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德與法治
『壹』 中外法律文化差異的相關論文
很難找到,現在提供一點相關的資料,看對你是否有幫助。
2、關於價值的斷想
價值:在很大程度上,是一切經濟、政治、文化、習慣、心理和客觀存在的稀缺程度之關系的總和。
世上發生任何事件,最終都會反映到價值上來。價值,也是主觀和客觀關系的總和。任何單一因素都不能決定價值量。價值只能在各因素(主觀和客觀的)相互作用的體系中由均衡決定。
3、中西文化的盲點:結構理性
在這個世界上,一切事物的本質是一個結構比重的問題。一切對單一和純粹的追求都是偏見。人們常常在面對選擇時進退維谷,這正是缺乏結構理性的表現。
有三種理性存在:價值理性、工具理性和結構理性。
在中西文化中,只有前兩種理性,缺乏第三種理性。
價值理性是人們用來判斷是非好壞,應該或不應該的一套價值體系。
工具理性是為實現價值目標的手段體系,如策略、政策、程序、組織、制度、科技手段等。
結構理性是人們在不同情況下構造價值結構的理性。例如,義的價值和利的價值都不能單一地適用任何情況。人有時自利,有時利人,兩種價值同時存在於一身,那麼在何時何地對待何人講利或講義,這就必須用結構理性判斷。不能在任何情況下都持同一價值觀。這就是說,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矛盾和價值觀應該在結構理性的支配下統一起來,這就使結構理性的含義。
東西文化中為什麼有結構理性的盲點呢?就是因為人類有偏執的共性。一旦價值理性形成後,人們就將它固定下來,向一切情況運用。
4、結構理性不是價值觀
結構理性是一種方法理性,而不是一種價值理性,它當然與價值相對論和道德相對論扯不上關系。因為結構理性是一種中立於價值判斷的方法理性。
結構理性不是一種價值觀,而是一種構建價值結構的方法論。它不需要也不可能有一個分析衡量錯對好壞的內容准則,按照結構理性的方法理解真理與價值,真理和價值都不是唯一的和絕對的。真理和價值的意義依賴於時空和情勢。
5、信仰偏執與人間悲劇
由於人類在理性結構上有盲點,人類常常把信仰的追求推到了極度與偏執的程度。這種對信仰上的偏執,使得人們可以對信仰的追求不顧一切,對信仰的偏執導致了無數的人間悲劇。
人類沒有信仰不行,但信仰過度和偏執甚至更加危險。信仰偏執可能是製造人間悲劇的最重要根源。世界上沒有哪一種信仰是絕對正確的,也不可能有哪一種信仰是絕對錯誤的,人們應該有結構的,有條件的,有程度的接受所有相互矛盾的信仰,形成一個比重、多少、條件不同的信仰結構:「不可不信,不可全信」。
6、上帝的公平
貧窮嗎?上帝讓你知足。富有嗎?上帝讓你貪婪。勞作嗎?上帝給你胃口,讓你健康。享受嗎?上帝讓你乏味,給你肥胖。追求幸福者,上帝讓你感覺命短,遭受痛苦者,上帝讓你感覺壽長。
人世間有各式各樣的公平,都不如上帝公平。例如,機會均等,結果均等,起點均等,貢獻均等。然而這每一種均等,都有它不可克服的不公平的一面,並且帶有一定的負面效果。機會均等,其結果就不會均等。買彩票,每人贏錢的機會是均等的,但結果只有少數人贏得巨款。市場經濟的競爭是機會均等的,但結果卻只創造了少數富人。結果均等就絕對公平嗎?也不!結果上的均等掩蓋了貢獻上的不均等,收入上的均等掩蓋了成本上的不均等。
7、視角
轉化視角看問題,不僅是了解事物的方法論,也是人類行為的道德要求。設身處地,將心比心。不僅以此待人,而且以此待自然、待宇宙、待一切。
同一事物,從不同的視角去看,會呈現不同的形象,得出不同的結論。
在人與人之間,以個人的視角去觀察別人,多少會帶有感情的、利益的和理性的偏見。所以我們也需要站在別人的角度看別人看自己。設身處地地看問題常能克服人與人之間的偏見。
首先,我們要學會從別人的利益,別人的感受,別人的經驗和知識的角度去看人與人之間的關系。而不是只從自己的利益、感受、知識、經驗去看他人,看與他人之間的關系。
第二,人類要學會站在自然的角度、站在其它動物和生物的角度看世界。如此,人類與自然、人類與其它動物和生物就會和諧得多。然而我們人類對自然物種的分類全是以人類的利益為出發點、為判別標準的。
第三,作為一般規律,我們對事物所作的判斷,所下的結論,都是從某一視角看問題所作出的,視角一改變,這些判斷和結論的正確性就動搖了。
8、動機、手段與效果
一個社會的模式,或各個國家的社會區別,大致就是由那個社會和國家隊動機、手段、效果的道德和法律約束標准、方式和側重點決定的。
在動機、手段與效果之間存在一種相互依存的邏輯關系。要實現動機,就必須要有手段,有了手段的實行,就一定會帶來一定的效果。但社會必須對三者的好與壞、准許與不準許作出界定,也就是說這三者的關系必須受到道德與法律的約束,否則人類社會就會變成叢林世界。
當我們分析道德和法律對這三者的關系的時候,我們會發現道德可以用來約束全部三者而法律卻只能用來約束手段。因為動機無法用事實證明,而效果則有許多為人所不可控的因素。也就是說法治是不管動機與效果如何的,只要手段合法,就不能被治罪,雖然有可能受到道德的譴責,而這正是法治的短處。
道德的約束雖沒有法律約束那麼硬,卻比之約束范圍寬廣得多,道德不僅約束手段,而且約束動機與效果。
我們能找到一套標準是使三者統一起來嗎?回答是不能!因此,任何一個社會,一個國家,不管它強調的是何種標准,總是會存在一定缺陷的。不過上面的分析告訴我們,任何一方面的標准若絕對化而完全不顧及其他標准就一定是不好的。在三者之間找到一個均衡的中庸之道似乎可以做得到的,所以一個社會應該是法治、德治與情治的有機結合。
9、替代的困擾
每個人幾乎每天作出一些類似非經濟的替代決策。當你作出這些替代決策的時候,你去追溯過躲在這些決策後面曾經困擾過你的那權衡替代的尺度嗎?那就是你最深層的價值觀。
例如對不同對象的愛如何替代。對生命、自由、愛之間的替代也是如此。
10、爭名與逐利
追名逐利皆為人類行為的根本驅動力。天下熙熙,皆為名利而來,天下攘攘,皆為名利而往。大致而言,人是爭名奪利的動物。所以有人把人類社會叫「名利場」。
「人為財死,鳥為食亡。」說人逐利,與鳥無異。「雁過留聲,人過留名。」說人爭名,與雁有同。
現代經濟學,是用自利與理性解釋人們的行為,即認為人類是逐利的理性人,又叫經濟人。
按照經濟學之父亞當•斯密的說法,以私產為基礎的自由市場制度安排,有一隻看不見的手在調解,它使得每個人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同時,使社會得益。
現代經濟學,尤其是主流經濟學,卻很少研究人們爭名的社會效果。人們爭名也會像逐利那樣有利於全社會嗎?
人類爭名,基本上是一類相互抵消的浪費性行為。
人爭名的根源是來自人的嫉妒本性。對於整個社會利益而言,逐利優於爭名,因此在經濟活動中的爭名之風不可長。
11、恥的標准和功用
有什麼樣的榮恥標准,就會有什麼樣的社會。
東方人以好、壞為標准,西方人以對錯為標准。
12、信譽無價
一個人,一家公司都輸不起信譽,何況一個國家?
「一個雞蛋吃不飽,一個名聲講到老。」
君子愛財,取之有道。
從此處得,將從他處失,並且是永遠損失下去。
13、信心與價值
假若我們中國的自尊、自信心能增強,同樣的出口商品定能換回更多的外匯。信則有,不信則無。這信字若指信心與自信更有哲理。
信心生產價值。
現在中國出口許多產品到國外,有些質量超過日本貨,可價錢卻低很多。我想這是我們中國人過謙吃的虧。
西方人什麼都是先看重自己的。各種優惠、賠償等,都是自己人先得,然後才考慮外人。
14、常輸是游戲規則使然
一個人要贏得競爭依賴於他自己可控的優勢與弱點,也依賴於外在於自己不可控的因素。更依賴於競爭的游戲規則和所用的是否符合道德要求。
首先,一個人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而增加自己的優勢,減少自己的劣勢。這是他自己可控的因素。當然可以增加贏得可能性。然而他是否真能贏,還依賴於外在機會是否存在,是否機會均等。如果機會足夠小,威脅足夠大,即使自身努力也難以成為贏家,正所謂謀事在人,成事在天。
其二,如果一個人在競爭中總是輸而無機會贏,這決非此人不想贏或他比某人低級愚蠢,而是競爭的游戲規則於他不利。在這種游戲規則下,他的優勢不能被評價,而弱勢反被評價,游戲規則有利於他的對手。例如市場經濟的游戲規則是「價高者得,價低者出」。有生意眼光的人總是贏家,有資本的人也總是贏家,而有些人無論怎樣努力,最終還是赤貧,因為這游戲規則對他不利。
其三,一個人贏了,我們須問他是用什麼手段贏的,一個人輸了,必須問他是如何輸得。
其四,任何一個人,總有他不可克服的約束條件。
最後,要問贏得目的是什麼。
三、中西文化斷想
文化的雜交有兩種結果,一是優勢雜交;二是劣勢雜交。所以,兩種文化交匯的時候,一定要有引導,以防止劣勢雜交而保證交匯的文化優秀。
1、人類千年的功過
人類匆匆的腳步,很快又走完了36.5萬天,21世紀的腳步,已迎面踏進人類的生活。回首千年,人類既聰明也愚蠢,既有功,更有過。人類的聰明使科學昌明,卻使環境惡化;使物質生活改善,卻使精神生活空虛;制度的實驗一個接一個,幾乎每個制度在製造繁榮時,也製造災難;人類追求和平,卻更好戰爭。人類並沒有成熟,她還在人頭馬的階段: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野獸。
2、治家與治國
西方以治國之法治家;中國以治家之法治國,各有優劣。
中西文化大致是互補關系,是以西補中,以中補西的關系,具體可為宏觀西化,微觀東化。
西法治國有效,中法治家治企業有效。即以法治與市場的方法治國,以道德秩序治理家庭、企業。
3、東西文化對比隨想
東西文化之所以在文化上互相攻擊,爭論不休,就是因為他們各自都以自己的文化價值為尺度去評判他人的文化。
東方文化的主流是儒佛道,尤其是儒家文化。
文化可分為兩大部分,一是可見的行為方式;一是不可見的價值觀、道德准則和信仰。東西文化作為人類文化的兩部分,有一些是共通的,如都認為和平和守信是好的。
(1)東西文化的第一個區別,也是最本質的區別,是責任、義務和權利之間的差別。儒家文化強調個人對社會、對他人所承擔的責任和應盡的義務,卻不強調社會對個人權利的界定和保護,不強調人與人之間清楚的權利區分和對權利的互相尊重。西方文化恰恰相反,強調社會對個人人權和產權的界定和保護,卻不強調個人對社會人對他人應盡的責任和義務。
(2)東西文化的第二個區別是價值判斷的方式不同。西方人重效果判斷,東方人尤其是中國人重動機判斷。對於西方人而言,什麼是動機和出發點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效果好不好。對於中國人而言,首先判斷人們的出發點和動機好不好,然後才看效果,這兩種衡量好壞的不同方法,使得西方人特別重視達到目的的手段體系,達到目的的效率和效果。而東方人則特別強調證明自己是好人,是好的出發點和動機,對於效果和達到目的的手段反而不去盡量努力尋求。其結果是西方文化導致手段體系發達而道德不張,東方人則重道德而手段不張。
(3)東西文化的第三個區別是對人性的假設不同。西方文化假設人性惡;儒家文化假設人性善。故西方文化主張法治,儒家文化主張德治。
(4)東西文化的第四個區別是思維方式。西方人重演繹與分析,中國人重歸納與類比;西方人善於把整體分成部分,然後把每一部分都變成專業化、專門化。並且西方人也善於在純粹的假設上作理論推演,以發現更為深層的東西。東方人則善於歸納與類比,從類比和歸納中發現一般規律,發現新的東西。西方人的思維方式是從一般到特殊,而東方人的思維方式是從特殊到一般。
(5)東西文化的第五個區別是世界觀上的一元世界和兩元世界的區別。儒家文化重視現世,西方文化認為有帝國與王國存在。
(6)東西文化還有很多區別。例如儒家文化主張以治家的方法治國,西方文化主張以治國的方法治家;東方人重內容,西方人重形式;東方人喜歡內斗競爭,西方人喜歡外斗競爭;東方人講情理法,西方人講法理情;東方人講謙虛,西方人講自信。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4、東西方的價值判斷標准
一個理想的社會價值判斷標准,應根據一個國家的實際情況來決定效果判斷與動機判斷的雙重標準的比重,並且配合以完善的法治。
一個好的價值判斷標准應是效果判斷與動機判斷二者的結合,而取一個適當的比重來判斷好壞。一般來說,如果一個社會以效果判斷為主,以動機判斷為輔,並有嚴格的法治,其社會效果就會比較好,這是因為在法治的約束下,人們追求目的不能不擇手段。
5、中國文化四論
要探討中國落後之原因,改造之途徑,未來之發展,不能不討論中國文化問題。
中國的今日落伍問題是制度問題,也是文化問題。中國的制度是中國人的選擇,而文化影響選擇的價值標准。
(1)儒家文化與市場經濟制度
儒家的治國文化,不利於甚至阻礙市場制度的產生,但給定市場經濟制度,儒家文化則必西方文化更有利於市場經濟的發展,經濟更具競爭力。
儒家治國文化,可歸結為一句話,叫做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或曰以治家的方法治國。治家的法則主要是道德規范即人治,分等差而治之,家長治家,家人治於家長。
治家的方法,推廣於微觀組織例如公司的管理,是有效的,甚至是優越的。因為具有儒家文化的中國人家庭內部沒有利益之間的相互算計、計較,但並不影響家庭成員盡力為家庭奉獻。如果把這種文化和道德准則帶入公司等微觀經濟組織中,使職員、工人感到公司就是家,那麼公司的管理成本就會大大節省,而工人的激勵程度與合作程度並不下降。
(2)工具道德與目標道德
中國是一個講道德的國度,幾千年前就鼓吹以道德治國,但中國人為什麼缺乏公德呢?
因為中國人把道德當手段,甚至當作治國的手段,這就使道德帶有極強的功利目的。在人治的中國,人們講道德、講禮貌、講敬老敬上,這是因為這樣可帶來功利,不這樣做就要損失功利。在公共場所講道德不增加功利,不講公德也不失去功利使然。中國是一個講工具道德的國家,人們的禮貌、笑臉相迎、點頭哈腰、道貌岸然後面,總是帶有某種目的的。
在法治國度,道德是作為目的本身即目的道德的。不守法就會失去功利,但不講道德並不損失功利,講道德也不增加功利,在此種情況下,人們仍彬彬有禮,這說明人們講道德的後面並不帶有功利的目的。就是說,人們把講道德當作目的本身去享受。
要使國人講公德,根本之法不是教育,而是實行法治。
(3)價值的理性與工具的非理性
中國人只管價值理性或曰情感價值理性常導致中國人忽視對工具理性的探求。工具理性(制度、法律、政策程序)不發達,科學和工具落後導致發展落後。
(4)人權自由平等
中國儒家文化缺乏人權、平等和自由精神,因為它是一種信仰等級特權的文化。
6、平等待己的功效
如果你不尊重本族,劣待本族,別族也就不會尊重你,更不會善待包括你自己在內的本族;如果你不尊重自己的家人,別人就不會尊重你和你的家人;如果你不尊重自己的老百姓,別人就不會尊重你的老百姓,也不會尊重你。這就是平等對待本族的功效。
我一直夢想有一天中國人能像對待外國人那樣平等地對待中國人自己,我也一直夢想有一天政府能向上待外國人那樣平等地對待自己的老百姓。否則,做一個中國人就太可悲了,到了外國受外國人的歧視,回到中國人的圈子中受中國人的歧視,到處不是人。
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國家,任何一個民族像中國人這樣如此不自尊,如此劣待自己人,如此沒有自信,如此崇洋媚外,悲哉!
7、尺度與公正
世間的公正要以一個適當的或最佳的尺度結構來界定。人類之所以把公正用一把尺度界定,是人類理性的盲點造成的。
任何單一尺度面前的人人平等都不是真正的公正。一個最佳的界定公正的尺度必須滿足以下兩個條件:
第一、社會中每個人,至少是每個利益集團的不同能力、優勢和對社會的貢獻要與他們從這個社會所獲取的回報所適應。
第二、一個最佳的尺度結構必須正好消除每一個利益集團用非生產性活動破壞尺度本身的動機。
8、英雄與明星
現代傳媒正把人類推向一個淺俗而缺乏理想的世界。因為理想、高深的思想和精神的極致沒有足夠的市場價值。這就使物質的富有與精神的貧困同步而行,「交相輝映」。
比較一下19世紀末和20世紀初,20世紀末乃至21世紀初,我們會發現前者是英雄輩出的時代,後者則是明星輩出的時代,前者是英雄領導時代,後者是明星引導潮流。何因也?通訊交通傳媒的發達與商業價值碰撞使然。
9、公德與私德
要取得公德與私德上的一種均衡關系,必須找到法治與人治的最佳結構,必須在重視義務與責任的同時,也要重視人的權利的界定。
10、負面的真諦
有負面的存在,追求正面才顯出意義來。完全消滅了負面,人生就會變得索然無味,意義全無。一切東西的珍貴都在於它們的稀缺,而稀缺正是負面的東西。
11、觀念比知識更重要
所謂觀念,就是人們對事物對世界的看法,對好壞對錯的認知標准,對行為方式、社會規范的概念。兩個觀念格格不入的人合作,其克服觀念矛盾的合作成本會很高。
市場經濟的存在與發展,要求有一套與之相適應的觀念。比方遵守合同的觀念,公平競爭的觀念,交換、貿易相互得益的觀念,講信譽不欺詐的觀念,別人正當致富發財不眼紅的觀念等。
12、宗教的經濟效果
每一種宗教,都是一種道德規范和行為准則,都對信仰者產生強大的約束力。正是宗教的這種抑惡揚善的功能,對社會產生正面的經濟效果。
13、領導風格
現代管理關於領導的理論的一般結論是有效的領導者,是由有效的領導風格所決定的。然而哪一種領導風格最有效卻存在各種學說。
領導與管理是不同的,管理是管理事,領導是激勵和鼓舞人。所以好的管理者不一定是好領導,反之亦然。領導有兩種職能,一是維系和凝聚團隊;二是領導團隊完成一切任務。與此相應,也有兩類領導風格:一是關心人,以人為導向的領導風格;一是關心任務,以完成任務為導向的領導風格。兩種風格不同程度組合,又可派生出多種中間風格來,典型的風格有四種:一是重關心人,輕關心任務;二是重關心任務,輕關心人;三是關心人也關心任務;四是輕關心人也輕關心任務。
到底哪一種領導風格更有效呢?按目前流行的情境領導理論,任何一種風格可能有效,也可能無效,依賴於三方面情況組合:一是領導者的價值觀、背景與能力;二是被領導者的價值觀、背景與能力;三是領導者與被領導者所處的環境與階段,按照這種變化不斷調整領導風格才能有效。
領導與被領導之間的關系的發展要經歷四個階段,每一個階段要求有不同的領導風格。在初始階段,要重關心任務,輕關心人的關系。領導者必須以條規對下屬嚴格管理,保證任務的完成。因為下屬還不熟悉情況,缺乏自治能力。在第二階段,隨領導對下屬的信任和支持增加,領導必須既高度關心任務,也高度關心人的關系。在第三階段,下屬有了更強的能力、成就感和責任心,因此領導的直接指導不再需要,但領導仍需支持與小心謹慎。在第四階段,下屬有了更多的自信、自我指導和經驗,領導的支持與鼓勵已不再那麼重要了,因此,領導應該放手讓下屬自治,採用低度關心人的關系,也低度關心任務的態度。
14、情理法與法理情
在情理法的中國,人情味重,什麼事都可以想想辦法,托託人情,走走關系。這是一種自然保險系統,人們容易在艱苦的環境下度過難關。因此在中國人事關系極為重要。
在法理情的西方國家,人情似紙,相互之間「雞犬之聲相聞,老死不相往來。」有什麼矛盾,先講理,後上法庭,簡單明了。西方雖淡薄人情,卻十分講公正、平等;中國人情味重,卻易產生不公正。
『貳』 公民道德建設的核心是什麼
法律分析:倡導共產主義道德,以為人民服務為核心。
法律依據:《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一、總體要求
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緊緊圍繞進行偉大斗爭、建設偉大工程、推進偉大事業、實現偉大夢想,著眼構築中國精神、中國價值、中國力量,促進全體人民在理想信念、價值理念、道德觀念上緊密團結在一起,在全民族牢固樹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在全社會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積極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誠信友善,全面推進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建設,持續強化教育引導、實踐養成、制度保障,不斷提升公民道德素質,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培養和造就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堅持馬克思主義道德觀、社會主義道德觀,倡導共產主義道德,以為人民服務為核心,以集體主義為原則,以愛祖國、愛人民、愛勞動、愛科學、愛社會主義為基本要求,始終保持公民道德建設的社會主義方向。
——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將國家、社會、個人層面的價值要求貫穿到道德建設各方面,以主流價值建構道德規范、強化道德認同、指引道德實踐,引導人們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
——堅持在繼承傳統中創新發展,自覺傳承中華傳統美德,繼承我們黨領導人民在長期實踐中形成的優良傳統和革命道德,適應新時代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要求,積極推動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不斷增強道德建設的時代性實效性。
——堅持提升道德認知與推動道德實踐相結合,尊重人民群眾的主體地位,激發人們形成善良的道德意願、道德情感,培育正確的道德判斷和道德責任,提高道德實踐能力尤其是自覺實踐能力,引導人們嚮往和追求講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
——堅持發揮社會主義法治的促進和保障作用,以法治承載道德理念、鮮明道德導向、弘揚美德義行,把社會主義道德要求體現到立法、執法、司法、守法之中,以法治的力量引導人們向上向善。
——堅持積極倡導與有效治理並舉,遵循道德建設規律,把先進性要求與廣泛性要求結合起來,堅持重在建設、立破並舉,發揮榜樣示範引領作用,加大突出問題整治力度,樹立新風正氣、祛除歪風邪氣。
要把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建設作為著力點。推動踐行以文明禮貌、助人為樂、愛護公物、保護環境、遵紀守法為主要內容的社會公德,鼓勵人們在社會上做一個好公民;推動踐行以愛崗敬業、誠實守信、辦事公道、熱情服務、奉獻社會為主要內容的職業道德,鼓勵人們在工作中做一個好建設者;推動踐行以尊老愛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儉持家、鄰里互助為主要內容的家庭美德,鼓勵人們在家庭里做一個好成員;推動踐行以愛國奉獻、明禮遵規、勤勞善良、寬厚正直、自強自律為主要內容的個人品德,鼓勵人們在日常生活中養成好品行。
『叄』 為什麼說西方古代道德是公德文化,中國古代文化是私德文化
然後又有人說中國古代法律是公法化,西方古代法律是私法化,這是缺什麼補什麼嗎?
『肆』 怎樣做到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
國無德不威,明大德是根基。道德是社會的底色,是時代的命脈,是民族的靈魂,也是國富民強的精神座標。源遠流長的經典文化是道德豐厚的底蘊資源,中國人歷來重視道義與責任,倡導和諧與共贏,「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大德則是優秀傳統的連續,同時對現實發出了理想的呼喚。國之大德,高屋建瓴,磅礴大氣,點燃著公民的道德熱情,提升著民眾的凝聚力,更創設了風清氣正的社會環境,為實現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精神的支撐。
業無德不興,守公德是源泉。喧囂社會,茫茫塵世,每個人都以獨立的個體存在著,同時又融入時代的洪流之中,社會堅守「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公德,與公民的日常行為息息相關。誠然,社會公德乃社會整體的成長秩序,這與每個人的心靈秩序緊密相連。公共場所,你推我搡,針鋒相對;街頭巷尾,熙熙攘攘,喧鬧一片;商品交易,缺斤少兩,欺詐蒙騙;街坊鄰里,互不言語,冷漠以待……當人人以這樣的面孔示眾於人時,何談社會公德?充其量不過是虛偽的「傀儡」,醜陋的一分子罷了。
人無德不立,嚴私德是關鍵。「君子以順德,積小以高大。」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最平凡、最細微的言行最能看出一個人的品德。由此看來,以「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為價值追求,是自我實現的道德前提。古代聖人孔子曾提倡「克己復禮為仁」,「克己」即自我進行道德修養,「復禮」即建立社會規則以制約人身上的「獸性」,最後達到「仁」的最佳境界。大德善行,一切從心。崇德向善,凡人也可踐行,且隱含於日常的言行舉動之中。冰心曾言,創造新陸地的,往往不是滾滾的波浪,而是它底下細小的泥沙。正是如此,無數民眾的道德水準,夯實社會的道德根基,築起高聳的道德大廈。
明大德是國之旋律,守公德是眾之航標,嚴私德是己之操守,惟有三者相輔相成,水乳交融,美麗中國才能其道大光,和光同塵,眾善奉行,溫暖人心,扮靚世界。
『伍』 思想道德和法律是什麼的重要手段
思想道德和法律是調節人們思想行為、解決人們的思想困惑、協調人際關系的重要手段。
思想道德屬於倫理思想的一部分,它與道德學說既有聯系又有區別。
聯系是:道德學說往往是對道德思想的概括和總結,是理論化的道德思想;它們同屬道德意識現象;道德思想的表現可能比較系統,也可能是零散、個別的,但又受道德學說的影響。
區別是:形成時間不同,原始人已有道德思想,但道德學說卻出現於奴隸社會;道德學說是經過加工的,道德思想則既可以是自覺的,又可以是不自覺的。
(5)私德與法治擴展閱讀:
思想道德建設是社會主義精神建設包含的一個方面,中國公民道德建設服從和服務於黨的路線、綱領,從意識形態方面,從理論指導上講,就是必須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根本指導地位。在意識形態領域絕不能搞指導思想的多元化,這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思想道德建設必須始終堅持的一個基本立場。
『陸』 初中道德與法治核心素養有哪些
《道德與法治》學科核心素養內涵
一、道德品質
道德品質是從一個人的行為思想中凝結出來的體現在內部的特點,是衡量一個人的重要標准。因此無論是進行道德教育還是法治教育,其中重點都應當落腳在道德品質之上,應當令初中學生明大德、守公德、遵法紀、嚴私德,樹立積極正確的思想觀念。
二、法制觀念
法治觀念就是普通人從法律規范、法律實踐中形成的一種對於法律作用價值地位的認知,在中國這個社會主義國家中,人民作為國家的主人應當培養樹立法治觀念。
真正在日常生活中遵守法律、尊重法律、應用法律,發揮法律在社會中的積極作用,正確行使法律權利踐行法律義務,成為合格的社會主義接班人。
三、健康生活
一切觀念培養的目的都是在生活中實際踐行,因此道德品質和法治觀念只有落實到生活中才有意義,因此健康生活是檢驗以上兩項的重要標准。
換句話說,通過《道德與法治》這門課程的教育後學生應當形成健康的人格,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熱愛生活關心國家和社會,能夠正確地認知自我、規劃自我。
對於當代的初中生來說,相比從前他們對世界更為好奇,因此在進行《道德與法治》教育過程中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手段,創造新思路。也就是說應當放棄原有的照本宣科、填鴨教育的模式,增加課堂的趣味性,提高師生之間的互動頻率,推動學生之間思想碰撞。
『柒』 大學生如何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請說說你的看法,論文題目
寫作思路:要加強思想方面的積累。觀點是文章的靈魂。文章中心不明確,或立意不深刻,往往說明作者思想膚淺。因此,有必要建立「思想庫」。要善思。「多一份思考,多一分收獲。
正文: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思想保證,是社會主義道德體系的基本內核。
對共產黨員來說,道德是黨性的基礎、是力量的源泉、是勇氣的後盾、是純潔的保證、是抗腐的良葯、是服務的'動力,是保持黨的先進性的根本保障。
學習使人進步,是一個亘古不變的真理。在選擇學習內容上,也要結合實際,有針對性開展,這樣才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日前,中央組織部發文要求各級黨員幹部教育培訓中要加強理想信念和道德品行教育,一方面,反映出當前黨員幹部隊伍中理想信念不夠堅定,道德品行有待加強已經成為一項不得不引起各級關注的問題,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理想信念和道德品行對於一名合格共產黨員而言是多麼的重要。
加強理想信念和道德品行教育,關鍵是要引導幹部把理想信念建立在對科學理論的理性認同上、對歷史規律的正確認識上、對基本國情的准確把握上。
要積極引導廣大黨員重溫黨的歷史,緬懷革命先烈為黨的建設所做出的犧牲與努力,通過重溫黨的歷史,進一步堅定廣大黨員的理想信念,牢固樹立立黨為公的共產主義信念,為實現偉大中國夢凝心聚力,築好思想堡壘。
加強理想信念和道德品行教育,要優化培訓機制,豐富培訓內容,可以結合工作實際,組織開展重走革命路,重溫革命史等實踐活動,可以組織專題學習交流會、座談會,可以組織深入實際走訪,重溫革命情懷等活動,以豐富多彩的形式,帶動廣大黨員的學習積極性。
變被動學習為主動,積極引導廣大黨員認真開展理想信念教育和道德品行教育,為黨的事業培育更多合格的共產黨員。
講道德有品行是基礎,其要義是品德合格。對於共產黨員來說,道德是黨性的基礎、力量的源泉,是純潔的保證、抗腐的良方。
講道德有品行,就要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傳承黨的優良作風,弘揚中華傳統美德,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堅守共產黨人的精神高地。
「堅守」是一種境界,也是一種自覺,離不開大公無私、公而忘私、先公後私的風范,離不開良好的作風和健康的生活情趣,離不開面對小節小事慎獨慎微須臾不棄的操守。
唯其如此,才能擔起共產黨人示範道德、引領風尚、維護公平正義的責任,實現舍棄「小我」成就「大我」的升華。
講奉獻有作為是行動,其要義是發揮作用合格。如何以實干實績推動各項工作取得新成效?對於廣大黨員特別是黨員幹部來說,關鍵是落實好九個「干」:想干願干積極干,以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抓住天津機遇、展現天津作為,誓奪全面建成高質量小康社會決戰決勝。
能幹會干善於干,做學習型、創新型、服務型黨員幹部,牢固樹立新發展理念,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敢幹實干使命干,切實挑起擔子、扛起責任,努力在發展、改革、改善民生上出實招、見實效,匯聚加快建設美麗天津的強大力量。
『捌』 讀中國歷代廉政思想 讀後感 給篇完整的
回答可供參考 希望對你有幫助
近日,我閱讀了廉政書籍《中國廉政史話》一書,從而深刻了解了廉政的理論意義和中國廉政建設的歷史經驗,我覺得對於我們今天的廉政建設有著借鑒和參考作用。追根溯源,「廉政」的概念古已有之。其本來的含義與「廉正」相同---「廉」為官德,「政」者「正」也,是指清廉公正的政治。隨著社會的發展與廉政制度、政策的日益完善,人們對於廉政的理性認識也日益深化。盡管「廉政」迄今還沒有一個統一的定義,但其基本含義大致有:造就一個公正清明的政治局面和政治氛圍、建立廉潔高效的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制訂並嚴格實施確保政治清明的政策措施、要求各級官吏樹立廉潔奉公的官德與不貪不淫的私德。簡而言之,就是公正廉明的政局、政制、政策、政德的良性結合與辯證統一。該書記載了上起國家制度出現以前的原始氏族部落的廉政萌芽,下至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前中國共產黨開創的廉政新風,時間跨越5000餘年,歷經五大社會形態,可謂源遠流長。漫長的中國廉政史積淀了豐富的歷史經驗,值得我們認真總結和批判繼承。首先,是以民為本、順應民心的傳統。自從《尚書》中提出「民惟邦本,本固邦寧」和「天視自我民視,天聽自我民聽」的民本思想之後,歷代進步思想家和比較開明的統治者都能堅持民本與愛民的思想傳統,並在統治制度與政策的設計上有所體現。民本與愛民,既是中國廉政史的優秀傳統,也是歷代廉政建設的根本指導思想。其次,是如何處理德治與法治關系的經驗。在中國政治史上,出現過德法並舉、單純法治、無為而治、德本法用等不同的治國理念和政治模式。比較起來,還是儒法結合的「德法並舉」模式更加符合統治階級的需要。但就廉政而言,無論是「德法並舉」還是「德本法用」理想,對於中國的廉政建設都起到了積極作用。第三,是勇於進諫和善於納諫的經驗。在中國廉政史上,御史監察制度雖然有人治之弊,但還是有正面作用。在此制度下,涌現了許多勇於、善於或巧於向君王進諫的清官廉吏。第四,是不畏強權、公正執法的優良傳統。中國廉政史上,涌現了許多不畏強權、執法如山的模範人物與典型事跡,如東漢光武帝時代的董宣、宋代最著名的清官包拯、明代的劉宗周。第五,是嚴以律己、不欺暗室、廉潔奉公的官德與政風。任何時代的廉政,都是與執政官員的道德品質和行政作風密不可分的。所以,中國的主流思想家總是把「修己安百姓」,「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看作是不可分割的整體。在中國廉政史上,大凡清官廉吏,都具有嚴以律己、不欺暗室、廉潔奉公的優秀品格。以上有關廉政建設的歷史經驗,是我們中國廉政文化的寶貴財富,至今仍有極其重要的人文價值。
通過對《廉政教育讀本》的學習,通過對違法違紀分子蛻變的人生軌跡和心路歷程的深刻反思,我深深感到,作為一名領導幹部,如何以史為鑒,從中吸取教訓,如何從我做起,從自我管起,並在市場經濟的大風大浪中管得住自己,經受得住考驗,是一個非常現實也是一個必須認真對待的重大問題。
一、只有勤於學習,才能築牢拒腐防變的思想道德防線。思想是行為的先導。思想放鬆,必然導致行為偏差,方向偏軌。只有堅持學習,首先是理論上的學習,才能保持政治上的清醒,思想上的警惕。鄭培民、汪洋湖等優秀領導幹部,是新時期實踐「三個代表」的楷模,在他們那裡最為閃光的是:遠大的共產主義理想、堅定的政治方向、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勤政廉潔的工作作風;相反,剖析王懷忠等案例,我們可以看到,雖然當事人的年齡不一樣,崗位不一樣,所犯案情不一樣,但導致他們一步步走上犯罪道路的原因確有共同之處,那就是長期放鬆學習,放鬆了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改造,放鬆了對自身的要求,最後導致他們放棄了理想信念,放棄了為人民服務的宗旨,走上了蛻化變質的不歸路。事實說明,切實加強理論學習,不斷改造世界觀是領導幹部一輩子的事,什麼時候有所放鬆,就可能犯錯誤,摔跟頭。古人曾說,「吾三日不讀書,便覺語言無味,面目可憎」。在當今國際形勢風雲變幻的歷史環境下,領導幹部面對著來自各方面的挑戰和誘惑。如何拒腐蝕,永不沾,根本的一條,就是要結合新的實踐,聯系自身的思想實際,切實加強理論學習,用「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武裝頭腦;加強經濟、科技、法律等各方面知識的學習,用現代科學文明充實自己,牢固確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牢牢築起拒腐防變的思想道德防線,從根本上提高拒腐防變的免疫力。只有這樣,才能潔身自好,抗得住各種誘惑,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貧;才能真正回答好參加革命為什麼,現在當幹部應該做什麼,將來身後留點什麼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