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法治思想
A. 中國古代法律思想的發展演變及其主要特徵
2、「諸法合體,民刑不分」的統一法典結構,一部法典把民法、刑法、訴訟發、經濟法的內容都裝進去了。 3、宗法制度的影響很大。 4、儒家立法道德化思想,原心論罪論。 中國法律主要起源於早期氏族部落之間的戰爭。古人將這些戰爭稱為"刑征"或"刑伐".為了取得戰爭的勝利,必須要有統一的紀律,於是首領的軍令成為每一個成員必須遵守的規范,軍紀軍規成為中國法最早的一個形式。<<甘誓>>稱"用命賞於祖,不用命戮於社,予則孥戮汝!"這種在作戰前當眾發布的誓詞或者說軍令就是一種比較多見的法律形式。夏有亂政,而作禹刑;商有亂政,而作湯刑;周有亂政,而作九刑。(《左傳 昭公六年》)不僅如此,一些最初的刑罰方式也來源於此,比如死刑中的殛刑便是黃帝與蚩尤戰爭中產生的,蚩尤戰敗後,黃帝對其施蚩攴刑,"蚩"即蚩尤,即殺,殛蚩攴同音假借,故稱"殛刑"。肉刑是苗族攻打異族時創造的,《尚書呂刑》中有記載"爰始淫為劓、刵、椓、黥黃帝哀矜庶戮之不辜,相虐以威,遇絕苗民,無世在下。"其中"劓"、"刵"、"椓"、"黥"就是肉刑的幾種方式。也就是說,中國法律從一開始便和異族聯系,和暴力制裁聯系,這對後世影響很大。直至今天,大多數人仍把"法"和"刑"聯系在一起,認為法律就是制裁那些品性不良,不順教化,即是和自己不處於同一范圍的人,因此得出結論,對這些人以重刑懲罰,便是理所當然。中國古代刑法的哲學基礎是建立在一種"人性本惡"的指導思想上的。戰國時期的法家思想認為人的本性就是追求享樂,好逸惡勞,趨利避害,這是犯罪的根源。"人生有好惡,故民可治也。" 因此主張以毒去毒,以刑去刑,商鞅認為:"刑罰,重其輕者,輕者不至,重者不來。此所為以刑去刑,刑去事成。"韓非子也說過:"重罪者人所難犯也。而小過者人之所易去也。使人去其所易,無離其所難,此治之道。夫小過不生,大罪不至,是人無罪而亂不生也。所謂重刑者,奸之利之者細,而上之所加焉者大也。民不以小利蒙大罪,故奸不生也。所謂輕刑者,奸之所利者大也,上之所加焉者小也。民以其利而傲其罪,故奸不止也。"既然輕刑不能制止犯罪,就加重刑罰.中國人的重重刑傳統使得整個封建社會法律所採用的刑罰普遍較嚴厲。就以死刑為例,在中國古代典籍中,有章可循的就有斬、梟首、棄市、戮、戮屍、肢解、剖心、炮烙、射殺、凌遲、醢(搗成肉泥)、車裂、活埋、磔(分裂人體)、具五刑(五種極刑並用)等等。直到近代,伴隨西方法律思想逐漸傳入,中國法制逐漸走向現代化,法律的輕刑化才逐漸得以實現。這個觀點在實際也得到證明:以刑法本身為例,中國封建社會中,幾乎沒有真正意義的民法,沒有違法犯罪之分,而是刑法一統天下。而如今,一大批部門法產生,刑法在法律體系中由全面保護各種利益逐漸演變為其它法律的保障法。世界法律文化的交流與融合已成為不以人類意志為轉移的潮流和趨勢,中國法律的發展進化必須與之相吻合。但我國刑罰輕刑化和死刑的廢除無論從理論上還是實踐上與世界相比,都存在較大差距,需要政府不斷的努力 。
B. 中國古代各種的法律思想
孔子的思想是仁者愛人,尊禮尚德,覺得道德是約束人們的主要手段,君子應該自省,對於法律的看法是遵守但不重點推崇。先秦儒家的法律思想是施仁政,輕刑罰,認為法律不該過於嚴格。韓非子是法家代表人,認為社會主要由法律維護秩序,法律應該嚴格,天子與庶民同罪,法律是統治的重要手段,比較嚴苛,並且他的思想得到了實踐。先秦法家思想是法律對於社會而言極為重要,國家需要完善法律嚴格執行。
C. 依法治國的指導思想有哪些
黨的十九大報告把明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總目標納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八個明確」,把堅持全面依法治國納入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十四個堅持」基本方略;
把「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基本建成」納入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奮斗目標,標志著全面依法治國構成了我們黨的指導思想、基本方略和奮斗目標的重要內容。
(3)中國法治思想擴展閱讀
十九大報告按照「五大發展理念」的精神,闡釋了新時代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和黨的建設等各領域的基本任務,在各個領域都需要充分發揮法治的作用,通過法治實現人民群眾對美好幸福生活的嚮往。重點應當做到如下幾點:
一、是切實保護人民的人身權、財產權、人格權。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保護人民人身權、財產權、人格權,體現了對人民群眾基本權利的尊崇,彰顯了人民主體的思想。
二、是健全環境法律保護制度。不管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還是建成社會主義強國,綠色生態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
三、是完善社會保障法律制度。十九大報告在民生部分提出了要加強社會保障體系建設,這是增進民生福祉的重要舉措,與新時代法治建設總目標也是一致的。
總之,十九大報告將法治作為人民群眾美好幸福生活的重要內容,意味著法治不僅是為經濟社會保駕護航的工具,更是我們奮斗的目標和價值取向,法治本身就具有目的性。
D. 簡述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的基本內容
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的基本內容為:
一、依法治國
這是社會主義法治的核心內容。要求政法機關和政法幹警必須不斷提高法律素養,切實增強法制觀念,堅持嚴格執法,模範遵守法律,自覺接受監督,時時處處注意維護法律的權威和尊嚴。
依法治國的基本內涵:
(一)人民民主。這是依法治國的基礎。
(二)法制完備。這是依法治國的重要標志。
(三)樹立憲法法律權威。這是依法治國的必然要求。
(四)依法執政。這是依法治國的關鍵。
二、執法為民
這是社會主義法治的本質特徵。
執法為民的內涵:以人為本;保障人權;文明執法。
執法為民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政法工作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在各項政法工作中真正做到以人為本、執法為民,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
三、 公平正義
這是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的價值追求。其內涵包括:
(一)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這是公平正義的首要內涵;
(二)合法合理,這是公平正義的內在品質;
(三)程序正當是實現公平正義的方式和載體;
(四)及時高效是衡量公平正義的重要尺度。
公平正義是政法工作的生命線,是和諧社會的首要任務,是社會主義法治的首要目標。要求政法幹警必須秉公執法、維護公益、摒棄邪惡、弘揚正氣、克服己欲、排除私利,堅持合法合理原則、平等對待原則、及時高效原則、程序公正原則,維護社會的公平正義。
四、服務大局
這是社會主義法治的重要使命。把握大局,圍繞大局,立足本職。
要求各級政法機關和政法幹警,必須緊緊圍繞黨和國家大局開展工作,立足本職,全面正確履行職責,致力於推進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程,努力創造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和公正高效的法治環境。
五、黨的領導
這是社會主義法治的根本保證。包括政治領導、思想領導、組織領導。
要自覺地把堅持黨的領導、鞏固黨的執政地位和維護社會主義法治統一起來,把貫徹落實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嚴格執法統一起來,把加強和改進黨對政法工作的領導與保障司法機關依法獨立行使職權統一起來,始終堅持正確的政治立場,忠實履行黨和人民賦予的神聖使命。
(4)中國法治思想擴展閱讀:
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是中國共產黨作為執政黨,從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的現實和全局出發,借鑒世界法治經驗,對近現代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社會和法治發展的歷史經驗的總結。
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既是當代中國社會主義建設規劃的一部分,同時也是執政黨對中國法治經驗的理論追求和升華。
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的基本特徵:
一、鮮明的政治性
社會主義法治建立在社會主義民主基礎上,並確認和保障社會主義民主政治。
社會主義法治理念將服務大局作為社會主義法治的重要使命,將黨的領導作為社會主義法治的根本保證,要求全面服務社會主義政治、經濟、文化、 社會及生態文明建設,不斷增強黨的科學執政、民主執政與依法執政能力,實現了講法治與講政治的統一。
二、徹底的人民性
社會主義法治反映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意志,是黨領導人民制定和實施法律,有效治理社會的方式、過程和狀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利益。社會主義法治與全體公民的生產生活息息相關,人民是法治的主體,是法治建設的重要參與者和推動力。
三、系統的科學性
社會主義法治理念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在內容構成上,從而成為一個科學的有機統一體。
「依法治國、執法為民、公平正義、服務大局和黨的領導」這五大內容,從不同方面反映和規定了社會主義法治,明確了社會主義法治的核心內容、本質要求、價值追求、重要使命和根本保證,每個方面環環相扣,相輔相成,構成一個科學有機的整體。
四、充分的開放性
社會主義法治理念不是一個孤立的存在,也不是一個封閉、靜止的思想體系,它的形成、發展與實踐都具有充分的開放性。
隨著社會主義法治的不斷完善,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的內涵也將更有時代性,更具規律性,更富創造性,不斷借鑒與吸收人類法治文明的優秀成果。可以說,正是這種廣泛吸收、兼容並蓄、與時俱進的特性,才使社會主義法治理念能夠始終指導中國的法治實踐,始終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E. 全面依法治國法治思想的主要內涵
依法治國理念基本含義是依據法律而不是個人的旨意管理國家和社會事務,實行的是法治而不是人治;其核心是確立以憲法和法律為治國的最具權威的標准。樹立依法治國理念,需要准確把握以下三個方面的基本內涵。
(一)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這是我國憲法明確規定的社會主義法治的基本原則。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則具有三個方面的含義:
首先,公民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我國憲法第三十三條明確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任何公民享有憲法和法律規定的權利,同時必須履行憲法和法律規定的義務。」現實生活中,有的習慣於把人分成三六九等,對不同身份的人給予差別待遇。這種思想和做法實際上是封建等級觀念的殘余。
其次,任何組織和個人都沒有超越憲法和法律的特權。憲法和法律是人民利益的體現,反映了人民的意志。任何個人和組織,都不得享有超越憲法和法律的特權,將自己凌駕於黨、國家和人民之上。那種認為自己高人一等,法律只管民,不管官;只管別人,不管自己,將自己視作法律之外的「特殊公民」的思想,從根本上背離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則。
第三,任何組織和個人的違法行為都必須依法受到追究。我國憲法第五條明確規定:「一切國家機關和武裝力量、各政黨和各社會團體、各企業事業組織都必須遵守憲法和法律。一切違反憲法和法律的行為,必須予以追究。」違法者必須受到追究是法律尊嚴的重要體現,也是法律權威的重要保障。在一個社會中,如果有人違了法卻能逍遙法外,那麼,法律在社會公眾心目中就不可能樹立起崇高的地位和威信。
(二)樹立和維護法律權威
法律權威就是法律所具有的尊嚴、力量和威信。樹立和維護法律權威,是實施依法治國方略的迫切需要。
維護法律權威,必須確立法律是人們生活基本行為准則的觀念。在一個社會中存在著許多不同的社會規范,包括法律、政策、道德、習慣、宗教規范等等,都對人們的日常行為起到一定的規范和約束作用。但是,必須明確,在一個實行法治的社會中,法律是對人們的社會生活起著最基本的、同時也是最有力的規范和約束作用的准則。整個社會和全體公民都必須樹立法律意識,自覺將法律作為指導和規范自身社會活動的基本行為准則。
維護法律權威,必須首先維護憲法權威。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是我國的根本法,是中國共產黨執政興國、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法制保證,具有最大的權威性和最高的法律效力。它也是一切其他法律權威的淵源和保障。因此,維護法律權威首先要維護憲法權威。
維護法律權威,必須努力維護社會主義法制的統一和尊嚴。我國社會主義法律體系是一個有機統一的整體,任何法律、法規、規章都不得同憲法相抵觸,下位法不得同上位法相抵觸,地方性法規不得同全國性法律相抵觸。社會主義法制的統一是法律權威的重要標志。當前,有的地方和部門從保護本地區、本部門的利益出發,制定和實施一些違反國家法律規定和法治原則的「土政策」、「土辦法」,搞「你有法律、我有對策」,不僅破壞了社會主義法制的統一,也嚴重損害了法律的權威與尊嚴,必須堅決反對和有效制止。
維護法律權威,必須樹立執法部門的公信力。法律的目的和宗旨要通過執法司法來實現,法律的權威也要通過執法者的權威來體現。因為在社會上一般人心目中,執法者在一定程度上就是法律的化身,代表著法律權威與尊嚴。樹立執法部門的公信力,需要從兩個方面加以努力:一方面,要有效克服我國社會公眾中普遍存在的「法不責眾」、「只要有理怎麼鬧都行」等不講法制的傳統觀念,從嚴執法,對一切違法行為嚴肅處理,以維護法律的嚴肅性,樹立執法者的權威;另一方面,執法者要嚴格公正文明執法,切實解決執法和司法不公的問題,提高執法部門的公信力,讓執法司法行為令人信服,用公正贏得權威。
(三)嚴格依法辦事
這是依法治國的基本要求,也是法治區別於人治的重要標志。對於一切國家機關特別是專門履行執法、司法職責的政法機關來說,嚴格依法辦事意味著以下四個方面的含義:
職權由法定。職權法定是法治的重要原則,也是嚴格執法的合法性基礎。職權法定原則要求,執法機關的權力必須來自法律具體而明確授予,執法機關必須在嚴格依據法律規定的許可權內履行職責。
有權必有責。即權利義務相一致原則。有權必有責包括兩個方面的含義:一是行使權力要對所引起的法律後果負責,法律授予了權力,同時也就意味著賦予了責任;二是被法律賦予了權力而不去行使或者行使不到位,就是不盡職、不作為,就是失職瀆職,也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政法幹警都必須堅決克服那種權力在我手,想用就用、想不用就不用、想怎麼用就怎麼用的錯誤觀念和做法,既要慎用手中權力,還要用好手中權力。
用權受監督。權力必須受到監督是一切法治社會遵循的一條重要原則。我國憲法第二十七條明確規定了一切國家機關和國家工作人員都要受到監督的原則。政法機關掌握著與公民人身、財產以及其他權利密切相關的執法大權,這種重要權力一旦被腐蝕濫用,將直接損害公民的合法權益。因此,政法機關的權力必須嚴格依照法定許可權、程序行使,整個行使過程必須受到嚴格的監督和制約。
違法受追究。違法必究是社會主義法制的基本要求,也是法律權威與尊嚴的重要體現。在現實生活當中,對執法者的違法行為依法追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要建立起對執法犯法者的嚴厲追究機制。只有執法者的違法行為都毫無例外地依法受到追究和懲罰,才能給整個社會樹立依法辦事的良好示範。
F. 全面依法治國的指導思想是什麼
全面依法治國的指導思想是:
1、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作為長期堅持的行動指南
2、把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作為唯一的正確路徑
3、把「四個維護」作為永遠的價值追求
4、把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作為崇高使命和奮斗目標
全面依法治國
依法治國就是依照體現人民意志和社會發展規律的法律治理國家,而不是依照個人意志、主張治理國家;要求國家的政治、經濟運作、社會各方面的活動通通依照法律進行,而不受任何個人意志的干預、阻礙或破壞。
簡而言之,依法治國就是依照憲法和法律來治理國家,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是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客觀需要,也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顯著標志,還是國家長治久安的必要保障。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是人民當家作主根本保證。
G. 簡述中國古代史上重要的法制思想,中國封建社會的法制有何特點
簡述中國古代史上重要的法制思想。
【答案】戰國時期,韓非子主張「以法治國」「法不阿貴」。秦朝建立後頒布了通行全國的秦律,集中體現了地主階級的意志。《大明律》增加了經濟立法。黃宗羲提倡「法治」,反對「人治」。
中國封建社會的法制有何特點?
【答案】法律是皇帝意志的體現,社會成員的法律地位不平等;法律嚴酷;以令代法,主觀性、隨意性強。
H. 中國傳統的法律思想有哪些
(一)家族倫理
古代是沿著由家而國的途徑進入階級社會 的,因此,宗法血緣關系對社會的各個方面有著強烈的影響。尤其宗法與政治高度結合造成家國一體的 特有體制。儒家思想占據統治地位後,便開始了道德法律化與法律道德化的交融發展過程。從而形成了中國特有的法律與道德結合的倫理法。在 普遍重視倫常的 古代社會,要發揮家長族長對家族的管理作用只依靠倫理當然不夠,因此才通過制定法律,使倫常關系變成以權利義務為內容的法律關系。
(二)「君權神授」
所謂「君權神授」就是君主的詔令是最高的法律,君主是國家的大家長。這實際上是家本位倫理擴大使用而已。古代家國同構,國家是家的放大,一切適用家的倫理在被移做法律原則後都適用於君民之間。一切對皇帝權威的 威脅都被定為最嚴厲的犯罪,要受到最嚴厲的懲罰。
(三)德主刑輔
德主刑輔是古代中國傳統思想的主線。儒家認為無論人性善惡都可以用道德教化的力量以收到潛移默化之功效。這種以教化改造人的方法無疑是最徹底最根本的方法,而法律是做不到這一點的。因為法律沒有強人為善的力量,頂多起到補救的作用。所謂「禮者禁於將然之前,而法者禁於已然之後。」兩者之價值自然是不可同日而語。
(四)法有等級
對於法有等級,這是中國古代根深蒂固的思想,在這一點上我認為法家與儒家是有共同點的。法家講「刑無等級」實際上並不是沒有等級的。儒家「禮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就是等級之體現。(不做展開)
(五)「無訟」的追求
對於中國傳統文化影響巨大的儒、法、道三家,盡管他們採取的方法與途徑不同,但他們追求的終極社會政治的目標和理想,就是秩序的和諧。及至漢武帝標舉「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以「儒術」為核心,兼容並包其他各家思想之後,儒家法律思想中的「無訟」觀念 , 也就成為正統思想。從歷朝歷代的文史典籍中,都能發現儒家思想對訟獄觀念的闡述。孔子的施政綱領中就有「聽訟,吾猶人也,必也使無訟乎」儒家思想中所嚮往的理想社會是「講信修睦 ,選賢與能」 平靜恬美的禮制社會,由此描繪了上古時君主禮賢下士 ,民眾淳樸率真的圖景 , 規定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夫夫、婦婦的社會秩序。
(六)人治追求
人治與法治是相對應的治理國家的兩種最主要的模式。其中儒家主張人治而法家重法治。關於賢人與良法的關系問題,孔子認為即使制定良好的法律最終還是必須由賢人來執行。如果良好的法律沒有賢人去執行的話再好的法律也是沒有用的。所以孔子主張賢人之治甚於法律,良好的法律必須由賢人去執行。儒家思想占統治地位後這一人治思想一直貫穿始終。
(七)權大於法
秦始皇建立皇帝制度,使得皇權專制制度化法律化。從此以後國家的最高權力都集中與皇帝一人。皇帝成為了神權族權軍權經濟權司法權的集中代表者。而皇帝只服從於天除此不受任何制約,法律也只不過是以皇帝為代表的統治階級的意志。
(八)民本主義
這是春秋重民觀念發展的理論成果,儒家法律思想的精華。儒家向來重視人命,主張立國應先利民,反對不教而驅民上戰場,不教而向民施刑殺。此外,孔子「愛人」說,孟子「民貴君輕」說,荀子「民水君舟」說均是民本主義思想的重要體現。
(九)大一統思想
古代王道政治的原則即為天下統一,反對分裂割據。孔子「禮樂征伐自天子出」,荀子「隆一而治」均為大一統思想之體現。
(十)順其自然
此與「無為而治」有點混同,其多少有些排斥法律,對法律的態度有幾分冷淡,因為法律有時候非但不是公平正義的東西,卻可能使人誤入歧途。總之既有利又有弊,順其自然或許是一種好的做法,但這會讓人產生另外一個問題,那就是「國家法律的產生與存在本身是否也是自然之事?」
(十一)天然秩序
儒家禮法的重要作為就是要構建一套教化天下的仁義道德與禮法規范。通過禮樂教化提高人的思想道德,調整相關的權力秩序,從而建立人與人,人與社會的和諧秩序。
(十二)重法治吏
依法治吏是古代傳統的法律思想。封建專制制度下,君主為了控制國家,勢必要 通過一個權力媒介,那就是官吏。中國古代社會所說的 人治其實就是官治。為了發揮官治的作用,那就需要治官。控制官吏的權力,防止權力濫用。
I.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思想的內容是什麼
一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的價值理論思想體系,涉及政治哲學、法哲學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有關范疇和內容,主要包括五個方面的內容:(1)馬克思主義國家與法的學說,馬克思主義的國家觀、政黨觀、民主觀、法律觀、法治觀、人權觀、平等觀、正義觀和權力觀,馬克思主義法學思想等。(2)社會主義法治精神、社會主義法治意識、社會主義法治觀念、社會主義法治價值、社會主義憲制和法治原則、社會主義法治思想、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社會主義法治文化、社會主義法治學說等。(3)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學的理論體系、學科體系、課程體系等。(4)公民和國家公職人員的法治態度、法治心理、法治偏好、法治情感、法治認知、法治立場、法治信仰等。(5)關於法和法治的一般原理、價值、功能、原則、學說、方法和知識等的理論。
二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的制度規范理論體系,涉及法治的基本制度、法律規范、法律體系、法治體系、法治程序、法治結構等范疇和內容,主要包括四個方面的內容:(1)關於國家憲法和憲制的理論,如憲法規定的社會主義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和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基層民主自治制度、特別行政區制度等)的理論,我國基本經濟制度、基本社會制度、基本文化制度的理論,社會主義民主選舉制度、人權保障制度、立法體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等的理論。(2)關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的理論,如憲法實施監督體系、法律法規體系、法治實施體系、法治監督體系、法治保障體系、黨內法規體系等的理論。(3)關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政府、依法行政和行政執法制度的理論,司法權、司法體制、司法程序、法律監督體制、公正司法制度、依法執政體制等的理論。(4)關於法治的一般制度、體系、程序、規則、規范和架構等的基本原理。
三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的實踐運行操作理論,涉及法治原理的應用、法治行為、法治實踐和法律制度運行等范疇和內容,主要包括五個方面的內容:(1)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等法治建設各個環節的理論。(2)依法治國、依法行政、依法執政、依法治軍、依法辦事等法治實施各個方面的理論。(3)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法治經濟、法治政治、法治文化等法治發展各個領域的理論。(4)執政黨在憲法和法律范圍內活動,領導立法、保證執法、支持司法、帶頭守法等依規治黨和依法執政的理論。(5)關於法治運行實施的一般規律、特點、機制、行為、方式等的基本理論。
四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的相關關系理論,涉及法治存在發展的外部關系,涉及法治與若干因素的相互作用、彼此影響、共同存在等現象及其內容,主要包括七個方面的關系:(1)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全面深化改革、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關系。(2)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與市場經濟、民主政治、和諧社會、先進文化和生態文明的關系。(3)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與道德、紀律、政策、黨內法規、習俗、鄉規民約、社會自治規范等其他社會規范的關系。(4)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與民主、自由、人權、平等、公正、安全、秩序、尊嚴、和諧、權威、平安、幸福等的關系。(5)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與促進發展、維護穩定、構建秩序、化解矛盾、解決糾紛等的關系。(6)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與政黨、宗教、以德治國、依規治黨、國家治理現代化、良法善治等的關系。(7)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與人類法治文明、西方法學理論、中華法系文明、國際法治理論、全球化法治進程等的關系。
J. 中國歷史上依法治理的思想源於先秦儒家
春秋時期,齊國管仲是早期法家的代表人物,主張:「治國使眾莫如法,禁淫止暴莫如刑。」
張晉藩先生曾撰書稱,管仲是提出以法治國的第一人。
《管子校注·明法解第四十六》說:「威不兩錯,政不二門。以法治國,則舉措而已。」
以法治國,是國家管理經驗的高度概括,也是法家法治思想的升華。
管仲對以法治國的作用表現出了極大的信心,認為實行以法治國可以有效地統一政令,無論施政、威下,都不過是「舉措而已」。
管仲以法治國方案的提出,是春秋大變動的時代產物,也是法家在總結治國理政經驗基礎上的新思路、新方案的集中體現。
春秋時期,由於生產工具的進步,帶動了生產關系的變化,原有的土地國有制度逐漸為新開墾的私田所取代。生產關系的變化也使得整個上層建築都發生了劇變,曾經天下共主的周王室衰微了,「諸侯不朝,王命不行」,列國之間纂弒不絕。
孟子曰:「臣弒其君者有之,子弒其父者有之。」周初設計的維護等級秩序的禮制受到破壞,諸侯之間僭號稱王、僭號稱公層出不窮。
在不斷發生的大侵小、眾暴寡的戰爭中,一些國家被兼並了。如,周初分封時,姬姓之國五十有五,至春秋末年,見於年表者僅魯、蔡、曹、衛、晉、鄭、齊、楚、宋、杞、陳、吳、邾、莒、許、小邾等十餘國而已。
擁有實力的諸侯國紛起爭雄稱霸,先是齊桓公霸諸侯,一匡天下,其後晉文公、秦穆公、楚莊王相繼稱霸。在禮樂失序的社會劇烈變動面前,儒、墨、道、法各派的思想家都在思考著一個共同問題,就是如何控制局面,重新營造理想的國家治理環境。
儒家創始人孔子懷念周初的禮樂文化,提出「克己復禮為仁」。而此時的「仁」,已經由「仁者愛人」發展為仁政、徳政的政治理想,通過「為政以德」,達到「天下歸仁」的終極目標。
與儒學並稱「顯學」的法家學派提出法治理論,其主要內容是:建立以法為治的國家制度,由國家制定成文法,設置於官府,公之於百姓;君主以法作為管理國家、控馭臣僚百姓的手段;實行重刑主義,以刑輔政,以刑去刑;通過貴賤上下皆從法,實現立公廢私的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