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法治社會需要依法辦事

法治社會需要依法辦事

發布時間: 2022-05-10 07:02:23

㈠ 嚴格依法辦事體現在哪四方面

嚴格依法辦事是依法治國的基本要求,也是法治區別幹人治的重要標志。嚴格依法辦事,就是要做到「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對於一切國家機關來說,嚴格依法辦事意味著以下四個方面的含義:
1、職權由法定。職權法定是法治的重要原則,也是嚴格執法的合法性基礎職權法定原則要求,執法機關的權力必須來自法律具體而明確的授予,執法機關必須在嚴格依據法律規定的許可權內履行職責,無法定授權的執法就是越權,就是對法律權威與尊嚴的損害。現實生活中,一些執法機關及工作人員職權法定觀念淡漠,執法越位、錯位的現象時有發生,如沒有罰款權卻實施罰款,沒有收費權卻收費或變相收費等等。這些都是嚴重的越權行為。越權就是違法行為,違背了依法辦事的要求。
2、有權必有責。即權利義務相一致原則。有權必有責包括兩個方面的含義:二是行使權力要對所引起的法律後果負責。法律授予了權力,同時也就意味著賦予了責任;行使法定權力,就必須對行使權力的過程和結果承擔法律責任。二是被法律賦予了權力而不去行使或者行使不到位,就是不盡職、不作為,就是失職瀆職,也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這就是行政機關的權力與公民的權利在性質上的差別所在。公民權利可以行使,也可以放棄,比如作為公民,我有選舉權,但我可以選擇去投票,也可以選擇棄權;看見有人落水,我可以救人,也可以選擇觀望,盡管後者會受到社會輿論和道德良心的譴責,但無需承擔任何法律責任。但對於行使公權力的國家工作人員就不一樣了,有警不接、有難不見、有案不立或者無法定事由拖著不判,都是違法,都要承擔法律責任。因此,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政法幹警都必須堅決克服那種權力在我手,想用就用、想不用就不用、想怎麼用就怎麼用的錯誤觀念和做法,既要慎用手中權力,還要用好手中權力。
3、用權受監督。權力必須受到監督是一切法治社會遵循的一條重要原則,依法治國首先是依法治權、依法治官。同時,對權力的行使進行有力監督,也是防止權力濫用和腐敗的有效方法和途徑。為了防止權力的腐敗、濫用,我國憲法明確規定了一切國家機關和國家工作人員都要受到監督的原則。政法機關掌握著與公民人身、財產以及其他權利密切相關的執法大權,這種重要權力一旦被腐蝕濫用,將直接損害公民的合法權益。因此,政法機關的權力必須嚴格依照法定許可權、程序行使,整個行使過程必須受到嚴格的監督和制約。
4、違法受追究。違法必究是社會主義法治的基本要求,也是法律權威與尊嚴的重要體現。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則的一項重要內涵就是任何組織和個人的違法行為都必須依法受到追究。在現實生活當中,對執法者的違法行為依法追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因為執法者違法對法治具有更大的危害性,如果執法者可以肆意違法而不受追究,普通百姓就會認為法律不公正,沒有權威,就不會相信法律,這對於法治建設是一種致命的傷害。人們早就對執法犯法的危害性有著深刻的認識,我國古代就有「執法犯法,罪加一等」的說法。為了維護社會主義法律的權威與尊嚴,我們必須建立起對執法犯法者的嚴厲追究機制。只有執法者的違法行為都毫無例外地依法受到追究和懲罰,才能給整個社會樹立依法辦事的良好示範。
需要指出的是,依法辦事的基礎是有法可依。改革開放以來,經過二十多年的努力,我國已經建成了以憲法為核心,以民商法、刑事法、行政法訴訟法為骨乾的社會主義法律體系框架。當前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已經不是「無法可依」,而是「有法不依、執法不嚴、違法不究」,法律缺乏必要的權威,法律得不到應有的尊重和有效的執行。確保法律能夠得到有效執行,切實做到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已經成為樹立和維護法律權威,推進依法治國方略貫徹實施的關鍵。

㈡ 依法治國的基本內涵和要求是什麼

1、基本內涵:依法治國就是依照憲法和法律來治理國家,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是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客觀需要,也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顯著標志,還是國家長治久安的必要保障。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是人民當家作主根本保證。

2、要求: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

行政機關要嚴格依法行政。依法行政就是要求各級政府及其工作人員嚴格依法行使其權力,依法處理國家各種事務。它是依法治國的重要環節。司法機關要公正司法、嚴格執法。總之,依法治國要求各級國家機關切實做到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



(2)法治社會需要依法辦事擴展閱讀:

依法治國的實現:

1、依法治國,就是廣大人民群眾在黨的領導下,依照憲法和法律規定,通過各種途徑和形式管理國家事務、管理經濟文化事業、管理社會事務,保證國家各項工作都依法進行,逐步實現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

2、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通過的《憲法修正案》明文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實行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這一規定表明,依法治國是黨領導人民群眾治理國家、管理社會的基本方略。

3、依法治國方略寫入憲法,賦予依法治國方略以憲法地位,將加速推進法治,使依法治國方略的實施獲得憲法性的根本保障。


㈢ 怎樣學會依法辦事

法律分析:學會依法辦事的前提是懂法,中國已經是一個法治社會了,加強法治觀念是學會依法辦事的前提。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第五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實行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

國家維護社會主義法制的統一和尊嚴。

一切法律、行政法規和地方性法規都不得同憲法相抵觸。

一切國家機關和武裝力量、各政黨和各社會團體、各企業事業組織都必須遵守憲法和法律。一切違反憲法和法律的行為,必須予以追究。

任何組織或者個人都不得有超越憲法和法律的特權。

㈣ 依法辦事的要求

法律分析:堅持原則與依法辦事是相輔相成的,只有嚴格依法辦事,才能堅持原則,只有通過堅持原則,才能達到嚴格依法辦事,從而使行政機關依法行政,執法機關依法辦事,司法機關公正司法,最終使各級各部門幹部不為名所累,不為利所縛。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第五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實行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國家維護社會主義法制的統一和尊嚴。一切法律、行政法規和地方性法規都不得同憲法相抵觸。一切國家機關和武裝力量、各政黨和各社會團體、各企業事業組織都必須遵守憲法和法律。一切違反憲法和法律的行為,必須予以追究。任何組織或者個人都不得有超越憲法和法律的特權。

㈤ 社會主義法治的基本要求是什麼

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的基本要求
一、健全完善立法
1.科學立法
科學立法是黨科學執政、科學決策的必然要求,是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的必然要求。只有在立法工作中堅持科學立法,才能夠滿足人民對法律的需求,立法的目的才能夠真正實現。科學立法必須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立足我國國情,遵循客觀規律,科學合理地規定權利、義務、權力與責任,健全立法程序。
2.民主立法
民主立法要求在立法過程中堅持群眾路線,體現人民的意志和要求,確認和保障人民的利益。堅持民主立法,既要體現立法內容的民主,又要體現立法程序的民主。堅持民主立法,必須堅持立法為民,增強立法主體自身的民主性,擴大公眾參與立法。
3.法制統—
從立法層面堅持法制統一原則,包括三層含義:一是一切法律法規都不得與憲法相抵觸;二是下位階的法不能與上位階的法相抵觸;三是相同位階的法相互之間不能抵觸。這三者結合起來,才能保證我國的法律體系的內部和諧一致,從而保證國家法制的統—。
4.體系完備
要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繼續制定和完善起支架作用的法律,更多地修改、完善法律和制定配套法規,適時進行法律清理和法典編纂。
二、堅持依法行政
1.行政要合法
行政要合法亦即合法行政,是指行政機關實施行政管理,應當依照法律、法規、規章的規定進行;沒有法律、法規、規章的規定,行政機關不得作出影響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合法權益或者增加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義務的決定;行政機關的行政管理行為,應當符合法律的原則和精神。
2.行政要合理
行政要合理亦即合理行政,是指行政機關實施行政管理,應當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則,平等對待行政管理相對人,不偏私、不歧視;行使行政自由裁量權應當符合法律目的,排除不相關因素的干擾;所採取的措施和手段應當必要、適當;行政機關實施行政管理可以採用多種方式實現行政日的的,應當避免採用損害當事人權益的方式。
3.行政要高效便民
行政要高效便民,是指行政機關實施行政管理,應當遵守法定時限,積極履行法定職責,提高辦事效率,提供優質服務,最大限度地為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提供方便。
4.權責要統一
權責要統一,是指行政機關擁有的職權應與其承擔的職責相適應,擁有多大的權力就應當承擔多大的責任,不應當有無責任的權力,也不應當有無權力的責任,並且在行政機關違法或不當行使職權時,應當依法承擔法律責任。
5.政務要公開
政務要公開,是指政府機關為了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在行政管理過程中,通過一定的形式,依法將政務信息、行政事項、工作內容等主動及時地向社會公眾公開,以便於人民群眾的知曉和監督。
6.依法行政能力和職業道德水平要不斷提高
公務人員依法行政能力和職業道德是指公務人員依據依法行政的原則和觀念,按照法定職責和許可權實施行政行為並承擔相應行政責任的能力水平和職業道德素養。
三、嚴格公正司法
1.切實維護司法公正
司法公正是司法工作的靈魂,是依法治國的重要標志。司法人員必須自覺用司法公正理念指導司法工作,維護實體公正、程序公正,做到法律效果、政治效果和社會效果相統—。
2.不斷提高司法效率
公正與效率都是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司法機關必須不斷提高司法效率,努力實現司法公正,正確處理公正與效率的關系。
3.努力樹立司法權威
建設公正高效權威的社會主義司法制度,應當以公正高效權威為價值目標。公正是靈魂,沒有公正,司法將會徒具形式;高效是生命,沒有高效,司法將會難以生存和發展;權威是品格,沒有權威,司法將會失去應有的品行和性格。司法公正、司法效率和司法權威是相互作用的統一體,沒有司法權威就很難實現司法公正和司法效率。
4.充分發揚司法民主
司法民主主要指在司法活動中體現和保障人民當家作主的權利。司法民主包括司法主體民主、司法程序民主和司法目的民主三個方面。司法主體民主又體現為兩個方面:一是人民直接參與司法,例如陪審員制度和檢察機關的人民監督員制度;二是司法人員通過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產生。司法程序民主的核心內容是司法公開制度。司法目的民主的表現為司法為民,司法權是人民給的,司法工作就必須為人民服務。
四、其他基本要求
1.加強制約監督
實現對權力的有效制約與監督,是我國政治體制改革的重要內容,也是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
2.自覺誠信守法
自覺守法是實現依法治國的重要保證,也是現代法治國家的重要標志。必須在全社會培育現代公民意識,提高全民法律素質,使人們形成發自內心的對法律的信仰和崇敬,並把法律內化為行為准則,做到自覺誠信守法,嚴格依法辦事。
3.繁榮法學事業
法學研究和法學教育是為社會主義法治建設提供理論支撐和人才支持的重要陣地,事關我國法治建設的興衰成敗。
4.實施正確領導
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的貫徹和落實,關鍵在於黨的領導。

㈥ 依法辦事的內容是什麼

法律分析:1.依法領導政治、主導國家權力。

2.積極主導立法。

3.努力確保執法。

4.自覺遵守法律。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第五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實行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

國家維護社會主義法制的統一和尊嚴。

一切法律、行政法規和地方性法規都不得同憲法相抵觸。

一切國家機關和武裝力量、各政黨和各社會團體、各企業事業組織都必須遵守憲法和法律。一切違反憲法和法律的行為,必須予以追究。

任何組織或者個人都不得有超越憲法和法律的特權。

㈦ 實施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基本要求是什麼

(一)有法可依 有法可依,是立法方面的要求。這是依法治國的法律前提,也是依法治國的首要環節。有法可依是指社會的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需要法律調整的領域和方面都有良好的法律可資依據和遵循。有法可依已不僅要求立各種各樣的法,更重要的是要求所立的法是良好的法,即符合人民的利益、社會的需要和時代的精神的法。如果所立的法非常糟糕或者漏洞很多,不僅會給壞人提供為非作歹的機會,還會使好人無從依法行事。從內容上說,社會主義法至少要滿足下列幾個條件:(1)要做到真正反映和充分表達以工人階級為領導的廣大人民的意志和利益。(2)要做到以「三個有利於」為根本標准,反映社會生活與時代發展的客觀需要。(3)要做到尊重和保護公民的各項人格尊嚴、人生自由、民主權利、政治自由、經濟權利和其他社會權利。總之,社會主義法在實質上應當實現人民性、合理性、公正性、合規律性幾個方面的深刻統一,這也正是社會主義法的生命力與優越性之所在。從形式方面說,社會主義法至少要滿足下列幾個要求:(1)要具有穩定性與連續性,也就是說,為了保證社會秩序和社會關系的相對穩定,法律不能朝令夕改,頻繁變動,反復無常,而應保持一定的穩定性與連續性。(2)要具有內在的統一性與協調性,也就是說,整個法律體系應當是一個以憲法為總綱的、根本精神一致的、各級各類法律法規內在和諧的體系,這樣有助於促進統一的、穩定的法律秩序的形成。(3)要經由民主的、科學的立法程序制定,這是保障法律科學性、民主性的程序基礎。民主的、科學的立法程序有助於發動廣大人民群眾和社會各界力量參與立法,廣泛集中民意民智,避免立法工作單純受部門利益、地方利益的驅使,或者完全依領導人個人的意志而立法。(4)要講究立法技術,注意借鑒歷史上的和國外的立法經驗,更要注意總結自己的立法經驗,提高法律的可操作性。
(二)有法必依 有法必依是指一切政黨、國家機關、社會團體、企事業單位、公民都必須依法辦事。這是依法治國的中心環節。有法必依的具體要求包括:(1)黨必須在憲法和法律的范圍內活動。執政黨作為國家的領導核心,能否做到在憲法和法律的范圍內活動,能否依法決策和依法辦事,是依法治國能否實現的關鍵。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實行並堅持依法治國,要求執政黨不去隨意干預國家機關的正常活動,更不能代替國家政權包辦一切,而是要時刻保持與人民群眾的密切聯系,與廣大人民群眾一起嚴肅認真的監督國家機關和公職人員嚴格執法守法,保證其充分、正確、合理地行使職權。全體黨員,特別是各級黨員領導幹部務必加強對法律和法學知識的學習,努力增強法治意識,掌握和提高運用法律手段管理經濟和社會事務的本領,以自身的實際行動帶動廣大幹部和群眾,在全社會形成學法、用法的良好風氣,為堅持依法治國打下堅實的思想基礎。(2)一切國家機關及其公職人員必須嚴格依法辦事。國家機關及其公職人員是代表國家制定、執行和實施法律的專門機關和人員。它們嚴格依法辦事,是實行並堅持依法治國的關鍵所在。這是因為,國家機關,特別是行政、司法機關,能否依法辦事直接決定法律能否正確、有效實現,直接影響政府的形象和法律的尊嚴。另一方面,國家機關嚴格依法辦事對社會成員的法律意識和法律行為有著重要的示範、導向和教化作用,有助於增強廣大人民群眾的法律意識帶動全社會形成遵紀守法的良好風氣。因此,國家權力機關、司法機關及其公職人員,都要嚴格依法辦事,這樣才能切實保護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同時又為人民群眾樹立守法的榜樣。(3)廣大社會成員要依法辦事。廣大社會成員不但要自覺以法律為行動指南,還要善於運用法律來爭取和捍衛自己的權力和自由,勇於同一切破壞法律秩序的違法犯罪行為作斗爭,維護法律的威嚴。這是依法治國廣泛而深厚的社會基礎,是依法治國真正實現的重要標志。
(三)執法必嚴 依法治國的關鍵是執法,難點和重點也在執法。執法必嚴,是指執法機關和執法人員嚴格依照法律規定辦事,堅決維護法律的權威和尊嚴。執法必嚴一是講執法要嚴肅,即執法機關和執法人員要本著對人民負責、忠實於法律的精神嚴肅認真地、一絲不苟地執行法律。二是講執法要嚴格,這又可具體化為五項基本要求,即正確、合法、合理、公正、及時。所謂正確,首先是指查清事實真象,事實認定正確,證據確實充分。這是正確適用法律的前提。其次是指正確理解法律,准確適用法律。這是執法的中心內容。再次是指實事求是,有錯必究。所謂合法,是指執法機關要依照法律規則、原則從事執法活動,不得以言代法、以權代法,更不得貪贓枉法;執法過程要符合程序法的規定和要求;執法結果要符合實體法的規則和精神。所謂合理,是指在正確、合法的前提下,執法要符合公共道德和社會公益的要求,符合人民的願望和實際的需要。所謂公正,是指要堅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對各方當事人一視同仁,同樣的情況同樣對待,同樣的案件同樣處理。所謂及時,是指在保證執法正確、合法、公正

熱點內容
老百姓最關心的法律知識 發布:2025-01-10 16:31:40 瀏覽:400
經濟法本科屬於什麼學科門類 發布:2025-01-10 13:31:54 瀏覽:969
裁定書發生法律效力 發布:2025-01-10 13:22:08 瀏覽:623
合同法設備修理保修期 發布:2025-01-10 12:21:32 瀏覽:169
關於道德的俗語 發布:2025-01-10 12:10:18 瀏覽:798
廚櫃售後規章制度 發布:2025-01-10 11:54:42 瀏覽:865
勞動合同法五金一險 發布:2025-01-10 11:54:02 瀏覽:1000
法院黨建工作問題 發布:2025-01-10 11:44:39 瀏覽:131
行政法公眾號 發布:2025-01-10 11:31:57 瀏覽:773
會計從業資格考試經濟法大綱 發布:2025-01-10 11:17:01 瀏覽: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