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十三五規劃與道德建設

十三五規劃與道德建設

發布時間: 2022-05-10 19:04:27

1. 中國十三五規劃的解悉

首先你要知道,2016年中國兩會,承載著「十三五」開好局的使命和2020年全面小康「倒計時」的壓力。啥?什麼叫「十三五」?好吧,小編給你講,我國從 1953年開始制定以五年一個時間段來做為國家的中短期規劃,第一個「五年計劃」,我們就簡稱為「一五」,然後以此類推。「十三五」自然就是第十三個五年規劃了, 「十三五」規劃的全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
現在明白了吧,2016年做為「十三五」開局之年,「十三五」規劃無疑成為今年兩會的首要重點,今年全國兩會的主要議題之一就是審查和批准「十三五」規劃綱要。
此前公布的「十三五」規劃建議將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確立為「十三五」乃至更長一段時間內中國五大發展理念。在此基礎上,中國怎樣設置其今後五年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指標,如何扮演在世界舞台上的角色,都有賴於「十三五」規劃綱要予以明確。
2016年是我國「十三五」規劃的開局之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的開局之年。在新起點上召開的全國「兩會」,受到全世界矚目。3月2日舉行的全國政協十二屆四次會議首場新聞發布會上,大會新聞發言人王國慶介紹,此次大會重點是圍繞「十三五」規劃建言獻策。將圍繞推動「十三五」規劃的制定和實施,組織3次大會發言;在14次小組討論和界別聯組討論中,專門安排3次討論「十三五」規劃綱要草案。據悉,政協會議將於3月14日下午閉幕。
來自哲學社會科學界的政協委員立足學界、著眼大局、心繫民生,積極參政議政,將對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的思索凝成一份份提案和發言材料,為制定和實施「十三五」規劃綱要建言獻策。
著眼大局 共謀「十三五」藍圖
即將在「兩會」上討論和審議的「十三五」規劃綱要草案無疑是今年的「重頭戲」。
全國政協委員、國家行政學院原副院長周文彰告訴記者,今年「兩會」,他的關注點主要有三:一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具體舉措。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關鍵在「全面」二字,涉及城鄉、地區、人群等各方面的全面發展,任務十分艱巨。實現這一目標,必須要有實實在在、有效得力的措施,要有萬眾一心、同心同德的勁頭,要有幹部群眾的共同擔當。二是五大發展理念。十八屆五中全會最重要的理論創新是提出了整個「十三五」時期的發展理念,也是我國今後要長期貫徹執行的發展理念。我們要在各級黨委政府帶領下,扎扎實實地把五大發展理念落到實處。三是「互聯網+」行動計劃。關於「互聯網+」行動,國務院已經發布過指導意見,希望這些意見能夠通過此次「兩會」得到進一步強化細化,成為大家的共同行動,帶動經濟社會各方面的全面發展。
今年第九年參加「兩會」的全國政協委員、南開大學法學院教授侯欣一非常關注「十三五」規劃中的社會制度建設層面。「以往我國的五年規劃涉及經濟方面的內容較多,近些年越來越強調社會建設。社會建設關乎我國的可持續發展及國際形象。一個好的社會,核心是公正與公平。」作為來自高校的法學研究者,侯欣一今年的關注點,一是國家法治建設,二是高等教育。
「今年是『十三五』開局之年,我期待通過此次『兩會』,促進中國經濟持續穩定健康發展,促進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也希望通過『兩會』,使經濟發展過程中的社會貧富兩極分化問題得到更多重視和解決,使改革的成果惠及更多人。」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所研究員吳恩遠說,「經濟發展了,社會發展也要跟上。如何在追求經濟發展的同時,使全社會的道德、精神以及人們的綜合素質得到全面提高,也是我的關注點之一。」
全國政協委員、常州大學史良法學院院長曹義孫既關注自己的「老本行」法治建設,期待看到司法改革、財稅法治建設方面的新進展,也談了對經濟發展的重要期待,希望中國經濟在新常態下向中高端水平邁進,確保全面小康的實現。他還特別提出各級黨員領導幹部的積極性、社會擔當和精氣神的問題。他說,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已經營造了「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氛圍,要進一步加強制度建設和道德教化,鼓勵願意幹事、勇於擔當的黨員領導幹部行動起來,在組織上、制度上確保他們以積極向上的精氣神帶領大家在經濟、政治、社會、文化等各條戰線努力拚搏、勇往直前,最終實現全面小康的奮斗目標。
心繫民生 為人民鼓與呼
社科界政協委員大多來自高校和科研機構,但他們不是埋頭書齋、不問世事的學者。歷年學界委員對於民生問題的高度關注,清晰地回答了「哲學社會科學研究為什麼人」這一根本問題。
吳恩遠認為,社科界政協委員要充分發揮參政議政的功能,就要做到「立足本專業,著眼相關領域,關注社會民生」。委員首先要結合自己的專業,在所熟悉和擅長的領域,才能提出到位的、有分量的問題。其次,還需關注自身所處領域的問題,比如科研人員,就要關心如何減輕科研人員負擔、建立實事求是的科研成果評價體系等問題。最後,還要將目光投向社會和民生,為我們所代表的廣大社會群體提出他們所關心和希望解決的問題。「有些問題不一定能一步到位地解決,但首先要把它提出來,加以關注,之後方能慢慢找到解決的途徑。」
社科界委員們提出的不是零碎的想法、一般的觀感、籠統的表態,而是經過扎實研究與調研的、嚴謹的、具體的意見與建議。
法學研究者侯欣一和曹義孫都很關心反就業歧視問題。侯欣一關於制定反就業歧視法的提案已經提了很多年,他認為日益嚴重的就業歧視現象是對社會公平公正的傷害,動搖著社會合理存在的根基。曹義孫表示,我們要努力推進關於反歧視的立法工作。
侯欣一的另一個提案是建議國務院出台文件,加強對歷史悠久的大學校園的保護。他說,「在快速的城市化進程中,我們要留下點文化,留下些令人回憶的地方。」
周文彰將自己多年的思考不斷豐富完善,凝成兩份發言材料,一是關於解決城市綠化「有綠無蔭」的問題,樹立新綠化觀;二是強化互聯網思維,堅守內容為王、社會責任、誠實守信的底線。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研究員李藍今年關注的三個問題全部涉及民生。一是他持續多年關注的建築業農民工的工傷醫療保險問題,二是農村中小學教師待遇問題,三是生態扶貧問題。關於提高農村中小學教師待遇問題,李藍去年提了一次,但目前仍面臨一些問題,尤其是在西部和西北地區。「我國農村教育問題最關鍵、最亟待解決的是師資問題。沒有好的待遇,農村就留不住好教師,農村教育水平就難以提高。我希望通過這個提案,推動國家設立旨在提高農村中小學教師待遇的專項基金,更好地解決這一問題。」
「作為全國政協委員,我們將盡己所能,努力關注社會發展中的各種民生問題,提出有立足學界 推動社會科學繁榮發展
社科界的學者型委員非常關注「十三五」時期哲學社會科學的發展,並將自己對科研工作及專業領域的思考帶上「兩會」。
周文彰認為,「十三五」時期,社科界面臨雙重任務。一是社會科學研究自身的繁榮。各學科本身有很多研究課題、思想理念源於不斷發展的實際,社科工作者的責任就是推動社會科學繁榮強盛,並且要站在國際學術舞台上,發出中國學者的聲音,提升中國社科界的國際競爭力。二是發揮智庫作用。整個社科界在「十三五」 期間承擔著一項重要責任,即如何當好黨和政府的智庫。謀劃未來發展、解決面臨問題、傾聽群眾呼聲、溝通黨和群眾的聯系、解惑釋疑等,都是我們作為智庫應當發揮的作用。
每年「兩會」上,政協社科界別的討論現場都有一個繞不開的關注點,那就是學界的自身發展。多位委員在接受采訪時提到當下學界存在的一些問題,如科研經費管理問題、科研成果評價問題、學科發展問題等,他們期望通過在「兩會」上發聲,逐步推動這些問題的解決,為科研工作創造良好的環境。
吳恩遠提出,希望國家今後能夠考慮在大學中開設馬克思主義本科專業,加強馬克思主義的本科教育,提高馬克思主義教學隊伍的整體水平,使馬克思主義教學更為系統化,從而確保馬克思主義在中國民眾的信仰中深深紮根。侯欣一呼籲各級檔案館嚴格執行檔案法,為學術研究提供必要的條件。
社科界委員普遍具備較高的思想認識水平和參政議政能力,他們以強烈的責任感和扎實的專業知識為國家制定和實施「十三五」規劃綱要提出有價值、有分量的意見建議,努力做到「建言建在需要時、議政議到點子上、監督監在關鍵處」。如侯欣一所說,「在國家制定『十三五』規劃的重要時期,社科界學者要積極發聲、勇於發聲,講真話、講實話,負責任地建言獻策,讓決策者聽到真實的聲音。」

2. 企業文化建設"十三五"規劃應遵循哪些原則

一、「以人為本」的原則
企業文化作為一種管理哲學,是以人為中心開展工作的,這與傳統的以物為中心的管理思想根本不同。從企業內部看,企業不是單純製造產品、追求利潤的機器,而是使員工能夠發揮聰明才智,實現事業追求,和睦相處的大家庭。從企業外部看,企業與社會不是一種單純的商品交換關系,企業生產經營的最終目的是為了滿足廣大人民的需要和促進人類社會的發展。索尼公司的創始人盛田昭夫說:「主宰企業命運的,正是我們企業的員工們!以人為中心開展工作就是我們的真諦所在。」 「以人為本」具體地表現為尊重人,理解人,關心人三個方面。
尊重人 美國公眾議事日程基金會的一位官員指出,如今員工對工作提出10大要求,原來最熱點的問題——保障高額薪水和優厚的福利,已不在這10大要求之列。這就是說,員工的需求已從以物質需求為主轉變為以精神需求為主。因此,作為一個企業的領導者,應該懂得,人並不僅僅是為了金錢而工作的,絕不能認為只有工資才是調動人們工作積極性的唯一有效武器。要懂得使人們努力工作,還應該誠心誠意地把他們請進公司這個家族裡來,像對待每一位家庭成員一樣尊敬他們。
理解人 就是了解、熟悉員工的生理、心理,知識結構,技術能力、家庭生活以及個人需求方面的情況,對其觀念與行為予以理解。理解的前提是與員工的溝通和交往,有很多企業的領導為了加強與員工的溝通和友誼,建立起夥伴式的關系,採取與工人共進午餐,親自參加公司舉行的各種文體活動。
關心人 企業領導要多了解員工的需要和困難,盡可能地幫助職工解決實際問題,給予關懷和體貼,讓職工充分感受企業大家庭的溫曖。

二、「知行合一」的原則
優秀的文化不可能在企業中自然長成,它必須有一個提煉、塑造和精心培育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首先要用企業所倡導的文化來武裝職工的頭腦,這是「知」的過程,與此同時,要在企業的生產經營中努力地實踐企業文化,這是「行」的過程。只有這兩個過程的統一才能使企業員工形成共同的文化理念和共同的行為規范。
強力灌輸 加大宣傳力度,對企業員工進行強力灌輸,讓大家熟悉並掌握有關企業精神、經營理念、價值觀、質量觀、用人原則等企業文化,獲得心理上認同,是進行企業文化建設必不可少的環節。企業進行強力灌輸的途徑很多,通過板報、標語、會議、企業報刊、廣播電視、互聯網、文體活動、競技項目等等途徑,反復宣傳,長抓 不懈。
實踐操作 通過不斷地宣傳、教育、學習和認同,企業員工形成一個初步理念,這種理念要想得到鞏固和進一步地深入,就需要通過種種機制,正式變為每一個員工的行為。不僅如此,企業文化不是空洞的理論文化,而是實踐性非常強的實踐文化,它的最終目的是通過良好的管理,實現企業利潤最大化這個目標的。所以,在企業文化建設中,企業絕不能只說不做,或者說的是一套,做的又是另一套,應採取積極的行動,出台和完善實踐企業文化理念的各種配套制度。

三、「領導垂範」的原則
領導幹部既是企業文化的設計者又是文化的承包人,一個企業的文化能否真正建立起來,不僅要看他們設計計劃的完美程度,還要看他們執行和維護計劃的質量。具體地說,領導幹部要做兩方面的工作。
言傳 企業領導幹部要擔當「傳教士」的責任。有人講中國人的會很多,其實跨國公司的會更多,國外公司的培訓會很多。培訓的主要內容就是企業文化,而且公司的最高領導要親自講課。美國微軟公司的比爾•蓋茨無論多忙,每月都要為員工講幾次課。摩托羅拉等跨國公司在中國辦的商學院開學時,公司老總也都要過來講課。他們這樣做的目的就是向員工灌輸企業文化,使員工認同企業文化。
身教 在企業中,每個人都懂得去看領導幹部的實踐是否與其宣講的原則相一致。在波拉德剛到SeviceMaster公司任高級副總裁時,第一個任務竟然是到醫院和後勤小組一起清潔走廊、病房甚至廁所和馬桶。SeviceMaster公司要求每個管理人員花時間去干一些所管轄范圍內的下層工作,而且,不論職位高低,每年都要騰出一天到第一線去做面對顧客的服務。這就是現時代需要的領導藝術——當領導以服務他人引路,領導就成為員工學習的榜樣。中國人講「上行下效」,領導幹部所倡導的精神,價值觀、經營方針、道德准則等等企業的文化理念,只有在他們的工作作風和處世行為中一絲不苟地實踐著的時候,職工才能夠信服、擁護和仿效。

四、「內外兼修」的原則
好的產品不一定是好的商品,但好的商品必定是好的產品。那麼要想使自己企業的產品過硬,就必須加強內部管理,提升產品的質量,這是一個練內功的過程,同時,現在的社會已不再是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時代了,企業還必須著力塑造良好的外部形象,讓公眾在了解,認同,喜愛的基礎上購買你的產品,從而實現由產品向商品的轉化。
內練硬功 從企業長遠利益出發,企業文化建設首先要立足於企業內部,降低成本、減少內耗,生產出更新、更好的產品。比如,摩托羅拉公司在質量管理上實行「六個西格瑪」,六個西格瑪的目標,意味著每百萬個零件中只允許有3到4個不合格。質量問題不僅僅是技術含量問題,而且也是職工的質量觀念和質量意識問題。海爾的張瑞敏在「等外品」的冰箱都有人願意買的年代,砸了76台冰箱,從此海爾人再也不爭論不合格產品要不要出廠的問題了。
外塑形象 也就是企業形象設計,是指企業有意識、有計劃地將本企業的各種特徵向社會公眾展示與傳播,使公眾在市場環境中對某一個特定企業有一個標准化、差別化的印象和認識,以便更好地識別並對企業留下良好的印象。 企業形象的價值並不是表現在商品上,而是表觀在關於商品的文化上。像大家所熟悉的麥當勞,只不過是兩片小圓麵包夾著一塊圓牛肉餅的快餐,為什麼能如此風靡世界,在消費者和社會公眾心目中樹立起美好的企業形象呢?究其原因,在於它確定的以品質、服務、價值和清潔四個方面為內容的經營理念和食品文化。

3. 我國"十三五"時期主要目標和重大舉措有哪些

「十三五」時期主要目標任務和重大舉措主要包括以下這些方面:

1、保持經濟中高速增長,推動產業邁向中高端水平。

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到2020年國內生產總值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十三五」時期經濟年均增長保持在6.5%以上。加快推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實施一批技術水平高、帶動能力強的重大工程。到2020年,先進製造業、現代服務業、戰略性新興產業比重大幅提升,全員勞動生產率從人均8.7萬元提高到12萬元以上。屆時,我國經濟總量超過90萬億元,發展的質量和效益明顯提高。

2、強化創新引領作用,為發展注入強大動力。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必須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啟動一批新的國家重大科技項目,建設一批高水平的國家科學中心和技術創新中心,培育壯大一批有國際競爭力的創新型領軍企業。持續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促進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廣泛應用。加快建設質量強國、製造強國。到2020年,力爭在基礎研究、應用研究和戰略前沿領域取得重大突破,全社會研發經費投入強度達到2.5%,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60%,邁進創新型國家和人才強國行列。

3、推進新型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

縮小城鄉區域差距,既是調整經濟結構的重點,也是釋放發展潛力的關鍵。要深入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實現1億左右農業轉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鎮落戶,完成約1億人居住的棚戶區和城中村改造,引導約1億人在中西部地區就近城鎮化。到2020年,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60%、戶籍人口城鎮化率達到45%。

實施一批水利、農機、現代種業等工程,推動農業適度規模經營和區域化布局、標准化生產、社會化服務。到2020年,糧食等主要農產品供給和質量安全得到更好保障,農業現代化水平明顯提高。以區域發展總體戰略為基礎,以「三大戰略」為引領,形成沿海沿江沿線經濟帶為主的縱向橫向經濟軸帶,培育一批輻射帶動力強的城市群和增長極。加強重大基礎設施建設,高鐵營業里程達到3萬公里、覆蓋80%以上的大城市,新建改建高速公路通車里程約3萬公里,實現城鄉寬頻網路全覆蓋。

4、推動形成綠色生產生活方式,加快改善生態環境。

堅持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持續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深入實施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加強生態保護和修復。今後五年,單位國內生產總值用水量、能耗、二氧化碳排放量分別下降23%、15%、18%,森林覆蓋率達到23.04%,能源資源開發利用效率大幅提高,生態環境質量總體改善。特別是治理大氣霧霾取得明顯進展,地級及以上城市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率超過80%。

5、深化改革開放,構建發展新體制。發展根本上要靠改革開放。

必須全面深化改革,堅持和完善基本經濟制度,建立現代產權制度,基本建成法治政府,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加快形成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的體制機制和發展方式。「一帶一路」建設取得重大進展,國際產能合作實現新的突破。對外貿易向優進優出轉變,服務貿易比重顯著提升,從貿易大國邁向貿易強國。全面實行准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制度,逐步構建高標准自由貿易區網路,基本形成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新格局。

6、持續增進民生福祉,使全體人民共享發展成果。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努力補齊基本民生保障的短板,朝著共同富裕方向穩步前進。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我國現行標准下的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建立國家基本公共服務項目清單。建立健全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社會保障制度。

實施義務教育學校標准化、普及高中階段教育、建設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等工程,勞動年齡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從10.23年提高到10.8年。實現城鎮新增就業5000萬人以上。完善收入分配製度,縮小收入差距,提高中等收入人口比重。完善住房保障體系,城鎮棚戶區住房改造2000萬套。推進健康中國建設,人均預期壽命提高1歲。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實施公民道德建設、中華文化傳承等工程。我們既要讓人民的物質生活更殷實,又要讓人民的精神生活更豐富。

4. 十三五規劃生產過程體現了九年級《思想品德》教材的哪些知識

1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需要經濟結構不斷優化升級,依靠管理創新和科技創新來推動發展
2改革需要增強自力更生、開拓創新的能力。
3全面深化改革是「四個全面」戰略目標之一。
4我國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
5實施綠色發展,建設美麗中國。
6生態文明建設從我做起,節約資源保護環境。

5. 十三五規劃究竟是讓老百姓干什麼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新的目標要求。黨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奮斗目標以來,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接續奮斗,各項事業取得重大進展。今後五年,要在已經確定的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要求的基礎上,努力實現以下新的目標要求。

——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在提高發展平衡性、包容性、可持續性的基礎上,到二○二○年國內生產總值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二○一○年翻一番。主要經濟指標平衡協調,發展空間格局得到優化,投資效率和企業效率明顯上升,工業化和信息化融合發展水平進一步提高,產業邁向中高端水平,先進製造業加快發展,新產業新業態不斷成長,服務業比重進一步上升,消費對經濟增長貢獻明顯加大。戶籍人口城鎮化率加快提高。農業現代化取得明顯進展。邁進創新型國家和人才強國行列。

——人民生活水平和質量普遍提高。就業比較充分,就業、教育、文化、社保、醫療、住房等公共服務體系更加健全,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穩步提高。教育現代化取得重要進展,勞動年齡人口受教育年限明顯增加。收入差距縮小,中等收入人口比重上升。我國現行標准下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

——國民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顯著提高。中國夢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更加深入人心,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思想廣泛弘揚,向上向善、誠信互助的社會風尚更加濃厚,人民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健康素質明顯提高,全社會法治意識不斷增強。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基本建成,文化產業成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中華文化影響持續擴大。

——生態環境質量總體改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綠色、低碳水平上升。能源資源開發利用效率大幅提高,能源和水資源消耗、建設用地、碳排放總量得到有效控制,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大幅減少。主體功能區布局和生態安全屏障基本形成。

——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取得重大進展,各領域基礎性制度體系基本形成。人民民主更加健全,法治政府基本建成,司法公信力明顯提高。人權得到切實保障,產權得到有效保護。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基本形成。中國特色現代軍事體系更加完善。黨的建設制度化水平顯著提高。

(二)完善發展理念。實現「十三五」時期發展目標,破解發展難題,厚植發展優勢,必須牢固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必須把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斷推進理論創新、制度創新、科技創新、文化創新等各方面創新,讓創新貫穿黨和國家一切工作,讓創新在全社會蔚然成風。

協調是持續健康發展的內在要求。必須牢牢把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正確處理發展中的重大關系,重點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促進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在增強國家硬實力的同時注重提升國家軟實力,不斷增強發展整體性。

綠色是永續發展的必要條件和人民對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體現。必須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堅持可持續發展,堅定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現代化建設新格局,推進美麗中國建設,為全球生態安全作出新貢獻。

開放是國家繁榮發展的必由之路。必須順應我國經濟深度融入世界經濟的趨勢,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堅持內外需協調、進出口平衡、引進來和走出去並重、引資和引技引智並舉,發展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積極參與全球經濟治理和公共產品供給,提高我國在全球經濟治理中的制度性話語權,構建廣泛的利益共同體。

共享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必須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體人民在共建共享發展中有更多獲得感,增強發展動力,增進人民團結,朝著共同富裕方向穩步前進。

堅持創新發展、協調發展、綠色發展、開放發展、共享發展,是關系我國發展全局的一場深刻變革。全黨同志要充分認識這場變革的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統一思想,協調行動,深化改革,開拓前進,推動我國發展邁上新台階。

三、堅持創新發展,著力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

在國際發展競爭日趨激烈和我國發展動力轉換的形勢下,必須把發展基點放在創新上,形成促進創新的體制架構,塑造更多依靠創新驅動、更多發揮先發優勢的引領型發展。

(一)培育發展新動力。優化勞動力、資本、土地、技術、管理等要素配置,激發創新創業活力,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釋放新需求,創造新供給,推動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蓬勃發展,加快實現發展動力轉換。

發揮消費對增長的基礎作用,著力擴大居民消費,引導消費朝著智能、綠色、健康、安全方向轉變,以擴大服務消費為重點帶動消費結構升級。促進流通信息化、標准化、集約化。

發揮投資對增長的關鍵作用,深化投融資體制改革,優化投資結構,增加有效投資。發揮財政資金撬動功能,創新融資方式,帶動更多社會資本參與投資。創新公共基礎設施投融資體制,推廣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

發揮出口對增長的促進作用,增強對外投資和擴大出口結合度,培育以技術、標准、品牌、質量、服務為核心的對外經濟新優勢。實施優進優出戰略,推進國際產能和裝備製造合作,提高勞動密集型產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營造資本和技術密集型產業新優勢,提高我國產業在全球價值鏈中的地位。

(二)拓展發展新空間。用發展新空間培育發展新動力,用發展新動力開拓發展新空間。

拓展區域發展空間。以區域發展總體戰略為基礎,以「一帶一路」建設、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建設為引領,形成沿海沿江沿線經濟帶為主的縱向橫向經濟軸帶。發揮城市群輻射帶動作用,優化發展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三大城市群,形成東北地區、中原地區、長江中游、成渝地區、關中平原等城市群。發展一批中心城市,強化區域服務功能。支持綠色城市、智慧城市、森林城市建設和城際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推進重點地區一體發展,培育壯大若乾重點經濟區。推進城鄉發展一體化,開辟農村廣闊發展空間。

拓展產業發展空間。支持節能環保、生物技術、信息技術、智能製造、高端裝備、新能源等新興產業發展,支持傳統產業優化升級。推廣新型孵化模式,鼓勵發展眾創、眾包、眾扶、眾籌空間。發展天使、創業、產業投資,深化創業板、新三板改革。

拓展基礎設施建設空間。實施重大公共設施和基礎設施工程。實施網路強國戰略,加快構建高速、移動、安全、泛在的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加快完善水利、鐵路、公路、水運、民航、通用航空、管道、郵政等基礎設施網路。完善能源安全儲備制度。加強城市公共交通、防洪防澇等設施建設。實施城市地下管網改造工程。加快開放電力、電信、交通、石油、天然氣、市政公用等自然壟斷行業的競爭性業務。

拓展網路經濟空間。實施「互聯網+」行動計劃,發展物聯網技術和應用,發展分享經濟,促進互聯網和經濟社會融合發展。實施國家大數據戰略,推進數據資源開放共享。完善電信普遍服務機制,開展網路提速降費行動,超前布局下一代互聯網。推進產業組織、商業模式、供應鏈、物流鏈創新,支持基於互聯網的各類創新。

拓展藍色經濟空間。堅持陸海統籌,壯大海洋經濟,科學開發海洋資源,保護海洋生態環境,維護我國海洋權益,建設海洋強國。

(三)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發揮科技創新在全面創新中的引領作用,加強基礎研究,強化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推進有特色高水平大學和科研院所建設,鼓勵企業開展基礎性前沿性創新研究,重視顛覆性技術創新。實施一批國家重大科技項目,在重大創新領域組建一批國家實驗室。積極提出並牽頭組織國際大科學計劃和大科學工程。

推動政府職能從研發管理向創新服務轉變。完善國家科技決策咨詢制度。堅持戰略和前沿導向,集中支持事關發展全局的基礎研究和共性關鍵技術研究,加快突破新一代信息通信、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生物醫葯、智能製造等領域核心技術。瞄準瓶頸制約問題,制定系統性技術解決方案。

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和主導作用,形成一批有國際競爭力的創新型領軍企業,支持科技型中小企業健康發展。依託企業、高校、科研院所建設一批國家技術創新中心,形成若干具有強大帶動力的創新型城市和區域創新中心。完善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擴大固定資產加速折舊實施范圍,推動設備更新和新技術應用。

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引導構建產業技術創新聯盟,推動跨領域跨行業協同創新,促進科技與經濟深度融合。加強技術和知識產權交易平台建設,建立從實驗研究、中試到生產的全過程科技創新融資模式,促進科技成果資本化、產業化。構建普惠性創新支持政策體系,加大金融支持和稅收優惠力度。深化知識產權領域改革,加強知識產權保護。

擴大高校和科研院所自主權,賦予創新領軍人才更大人財物支配權、技術路線決策權。實行以增加知識價值為導向的分配政策,提高科研人員成果轉化收益分享比例,鼓勵人才弘揚奉獻精神。

(四)大力推進農業現代化。農業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現代化的基礎。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發展多種形式適度規模經營,發揮其在現代農業建設中的引領作用。著力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提高農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推動糧經飼統籌、農林牧漁結合、種養加一體、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走產出高效、產品安全、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農業現代化道路。

穩定農村土地承包關系,完善土地所有權、承包權、經營權分置辦法,依法推進土地經營權有序流轉,構建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政策體系。培養新型職業農民。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農村集體產權權能。深化農村金融改革,完善農業保險制度。

堅持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堅守耕地紅線,實施藏糧於地、藏糧於技戰略,提高糧食產能,確保穀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全面劃定永久基本農田,大規模推進農田水利、土地整治、中低產田改造和高標准農田建設,加強糧食等大宗農產品(14.33, 0.18, 1.27%)主產區建設,探索建立糧食生產功能區和重要農產品生產保護區。優化農業生產結構和區域布局,推進產業鏈和價值鏈建設,開發農業多種功能,提高農業綜合效益。

推進農業標准化和信息化。健全從農田到餐桌的農產品質量安全全過程監管體系、現代農業科技創新推廣體系、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發展現代種業,提高農業機械化水平。持續增加農業投入,完善農業補貼政策。改革農產品價格形成機制,完善糧食等重要農產品收儲制度。加強農產品流通設施和市場建設。

(五)構建產業新體系。加快建設製造強國,實施《中國製造二○二五》。引導製造業朝著分工細化、協作緊密方向發展,促進信息技術向市場、設計、生產等環節滲透,推動生產方式向柔性、智能、精細轉變。

實施工業強基工程,開展質量品牌提升行動,支持企業瞄準國際同行業標桿推進技術改造,全面提高產品技術、工藝裝備、能效環保等水平。更加註重運用市場機制、經濟手段、法治辦法化解產能過剩,加大政策引導力度,完善企業退出機制。

支持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發揮產業政策導向和促進競爭功能,更好發揮國家產業投資引導基金作用,培育一批戰略性產業。

實施智能製造工程,構建新型製造體系,促進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高檔數控機床和機器人(74.300, -0.72, -0.96%)、航空航天裝備、海洋工程裝備及高技術船舶、先進軌道交通裝備、節能與新能源汽車、電力裝備、農機裝備、新材料、生物醫葯及高性能醫療器械等產業發展壯大。

開展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行動,放寬市場准入,促進服務業優質高效發展。推動生產性服務業向專業化和價值鏈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務業向精細和高品質轉變,推動製造業由生產型向生產服務型轉變。大力發展旅遊業。

(六)構建發展新體制。加快形成有利於創新發展的市場環境、產權制度、投融資體制、分配製度、人才培養引進使用機制。

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持續推進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提高政府效能,激發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

堅持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毫不動搖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毫不動搖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推進產權保護法治化,依法保護各種所有制經濟權益。

深化國有企業改革,增強國有經濟活力、控制力、影響力、抗風險能力。分類推進國有企業改革,完善現代企業制度。完善各類國有資產管理體制,以管資本為主加強國有資產監管,防止國有資產流失。健全國有資本合理流動機制,推進國有資本布局戰略性調整,引導國有資本更多投向關系國家安全、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堅定不移把國有企業做強做優做大,更好服務於國家戰略目標。

鼓勵民營企業依法進入更多領域,引入非國有資本參與國有企業改革,更好激發非公有制經濟活力和創造力。

優化企業發展環境。開展降低實體經濟企業成本行動,優化運營模式,增強盈利能力。限制政府對企業經營決策的干預,減少行政審批事項。清理和規范涉企行政事業性收費,減輕企業負擔,完善公平競爭、促進企業健康發展的政策和制度。激發企業家精神,依法保護企業家財產權和創新收益。

加快形成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市場體系,建立公平競爭保障機制,打破地域分割和行業壟斷。深化市場配置要素改革,促進人才、資金、科研成果等在城鄉、企業、高校、科研機構間有序流動。

深化財稅體制改革,建立健全有利於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形成全國統一市場、促進社會公平正義的現代財政制度,建立稅種科學、結構優化、法律健全、規范公平、征管高效的稅收制度。建立事權和支出責任相適應的制度,適度加強中央事權和支出責任。調動各方面積極性,考慮稅種屬性,進一步理順中央和地方收入劃分。建立全面規范、公開透明預算制度,完善政府預算體系,實施跨年度預算平衡機制和中期財政規劃管理。建立規范的地方政府舉債融資體制。健全優先使用創新產品、綠色產品的政府采購政策。

加快金融體制改革,提高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效率。健全商業性金融、開發性金融、政策性金融、合作性金融分工合理、相互補充的金融機構體系。構建多層次、廣覆蓋、有差異的銀行機構體系,擴大民間資本進入銀行業,發展普惠金融,著力加強對中小微企業、農村特別是貧困地區金融服務。積極培育公開透明、健康發展的資本市場,推進股票和債券發行交易制度改革,提高直接融資比重,降低杠桿率。開發符合創新需求的金融服務,推進高收益債券及股債相結合的融資方式。推進匯率和利率市場化,提高金融機構管理水平和服務質量,降低企業融資成本。規范發展互聯網金融。加快建立巨災保險制度,探索建立保險資產交易機制。

加強金融宏觀審慎管理制度建設,加強統籌協調,改革並完善適應現代金融市場發展的金融監管框架,健全符合我國國情和國際標準的監管規則,實現金融風險監管全覆蓋。完善國有金融資本和外匯儲備管理制度,建立安全高效的金融基礎設施,有效運用和發展金融風險管理工具。防止發生系統性區域性金融風險。

(七)創新和完善宏觀調控方式。按照總量調節和定向施策並舉、短期和中長期結合、國內和國際統籌、改革和發展協調的要求,完善宏觀調控,採取相機調控、精準調控措施,適時預調微調,更加註重擴大就業、穩定物價、調整結構、提高效益、防控風險、保護環境。

依據國家中長期發展規劃目標和總供求格局實施宏觀調控,穩定政策基調,增強可預期性和透明度,創新調控思路和政策工具,在區間調控基礎上加大定向調控力度,增強針對性和准確性。完善以財政政策、貨幣政策為主,產業政策、區域政策、投資政策、消費政策、價格政策協調配合的政策體系,增強財政貨幣政策協調性。運用大數據技術,提高經濟運行信息及時性和准確性。

減少政府對價格形成的干預,全面放開競爭性領域商品和服務價格,放開電力、石油、天然氣、交通運輸、電信等領域競爭性環節價格。

建立風險識別和預警機制,以可控方式和節奏主動釋放風險,重點提高財政、金融、能源、礦產資源、水資源、糧食、生態環保、安全生產、網路安全等方面風險防控能力。

6. 我國十三五時期的核心奮斗目標是什麼

我們十三五時期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主要目標是:

1、地區生產總值年均保持兩位數增長,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年均增長20%左右,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年均增長12.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年均增長12%以上。

2、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長13%以上,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長10%以上。

3、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以內;國家現行標准下59萬農牧區貧困人口如期全部脫貧。

4、到2020年,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升,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以上、接近全國平均水平,基礎設施條件全面改善。

5、生態文明建設取得明顯成效,自我發展能力顯著增強,社會大局持續長期全面穩定,建成安居樂業、保障有力、家園秀美、民族團結、文明和諧的小康社會。

(6)十三五規劃與道德建設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簡稱「十三五」規劃,主要闡明國家戰略意圖,明確政府工作重點,引導市場主體行為,是2016-2020年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宏偉藍圖,是各族人民共同的行動綱領,是政府履行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責的重要依據。

7. 十三五規劃主要內容有哪些

1、主要目標: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到2020年國內生產總值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人民生活水平和質量普遍提高,就業比較充分,就業、教育、文化、社保、醫療、住房等公共服務體系更加健全.

2、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穩步提高;國民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顯著提高,人民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健康素質明顯提高,全社會法治意識不斷增強;生態環境質量總體改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綠色、低碳水平上升。

3、強化結構升級支撐,提出實施高端裝備創新發展工程、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行動,明確信息化、農業現代化、新型城鎮化及現代金融體系建設等領域的重點任務。

4、強化民生改善支撐,提出實施脫貧攻堅重點工程、基本公共服務項目、社會關愛行動計劃等重大民生工程,明確教育、健康、就業、文化等領域發展重點。

5、補短板、促平衡、兜底線方面更加註重履行好政府職責,把實現全面脫貧、保就業穩定、保義務教育、保基本醫療、保基本養老、保民生底線等作為更好履行政府職責的著力點。

(7)十三五規劃與道德建設擴展閱讀

十三五規劃的指導思想:

1、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

2、堅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的戰略布局,牢固樹立和貫徹落實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以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為中心,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擴大有效供給,滿足有效需求。

3、加快形成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的體制機制和發展方式,保持戰略定力,堅持穩中求進,確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為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奠定更加堅實的基礎。

參考資料來源:共產黨新聞網-解讀「十三五」規劃「三個看點」

8. 什麼是十三五什麼是十四五

很高興為你解答這個問題

你的問題是什麼?是十三五,什麼是十四五

那麼我們國,家在解放之後呢?成立新中,,國之後呢?那麼的確是提出了每一次都是五年計劃,這五年當中要完成哪些事情啊?咱們叫做五年計劃,那麼十三五就是說第13個五年計劃,十四五年紀就是說第14個五年計劃

也就是說,每隔五年就是有一個五年計劃出來,那麼這個五年計劃當中要做哪些個大事情?那麼我們的領導人做了一個規劃

你上次個人對你這個問題的解答,希望能夠對你有所幫助,也希望你能夠採納

手機使用知識
手機,在一天當中與我們形影不離,生活中處處都會有手機的影子,從早晨起床一直到晚上入睡,手機一直陪伴在身邊。打電話、上網、拍照、發微博,手機簡直無所不能,但是如果不能正確使用手機,就會給我們的健康帶來危害。今天雲手機就給大家說說,使用手機對於我們的健康都有哪些傷害和需要注意事項。

一、盡量少把手機放兜里

相信大部分人都會將手機放在自己的衣兜里邊吧。其實這種做法會給我們身體帶來很大的危害。據英國《泰晤士報》報道,匈牙利科學家發現,經常攜帶和使用手機的男性的精子數目可減少多達30%。醫學專家指出,手機若常掛在人體的腰部或腹部旁,其收發信號時產生的電磁波將輻射到人體內的精子或卵子,這可能會影響使用者的生育機能。英國的實驗報告指出,老鼠被手機微波輻射5分鍾,就會產生DNA病變;人類的精、卵子長時間受到手機微波輻射,也有可能產生DNA病變。

因此,我還是建議大家把手機放在包包里,盡量遠離離腰、腹部,因此,手機使用者要盡量讓手機遠離腰、腹部,當使用者在辦公室、家中或車上時,最好把手機擺在一邊。

二、撥打電話時間不宜過長

當人們使用手機時,手機會向發射基站傳送無線電波,而無線電波或多或少地會被人體吸收,這些電波就是手機輻射。一般來說,手機待機時輻射較小,通話時輻射大一些,而在手機號碼已經撥出而尚未接通時,輻射最大,輻射量是待機時的3倍左右。這些輻射有可能改變人體組織,對人體健康造成不利影響。並且手機長時間與耳部、臉部接觸時可能導致皮膚出現過敏反應,產生一種叫做「手機皮膚炎」的紅色或發癢的疹子。所以我希望大家盡量少用手機撥打電話,

如果撥打也盡量較少通話時間,或者選擇用耳機接聽電話,減少輻射都腦部的直接傷害。不過還是推薦用戶最好在有座機的情況下,使用座機撥打電話。

最後個人祝你健康快樂,好運連連,萬事如意

9. 如何把核心價值觀落實到依法治國和政策制度之中

一、堅持依法治理,推動全民踐行。70.4%的成人認為,在當前的思想政治形勢下,應把核心價值觀落實到依法治國的實踐中,落實到立法、司法、普法和依法治理的各方面,用法律的權威來增強人們踐行核心價值觀的自覺性。一要在立法上求突破。「24字」核心價值觀是一個宏觀的概括,需要有更為具體的標准細則來規范和約束人們的行為。應把「24字」進一步細化入法,讓法律條文更能反映國家的價值目標、社會的價值取向和公民的價值准則,更能體現核心價值觀的根本性質、基本特徵和實踐要求,為培育和踐行核心價值觀提供法律依據。二要在普法上求認同。進一步改進普法形式,提高普法成效,加強憲法、法律關於對核心價值觀條款的宣講解讀,使人們進一步理解核心價值觀不僅是一種道德要求,而且是一種法律規定,違者是要受到追究,是要付出代價,從而增強遵守核心價值觀的自覺性。三要在執法上求實效。全面推進依法行政、陽光政務,依法規范行政行為,優化執法權力配置,保證執法權力運行,建立權責統一、權威高效的行政執法體制,自覺接受全社會的監督,堅決克服亂作為、不作為,提高政府公信力。在案件查辦中突出「24字」精神,樹立司法權威和司法公信力,加大司法強制力,保證司法公正公開,增強公民對法治的信心。嚴肅查處並公正審判每個案件,對損害國家利益、破壞公物以及企圖通過坑蒙拐騙、上訪鬧事等手段來獲取非法利益的行為嚴懲不待,提高公民違法成本,迫使人們發自內心地敬畏法律、信任法律、遵從法律,養成遵法守法習慣。
二、強化黨政推動,增強認知認同。推動核心價值觀建設是各級黨委政府的一項重要任務,應完善相應的制度機制,確保工作順利推進。一要完善融入機制。堅持從小抓起、從學校抓起,把核心價值觀融入到國民教育之中,納入國民教育總體規劃、教育教學督導評估體系,落實到教育教學和管理服務各環節,構建大中小學有效銜接的德育課程和教材體系,推動核心價值觀進教材、進課堂、進學生頭腦;完善實踐教育體系,著力建設一批青少年社會實踐平台,形成課堂教育、社會實踐、校園文化多位一體的育人平台,通過循循善誘、春風化雨,使核心價值觀在學生心中生根發芽、開花結果;大力推進師德師風建設,將師德表現作為教師資格考核、聘任和評價的首要內容,形成師德師風建設長效機制。融入到公序良俗之中,按照核心價值觀要求修訂完善市民公約、村規民約、學生守則、行業規范等行為准則,引導人們積小成為大成,積小善為大善。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實踐,以制定「十三五」規劃為契機,把培育和踐行核心價值觀落實到經濟社會發展和黨的建設各領域,融入信用建設、法制建設、文化建設、社會管理等有關領域的專項規劃。二要完善政策機制。把核心價值觀體現到經濟政策中,在制定與人們利益密切相關的財政金融、工商稅務、商業貿易、勞動就業、社會保障等政策時,堅持經濟行為與價值導向相統一,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相統一,推動經濟運行與道德建設良性互動。完善社會治理體系,建立和完善科學有效的訴求表達機制、利益協調機制、矛盾調處機制和權益保障機制,加大對先進典型、道德模範的關心和幫助,從輿論上宣傳,從生活上關心,從物質上獎勵,從政策上優惠,如免費乘坐公交、免費體檢、排隊優先、減免稅費等,推動形成好人好報、善有善報的正向機制。三要完善宣傳機制。充分發揮主要新聞媒體的主渠道作用,把握正確輿論導向,把核心價值觀的宣傳貫徹到日常宣傳、成就宣傳、主題宣傳、典型宣傳、熱點引導和輿論監督中,弘揚主旋律,集聚正能量;高度重視網路傳播陣地建設,做大做強重點新聞網站,用正面聲音和先進文化佔領網路戰地;充分運用微博、微信、微電影、手機報等方式,生動詮釋核心價值觀,實現內容和形式的有機結合,不斷擴大宣傳的覆蓋面和影響力;發揮「文以載道,以文化人」作用,以優秀傳統文化、文學創作、影視作品、地方小戲等廣泛傳播核心價值觀念,嚴厲抨擊以丑為美、以恥為榮現象,鏟除滋生不良現象的土壤,為社會注入強大正能量。四要完善評估機制。把培育和踐行核心價值觀與推進工作緊密結合起來,納入目標管理責任制,制定規劃,完善措施,扎實推進;構建科學的評價體系,綜合運用定性分析與量化評定等方法,全面把握培育踐行核心價值觀的接受效果;搭建動態檢測平台,對核心價值觀的傳播過程、培育模式進行多方位、全程化的監控預警,及時發現總結和推廣群眾創造的新鮮經驗,探索基本規律,改進方式方法,指導面上工作;統籌效果評價、要素評價與環節評價,並依據評價結果確定優化標准和策略,不斷開創培育和踐行核心價值觀的新局面。五要完善糾偏機制。完善監督機制,加強對國家憲法、法律法規貫徹執行情況的監督,嚴肅懲處執法不嚴、執法不公、不作為行為。建立獎懲機制,褒揚一切符合核心價值觀的集體和個人,使符合核心價值觀的行為得到伸張,違背核心價值觀的行為受到批評和懲戒。建立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全市統一的信用信息資料庫和共享、公示平台,把每個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社會組織信用狀況納入平台,實現資源共享和公開;嚴格市場監管,完善企業和個人信用分類監管制度,建立信用預警和黑名單制度,對恪守誠信的個人和企業,在各方面給予優惠便利;對失信者,使其一處失信,處處受制,形成法律和心理上的雙重震懾,使其害怕失信、不敢失信,促進市場主體依法誠信經營。
三、推動社會共建,促進自覺踐行。培育和踐行核心價值觀是全社會和全體公民應有的正確價值取向,應大力推動全民參與、人人實踐。一要發揮中共黨員帶頭作用。嚴格按照好乾部20字標准和「三嚴三實」的要求,把核心價值觀的要求納入黨性修養、選拔任用、考核評價、日常管理和教育培訓中,不斷提高黨員幹部素質,特別是要抓住黨員領導幹部這個關鍵少數,講黨性、重品行、做表率,用自己的模範行為感召群眾、帶動群眾,以自己的高尚人格凈化風氣、培育風尚,實現以黨風促政風帶民風。引導各行各業中共黨員身體力行、率先垂範,做核心價值觀的踐行者、守護者、建設者。二要發揮非公經濟和社會組織作用。指導和督促民營企業、個體工商戶等非公有制經濟以及社會團體、基金會、民辦非企業單位等社會組織,把核心價值觀作為企業、組織文化建設的核心內容,堅持合法經營、合法活動,堅持愛國敬業、誠信友善,自覺營造文明和諧的社會環境。三要發揮社會公眾人物作用。引導企業家、文化名人、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特別是「創二代」、新媒體人士、歸國留學人員等社會公眾人物,加強道德修養,提升價值追求,積極開展扶貧濟困、慈善捐贈等善行義舉,自覺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倡導者和實踐者。四要發揮先進典型示範作用。要堅持貼近基層、貼近群眾,積極培育、發掘、推廣先進典型,進一步完善先進典型評選、審定、發布、表彰機制,大力開展「安康時代楷模」、「最美安康人物」、「道德之星」「身邊好人」、「好婆婆、好媳婦」等先進典型評選表彰活動,用身邊人講身邊事,用身邊人教身邊人,讓廣大群眾看得見、摸得著,可學、可親、可行,形成學習先進、爭當先進的濃厚風氣。

10. 十三五規劃確定的發展目標是什麼

法律分析:1、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2、生態環境質量總體改善。

3、國民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顯著提高。

4、人民生活水平和質量普遍提高。

5、發展協調性明顯增強。

6、創新驅動發展成效顯著。

7、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 第三章 主要目標 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新的目標要求,今後五年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目標是:--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在提高發展平衡性、包容性、可持續性基礎上,到2020年國內生產總值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主要經濟指標平衡協調,發展質量和效益明顯提高。產業邁向中高端水平,農業現代化進展明顯,工業化和信息化融合發展水平進一步提高,先進製造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發展,新產業新業態不斷成長,服務業比重進一步提高。--創新驅動發展成效顯著。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深入實施,創業創新蓬勃發展,全要素生產率明顯提高。科技與經濟深度融合,創新要素配置更加高效,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核心技術取得重大突破,自主創新能力全面增強,邁進創新型國家和人才強國行列。--發展協調性明顯增強。消費對經濟增長貢獻繼續加大,投資效率和企業效率明顯上升。城鎮化質量明顯改善,戶籍人口城鎮化率加快提高。區域協調發展新格局基本形成,發展空間布局得到優化。對外開放深度廣度不斷提高,全球配置資源能力進一步增強,進出口結構不斷優化,國際收支基本平衡。--人民生活水平和質量普遍提高。就業、教育、文化體育、社保、醫療、住房等公共服務體系更加健全,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穩步提高。教育現代化取得重要進展,勞動年齡人口受教育年限明顯增加。就業比較充分,收入差距縮小,中等收入人口比重上升。我國現行標准下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國民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顯著提高。中國夢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更加深入人心,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思想廣泛弘揚,向上向善、誠信互助的社會風尚更加濃厚,國民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健康素質明顯提高,全社會法治意識不斷增強。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基本建成,文化產業成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中華文化影響持續擴大。--生態環境質量總體改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綠色、低碳水平上升。能源資源開發利用效率大幅提高,能源和水資源消耗、建設用地、碳排放總量得到有效控制,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大幅減少。主體功能區布局和生態安全屏障基本形成。--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取得重大進展,各領域基礎性制度體系基本形成。人民民主更加健全,法治政府基本建成,司法公信力明顯提高。人權得到切實保障,產權得到有效保護。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基本形成。中國特色現代軍事體系更加完善。黨的建設制度化水平顯著提高。

熱點內容
陝西路政條例 發布:2025-01-10 10:51:08 瀏覽:61
合同法302條司法解釋 發布:2025-01-10 10:38:06 瀏覽:983
違反訴訟保全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5-01-10 10:17:14 瀏覽:637
勞動法中室內工作最低溫度 發布:2025-01-10 09:58:34 瀏覽:392
新公司法虛假出資 發布:2025-01-10 09:42:55 瀏覽:178
民法典中的公序良俗 發布:2025-01-10 09:33:16 瀏覽:913
無人生還法官怎麼知道罪行的 發布:2025-01-10 08:51:58 瀏覽:444
沒有合同有法律責任嗎 發布:2025-01-10 08:47:08 瀏覽:541
要的司法解釋 發布:2025-01-10 08:42:28 瀏覽:425
海南廢止法規 發布:2025-01-10 08:17:07 瀏覽: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