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的維護者
❶ 心理學上說的幾個我分別是那幾個
心理學上說的幾個「我」分別是:本我、自我與超我
在心理動力論中,本我、自我與超我是由精神分析學家弗洛伊德之結構理論所提出,精神的三大部分。1923年,弗洛伊德提出相關概念,以解釋意識和潛意識的形成和相互關系。「本我」(完全潛意識)代表慾望,受意識遏抑;「自我」(大部分有意識)負責處理現實世界的事情;「超我」(部分有意識)是良知或內在的道德判斷。
本我
本我(英文:id)是在潛意識形態下的思想,(拉丁字為「it」,原德文字則為「Es」)代表思緒的原始程序——人最為原始的、屬滿足本能沖動的慾望,如飢餓、生氣、性慾等;此字為弗洛伊德根據喬治·果代克(Georg Groddeck)的作品所建。
本我為與生俱來的,亦為人格結構的基礎,日後自我及超我即是以本我為基礎而發展。本我只遵循一個原則——享樂原則(pleasure principle),意為追求個體的生物性需求如食物的飽足與性慾的滿足,以及避免痛苦。弗洛伊德認為,享樂原則的影響最大化是在人的嬰幼兒時期,也是本我思想表現最突出的時候。
自我
心理學上的自我(ego)這個概念是許多心理學學派所建構的關鍵概念,雖然各派的用法不盡相同,但大致上共通是指個人有意識的部分。
自我是人格的心理組成部分。這里,現實原則暫時中止了快樂原則。由此,個體學會區分心靈中的思想與圍繞著個體的外在世界的思想。自我在自身和其環境中進行調節。弗洛伊德認為自我是人格的執行者。
另一易混淆的概念是自性(self),則包括無意識。心理學上關於自我的研究的方法上十分復雜,並常牽涉到哲學中的形而上學。
超我
超我(super-ego)是人格結構中的管制者,由完美原則支配,屬於人格結構中的道德部份。在弗洛伊德的學說中,超我是父親形象與文化規范的符號內化,由於對客體的沖突,超我傾向於站在「本我」的原始渴望的反對立場,而對「自我」帶有侵略性。超我以道德心的形式運作,維持個體的道德感、迴避禁忌。超我的形成發生在戀母情結的崩解時期,是一種對父親形象的內化認同,由於小男孩無法成功地維持母親成為其愛戀的客體,對父親可能對其的閹割報復或懲罰產生閹割情結(castration anxiety),進而轉為認同父親。
相互關系
本我,自我,超我構成了人的完整的人格。人的一切心理活動都可以從他們之間的聯系中得到合理的解釋,自我是永久存在的,而超我和本我又幾乎是永久對立的,為了協調本我和超我之間的矛盾,自我需要進行調節。若個人承受的來自本我、超我和外界壓力過大而產生焦慮時,自我就會幫助啟動防禦機制。防禦機制有:壓抑、否認、退行、抵消、投射、升華等等。
❷ 《茶花女》中阿爾芒的父親是資產階級嗎為什麼說他是貴族道德的維護者
茶花女我沒有看過。
不過從你的問題來看,阿爾芒的父親應當是資產階級,資產階級並不一定都是大財閥,小資產階級也是資產階級,只不過資產不多而已。就像舊社會中國的地主一樣,有的地主花天酒地,有的地主就入不敷出還得自己下地幹活。資本主義社會有大財主就有小企業家。
至於資產階級維護貴族道德的問題,應該跟資產階級的妥協性有關吧。或者人物本身也意識不到某些東西。比如說今天的中國已經完全推翻了封建統治,卻有很多人嚮往所謂的貴族風范~在當時的社會背景下,資產階級是正在崛起的力量,但貴族作為傳統的統治階級,依然在人們心中有很重要的地位。
❸ 如何做遵守道德規范的學生
一要提高道德認知,學習中小學生守則,學習校規校紀,學習法律常識,明確底線,心存敬畏,明辨是非。
二要知行合一,用實際行動踐行,以小事做起,從我做起,嚴格要求自己,經常用道德和法律兩把尺子衡量自己,反思反省,不斷提升個人品行。
三要培養道德情感,知榮辱,愛惜自己聲譽。
四要錘煉個人意志,做道德法律的堅定踐行者,維護者和推動者。
❹ 倫理道德的維護者是什麼
李林大的維護者是維護弱者
❺ 你認為道德獎勵是否應該存在
道德獎勵是應該存在的。獎勵的價值是多少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要號召更多的人來做道德的維護者,就算不能讓他們成為維護者,但一定不能讓他們成為道德的破壞者。
如果一個人在維護道德的情況下受傷了,我們有必要給他一定的獎勵,雖然這種行為是無價的,我們給他獎勵,不是為了什麼,是為了鼓勵他堅持維護道德。同時也讓旁人知道,維護道德不但可以讓自己開心,也可以讓大家認可你。我們獎勵可以不以金錢的形式,通過發榮譽證書或者錦旗來進行獎勵。
現在這個社會道德敗壞的人還是比較多的,只有為數不多的人默默的做一個道德的守護者。他們辛辛苦苦維護道德,給一些獎勵,讓他們的生活得以改善。如果道德獎勵的不存在,我相信維護道德的人會更少。獎勵跟維護道德比起來是微不足道的,但也是必不可少的,在幫助別人的同時,有時候難免會損害自己的權益,所以我們在給他一些獎勵,多少可以彌補一些。我們要懂得感恩,他們為了維護社會的道德,付出了太多。他們應該得到一些回報,這是他們應該得到的。如果不給,那些被他幫助的人心裡會過意不去的。
道德獎勵不光是為了獎勵那些維護道德的人,同時也是為了讓那些被幫助的人安心。希望更多的人能夠加入道德維護者這個隊伍。共同建設這美好的社會。
❻ 《紅樓夢》中,「品格端方,容貌豐美,行為豁達,隨時從分。」說的是( )
薛寶釵。
人物生平——小惠全大體
寶釵照顧弱者的感受。她出色的管理方法「無為而治」把大觀園治理得井井有條;她出錢出物為史湘雲設東擺螃蟹宴,解決了湘雲貧寒、勢單卻要請客的困難。
她照顧命運坎坷的香菱,使香菱免受欺負;她暗中幫助家境貧寒的岫煙,一針一線地為她著想;連猜忌她的林黛玉她都用心教導,使黛玉都不禁對她「心下暗服」。
(6)道德的維護者擴展閱讀
《紅樓夢》給人們塑造的薛寶釵這個客觀藝術形象,這個中國封建正統教育陶冶出來的皇商之後,不僅外貌是美的,而且內心追求「淡極始知花更艷」的生活情趣,有著「任它隨聚隨分」的胸懷。作為封建道德的忠實維護者,她處處自覺或不自覺地維護著傳統的觀念和道德。
作為年輕漂亮的少女,她具有天真浪漫的一面;作為走向衰落的皇商之女,她具有一定的治家理財能力;作為文明國度的炎皇子孫,她又有廣博的知識。
然而,作為封建末世的貴族子女,她身上也毫無例外地帶有一些舊時代的氣味和色彩,顯然是落後的、自私的。因此,薛寶釵的形象呈現出人格二重性。
作者在描寫寶釵時,利用對人物和故事的概括交待,掩蓋了自己的思想感情傾向。薛寶釵和林黛玉明明是兩個對立的典型形象,曹雪芹卻故意採用「合傳」的辦法混淆其善惡,把她們寫得一樣完美,雙峰對峙,皆為薄命。
年輕美貌的薛寶釵,一方面恪守著封建道德,另一方面又對愛情不無憧憬,時不時地向賈寶玉透露出一點心靈的秘密。她稱賈寶玉為「無事忙」、「富貴閑人」,便是流露出了對賈寶玉痴情於林黛玉的哀怨和不滿。
寶釵追求愛情,是發自一個女性內心的合理而正當的要求,並不乖離於青春少女的人生願望,有其合理的一面。
❼ 哲學問題
佛洛伊德
開放分類: 科學、心理學、人物
S.弗洛伊德(Freud,Sigmund 1856-1939) 猶太籍精神病醫生,精神分析學派創始人。生於現屬捷克的摩拉維亞的弗賴堡,1873年入維也納大學學醫,1881年獲醫學博士學位。1882年與精神病學家J.布洛伊爾合作,用催眠術醫治並研究癔病。1885年和1886年間,先去巴黎就學於J.M.沙可,後赴南錫參觀催眠療法。回維也納後認識到催眠療法的局限性,1895年後改用自己獨創的精神分析或自由聯想法,以挖掘患者遺忘了的特別是童年的觀念和慾望。在治療過程中,他發現患者常有抗拒現象,認識到這正是慾望被壓抑的證據,因而創立了他的以潛意識為基本內容的精神分析理論。初期概念有防禦、抗拒、壓抑、發泄等。在臨床治療時患者還出現了對醫生的「移情」現象,從而認為人的神經活動大都以性慾為基礎,被壓抑的慾望絕大部分是屬於性的,性錯亂是產生神經症的根本原因。1909年應美國克拉克大學校長、著名心理學家S.霍爾邀請,與榮格等赴美國參加該校20周年校慶紀念,並與美國著名心理學家W.詹姆斯、E.B.鐵欽納、J.Mck.卡特爾等晤面。發表了以精神分析為主題的演講,聲名遠揚。回國後,他的一些弟子A.阿德勒、C.G.榮格和O.蘭克反對他的泛性論,先後背離他而自立門戶。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及戰後,他不斷修訂和發展自己的理論,提出了自戀、生和死的本能及本我、自我、超我的人格三分結構論等重要理論,使精神分析成為了解全人類動機和人格的方法。30年代他的理論登峰造極。1930年被授予歌德獎金。1936年壽辰時,榮任英國皇家學會會員。他在最後16年曾與口腔癌作斗爭,堅持工作。在納粹分子的脅迫下,1938年被迫離開維也納去倫敦。1939年9月23日在倫敦死於癌症。主要著作有:《夢的解析》、《日常生活心理病理學》、《精神分析引論》、《精神分析引論新編》、《弗洛伊德自傳》。
佛洛伊德(Freud,Sigmund 1856~1939)
奧地利精神病醫師,精神分析學派的創始人,1856年5月6日出生於摩拉維亞,4歲時舉家遷居維也納,在那裏生活了將近80年。
父親雅各布不但是不得志的羊毛商,而且也是個極其專橫的人,佛洛伊德出生時,他已經是40歲。母親是父親的第二任妻子,當時才20歲,佛洛伊德是他母親所生的6個孩子中的第一個。雅各布的第一任妻子,生了2個兒子,當佛洛伊德出生時,父親同時也當了祖父。
佛洛伊德與其母親之間有著一種強有力的關系,她一生都體會到這種關系對他的影響。
佛洛伊德年輕時就顯示出非凡的智慧,並以名列前茅的成績完成中學畢業。17歲那年進入維也納大學醫學院,可是他足足花了近8年的時間,才學完4年的醫學和科學研究課程,主要是他有許多醫學之外的興趣和愛好。
在當時的奧地利,行醫是猶太人可供選擇的幾種職業之一,這大約是促使佛洛伊德學醫的主要因素,但他從未視醫學為真正的職業,而只是把醫學作為從事科學研究的一種手段。
最後,由於別人的勸告,他參加醫學考試,1881年才開始私人開業,擔任臨床神經專科醫生。
1882年佛洛伊德與馬莎、伯萊斯訂了婚,但是直到1886年她們才最後完婚。在訂婚的5年間,佛洛伊德給她未婚妻寫了400多封信。後來他們白頭偕老,生有三男三女,女兒安娜後來也成為著名的心理學家。
精神分析的萌芽
佛洛伊德對精神分析的興趣是在1884年與布洛伊合作期間開始的。布洛伊是一位非常傑出的醫生,不但幫助佛洛伊德排難解憂(當時佛洛伊德新婚不久,經濟非常拮拒),而且還使佛洛伊德學會用新方法治療歇斯底里症。
當初,人們認為歇斯底里症是女性特有的紊亂症,(Hysterin在希臘文是子宮的意思),布洛伊採用新方法稱「宣洩法」(Talking out),當布洛伊用該法治療一個匿名為安娜的21歲女病人,她因受到激勵而表達出其感情和情緒,一些病狀也就隨之暫時或永久地消失。
由於安娜病情的好轉,是因為她坦率的表現自己的感情,因此吸引布洛伊在此後一年多的時間裏幾乎每天都花幾個小時去探望她。
由於移情作用,兩人彼此之間產生深厚的感情,布洛伊的婚姻也受到威脅結果他決定停止對安娜的治療,致使安娜受到強烈刺激而突然暴發歇斯底里分娩症。對此,布洛伊只好攜妻逃離維也納,把這個攤子丟給佛洛伊德。
1885年,佛洛伊德得到一筆額外補助,可以讓他去法國度4~5個月的假,從沙可學習催眠治療法。
佛洛伊德追隨沙可學習,目賭沙可的催眠威力,對佛洛伊德造成很大的影響。
(1) 從沙可那裏他認識把歇斯底里症作為心理失調,而不是器官失調來治療是有可能的。
(2)在一次晚宴上,佛洛伊德聽到沙可充滿激情地斷言他的一位患者的障礙有著重要性的原因。這個觀念使佛洛伊德茅塞頓開,並將這一念頭一直劉存在腦海中。
到了19世紀90年代中期,佛洛伊德已深信不疑,神經官能症主要障礙是性發展不當。
但是回到維也納後,佛洛伊德試用了一段時間催眠術,但效果不佳,最後他放棄了催眠術,因為在臨床上他發現並非所有的患者都能夠接受催眠。
夢的解釋
1897年,佛洛伊德終於創立了具有深遠影響的自我分析法認為心理障礙是由於性緊張累積而引起的。進行自我分析的主要方法是對自己的夢進行解析,這種分析結果導致1900年夢的解析一書的出版。
該書現在被許多人推崇為佛洛伊德最偉大的著作,但是當時這本書也遭到大量的批評,出版後的8年間只售出600本,而佛洛伊德從中只獲得209美元的稿費。
隨著夢的解析一書的面世,精神分析的運動逐漸發展起來。這時在佛洛伊德周圍聚集了一批年輕的學者,成立了每星期討論小組,或稱為精神分析小組,在佛洛伊德的書房裏研討神經官能症問題。這些年輕的學者中間有三大台柱,那就是阿德勒、蘭德和楊格,後來由於佛洛伊德的努力成立了維也納精神分析學會。
1905年佛洛伊德出版了性學三論
1909年受美國克拉克大學校長霍爾之邀,佛洛伊德及其弟子赴 克拉克大學舉辦系列講座,使他終於獲得國際上的承認。 同時佛洛伊德也被授予榮譽博士學位。
然而,此時精神分析小組內部出現了裂痕,主要原因是阿德勒、蘭德、楊格等人逐漸發展了他們自己的理論和風格。
於是原先的精神分析小組因沖突和爭論而瓦解。蘭克被開除出佛洛伊德圈子,阿德勒於1911年離開,1914年楊格也與佛洛伊德分道楊鑣。
人格理論的誕生
但是佛洛伊德的聲望,從1919~1939年一直處於頂峰狀態,在這一時期佛洛伊德發展了他的人格理論。
精神分析的人格系統基於本能或內驅力,以Libido形式表現出來。生存本能表現為推動和創造死亡本能表現為向內針對自我毀滅,向外進行攻擊和破壞。
人格的結構分為原我、自我和超我
原我與無意識相一致,包括性慾和攻擊本能,也包括無價值判斷,追求即時滿足和緩解緊張,它服從快樂原則。
自我與理智相一致,介於原我和外部世間之間,使原我尋求享樂的要求置於它的控制之下,它服從現實原則。
超我與良心道德相一致,朝著完全壓抑原我的方向發展,使自我實現達到完美的狀態。
佛洛伊德的晚年
1923年,據診斷佛洛伊德患了口腔癌,這與他每天抽20支雪茄的習慣有關。即使在癌症被發現後他也沒有改變這種習慣。
1923~1939年,他接受了33次手術,雖然非常痛苦,但由於他拒絕使用止痛葯,所以他的頭腦仍然保持十分清醒,並一直工作到生命的盡頭。
1933年納粹執政期間,他們在柏林公開燒毀佛洛伊德的著作,理由是認為佛洛伊德誇大性問題來毀滅靈魂。
1938年維也納被佔領後,仍然不願離開維也納,最後,由於女兒安娜被捕,她的房屋亦遭納粹匪徒搶劫才同意去倫敦,後來他的四個妹妹也被奧地利的納粹份子殺害。
1939年12月23日,佛洛伊德死於倫敦。
佛洛伊德的人格理論
人的心理有三個系統
(1) 意識系統
是人能認識自己和認勢環境的心理部份,在人的注意集中點上的心理過程都是意識的,可是意識只是整個心理系統中的一種浮面水平,它的主要功能是從人的心理能量活動中把那些先天的,獸性的本能或慾望排除掉。
(2) 下意識系統
或稱前意識系統,是意識系統和無意識系統之間的一個邊緣部份。它所有的特點是在其中也存著無意識的沖動,慾望和感情等,但它們可以很容易轉移到意識系統中。下意識系統在整個心理系統中執行著「檢查者」的作用,其目的在於既保證適合於本能,又形成由道德良心和社會意識組合而產生的個人理想。這種個人的理想就是「檢查者」,它考慮到本能,但又不允許充滿強烈心理能量的本能滲透到意識中去。如果那些被壓抑和被排除的本能,藉助偽裝的形式,遇到迂迴的道路,試圖經由下意識系統達到意識系統時,它們必然會遇到檢查者的阻礙,因為檢查者在本能朝向意識的道路上建築了防禦線。
(3) 無意識系統
是心理系統中的深層部份。是人的生物本能,慾望的儲藏庫。這些本能慾望有強烈的心理能量;但由於社會標准不同,得不到 滿足,就被壓抑在無意識之中。
但是它們又總是為自己尋找出路,它們只是不被本人意識到,但並沒有消除,而是在無意識中積極活動,追求滿足。
無意識系統的過程不受客觀現實調整,而是由自己本身來決定的。它服從享樂和不滿的原則,無時不刻不在追求得到滿足。
佛洛伊德的人格理論,把人格只是理解為意識與無意識之間的矛盾;亦即理解為意識與本能慾望之間的爭斗。人的心理,意識並不是在他同外部世界的相互作用形成的,並不是受他的生活條件決定的。
外部世界供給檢查者以宗教和道德標准,社會規范和戒條以便檢查者藉助他們來防止無意識內容滲透到意識領域。
本能及其特徵
在早期理論中,佛洛伊德根據生物的分類法,把本能分為兩種:
自衛本能:包括飢餓的本能、危險害怕的本能等,如果這種本能長期受到阻礙;便會導致死亡。
生殖本能:是指性本能或性愛本能,如果這種本能長期受到壓抑,便會導致人格的改變和精神官能症的產生。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佛洛伊德目睹了恐怖的屠殺和破壞的行為,這使他感到人的人格中似乎存在著一種侵略的本能,自我毀滅的本能。他把這種本能稱之為「死之本能」。以此根據,佛洛伊德修改自己早先的理論,把人的行為動機重新劃分為兩種「生之本能和死之本能」。
生之本能
產生多種多樣的機體本能,包括性愛本能,它們是為數很多,最初互不依賴在較晚期才結合,成為一個完整的綜合體,每一種生之本能的目的都在於使個別器官得到享受,它們結合起來,起著保存存種族生存的力量。
死之本能
表現為殘忍、攻擊、自殺、殺人甚至體育運動和戰爭毀滅,它是受人類死之本能的慾望所驅使。死之本能的結局,必然是使有機體的自然界變為無機體,使生命變為死亡。佛洛伊德還指出,生存本能可以使死之本能轉向,由指向自己轉變為指向別人,於是變而為攻擊別人的形式。
由於人有兩種本能,人的行為又受本能之配,所以行為有兩個原則,以尋求直接的滿足,但是人們又發現它們受到周圍環境和社會環境的現實制約,慾望不可能直接獲得滿足。因此,人只有在夢中獲潛意識下根據快樂原則行事的,在日常清醒的生活中,其行為受現時原則的支配。在整個心理活動中起著重大作用的是性的本能和慾望,他把性的本能和慾望所具有的心理能量稱為「Libido」。「Libido」能夠給人的全部活動,本能和慾望提供力量。
由Libido的基本概念開始,佛洛伊德把人類的一切生活活動都認為與Libido的性慾有關,所以推斷幼兒要求別人向他表示親善和體貼‧及依偎別人的行為,理解為狹義的「性行為」表現,同時借用希臘神話,伊底帕斯的故事去解釋戀母情結和戀父情結。男孩會戀母仇父,女孩會戀父仇母。
人格結構
人格結構是由三個組成部份:原我、自我和超我這個結構的假設,是佛洛伊德對早期提出的意識,下意識和潛意識的修正。他認為這三個我是由意識和無意識活動的機制下,在Libido發展的關系中形成起來。
(1)原我(Id)
是一個最原始的無意識結構,這是由遺傳的本能習得的慾望所組成,並同肉體聯系著。肉體是他的能量泉源。原我是心理能量的儲藏器,它是無組織的,彷彿是一團混沌的本能和一口慾望沸騰的大口鍋。在原我中充滿著本能,慾望的強烈沖動,力圖很快的滿足。倘若這種滿足遲緩,個體就會感到煩優和懊腦,其結果不是這種原動力消失或弱化,而是企圖滿足的要求更加迫切。原我策動的力量如受到壓抑,就會改變方向而轉移地方。佛洛伊德指出,原我是通過兩種方法來滿足肉體需要的反射作用獲願望滿足。反射作用—是對煩惱起源的自動反應。是依照快樂原則行事,為了避免痛苦緊張而追求快樂的行為。例如新生兒的活動,完全受生物沖動所引發,飢餓不適時就哭叫,擺動四肢,以便滿足肉體需要,在這種狀況下反射作用對減少緊張狀態是很有效的。願望滿足— 是比較復雜。某種生物需要的缺乏,在原我中能激發起一種滿足這個需要的物體或事件中的意像,從而減少與這種需要有關的緊張狀態,這種現象稱為初級歷程。
例如:失意的人會一直想起分手的對象這種意象就是初級歷程,它的出現會暫時減少需要的緊張狀態。但是願望的滿足只能暫時降低緊張狀態,而非真正地滿足肉體上之需要。
(2) 自我(Ego)
是人格結構的表層,但也只是部份意識而已。自我處於原我和外部世 界之間,是外部世界與原我之間的居間者。人若在原我控制的社會中,危險與恐懼是難以想像的,因為原我不受管制。
自我與原我不同,它不是按滿足原則來活動的,而是根據外部世界的需求來行事,並調節著外部世界與原我之間所存在的沖突。自我是尊從現實原則,藉著次級歷程,及現實考驗而運作。
現實原則— 與快樂原則的目的相反,它是在阻止緊張的解除,一直到發現能夠滿足需求的適宜對象為止。次級歷程— 現實原則所經歷的歷程,由於原始歷程是比較虛幻,而次級歷程比較實在的思考,它是屬於較高的智力作用。
現實考驗— 藉著次級歷程,自我建立一種計以滿足需求,且用一些實際的行動來考驗其是否能夠成功,此稱之為現實考驗。
自我所具有的心理能量,大部份消耗在對原我的非理性沖動的壓抑和排除上它建立防禦線,應用各種防衛機制來對付原我。
(3)超我(Super ego)
超我是人格道德的維護者。兒童在與環境的交往中,不但發展了自我,而且還知道了什麼是對的和什麼是 錯的,能夠對正確和錯誤的作出辨別,這就是人格中的超我,與一般人的道德良心是很相似。 超我的形成較大的程度上依賴著父母的影響,所以佛洛伊德說:「在這允長的兒童時期,這個沉澱物構成了自我裡面一個特殊的機制,使父母的影響能夠長期存在」。
兒童在與父母的接處中,通過心力內投或攝取機制,將父母的人格及祖先的社會道德等變成為自己的東西,正是人格中的這一結構— 超我。超我表達了人的性格特點,使人按照道德觀念和各自的自我理想行事。由於超我的出現,自我的職能就變得更加復雜了,它不但要尋找滿足原我需要的對象,而且還必須考慮所尋找的對象不能違背超我的價值觀。
人格的發展
人格發展理論,是佛洛伊德早期的理論,他在1905年「性學三論」,和1916年的「精神分析引論」著作中,有系統的闡述這一套理論。
(1) 口腔期(0~1.5歲)
這一段的性感區是唇和舌諸如吸吮、觸咬、吞咽等是性慾滿足的主要來源。從快樂原則的引導下,吸吮行為是最使幼兒感到快樂的行為,可以滿足口唇性感區的要求,使幼兒得到一種愉快體驗。這時後母親的乳房滿足了幼兒兩個基本需要—— 營養需要和快樂需要。
早期口唇合並開的階段,此時幼兒沒有對乳房的矛盾心理,但是在一年後,第二個階段,口唇受虐待階段。幼兒產生了對乳房的一種矛盾情緒,而且有受虐待的反應。
口腔期影響日後的人格,例如習慣於與口腔有關的生活,如他們一般:吃的多、吸煙多,花費很多人去說話,這種狀況發展下,他們可能成為政治家、教授、長舌婦、律師、演員等,形成不同的人格特徵。
(2) 肛門期(1.5~3歲):
在這個階段,Libido與肛門聯系起來,性感區由口腔發展到肛門和大腸,通過體驗糞便的保持和排泄而得到一種快感。
因為通過排泄時會有一種緊張消除的快感,這一個階段也稱為肛門受虐性階段。因為排便行為是一種毀滅性的受虐反應。在父母訓練孩子排便時孩子往往和父母形成一種對抗情緒,他們採用「保存」和「驅逐」來對抗父母,他們的反抗主要通過在適當的時機禁止排便,而在不適當時機卻進行排便這一種方式進行,試圖用這種方式來控制他人。
肛門性格分為兩類
肛門保護型—一般表現為整潔、小氣,做事有條理。
肛門驅逐型—表現為不潔凈、大方,做事缺乏條理。
(3) 性蕾期(3~5歲)
在這個階段,Libido指向了生殖器區域,慾望主要通過生殖器來滿足,由於男女不同,所以產生兩類人格。
(a)男性性器階段
這時男孩認為母親是自己快樂的目標,因此想得到母親,以得到性慾的滿足(泛性論),而且認為女性是快樂的泉源。
但當他看到父親與母親的關系時,對父親為產生敵對和嫉妒情緒,這就是「伊底帕斯」情結或成稱之為戀母仇父情結。
如果母親反對孩子的狂想和性慾望,以及孩子由父親反對而產生「腌割情結」。這種情結可能引發下面的問題:
外傷事情 — 包括受到父親或母親的吸引,並產生不可思議的沖動,而當他看到父母的性關系或性行為時,所形成的所謂"外傷″。看到成人性器時產生的一種腌割焦慮所形成的外傷。兄弟姐妹的出生也是一種外傷,因為這些現象對戀母仇父的情結做成慾望減少。
慢性態度— 父母無意識地把孩子看作為自己的寵物,例如父親把女兒看作是自己的愛物。這種現象會加深這種伊底帕斯情結,在某種程度上父母亦可以察覺這種行為,會因此產生恐懼和犯罪感,接著對孩子產生憤怒和反對,這種不一致的經驗,會造成孩子的外傷。
(b)女性性器階段
對女孩子來說,這個階段會產生「戀父仇母」的情結。在性蕾期以前男女幾乎是沒有區別,但女孩子從女性性器得到快樂,並且是母親聯系起來,到了後來,她的吸引力從母親轉移到父親。
雖然這種情結之產生相類似,但是腌割情結對於兩性差異上會有不同的發展,女孩子比較沒有壓力,事實上這種情結反而令她們進入安全的狀態中,成為正常女性。
雖然她們也會因為失去母而恐懼,而且曾經要求取代母親的位置,但是她們很快就會發現不大可能的事,到最後情結就被破除。
女性的虛榮性— 女性往往把自己的風韻評價得過高,是對原先生理上劣勢的一種彌補作用。
女性的嫉妒性— 來源於對男性性器的嫉妒,她們往往因男孩子的腌割情結而高興,這樣可以彌補那種先天劣勢。因此她們既看不起男人,又看不起女性。
性蕾期的男性人格,往往做事不考慮後果,而且非常自信,過高的評價自己性器的價值,並力圖證明他是一個真正的男子漢,因此常常自負自誇。
性蕾期的女性人格,「會出現受阻女性綜合症」,她們力求在 多方面都優於男子,並且去尋找典型的男性職業,而且她們對譴責詆毀男人很感興趣。
(4) 潛伏期(5歲至青春期前)
此個階段很長,期間沒有明顯的性發展表現。這個階段的特色,是兒童失去對與性相聯系的活動興趣,而把他們的能量集中在其他的事情上,例如學校的課業,良好的習慣,他們把自己局限在男女或女生堆中,沒有表現,故稱之為潛伏期。
(5) 生殖期(青春期至成年)
佛洛伊德把口腔期、肛門期和性蕾期三個階段稱為前性階段。在此階段,性活動是由自發性慾所引起的,孩子們一直追求的是肉體的愉快。
但青春期後,產生了第二次性慾沖動,這種生理的驅力使孩子感到這種沖動的作用。佛洛伊德認為這個時期的性本能是需要通過性高潮才會滿足。而且Libido開始投射於所愛的事業上,人們開始產生了性愛。
臨床治療
佛洛伊德 在長期的諮商實踐中發現,許多心理障礙例如歇斯底理症、強迫症、恐懼症焦慮症等等疾病的誘因,主要是把源於壓抑在原我的某些慾望、意念、情感、矛盾情緒、精神創傷等因素的作祟。
這些被壓抑的東西,雖然一個人自己不能覺察,但在無意識的原我內卻並不是安份守己的待在那裏,而是不斷的興風作浪,從而引起個體的焦慮,緊張、恐懼、抑鬱不安的心理障礙。
於是,佛洛伊德假設,倘若在心理治療中能將這些被壓抑入無意識的東西帶回到意識域,使個體自己能夠覺察這些致障的因素,對當前表現出來的心理障礙或行為問
題有所領悟,則有助於患者在現實 原則的指導下,依靠自身的力量來克服這些障礙或問題。藉此建立正確與健康的心理結構。正是在這樣的一種假設下,精神分析的治療方就應運而生。
❽ 輕諾必寡信失信不立小信誠則大信立的意思是什麼
不重視承諾必然缺少信用,信用缺失則不會成大業,小的信用可以成就一定的事業,大的信用能成就大業。
1、輕諾必寡信
意思是:輕易許下的諾言的人,一定很少守信用。
出自《老子》
原文:夫輕諾必寡信,多易必多難。
釋義:不要輕易許下諾言,一旦許諾了,就要認真地去完成諾言,而經常輕易答應對方要求的人,一定都很少守信用!
2、失信不立
意思是:不講信用的人無法在社會上立足。
出自《左傳.襄公二十二年》
3、小信誠則大信立
意思是:對每件小事都講信用,就可以確立大的信譽。
出自《韓非子·外儲說左上》
原句:不立小信則大信立,故明主積於信。賞罰不信,則禁令不行。
釋義:對每件小事都講信用,就可以確立大的信譽,因此君主長期守信用,才會有賢明的君主。如果君主對於賞賜和懲罰沒有誠信,那麼禁令就無法推行。
(8)道德的維護者擴展閱讀
講誠信體現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個人層面的基本規范和要求。這個主題繼承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緊扣核心價值體系,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徵。誠信是立身處世之,也是為人的道德規定,因此,有誠信者走天下,恪守承諾、信守約定、為人實誠,才會有好的工作作風和社會風氣,每個人都應該從自身做起,誠實做人、誠信作事,言行一致,自覺做誠信行為的踐行者、誠信道德的維護者。
誠信是一面鋥亮的明鏡,照應著你我的內心;誠信是一股清澈的泉水,洗去骯臟流淌潔凈;誠信是一塊不朽的基石,讓我們踏它前行……以誠待人,以信律己是我們一直以來必須實行的宗旨。可以說:誠信是我們做人的根本。
❾ 呂布戲貂蟬都發生了什麼,有哪些封建道德的變化藏在其中
三國時期第一美女,自然是非貂蟬莫屬了。《三國演義》中,把她寫的是活色生香,他主動配合義父王允,巧妙施展連環計,用自己的美貌與智慧,成功地離間了太師董卓和呂布的關系,並且刺激的呂布刺殺了董卓。李卓吾後來在論三國人物中,對她是不吝贊美之詞,誇她是"漢朝累世簪纓輩,不及貂蟬一婦人"。
《三國演義》處理貂蟬的方式就很好,有意忽略了呂布兵敗後,貂蟬在三國故事中的命運結局,最後以不知所蹤處理了事,自呂布死後,沒有了關於貂蟬的記述,一切皆有可能,一切又皆有不可能,所有的可能就在讀者的一念之間,正所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❿ 道德責任的道德責任
在自然層面中,人類作為道德維護者,享有心智的高度自由及生存的優越版條件,故擔負有維護生權存秩序及道德的不被破壞及協調運轉。非人動物由於智力即分析能力及判斷能力不能完全享有,因此不承擔道德責任,但是仍舊享有不可剝奪的自然權利,如生存權利等一切人類所享有的非局限條件類的權利。在社會生活中,人們對自己的行為具有一定的選擇自由,因此必須承擔相應的道德責任。肯定人的行為的道德責任是進行道德評價的前提。有時與「道德義務」含義相同。 道德責任是人們在一定的社會關系及自然關系中所應該選擇的道德行為和對自然或社會或他人所承擔的道德義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