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道德之行的行

道德之行的行

發布時間: 2022-05-10 13:13:57

❶ 而望名譽之光,道德之行,難已 翻譯

指望名譽顯達,傳布良好的道德。

❷ 道德行為有哪些

道德行為有一個人的言論和行為兩大方面;從內容來看,道德包括家庭美德、職業道德和社會公德等方面。德是道和德的合成詞,道是方向、方法、技術的總稱;德是素養、品性、品質。道德雙修是人生的哲學。道德是一種社會意識形態,是人們共同生活及其行為的准則與規范。
道德往往代表著社會的正面價值取向,起判斷行為正當與否的作用。道德是指以善惡為標准,通過社會輿論、內心信念和傳統習慣來評價人的行為,調整人與人之間以及個人與社會之間相互關系的行動規范的總和。
道德作用的發揮有待於道德功能的全面實施。道德具有調節、認識、教育、導向等功能。與政治、法律、藝術等意識形式有密切的關系。中華傳統文化中,形成了以仁義為基礎的道德。
馬克思主義認為,道德是一種社會意識形態,它是人們共同生活及其行為的准則和規范。不同的時代、不同的階級有不同的道德觀念,沒有任何一種道德是永恆不變的。
道德不是天生的,人類的道德觀念是受到後天的宣傳教育及社會輿論的長期影響而逐漸形成的。這是一種道德相對主義,與之相反的主張則稱為道德絕對主義。道德很多時候跟良心一起談及,良心是指自覺遵從主流道德規范的心理意識。

❸ 中國古代思想家提出的道德修養方法對今天的大學生還有價值嗎

(一)中國古代思想家提出的主要道德修養方法

中國古代思想家大都非常重視道德修養,從不同角度、不同方面提出了許多道德修養的方法。撇開道德修養的時代內容,就道德修養的方法而言,應當說其中包含著許多合理而積極的見解,以下介紹幾種主要的道德修養方法。

1.學思並重的方法

這種方法主要是通過虛心學習,認真思考,從而辨別善惡,學善戒惡,以形成良好的德性。學,在古代不僅是知識的范疇,而且是道德修養的范疇。中國古代思想家認為,道德修養的重要一步或基本前提就是學習。孔子倡導好學。他認為「好仁不好學,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學,其蔽也盪;好信不好學,其蔽也賊;好直不好學,其蔽也絞;好勇不好學,其蔽也亂;好剛不好學,其蔽也狂。」在荀子看來,學是化性起偽、去惡歸善的唯一途徑。他說「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冰,水為之而寒於水。木直中繩,揉以為輪,其曲中規,雖有搞暴不復挺者,揉使之然也。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學習是不可以完結的,人只有通過不斷的學習,才有可能改變自己的本性,從而達到仁德修養的要求,成為至善至美之人。《大學》中講的「格物致知」,也是講學習對於修身的重要性。「格」就是窮盡,「物」就是事物,「格物」就是「窮其事物之理,以求至乎其微」,即通過格物達到對事物由粗至精、由表及裡、由淺入深、由部分到整體的認識。在儒家看來,正是通過格物致知,人們才可能獲得對事物規律以及為人處世的方式、態度、意義、價值的認識,從而為自覺修身養性、確立道德規范奠定基礎O中國古代思想家不僅重視學習對道德修養的重要性,而且強調道德修養要學思結合,在學習中進行反思,在反思中深化學習。孔子說「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他認為學習和思考二者不可偏廢,只讀書不動腦筋思考,就會受到蒙蔽;只冥思苦想卻不認真讀書,就會疑惑而無所得。思固然重要,但也不能過分。古人主張慎思,即既不過少,也不過度,恰如其分的意思。孔子講君子有九思「視思明,聽思聰,色思溫,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問,忿思難,見得思義。」這些話是很有道理的。虛心學習、善於思索,辨別善惡、學善戒惡,學習和修養的目的就達到了。

2.省察克治的方法

這種方法主要是通過自我反省來發現和找出自己思想與行為中的不良傾向、壞的念頭,並加以抑制和克服。內省或省察是修身養性必不可少的方法之一,它是指從思想意識、情感態度、言論行動等各個方面去深刻地認識自己、檢查自己、剖析自己。孔子曾教導弟子要做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意思是說,看見賢人就應該向他看齊,學習人家;看到不賢之人,便應反省自己是否也有著不賢之人身上的缺點毛病,加以警戒。通過省察,如果自己的行為是對的,就堅持下去;如果自己的行為是不好的,就立即改正。曾子也說過「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每天都要多次反省、檢查自己的思想和行為,替別人辦事是否盡心竭力了呢?與朋友交往是否誠實呢?老師傳授我的學業是否復習了呢?孔子還指出「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把能否做到自省看成是區分君子和小人的標准之一。克治是指努力克服、法除各種私慾、習氣帶來的惡。孔子有一句名言「克己復禮為仁」,意思是說,每個人都應當克制自己不正當的慾望、沖動、情緒和不正確的言行,自覺遵守社會道德規范即「禮」的規定,做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使自己的視、聽、言、行,一舉一動都符合禮的規定,即符合社會道德規范的要求。孟子繼承和發展了孔子「求諸己」的修養方法,稱內省為「自反」,即自察反省,深思熟慮。孟子認為,一個有道德的君子必然會經常地自我反省。他說「愛人不親,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禮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諸己,其身正,而天下歸之。」反求諸己,就是要發現自己的不足或過錯,不足的地方補足,有錯的地方改過來。行仁的過程中沒有得到理解或者肯定,那就應當及時地自我反省,從自我身上找原因o

3.慎獨自律的方法

這種方法是指在沒有外在監督的情形下堅守自己的道德信念,自覺按道德要求行事,不因為無人監督而為所欲為。慎獨是儒家對個人內心深處比較隱蔽的意識、情緒進行管理和自律的一種修養方法。《禮記·中庸》說:「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這段話的意思是說,遵循上天所賦予人的本性,堅持本性自然發展的原則而行動,這就是「道」,「道」是片刻都不可以離開的。一位有德行的君子在別人看見的時候,總是非常謹慎的;在別人看不到的時候,也總是謹慎不苟,懷著謹慎之心加以注意。沒有比處在幽暗之中更為顯著地、沒有比置於細微之處更為明顯地表現一個人的道德品質了。要做到慎獨,首先必須以高度的理性自覺為前提,把道德規范化作自己的內心信念。其次還要心誠。只有真誠地按道德規范行事,才能做到慎獨。慎獨強調了道德主體的內心信念的作用,體現了嚴格要求自己的道德自律精神。正如孔子所說「從心所欲,不逾矩。」慎獨要求不欺人、不自欺,從外在的言行到內心的思想活動都要自我約束。一個道德高尚的人,必然是達到了慎獨境界的人。慎獨自律在歷史上已被充分證明是一種行之有效的道德修養方法。

4.積善成德的方法

這種方法是指通過不斷積累「善行」或「美德」,使之鞏固強化,以逐漸凝結成優良的品德。人的道德修養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實現的,而是一個十分漫長的過程。早在2000多年前,老子就說過「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台,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這一思想用於道德修養,強調的就是要循序漸進,積小善而成大德。荀子認為:「塗之人百姓,積善而全盡,謂之聖人。彼求之而後得,為之而後成,積之而後高,盡之而後聖。故聖人也者,人之所積也。」這樣,把道德修養看成是一個積善的過程,把聖人看成是積善的結果。他堅信:「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聖心備焉。」哲們從多方面闡述如何做到積善成德。從善來說,他們讓人們不要輕忽小善,樂於從小善做起,自覺地「積善不怠」。從惡來說,他們讓人們重視小過、小惡,及時克服,對惡應「無微而不改」。總之,道德修養並非一日之功,成性成德不可一蹴而就,但也不是高不可攀、遙不可及的,關鍵在於積累和重微。做到了這些,就可以積微成顯、積善成德,如朱熹所說:「銖積寸累,工夫到後,自然貫通。」

5.知行統一的方法

這種方法是將提高道德認識與躬行道德實踐統一起來,以促進道德要求內化為自己的道德品質,外化為實際的道德行為。作為道德修養方法,知行統一是強調道德認識與道德實踐二者應該是辯證的統一關系。古人認為,道德認識(知)對於養成良好的道德品質固然重要,但如果只停留於道德認識而不付諸道德行動,只知什麼是善惡而不在行動上切實為善去惡,那就毫無道德意義。只有將獲得的道德認識落實為道德行為,德方是我之德,善方是我之善。荀子說:「不聞不若聞之,聞之不若見之,見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學至於行之而止矣。行之,明也。明之為聖人。聖人也者,本仁義,當是非,齊言行,不失毫釐,無他道焉,已乎行之矣。故聞之而不見,雖博必謬;見之而不知,雖識必妄;知之而不行,雖敦必困。」在荀子看來,行是根本,是道德修養的關鍵環節。聖人視仁義為根本,能夠恰當地判斷是非,言行一致,就在於把所學的知識切實地去運用。如果不能把所學的知識付諸實踐,即使內容再充實也毫無意義。明代王守仁為了糾正知行畸重的理論偏失,提出「知行合一」說。他認為,知與行是同一道德活動的兩個方面,「行之明覺精察處就是知,知之真切篤實處就是行」,二者不可分割。「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我今說個知行合一,正要人曉得一念發動處,使即是行了。發動處有不善,就將這個不善的念克倒了,須要徹根徹底,不使那一念不善潛伏在胸中,此是我立言宗旨。」「知行合一」說的弊病,在於混淆道德修養中的知與行的區別,以道德之知代替道德之行。但是,它包含著以道德行為去評價道德認識的思想,包含了言行一致而不相分離的因素,是有其合理成分的。

除了以上五種道德修養方法之外,中國古人提出的道德修養方法還有存心養性、學以成性、躬行踐履、友賢成德、內外相成、責己成善、居敬窮理,等等。

(二)中國古代道德修養方法的局限性相合理性

對於中國古代道德修養方法,我們應當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科學分析,認真鑒別,正確看待。從總體上看,古代道德修養方法是建立在抽象人性論的基礎上的,唯心主義色彩濃厚,其中有許多不科學甚至是不切實際的地方;在封建社會特別是其後期,古代的一些道德修養方法,日益成為勞動人民身上的精神伽鎖,消極作用日漸突出;在古代道德修養方法的影響下,在統治階級內部,培養出一批道貌岸然的偽君子。這種情況,在封建地主階級日漸腐朽的時候,表現得更加明顯。我們要看到古代道德修養方法的歷史局限性和階級局限性,看到其中所包含的特定的時代內容,看到其落後、消極的因素。但是,我們不能因此而否定古代思想家對人性以及人生問題探索的積極成果,不能因此而否定古代思想家提出的許多道德修養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道德修養的普遍規律,不能因此而否定古代道德修養方法在中國歷史上對知識分子乃至整個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人生態度、人生追求以及人格塑造等都產生過積極的作用和影響。我們應當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堅持批判繼承的原則,剔除古代道德修養方法中消極的、落後的成分,汲取其中積極的、合理的因素,結合新的實際,正確加以運用。

(三)中國古代的道德修養方法對當今大學生的道德修養具有借鑒意義和參考作用

在改革開放和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條件下,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過程中,中國古代思想家提出的諸多道德修養方法對於包括大學生在內的社會成員的道德修養具有很強的借鑒意義和重要的參考作用。

1.有助於培養大學生明智好學的精神

《禮記中盧》把智與仁並稱為「天下之達德」。孔子兼重仁智,多次以仁智 並舉。他說:「仁者安仁,知者利仁。」安仁是有得於仁,利仁是有見於仁,孔子所謂的智,主要是認識仁,認識人道。古代思想家賦予明智豐富的道德內涵和要求,最主要的是明辨是非,不受蒙蔽,為此,就要學習o學習既包括學習一般的文化知識,也包括學習倫理道德只是。荀子說,「學不可以已」。儒家認為,學習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事情,而是一項需要終身持續不斷的事業。人們只有通過不斷的學習,才能夠成為至善至美之人,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才。今天, 學習仍然是一個人獲取知識、提升自己的重要途徑,同時學習也仍然是一個長期 和艱苦的過程。當代大學生的生活條件比較優越,相對缺乏吃苦耐勞的精神,其 中一些人急功近利,在學習知識上不求甚解,功利主義思想較嚴重。借鑒古代思 想家提出的學思並重、學以成性等道德修養方法進行修養,可以使大學生認識到 自覺學習、終身學習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既虛心向書本學習,學習科學文化知識 和倫理道德知識,又多聞、多見、多問;既不能離開學習而修善進德,又不能離開思索而盲目行動,從而樹立勤學、好學、樂學、善學的學習精神,並通過艱苦的、長期的學習,達到一個較高的道德境界,具備更加豐富的文化知識,從而為社會作出更大的貢獻。

2.有助於培養大學生知行統一的精神

古代思想家不僅重視學習知識的重要性,而且強調要將所學的知識與實踐有機結合。孔子要求君子要「言忠信,行篤敬」,「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荀子認為,「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國寶也」。朱熹主張,「道之以德者,是自身上做出去。」儒家認為:知、行必須要合一,「行」是「知」的目的,「知」只有落實到具體的「行」上,才有其實際的意義;而「行」也是「知」的必經途徑,真「行」才會出真「知」。一個有道德的人,必須理解行為所應遵循的行為准則,這是「知」的方面;更必須在生活上遵循這些准則而行動,這是「行」的方面。知行相互為用,共同促進著道德人格的完善。當代大學生中一些人的道德認知與道德行為脫節的現象仍然普遍存在。也就是說,他們知道應該怎樣做,但實際上卻沒有那樣做,知與行是分離的。借鑒古代思想家提出的知行統一、慎言躬行等道德修養方法進行修養,可以使大學生在道德修養中,不斷提高自己的道德認識,使這種認識在理性化的道路上不斷得以鞏固和升華,同時更重視自身的道德實踐,使這種實踐在比較自覺的狀態下不斷完善自己的品格和人格,使自己不是知行脫節、言行不一、口是心非,而是知行統一、德在於行、行高於言。

3.有助於培養大學生愛人助人的精神

古代思想家非常重視仁德修養,儒家把「仁」作為道德修養的最基本內容來 加以提倡。孔子說,「仁者愛人」,儒家的仁義思想要求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尊重 他人,愛護他人。孟子也強調「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一個人不僅要愛自己的家人,而且要把這種愛推及他人,像愛自己的家人一樣去愛其 他人。「仁」要求人們講信修睦,和諧相處,對人要講究有仁、有義、有禮、有誠、有信,而要達到這樣的目的,人們就要通過「克己」、「修己」、「約己」、「正心」的修養途徑,積極培養社會責任感和愛人樂群的精神。當代大學生中有一些人由於受西方資產階級人生觀、價值觀的影響,極端個人主義思想滋長,在人際交往中以自我為中心,缺乏團結協作的精神,人際協調能力較差。借鑒古代思想家提出的積善成德、友賢成德、責己成善等道德修養方法進行修養,大學生可以嚴於律己,寬以待人,擇善而從,觀過而改,對他人多一些理解、多一些尊重、多一些愛護,少一些指責、少一些抱怨、少一些苛求,從而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培養愛人助人的團隊精神。

4.有助於培育大學生塑造道德人格的自律意識和自律精神

馬克思說:「道德的基礎是人類精神的自律。」這表明,人類的自律意識對道德養成具有重要作用。道德人格的形成依賴於個人的道德修養,而道德修養的過程就是人們在道德品質、道德意識等方面的自我改造、自我陶冶、自我鍛煉和自我培養的過程,實際上就是個體道德自覺的過程。道德人格的培育也是一個人在自己內心深處進行吐故納新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沒有高度的自律意識和自律精神,沒有嚴於解剖自己的決心和勇氣,就不可能實現道德人格的升華。特別是在社會轉型期,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新舊體制的轉換、新舊觀念的碰撞、中西文化的沖突,使得社會上各種道德觀念、價值准則良莠並存,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當代大學生的道德選擇和道德行為。在這種情況下,如果缺乏自律意識和自律精神,就會感到混亂、迷茫,無所適從,因此,加強對大學生的自律意識和自律精神的培育就顯得尤為重要。古代思想家提出的道德修養方法為培育大學生塑造道德人格的自律意識和自律精神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資源。比如,借鑒省察克治的道德修養方法進行修養,大學生可以積極進行內省,經常反省自己的思想和行為,辨察自我意識和言行中的是非善惡,發現自己的缺點和過失,自覺地剋制並改正,把社會道德要求轉化為自身需要的內在動力,從而主動地、自覺地追求崇高的道德人格。又如,借鑒慎獨的道德修養方法進行修養,大學生可以使自己在「人所不知而己所獨知」的情況下,也能謹慎行事,時時提醒自己,思想和行為都不能違背道義要求,不斷增強道德意識和道德責任,提高道德修養水平和道德行為能力,培育高度的道德自律意識,逐漸形成完善的道德人格。

5.有助於培養大學生健康的心理素質

隨著社會物質條件的改善、人際關系和利益沖突的復雜化、社會變革的不斷深化,社會對人們心理素質的要求越來越高。當代大學生是未來社會建設的主力軍、生力軍,更加需要具備健康的心理素質。然而,在現實生活中,由於大學生多為獨生子女,他們中的一部分人因受到家庭的過分關心和過度寵愛,心理素質比較脆弱,心理素質不很健康。這主要表現為:自我意識過強,缺乏自信心;承受挫折的能力和調節心理適應社會環境的能力不強,意志相對薄弱;自我控制能力發展水平較低,思想與行為經常不一致;人際協調能力偏弱,不太善於處理人際關系,等等。要使大學生健康成才,就必須引導他們培養健康的心理素質。健康的心理素質包括堅強的意志、謙和的氣質、樂觀的情緒和達觀的胸懷,以及較強的自我控制力o古代思想家提出的道德修養方法,對培養這些心理素質有重要作用。比如,借鑒積善成德的道德修養方法進行修養,可以使大學生腳踏實地,堅持不懈,持之以恆,努力培養自己勇於克服困難的頑強意志力。又如,借鑒省察克治的道德修養方法進行修養,可以使大學生時刻反省自己,嚴格要求自己,積極培養自己謙和的氣質、達觀的胸懷、寬容的精神。再如,借鑒慎獨的道德修養方法進行修養,可以使大學生加強對自己的情緒把握手和行為管理,不斷培養和提高自我控制能力

❹ 道德是什麼

道德」這個詞我們都很熟悉,每個人也都願意做一個有「道德」的人,你要說某個人沒有「道德」,他肯定會跟你急。並且每個人都覺得「道德」 在自己這邊,沒「道德」的全是別人,所以大家都喜歡用自己定的「道德標准」評判別人,現在的名詞叫「道德綁架」,那究竟什麼是「道德」呢?下面簡單聊一下個人看法。

最早「道德」這兩個字其實是分開的,「道」到「道」,「德」是「德」。

「道」指的是萬事萬物運行的規律,大自然的次序關系,這個很容易理解,春種秋收,這就是道;蘋果熟了自然落地,也是道;白天太陽升起,晚上月亮出來,這也是道。

「德」者「得」也,既然明白了宇宙萬物的運行規律,那就要隨順大自然的規律,按照自然規律去做人做事,這就叫做德,比如父母慈愛兒女,這就叫德;兒女孝順父母,也叫德;與自然環境和諧相處,也是德。

「道德」這兩個字最早連起來用,見於荀子著的《勸學》篇:「故學至乎禮而止矣,夫是之謂道德之極」,從此人們就一直沿用下來,什麼意思呢?那就是做人做事應該遵循自然規律,道德代表了社會的正面價值取向,用以衡量人們行為是否正當合理,與法律相輔相成,共同起到維護社會穩定、促進社會和諧的作用。

但我們現在社會,道德的觀念已經很模糊了,所以大家總覺得「道德」這個詞很空洞,很虛,沒什麼固定標准,其實就是因為我們傳統文化教育缺失太嚴重了。道德其實是有標準的,但你首先得了解這個「道」,不懂得「道」,當然就不知道什麼是標准了。

道德一般是建立在宗教信仰的基礎上的,沒有信仰為基礎的道德,是很脆弱的,往往只停留在口頭上,不堪一擊。比如,孝順父母這一條,就是隨順人的本性,就是道德,無論儒釋道哪家,首先都是講孝道,孝道是做人做事的基礎;你孝順父母,就是道德;不孝順父母,就是違背道德。現在很多人不相信道德,就是因為缺乏信仰,缺乏正確的人生價值觀,才迷惑茫然、浮躁不安。

我們平日經常說的「良心」,也是一種道德,因為我們每個人的本性其實都是善的,所以我們做善事的時候,就會感覺很舒服,很喜悅,就是因為順應了我們的自然本性:做惡事的時候,就會感到不安,做賊心虛,就是因為違背了我們的本性,這叫不道德。

❺ 士之處世,而望名譽之光道德之行難已翻譯

讀書人處在這個世上,希望名譽昭著,道德暢行,真難了。

❻ 「知之真切篤實處即是行,行之明覺精察處即是知」是什麼意思

此句出自王陽明《傳習錄》,辯證說明「知行合一」理論。意思是:認識深刻並且能夠很好落實才是真正的行動,行動過程中只有明覺、精察,才能認為認識深刻。

對某事物或道理是否知道得深切是可以從行為中看出的;而行為的正確精準與否也反過來影響到對事物的理解.兩者是一體的,這也是與朱熹的理學最大的不同之處。

朱熹認為論先後、知為先;論輕重、行為重.就這樣聽上去好像很合理,對「知」、「行」沒有偏重,但其實「知為先」就已經意味著以「知」引領、決定「行」,所以當時的讀書人都只會說不會做,這也是陽明當時極力批評的現象.

(6)道德之行的行擴展閱讀:

知行合一說

中國古代哲學家認為,不僅要認識(「知」),尤其應當實踐(「行」),把「知」和「行」統一起來,才能稱得上「善」。致良知,知行合一,是陽明文化的核心。

明武宗正德三年(1508),心學集大成者王守仁在貴陽文明書院講學,首次提出知行合一說。所謂 「知行合一」,不是一般的認識和實踐的關系。「知」,主要指人的道德意識和思想意念。「行」,主要指人的道德踐履和實際行動。因此,知行關系,也就是指的道德意識和道德踐履的關系,也包括一些思想意念和實際行動的關系。王守仁的「知行合一」思想包括以下兩層意思。

1、知中有行,行中有知。王守仁認為知行是一回事,不能分為「兩截」。「知行原是兩個字,說一個工夫」。從道德教育上看,王守仁極力反對道德教育上的知行脫節及「知而不行」,突出地把一切道德歸之於個體的自覺行動,這是有積極意義的。

因為從道德教育上看,道德意識離不開道德行為,道德行為也離不開道德意識。二者互為表裡,不可分離。知必然要表現為行,不行不能算真知。道德認識和道德意識必然表現為道德行為,如果不去行動,不能算是真知。王守仁認為:良知,無不行,而自覺的行,也就是知。這無疑是有其深刻之處的。

2、以知為行,知決定行。王守仁說:「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意思是說,道德是人行為的指導思想,按照道德的要求去行動是達到"良知"的工夫。在道德指導下產生的意念活動是行為的開始,符合道德規范要求的行為是 「良知」的完成。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知行合一

❼ 以道德之名 行自私之實什麼意思

個人理解;嘴上說的都是什麼道理拿著道理的名譽,然後自己借著所謂的道理做一些不道德之事、最後為的都是自己的名利。

❽ 其維哲人 告之話言 順德之行 解釋一下是什麼意思

這句話摘自《詩經•大雅•抑》,後面還有一句對仗的:其維哲人,告之話言,順德之行。其維愚人,覆謂我僭,民各有心。
可翻譯為如下兩種:
1.那身居社會上層的聰明人,你告訴他們歷代先賢之言,他們就堅守道德規矩做人。自甘下處的愚昧無知之人,反不識好歹說我不講誠信。
2.如果你是明智人,古代名言來奉告,馬上實行當作寶。如果你是糊塗蟲,反說我錯不討好,人心各異難誘導。

❾ "推儒墨道德之行事興壞"..這句翻譯下謝謝~~~

(荀卿)便推崇儒、墨兩家道德,將它們在實施中的成功與失敗

❿ 道德,會代替人的善性,人的所行所事都來自於道德,以至於對於是否幫助苦難的人,心裡想到的是是否道德,

孟子提出的性善論,荀子主張性惡論.孟子與荀子同為先秦儒家大師,但其關於人性善與人性惡的觀點卻截然相反.那麼究竟誰的觀點代表儒家原則?是孟子對而荀子錯,還是荀子對而孟子錯,抑或是二人都錯?結論只能是二人都錯,也就是說二人在邏輯思辨上都是獨斷的,而都是出於獨斷這一點又恰恰便是包括二人在內的儒家的共同原則.儒家學說是一道德體系,其中的許多原則屬自明性質,非由邏輯論辯可以證明,也無須通過邏輯論辯的形式證明.荀子和孟子二人,荀子主性惡,孟子主性善,荀孟的不同不在於儒家「仁」的思想的差異,也不在於儒家邏輯論證方法的差異.孔孟荀三人所以能並列為早期儒家大師,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孔孟荀三人在思想和方法論上的一致.荀孟所以不同,是因為二人在儒學的理想與實踐上有著不同的側重.表面上看性善、性惡正相反對,實際上卻更加反映了荀孟二人極為一致的儒家本色.孟子和荀子都認為性不是不可以改變的,不是決定一切的,所以所謂性善性惡,先天後天,原也就無所謂善惡,性善性惡只是二人邏輯論證的不同前提而已.孟子的「義」出乎心性,但是「或相倍蓰而無算者,不能盡其才也」.「苟得其養,無物不長;苟失其養,無物不消」.仁義者,「求則得之,舍則失之」.先天雖有的,後天也有可能會失去.荀子的仁義雖在生性天情之外,但君子「化性起偽」,「強學而求有之」.先天沒有的,後天也可以具備.所以先天有沒有並沒有關系,關鍵是要看後天能不能擁有.所以說,性善論與性惡論是同樣歸結為儒家「仁政」理想和「求」與「學」的實踐原則,在此一點上二者並沒有本質的不同.孟子和荀子既然一致,為什麼會有一人主張性善、一人主張性惡?其原因即在於二人所處的歷史環境不同.對此,司馬遷早有指出.《史記》將孟子與荀子合傳,是有其充分考慮的.《史記·孟子荀卿列傳》司馬遷評價孟子說:「當是之時,秦用商君,富國強兵,楚魏用吳起,戰勝弱敵,齊威王宣王用孫子田忌之徒,而諸侯東面朝齊.天下方務於合從連衡,以攻伐為賢,而孟軻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是以所如者不合.」又說孟子「游事齊宣王,宣王不能用.適梁,梁惠王不果所言,則見以為迂遠而闊於事情」.所謂「所如者不合」與「迂遠而闊於事情」,是說孟子的學說主張與當時的社會現實相差太遠,孟子被認為是過於理想化了.《史記·孟子荀卿列傳》司馬遷評價荀子說:「荀卿,趙人.年五十始來游學於齊.田駢之屬皆已死齊襄王時,而荀卿最為老師.齊尚修列大夫之缺,而荀卿三為祭酒焉.齊人或讒荀卿,荀卿乃適楚,而春申君以為蘭陵令.春申君死而荀卿廢,因家蘭陵.荀卿嫉濁世之政,亡國亂君相屬,不遂大道而營於巫祝,信禨祥,鄙儒小拘,如莊周等又猾稽亂俗,於是推儒、墨、道德之行事興壞,序列著數萬言而卒.」所謂「嫉濁世之政,亡國亂君相屬」,說明到荀子時社會現實更趨惡化,更不容提出過高的理想.孔孟荀三人的身世環境屬於同一類型,都有所謂是非淆亂、老而發憤的經歷.但孔子生當春秋末年,孟子生當戰國前期,社會政治狀況畢竟要好一些,使人感覺尚有葯可救.而荀子生當戰國末年,作為春秋戰國最後一位集大成的學術大師,所感受到的社會環境的險惡,以及來自儒家統系的責任感和心理壓力,都在孔子孟子之上.所以荀子專意著作了《性惡》一篇,說:「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順是,故爭生而辭讓亡焉.生而有疾惡焉,順是,故殘賊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聲色焉,順是,故淫亂生而禮義文理亡焉.然則從人之性,順人之情,必出乎爭奪,合於犯分亂理而歸於暴.」孟子講仁義,把仁義概念建立在對人的心理分析之上.為了強調仁義,所以深自樹立,高自標榜,以求激勵人心,要求人在後天行事中保持其本心,是俗語所說的「唱紅臉」.表面上講性善,實際上重在後天行事.荀子講仁義,但荀子生當戰國末年,當時的情況已是人人爭於利慾,君子與小人同惡,固不宜倡言心性之善,於是只有深明其惡,以求人能反躬自救,要求人在後天生活實踐中厲行改造,有佛家世紀之末救世出苦海之意,是俗語所說的「唱白臉」.孟荀二人性善論與性惡論態度雖然相反,但「仁」的主張一致,強調後天實踐一致,並且性善論或性惡論的獨斷的邏輯論證方法也是一致的.社會政治格局是有變化的,學術的發展也是有變化的.在這方面以法家的論述最為充分,如《韓非子·五蠹》說:「故事因於世,而備適於事.世異則事異,事異則備變.上古競於道德,中世逐於智謀,當今爭於氣力.」李斯秦始皇三十四年奏議:「五帝不相復,三代不相襲,各以治.非其相反,時變異也.」(《史記·秦始皇本紀》)儒家的發展,有一個由「仁」向「義」、「禮」,直至向法家的「法」過渡的流變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性善論與「義」相聯系,性惡論與「禮」相聯系,核心是「仁」.「義」與「禮」仍然是仁,之所以有性善論與性惡論的不同,則是原於歷史環境的變化.「義」與「禮」變了,性善論與性惡論變了,但是「仁」沒有變,儒家體系的獨斷性質也沒有變.對於此一性質,學術界也早有指出.朱熹在解釋張載《正蒙·天道》中「天體物不遺,猶仁體事而無不在也」一句時說:「橫渠謂『天體物而不遺,猶仁體事而無不在』,此數句是從赤心片片說出來,荀、揚豈能到?」(《朱子語類》卷九十八)所謂「赤心片片」,即表明此問題是由內心自明的,而非推理的.梁啟超說:「道家哲學,有與儒家根本不同之處.儒家以人為中心,道家以自然界為中心.儒家道家皆言『道』,然儒家以人類心力為萬能,以道為人類不斷努力所創造,故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道家以自然界理法為萬能,以道為先天的存在且一成不變,故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見梁啟超《先秦政治思想史》第八章《道家思想(其一)》.中華書局1936年出版,東方出版社1996年編校再版.)簡潔而准確地指出了儒家學說的人文實踐傾向.梁啟超先生又說:「荀子與孟子同為儒家大師,其政治論之歸宿點全同,而出發點則小異.孟子信性善,故注重精神上之擴充.荀子信性惡,故注重物質上之調劑.……孟子言『辭讓之心人皆有之』,荀子正相反,謂爭奪之心人皆有之.」(見梁啟超《先秦政治思想史》第七章《儒家思想(其五)(荀子)》.)所說出發點的小異當即指孟荀二人的論證手法不同,歸宿點的全同當即指其儒家本質的一致.

熱點內容
淮南市採煤塌陷地治理條例 發布:2024-11-05 01:22:56 瀏覽:70
刑事訴訟法中關於上訴的條文 發布:2024-11-05 00:47:17 瀏覽:540
婚姻法不能結婚疾病 發布:2024-11-05 00:40:11 瀏覽:712
哈爾濱消防條例 發布:2024-11-05 00:33:19 瀏覽:979
全國人大版的香港國安法將立法 發布:2024-11-05 00:24:20 瀏覽:128
1950年婚姻法彩禮 發布:2024-11-05 00:24:18 瀏覽:645
阿拉法院 發布:2024-11-05 00:02:05 瀏覽:875
梁啟超法學文集 發布:2024-11-04 23:58:40 瀏覽:111
12348法律咨詢為什麼打不通 發布:2024-11-04 23:16:16 瀏覽:609
李金寶律師 發布:2024-11-04 23:10:54 瀏覽: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