳統美德的基礎上,與現代意識、時代精神相結合,掌握現代的科學與管理知識。在此條件下,建立新的人生觀、世界觀、道德觀、價值觀、歷史觀、審美觀、這種人格,善於調處個人與環境、個體與整體、需要與奉獻、慾望與現實等等的關系,既表現為自尊、自愛、白律、自信、自強、自進的精神,又具有開放、創新、競爭、奮斗品質,既有憂患意識,又具有強烈的責任感、義務感,既有實現自我價值的願望,又有「公天下」「天下為公」「興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的理想。這就是我們要造就的21世紀理想人格。
如何培養新型的理想人格呢? 也就是培養理想人格的方法問題。孔子稱作「為仁之方」。他在《論語》中講了許多內容,概括起來,不外乎學習、篤行、內省三種方法,對我們今天仍然具有借鑒與啟發意義。孔子說:「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又說:「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這些都是學習好的品德的具體方法。孔子要求其弟子除了學習之外,強調實行,怎樣實行呢? 他主張效法身邊的榜樣去身體力行。說:「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已。」何謂「能近取譬」呢? 就是效法身邊的榜樣,以身邊的仁人為榜樣去實行仁德,這便是實踐仁的方法。儒家最重視內省的修養方法,曾子說:「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下忠乎? 與朋友交而不信乎? 傳不習乎?」儒家提倡做人要有修養,有修養的核心在於能經常用仁、義、禮、智、信這些道德去做自我反省。儒家的基本經典《大學》強調:「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為什麼這樣強調修身呢? 《大學》一文解釋得非常明白:「意誠而後心自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原來,修身可以達到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效果。《中庸》一文則將這種修養方一法叫做「慎獨」,所謂「君子慎其獨也」。用現在的話來講,就是有修養的人,常做自我批評,自己掃除心靈上的塵埃。以上儒家的修養方法,今天看來,雖然有脫離實際之處,但是,它那種自尊、自重、自律的精神對我們今天仍有教益,仍有啟發。希望青年朋友們,繼承與發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增強現代意識,造就新型的理想人格,站在世紀之交的制高點,為實現中國的現代化,為推進人類文明多做貢獻,鞠躬盡瘁,死而後已。__

③ 弘揚中華民族這些優良道德傳統對大學生成長成才有什麼重要意義

首先中華民族的優良道德傳統有:
1.推崇「仁愛」原則,追求人際和諧~
2.講求謙敬禮讓,強調克嬌防矜~
3.倡導言行一致,強調恪守誠信~
4.追求精神境界,把道德理想的實現看做一種高層次的需要~
弘揚這些中華民族的優良道德傳統有利於大學生自身素質的提高,包括自身修養,精
神境界以及樹立道德標准~中華民族的優良道德傳統是千古流傳下來,可以代表從古
至今中華大地人類社會文明道德的社會公認准則~要想成為一個人才,特別是復合型
的人才,這種社會道德是不能夠缺少的~不然整個社會將會非常的沒有生氣~一個民族
的傳統就是這個民族的魂魄,作為一名當代大學生,有義務,也必須樹立這樣一個繼
承中華優良傳統的思想~孔孟的「仁愛」,墨家的「兼愛」,也許有人會提出異議說
已經過時了,並且有當時的社會局限性~但是千百年順應歷史潮流所流傳至今的「道
教」所說的「上善若水」就沒有脫離現實(這里給道教打下廣告~~~)這種大愛的優
良道德傳統在很大程度上集合了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以及世界觀,在以馬列主義為
基礎建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過程中,這些有著本民族思想文化內涵,並且能夠對自
身修養的提高有著積極意義的優良傳統思想,當代大學生應該要做到傳承與弘揚~
這些都是站在本民族的利益上的解釋~「仁愛」,「禮讓」,「誠信」這三種優良的
社會傳統道德如今在這個社會是很缺失的~可以說,大半個社會的人的心理都在尋求
著這種缺失的道德思想,所以只要你有這些許多人缺失並在心裡尋找的情感,特別是
如果具備了~那麼這在大學生成才的道路上猶如點亮了無數盞明燈,一直能夠准確的照亮道路~大學生成才伴隨著的是一個學習的過程,而有著中華傳統道德的人,在求學的道路上
必定會有謙虛,好學的精神,而作為求學者,這樣的態度在這個社會才是比較正常的
~對於精神境界的需求也會幫助大學生時時警醒,時時感悟,不斷地以前人的經驗結
合自己的經歷去悟出人生哲理,這是不具備優良道德傳統的大學生所做不到的~然而
真正內心擁有這種技能的大學生很少~這在現代看來是十分遺憾的~但是我們至少要相信,大學生成才所不可缺少的一定是是這些優良的道德傳統~

④ 繼承和發揚中華傳統美德有何重大意義

一、規范道德行為。中華傳統美德是中華文化的精髓,蘊含著豐富的思想道德資源。中華傳統美德是中華民族在歷史發展中形成的、至今仍然具有強大生命力的優秀道德理論、道德規范和道德行為的總和。

從時間上看,中華傳統美德包括古代、近代以及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的道德傳統。就內容而言,中華傳統美德既有思想觀念方面的,又有行為規范方面的。

二、對當代人和當今社會發展具有積極作用。毛澤東同志從理論原則上提出了對待中華傳統文化和中華傳統道德的正確立場:「今天的中國是歷史的中國的一個發展;我們是馬克思主義的歷史主義者,我們不應當割斷歷史。從孔夫子到孫中山,我們應當給以總結,承繼這一份珍貴的遺產。

三、傳承中華優秀文化。像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擔當意識,精忠報國、振興中華的愛國情懷,崇德向善、見賢思齊的社會風尚,孝悌忠信、禮義廉恥的榮辱觀念,體現著中華民族評判是非曲直的價值標准,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中國人的行為方式。

(4)中華民族優良道德傳統意義擴展閱讀:

中華傳統美德注重處理個人與集體、公與私的關系,認為「公私相背,善惡所由」。也就是說,一切道德上的問題都是由於公私的對立引起的,「善惡生於公私」。人們道德水平的高下也體現在處理公私關系時的不同態度,所謂「君子小人趨向不同,公私之間而已」。

此外,如何處置公私關系還決定著個人甚至國家事業的成敗,所謂「一心可以喪邦,一心可以興邦,只在公私之間耳」。中華傳統美德一直認為「公」是最高境界,「天下大同,聖賢至公」。因此,人也應「至公無私,大同無我」。

在日常生活中,個體應堅持「破私立公、克己遷善」原則,通過省察克治,做到「公重私輕,公而後私」,達到「公耳忘私,利不苟就,害不苟去」。這種集體主義精神貫穿於中華傳統美德的一系列道德准則和規范中,如仁義禮智信、勤儉誠敬和等。

中華傳統美德注重知行合一,在重視道德認知的同時強調行,認為「口說不濟事,要須實踐」。也就是在重視人的道德教育和培養的同時,努力促進道德意識的實踐和力行。

這不但是因為「知之非艱,行之惟艱」,更重要的是實踐是檢驗真假對錯的標准:「事莫明於有效,論莫定於有證。空言虛語,雖得道心,人猶不信。」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關於繼承和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的論述

⑤ 繼承和弘揚優良傳統道德的意義

1.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良道德傳統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客觀需求。2
.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良道德傳統是加強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內在要求。3.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良道德傳統是個人健康成長的重要條件。

⑥ 中華民族的優良道德傳統主要有哪些,弘揚這些優良道德傳統有何時代意義 (思想道德修養和法律基礎題目

《思想道德修養和法律基礎》94--98頁的內容。
主要內容:
1、注重整體利益、國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強調對社會、民族、國家的責任意識和奉獻精神。
2、推崇仁愛原則,追求人際和諧。
3、講究謙敬禮讓,強調克驕防矜。
4、倡導言行一致,強調恪守誠信。
5、追求精神境界,把道德理想的實現看作是一種高層次的需要。
6、重視道德踐履,強調修養的重要性,倡導道德主體要在完善自身中發揮自己的能動作用。
時代意義:
1、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良道德傳統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客觀需要。
2、 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良道德傳統是加強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內在要求。
3、 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良道德傳統是個人健康成長的重要條件。
希望能幫到你!

⑦ 繼承和弘揚中華名族的優良道德傳統對大學生成長成才有什麼重要意義

首先中華民族的優良道德傳統有:
1.推崇「仁愛」原則,追求人際和諧~
2.講求謙敬禮讓,強調克嬌防矜~
3.倡導言行一致,強調恪守誠信~
4.追求精神境界,把道德理想的實現看做一種高層次的需要~

弘揚這些中華民族的優良道德傳統有利於大學生自身素質的提高,包括自身修養,精

神境界以及樹立道德標准~中華民族的優良道德傳統是千古流傳下來,可以代表從古

至今中華大地人類社會文明道德的社會公認准則~要想成為一個人才,特別是復合型

的人才,這種社會道德是不能夠缺少的~不然整個社會將會非常的沒有生氣~一個民族

的傳統就是這個民族的魂魄,作為一名當代大學生,有義務,也必須樹立這樣一個繼

承中華優良傳統的思想~孔孟的「仁愛」,墨家的「兼愛」,也許有人會提出異議說

已經過時了,並且有當時的社會局限性~但是千百年順應歷史潮流所流傳至今的「道

教」所說的「上善若水」就沒有脫離現實(這里給道教打下廣告~~~)這種大愛的優

良道德傳統在很大程度上集合了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以及世界觀,在以馬列主義為

基礎建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過程中,這些有著本民族思想文化內涵,並且能夠對自

身修養的提高有著積極意義的優良傳統思想,當代大學生應該要做到傳承與弘揚~

這些都是站在本民族的利益上的解釋~「仁愛」,「禮讓」,「誠信」這三種優良的

社會傳統道德如今在這個社會是很缺失的~可以說,大半個社會的人的心理都在尋求

著這種缺失的道德思想,所以只要你有這些許多人缺失並在心裡尋找的情感,特別是

在這個社會,那麼你成功的機會就會大大增加,受歡迎的程度也會相應的提高不少~

如果具備了~那麼這在大學生成才的道路上猶如點亮了無數盞明燈,一直能夠准確的

照亮道路~

大學生成才伴隨著的是一個學習的過程,而有著中華傳統道德的人,在求學的道路上

必定會有謙虛,好學的精神,而作為求學者,這樣的態度在這個社會才是比較正常的

~對於精神境界的需求也會幫助大學生時時警醒,時時感悟,不斷地以前人的經驗結

合自己的經歷去悟出人生哲理,這是不具備優良道德傳統的大學生所做不到的~然而

真正內心擁有這種技能的大學生很少~這在現代看來是十分遺憾的~但是我們至少要相

信,大學生成才所不可缺少的一定是是這些優良的道德傳統~
弘揚中華民族優良道德傳統對大學生成才成長
的重要意義
概要:傳統美德的內容可謂博大精深,涉及到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通過論述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良道德傳統的重大意義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良道德傳統,使大學生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實踐中得到發展,充分激發整個民族的潛能,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提供精神動力。優良的民族道德傳統對於人的全面發展,甚至對人類社會的發展進步、都起著重要的作用,我國的傳統美德博大精深,其具體的內涵和修養的方法對大學生理想人格的培養和塑造有著重要的作用。
關鍵詞:道德傳統,當代大學生,繼承弘揚,意義
正文: 傳統似江水之河,又似生命之流,他是一個民族時代積累下來相對穩定的歷史經驗。雖然其中也有落後保守的成分,但其精華部分,往往凝聚著一個民族的智慧和力量,成為一個民族迎接新的挑戰,開拓前進的內在精神動力。中國有五千多年的文明史,道德資源十分豐厚。中國傳統道德是中國歷史上不同時代人們的行為方式,風俗習慣,價值觀念和文化心理的體現,是中國古代思想家對中華民族道德實踐檢驗的總結,提煉和概括。當今大學生應正確對待中華民族道德傳統,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道德傳統。中國的倫理文化對於中華民族性格的塑造,對於中國人道德境界,理想人格的培養,對於中國家庭、社會的穩定,對於中華民族的延續、發展,都曾起過歷史的積極作用。在經濟科技高速發展、法律政治逐步健全的今天,傳承千年的中華民族優良傳統依舊不失去其對當代大學生成長與成才的影響力。 第一、中華民族優良道德傳統的內涵
中華民族的優良道德傳統,一般來說,是指以儒家理道德為主要內容並包括墨家、道家、法家等傳統倫理道德思想的精華。儒家倫理道德思想,在中國歷史的長期發展中,與墨家、道家、法家思想總是不斷地相互影響,又相互吸收和相互融合。東漢以後,佛教傳入中國,倫理叫想家們都程度不同地受到佛學的影響。在 2000 多年的歷史過程中,儒、墨、道、法各家倫理思想和佛學有關心性的理論,相互影響,相互吸收,形成了中華民族特有的倫理傳統。特別是儒家思想提倡的謙遜、誠信、仁義等,對大學生的成長及成才具有重大意義,不僅需要大學生繼續傳承,也需要將其發揚光大。
第二、華民族優良道德傳統的主要內容和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道德傳統的正確方法
1、強調整體利益、國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強調對社會、民族、國家的責任意識和奉獻精神。 2、推崇「仁愛」原則和人際和諧。 3、講求謙敬禮讓,強調克驕防矜。 4、倡導言行一致,強調恪守誠信。
5、追求精神境界,把道德理想的實現看作是一種高層次的需要。
重視道德踐履,強調修養的重要性,倡導道德主體要在完善自身中發揮自己的能動作用。 7、提倡人倫價值,強調個人在人倫關系中應盡的道德責任。

第三、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道德傳統的正確方法
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批判繼承,古為今用。對於傳統文化中符合社會發展要求的、積極向上的內容,應該繼續保持和發揚 ;對於傳統文化中不符合社會發展要求的、落後的、

腐朽的東西,必學加以改造或剔除。󰀀󰀀1、 繼承發揚中華民族的有兩傳統󰀀2、 正確對待外來文化影響󰀀3、 必須與弘揚時代精神相結合󰀀4、 最重要的是發揮主心骨作用󰀀󰀀當代大學生要通過分析、鑒別、取捨和改造,剔除那些帶有明顯的階級和時代局限性的成分,繼承那些反映普遍性、共同性和一般性道德要求,對我們今天的道德實踐仍然具有指導意義的積極內容。
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良道德傳統的重大意義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良道德傳統,並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實踐中加以發展,就能充分激發整個民族的潛能,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提供精神動力。1.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良道德傳統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客觀需要。現代化的模式可以多種多樣,但都不能脫離自己的民族性。2.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良道德傳統是加強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內在要求。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良道德傳統能夠提高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信心,增強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責任感;能夠使社會主義道德體系具有更豐富的內容,具有更為廣大群眾所喜聞樂見的民族形式。能夠使人際關系更加和諧,促進經濟社會更好地地發展;能夠使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和社會主義思想更加深入人心,形成適應時代發展、具有中國特色的價值觀和倫理道德規范。3.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良道德傳統是個人人格完善的重要條件。中華民族優良道德傳統是中華民族的根,也是每一個中國人的根,是一塊永不磨蝕的「胎記」。
第四、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良道德傳統的意義
1.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良道德傳統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客觀需要。世界各國現代化的實踐充分說明,現代化的模式可以多種多樣,但都不能脫離自身的民族性。中國的現代化進程,如果離開對中華民族優良道德傳統的繼承和弘揚,就會失去歷史的基礎而難以更好地推進。只有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良道德傳統,才能充分激發整個民族的潛能,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提供精神動力。
2.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良道德傳統是加強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內在要求。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德必須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的優良道德傳統。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良道德傳統能夠提高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信心,增強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責任感;能夠使社會主義道德體系具有更豐富的內容,更能為廣大群眾所喜聞樂見的民族形式;能夠使人際關系更加和諧,促進經濟社會更好的發展;能夠使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和社會主義思想更加深人人心,形成適應時代發展、具有中國特色的價值觀和倫理道德規范。
3.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良道德傳統是個人健康成長的重要條件。中華民族優良道德傳統是中華民族的根,也是每一個中國人的根。是中華民族身份認同的重要標志。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良道德傳統,有利於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的構建,也有利於我們每個人的道德修養。
中華民族的種種優良道德傳統,就今人而言,重在繼承和發揚,同時也應當注意去粗取精,去偽存真,有選擇地吸收我們現時期真正有益的東西,是指更適合知識經濟社會的發展。中華民族光輝燦爛的歷史文化,鑄造出中華民族獨特的優良道德傳統,這是我們今天發展社會主義經濟的一筆巨大而寶貴的精神財富。作為當代大學生的我們都應當更好的珍視和運用中華民族優良道德傳統,讓社會文明的步伐邁得更快,讓祖國的未來更加燦爛輝煌。

⑧ 為什麼要弘揚中華民族傳統道德800字

中華抄優良道德傳統分為中華民襲族優良道德傳統和中國革命優良道德傳統。

一、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良道德傳統的重大意義

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良道德傳統,並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實踐中加以發展,就能充分激發整個民族的潛能,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提供精神動力。

1.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良道德傳統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客觀需要。現代化的模式可以多種多樣,但都不能脫離自己的民族性。

2.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良道德傳統是加強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內在要求。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良道德傳統能夠提高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信心,增強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責任感;能夠使社會主義道德體系具有更豐富的內容,具有更為廣大群眾所喜聞樂見的民族形式。能夠使人際關系更加和諧,促進經濟社會更好地地發展;能夠使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和社會主義思想更加深入人心,形成適應時代發展、具有中國特色的價值觀和倫理道德規范。

3.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良道德傳統是個人人格完善的重要條件。中華民族優良道德傳統是中華民族的根,也是每一個中國人的根,是一塊永不磨蝕的「胎記」。

熱點內容
我國經濟法的基本原則不包括 發布:2024-11-05 11:21:00 瀏覽:701
桂平法院在哪 發布:2024-11-05 11:20:50 瀏覽:365
法律碩士刑法總則 發布:2024-11-05 11:20:39 瀏覽:324
經濟法與行政法的區別和聯系 發布:2024-11-05 10:41:29 瀏覽:421
法律責任名言美文網 發布:2024-11-05 09:02:00 瀏覽:605
工商核名條例 發布:2024-11-05 08:18:31 瀏覽:861
樟木頭法律援助熱線 發布:2024-11-05 07:47:43 瀏覽:233
華東政法大學法律援助 發布:2024-11-05 07:45:41 瀏覽:930
法院通話錄音 發布:2024-11-05 07:23:20 瀏覽:870
法院網站建設 發布:2024-11-05 07:12:16 瀏覽:8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