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道德誠德
① 「一個骯臟的國家,如果是人人講規則而不是講道德,最終會變成一個有人情味的國家。一個干凈的國家
這是一句不對的話。當成雞湯讀一讀還有一定的營養價值,奉為人生箴言就太可笑了。
首先,這是不是胡適說的,還有待商榷。《四十自述》等介紹胡適的書中並無記載,題主可以自己去翻翻相關的書看。
再者,這句話本身就講不通。
先說後半句話。後者的話,容易被人認為道德是無用的,甚至是有害的。其實很多人都會把「道德」和「偽道德」混為一談,認為拿輿論去壓制別人就是講道德的後果。錯了,道德是律己的,而不是律人的。至於道德綁架就更是偽道德了,因為發出這個命令的人是通過不顧及別人利益的方式去讓別人無條件服從自己,本質上也是違反道德的。拿道德大棒去打壓別人是偽道德,不是真道德。很多人恐怕連真道德和偽道德都分不清吧……
至於如果人人都只講道德的話,那些真正有道德的人總歸還是不會干壞事,但大部分人道德水平沒那麼高。而且講道德不代表遵守道德,只是口嗨一下而已。那些道德水平一般的人通過口嗨來提升自身優越感,以至於他們會以「道德王子」的身份自居,行為越發不檢點。另外,道德無法懲罰作惡的人,所以說一個壞頭蛆在沒有硬性約束的情況下會越發無底線,而道德水平一般的人也會因此而墮落,但真正道德高尚的人是不會受影響的。
所以說,後半句話有一定的道理,但不全面。
至於前半句話的話,那就完全是胡謅八扯了。
道德和規則的最大區別在於,規則是死的,道德是活的。規則是比較被動的,道德是有自發性的。如果人人都只講規則不講道德,人們頂多做到不做壞事,僅僅不做越雷池的事情就足矣了。但不做壞事就意味著做好事嗎?道德的自發性和主動性是規則所不能替代的。規則不會讓你去幫助別人,不會讓你去關心別人,也不會讓你放下歧視和偏見……
綜上所述,這句話就是胡謅八扯。後半句有一定的道理,告訴人們規則的重要性,但卻沒有告訴人們要區分開「真道德」和「偽道德」。前半句就沒什麼價值了。
這種話當成一句雞湯讀一讀,尚且有一定的營養價值。但如果把這句話當成張口就來的人生箴言,那就太可笑了。只可惜啊,如果有名人的名義附體的話,狗屁都是香的,讓人趨之若鶩。很多人崇拜這類「名人名言」,也許只是一種附庸風雅的舉措,或者拿來主義式的吸收;再或者說,哪怕出了錯,名人的名號也能讓他們心安理得。
② 新的和舊的三綱五常是什麼
中國封建社會基本道德規范。三綱指「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要求為臣、為子、為妻者絕對服從於君、父、夫;為君、為父、為夫者為臣、子、妻做出表率。五常指仁、義、禮、智、信,是用以調整君臣、父子、兄弟、夫婦、朋友關系的行為規范。三綱、五常語出西漢董仲舒著《春秋繁露》,但其思想內容則源於先秦諸子之學,如孔子有「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之說;韓非稱「臣事君、子事父、妻事夫」為「天下之常道」。三綱五常連用始於宋代朱熹。
孔子理念傳播的倫理仁義,在漢朝武帝即位及之後得到了重視,經董仲舒以系統化和實踐形式化,他的理論以提出「三綱五常」為代表,即:三綱是——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五常是——仁、義、禮、智、信。「三綱」是社會中實踐秩序原則的分類,「五常」是實踐的倫理道德的原則內容。董仲舒從孔孟理念中的君臣、父子、兄弟、夫婦和朋友的五倫中分析認識判斷應以君臣、父子、夫婦的關系最為普遍重要,「君臣」甚至可以泛意為全社會成員的對皇權的服從——只是君臣具有國家形式上組織性與序列性,「父子」是血緣延續的和人類社會延續的現實體現、是社會中自然倫理與社會倫理同一的序時傳播;「夫婦」是婚姻血緣父系社會的肯定,是家庭責任權利義務的絕對性和權威性的肯定。
董仲舒的「五常」與「三綱」統一排斥對倫理必然和道德原則的理性認識,對孔孟的繼承同時否定了前人的「仁德」至上和「仁德」理性形式地認識,他的理論具有明顯地實踐形式性和實踐片面性特徵,如果講孔孟的直接理論中還有誨人不倦和諄諄善導讓人們知道仁與禮為何物,董仲舒的「三綱五常」就是要讓仁與禮通過對君、父、夫的意志服從中得到絕對體現。
子曰:是何言與,是何言與!……父有爭子,則身不陷於不義。故當不義,則子不可以不爭於父;臣不可以不爭於君。故當不義則爭之。從父之令,又焉得為孝乎!《孝經》
「任人有問屋廬子曰:禮與食孰重?」
曰:「禮重」。
「色與禮孰重?」
曰:「禮重。」
曰:「以禮食,則飢而死;不以禮食,則得食,必以禮乎?禮迎,則不得妻;不禮迎,則得妻,必禮迎乎?」
屋廬子不能對,明日之鄒,以告孟子。
孟子曰:「於答是也何者?不揣其本,而齊其未,方寸之木可使高於岑樓。金重於羽者,豈謂一鉤金與一輿羽之謂哉?取食之重者與禮之輕者而比之,奚翅食重?取色之重者與禮之輕者而比之,奚翅色重?往應之曰:「珍兄之譬而奪之食,則得食;不珍,則不得食,則將珍之乎?愈東家牆面摟其處子,則得妻;不摟,則不得妻,則將摟之乎?」《孟子》告子章句下 「聞誅一夫付矣,未聞弒君也。」《孟子》
與此比較,董仲舒的倫理道德觀念是反對理性認識而帶有明顯地意志客觀絕對化傾向,孔子和孟子則是強調「仁」與「禮」絕對存在前提同時強調其具體關系中的具體體現,反對將「仁」「禮」與其他具體存在對立起來和形式抽象地理解,認為「仁」與「禮」是與視、聽、言、動相同一的而不是相對立的,關健在於事實是否與「仁」「禮」同一。
中國的儒家思想實際上歷經了漫長地二千多年的歷史和不同具體地社會階段,但處於奴隸制沒落時期和封建制正式確立之前為一個史期應是以孔子與孟子同屬一個階段,孟子的觀念也並沒有與當時封建地主階級的政治取得一致地默契,這一時期社會的封建地主階級和農民(農奴)階級還沒有最終定型;董仲舒的觀念則反映了社會穩定、階級定型構成、封建中央集權確立,他的理論對象面對社會普遍成員的存在,所以有人性「三類」的提法,既所謂:聖人之性,中民之性,斗筲之性的區別,與孔子的「惟上智與下愚不移」人性論出於一轍,但是孔子「克已復禮」的對象寄望的階級前提的絕對化是根本否定「下愚」社會歷史中絕對存在地位的。然而,董仲舒的理論反映對象作為社會政治經濟地位構成,性三類的內容指向都是社會中肯定存在的階級的代表概念,作為社會完整地政治形式他強調德與刑的並用和「三綱五常」都體現了封建社會狀況統一的政治實踐的意志。
倫理的關注表明社會人本體的存在與關系的地位存在被社會主體意識的承認,道德的關注表明社會人本體的倫理道德意志表現的絕對性程度。前者是人本體存在及其關系客觀規律性的存在,後者則是人的本體主觀積極運動、相互主動作用的一種基本表現。道德的水平狀況表明其對人本體存在的社會狀況反映和反思地肯定或否定的狀況,表明著人本體的意識認識對自身存在的自然血緣關系和社會關系的承認程度,表明著存在於人本體的人類社會歷史中自然與社會的認識與實踐發展程度;道德的狀況取決於倫理必然客觀的存在的文明化認識,道德的社會實踐則表明著人本體的倫理文明化發展程度。總而言之,倫理與道德在社會中的觀念反映表明著人類社會對作為社會本體的人的地位承認的變化發展。封建社會對人的承認應該說是社會普遍的,至於人的權利的承認封建社會以「三綱」中各個「綱」的君、父、夫的實體否定了臣、子、妻的實體的絕對地位,這不僅是政治、經濟的否定,而且包括對其認識和行為意志的否定,以「綱」為准,惟命是從而已。
封建社會和奴隸制社會一樣之處,在於採用「上帝」「天命」等神秘主義的宗教思想進行思想統治,而採用這些異於人本體的客觀異己力量來統治現實的人的精神意識,在於這些人本體自身的意識承認其客觀絕對地位。雖然從認識史的變化中人們知道這些「異己」物是人主觀局限意識的臆造,這些情況表明社會階段上人們對這些異己力量的承認和接受也是社會人本體精神存在狀況的一種客觀現實;而當異己神秘的力量絕對地位不再被承認,人們會尋求自我力量的現實體現,之所謂:子不語怪、力、亂、神,就在於奴隸制沒落時期的諸候、大夫、陪臣們的意識不承認「神」「怪」的存在,反對秩序的破壞採用暴力、違悖倫理的逆亂作為。孔子的「克己復己」就有著實際針對性,所以才有哲學上的「正名」之說,孔子希望奴隸主諸候最終服從「周禮」「先王」的禮制,而「克己」行為之實。孔子與孟子面臨的社會任務一樣都局限於社會的上層,這突出反映社會倫理矛盾現實、體現理性階段和意識行為的階級層面,任何異於其利益意志的存在都不會被承認、包括神秘主義的「客觀」的神或上帝、包括約束其行為的先王道德行為,利益的現實驅動著意志而奮發圖強。
董仲舒及其之後的程顥、程頤、朱熹的倫理道德的學說,是孔孟禮教的普遍化與宗教神學、天命天理等客觀唯心主義統一的形成,加強對封建主義社會秩序的理論支持,讓人們在禮教普遍客觀化的同時藉助宗教等神秘主義的觀念馴化人們對封建皇權的服從,封建主義社會的倫理政治理論掩蓋了人本體的絕對地位、片面化人本體道德行為——社會自然倫理與宗教神學結合實用地倫理道德觀念的絕對作用,穩定了封建主義制度的長期延續。
至聖先師孔子自然是講人倫道德的祖宗。但孔子的言論很零散,沒有對道德人倫的原則做一個簡明扼要的總的概括。那這個概括是誰做出的?是漢儒的傑出代表董子(董仲舒)。就是「三綱五常」的概括。這個概括很好,很精闢。但董子雖然對倫理道德的總的原則做出了「三綱五常」的精闢概括,卻沒有對它做出哲學上的系統解說論證。而這個工作最後是誰完成的?就是宋儒。其最傑出代表是朱子。朱子創建了一個系統龐大的客觀唯心主義的哲學體系,從哲學高度,論證了三綱五常的合理性。其宏揚闡明聖教之功,無人可比。故我們後人講倫理道德,必須牢記這三位偉人:孔子,董子,朱子
③ 清虛道德真君做了什麼事情,黃飛虎要記恨他十幾年
他偷走了黃飛虎的兒子黃天化,讓他們不能相見,骨肉分離了十幾年,
④ 廣東誠德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廣東誠德科技有限公司是2005-06-21在廣東省廣州市越秀區注冊成立的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注冊地址位於廣州市越秀區東風東路753號3007房。
廣東誠德科技有限公司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144000077690885XF,企業法人張永堅,目前企業處於開業狀態。
廣東誠德科技有限公司的經營范圍是:計算機軟、硬體、通信設備技術開發、技術咨詢;國內貿易;自有物業租賃;物業管理。在廣東省,相近經營范圍的公司總注冊資本為10255044萬元,主要資本集中在 5000萬以上 規模的企業中,共780家。
通過愛企查查看廣東誠德科技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資訊。
⑤ 漢代的人道德思想是不是還是很薄弱諸侯王為何都與親人發生不正當關系
漢代中前期,也就是劉邦之後,許多諸侯王(劉姓王)都存在和親人發生不正當關系的情況,這個說穿了就是亂倫。
我們可以將之看作當時的諸侯王道德思想比較薄弱,但是之所以如此,主要還是和當時所處的年代有關:
在漢初,人倫道德和春秋戰國時代要更接近一點,而中國人在漢代前期或者更早期,思想上並未被儒家思想所統治,而儒家思想很強調「禮」的重要性,這個是這些現象的社會基礎。
當然,我們後人往前去看這2000年歷史,自然知道儒家思想對中國的發展既有利又有弊。
我個人覺得,我們當代人沒有必要去太多討論古人門的道德思想問題,時代的差異是無法跨越的鴻溝,你不能拿現在的思想去衡量古人們的所為。
⑥ 在紂王妲己迫害臣子時,為什麼只有楊任獲救
那是因為在被紂王和妲己迫害的臣子之中只有楊任一個人在雙眼被挖的時候將對商朝的忠心轉化為了怨恨,之後清虛道德真君感受到了楊任的怨恨,覺得楊任可以和周一起討伐紂王,所以才救下楊任。《封神榜》我們都看過發故事,紂王昏庸無道和狐妖妲己殘害了很多的商朝臣子,但是無論是怎樣善良或者高地位的人都未曾受到神仙的幫助,都是以死告終沒有一個活下來的,而活下來的只有楊任一個,而且還只是楊任被挖眼睛就有神仙下來救助。
由此可見楊任獲救不是偶爾,也不是因為楊任人品很好,而是因為無論在什麼時候都是存在利益的,如果楊任和其他被紂王和妲己害死的臣子一樣,不管紂王和妲己對自己做了什麼依舊對於商朝忠心無二,那麼楊任也不會獲救,所以沒有利益就算是再好的人,神仙也是不會搭救的,因此楊任被就也屬於是利益的關系。
⑦ 三綱五常是什麼,具體內容都有哪些
一、三綱五常
1、三綱
具體指「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三綱中,「君為臣綱」當是其首,其行為規范表現是「忠誠」,即對君主盡心竭力,坦誠相待,如果君待臣以禮,臣待君以忠,各自做好自己的角色,天下就會太平安定。
「父為子綱」則是基礎,它所要求的社會規范就是孝敬,即指子女對父母的絕對服從,父母有過錯,不能觸怒父母,在父母面前,子女唯一明確的是孝敬,社會規范中的是非,善惡的標准都可不予考慮」。
「夫為妻綱」則是夫妻構成的家庭式人倫關系得以產生的基礎,而對應的行為規范是「節」,朱比如「餓死事小,失節事大」正是對這種行為規范的體現。
2、五常
具體指仁、義、禮、智、信,即封建禮教提倡的人與人之間的道德規范。「仁」是愛人、人道的意思;「義」是承擔合理的責任的意思;「禮」是道德約束,起到為達到「義」而預防的作用;「智」是指知識,尤其是現代知識經濟的時代我們更需要;「信」是信任、誠信的意思。
(7)王道德誠德擴展閱讀:
三綱、五常這兩個詞,來源於西漢董仲舒的《春秋繁露》一書。但作為一種道德原則、規范的內容,它淵源於先秦時代的孔子。孔子曾提出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和仁義禮智等倫理道德觀念。孟子進而提出「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的「五倫」道德規范。
董仲舒按照他的大道「貴陽而賤陰」的陽尊陰卑理論,對五倫觀念作了進一步的發揮,提出了三綱原理和五常之道。董仲舒認為,在人倫關系中,君臣、父子、夫婦三種關系是最主要的,而這三種關系存在著天定的、永恆不變的主從關系:君為主、臣為從;父為主,子為從;夫為主,妻為從。
三綱皆取於陰陽之道。具體地說,君、父、夫體現了天的「陽"面,臣、子、妻體現了天的"陰"面;陽永遠處於主宰、尊貴的地位,陰永遠處於服從、卑賤的地位。董仲舒以此確立了君權、父權、夫權的統治地位,可謂宇宙的根本法則。
董仲舒又認為,仁、義、禮、智、信五常之道則是處理君臣、父子、夫妻、上下尊卑關系的基本法則,治國者應該給予足夠的重視。在他看來,人不同於其他生物的一個重要特點,在於人類具有與生俱來的五常之道。
堅持五常之道,就能維持社會的穩定和人際關系的和諧。從宋代朱熹開始,三綱五常聯用。
⑧ 道德標准飽受質疑的國家有哪些
這個不好說。
如果人人都只講道德的話,那些真正有道德的人總歸還是不會干壞事,但大部分人道德水平沒那麼高。而且講道德不代表遵守道德,只是口嗨一下而已。那些道德水平一般的人通過口嗨來提升自身優越感,以至於他們會以「道德王子」的身份自居,行為越發不檢點。另外,道德無法懲罰作惡的人,所以說一個壞頭蛆在沒有硬性約束的情況下會越發無底線,而道德水平一般的人也會因此而墮落,但真正道德高尚的人是不會受影響的。
道德和規則的最大區別在於,規則是死的,道德是活的。規則是比較被動的,道德是有自發性的。如果人人都只講規則不講道德,人們頂多做到不做壞事,僅僅不做越雷池的事情就足矣了。道德的自發性和主動性是規則所不能替代的。規則不會讓你去幫助別人,不會讓你去關心別人,也不會讓你放下歧視和偏見。
⑨ 三綱五常是什麼
三綱: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五常:仁、義、禮、智、信。「綱」在此處是做表率的意思。
三綱五常(綱常)是中國儒家倫理文化中的重要思想,儒教通過三綱五常的教化來維護社會的倫理道德、政治制度。
其重視主觀意志力量,注重氣節、品德,自我節制、發奮立志,強調人的社會責任和歷史使命等。約等同於孔子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夫夫、婦婦"之說。
(9)王道德誠德擴展閱讀:
歷史地位
「三綱五常」作為為中國宗法社會最基本的倫理道德,也是維護宗法等級秩序的重要支柱。三綱強調封建主義人倫關系的尊卑與高低、主從關系;五常強調處理人倫關系的道德准則。
無論是三綱還是五常,其核心就是確立和維護法定的封建社會尊卑貴賤的等級序列,由此強調等級的不可逾越,對這一政治倫理原則,封建時代的正統思想家,都擁護它並圍繞著它來思維。
古代社會歧視女性,這是中國古代社會思想的一大弊端,在我們當今社會應該更加關愛女性。現在女性的地位相比古代有了很大的提高。
三綱五常不是一無是處,我們不能「一刀切」。三綱還可以「出新」,五常則可以大加倡導。如果我們恰當地利用傳統道德精華,「化腐朽為神奇」。
我們偉大的中華民族將會煥發出更大的活力,善言古者必有節於今」,「三綱」中不足之處,是應予以唾棄的,而「五常」中則包含著許多積極因素,是中華民族優秀文化遺產的一部分,應予以繼承和發揚。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三綱五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