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初中道德與法治的論文

初中道德與法治的論文

發布時間: 2022-05-10 03:55:24

『壹』 思想道德與法律基礎的論文

論思想道德與法律有關

一從社會學角度講,我國正在融入法治社會。對置身於未來社會的任何一個人,是無法擺脫法律而生存的。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構建和加入WTO,所有市場主體都得遵循統一的規則或制度,在這種高度規則化的社會里,「法制手段」將越來越廣泛地運用於我們的現實社會關系中。這意味著,從個體人的日常生活行為到豐功偉業之創造,均離不開一定的法律知識或法律技能。當我們以審思發展和關切生活的態度來判斷實踐視域時,自然會發現,必備的法律素養,已成為現代市民特別是青年學生們立足社會的不可或缺的基本要件。
何為法律素養,簡言之,是指認識和運用法律的能力或素質。一個人的法律素養如何,是通過其掌握、運用法律知識的技能及其法律意識表現出來的。法律知識主要由兩部分組成,一是制定法中關於規則的知識,即所謂的法律條文體系;二是法律學問中關於原理的知識,即所謂的法律原理或法律理論。一般意義上的學法、懂法,就是要求既熟知一些基本的法律條文,同時又掌握一定的普遍適用的法律原理。而法律意識,它是社會意識的一種形式,「是人們的法律觀點和法律情感的總和,其內容包括對法的本質、作用的看法,對現行法律的要求和態度,對法律的評價和解釋,對自己權利和義務的認識,對某種行為是否合法的評價,關於法律現象的知識以及法制觀念等。」 [1] 良好的公民法律意識能驅動公民積極守法。公民只有具有了良好的法律意識,才能使守法由國家力量的外在強制轉化為公民對法律的權威以及法律所內含的價值要素的認同,從而就會嚴格依照法律行使自己享有的權利和履行自己應盡的義務;就會充分尊重他人合法、合理的權利和自由;就會積極尋求法律途徑解決糾紛和爭議,自覺運用法律的武器維護自己的合法權利和利益;就會主動抵制破壞法律和秩序的行為。另外,良好的公民法律意識能驅動公民理性守法,實現法治目標。理性守法來自以法律理念為基礎的理性法律情感和理性法律認知。法律意識,一般由法律心理、法律觀念、法律理論、法律信仰等要素整合構建,其中,法律信仰是法律意識的最高層次,也是大學生法制教育的核心。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社會實踐選題報告
大學生戀愛心理調查與研究
如今,在大學的校園里,如果見不到情侶,那比在沙漠不到沙粒,在大海里見不到水滴還要讓人驚奇。無論是在隱蔽的花園里、樹林中,還是在大庭廣眾的操場邊、馬路旁,都能見到成雙成對的熱戀情侶相親相吻、相依相擁。戀愛已經成為大學校園里一道耀眼的風景。本文就將圍繞大學生男生戀愛心理方面的問題進行一些探析。
一,高校男生戀愛心理現狀及特點
1,動因復雜多樣 雖然大部分大學生認為戀愛僅僅是一門選修課,但有可靠資料顯示,在大學生中,有78.9%的人戀愛過或是正在戀愛中。據我們從幾所高校的抽樣調查也顯示,僅僅有4.35%的高校男生不贊成大學生戀愛,8.7%的男生表示自己在大學不會談戀愛。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讓戀愛在大學里如此流行呢?換句話說,大學生戀愛的動因是什麼呢?經過調查分析,根據主觀方面的原因,我們把高校男生戀愛的動因分為以下五種類型:
(1) 情不自禁型 在校大學生已經成年或接近成年,隨著生理的發育成熟,心理上也逐漸顯示出接近異性的渴望,有人把這一現象叫做「異性吸引期」。這時如果遇上自己心儀的女孩,那男生就會發起「進攻」,來滿足心中那份情不自禁的感情的沖動。這種人,在與戀人的相處中往往表現的感情專一,充分尊重對方,且樂意為對方分擔困苦。在我們的調查中,因為這一動因而戀愛的男生約佔了44%以上,是所佔比例最大的一類。
(2) 務實型 高校的男生有的人選擇女友的標准就是要有共同的理想,共同的信念與共同的事業基礎。他們戀愛的目的就是要找一個志同道合得人,將來和她走向婚姻的殿堂,攜手走過這一生的風風雨雨。這種人,在戀愛中一般能做到學習刻苦,與戀人互相激勵,共同進步。這一類人在我們的調查中,佔了接近40%。
(3) 彌補型 大學生擺脫了高中的那種高壓,繁忙的抑鬱生活。來到大學,老師不再形影不離的管制著,家長更是隔了千山萬水,自由的生活再加上空閑的時間,一下子輕松下來。但是,正因為如此,大學生往往各自為政,特別是大一新生,人生地不熟,同學們相聚的時間明顯減少。所以大學生雖然生活在集體中,卻容易有孤獨寂寞的感覺,顯得空虛無聊。這時候,往往最先想到的就是找一個女朋友,用戀愛來填補生活的空虛。出於這一目的而談戀愛的人在男生中大概佔了10%。
(4) 虛榮型 有很多人見周圍的人都已出雙入對,而自己還是光棍一個,就覺得很沒有面子,甚至覺得是一種恥辱。在他們的心目中,如果能贏得「系花」或是「校花」的芳心,那就是莫大的榮耀。這種人談戀愛完全是為了裝潢門面,滿足自己的虛榮心。這大概佔了5%。
(5) 好奇型 現在,有好多人在高中甚至是在初中都已經嘗試了愛情的滋味,再加上現代網路等媒體的宣傳,對大部分人來說,愛情已經不是神秘莫測的事了。但是,也有少部分在家長老師的嚴密監控下,尚還未涉足這一禁區。他們對這一神秘的領域充滿了好奇。強烈的好奇心使他們去戀愛。這約佔了1%。
2,火一般的熱情 一個男生一旦決定愛上一個女孩,那他自己的心靈全部空間就往往被她所佔據,朝思暮想,夢牽魂繞,大有一日不見如隔三秋之感。為了愛情,他們可以慷慨的付出一切。沒有什麼能比愛情更能讓人心甘情願的掏腰包了,在物質方面,他們可以一擲千金,甚至是傾家盪產,可以為了女友的一件首飾而省吃儉用一年。在精神方面,他們可以放棄自己的學業,讓約會,跳舞,看電影等占據自己所有的時間與精力,做一個全職的戀人。與陸小曼熱戀中的徐志摩在日記中寫到:「昨天早上,你沒有給我打電話,從九時半到十一點,我簡直就像活抱著炮烙似的受罪,心那麼的跳,那麼的痛,也不知道為什麼」,「你肯不肯親手拿刀割開我的胸膛,挖出我那血淋淋的心留著,算是我給你最後的禮物吧」。這大概反映出了所有熱戀中男生的心聲吧。
3,強烈的佔有欲,要求一份付出,就有一份收獲 戀愛中的男人願意付出一切,但同時也要求得到一切。他們要求自己的女朋友百分之百的屬於自己,就像自己的雙手絕對的屬於自己一樣。據我們的調查,近20%的男生希望自己的女友不接受別的異性的約會,75%的男生要求自己的女友在答應別的男人的約會之前先跟自己商量,只有5%的人能夠接受自己的女友不用徵求自己的意見和別人約會,而有12%的人表示,如果發現自己的女朋友跟別的男人約會,會提出分手。幾乎所有的男生不希望自己的女朋友跟自己撒謊。他們認為,我拿全盤的愛給你,一團火熱的真情,整個的給你,我也盼望你也一樣拿整個的,完全的愛給我。他們所要的是絕對的全部,因為他們所付出的也是絕對的全部。如果一對戀人中的女人對男人說:「我不想著你,是因為你就在我的身邊,何必再想?」那這個男生一定願意馬上死掉,從而去占據女友心靈空間的幸福。
4,承受挫折的能力不強,容易走上極端 由於種種原因,註定了大多數大學生的戀愛不會一帆風順,往往是一路坎坷和波折。在所難免的就要承受失戀的考驗。看到自己苦苦經營的愛情就要灰飛煙滅,不願面對這樣的事實,而走向極端的大有人在。有的人在失戀之後,沉浸於痛苦之中而不能自拔,自暴自棄,將自己的心從此冰凍塵封,發誓不再涉足愛情,「橫眉冷對秋波,俯首甘為光棍」。也有的人在失戀後,不再相信愛情的純潔,從而放盪無束,玩弄感情,心甘情願做一個情場的敗類。
5、性心裡不成熟 現今的社會已不是那個強調男女授受不清的時代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人的性觀念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的人說:這個時代是一個「性」趣盎然的時代。在這場波濤洶涌的性觀念改革朝中,雖然不能說大學生扮演了主力軍的作用,但起碼也是一支富有活力的生力軍。有資料此顯示:在大學男生中,有39.5%的人有過接吻,25.6%的人有過性愛撫,10.9%的人有過性交。我們的調查也表明,只有5.8%的大學男生表示自己不會在大學期間對自己的女朋友提出性要求。從生理上講,大學生已經發育成熟,但相應的性心裡卻不夠成熟。第一,大學生還無力承擔相關的責任。大學生都還沒有穩定的經濟來源,也沒有完全自立的能力。還沒有能力去接受性行為帶來的相關壓力,有人只顧一時沖動,偷吃禁果,無論是在精神上還是在物質上都要承受很大的壓力。更有人一闖下禍,就束手無策,溜之大吉,這更是不負責任的可恥行徑。第二,大學生的人格和價值觀還沒有完全定型,容易受外界的影響而改變,有很多人在社會的不良影響下,淪為性道德敗壞者。他們為了性而談戀愛,大搞「一夜情」,甚至去紅燈區玩「三陪」。這無論是對他人還是對自己都帶來了損害,對社會更是造成了不良影響。
二、女大學生戀愛心理特點
1、自主性強
女大學生在戀愛問題上,個性突出,重感情、易沖動,不受傳統習俗的局限,在確定戀愛關系前,甚至在確定戀愛關系後,一般都不徵求雙方父母的意見,
2、戀愛動機簡單化
許多大學生在戀愛中沒有考慮到將來的結婚,不是清楚地自覺地意識到應選擇一個終身伴侶,他們戀愛,只是因為需要愛和被愛。
3、自控力與耐挫力較弱
女大學生一旦陷入熱戀之中,不往往善於控制自己的情感,任感情隨意放縱,缺乏理智的駕馭能力,對戀愛對象過份依賴,稍有波折就痛苦萬分。一旦戀愛受挫,即會情緒失控,無法自拔,對學習造成嚴重影響。
4、不成熟性與不穩定性
當前大學生的戀愛,呈現低年級化,人數呈上升趨勢。一年級就開始談戀愛的已不是個別現象,有的學生甚至一進校就談戀愛。這些低年級學生,由於社會閱歷淺,思想單純,很多學生對於自己的人生目標和需要,還沒有一個很清楚的概念,造成在對待戀愛問題上簡單、幼稚和不成熟。在擇偶標准上,往往重外表,輕內在。在戀愛方式上,往往重形式,輕內容。在戀愛行為中,往往重過程,輕結果;重享樂,輕責任。這種戀愛問題上的不成熟性,加之他們在就學期間經濟上尚未獨立,戀愛過程中感情和思想易變,缺乏妥善處理戀愛中情感糾葛的能力,極易造成戀愛的周期性中斷,或對戀愛對象的選擇漂泊不定,戀愛的成功率很低。
多方努力,打造大學生健康的戀愛心理
大學生良好的戀愛心理的形成,需要各方面的努力,多管齊下,。學校要加強相關方面的教育和宣傳,家長要適時進行有益的引導,社會需要加強精神文明建設,規範文化市場,形成良好的社會風氣。但是,更重要的是大學生自己加強自身的修養,嚴格自律做一個高尚的人。
1,端正戀愛的動機 真正的愛情是源於兩個人內心深處的彼此欣賞,她是高貴的、偉大的、神聖的。愛一個人,唯一的原因就是內心深處喜歡她,希望她能與自己畢生相伴。希望她能陪自己迎接人生的每一輪朝陽,送走每一天晚霞。因為愛她,所以愛她,寂寞絕對不能成為戀愛的理由。我們可以因為戀愛而不再寂寞,但戀愛絕對不是寂寞的產物。不僅如此,越是在寂寞的時候,我們越應該小心愛情,因為寂寞的時候,我們常常把不是愛情的東西當成愛情,一場錯誤的愛情卻會讓我們心酸不已。愛情更不是虛榮,從某一個角度講,愛情僅僅是兩個人之間的事,和其他人沒有關系。能找到一個絕頂好的女朋友,那是你莫大的福氣,應該好好珍惜,但那絕對不是供你炫耀的資本,別人都已抱得美人歸,你還是孤身一人,那也決不是可恥的事。如果是為了所謂的面子,隨便找一個女朋友跟她談戀愛,那帶來的除了無窮的痛苦,就是無限的悔恨。有一首歌唱到:「因為愛,所以愛,感情不必拿來慷慨」。的確,在面對愛情的時候不妨吝嗇一點。我們不必去給別人施捨愛情,專心等待吧,等到那個真正值得讓你付出一切的人再來付出那一腔熱誠,「有花堪折方需折」哦。
2,把握分寸,不咄咄逼人 面對愛情,不認真不行,不付出更不行。但是,莎士比亞曾經說過:「愛和碳相同。一旦燒起來,就無法叫它冷卻.讓它任意燃燒,那就要把心燒焦.」愛情需要掌握火候,小心引火燒身,特別是大學生,不應該忘記自己的本職工作.如果為了收獲愛情,而荒廢了學業,那無疑是丟了西瓜,撿了芝麻.最起碼,也要把二者擺在同等重要的位置,爭取愛情與事業的雙贏.另外,大學生沒有固定的經濟來源,不顧自己的實際情況,傾家盪產只為博得紅顏一笑,用父母的血汗錢為自己的愛情買單,那都不是明智之舉.同時,還應該注意對方的感受,不要咄咄逼人,要留給對方一定的空間.
3,付出比索取更重要,對方的幸福是自己最大的滿足熱戀中的人不可以有太強的佔有欲.因為愛她,所以付出.付出不是為了回報,而是為了對方因此而獲得幸福.有什麼事會比能讓自己所愛的人幸福更快樂呢?你和女朋友之間,是兩個相互獨立的個體,她不可能百分白的屬於你.她應該有屬於自己的自由空間,你也需要有這個度量.愛情不是市場交易,不遵循公平交易的原則.在愛人面前,需要的是理解與寬容.適當的距離能產生無限的美.愛情是彼此獨立個性完美的結合,既融為一體又相互獨立.
4,失戀,是雨過天晴在你決定戀愛的時候,你同樣選擇了失戀的可能.失戀的後面是痛苦與煩躁,你是否能夠調整自己,是否能夠從挫折中找回自信,這些都必須考慮清除.否則,就等你成熟一點、堅強一點的時候再談戀愛吧.愛是一種能力,承受失戀同樣也是發展愛情的一種能力.分手並不可怕,因為它剝奪不了你愛的能力.你要感激曾經的愛,至少它讓你明白了什麼是愛,怎樣去愛,怎樣獲得愛.更不能用恨抹殺愛,畢竟自己曾經付出過,快樂過.「聚散皆是緣」,分手難免痛苦,但不必痛不欲生,用一顆平常的心去面對失戀,地球不會因為我的失戀而停止轉動,時針不會因為我的失戀而停止前行.東方,明天依舊分娩出朝陽.失戀了,但還得活著,雨過總是天晴.讓歲月撫平心靈的創傷,耐心等待下一站你美麗的天使到來.
5,樹立高尚的性觀念性是戀人之間的感情發展到一定程度時不可避免的話題.它是異性之間相互表達感情的一種最高形式,是嚴肅的、聖潔的,而不是隨便的、下流的.大學生處在生理發育成熟但心理發育不夠成熟的特殊階段.強烈的好奇心讓很多大學生輕率的對性作出嘗試,往往造成嚴重的甚至是悲劇性的後果.給他人和自己帶來無限的煩勞.作為一個大學生,一定要樹立健康、高尚的性觀念.
(1)、注重性安全隨著性解放的浪潮,艾滋病等大量通過性傳播的疾病,也像風暴潮一樣襲擊了人們.如今,婚前性行為已經被默認和接受,特別是年輕的大學生更是顯得前衛.在這種環境下成長的大學生就更因該潔身自好,嚴格自律,確保他人、自身的健康.
(2)、樹立性責任意識一個大學生應該明白,作為有行為意識,有高等智慧的人類,決不應該簡單的把性理解成一種享樂.性,在肉體接觸的同時,更是兩顆心、兩個靈魂的融合.大學生,特別是男生,應該理性的對待性行為.必須考慮到性行為所帶來的後果和自己所承擔後果的能力,必須對對方、對自己的行為負責.切不可因為一味的追求享樂,而不顧他人的利益,更不可因為一時的沖動,而作出有損別人和自己的事情.
大學生,正處在一個朝氣蓬勃、陽光明媚的季節,也是戀愛的黃金季節.當你遇上了那個讓你心動的人時就向她表白自己的心聲吧.但要記住,只有用一顆健康積極的心澆灌愛情的幼芽,愛情才能開出美麗的花.
三、大學生戀愛存在的問題
1、單相思與愛情錯覺
單相思是指異性關系中的一方傾心於另一方,卻得不到對方回報的單方面的「愛情」。
愛情錯覺則是指在異性間的接觸往來關系中,一方錯誤地認為對方對自己「有意」,
或者把雙方正常的交往和友誼誤認為是愛情的來臨。
愛情錯覺是單相思的另一種形式,它常會使當事人想入非非,自作多情。
單相思與愛情錯覺都是戀愛心理的一種認知和情感的失誤。單相思使某些學生陷入痛苦的境地,處於空虛、煩惱,甚至絕望之中。處理不好對以後的戀愛婚姻生活都有消極的影響,因此,陷入單相思的大學生要及早止步另做選擇。要想克服單相思和愛情錯覺,重要的是正確理解愛情的深刻含義,同時用理智駕馭情感,尊重對方的選擇,不可感情用事。
2、戀愛動機不端正
有些大學生的戀愛動機不是出於愛情本身,而是為了彌補內心的空虛、孤獨或隨大流有從眾心理。這類學生在擇偶時很少把戀愛行為與婚姻結合起來考慮,缺乏責任感。還有極少數的學生為了顯示自己的魅力,同時和幾位異性同學交往、周旋,搞多角戀愛,甚至和誰都不確定戀愛關系。
不道德的多角戀愛易引起紛爭、不幸和災難,也極易發生沖突,釀造悲劇,最終是對所有當事人都產生不良後果。
3、戀愛中的感情糾葛
三角戀愛、父母的反對、或周圍人的非議、戀人之間的矛盾、誤解和猜疑。
4、擇偶標准不切實際選擇對象理想化、虛榮心強。
5、失戀
失戀是指戀愛過程的中斷。
失戀帶來的悲傷、痛苦、絕望、憂郁、焦慮、虛無等情緒使當事人受到傷害。是
生中最嚴重的心理挫折之一。失戀所引發的消極情緒若不及時化解,會導致身心疾病。 四、培養健康的戀愛心理與行為
1、樹立正確的戀愛觀
(1)提倡志同道合的愛情。
在戀人的選擇上最重要的條件應該是志同道合,思想品德、事業理想和生活情趣等大體一致。應該是理想、道德、義務、事業和性愛的有機結合。
一般情況下,異性感情的發展是沿著熟人-朋友-好朋友-知己-戀人這一線索發展的,當一個男性成為一個女生心中任何人都不能代替的角色時,愛情就可能降臨。在分享快樂和痛苦、共同成長的過程中,愛情就會產生和發展。
(2)擺正愛情與事業的關系。
大學生應該把事業放在首位,擺正愛情與事業的關系,不能把寶貴的時間都用於談情說愛而放鬆了學習。因為學業是大學生價值感的主要支柱。當女大學把愛情視為生命的唯一時,愛情就是一株溫室中的花朵,嬌弱美麗卻經不起任何的打擊。當愛情成為女性唯一的存在價值時,她本人就會失去人格的獨立和魅力,也很容易失去被愛的理由。
多談談學習和工作,把戀愛行為限制在社會規范內,不致越軌,要使愛情沿著健康的道路發展。
3、培養愛的能力與責任
(1)迎接愛的能力。包括施愛的能力和接受愛的能力。一個人心中有了愛,在理智分析之後,要敢於表達、善於表達,這是一種愛的能力。一個沒有愛心的人是個自私自利的人。一個人面對別人的施愛,能及時准確地對愛作出判斷,並作出接受、謝絕或再觀察的選擇,這也是一種愛的能力。缺乏這種能力的人,或是匆忙行事,或是無從把握。大學生要具有迎接愛的能力,就應懂得愛是什麼,有健康的戀愛價值觀,知道自己喜歡什麼,需要什麼,適合什麼。就應對自己對他人對萬事保持敏感和熱情,就應主動關心他人,熱愛他人。當別人向你表達愛時,能及時准確地對愛的信息作出判斷,坦然地作出選擇。能承受求愛拒絕或拒絕求愛所引起的心理擾亂。
(2)拒絕愛的能力。自己不願或不值得接受的愛應有勇氣加以拒絕。拒絕愛要注意兩個方面:一是在並不希望得到的愛情到來時,要果斷,勇敢地說「不」,因為愛情來不得半點勉強和將就。如果優柔寡斷或屈服於對方的窮追不舍,發展下去對雙方都是不利的。二是要掌握恰當的拒絕方式,雖然每個人都有拒絕愛的權力,但是珍重每一份真摯的感情是對他人的尊重,也是一種自珍,同時是對一個人道德情操的檢驗。不顧情面,處理方法簡單輕率,甚至惡語相加,結果使對方的感情和自尊心受到傷害,這些做法是很不妥當的。
(3)發展愛的能力,培養愛的責任。前蘇聯著名教育家馬卡連柯說:「愛的力量只能在人類非性慾的愛情素養中存在。他的非性慾的愛情范圍愈廣,他的性愛也就愈為高尚。」發展愛的能力,並不是非要具體到對某一異性的愛,可以是更廣泛意義上的愛。我們的親人、同學、朋友、祖國和人民,都值得我們去熱愛。發展愛的能力,就是要培養無私的品格和奉獻精神,要培養善於處理矛盾的能力,有效地化解消除戀愛和家庭生活中的矛盾糾紛,為戀人負責,為社會負責,才能創造出幸福美滿的婚戀。
4、提高戀愛挫折承受能力
大學生的戀愛受多種因素的制約,因而在追求愛情的過程中遇到各種波折是在所難免的。前面所提到
對戀愛實施自我剋制,國外稱之為「情緒管理」,這要從三個方面著手。第一是自我認定:戀愛與學業哪一個為先?第二是自我設計:未來與現在哪一個為重?第三是自我剋制:向自己承諾婚戀在畢業以後,主動參與文娛活勸,淡化自己的緊張感、積極投入到社交活動中,克服自己的寂寞感。只有把消耗在戀愛上的心理能量轉移、升華到學業當中去,紊亂的情緒才能得到平衡和康復。

『貳』 道德與法治小論文怎麼寫

道德是法治的基礎,良好的道德教育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素養,完善的法治教育是社會和諧的重要保障。接下來小編為你帶來情與法的評判觀後感範文,希望對你有幫助。
我院組織全院師生觀看《道德與法制》節目,讓我深有體會。
雖然只看了兩個小時,但卻從中學到了很多。現在,覺得道德永遠都是必須的,人只為人,就在於有道德,沒有道德的人就會變成獸。
只有道德,人就會變成神。人不能變成獸也變不成神,所以人不能沒有道德,也不能只講道德。真正高尚的道德只是一鍾理想境界。這種境界值得追求,也應該追求。再總有求之不得和追之不及的時候,也總有達不到這個境界的人。而且人數也還不少,因此所謂道德高尚,必須提倡,也只能提倡。不能苛求,既然無法苛求每個人都道德高尚。
那麼,社會和政治,生活中的,不道德行為和犯罪行為。就不能提倡。
依靠道德風尚的提倡來消除,只能依靠制度和法律來防範,我們通常說:「反腐倡廉」就是充分意識到廉政要靠道德來提倡,腐-敗卻只能靠法律來鏟除。
所以沒有亘古不變的永恆道德與法律,今天的社會,代表不同利益的統治集團仍然存在,但是他們代表的階級利益是根本不同或者是對應的,不聽的統制集團各有各的階級利益,以及與其相適應的道德,法律是意志的具體化,而道德當然屬於意志范疇,那麼,法律當然反應統治階級的道德觀。
當代的大學生應提高對道德與法制的認識,努力成為一個「四有」青年,做一個對社會中一個高素質人才,就要從現在開始,注意加強修養,磨練意志,砥礪品格,培養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質與法律素質。
聽了「道德與法」報告,我對道德與法知識了解多了,感觸頗深。
在當今社會中,人們難免會遇到法與理、法與情、違背道德的沖突與事件,可人們究竟該何去何從呢?使用違規葯品致使眾多兒童普患「怪病」,這啟示我們要增強法律意識,提高職業道德;也應該學習職業道德意識和職業活動中的法律意識;國家機關及公職人員要積極貫徹執行國家制定的各項法律,保證少年兒童健康快樂地成長。
「毒針」進校園啟示我們要珍愛生命。我們作為21世紀的新青年應努力學習和掌握基本的法律知識,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不能讓「毒針」再次進入校園。我們只有了解法律法規,又了解法律原理原則等,才能更好地領會法律精神,養成法律思維,運用法律武器來思考和處理各種法律問題。
看了「幸福生活」這個短片,我想到我們應該自覺維護自身利益,但不得損害他人利益和破壞他人生活。
我們身為一名大學生,要充分認識法律規范在人們生活中的作用,正確把握公共生活中的主要法律規范的基本精神和主要內容,自覺遵守公共生活中的法律規范,提升自身文明素質,積極維護社會公共秩序,促進社會主義法制國家建設。我們要樹立並提高公共的法律意識,身體力行,從小事做起,從身邊做起,從自己做起,加強法律修養,才能在社會主義法治國家與和諧社會建設中做一個知法懂法守法的合法公民。
我們正處青年,青年時期可塑性大,是人生的起步階段,是品德養成的關鍵時期。我們應該注重思想道德修養,努力樹立正確世界觀、價值觀以及法律觀,對社會發展將產生長遠作用。

『叄』 道德與法律的論文

道德與法律的嬗變

內容摘要:法律與道德猶如車之兩輪、鳥之兩翼不可分離,二者的關系是一個歷史與現實中永恆的話題。人類的法律發展史告訴我們,從法律的產生到法治的實現就是一個道德法律化和法律道德化交互演進的過程。道德法律化強調人類的道德理念鑄化為法律,即善法之形成過程;法律道德化強調法律內化為人們的品質、道德。

關鍵詞:禮;道德法律化;法律道德化;法治;德治

不管法治這張天網如何恢恢,總有漏網之魚;不管法治調整的范圍多麼廣闊,總有鞭長莫及的地方。從這種意義上來說,凡是法治不及之處,皆是德治用武之地,法治不可能完全取代德治。〔1〕德治是指在社會治理中對道德自律、道德教育、道德建設的重視和適用。法治與德治在社會治理中應是相輔相成、相互呼應的,即法律與道德雙管齊下、「綜合治理」。中國古代的法律實際上是一種二元體制,就是兩種體系或淵源、形態的法律並存。一種是國家制定法,一種是「禮法」、「德法」。這兩種社會調節手段相互配合,把各種社會現象納入其調整范圍。而我國當代社會法律是唯一的社會調節手段,道德作為另一種調節手段存在嚴重缺位。這樣的一元法體制亟待調整。因此,有必要考察我國古代「禮」與「法」的關系,吸收其合理內核,建立起德法並治的二元法體制。

一、中國古代道德與法律關系之考察

「德」,在西周時是一個融道德、政治、信仰、策略為一體的綜合概念。它要求統治者敬天孝親,對己嚴格,與人為善,只能在不得已時才使用刑罰,而使用時必須慎重。儒家對「德」加以繼承和發展,一方面突出了「德」的政治意義,主要包括寬惠使民和實行仁政,認為「德」是治理國家、取得民心的主要方法;一方面抬高了「德」的地位,認為「德」高於君權與法律,是行政、司法的指導方針,即主張「德主刑輔」。〔2〕儒家的這種德治是以「禮」做為根本內容的。「禮,履也,所以事神致福」。〔3〕禮的起源與宗教、祭祀、宗法有關,它體現了社會中的宗法身份等級,同時作為身份社會的古代中國也促成了禮的繁衍,兩者互為支架。但禮的范圍很難界定,它包羅萬象,無所不在,既可以是個人生活的基本信仰,又可以是治理家、國的根本綱領;它是對他人做道德評判和法律裁斷的最後依據,又是社會所有制中所包含的基本精神;它一方面細膩地對人的行為做出准則式規定,另一方面又對社會的方方面面作理論上的抽象。再論及「法」,「灋,刑也,平之如水;灋,所以觸不直者去之,從去」。〔4〕「平之如水」,有公平、正義之義。因此要正確理解禮與法的關系,就必須將其放入中國古代這片土壤中,以中國傳統的視角來審視。

(一)道德的法律化

所謂道德的法律化,主要側重於立法過程,指的是立法者將一定的道德理念和道德規范或道德規則藉助於立法程序以法律的、國家意志的形式表現出來並使之規范化、制度化。

1、周公制禮,引禮入法

周公制禮就是對夏殷之禮進行整理補充、厘訂,使禮的規范進一步系統化,禮的原則趨於法律化。「禮,經國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後嗣者也。」〔5〕「道德仁義,非禮不成;教訓正俗,非禮不備;分爭辯訟,非禮不決;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禮不定;宦學事師,非禮不親;班朝治軍,涖官行法,非禮威嚴不行」。〔6〕「夫禮,天之經也,地之義也,民之行也」。〔7〕周禮所確定的基本原則是「親親」、「尊尊」。親親與尊尊的一致性,表現了族權與王權的統一。「事無禮則不成,國無禮則不寧」。〔8〕禮與刑在性質上是相通的,在適用上是互補的,違禮即是違法,違法即是違禮,出禮入刑。但是禮與刑的適用對象各有所側重。正所謂「禮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

2、獨尊儒術,德主刑輔

漢儒董仲舒以天人感應說為德主刑輔的哲學基礎,以陰陽五行相輔相成之理,來論證德主刑輔符合天道運行的規律。「天道之大者在陰陽。陽為德,陰為刑;刑主殺而德主生,是故陽常居大夏,而以生育養長為事;陰常居大冬,而積於空虛不用之處,以此見天之任德而不任刑也……王者承天意以從事,故任德教而不任刑。刑者不可任以治世,猶陰之不可任以成歲也。為政而任刑,不順於天,故先王莫之肯也」,「聖人多其愛而少其嚴,厚其德而減其刑」,〔9〕即「德主刑輔」。

漢朝的道德的法律化一方面表現為把符合儒家原則的通過法律表現出來,另一方面表現為董仲舒的春秋絕獄,即在司法中引經絕獄。董仲舒對春秋絕獄的解釋是:「春秋之聽獄也,必本其事而原其志:志邪者不待成,首惡著罪特重,本直者其論輕。」由此可見,「春秋絕獄」的要旨是:必須根據案件事實,追究行為人的動機;動機邪惡者即使犯罪未遂也不免刑責;首惡者從重懲治;主觀無惡念者從輕處理。此絕獄固然是要解決法律使用過程中的問題,但如果從一個更大的層面上看,就是他同時在重建古代法的倫理結構。

案例一:甲有子乙以乞丙,乙後長大,而丙所成育。甲因酒色謂乙曰:汝是吾子。甲以乙本是其子,不勝其忿,自告縣官。仲舒斷之曰:甲生乙,不能長育,以乞丙,於義已絕矣。雖杖甲,不應坐。〔10〕

案例二:甲夫乙將船,會海風盛,船沒溺流死亡,不得葬。四月,甲母丙即嫁甲,欲皆何論?或曰:甲夫死未葬,法無許嫁,以私為人妻,當棄市。議曰:臣愚以為,《春秋》之義,言夫人歸於齊,言夫死無男,有更嫁之道也。婦人無專制擅恣之行,聽從為順,嫁之者歸也,甲又尊者所嫁,無淫行之心,非私為人妻也。明於決事,皆無罪名,不當坐。〔11〕

通過春秋絕獄中的案例可看出,它在親親、尊尊等總的原則上與漢律是相同而且互補的,也就是說經義與律令絕不可能水火不容。所以,我們完全可以說漢朝法律即使體現了完全意義上的法家思想,但內中也有許多基本合乎儒家信條的內容。這表明了儒、法兩種思想實際所具有的共同文化背景,也表明了他們在早期法律實踐中的融會貫通。

3、德禮為本,刑罰為用

唐朝繼續並發展了漢魏晉以來的法律儒家化的潮流,使體現宗法倫理關系的禮,基本上法律化了,以至「一準乎禮」成為對唐律的主要評價。具體說來,第一,禮指導著法律的制訂。如貞觀修律時根據「為臣貴於盡忠,虧之者有罪,為子在於行孝,違之者必誅,大則肆諸市朝,小則終貽黜辱」.〔12〕儒家教條,調整了謀反大罪應誅連父子、祖孫、兄弟的血親范圍。第二,禮的基本規范直接入律。如祖父母、父母在,子孫別籍異財者,徒三年,子孫違反教令,供養有缺者,徒二年。第三,定罪量刑於禮以為出入。第四,禮法由互補,發展為統一的體用關系。《永徽律疏》序言中明確宣布:「德禮為政教之本,刑罰為政教之用,猶昏曉陽秋相須而成者也。」

(二)法律的道德化

以上考察反映的是中國古代傳統道德法律化的過程。下面再談另一主題——法律的道德化。法律與道德是兩種性質不同而有關系密切的社會現象,中國古代社會的「出禮入刑」產生了雙重結果:一方面,道德訓誡具有了法律的威勢,另一方面,法律規范同時要行道德的職能。所謂法律的道德化,主要側重於守法的過程,指的是法律主體把守法內化為一種道德義務,以道德義務對待法律義務。請看下面兩個案例:

案例三:吳重五家貧,妻死之時,偶不在家。同姓吳千乙兄弟與之摺合,並挈其幼女以往。吳重五歸來,亦幸其女有所歸,置而不問。未幾,吳千乙、吳千二將阿吳賣與翁七七為媳婦,吳重五亦自知之。其事實在嘉定十三年十一月。去年八月,取其女歸家,至十一月,復嫁給李三九為妻,……阿吳既已嫁李三九,已自懷孕,他時生子合要歸著。萬一生產時,或有不測,則吳重五、李三九必興詞訟,不惟翁七七之家不得安跡,官司亦多事矣。當廳引上翁七七,喻以此意,亦欣然退廳,不願理取,但乞監還財產,別行婚娶。阿吳責還李三九交領。吳千乙、吳千二、吳重五犯,在赦前且免於斷引,監三名備元受錢會,交還翁七七。〔13〕這篇判詞絕妙之處不僅在於它解決了一起糾紛,更在於它注重當事人之間關系的調停,以避免日後再因此事起糾紛。執法者著意由道德上立論,使案件的判決合情、合理、合法。從這樣的意義上,可以認為中國古代法律受道德原則支配,為道德精神浸染。

案例四:謝登科控戚徐有才往來其家,與女約為婚姻,並請杖殺其女。余曰:「爾女已字人乎?」曰:「未」。乃召徐至,一翩翩少年也。斷令出財禮若干勸放,謝以女歸之。判曰:城北徐公素有美譽江南,謝女久擅其才名,既兩美之相當,亦三生之湊合,況律雖明設大法,禮尤貴順人情,嫁伯比以為妻,雲夫人權衡允當,記鍾建之大負我楚季革,從一而終,始亂終成,還思補救,人取我與,畢竟圓通,蠲爾嫌疑,成茲姻好。本縣亦冰人也耳,其諏吉待之。〔14〕此案為兒女自由戀愛引起,謝登科以女兒私訂終身,違反了禮法「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戒律,而執法官卻對傳統禮法重新釋義,「律雖明設大法,禮尤貴順人情」,促成一段美好姻緣。這二則判例說明一個問題:當時的執法者已將法律內化為道德,追求一種超法律的境界。

(三)中國古代禮與法關系嬗變的特點

縱觀中國古代的「禮」與「法」的關系,道德法律化與法律道德化的嬗變過程表現出如下特點:1、儒家的「仁、義」思想是「禮」與「法」嬗變的基礎。儒家的思想在中國幾千年的封建社會中一直居於統治地位,其對當時中國的法律發揮著重要影響。「三綱五常」等儒家禮教是中國古代正統道德的一般原則。法律與道德發生沖突時,自漢唐始便以法律的讓步來解決:法律公然規定了「親親得相首匿」的制度,公然破壞了自己的尊嚴而開方便之門。這就是中國古代人的選擇。2、社會經濟狀況的發展是「禮」與「法」嬗變的條件。經濟的發達是社會進步的重要標志,同時也是人類向更高文明邁進的前提。中國古代的法律史表明,經濟的興衰與法律的道德性直接相關。經濟發達時期,人們對社會的道德要求較高,同時自身也表現出較高的道德水準,因此這時的法律體現著更廣泛的道德。與此相反,經濟蕭條時期,人們的道德表現較之以前欠缺,社會總體道德水平也下降,這時的法律就缺少道德的教化。3、維護封建皇權是「禮」與「法」嬗變的核心。不管法律與道德誰主沉浮,二者都要以維護封建皇權為其首要考慮,這也是階級社會道德與法律所不可逃脫的命運。4、權力階層的態度是「禮」與「法」嬗變的關鍵。申言之,「出禮入刑」即道德的法律化,要求道德須是符合權力階層意志的道德;重「禮」守「法」即法律的道德化,要求法律須是權力階層內化為其自身道德的法律。

二、道德與法律關系的法理探析

(一)道德與法律的辯證關系

道德與法律是社會規范最主要的兩種存在形式,是既有區別又有聯系的兩個范疇。二者的區別至少可歸結為:

1、產生的條件不同。原始社會沒有現代意義上的法律,只有道德規范或宗教禁忌,或者說氏族習慣。法律是在原始社會末期,隨著氏族制度的解體以及私有制、階級的出現,與國家同時產生的而道德的產生則與人類社會的形成同步,道德是維系一個社會的最基本的規范體系,沒有道德規范,整個社會就會分崩離析。

2、表現形式不同。法律是國家制定或認可的一種行為規范,它具有明確的內容,通常要以各種法律淵源的形式表現出來,如國家制定法、習慣法、判例法等。而道德規范的內容存在於人們的意識之中,並通過人們的言行表現出來。它一般不訴諸文字,內容比較原則、抽象、模糊。

3、調整范圍不盡相同。從深度上看,道德不僅調整人們的外部行為,還調整人們的動機和內心活動,它要求人們根據高尚的意圖而行為,要求人們為了善而去追求善。法律盡管也考慮人們的主觀過錯,但如果沒有違法行為存在,法律並不懲罰主觀過錯本身,即不存在「思想犯」;從廣度上看,由法律調整的,一般也由道德調整。當然,也有些由法律調整的領域幾乎不包括任何道德判斷,如專門的程序規則、票據的流通規則、政府的組織規則等。在這些領域,法律的指導觀念是便利與效率,而非道德。

4、作用機制不同。法律是靠國家強制力保障實施的;而道德主要靠社會輿論和傳統的力量以及人們的自律來維持。

5、內容不同。法律是以權利義務為內容的,一般要求權利義務對等,沒有無權利的義務,也沒有無義務的權利。而道德一般只規定了義務,並不要求對等的權利。比如說,面對一個落水者,道德要求你有救人的義務,卻未賦予你向其索要報酬的權利。向被救起的落水者索要報酬往往被視為不道德。

道德與法律又是相互聯系的。它們都屬於上層建築,都是為一定的經濟基礎服務的。它們是兩種重要的社會調控手段,自人類進入文明社會以來,任何社會在建立與維持秩序時,都不能不同時藉助於這兩種手段,只不過有所偏重罷了。兩者是相輔相成、相互促益、相互推動的。其關系具體表現在:

1、法律是傳播道德的有效手段。道德可分為兩類:第一類是社會有序化要求的道德,即一社會要維系下去所必不可少的「最低限度的道德」,如不得暴力傷害他人、不得用欺詐手段謀取權益、不得危害公共安全等;第二類包括那些有助於提高生活質量、增進人與人之間緊密關系的原則,如博愛、無私等。其中,第一類道德通常上升為法律,通過制裁或獎勵的方法得以推行。而第二類道德是較高要求的道德,一般不宜轉化為法律,否則就會混淆法律與道德,結果是「法將不法,德將不德」。〔15〕法律的實施,本身就是一個懲惡揚善的過程,不但有助於人們法律意識的形成,還有助於人們道德的培養。因為法律作為一種國家評價,對於提倡什麼、反對什麼,有一個統一的標准;而法律所包含的評價標准與大多數公民最基本的道德信念是一致或接近的,故法的實施對社會道德的形成和普及起了重大作用。

2、道德是法律的評價標准和推動力量,是法律的有益補充。第一,法律應包含最低限度的道德。沒有道德基礎的法律,是一種「惡法」,是無法獲得人們的尊重和自覺遵守的。第二,道德對法的實施有保障作用。「徒善不足以為政,徒法不足以自行」。執法者的職業道德的提高,守法者的法律意識、道德觀念的加強,都對法的實施起著積極的作用。第三,道德對法有補充作用。有些不宜由法律調整的,或本應由法律調整但因立法的滯後而尚「無法可依」的,道德調整就起了補充作用。

3、道德和法律在某些情況下會相互轉化。一些道德,隨社會的發展,逐漸凸現出來,被認為對社會是非常重要的並有被經常違反的危險,立法者就有可能將之納入法律的范疇。反之,某些過去曾被視為不道德的因而需用法律加以禁止的行為,則有可能退出法律領域而轉為道德調整。

總之,法律與道德是相互區別的,不能相互替代、混為一談,也不可偏廢,所以單一的法治模式或單一的德治模式不免有缺陷;同時,法律與道德又是相互聯系的,在功能上是互補的,都是社會調控的重要手段,這就使得德法並治模式有了可能。

(二)道德與法律的嬗變

法律與道德因存在差別而有不可調合之矛盾,同時又因二者之間的聯系使矛盾之協調成為可能。

法律道德化表達了社會規范系統的最佳結構及各要素之間的協調配合狀態。法治社會形成的最基本條件是亞里士多德早就勾勒出的「良法+普遍守法」的框架。普遍守法即法律道德化後的守法精神;良法即善法、符合人類良知與正義道德的法律。稱之為良法的法,也即法律道德化後的法律,至少應包含人權性、利益性、救濟性三種內在的品格。其中人權性是法律的道德基礎,失去人權性的法律即使形式合理但實際價值不合理,最終會被人類所唾棄。〔16〕法律道德化正是通過立法者、執法者、守法者三方將自身的道德修養、人格魅力反映到法治活動中來。「越文明發達、法制完善健全的國家,其法律中體現的道德規范便越多。可以說,一個國家的法制是否完善和健全,主要取決於道德規則被納入法律規則的數量。從某種意義上講,在一個法制完善和健全的國家中,法律幾乎已成了一部道德規則的匯編」。〔17〕使法律與道德的精神一致起來,使法律得到道德的有力支撐,讓法律精神深入到人們的心靈,成為人們的信念,同道德精神一道成為全社會共同的價值觀念。只有造就這種法律,才能使法律獲得普遍性和權威性,建立法治才有可能。

(三)道德法律化的局限性

違反道德的並不能當然就是違反法律的。原因在於並非所有的違反道德的行為都能上升為法律或確立為法律。能夠上升和確認為法律的道德要求,只是公認的社會道德的一部分。有相當一部分道德要求仍然需要停留在道德領域,由道德規范來加以約束和調整。如果將全部道德問題變為法律問題,那就等於由道德取代了法律,這是不符合人類創設法律的目的和其理想目標的。道德規范不可能全部法律化,另一原因是任何國家的財力都不能支撐道德全部法律化之後所需要的執法成本。但隨著經濟實力的增長和科學技術的發展,國家必須盡可能地把更多的基本和重要的道德規范上升為法律。〔18〕但法律並非萬能,其設定的「中人」標准不同於道德倡導的「聖人」標准,因此對雖「缺德」而不犯法的行為往往無能為力。在現代社會中,法律的他律約束作用與道德的自律教化作用只有相互補充和密切配合,才能達到建設社會文明的良好效果。〔19〕在把道德規則、道德觀念法律化的過程中,要注意道德與法律在本質和內涵上的一致性,否則會給法治帶來災害。〔20〕不論法律中的道德原則實際上能夠被貫徹到什麼程度,只要是全面地以法律去執行道德,其結果不但是道德的外在化、而且是道德的法律化,這種外在化、法律化的道德,按我們的界說,其不但不是道德,而且是反道德的了。〔21〕

三、歷史與現實之間

(一)現實中的矛盾

在現實社會中,道德與法律存在著不和諧之處。中國的道德至上思潮盛行只是表明人們企圖擺脫法律的拘束以求更隨心所欲地實踐道德、弘揚道德。人們並不是以崇尚道德來追求一種更趨於合理、科學。德國大哲人黑格爾曾有過如下論斷:在中國人心目中,他們的道德法律簡直是自然法律——外界的、積極的命令——強迫規定的要求——相互間禮貌上的強迫的義務或者規則。「理性」的各種重要決定要成為道德情操,本來就非有「自由」不可。然而他們並沒有「自由」。在中國道德是一樁政治事務,而它的若干法則都由政府官吏和法律機關來主持。〔22〕為了說明這一問題請先看下面一則案例:

案例五:一對農村老年夫妻鬧離婚,按照法律判決,離婚後的一間住房應判歸男方。但如果這樣下判,女方離婚後就將無所居住,顯然與情不合。於是,法院綜合考慮後判決將一間房隔為兩半,一人一半,解決了女方離婚後的住所問題。這樣的判決並未引起男方的「鬧事」,雙方相安無事。〔23〕這是來自執法第一線很具體的案例,問題隨即而提出:在司法實踐中要不要考慮道德評價標准?如果要,那麼法律評價與道德評價該怎樣取捨?

美國法學家德沃金在其著作《法律帝國》中也曾舉過一則案例:

案例六:埃爾默用毒葯殺害了自己的祖父,他知道他祖父在現有的遺囑中給他留了一大筆遺產,他懷疑這位新近再婚的老人可能會更改遺囑而使他一無所獲,因此他殺害了他的祖父。〔24〕紐約州法院針對該案例確立了一條法律原則,即:任何人都不得從其錯誤行為中獲得利益。問題是:法官以自己的信仰取代法律條文是否沖擊了法治原則?

(二)讓歷史告訴未來

古人雲:「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通過以上對中國古代道德與法律關系的歷史考察及對二者關系的法理分析,針對前面的問題可得到如下幾點啟示:

1、情法沖突——法治的尷尬。

法治社會要求人們在處理問題時,首先考慮行為是否符合法律的規定;法官判案時,只能以現行法律為依據,不能靠法官的自由裁量。這樣勢必導致法律無法適應新出現的情況,而道德等非強制性社會規范則可以其主觀性調解新生的行為現象。這就是前面談及的一元法體制的弊端之所在。即在國家制定法與道德之間缺乏過渡、緩沖機制上,造成了法律的僵硬、無力及冷酷,造成了法律與大眾心理、社會風習之間的脫離與隔閡,也造成了道德的無力感和被蔑視,甚至鼓勵了對道德的違犯,加速了道德的衰落。〔25〕但是,如果以情理斷案,就違背了法治的原則。因此,只有在法的體制上作出調整,才能實現情與法的協調、德與法的並治。

2、儒家倫理——道德化的法律。

良法表明法要包含某種道德價值,故法治的概念本身就體現了法治與道德的深刻關系。失去了道德基礎的法為惡法,惡法之治與法治精神是根本背離的。我國古代的儒家倫理法體現了道德與法律的一種結合模式,即把社會普遍承認的道德規范上升為法律,納入國家強制實施的行為規范。解決現實社會中的人們道德缺位、法律的尷尬,是否可以吸取儒家倫理法的合理內核,靈活適用法律,把法治中注入道德的血液,建設有中國特色的法治國家。申言之,即道德化的法律要行道德的職能,從而使司法過程成了宣教活動,法庭成了教化的場所。

3、中庸之道——法追求的品質。

法的品質在於公平、正義通過法而得到實現。中國古代的「中庸」思想追求的是一種和諧、平衡、穩定。中庸主義在法律上的意義就是審判案件要綜合考慮各種因素,包括法律以外的情和理,旨在徹底解決糾紛,平息訴訟。現代法同樣面臨著效率與正義的挑戰。一方面,法律要體現其威嚴,不可侵犯,人們必須遵守;另一方面,法律還要有其緩和的一面,比如法要體現人道,法要尊重私權等。

4、禮法結合——德法並治的模式。

法治的理念來自西方,德治則來自中國傳統法文化,兩者的結合順應了尋根意識與全球意識相結合、民族性與時代性相結合的潮流。當我們執著於法律的繼承於移植、法律的本土化與國際化的探求、迷惘、思索的時候,請讓我們把視角拉到社會調控這個高度上來。我們會頓時眼前一亮,耳目一新,發現西方的法治精神對我們進行征服的時候,傳統的德治精神正在歷史深處遙遙呼喚。應該指出的是,西方的法治,盡管並不排斥道德,但無疑在宣揚法律至上的同時有意無意地忽略了道德,西方社會普遍存在的情感危機與道德淪喪就是明證;傳統的德治卻是主張德主刑輔,法是德的附庸,貶抑了法的作用,也與時代的發展不相適應。所以,對二者都要加以揚棄和改造,抽取各自的合理內核,進行結構重組,建立全新的德法並治的二元製法體制。

注釋:

〔1〕郝鐵川,法治的源頭是德治〔N〕,檢察日報,2000-06-14(3);

〔2〕楊鶴皋,中國法律思想史〔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49;

〔3〕許慎,說文解字〔M〕;

〔4〕同〔3〕;

〔5〕左傳。隱公十一年〔M〕;

〔6〕禮記。曲記〔M〕;

〔7〕左傳。昭公二十五年〔M〕;

〔8〕荀子。修身〔M〕;

〔9〕漢書董仲舒傳〔M〕,北京:中華書局,1983;

〔10〕九朝律考。漢律考〔M〕;

〔11〕太平御覽:卷六百四十引〔M〕,北京:中華書局,1960;

〔12〕全唐文。黜魏王泰詔〔Z〕;

〔13〕宋本名公書判清明集,〔M〕,北京:中華書局,1983;

〔14〕蒯德模。吳中判牘〔Z〕;

〔15〕〔美〕博登海默,法理學—法哲學及其方法〔M〕,鄧正來譯,華夏出版社,1987,361-365;

〔16〕范進學,論道德法律化與法律道德化〔J〕,法學評論,1998(2);

〔17〕王一多,道德建設的基本途徑〔J〕,哲學研究,1997(1);

〔18〕郝鐵川,道德的法律化〔N〕,檢察日報,1999-11-24(3);

〔19〕吳漢東,法律的道德化與道德的法律化〔J〕,法商研究,1998(2);

〔20〕劉佳,道德法律化及其局限性〔J〕,道德與文明,1999(5);

〔21〕梁治平,尋求自然秩序中的和諧〔M〕,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7;

〔22〕〔德〕黑格爾,歷史哲學〔M〕,北京:三聯書店,1956,P11;

〔23〕轉引自劉作翔,法律與道德:中國法治進程中的難解之題〔J〕,法治與社會發展,1998(1);

〔24〕參見〔美〕德沃金:法律帝國〔M〕,李常青譯,北京:中國大網路全書出版社,1996,14-19;

〔25〕范忠信,中國法律的基本精神〔M〕,山東:山東人民出版社,2001.

希望對您有幫助。

『肆』 淺談如何在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中滲透核心素養培養

一、從「思想品德」到「道德與法治」,課堂正在從「學科本位」轉向「素養培育」

1、將價值引領與實踐導行放在首要位置,從「學科教學」轉向「學科教育」

立德樹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務,價值引領與實踐導行是初中「道德與法治」最核心的理念,也是基於核心素養的教育改革的本質追求。正如顧潤生教授在活動總結時所說,法治教育的最大價值不在於法律知識的教育,而是價值觀的引領。難能可貴的是,此次參賽教師普遍都能夠寓價值引領和實踐導行於知識教學之中,潛移默化地進行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教育,培養學生具有正確的價值認同、強烈的法治意識、科學的理性精神和積極的公共參與意識,實現德育教學目標的入耳、入腦、踐行。

2、注重「真實情境下的問題解決」,從「碎片式」情境教學轉向「主題情境探究」

活動、探究是新課改所倡導的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也契合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的特點。而活動和探究離不開一定的情境、問題和案例的選擇和設置,這是學生自主學習、探究學習、體驗感悟學習的載體。基於核心素養的教學從最本質上講就是真實情境下的問題解決,強調讓學生在真實的問題情境下,將所學知識遷移到新情境中去解決實際問題,這時知識才能轉變為素養。此次參賽課堂教學中,不僅情境案例式教學成為一種常態,而且不少教師試圖改變過去那種隨意、零碎、雜亂、無序的情境設計,通過「主題情境探究」這種以主題為中心、情境為載體、問題為橋梁、探究為途徑的集約式教學,將情境預設成為與教學內容相關的一個主題系列。通過一系列問題設計,將情境與教學內容緊密聯系起來,引導學生在現象和本質的統一中探究,從而使教學的主題性、整體性、邏輯性更強,並實現情境由小到大、由遠到近、由國家社會到自身的有機連接。

『伍』 道德與法治的作文600

什麼是法律?法律是由國家制定或認可的行為規范;是由國家立法機關制定或認可的;是對社會成員具有普遍約束力的行為規范;是以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行為規范。所以我們又常常把法律稱為「國法」。

因此,一直以來,法律給我們的感覺就是很遠的。其實,法律就在我們身邊,因為法律與道德是分不開的,那麼法律與道德的關系又是什麼樣的呢?

有這么一個故事:

某村的張大爺一生操勞,撫育了六個兒子,他用全部財力和滿身疾病換來了兒子們的成家立業。長子承包村裡的魚塘,一年純收入三萬余元,但對老人卻「一毛不拔」,其他幾個兒子也拒絕贍養老人。張大爺孤獨地住在村外簡陋茅屋裡,靠鄰里接濟度日,也無錢看病,村委會幹部多次出面調解,要求六個兒子共同贍養老人,但六個兒子卻互相推脫,老人的生活一直無人照顧,村裡人對此義憤填膺,主動幫助老人打官司。法庭調解無效後,判決六個兒子每年共同支付張大爺三千元贍養費,共同承擔醫療費用。

這樣的故事經常在我們身邊發生,在道德無法差遣人們去負起應負的責任時,法律就會體現出它的強制性。

大千世界,紛繁復雜,法律制定得再多,也不能詳盡地規范社會生活的所有方面,法律可以嚴禁遺棄、拒絕贍養老人的行為,但卻無法使人們自覺地尊敬老人。道德則涉及社會生活的一切方面,深入人們的心靈,以特定的方式在更廣的范圍內約束人們的思想和行為。

所以,法律與道德是相輔相成的,法治與德治同樣重要,必須把兩者結合起來。現在的中國便是實行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其根本目的就是為了保證人民群眾真正成為國家的主人。因此,我們應為自己是中國人而感到驕傲。

那麼,我們青少年該如何護法、維德呢?

我們應該要增強法制觀念,自覺地守法、護法,又要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質和道德水平。以此,來維護法律與道德。

『陸』 一篇《道德與法》800字的議論文

法律與道德 所謂法律信仰,就是人們對法律的無限信服與崇拜,並以之為行為的最高准則。「一個社會公眾對法律的信仰生成相當重要,它是一個國家法治化的關鍵性要素。正因為如此,伯爾曼的至理名言『法律必須被信仰,否則它將形同虛設』才會廣為流傳,成為所有崇尚法治的人們確信的一條真理性原則。[2]」法律信仰是人們對法律的一種認同和依歸,其實質是追求法律至上和法律統治。只有信仰法律,才可能守法。法律作為公平、正義的象徵,守法僅是法信仰的外在表現形式,守法精神才是法信仰的靈魂。守法精神要求的是主體不僅遵守法律,更重要的是把守法內化為道義上的一種責任和義務,變被迫守法為自願守法,由強制守法到良心守法,由他律守法到自律守法。
綜觀人類社會發展史,越是民主化和秩序化的社會,該社會場景下的市民對法律的崇尚和需求就越強。這些市民之所以追求法律(規則)至上,首先是他們習慣於信賴法律規則;更重要的電子商務資料庫是他們有條件通過法律規則來保障自身權利實現的最大化和對政府權力控制的具體化。這是因為「法律規則是一種普遍、穩定、明確的社會規范,是一種公共權威,而非人格權威、特權威嚴及親情,在調整社會向高層次發展中,能自動地排除或抵制偶然性、任意性及特權的侵害,使社會在嚴密的規范化、制度化的良性運動中,形成一種高度穩定有序的秩序和狀態;其次,法律規則對人們的生活安排方面,它要求個人之間、個人與政府及組織之間有一種默契,一種自我調節的機制,這種『默契』和『調節機制』經法律的確定性配置後,能促成人類生活的高度和諧,予以人的自由與尊嚴最大化保障,讓人有絕對的權力,不依賴於階級或國家,設計的是一幅自由自在的充滿人性關懷的生活模型。」[3]因此,要提升一個國家公民整體的法律素養,應從兩方面著手,一是傳授給公民法律知識和培育其法律意識乃至法律信仰;二是大力推進社會的民主化和法治化進程。勿容置疑,作為造化育人的高等學府,主導性培育和快速提升青年學生的法律素養,是其參與社會現代化進程和塑造「現代型人才」不可推卸的職責。然而,近年來一升再升的大學生犯罪數據,頻頻向我們告示:校園並不平靜,大學生們的法律素養還十分貧瘠。廣州市司法局的吳雲南等同志對廣東全省49所普通高校進行了調查,結果念人震撼,1981—1998年,這49所普通高校曾有違法和犯罪的學生626人,約占同期在校學生總數的干分之二。浙江嘉興市秀洲區人事勞動保障局兩名公務員2003年4月3日下午在辦公室里遇刺。警方確認,犯罪嫌疑人周一超時年22歲,是浙江大學農業與生物技術學院農學系應屆畢業生。原來,他在該區公開招考公務員中,已通過筆試、面試,但健康檢查不合格,未被錄用。因情緒悲觀,產生報復念頭,遂遷怒於人事部門的招考人員,最終導致行凶殺人。2003年3月28日,在南京市浦口區檢察院掛牌成立了全國首家大學生犯罪預防中心,南京大學、東南大學等南京10所高校成為首批中心成員。之所以要建立這個「大學生犯罪預防中心」,是因為該院通過調查分析發現,2001年該區在校大學生的犯罪率比上年上升300%,2002年比2001年上升120%,並且還得出結論,大學生犯罪大多是因為不懂法。
面對這些觸目驚心的大學生犯罪數據,能夠予之以較為恰當的解釋是:現行的學校「法制教育」課,根本沒有讓學生真正懂法。正如「硫酸傷熊」案當事人劉海洋(清華大學學生)所言:「我們上大一就學了《法律基礎》課,學了民法和刑法等,但我只知道獵殺野生動物違法,但用試劑燒傷動物園里的動物是不是違法就不清楚了,從這段心語中,也許會讓我們得到比「事件」本身更富有檢討意義的啟示,我國高校的法制教育模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了。 法律與道德 法制教育的認識定位要變革。 根據我國官方的有關文件精神及實踐做法,學校的「法制教育」從屬於「德育教育」,並沒有自身獨立的地位。「法制教育」次第於「道德教育」的認識及定位是不大合理的,把法 制教育視同為道德教育,事實上按照道德教育的套路來開展法制教育課,不僅難以達到法制教育的教育性,由此還將至使「法制教育」遭受埋沒。正是受這種不合理認識因素的影響,長期以來,大大小小的高等學府里,很難看到獨立的法律教研室,取而代之的是千篇一律的德育教研室,其結果是法制教育工作很難得到切切實實的開展。
道德教育與法制教育均系屬於社會價值教育范疇,它們既有區別也有聯系,從聯繫上講,兩者的目的同一的,都是為了培養適宜社會需求的「合格公民」;從區別上講,道德教育重在凈化人的內心世界,法制教育重在規范人的外在行為。我們說提升人的品質,應從思想和行為兩方麵塑造,益於採用法制教育與道德教育的結合,但不存在法制教育從屬於道德教育或道德教育從屬於法制教育的問題。所以,法制教育的教育性發揮,需要建構一個屬於法制教育本身的體系完整且地位獨立的法制教育安排。 法制教育的師資隊伍要優化。 法制教育是一項政治性、理論性、知識性、實踐性很強的綜合性教育,不僅要有明確的目標、規范的內容和相對穩定的教育渠道,而且必須有受過正規培訓、具有一定理論水平和實踐經驗的法律教師隊伍。現行的所謂「法律教師」,不少為「半路出家」,甚至是從未接受過法律專業教育的政工幹部,此番情景下「出爐」的「弟子」會有多少法律素養也就可想而知了。 高等學校的法律教師不僅要深諳學校教育規律和青年學生成長規律,而且要具備比較系統的法律學科知識和較高的法律素質。不同的學校應根據自身條件,通過專、兼、聘等多種形式,形成一支具有相當水平的精乾的專職教師為主體,同時聘請部分長期從事司法實務或法學教育工作的兼職教師為補充,整合組建地道、高質的法制教育師資隊伍。 第三、法制教育的內容設置要調整。高等學校的「法制教育」是為了培養大學生的法律意識(法律信仰)和法律知識(法律技能),主要應包括法學基礎理論、基本法律知識和法制觀念教育。通過法學理論教育,讓學生掌握馬克思主義法學的基本觀點,在思想上樹立起法律權威;要通過講解和介紹憲法,使學生了解憲法是民主制度的產物,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權利義務觀念,樹立國家主人翁意識;結合不同專業,有選擇地向學生介紹一些部門法,培養學生守法、護法、用法的知識技能和自覺意識。
目前,不同類別的所有高校,強行劃一地以開設一門《法律基礎》來應付「法制教育」,由於課時少,內容龐雜繁多,教授者,猶如蜻蜓點水,匆忙趕進度,只能是簡單地進行一系列知識羅列和堆積;學習者,往往疲於應付,死記硬背,應付過關考試,師生都苦不堪言。這顯然有悖於「法制教育」的真實目的。法制教育的內容選擇上,比較合適的做法是在不同類別的學校開設不同層次的法制教育課。根據學生所在的學校類別、所學的專電子商務資料庫:57:;4%2!!;*;)"業及各校的側重點需要,除進行憲法、刑法、民法等大法的一般性普及外,還開設一些與各校專業(行業)相關、與各類學生受體相通的法律課程,使「法制教育」貼近大學生的生活,融入大學生的內在性需要。 第四、法制教育的實施方式要要改進。高校法制教育,首先要遵循法制教育的特有規律。法制教育是「認同」規范、「接受」規范和「消化」規范的教育,是培養自覺、自願的守法精神和塑造體現民主、正義、效率、公平等現代法治理念的教育,依靠傳統的枯燥無味的「課堂說教」事實上很難奏效,較適宜的是讓學生在生動、直觀的實踐活動中感受要遵守及如何遵守這些規范

『柒』 怎樣上好初中道德與法治課文中的探究與分享(論文)

你應該找兩個初中朋友聊聊

『捌』 初中七年級道德與法治是議論文嗎

大多數都是如此的主要論述二者的關系及相互轉化的條件及各自的作用。

『玖』 初中生關於《道德與法治》這門課的論文如何寫

論文是一項比較大的工程,尤其是對論文白紙一張的同學,不知從何下手開始,加上收集資料,整理,設計,修改,文章至少都要1個月以上才能完成。除了語言功底要強外,工具的使用也是非常重要的,工具用好,事半功倍,所以用好編寫論文的工具就顯得格外重要。目前,市場主流的辦公軟體是Microsoft的Office,裡面的其中一個產品為Word,建議大家也使用這個來編寫文章,功能強大,方便使用,格式兼容,尤其是其強大的功能,在編寫文章的時候難免會修修改改,或者進行文章格式的排版,尤其是比較長的文章,排版修正的工作是更加的頻繁,這里給大家講一些關於使用word的經驗以及注意事項。
文章包含內容和表現這兩個層次的含義,作者一方面要用文章的內容來表達自己的思想,文章的內容具體有文字、圖片、表格、公式和整個文章的章節段落等,另一方面則也要用表現來輔助內容,讓文章更易讀,這樣讀者看文章的時候才不那麼的費力,排版很好的文章,有時候也會讓人感覺賞心悅目,表現指頁面大小、邊距、字體、字型大小、顏色、間距等等,這些排版的工具在word中都有,大家可以看看word的基礎教程。
熟知word中得樣式排版工具
對於文章,想要美觀,一定是需要樣式來修飾的,除了word提供的基本的樣式外,比如標題,間距,正文,副標題等,還可以進行自定義樣式。如果編寫文章的時候,是需要選中文字然後在word基本的工具欄中使用工具區賦予樣式,那麼有可能文章的其他部分也會使用這樣的樣式,比如每個段落前的大標題,或者每段中需要著重強調的語句等等,這種重復利用的樣式就需要自定義樣式,如果每次寫一段文字,然後重復利用之前的定義樣式,不用再一個個去調試,直接應用,這樣是不是可以減少很多選擇修改的時間?答案是肯定的,根據實際來看,這樣的工作效率能提高將近一半,很多同學都是把時間浪費在了調樣式上,如果對排版格式(文檔表現)做調整,只需一次性修改相關樣式即可。使用樣式的另一個好處是可以由 Word 自動生成各種目錄和索引。
不管在寫畢業論文或者是學術論文,或者是發表期刊等,相應的學校和雜志社都會有一個樣式的標准,比如一張白紙黑字的規則說明,給作者一個清楚的格式要求。如:文章中規定字體要求黑體、小三、行間距28等等。這樣作者在編寫之前就知道了這些要求,根據要求自定義樣式,就會很方便了。
使用交叉引用設置編號
一定不要自己敲編號,推薦使用交叉引用,否則手動輸入的編號極可能給你文章的 修改帶來無窮的後患。標題的編號可以通過設置標題樣式來實現,表格和圖形的編 號通過設置題注的編號來完成。在寫「參見第x章、如圖x所示」等字樣時,不要自 己敲編號,應使用交叉引用。這樣做以後,當插入或刪除新的內容時,所有的編號 和引用都將自動更新,無需人力維護。並且可以自動生成圖、表目錄。
對齊文字內容
一定不要用手動敲空格來達到對齊的目的。只有英文單詞間才會有空格,中文文 檔沒有空格。所有的對齊都應該利用標尺、製表位、對齊方式和段落的縮進等來進 行。如果發現自己手動打了空格,一定要謹慎,想想是否可以通過其他方法來避免 。同理,一定不要通過敲回車來調整段落的間距。
繪圖方法
論文中會用到很多圖表,筆者強烈建議論文撰寫者分清論文中的圖形和表格,表 格可以使用Word提供的工具進行編寫,很簡單,這里就不再贅述了。框圖和流程圖 的編輯,筆者強烈建議使用Office 2003中綁定的Microsoft Office Visio Profes sional 2003畫。如果不能忍受Visio對象復制到Word的速度,還可以試試SmardDraw,功能不比Visio弱,使用不比Visio難,速度卻快多了。
編輯數學公式
在論文中編輯數學公式,個人建議使用MathType5.0,其實Word集成的公式編輯器 就是它的3.0版。安裝MathType後,Word會增加一個菜單項,其功能一目瞭然。推薦 使用 MathType 的自動編號和引用功能,這樣首先有良好的對齊效果,還可以自動 更新編號。Word 正文中插入公式的一個常見問題是把上下行距都撐大了,很不美觀 ,這部分可以通過固定行距來修正。但是要提醒論文撰寫者,如果你計算機上安裝 了MathType5.0後,撰寫公式的速度非常快,佔用少量的CPU。但是,當你准備列印 論文的時候,要記得找個按照了MathType5.0的計算機列印,不然,我們的公式就「 不翼而飛」了。
參考文獻的編輯和管理
如果你在寫論文時才想到要整理參考文獻,就已經太遲了,但總比論文寫到參考 文獻那一頁時才去整理要好。應該養成看文章的同時就整理參考文獻的習慣。手工 整理參考文獻是很痛苦的,而且很容易出錯。Word沒有提供管理參考文獻的功能, 用插入章節附註的方法也很不地道。
使用分節符
如果希望在一篇文檔里得到不同的頁眉、頁腳、頁碼格式,可以插入分節符,並 給每一節設置不同的格式。
使用子文檔
學位論文至少要幾十頁,且包括大量的圖片、公式、表格,比較龐大。如果所有 的內容都保存在一個文件里,打開、保存、關閉都需要很長的時間,且不保險。 建議論文的每一章保存到一個子文檔,而在主控文檔中設置樣式。這樣每個文件 小了,編輯速度快,而且就算文檔損壞,也只有一章的損失,不至於全軍覆滅。建 議先建主控文檔,從主控文檔中創建子文檔,個人感覺比先寫子文檔再插入到主控 文檔要好。
大綱視圖與文檔結構圖
使用大綱視圖寫文章的提綱,調整章節順序比較方便。 使用文檔結構圖讓你方便地定位章節。
熟練的使用工具,會讓你的文章編寫速度更加的快速高效,我們的一輩子也許寫畢業論文碩士論文就這么一次,不管艱難與否,當做一次人生的經歷,從撰寫文章中學到更多的知識,讓自己的人生收貨的更多,學無止境!
多做備份!
多做備份!
多做備份!(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設置自動保存,還有一有空就Ctrl+S。(寫論文最恐怖的就是 辛辛苦苦一整天,死機回到解放前)

熱點內容
中政律師 發布:2025-01-10 19:29:49 瀏覽:247
民法59條 發布:2025-01-10 19:24:10 瀏覽:850
民法典有幾個編 發布:2025-01-10 19:19:47 瀏覽:134
法院延期開庭申請書 發布:2025-01-10 18:27:13 瀏覽:688
法學專業實習日誌 發布:2025-01-10 18:20:31 瀏覽:726
法律法規和規章三者的區別 發布:2025-01-10 17:27:28 瀏覽:79
自考經濟法分章試題 發布:2025-01-10 17:26:46 瀏覽:416
奴隸制社會軍事經濟法的特點 發布:2025-01-10 17:26:43 瀏覽:706
16歲具備法律責任么 發布:2025-01-10 17:05:58 瀏覽:270
14歲應承擔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5-01-10 17:05:52 瀏覽: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