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非注道德經
1. 道德經,韓非子是一個原理嗎
你好,我的回答是他們不是一個原理!道德經是老子的代表作!韓非子是法學的代表人物!謝謝!希望能夠幫到你!
2. 道德經(老子)的各種註解
河上來公、韓非、莊周、蘇自軾、高亨、馮達莆、楊潤根都注釋過。
還是古人的版本好。老子的道德經經過很多朝代,不斷的避諱,很多字改了,不如第一句「道可道非恆道」就避漢武帝名諱劉恆改為了「道可道非常道」。今人文化含義很多已經變了,所以斷章取義,解釋離題萬里。
建議博採眾家之長。作比較分析。任何領悟和含義都最多做考證。
還有老子的思想是微言大義。老子的思想它本身就是圓的,不同的人只能從不同的角度去看這個圓的一半。道德經是一個圓心,不同的註解就是圓線中的一段。幾十代人不斷的努力,不斷完善道家思想這個大圓。
3. 道德經 歷代注釋
老子的《道德經》一書,僅五千餘言,但她文約義豐,博大精深,涵蓋天地,歷來被人們稱為「哲理詩」。她不僅深刻地影響著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也深刻地影響著世界人民。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道德經》一書越來越引起世界人民的廣泛關注。自韓非的《解老》、《喻老》至今,據說僅國內的《道德經》譯注本就不下千種。但到今天為止,可以說哪一個注本都沒能真正地說明老子究竟說了些什麼。世界各國的注本也很多,發行量都很大,但是,中國人的經典,中國人不能悟透,何況外國人。
按:《道德經注釋》曾於1970年在台灣易名為《道德經精義》出版。該書序言稱:「黃注」尤為精闢,確乎言玄機,字字精義,故名曰「注釋」,毋寧名曰「精義」之為得也,因易名重刊,以期普渡雲雲。下文摘自肖天石為《道德經精義》大字本寫的「例言」。
(一)歷代注釋《道德經》者數百家,收入《道藏》解本亦五十餘種。解注最早者為韓非與河上公。韓非僅「解老、喻老」兩篇,全注自河上公始,數千年來,盛行於世者,首推王弼本。唐宋間羽流盛行,逐漸遞增,可傳佳本,當在二三十種之間,惟得全無一失者不多。
(二)《道藏》中所收解本,各有所長:唐玄宗本以窮理盡性、坐忘遺照、損事無為、理身理事為主;宋徽宗本共三種,多引《左》、《易》詞理參證;明太祖本解注則純以修齊治平為法;蘇子由注本徹了根宗,而多見性之言,融合三家於一旨。有清一代,道家人才輩出,解《道德經》者,以龍淵子、宋常惺與黃元吉祖師為最上乘,而黃本尤能宗各家之所長,補百家之不足。宋本已刊於《道藏》第三集中,茲影刊黃本入《道藏》。
(三)黃注本特點是:每章首揭常道,次述丹道;首言世法,次言丹法。道學精微,文理密察。本末兼賅,體用咸宜。尤以其融儒入道,而能鑿空無痕;因道弘儒,而能渾全一體。明道修德,可端天下之風尚;養心養氣,足正成世之人心。本人道以明仙道,字字金科玉律;體聖學以闡玄學,言言口訣心傳。深入淺出,親切平實。以之為用,可以明心見性,可以入聖登真,可以明哲處世,可以治國平天下。可藏可守,仕隱咸宜。衡情而論,確為《道德經》解本中不朽名著。無論道家儒家,皆可奉為無上聖經,視作修聖修仙之不二法門也。
(四)丹道經籍,愈古愈玄。上古丹經,十隱八九;中古丹經,十隱其半;迄乎近代,十隱二三。黃元吉先生本書,成於清道咸之交,故能暢述玄機,大露宗風,舉往聖之所不泄者泄之,盡往聖之所不傳者傳之。就丹法言丹法,即此一經,已括盡千經萬典之要蘊而巨細無遺矣!先生講學樂育堂時,入門弟子數千人,其《樂育堂語錄》、《道門語要》早已風行,為世所重。至其所著《玄宗口訣》,傳抄很少。所著《求心》、《醒心》諸經已失傳,茲得是書,不忍再令其湮沒也。
(五)本書原刊於清光緒十年,版存四川自流井(今自貢市自井區),魯魚亥豕,誤刊不少,三年前得一刊本於殷啟唐先生處,後寄還南美。今年得馬炳文、馬傑康二先生所藏乙亥華陽汪氏養性齋刊本,無句讀;後復得南京紅十字會道院精刊本於傅安澄先生處。本次影印,原擬用馬養性齋刊本,經仔細校刊之後,又改用傅藏道院刊本。俞以正忙於佛事,未及執筆述其藏書因緣。
民國庚子孟冬月文山肖天石於台北
4. 評價韓非子/河上公/王弼注《道德經》
韓非子《解老》、《喻老》是借老子的話來支撐他的思想觀點,版沒有尊重老子《權道德經》的本意來解釋。王弼注《道德經》是按他的玄學思想來玄化了《道德經》,即把《道德經》神化、復雜化、更加難懂了,本來,直接讀《道德經》原文,還能讀懂百分之一二十或二三十,看了王弼的註解,你可能這百分之一二十或二三十卻減少了,總之,幫助少阻礙大;2000多年來,採用王弼註解的最多,而受他阻礙的也最多,許多明顯不合情理的解釋也跟著照樣解釋,比如《道德經》第一句「道可道,非常(恆)道」,跟著王弼說(那個永恆的大道)不可道不可說;什麼樣永恆的道不可道不可說,只有我們沒有搞清楚的永恆道不可說,凡是搞清楚了的永恆道都可說;如果硬要說老子那個永恆的大道不可說,這也是睜著眼說瞎話嘛,老子明明對它進行了很描寫描述嘛!
5. 中國歷史上對道德經最早進行解釋說明的人是
韓非《解老、喻老》
《韓非子·喻老》出自《韓非子》。在短篇幅中,用二十五則歷史故事和民間傳說分別解釋了《老子》十二章,其中《德經》八章、《道經》四章,使《老子》抽象的哲學思想有了具體可感的呈現,在中國哲學史和訓詁學史上起著發凡起例的作用,同時也使他的刑名法術之學有了比較精深的理論憑藉。
《韓非子》中《解老》、《喻老》二篇為道家經典《老子》的重要註解與闡釋著作。先秦法家本為極其凌厲之學問,多有真切喜人之處,而道家老子之深邃精奧則遠過其他諸子。凌厲之法家與深邃之道家本一脈相承,故學者有「道生法」一說。而韓非「喜刑名法術之學,而其歸本於黃老」。
(5)韓非注道德經擴展閱讀
《道德經》的主題思想
「道法自然」是《道德經》中老子思想的精華。「道」作為《道德經》中最抽象的概念范疇,是天地萬物生成的動力源。「德」是「道」在倫常領域的發展與表現。「道」與「法」在規則、常理層面有相通點,但不同於西方自然法。「法」應效法自然之道,在辨證的反向轉化之中發揮其作用。
哲學上,「道」是天地萬物之始之母,陰陽對立與統一是萬物的本質體現,物極必反是萬物演化的規律。倫理上,老子之道主張純朴、無私、清靜、謙讓、貴柔、守弱、淡泊等因循自然的德性。
政治上,老子主張對內無為而治,不生事擾民,對外和平共處,反對戰爭與暴力。這三個層面構成了《道德經》的主題,同時也使得《道德經》一書在結構上經由「物理至哲學至倫理至政治」的邏輯層層遞進,由自然之道進入到倫理之德,最終歸宿於對理想政治的設想與治理之道。也就是從自然秩序中找出通向理想社會秩序的光明正道。
6. 誰注的《道德經》好
一本是王蒙寫的《老子的幫助》。王蒙參考了現代一些國學大師的譯注,加內上自己的理解,對容《道德經》進行了現代的翻譯,並進行了解讀。全部81章都有。網路文庫有全文。
另一本是南懷瑾寫的《老子他說》,南懷瑾是一位國學大師,對國學經典的翻譯寫解讀都非常好。《老子他說》只有前面二十多章。還有《老子他說》(續集)這本我沒看過,好象也沒有全。
這些網路文庫都有全文的,均可免費閱讀。
購買的話,可以從卓越買,我從上面買的,比當當便宜。
7. 韓非子論語道德經的政治主張核心內容是什麼
《道德經》文本以哲學意義之「道德」為綱宗,論述修身、治國、用兵、養生之道,而多以政治為旨歸,乃所謂「內聖外王」之學,文意深奧,包涵廣博,被譽為萬經之王。
8. 老子韓非列傳的文言文注釋
老子者,楚苦縣厲鄉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①。 ①藏室:國家的藏書室。即國家圖書館。
孔子適周①,將問禮於老子。老子曰:「子所言者②,其人與骨皆已朽矣,獨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時則駕③,不得其時則蓬累而行④。吾聞之,良賈深藏若虛⑤,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驕氣與多欲,態色與淫志⑥,是皆無益於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孔子,謂弟子曰:「鳥,吾知其能飛;魚,吾知其能游;獸,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為罔⑦,游者可以為綸⑧,飛者可以為矰⑨。至於龍吾不能知,其乘風雲而上天。吾今日見老子,其猶龍邪!」
①適:往,到……去。②子:古時對男子的尊稱。③時:機會,時運。駕:坐車,引申為外出去做官。④蓬累而行:像飛蓬飄轉流徙而行,轉停皆不由已。蓬,一種根葉俱細的小草,風吹根斷,隨風飄轉。累,轉行的樣子。⑤賈:商人,古代指坐商。深藏若虛:隱藏其貨,不讓別人知道,好像空虛無物地樣子。比喻有真才實學的人,不露鋒芒。⑥態色:情態神色。淫志:過大志向。淫,過分。⑦罔:捕具。同「網」。⑧綸:釣魚的絲線。⑨矰:系有絲繩,用以射鳥的短箭。
老子修道德①,其學以自隱無名為務②。居周之久,見周之衰,乃遂去。至關,關令尹喜曰:「子將隱矣,強為我著書③。」於是老子乃著書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餘言而去,莫知其所終④。 ①道德:此指道家學派的術語。道,事物發展的普遍規律和宇宙的精神的本原。德,宇宙萬物所含有的特殊規律或特殊性質。②自隱:隱匿聲跡,不顯露。無名:不求聞達。務:宗旨。③強:勉力。④莫:沒有人。
或曰①:老萊子亦楚人也,著書十五篇,言道家之用,與孔子同時雲。
蓋老子百有六十餘歲②,或言二百餘歲,以其修道而養壽也③。
①或曰:有的人說。②有:又。③養壽:修養身心以求長壽。
自孔子死之後百二十九年,而史記周太史儋見秦獻公曰:「始秦與周合,合五百歲而離,離七十歲而霸王者出焉①。」或曰儋即老子,或曰非也,世莫知其然否②。老子,隱君子也。
①「始秦與周合」三句:《索引》按周秦二本紀並雲「始周與秦國合而別,別五百載又合,合七十歲而霸王者出」。然與此傳離合正反,尋其意義,亦並不相違。②然:是,是這樣。
老子之子名宗,宗為魏將,封於段干。宗子注,注子宮,宮玄孫假①,假仕於漢孝文帝。而假之子解為膠西王卬太傅,因家於齊焉②。
①玄孫:曾孫的兒子。②家:居住。
世之學老子者則絀儒學①,儒學亦絀老子。「道不同不相為謀」②,豈謂是邪?李耳無為自化,清靜自正③。
①絀:通「黜」,貶斥。②這一句的意思是說,主張、原則不同,彼此不相商議、合作。語見《論語·衛靈公》。③無為自化,清靜自正:語本《老子》:「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王弼注本《老子道德經》第五十七章,魏源《老子本義》本第五十章)。這是主張緩和社會矛盾,讓事物保持原狀的保守思想。無為,一任自然,無所作為。清靜,內心清虛明靜,無所索求。
莊子者,蒙人也,名周。周嘗為蒙漆園吏①,與梁惠王、齊宣王同時。其學無所不窺②,然其要本歸於老子之言③。故其著書十餘萬言,大抵率寓言也④。作《漁父》、《盜跖》、《胠篋》⑤,以詆訿孔子之徒⑥,以明老子之術。《畏累虛》、《亢桑子》之屬⑦,皆空語無事實。然善屬書離辭⑧,指事類情⑨,用剽剝儒、墨⑩,雖當世宿學不能自解免也(11)。其言洸洋自恣以適已(12),故自王公大人不能器之(13)。 ①嘗:曾經。②窺:從小孔或縫隙里看。此引申為涉獵、研究。③要:要旨。本:根本、源頭。④大抵:大略。率:通常。寓言:有所寄託或比喻之言。《釋文》,「寓,寄也。以人不信已,故托之他人,十言而九見信也。」⑤《漁父》、《盜跖》、《胠(qū,區)篋(qiè,怯)》;均為《莊子》中的篇名。⑥詆訿(dǐzǐ,底子):毀辱,誹謗。⑦《畏累虛》、《亢桑子》:均為《莊子》中的篇名。⑧屬書:連綴文辭。離辭:猶「摛辭」,鋪陳辭藻。⑨類情:描摹情狀。⑩剽剝:攻擊,駁斥。儒、墨:春秋戰國時期兩大著名學派,儒家和墨家。(11)宿學:博學、飽學之士。(12)洸洋:猶「汪洋」。水勢浩大、浩渺無際的樣子。這里形容文辭宏瞻,議論恣肆。恣:放縱無羈。適己:適合自己的性情。(13)器之:使用他,利用他。
楚威王聞莊周賢,使使厚幣迎之①,許以為相。莊周笑謂楚使者曰:「千金,重利;卿相,尊位也。子獨不見郊祭之犧牛乎②?養食之數歲③,衣以紋綉④,以入大廟⑤。當是之時,雖欲為孤豚⑥,豈可得乎?子亟去⑦,無污我。我寧游戲污瀆之中自快⑧,無為有國者所羈⑨,終身不仕,以快吾志焉。」
①使使:前一「使」為派遣,後一「使」為奉使命辦事的人,即使者。幣:古人對禮物的通稱。泛指用作禮物的玉帛、馬、毛皮、禽等。迎:聘請。②郊祭:祭祀天地。犧牛:用作祭品的牛。③食(sì,四):喂養。④衣以文綉:給它披上帶有花紋的綢緞。衣,穿、披。⑤大廟:太廟,即宗廟。大,同「太」。⑥孤豚:小豬。《索隱》:「孤者,小也,特也。」⑦亟(jí,急):急、快。⑧瀆:小水溝。⑨有國者:掌握國家政權的人。
申不害者,京人也,故鄭之賤臣。學術以干韓昭候①,昭候用為相。內修政孝,外應諸侯,十五年。終申子之身,國治兵強,無侵韓者。
申子之學本於黃老而主刑名②。著書二篇,號曰《申子》③。
①術:指法家的刑名法術之學。或特指君主控制和使用臣下的策略與手段。干:求取,指求官。②黃老:黃帝和老子。先秦儒家只談堯舜,不提黃帝。道家為了和儒家爭奪學術地位,把傳說中比堯、舜更早的黃帝搬出來與老子並尊為道家的創始人,所以漢時有「黃老之學」的稱呼。刑名:即實與名。法家主循名責實,以推行法治,強化上下關系。刑,通「形」,指形體或事實。名,指言論或主張。③《申子》:已佚。《漢書·藝文志》有《申子》六篇。有《大體篇》保存於《群書治要》中,又有清人馬國翰等輯本。 韓非者,韓之諸公子也①。喜刑名法術之學,而其歸本於黃老②。非為人口吃,不能道說,而善著書。與李斯俱事荀卿③,斯自以為不如非。
①諸公子:貴族子弟。②歸:歸宿,引申為宗旨。③事:師事,隨師求學
非見韓之削弱,數以書諫韓王①,韓王不能用。於是韓非疾治國不務修明其法制②,執勢以御其臣下③,富國強兵而以求人任賢,反舉浮淫之蠹而加之於功實之上④。以為儒者用文亂法⑤,而俠者以武犯禁⑥。寬則寵名譽之人⑦,急則用介胄之士⑧。今者所養非所用,所用非所養。悲廉直不容於邪枉之臣⑨,觀往者得失之變⑩,故作《孤憤》、《五蠹》、《內外儲》、《說林》、《說難》十餘萬言(11)。
①數:屢次,多次。書:奏章。諫:下對上規勸。②疾:痛恨。務:勉力從事。③執勢:掌握權勢。御:駕馭,控制。④舉:提拔任用。浮淫之蠹:指文學游說之士。浮淫,虛浮淫誇。蠹,蛀蟲。比喻像蛀蟲一樣危害國家的人。功實:注重功利而有實際貢獻的人。⑤文:指儒家典籍,如《詩》、《書》等。⑥犯禁:違犯國家禁令。⑦寬:寬緩。指國家太平時期。介胄之士:指頂盔穿甲的武士。介,甲。作戰時穿的護身鎧甲。胄,頭盔。⑨廉直:廉潔正直的人。⑩往者:以往的,歷史上的。得失:成功和失敗。(11)《孤憤》、《五蠹》、《內外儲》、《說林》、《說難》:均為《韓非子》書中的篇名。 然韓非知說之難①,為《說難》書甚具②,終死於秦,不能自脫。
①說:用話勸說,使之聽從自己的意見。②具:完全、周詳。具,通「俱」。
《說難》曰:
凡說之難,非吾知之有以說之難也①;又非吾辯之難能明吾意之難②;又非吾敢橫失能盡之難也③。凡說之難,在知所說之心④,可以吾說當之。
①知:才智。說之:游說君主。②辯:口辯、口才。一說分析。明:闡明,表達。③橫失(yì,逸):縱橫奔放,無所顧忌。失,通「佚」、「逸」。④所說:游說的對象,主要指君主。
所說出於為名高者也①,而說之以厚利,則見下節而遇卑賤②,必棄遠矣③。所說出於厚利者也,而說之以高名,則見無心而遠事情④,必不收矣⑤。所說實為厚利而顯為名高者也⑥,而說之以名高,則陽收其身而實疏之⑦;若說之以厚利,則陰用其言而顯棄其身⑧。此之不可不知也。
①為:這里有博取、貪圖的意思。②見:被看作。下節:品德低下。遇:待遇。陳奇猷《韓非子四集解》引劉師培曰:「『遇』當做『偶』,謂退與卑賤相偶也」。或謂「遇」疑當做「邇」。④無心:沒頭腦。遠事情:脫離實際。⑤收:錄用。⑥顯:明顯,引申為公開。⑦陽:表面上。身:指游說者自身。⑧陰:暗地裡。
夫事以密成,語以泄敗。未必其身泄之也,而語及其所匿之事①,如是者身危。貴人有過端②,而說者明言善議以推其惡者③,則身危。周澤未渥也而語極知④,說行而有功則德亡⑤,說不行而有敗則見疑⑥,如是者身危。夫貴人得計而欲自以為功⑦,說者與知焉⑧,則身危。彼顯有所出事⑨,乃自以為也故⑩,說者與知焉,則身危。強之以其所必不為(11),止之以其所不能已者(12),身危。故曰:與之論大人(13),則以為間己(14);與之論細人(15),則以為粥權(16)。論其所愛,則以為借資(17);論其所憎,則以為嘗己(18)。徑省其辭(19),則不知而屈之(20);泛濫博文(21),則多而久之。順事陳意,則曰怯懦而不盡;慮事廣肆(22),則曰草野而倨侮(23)。此說之難,不可不知也。 ①及:到,至。引申為涉及、牽扯。匿:隱藏。②過端:過失,過錯。端,端倪,即剛剛有些跡象,而尚未昭著。按以下一段文字句序與今本《韓非子》有異。③善議:巧妙的議論。推:推導、推論。④周澤未渥:意謂交情還不夠深厚。周,親密。澤,恩澤,恩惠。渥,濃厚、深厚。語極知:把知心話盡其所有都說出來。極,窮盡。⑤德:功勞,功德。亡:通「忘」,忘記。⑥見疑:被懷疑。⑦得計:計謀可以實現。⑧與知:參予此事。⑨出事:做事。⑩也:疑當作「他」。蓋形近而誤。今諸本《韓非子》作「乃自以為他故。」他故,別的事情。(11)強(qiǎng,搶):勉強。(12)已:停止。(13)大人:達官貴族。此指在任重臣。(14)間已:離間君主與大臣的關系。(15)細人:地位低下的人。(16)粥(yù,育)權:賣弄權勢。粥,通「鬻」,賣。(17)借資:藉助別人的力量,以為己助。(18)嘗己:試探自己含怒的深淺。嘗,試探。(19)徑省其辭:說話簡略,直截了當。徑省,簡略。(20)知:通「智」,智慧。屈之:使他遭受委屈。(21)泛濫:水勢漫溢橫流。比喻誇誇其談,沒有邊際。博文:追求浮華之辭。(22)廣(kuàng,曠)肆:謂謀慮遠而放縱無所收束。廣,通;「曠」,遠也。肆,放縱。(23)草野:鄙陋粗俗。倨侮:倨傲侮慢。
凡說之務①,在知飾所說之所敬②,而滅其所丑③。彼自知其計④,則毋以其失窮之⑤;自勇其斷,則毋以其敵怒之;自多其力⑥,則毋以其難概之⑦。規異事與同計⑧,譽異人與同行者⑨,則以飾之無傷也⑩。有與同失者,則明飾其無失也。大忠無所拂悟(11),辭言無所擊排(12),乃後申其辯知焉(13)。此所以親近不疑,知盡之難也。得曠日彌久(14),而周澤既渥,深計而不疑,交爭而不罪,乃明計利害以致其功(15),直指事非以飾其身(16),以此相持(17),此說之成也。
①務:要旨。②飾:粉飾,美化。③滅:遮掩、掩蓋。④自知:自己認為高明。知,通「智」。⑤窮之:指使君主困窘、難堪。⑥多:推崇,贊美。⑦概之:壓抑、限制他。概,古代量穀物時,用以刮平斗斛的器具。《管子·樞言篇》「釜鼓滿,則人概之」。此是引申義。⑧異事:他事,另一件事。同計:與君主謀劃相同。這一句的意思是說謀劃另一件事與君主計策相同,謀劃他事等於謀劃此事,可以不犯揚己之嫌,不掠君主之美。⑨這一句的意思是說另一個人與君主同德行,稱贊那個人等於稱贊君主,可以不露阿諛君主之跡。⑩無傷:沒有害處。(11)拂悟:違逆,抵觸。悟,通「牾」。(12)擊排:攻擊,排斥。(13)申:同「伸」。舒展,伸直。引申為施展。(14)曠日彌久:猶今語「曠日持久」,即多費時日,拖得很久。曠,荒廢,費。彌久,很久。(15)明計:明白權衡剖析。致:達,得到。(16)直指:直陳,講話無顧慮。飾其身:正其身。飾,修治,整治。(17)相持:指君信臣,臣忠君。
伊尹為庖①,百里奚為虜②,皆所由干其上也③。故此二子者,皆聖人也,猶不能無役身而涉世如此其污也④,則非能仕之所設也⑤。
①伊尹為庖的故事見《韓非子·難言》,說他為了游說商湯,「身執鼎俎為庖宰,昵近習親,而湯乃僅知其賢而用之」。《墨子·尚賢中篇》也提到這個故事,說伊尹是「有莘氏女之私臣,親為庖人,湯得之,舉以為相」。《史記》卷三《殷本紀》則謂伊尹想求得商湯的任用而無由,於是就做了隨同有莘氏女出嫁的「媵臣」。說他親「負鼎俎,以滋味說湯,致於王道」。②虜:奴隸。百里奚為虜的故事,《韓非子·難言》,又《難一》、《難二》,均及之,但語焉不詳。《史記》卷五《秦本紀》說他原為虞國人,晉獻公滅虞以後,他被俘虜,做了秦穆公夫人即晉公子夷吾的姐姐的陪嫁臣到了秦國,後亡秦走宛,被楚國人捉住。秦穆公知其賢,便用五張黑公羊皮把他贖回來,與語國事三日,秦穆公大悅,於是「授之國政」。卷之十九《晉世家》亦略及其事。③由:經由,經此。干:求取。上:君主。④役身:自身做賤役。涉世:涉足社會。⑤非能仕之所設也:當依《韓非子》作「非能仕之所恥」。能仕,智能之士。仕,通「士」。
宋有富人,天雨牆壞。其子曰:「不築且有盜」,其鄰人之父亦雲①,暮而果大亡其財②,其家甚知其子而疑鄰人之父③。昔者鄭武公欲伐胡,乃以其子妻之④。因問群臣曰:「吾欲用兵,誰可伐者?」關其思曰:「胡可伐。」乃戮關其思,曰:「胡,兄弟之國也⑤,子言伐之,何也?」胡君聞之,以鄭為親己而不備鄭。鄭人襲胡,取之。此二說者,其知皆當矣,然而甚者為戮⑥,薄者見疑⑦。非知之難也,處之則難矣。
①父:老者,老人。亡:丟失、被竊。③知其子:以其子為智。④子:指女兒。古代男、女都稱子。妻之:嫁給胡君為妻。⑤兄弟之國:親戚的通稱。春秋戰國時,兩國雖非同姓,但有婚姻關系也叫「兄弟之國」。⑥甚者:重的。⑦薄者:輕的。以上兩句謂,言重則被殺,言輕則見疑。按此段文字與諸本《韓非子》多有不同。
昔者彌子瑕見愛於君。衛國之法,竊駕君車者罪至刖①。既而彌子之母病,人聞,往夜告之,彌子矯駕君車而出②。君聞之而賢之曰:「孝哉,為母之故而犯刖罪!」與君游果園,彌子食桃而甘③,不盡而奉君。君曰:「愛我哉,忘其口而念我!」及彌子色衰而愛弛④,得罪於君。君曰:「是嘗矯駕吾車,又嘗食我以其餘桃⑤。」故彌子之行未變於初也,前見賢而後獲罪者,受憎之至變也⑥。故有愛於主,則知當而加親;見憎於主,則罪當而加疏。故諫說之士不可不察愛憎之主而後說之矣。
①刖:斷足酷刑。②矯:擅稱君命。③甘:感到甜美。④弛:松緩,鬆懈。這里有疏淡、減退的意思。⑤食:給吃。餘桃:咬剩下的桃子。⑥至變:最大的改變。至,最、極。
夫龍之為蟲也①,可擾狎而騎也②。然其喉下有逆鱗徑尺,人有嬰之③,則必殺人,人主亦有逆鱗,說之者能無嬰人主之逆鱗,則幾矣④。
①龍之為蟲:古人認為龍屬蟲類。②擾狎:馴熟。擾,馴養。狎,親近,戲弄。③嬰:碰,觸犯。④幾:近,近於善諫。
人或傳其書至秦①。秦王見《孤憤》、《五蠹》之書,曰:「嗟乎,寡人得見此人與之游②,死不恨矣③!」李斯曰:「此韓非之所著書也。」秦因急攻韓。韓王始不用非,及急,乃遣非使秦。秦王驚之,未信用。李斯、姚賈害之④,毀之曰:「韓非,韓之諸公子也。今王欲並諸侯⑤,非終為韓不為秦,此人之情也。今王不用,久留而歸之,此自遺患也,不如以過法誅之⑥。」秦王以為然,下吏治非。李斯使人遺非葯⑦,使自殺。韓非欲自陳⑧,不得見。秦王後悔之,使人赦之,非已死矣。
申子、韓子皆著書,傳於後世,學者多有。余獨悲韓子為《說難》而不能自脫耳。
①或:有的。②游:結交,交往。③恨:遺憾。④害:嫉妒。⑤並:吞並、兼並。⑥過法誅之:加以罪名,依法處死他。過,硬加罪過。⑦遺:送給。⑧自陳:當面剖白。
太史公曰:老子所貴道,虛無①,因應變化於無為,故著書辭稱微妙難識。莊子散道德②,放論③,要亦歸之自然。申子卑卑④,施之於名實。韓子引繩墨⑤,切事情,明是非,其極慘礉少恩⑥。皆原於道德之意,而老子深遠矣。
①虛無:指道的本體無所不在,而又無形可見。②散:散布,這里有推演、宣演的意思。③放論:猶「放言」,即縱意隨心地發表議論,不受約束。④卑卑:勤奮自勉。⑤繩墨:木工用以正曲直的墨線。引申為規范,法制。⑥慘礉(hé,核):慘酷苛刻。礉,核實。引申為苛刻。
9. 道德經第一章
[原文]
道可道也①,非恆道也②。名可名也③,非恆名也。無名④,萬物之始也;有名⑤,萬物之母也⑥。故恆無欲也⑦,以觀其眇⑧;恆有欲也,以觀其所徼⑨。兩者同出,異名同謂⑩。玄之又玄⑾,眾眇之門⑿。
[譯文]
"道"如果可以用言語來表述,那它就是常"道"("道"是可以用言語來表述的,它並非一般的"道");"名"如果可以用文辭去命名,那它就是常"名"("名"也是可以說明的,它並非普通的"名")。"無"可以用來表述天地渾沌未開之際的狀況;而"有",則是宇宙萬物產生之本原的命名。因此,要常從"無"中去觀察領悟"道"的奧妙;要常從"有"中去觀察體會"道"的端倪。無與有這兩者,來源相同而名稱相異,都可以稱之為玄妙、深遠。它不是一般的玄妙、深奧,而是玄妙又玄妙、深遠又深遠,是宇宙天地萬物之奧妙的總門(從"有名"的奧妙到達無形的奧妙,"道"是洞悉一切奧妙變化的門徑)。
[注釋]
①第一個"道"是名詞,指的是宇宙的本原和實質,引申為原理、原則、真理、規律等。第二個"道"是動詞。指解說、表述的意思,猶言"說得出"。
②恆:一般的,普通的。
③第一個"名"是名詞,指"道"的形態。第二個"名"是動詞,說明的意思。
④無名:指無形。
⑤有名:指有形。
⑥母:母體,根源。
⑦恆:經常。
⑧眇(miao):通妙,微妙的意思。
⑨徼(jiao):邊際、邊界。引申端倪的意思。
⑩謂:稱謂。此為"指稱"。
⑾玄:深黑色,玄妙深遠的含義。
⑿門:之門,一切奧妙變化的總門徑,此用來比喻宇宙萬物的唯一原"道"的門徑。
[引語]
老子破天荒提出"道"這個概念,作為自己的哲學思想體系的核心。它的涵義博大精深,可從歷史的角度來認識、也可從文學的方面去理解,還可從美學原理去探求,更應從哲學體系的辯證法去思維......
哲學家們在解釋"道"這一范疇時並不完全一致,有的認為它是一種物質性的東西,是構成宇宙萬物的元素;有的認為它是一種精神性的東西,同時也是產生宇宙萬物的泉源。不過在"道"的解釋中,學者們也有大致相同的認識,即認為它是運動變化的,而非僵化靜止的;而且宇宙萬物包括自然界、人類社會和人的思維等一切運動,都是遵循"道"的規律而發展變化。總之,在這一章里,老子說"道"產生了天地萬物,但它不可以用語言來說明,而是非常深邃奧妙的,並不是可以輕而易舉地加以領會,這需要一個從"無"到"有"的循序漸進的過程。
[評析]
在這一章里,老子重點介紹了他的哲學范疇——"道"。道的屬性是唯物的還是唯心的?這是早已存在的一個問題,自古及今,它引起許多學者的濃厚興趣。在歷史上,韓非子生活的時代距離老子比較近,而且他是第一個為《道德經》作注的學者。關於什麼是道,在《解老》中,韓非子這樣說:"道者,萬物之所(以)然也。萬理之所稽也。理者成物之文也。道者萬物之所以成也。故曰道,理之者也。"這表明,韓非子是從唯物的方面來理解老子的"道"的。在《史記》中,司馬遷把老子與韓非子列入同傳(還附有莊子、申不害),即認為韓、庄、申"皆原於道德之意,而老子深遠矣。"漢代的王充在《論衡》一書中,同樣認為老子的"道"的思想是唯物論的。但是從東漢末年到魏晉時代,情形有了變化。一些學者體會老子哲學所謂"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的妙義,肯定宇宙的本體只有一個"無",號稱玄學。隨後佛學傳入中國並漸漸興盛起來,玄與佛合流,因而對"道"的解釋,便倒向唯心論方面。宋明時期的理學家同樣吸取了佛學與玄學思想,對老子的"道",仍舊作了唯心主義解釋。總之,"道"是唯物還是唯心論,學者們一直有根本不同的看法。
[解讀] "道"的革命性和權威性
"道"這個哲學概念,首經老子提出。
這個頗帶東方神秘主義的名詞,在《老子》一書中頻頻出現,它有時似乎在顯示宇宙天地間一種無比巨大的原動力;有時又在我們面前描畫出天地混沌一片的那種亘古蠻荒的狀態;或展示天地初分,萬物始生,草萌木長的一派蓬勃生機,如此等等。
從老子對"道"的種種構想中,我們完全可以體味到他對"道"的那種近乎虔誠的膜拜和敬畏的由來。老子對"道"的尊崇,完全源於對自然和自然規律的誠信,這完全有別於那個時代視"天"和"上帝"為絕對權威的思想觀念。"道",對老子來說,僅僅是為了徹底擺脫宗教統治而提出的一個新的根據,它比"上帝"更具權威性。
老子的"道"是具有一種對宇宙人生獨到的悟解和深刻的體察,這是源於他對自然界的細致入微的觀察和一種強烈的神秘主義直覺而至。這種對自然和自然規律的著意關注,是構成老子哲學思想的基石。
源於一種生物學上的意義,人類與自然的關系,無論在精神上亦或在物質方面,從古迄今,都表現為一種近乎原始的依賴性,有如嬰兒之對母體。古人有雲:"人窮則反本。"這個所謂的"本",從更廣泛的意義上講,也就是指"自然",這個人類和萬物的母親。屈原長詩《天問》為什麼會提出許多對宇宙天體、歷史、神話和人世方面的疑問?當他對政治前途和黑暗現實感到失望時,很自然地會產生一種對自然的返歸心態和求助願望。出於一種對現實的不滿和焦慮,推本極源,急切希望找到人在神秘的自然力面前的合適位置。
弗洛伊德的"快樂原則"說,論述了文明給人類帶來物質利益的同時,也給人類的精神帶來了極為沉重的壓抑,這是文明之一大缺憾。然而他所說的人類天生的追求快樂的原則,也正是建立在人和自然的諧合關繫上。今天,人們在生活需求和文化思想方面涌動的"回歸自然"潮流,不也是從更廣泛的意義上解釋了古代學家們對宇宙自然竭力盡智地探索的原因嗎?由此我們也可理解老子哲學里尊崇自然,否決知識,追求"小國寡民"的政治生活,以及對"道"純朴本性和神秘的原始動力的渲染的歷史原因所在了。
春秋戰國時期,王權上移,陪里執命,政治和社會關系均發生了急劇的變化。而當現實社會中的氏族制束縛著歷史的發展,舊有的"天命觀"和"天道觀"同樣也束縛著思想的發展。老子形而上學的"道"的提出,是從對自然史的認識上尋找否決"天命觀""天道觀"的理論根據,因而具備了中國古代哲學史的革命性和合理性。
10. 道德經的詳細註解
老子的《道德經》一書,僅五千餘言,但她文約義豐,博大精深,涵蓋天地,歷來被人們稱為「哲理詩」。她不僅深刻地影響著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也深刻地影響著世界人民。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道德經》一書越來越引起世界人民的廣泛關注。自韓非的《解老》、《喻老》至今,據說僅國內的《道德經》譯注本就不下千種。但到今天為止,可以說哪一個注本都沒能真正地說明老子究竟說了些什麼。世界各國的注本也很多,發行量都很大,但是,中國人的經典,中國人不能悟透,何況外國人。 在人們的思想觀念中,至今還普遍存在著老子思想是反對仁義智慧,反對革命,主張消極被動、無所作為、甘守懦弱、逆來順受、保守倒退的觀點。這些觀點也是歷代哲學家比較普遍的觀點。歷史教材是這么說的,哲學教材也是這么說的,老師講授的時候也就講:「有為不如無為,有用不如無用,活著不如死了。」因此,在強調「有為」的社會里,很少有人去讀《道德經》,我亦是。這些年,氣功能夠強身健體的觀念深入人心。體弱多病的我自然找一些氣功方面的書來讀,這便使我零星地接觸到老子的學說。待到系統地閱讀了《道德經》以後,真是感慨萬千,哪裡是老子消極、反動?分明是人們誤解了老子!於是,我便產生了重解《道德經》,還老子本來面目的沖動,因此也就有了眼前的完全否定了前人歪曲老子哲學思想的《道德論》。 拙作決非人雲亦雲,實為有感而發。多年的默修實踐經驗告訴我,老子的《道德經》是真理。但是,沒有高深的道的境界和豐富的哲理思維,要想真正理解《道德經》這一世界上最偉大的哲學著作,實在是太難太難。所以,我決不敢說我理解了老子,但是,我堅信,我理解老子的思路是對的,對老子哲學思想的充分肯定也是正確的,並深切體會到整個人類價值體系的轉變必將從人們真正理解老子的《道德經》開始。當然,是對是錯,只要面向了讀者,自有道德大師們來斧正,這也是我衷心希望的。我知道,我現在對《道德經》所作的解釋還是十分淺陋的,其中的許多章節連我自己都不滿意,原因就是我的學識實在是太有限,境界也太淺太淺。倘若再過十年、二十年,那時,展現在讀者面前的《道德論》決不是現在這個樣子,可以說,無論是字面功夫還是哲理的體悟水平都會有所提高,可我不願這樣做。學問要靠大家做,集體的智慧是無限的,只要能夠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讓老子的道德思想早日遍布人間,我的心願也就實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