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和認知
Ⅰ 我對道德的認識和理解
1,道德倫理產生於人的交往與社會性,道德必然來源於人的活動與交往
2,道德分版為道德認識權(最更本),情感(對道德行為產生的感情),道德行為
3,道德的影響因素很多,大致來說, 外因:社會風氣,家庭,自己的社交群體, 內因:認知(包含認知失調,認知定勢)受教育水平
Ⅱ 為什麼說個人品德的核心是道德認識 教育心理學。求解答
我考招教,備考,做了詳細分析如下:
品德(道德品質)的結構,分知情意行四個方回面。
知,即道德認答知(道德認識),
也可以牽強的說,有關態度和價值觀的形成與獲得(而不是道德「知識」的獲得—這僅僅是學了點關於道德的知識)……2018山東教招統考真題的另一種表達即,態度和價值觀的獲得。
道德認知的作用決定了其核心地位:
知是其他三個方面的基礎,是老二情和老三意產生的依據,對老四行有定向意義,是老四行的調節機制,因此說道德認知是核心,就是老大。
區分:道德行為是衡量道德品質的重要標志。(注意:持續不斷的,穩定的行為才是一個人的道德品質。偶爾一次不算。)
再區分:態度的結構……知情行三個成分。注意了,其中,情是核心。(結構即態度的認知成分,情感成分,行為成分)
再再區分:
道德認知,都是好的,若不好,就是不道德啦,怎麼還叫道德品質。
而態度的認知成分,不一定都好啦,通常會有偏見性,比如,暈輪效應,社會刻板印象等。
以上是通過分析教材和做了多個相關題目總結的,望給予指正
Ⅲ 對道德的認識
道德認識是指對於行為規范及其意義的認識,是人的認識過程在品德上的表現。其中包括道德觀念、原則、信念與觀點的形成,以及運用這些觀念去分析道德情景,對人對事作出是非、善惡的道德判斷。也可以把道德認識看作是對於行為中是非、好壞、善惡及其意義的認識。
道德認識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第一,道德思維發展水平,主要體現為道德認識的形式。道德認識,首先表現在道德認識、道德判斷或道德評價上,在一定意義上說,這也是人們道德思維發展水平的反映。道德思維的發展,也反映了品德無論在認識方面的數量還是質量上,都存在一個從不知道已知、從不成熟到成熟的過程。第二,道德觀念變化的程度,主要體現為道德認識的內容。道德認識也表現在各種道德規范的觀念,特別是道德是非觀念上。道德觀念的發展,正是主體對善惡、良心、榮譽、正直等道德規范的認識的變化。
Ⅳ 道德認知是品德的核心嗎
道德認知是的核心嗎?關於這個問題,要弄清楚他們之間的關系,首先要知道道德的構成要素。道德包括: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社會公德簡稱"公德"。是指存在於社會群體中間的道德,是生活與社會中的人們為了我們群體的利益而約定俗成的我們應該做什麼和不應該做什麼的行為規范。
品德的結構:
1.道德認識:也稱道德觀念,是指人對道德規范及其執行意義的認識。道德認識是品德形成的基礎,是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產生的依據。
2.道德情感:是伴隨著道德認識而產生的一種內心體驗,是關於人的舉止、行為、思想、意圖是否符合社會道德規范而產生的情感體驗。情感體驗是學習道德規范的一種重要形式,可以引發和調節道德行為。
3.道德意志:是人自覺地調節行為、克服困難,從而實現預定道德目標的心理過程,是調節道德行為的內部力量。道德意志能調節和控制各種情感和行為,是學習道德規范的動力保證。
4.道德行為:是人在活動中對他人和社會有道德意義的實際表現,是融合道德認識、道德情感、道德意志的外部表現,也是衡量一個人道德品質的重要標志。品德心理結構的四種成分互相聯系、互相滲透、互相影響、有機結合、缺一不可。
皮亞傑道德發展論:通過對偶故事讓兒童進行判斷從而考查兒童品德。
觀點:兒童的道德發展是一個由他律逐步向自律、由客觀責任感逐步向主觀責任感的轉化過程。
道德包括哪些方面
1.道德
道德往往代表著社會的正面價值取向,起判斷行為正當與否的作用。道德是指以善惡為標准,通過社會輿論、內心信念和傳統習慣來評價人的行為,調整人與人之間以及個人與社會之間相互關系的行動規范的總和。
道德不是天生的,人類的道德觀念是受到後天的宣傳教育及社會輿論的長期影響而逐漸形成的。這是一種道德相對主義,與之相反的主張則稱為道德絕對主義。道德很多時候跟良心一起談及,良心是指自覺遵從主流道德規范的心理意識。
2.道德的主要功能
在道德的功能系統中,主要的功能是認識功能和調節功能。
①道德的認識功能。道德的認識功能是指道德反映社會現實特別是反映社會經濟關系的功效與能力。
②道德的調節功能。道德的調節功能是指道德通過評價等方式,指導和糾正人們的行為和實踐活動,協調人們之間關系的功效與能力。這是道德最突出也是最重要的社會功能。
除了上述主要功能,道德還具有其他方面的功能,如導向功能、激勵功能、辯護功能、溝通功能等。
Ⅳ 對道德的理解和認識
1,道德抄倫理產生於人襲的交往與社會性,道德必然來源於人的活動與交往
2,道德分為道德認識(最更本),情感(對道德行為產生的感情),道德行為
3,道德的影響因素很多,大致來說,
外因:社會風氣,家庭,自己的社交群體,
內因:認知(包含認知失調,認知定勢)受教育水平
Ⅵ 關於學生的道德認知,應該怎麼培養
加強小學生認知教育是道德行為養成的重要途徑之一。一方面要形成科學的、系統的現代化德育課程體系,開展德性知識學習活動,做好德育教材建設。當前我們正面臨新課程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此時我們更應該把學生的德育任務擺在首位。
四,利用榜樣,提高道德了解
「榜樣的能量是無窮無盡。」在道德文化教育中,出色榜樣的迷人個人事跡,優秀的觀念,給學生以實際的體會和啟迪。學生從豐富多彩的抽象性,傳染性和效率性的榜樣中遭受深入的文化教育,感受到幸福和傑出,了解到高尚與低賤。進而在思想方面獲得凈化處理,道德上獲得提高。
因為學生遭受榜樣的感化,心理狀態和個人行為授到危害,提高道德了解,主動產生自身的人生目標,塑造科學研究的世界觀和人生觀,提高道德了解。這種榜樣關鍵有一些從古至今的革命志士,生物學家等,她們的個人事跡,她們不凡的造就和卓越貢獻,及其她們的發展過程中的坎坷歷史時間和艱苦奮斗精神的精神實質。
會真真正正打動學生,能使學生了解人生道路及其人生價值。出此以外,也有學生身旁的一些先進人物,如,同學們,教師等,在某層面做為學生個人某類信仰的體現者,也是學生切切實實所聞,她們更有利於推動學生,也具備-定的道德帶頭作用,有益於提高學生的道德了解。
Ⅶ 如何形成正確的道德認知和道德判斷
實踐是認識的來源,實踐是認識發展的動力,實踐是檢驗認識與否的正確標准,所以要想形成正確的道德認知和道德判斷,必須要立足實踐,在實踐當中豐富和發展真理。
Ⅷ 道德認知的培養方法
道德素質的養成教育的方法和途徑1、經常開展大學生道德認知教育活動,逐漸提高道德水平。加強道德認知教育是提高受教育者的道德素質的重要途徑之一。主要應做好以下兩個方面的工作,一方面是有關的教育專家和教育工作者應本著科學、認真的態度建立起一個系統、科學、有效的現代德育課程體系,搞好德育教材建設,保證德育教育,內容目標化、系統化、有序化;加強德育師資隊伍建設,沒有合格優秀的教師,教育是不會取得成功的。開展課內外教育活動,保證有序進行。注重運用和發揮其他的學科產生的道德內容的教育成果,向德育課堂要質量,使道德認知通過有益的教學活動變成大學生的一種自覺行為,提高道德認知能力;另一方面;應向教育者強調指出的是道德認知教育內容和方式的確定要與大學生的心理接受能力和道德發展水平相適應,平時要注重開發和調動他們的心理潛能,以便更好的增強教育的針對性和延展性,從而實現德育效果內化為大學生的個性品質,良好的道德習慣。教育者應鼓勵受教育者對現實道德原則以及一些相關的問題進行准確的道德評價,引導他們實事求是地看待社會生活中發生的事情,著眼於社會的發展主流,使大學生獨立思考和自主判斷道德問題的能力不斷得到提高。另外教育者在設計教育程序和教育內容、方法時應充分考慮其他學科和一些學校開展的全員活動中包含有道德認識教育成分在德育中產生的影響和作用,有效的調整道德養成要素之間的和諧、統一、有序的關系,避免重復無效教育,使大學生在受教育的過程中能夠主動自覺地增強道德認識能力,提高道德認識水平,提高道德認識能力是培養大學生良好道德品質的基礎。2、培養大學生在道德認知教育活動中增強道德自我完善意識,在實踐中提高道德責任感。一方面開展各種各樣有益的校園活動,培養學生自尊、自重、自立、自愛、自強不息的精神,提高參與意識和競爭意識,體驗主人翁的自豪感。這樣就能比較有效的促進大學生對人生價值的肯定,對崇高品質和人格的渴求;另一方面,要教育學生通過學習和活動自主尋找自身道德品質的惡源,幫助他們確立有效克服自身缺點的方式和方法,從教育者和管理者的角度,應充分信任學生們,讓他們感到自己有能力進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約束、不能事事必躬,包辦代替。增強道德責任感是培養良好的道德素質的基礎要求。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道德責任感是調節著個人與集體、社會之間的關系。道德責任感具有超越功利動機的先天目的性,使履行道德責任感的行為具有神聖高尚的價值。所以,必須教育大學生培養良好的道德責任的自律性,以此來體現行為主體的自由選擇和高尚意識。也就是說,當現實生活中人們陷入道德與不道德,正義與非正義的兩種境地時,就需要我們大學生能夠主動自覺地選擇更高一層次的道德責任,如犧牲局部利益,犧牲個人利益保存集體利益等,以此增強對集體、對民族、對國家的道德責任感,推進整個社會文明進程。3、必須堅持教育和管理兩手抓,要把道德規范轉變為大學生的道德品質,把他律變成自律。學生就必須在「內化」和「外化」兩個方面下功夫。「內化」就是通過學習、教育,解決道德的思想認識問題。「外化」就是通過養成、管理,解決道德的行為實踐問題。管理者不僅要著眼於大學生本身道德素質的養成,而且要著眼於建立一個有一定免疫力的健康向上的校園環境,為大學生道德素質養成教育提供一個良好的環境,加強教育滲透,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內外活動和社會實踐活動,把教育和管理有機結合起來,建立起一整套的教育和管理機制,如教育培養機制、輿論導向機制、風習熏陶機制、行政獎懲機制、法律強制機制等,形成一個良性教育互動系統。
Ⅸ 談談大家對道德的認識
「道德認識是指對於行為規范及其意義的認識,是人的認識過程在品德上的表現。其中包括道德觀念、原則、信念與觀點的形成,以及運用這些觀念去分析道德情景,對人對事作出是非、善惡的道德判斷。也可以把道德認識看作是對於行為中是非、好壞、善惡及其意義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