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道德元無相

道德元無相

發布時間: 2022-05-11 00:06:27

1. 《道德經》的宗旨

道德經 第一章並沒有說啥治國方針,只是說,道規律變化不停,說不清道不明;無有相生;要無欲才能看清道的奇妙。
道德經講無欲、無為、順其自然治國。
現代人用唯物主意治國,物質第一性,追求名利權才是當代的主流思想。
這與道德經講的無欲是兩個極端,用現代人的眼光看道德經會很無趣,用來治國行事會很傻。
其實無所謂誰對誰錯,畢竟價值觀差的太多。就像魚不會明白鳥為啥能飛,生存環境不同而已。

道教立國
夏 國運400餘年 (應該算是部落聯盟)
商 國運600餘年
周 國運800餘年
後來的國家建立只能算信奉道教
漢朝在武帝以前,都推崇道教,出現「文景之治」,武帝時才罷黜百家而獨尊儒術。
兩晉南北朝時期,隨著煉丹術的盛行和相關理論的深化,道教也盛極一時。
唐朝 唐高祖李淵認老子李耳為祖先,自開國後即尊崇道教,規定道教為三教之首。
宋朝 道教被定為國教,宋徽宗更自號「教主道君皇帝」。
明代 永樂帝朱棣自詡為真武大帝的化身,道教到明世宗時興盛一時,世宗之後走向衰落。
其實中國歷史上只有為數不多的朝代和部分君王不信奉道教。
如此多的朝代信奉道教,可能民以食為天,每當乾旱時,在武當山祈雨無不靈驗有些關系。唐宋元明時代都有人祈雨,都成功,史書記載的,真假不知。

要看道德經的治國方針見下:
3、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智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
17、太上,下知有之。其次,親而譽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貴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謂∶我自然。
19、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此三者,以為文不足。故令有所屬,見素抱朴少私寡慾。
57、以正治國,以奇用兵,以無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諱而民彌貧。民多利器國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泫起。法令滋彰盜賊多有。故聖人雲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欲而民自朴。
58、其政悶悶,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禍尚福之所倚。福尚禍之所伏。孰知其極,其無正。正復為奇,善復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是以聖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劌。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59、治人事天莫若嗇。夫唯嗇是謂早服。早服謂之重積德。重積德則無不克。無不克則莫知其極。莫知其極可以有國。有國之母可以長久。是謂深根固柢,長生久視之道。
60、治大國若烹小鮮。以道蒞天下,其迨ㄞ哄非其鬼不神,其神不傷人。非其神不傷人,聖人亦不傷人。夫兩不相傷,故德交歸焉。

還有不少不一一列舉,估計你也沒興趣看。

2. 什麼是道德

行為5規范意義b上a的道德定義n 定義w3:由個i體自我意識為8起始,引4影到群體當中3,形成的《精神》《語言》《行為8》宏觀性微略統一g,即為0道德。 定義l2:道德就是脫離人m的自然屬性而適應人d的社會屬性。( 這里說的人a的自然屬性,實質就是動物性。) 道德應該是合於j天d理的行為8規范。由於f人e類的智慧可以2掌握自然天u理的動態規律,來主導天m理動態層面的提高,因此,隨著天o理動態層面的提高,道德的標准即隨之x提高。 定義d6:道德是一a種社會意識形態,它是人o們共同生活及j其行為4的准則和規范。不c同的時代、不w同的階級有不p同的道德觀念,沒有任何一w種道德是永恆不a變的。 道德很多時候跟「良心0」一s起談及l,良心4是指自覺遵從2主流道德規范的心3理意識。 道德不v是天y生的,人e類的道德觀念是受到後天q的宣傳教育及h社會輿論的長2期影響而逐漸形成的。 定義p0:道德,指衡量行為0正當與v否的觀念標准。一n個i社會一m般有社會公5認7的道德規范。只涉及u個v人h、個g人o之p間、家庭等的私人s關系的道德,稱私德;涉及p社會公8共部分0的道德,稱為2社會公8德。 道德和文8化6有密切6關系,有些時代又r打上p意識形態的烙印。人m類的道德有共通性。不f過,不v同的時代,不s同的社會,往往有一n些不h同的道德觀念;不h同的文0化5中2,所重視的道德元h素及b其優先性、所持的道德標准也a常常有所差異。所謂「性相近,習e相遠」,同樣一r種道德,在不e同文4化2社會背景中7的外在表現形式、風5俗習u慣往往也c相去甚遠。 以1下w原詞條釋義i僅3僅3是對行為1規范意義x上k的道德的一n種理解: 道:本意是客觀真理,即自然界的構造、運動、變化5等規律,社會的客觀發展和變化5規律,人d的生老病死等規律,是自然存在和發展的規律。它客觀存在,左右社會和人k類的發展。順應它去發展,社會才t能健康和諧、人p才j會健康幸福、自然界才g會長2足存在。 德:的本意為1順應自然。社會和人a類需要發展。在不b違背自然規律的前提下t,去改造自然、發展社會、發展自己n的事業。 也l是遵循不x違背「道」去適應自然,改造自然從2而使社會,自然界和人z類能長1久y發展、和諧共存。 道和德統一u到一j起就是道德,人y們按「道」的規律去做事、處事,就是有「道德」。 我從820世紀20年代開n始查找道德的定義v,沒有很恰當的解釋,經思考、請教好多前輩,終於i得到以1上j結論,拿來共同教育後人f。 道:道就是明事理。 德:德就是付出。 道+德:籠統的講就是有素質。 實質上o,人n之u初,性本善,也d就是說人s一f生下l來只有本能(有不c少6本能會危害其他人m的生存),而不j知約束自己x。所以3,所有人i都需要對本能的外在約束和內0在約束,外在約束是法律,然而法律的功能只有制裁人v的本能中0企圖傷害他人a等對人c類社會有大e的危害的方3面;所以2,需要內4在約束(也p就是道德)來約束本能中1雖不e違法,但亦會對他人i(甚至是人v類社會)造成危害的行為4。 所以3,道德就是社會規范對人b的本能的制約,換句話說,人e一j生下g來就有以7任何方6式傷害甚至殺死其他生命的本能(即「生存無j道德」),道德也o就是繼法律之v後制約這種本能,減小d這種傷害的工w具。編輯本段道德的主要功能 一e個a道德淪喪、缺失的國度,不n可能有快速、持續、健康發展的經濟,也g不j可能有社會的正常發展、基本社會秩序的存在道德作用的發揮有待於m道德功能的全面實施。歸納起來,道德具有五d個b方4面的主要功能:認8識功能 道德是引1導人z們追求至善的良師。它教導人r們認0識自己w,對家庭、對他人u、對社會、對 國家應負的責任和應盡的義q務,教導人g們正確地認2識社會道德生活的規律和原則,從6而正確地選擇自己f的行為5和生活道路。調節功能 道德是社會矛盾的調節器。人y生活在社會中7總要和自己a的同類發生這樣那樣的關系。因 此,不t可避免地要發生各種矛盾,這就需要通過社會輿論、風2俗習m慣、內3心1信念等特有形式,以1自己m的善惡標 准去調節社會上p人l們的行為0,指導和糾正人e們的行為2,使人t與s人i之g間、個v人x與y社會之i間關系臻於h完善與p和諧。教育功能 道德是催人s奮進的引7路人k。它培養人w們良好的道德意識、道德品質和道德行為8,樹立正 確的義p務、榮譽、正義a和幸福等觀念,使受教育者成為4道德純潔、理想高尚的人k。評價功能 道德是公1正的法官。道德評價是一a種巨3大c的社會力x量和人e們內6在的意志力p量。道德是人j 以5評價來把握現實的一o種方6式,它是通過把周圍社會現象判斷為6「善」與a「惡」而實現。平衡功能 道德不l僅0調節人s與w人i之e間的關系,而且平衡人a與i自然之q間的關系。它要求人r們端正對自 然的態度,調節自身的行為3。環境道德是當代社會公8德之r一l,它能教育人d們應當以7造福於d而不m貽禍於p子e孫後代 的高度責任感,從3社會的全局利益和長0遠利益出發,開l發自然資源,發展社會生產,維持生態平衡,積極治理 和防止3對自然環境的人r為8性的破壞,平衡人j與d自然之f間的正常關系。 zャむhnХuОs↓r侉tuОce⊙∏

3. 演講稿 道德是無價之寶

做一個有道德的人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親愛的同學們:大家好!我是x(x)班的xxx,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做一個有道德的人》。
道德是一雙手,推開封鎖在心裡的窗;道德是一扇窗,透過流動著美好的光;道德是一道光,孕育沉浸在純潔中的心田。
道德源自於我們的內心,有了道德感,你做出的事情自然就不會錯。做好事,不是為了得到誰的表揚,得到怎樣的榮譽。真正的道德,發自內心,你對社會,對每個人的愛,就是一份珍貴的道德。
當你在公交車上,看到老人站著,你忍心嗎?當你在校園里,看到地上有垃圾,你會撿起來嗎?當你看到路旁的自行車倒了,你會去把它們扶起來嗎?或許你有這個心,可是很多人會怕,怕別人誤會垃圾是自己扔的,自行車是自己弄倒的,怕別人說自己是故意做給大家看的。其實,我認為:不用顧慮大家對你做好事的看法,只要自己知道自己的目的就行了,只要自己知道道德在我們心中就行了。
義大利詩人但丁曾說過:「一個知識不健全的人,可以用道德來彌補,而一個道德不健全的人,卻難以用知識來彌補。」是啊,道德代表的是一個人的修養,一個國家的文明程度,一個社會繁榮的基石。我們青少年是祖國的明天,肩負著祖國的未來,一定要做一個有道德的人,成為祖國明天的棟梁!
道德是人類社會中自然形成的行為規范,是獲得別人信任的一個標准。道德就是誠實守信用,不貪圖不屬於自己的東西;道德就是在別人遇到困難時,伸出你的援助之手,幫助他人渡過難關。
道德,是春天的花兒,是植物的肥料。道德,是一種美德,是一種財富,更是一種智慧。道德,如此珍貴,我們應該一同去遵守,一同去行動!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讓道德的種子在我們心田生根,發芽,開花,結果。同學們!願我們都做個有道德的人吧!
謝謝大家!
做人要講道德,有道德的人才是真正的人,高尚的人。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對社會有用的人。
現時期的道德是什麼?以什麼為標桿?那就是「八榮八恥」為具體內容的社會主義榮辱觀。做到「八榮」要求就是有道德的人,高尚的人;有「八恥」言行的人就是缺德的人,是可恥的人。人是軀體和心靈組合而成的,沒有精神,沒有道德,沒有榮辱是非的人是一個殘缺的人。
有道德的人應該是熱愛國家、服務人民、崇尚科學、辛勤勞動、團結互助、誠實守信、遵紀守法。這是我們民族的傳統美德,這是公民基本的道德規范,這是我們日常行為的准則,也是我們全體師生的基本要求。做到八榮、家榮、校榮、國榮,「八榮」是我們生存發展,開拓創新的生命。
但在社會和校園里,我們也看到一些與「八榮」相背的現象:如有的人自私自利,損壞公物,侵害他人利益;有人把別人的東西佔為己有;有人思想混亂不思進取;有人頂撞教師,打罵同學;有人說謊造假欺騙家長;有人幸災樂禍,無事生非,惟恐班級、宿舍不亂。各種不文明、不道德的人和事,盡管是極個別,但嚴重損壞了學校的形象。是堅決不能讓其存在下去的。
做一個道德高尚的人是需要勇氣的,有時還需要付出很大的代價。在剛剛結束的第28屆奧運會上,中國運動健兒們不僅在金牌數上取得了突破,而且表現了道德風尚,受到了世界人民的好評。給我印象很深的中國男子花劍團體的運動健兒們和俄羅斯體操運動員涅莫夫在運動場上所表現出來「一切服從裁判」的道德行為,告訴每了一位運動員和我們這樣觀眾這樣一個道理:只要表現出高尚的道德風尚,那麼雖然可能會失去項目上的金牌,但一定會得到觀眾心中的金牌。
做一個道德高尚的人是需要毅力的,道德高尚的人絕對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夠培養出來的。我覺得我們要想成為一名道德高尚的人,除了要積極參加學校和社區開展的「青少年維權崗」、「青少年網路文明行動」、「手拉手」、「雛鷹行動」等有意義的活動外,還必須從小事做起。比如說,在家裡我們給勞累了一天的爸爸和媽媽端上一杯熱茶,在學校里我們幫助同學解決一道難題,在公交車上我們主動為年邁的老人讓個座,在上學路上我們扶正一顆被風吹歪了的小樹,在廣場上我們彎腰撿起一片廢紙屑等等。我相信,只要我們能夠從這些小事做起,那麼我們每做一件事情,我們的道德水平就會得到一次升華。長此以往,我們一定能夠成為一名有道德的好少年。
獻精神也是一個有道德的人必修的一課。雷鋒當然是這方面的代表,全國人民的榜樣。他有一句名言:"我活著就是為了別人生活得更美好。"極其樸素,至為真摯,滿含深情,彷彿捧著一顆熱騰騰的心,站在世人面前。他那種無私奉獻,舍己為人的精神才是道德的真諦。我助人,我快樂。只有懷著奉獻精神的人,才能做一個有道德的人。
親愛的同學們,爸爸媽媽在期待著我們成才,我們在為現代化建設而努力學習文化知識的同時,我們還要明白自己在道德建設中所肩負的重要使命。讓我們從今天開始,從現在開始,從自己開始,自覺地做道德建設的宣傳者、實踐者和捍衛者,逐漸具備良好的公民道德,長大後成為一個具有高尚的道德修養的響當當的中國人!
做一個有道德的人
尊敬的各位評委,親愛的老師同學們,大家好:
今天來到這里參加"做一個有道德的人"主題演講活動,我的心裡特別高興!因為,在這里,我可以為道德插上翅膀,讓他在天空自由飛翔;在這里,我可以把道德人物頌揚,為我們樹立行動的榜樣;在這里,我可以讓更多的人知道,道德不用苦苦尋找,翹首觀望,她就在我們身旁!
說起道德,雲南的大旱再次牽動了我的心。那一幅幅感人至深的畫面,無一不是道德的縮影,無一不在顯示道德的魅力,無一不在展示思道德的力量!我清楚地記得,在旱情最嚴重的地方,有一名小學生,她把學校發的礦泉水偷偷地攢了起來。當記者阿姨問她為什麼要這樣做時,她說要留給山頂的媽媽!看到這兒,我哭了。在電視上,我看到了他那被太陽曬得黝黑的臉,我看到了她那因沒水洗而蓬亂的頭發,我看到了因缺水而乾裂的嘴唇!我想,她的嗓子一定幹了吧?我想,她也渴望喝一口水吧?哪怕只是舔一舔也好啊!但此時,她的心中只有媽媽,她寧願讓自己忍受乾渴的折磨,也要為媽媽攢下水,哪怕只有一滴!她攢下的不僅僅是礦泉水啊,更是一個孩子對媽媽真誠的愛,是傳承了幾千年的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在雲南,有比我還要小得多的背水的孩子,有住在石洞里守護著全村唯一水源的老爺爺,還有許多為那裡送水的車輛和叔叔阿姨……在大家的努力下,雲南終於挺過來了。我為他們感動了,我在想,道德就像那清清的水,沒有顏色,沒有味道,那麼清澈,那麼純凈,卻可以讓人們心裡甜甜的,暖暖的。
同學們,道德是一道彩虹,裝飾我們的生活;道德是一盞明燈,照亮我們的靈魂;道德是一灣清泉,滋潤我們的心田。同學們,讓我們從自己做起,從小事做起,從現在做起,讓道德這朵最美麗的花兒,在祖國處處開放!
做人要講道德,有道德的人才是真正的人,高尚的人。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對社會有用的人。
現時期的道德是什麼?以什麼為標桿?那就是「八榮八恥」為具體內容的社會主義榮辱觀。做到「八榮」要求就是有道德的人,高尚的人;有「八恥」言行的人就是缺德的人,是可恥的人。人是軀體和心靈組合而成的,沒有精神,沒有道德,沒有榮辱是非的人是一個殘缺的人。
有道德的人應該是熱愛國家、服務人民、崇尚科學、辛勤勞動、團結互助、誠實守信、遵紀守法。這是我們民族的傳統美德,這是公民基本的道德規范,這是我們日常行為的准則,也是我們全體師生的基本要求。做到八榮、家榮、校榮、國榮,「八榮」是我們生存發展,開拓創新的生命。
但在社會和校園里,我們也看到一些與「八榮」相背的現象:如有的人自私自利,損壞公物,侵害他人利益;有人把別人的東西佔為己有;有人思想混亂不思進取;有人頂撞教師,打罵同學;有人說謊造假欺騙家長;有人幸災樂禍,無事生非,惟恐班級、宿舍不亂。各種不文明、不道德的人和事,盡管是極個別,但嚴重損壞了學校的形象。是堅決不能讓其存在下去的。
做一個道德高尚的人是需要勇氣的,有時還需要付出很大的代價。在剛剛結束的第28屆奧運會上,中國運動健兒們不僅在金牌數上取得了突破,而且表現了道德風尚,受到了世界人民的好評。給我印象很深的中國男子花劍團體的運動健兒們和俄羅斯體操運動員涅莫夫在運動場上所表現出來「一切服從裁判」的道德行為,告訴每了一位運動員和我們這樣觀眾這樣一個道理:只要表現出高尚的道德風尚,那麼雖然可能會失去項目上的金牌,但一定會得到觀眾心中的金牌。
做一個道德高尚的人是需要毅力的,道德高尚的人絕對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夠培養出來的。我覺得我們要想成為一名道德高尚的人,除了要積極參加學校和社區開展的「青少年維權崗」、「青少年網路文明行動」、「手拉手」、「雛鷹行動」等有意義的活動外,還必須從小事做起。比如說,在家裡我們給勞累了一天的爸爸和媽媽端上一杯熱茶,在學校里我們幫助同學解決一道難題,在公交車上我們主動為年邁的老人讓個座,在上學路上我們扶正一顆被風吹歪了的小樹,在廣場上我們彎腰撿起一片廢紙屑等等。我相信,只要我們能夠從這些小事做起,那麼我們每做一件事情,我們的道德水平就會得到一次升華。長此以往,我們一定能夠成為一名有道德的好少年。
親愛的同學們,爸爸媽媽在期待著我們成才,我們在為現代化建設而努力學習文化知識的同時,我們還要明白自己在道德建設中所肩負的重要使命。讓我們從今天開始,從現在開始,從自己開始,自覺地做道德建設的宣傳者、實踐者和捍衛者,逐漸具備良好的公民道德,長大後成為一個具有高尚的道德修養的響當當的中國人!

做一個有道德的人
道德是為人的根本,做好一個人,必須遵守道德,並把它貫穿到平時行為中去,這樣才算是一個有道德的人。道德體現在不同方面,要懷著一顆正直的心,認真對待生活中的細節,才能做一個有道德的人。
百善孝為先,孝是道德最好的體現。子夏曰:"事父母,必竭其力"。竭盡全力侍奉父母,才稱得上是孝子。東漢時期,有一叫黃香的小女孩十分孝順。夏天,她用扇子先把父親的席子扇涼。冬天,則先用體溫把父親的被褥焐熱,怕父親受涼。正因為她有孝心,才使她學有所成,成為以孝施政的榜樣。一個人的成長,首先要有孝心,這也是做子女應盡的起碼義務。尊敬長輩叫孝,尊敬兄長為悌。孝悌之情乃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每個人應該懂得的道理,只有具備了孝心,才能做一個有道德的人。
奉獻精神也是一個有道德的人必修的一課。雷鋒當然是這方面的代表,全國人民的榜樣。他有一句名言:"我活著就是為了別人生活得更美好。"極其樸素,至為真摯,滿含深情,彷彿捧著一顆熱騰騰的心,站在世人面前。他那種無私奉獻,舍己為人的精神才是道德的真諦。我助人,我快樂。只有懷著奉獻精神的人,才能做一個有道德的人。
做一個有道德的人,更應懷有仁、和、禮的品質。有子曰:"禮之用,和為貴,先王之道斯為美,小大由之"。六尺巷的故事是這些品質的綜合體現。清朝時,宰相張英收到家書說,家人想將府宅外擴三尺,可鄰居不肯,所以想讓他解決此事。張英回信寫一首詩:"千里家書只為牆,讓他三尺又何妨?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家人十分羞愧,主動將院牆後退三尺,鄰居大為感動,也將院牆後退三尺。從此,六尺巷的故事成為了美談。我們應以仁愛人,以和待人,以禮對人,只有具備了這些品質,才能做一個有道德的人。
讓我們從現在做起,從點滴做起,做一個有道德的好公民!
做一個有道德的人

道德,生命中最絢麗的色彩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評委老師
大家好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道德,生命中最絢麗的色彩》。

在生活中這樣的鏡頭你一定不會陌生:公園里,給小朋友系鞋帶;在家裡,我們把自己煮好的飯菜端到晚歸的媽媽手中;校園里,我們把一張廢紙悄悄地塞進自己的口袋……

這就是道德的舉動。

道德是社會中自然而然形成的一個行為規范,是獲得別人尊敬和信任的一個標准。有些人以為做一個有道德的人難,其實你用心去做了,就會發現其實很簡單,因為

道德有時是一種愛心。

2008年5月12日,四川遭遇了一場突如其來的大地震。淳樸善良的父老鄉親,在廢墟下呻吟,撕肝裂肺的呼救聲,揪動著共和國的每一根神經!「災難無情人有情」,解放軍向四川挺進,醫療隊向四川挺進,志願者向四川挺進!支撐他們冒險挺進的就是那一顆顆滾燙的愛心。全國人民都向災區人民伸出了援助的手。我們也紛紛捐款,獻出了自己的一片愛心。我校的張其浩同學過十歲生日,在爸爸媽媽的支持下,捐出了所有的生日賀禮, 9200 元,我也毫不猶豫地砸碎了自己的儲蓄罐,將平時積攢下來的80元零花錢全部捐了出去。這不正是「愛心流淌的高尚道德」嗎?

道德有時是一種感恩。

我要給大家講一個這樣的小故事:某學校舉辦了一個親子游戲活動。活動中,先給媽媽們蒙上雙眼,看他們能不能在一排孩子中摸到自己孩子的手,結果所有的媽媽全都找到了自己的孩子。可是,當游戲進行到下一個環節——讓孩子們蒙上自己的眼睛去摸尋媽媽的手時,卻沒有一個孩子能摸到媽媽的手。所有的媽媽都哭了,像孩子一樣哭得那樣傷心、委屈。因為她們為孩子付出那麼多,卻得不到愛的共鳴。

這是一個令人心痛的故事。現在的孩子怎麼啦?學會感恩以成為培養道德之心之首要。鮮花感恩雨露,因為雨露滋潤它成長;蒼鷹感恩長空,因為長空讓它飛翔。我們要學會感恩父母,因為父母給了我們溫馨的避風港;我們要學會感恩老師,因為老師教育我們用知識和修養去書寫青春的篇章;我們要學會感恩社會,因為社會讓我們發揮所長、神采飛揚!

道德,有時是一種習慣。
在這個社會中,有許多行為規范約束著我們的一言一行,這就是道德。做一個有道德的人其實很簡單,只要做每一件事都用心仔細想一想,多為他人考慮一點,道德就會伴隨在你的身邊。
有一次,我和媽媽到銀行存錢,銀行里人頭攢動,我和媽媽排了很長時間的隊伍才輪到我們。就在我們走向櫃台時,一位70多歲的老人忽然跌跌撞撞地走了過來。我開始還認為他是有什麼東西丟在那裡要拿回去,可他還沒站穩,就發話了:「請問一下養老保險怎麼取?」
我可不高興了,明明是我們先來了,怎麼讓他先辦起業務呢?而且這么大人了,先來後到這點道理不懂嗎? 可媽媽卻好像讓著他一樣,什麼話也沒說,而且還把身子往一邊讓了讓。 媽媽的舉動,更讓我驚訝和氣憤,難道媽媽也不懂這點道理嗎? 媽媽好象看見了我表情的變化,就悄悄把我拉到一邊,微笑著對我說:「你是不是有點不高興啊?」我用勁地點了點頭,氣憤地說出了我的想法。媽媽的臉色立刻變得嚴肅起來,對我說:「你這就不對了。雖然先來後到是規矩,但是他畢竟是位老人啊!而且他跌跌撞撞,必然有重要的事情。尊老愛幼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也是一種道德的表現,所以我們必須要讓著他,尊敬他。」我這才點了點頭。媽媽的表情終於由嚴肅化為輕松,「如果你也是一位老人,你願意為這么一件小事而和別人爭吵嗎?」我不好意思地搖了搖頭。 這是,那位老人的事已經辦好了,正招呼我們過去。他這時向我們解釋:「剛才真對不起,我有點急事,讓你們久等了!」我笑著說:「沒關系!這不算什麼!」 同時,我也看見了媽媽贊許的目光。
可見,道德還能讓社會更加和諧,幸福,美滿。
但是社會上還存在一些不道德的事情。
最近,汶川發生了大地震,許多人為次慷慨解囊。但是,我在報紙上看見一條反面的新聞:「某地區奧運火炬手在繞過捐款箱後,把一隻空的手放在箱子邊,什麼也沒捐。」 這件事在社會上引起了軒然沒有錯,他們已經捐過了錢,只是幾位記者沒拍到照片,就讓他們空大波,指責聲,叫喊聲,責罵聲,不絕於耳。經事後調查,火炬手並著手再走了一邊。這件事讓火炬手很郁悶,人民很納悶,也讓社會充滿了疑問,這記者怎麼這樣呢!我則感到很氣憤,媒體本是為人民服務,讓人民更加了解社會,卻報道出這么一條消息,又和報假新聞有什麼區別呢!這是拿災區人們的利益開玩笑,是對火炬手的不尊重,是對社會的形象的嚴重損害!實事求是道德的基本表現,而這家媒體卻連這點道德都做不到,還怎麼再談自己的信譽呢?
這是道德負面的例子,通過這件事,給我們敲響了警鍾,做一個實事求是的人是道德的基本表現,我們要遵循它。
道德是做人的基本素質,我們要捍衛道德,宣傳道德,實踐道德,做一個有道德的人!

4. 看完道德經 感覺有點。。。。。。。。

你要的答案與解決辦法在老子裡面有,但是現在光看《道德經》效果不好。
我曾經跟你處在相似的狀況之中。這種感覺對於有些人很不好(比如我),很長時間也不能從中間跳出來,因為這是一種「很舒服」,「讓心靈得到很好的休息的狀態--- ---」是嗎?~ ~。當然這恐怕要對人而言,但既然你問了,說明你受的影響比較深~ 要趕緊拋棄!弄不好長時間做人做事都會受到妨害!!
這也可以說是一種「魔境」(你自己在作弄自己)。但也說明你是一個有點悟性與追求的人!

~~~ ~~~
我認為你的這個狀態主要是兩個原因:
第一是生理的原因,你的臟腑中有些部分氣血有點虛弱,可能是某些原因以前消耗過大,也可能你現在還在生長發育(我不懂醫學)。要注意補充營養,注意休息,尤其是養心。
第二是由於你自己的執著迷戀造成的,迷戀一種境界,一種安寧~ 在這種地方你不願意轉身,就是這中「清涼的境界」在誘惑你,讓你不得解脫!你「覺得一切都很無所謂」,說明你對「你所謂的一切」都願意「放下丟棄」(不是真的~)了,但是你並沒有完全放下(也即「布施」),因為你還執著於一個「很無所謂」,你要把這個「很無所謂」也放下,沒有什麼了不起的!!

呵呵,有一點補充一下:「但是我心裡放不下的太多了」,從這點看出來,其實你離那個真正的「很無所謂」還差了很遠~ 那就更應該丟掉了不是嗎?

如果有時間不妨讀一讀《金剛經》,其實這本經書沒有人們想像的那麼神秘,更不是有些學者出版社說的什麼「看破紅塵後無奈的微笑」之類的胡說八道!!它的全名叫「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多」,大意是「能摧破一切煩惱、無堅不摧的金剛智慧,用它來到達真正自由,超脫的彼岸凈土」。

但讀的時候最好不要有什麼佛菩薩神仙保佑發財之類的欲求~

「須菩提。若菩薩心。住於法而行布施。如人入暗。即無所見。若菩薩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見種種色。」

「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無法相,亦無非法相」

「如來常說:汝等比丘。知我說法如筏喻者。法尚應舍,何況非法?」

你要更通俗一點的,建議看《六祖壇經》,裡面也說得很明白:
」若言著心,心元是妄,知心如幻,故無所著也。若言著凈,人性本凈,由妄念故,蓋覆真如,但無妄想,性自清凈。起心著凈,卻生凈妄,妄無處所,著者是妄。凈無形相,卻立凈相,言是工夫;作此見者,障自本性,卻被凈縛。」

~ ~

祝:身心康泰,萬事如意:)

借用一句道詩: 須知大隱居塵世,何必深山守靜孤

5. 道德與法律相沖突的歷史典故

縱觀中國古代的「禮」與「法」的關系,道德法律化與法律道德化的嬗變過程表現出如下特點:1、儒家的「仁、義」思想是「禮」與「法」嬗變的基礎。儒家的思想在中國幾千年的封建社會中一直居於統治地位,其對當時中國的法律發揮著重要影響。「三綱五常」等儒家禮教是中國古代正統道德的一般原則。法律與道德發生沖突時,自漢唐始便以法律的讓步來解決:法律公然規定了「親親得相首匿」的制度,公然破壞了自己的尊嚴而開方便之門。這就是中國古代人的選擇。2、社會經濟狀況的發展是「禮」與「法」嬗變的條件。經濟的發達是社會進步的重要標志,同時也是人類向更高文明邁進的前提。中國古代的法律史表明,經濟的興衰與法律的道德性直接相關。經濟發達時期,人們對社會的道德要求較高,同時自身也表現出較高的道德水準,因此這時的法律體現著更廣泛的道德。與此相反,經濟蕭條時期,人們的道德表現較之以前欠缺,社會總體道德水平也下降,這時的法律就缺少道德的教化。3、維護封建皇權是「禮」與「法」嬗變的核心。不管法律與道德誰主沉浮,二者都要以維護封建皇權為其首要考慮,這也是階級社會道德與法律所不可逃脫的命運。4、權力階層的態度是「禮」與「法」嬗變的關鍵。申言之,「出禮入刑」即道德的法律化,要求道德須是符合權力階層意志的道德;重「禮」守「法」即法律的道德化,要求法律須是權力階層內化為其自身道德的法律。
法律是以權利義務為內容的,一般要求權利義務對等,沒有無權利的義務,也沒有無義務的權利。而道德一般只規定了義務,並不要求對等的權利。比如說,面對一個落水者,道德要求你有救人的義務,卻未賦予你向其索要報酬的權利。向被救起的落水者索要報酬往往被視為不道德。
道德與法律又是相互聯系的。它們都屬於上層建築,都是為一定的經濟基礎服務的。它們是兩種重要的社會調控手段,自人類進入文明社會以來,任何社會在建立與維持秩序時,都不能不同時藉助於這兩種手段,只不過有所偏重罷了。兩者是相輔相成、相互促益、相互推動的。其關系具體表現在:
1、法律是傳播道德的有效手段。道德可分為兩類:第一類是社會有序化要求的道德,即一社會要維系下去所必不可少的「最低限度的道德」,如不得暴力傷害他人、不得用欺詐手段謀取權益、不得危害公共安全等;第二類包括那些有助於提高生活質量、增進人與人之間緊密關系的原則,如博愛、無私等。其中,第一類道德通常上升為法律,通過制裁或獎勵的方法得以推行。而第二類道德是較高要求的道德,一般不宜轉化為法律,否則就會混淆法律與道德,結果是「法將不法,德將不德」。〔15〕法律的實施,本身就是一個懲惡揚善的過程,不但有助於人們法律意識的形成,還有助於人們道德的培養。因為法律作為一種國家評價,對於提倡什麼、反對什麼,有一個統一的標准;而法律所包含的評價標准與大多數公民最基本的道德信念是一致或接近的,故法的實施對社會道德的形成和普及起了重大作用。
2、道德是法律的評價標准和推動力量,是法律的有益補充。第一,法律應包含最低限度的道德。沒有道德基礎的法律,是一種「惡法」,是無法獲得人們的尊重和自覺遵守的。第二,道德對法的實施有保障作用。「徒善不足以為政,徒法不足以自行」。執法者的職業道德的提高,守法者的法律意識、道德觀念的加強,都對法的實施起著積極的作用。第三,道德對法有補充作用。有些不宜由法律調整的,或本應由法律調整但因立法的滯後而尚「無法可依」的,道德調整就起了補充作用。所以單一的法治模式或單一的德治模式不免有缺陷;同時,法律與道德又是相互聯系的,在功能上是互補的,都是社會調控的重要手段,這就使得德法並治模式有了可能。
法律與道德因存在差別而有不可調合之矛盾,同時又因二者之間的聯系使矛盾之協調成為可能。
道德法律化使社會規范系統中道德與法律的結構趨於合理,以實現系統本身的功能優化。通過立法確認某些道德標准為法律標准。

法治的理念來自西方,德治則來自中國傳統法文化,兩者的結合順應了尋根意識與全球意識相結合、民族性與時代性相結合的潮流。當我們執著於法律的繼承於移植、法律的本土化與國際化的探求、迷惘、思索的時候,請讓我們把視角拉到社會調控這個高度上來。我們會頓時眼前一亮,耳目一新,發現西方的法治精神對我們進行征服的時候,傳統的德治精神正在歷史深處遙遙呼喚。應該指出的是,西方的法治,盡管並不排斥道德,但無疑在宣揚法律至上的同時有意無意地忽略了道德,西方社會普遍存在的情感危機與道德淪喪就是明證;傳統的德治卻是主張德主刑輔,法是德的附庸,貶抑了法的作用,也與時代的發展不相適應。所以,對二者都要加以揚棄和改造,抽取各自的合理內核,進行結構重組,建立全新的德法並治的二元製法體制。

6. 中國傳統道德格言

愛 國

1.以家為家,以鄉為鄉,以國為國,以天下為天下。 ——《管子·牧民》
2.臨患不忘國,忠也。——《左傳·昭公元年》
3.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屈原《離騷》
4.苟利國家,不求富貴。——《禮記·儒行》
5.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曹植《白馬篇》
6.烈士之愛國也如家。——葛洪《抱朴子·外篇·廣譬》烈士:有抱負.有作為的人。
7.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范仲淹《岳陽樓記》
8.位卑未敢忘憂國。——-陸游《病起書懷》
9.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陸游《示兒》
10.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過零丁洋》
11.精忠報國。——《宋史·岳飛列傳》
12.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麥孟華《論中國之存亡決定於今日》

明 志

13.朝聞道,夕死可矣。——《論語·里仁》
14.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 ——《論語·里仁》
15.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論語·秦伯》
16.志不強者智不達。——《墨子·修身》
17.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史記·陳涉世家》
18.志當存高遠。——諸葛亮《誡外生書》
19.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諸葛亮《誡子書》
20.有志者事竟成。——《後漢書·耿弇列傳》
21.志小則易足,易足則無由進。——張載《經學理窟·學大原下》
22.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忍不拔之志。——蘇軾《晁錯論》
23.有志不在年高,無志空長百歲。——石成金《傳家寶·俗諺牧民》

持 節

24.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論語·子罕》
25.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論語·子罕》
26.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論語·衛靈公》
27.不降其志,不辱其身。——《論語·微子》
28.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
29.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孟子·盡心上》
30.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司馬遷《報任安書》
31.不為窮變節,不為賤易志。——桓寬《鹽鐵論·地廣》
32.寧可玉碎,不能瓦全。——《北齊書·元景安列傳》
33.疾風知勁草,板盪識誠臣。——李世民《賜蕭瑀》
34.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周敦頤《愛蓮說》
35.時窮節乃見,一一垂丹青。——文天祥《正氣歌》
36.名節重泰山,利慾輕鴻毛。——於謙《無題》
37.粉身碎骨渾不怕,留得清白在人間。——於謙《石灰吟》
38.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南西北風。——鄭燮(xiè)《題畫·竹石》

自 強

39.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周易·乾·象》
40.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老子》第三十三章
41.不怨天,不尤人。——《論語·憲問》
42.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
。 ——《孟子·告子下》
43.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孟子·告子下》
44.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屈原《離騷》
45.以修身自強,則名配堯禹。——《荀子·修身》
46.能勝強敵者,先自勝者也。——《商君書·畫策》
47.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曹操《龜雖壽》
48.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劉禹錫《酬樂天詠老見示》
49.眼前多少難甘事,自古男兒當自強。——李咸用《送人》
50.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李清照《烏江》
51.百尺竿頭,更進一步。——朱熹《答鞏仲至》

誠 信

52.修辭立其誠。——《周易·乾·文言》言語應該建立在誠信的基礎上。
53.不精不誠,不能動人。——《莊子·魚父》
54.失信不立。——《左傳·襄公二十二年》
55.輕諾必寡信。——《老子》第63章 輕易向別人承諾的人一定很少講信用。
56.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論語·學而》
57.與朋友交,言而有信。——《論語·學而》
58.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 ——《論語·為政》可:可以立身處世。
59.民無信不立。——《論語·顏淵》
60.言必信,行必果。——《論語·子路》果:果斷
61.一諾千金。——《史記·季布欒布列傳》

知 恥

62.記己有恥。——《論語·子路》用羞恥之心來約束自己的行為。
63.無羞惡之心,非人也。——《孟子·公孫丑上》
64.人必自侮,然後人侮之。——《孟子·離婁上》人一定是先有自取其辱的行為,別人才會侮辱他。
65.人不可以無恥,無恥之恥,無恥矣。——《孟子·盡心上》:不知羞恥的那種羞恥,才真的是不知羞恥啊!
66.知恥近乎勇。——《禮記·中庸》
67.人必其自愛也,而後人愛諸;人必其自敬也,而後人敬諸。——楊雄《法言·君子》
68.人有恥,則能有所不為。——朱熹《朱子語類》倦十三
69.五刑不如一恥。——呂坤《呻吟語·治道》
70.士皆知有恥,則國家永無恥矣。——龔自珍《明良論二》

改 過

71.見善則遷(學習),有過則改。——《周易·益·象》
72.改過不吝。——《尚書·仲虺(huǐ)之誥》
73.與人不求備,檢身若不及。——《尚書·伊訓》
74.人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左傳·宣公二年》
75.過而不改,是謂過矣。——《論語·衛靈公》:有了錯誤而不改正,這便真叫錯誤了。
76.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舊唐書·魏徵列傳》
77.言者無罪,聞者足戒。——白居易《與元九書》
78.過而不能知,是不智也;知而不能改,是不勇也。——李覯《易論第九》
79.聞過則喜,知過不諱,改過不憚。——陸九淵《與傅全美》
80.有則改之,無則加勉。——朱熹《四書章句集注·<論語集注>卷一》
81.不貴於無過,而貴於能改過。——王守仁《改過》
82.秦惡聞其過而亡,漢好謀能聽而興。——薛瑄《讀書錄》卷十
83.改身之過,遷(發揚)身之善,謂之「修身」。——顏元《顏習齋先生言行錄》
84.忠言逆耳利於行,良葯苦口利於病。——《增廣賢文》

厚 仁

85.惟仁者能好人,能惡人。——《論語·里仁》只有仁者才知道怎麼愛人,怎麼恨人。
86.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論語·八佾(yì)》
87.仁者壽。——《論語·雍也》
88.仁者無敵。——《孟子·梁惠王上》
89.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論語·顏淵》
90.寬則得眾。 ——《論語·陽貨》
9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梁惠王上》
92.君子莫大乎與人為善。——《孟子·公孫丑上》君子最高得德行就是同別人一道行善。
93.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孟子·離婁下》
94.與人善言,暖於布帛;傷人以言,深於矛戟。 ——《荀子·榮辱》
95.不蔽人之善,不言人之惡。——《戰國策·魏策》
96.愛之不以道,適所以害之也。——《資治通鑒》卷九十六 愛他的方式如果不正確,恰恰是害了他。
97.以愛己之心愛人,則盡仁。——張載《正蒙·中正》
98.民,吾同胞;物,吾與也。——張載《正蒙·乾稱》

貴 和

99.二人同心,其利斷金。——《周易·系辭上》
100.親仁善鄰,國之寶也。——《左傳·隱公六年》
101.禮之用,和為貴。——《論語·學而》
102.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論語·子路》 君子與人和諧相處,卻有自己的主見;小人容易苟同別人,卻不能與人和平共處。
103.君子和而不流。(流:盲從)——《禮記·中庸》
104.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 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孟子·梁惠王下》
105.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孫丑下》
106.千人同心,則得千人力;萬人異心,則無一人之用。——《淮南子·兵略訓》
107.單者易折,眾則難摧。——崔鴻《三十國春秋·西秦錄》
108.和以處眾,寬以接下,恕以待人,君子人也。——林逋《省心錄》
109.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論語·學而》
110.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論語·顏淵》
111.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親,小人甘以絕。(純潔的友誼不帶任何功利色彩,就像水一樣清澈透明。) ——《莊子·山木》

敦 親

112.哀哀父母,生我劬勞。——《詩經·小雅·蓼莪》
113.事父母,能竭其力。——《論語·學而》
114.父慈而教。——《左傳·昭公二十六年》
115.愛親者,不敢惡於人;敬親者,不敢慢於人。——《孝經·天子》
116.孝在於質實,不在於飾貌。——桓寬《鹽鐵論·孝養》
117.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孟郊《遊子吟》
118.夫婦和而後家道成。——《幼學瓊林·夫婦》
119.兄弟敦和睦,朋友篤誠信。——陳子昂《座右銘》
120.父不慈則子不孝。——顏之推《顏氏家訓·治家》
121.家必自毀,而後人毀之。——《孟子·離婁上》
122.貧賤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後漢書·宋弘列傳》

[B]
重 義
[/B]

123.多行不義必自斃。——《左傳·隱公元年》
124.義以生利,利以豐民。——《國語·晉語》
124.義以生利,利以豐民。——《國語·晉語》
125.見利思義。——《論語·憲問》
126.見得思義。——《論語·季氏》
127.義,志以天下為芬。——《墨子·經說上》:義,就是立志把天下的事作為自己分內的事。
128.非其有而取之,非義也。——《孟子·盡心上》
129.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孟子·告子上》
130.先義而後利者榮,先利而後義者辱。——《荀子·榮辱》
131.臨難毋苟免。——《禮記·曲禮上》:在災難與危險面前,不要苟且偷生而失去做人的氣節。
132.義之法在正我,不在正人。——董仲舒《春秋繁露·仁義法》
133.義者,心之養也;利者,體之養也。——董仲舒《春秋繁露·身之養重於義》
134.君子義以為質,得義則重,失義則輕, 由義為榮,背義為辱。——陸九淵《與郭邦逸》

尚 勇

135.視死如歸。——《管子·小匡》
136.率義之為勇。——《左傳·哀公十六年》
137.見義不為,無勇也。——《論語·為政》
138.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論語·憲問》
139.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論語·憲問》
140.義之所在,不傾於權,不顧其利。——《荀子·榮辱》
141.知而好問者聖,勇而好問者勝。——《文字·自然》
142.不入虎穴,不得虎子。——《後漢書·班超列傳》
143.小勇,血氣所為;大勇,義理所發。—朱熹《四書章句集注·<孟子集注>卷二》
144.初生之犢不懼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74回

[B]
好 學
[/B]

145.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論語·學而》
146.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論語·為政》
147.學而不厭,誨人不倦。——《論語·述而》
148.敏而好學,不恥下問。——《論語·公冶長》
149.篤信好學,守死善道。——《論語·泰伯》
150.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論語·衛靈公》
151.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
——《論語·子張》:廣博地學習以堅定自己的意志,懇切的提問並且聯系實際進行思考。
152.博學而詳說之,將以反說約也。——《孟子·離婁下》
153.盡信《書》,則不如無《書》。——《孟子·盡心下》
154.學至乎沒而後止。——《荀子·勸學》:學習到生命的最後一刻才算中止。
155.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禮記·學記》
156.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 ——《禮記·中庸》
157.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論語·述而》
158.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論語·里仁》
159.善學者,假人之長以補其短。——《呂氏春秋·用眾》
160.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杜甫《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
161.行成於思,毀於隨。——韓愈《進學解》:德行由於深思而有所成就,因隨聲附和而毀掉。
162.聖人無常師。——韓愈《師說》
163.學貴得師,亦貴得友。——唐甄《潛書·講學》
164.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漢樂府古辭《長歌行》
165.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陶淵明《雜詩八首》之一
166.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岳飛《滿江紅·寫懷》
167.少年易老學難成,一寸光陰不可輕。——朱熹《勸學》
168.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文嘉《明日歌》

[B]
審 勢
[/B]

169.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的33章
170.知足不辱,知止不殆。——《老子》第44章:知道滿足就不會受到屈辱,知道適可而止就不會有危險。
171.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老子》第58章
172.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台,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老子》第64章
173.聖人擇可言而後言,擇可行而後行。——《管子·形勢解》
174.三思而後行。——《論語·公冶長》
175.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論語·子路》 如果貪求小利,就不能成就大事。(後句)
176.人無遠慮,必有近憂。——《論語·衛靈公》
177.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荀子·勸學》
178.千丈之堤,以螻蟻之穴潰。——《韓非子·喻老》
179.亡羊而補牢,未為遲也。——《戰國策·楚策》
180.差若毫釐,謬以千里。——《禮記·經解》
181.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禮記·中庸》:凡事如果能預先充分准備就會成功,
否則就會失敗。
182.惟有道者能備患於未形也。——《管子·牧民》:只有有遠見的人才能夠在禍患沒有
形成的時候就預防它。
83.居安思危,思則有備,有備無患。——《左傳·襄公十一年》
184.前事之不忘,後事之師。——《戰國策·趙策》
185.前車覆,後車誡。——《漢書·賈誼傳》
186.傲不可長,欲不可縱,志不可滿,樂不可極。——《禮記·曲禮上》:驕傲不可滋長
,慾望不可以放縱,不能讓自己志得意滿,不應該使自己樂到極端。
187.善不可謂小而無益,不善不可謂小而無傷。——賈誼《新書·審微》
188.運籌策帷帳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史記·高祖本紀》
189.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三國志·蜀書·先住傳》
190.樂不可極,極樂成哀;欲不可縱,縱欲成災。——吳兢《貞觀政要·刑法
191.夫禍患常積於忽微,而智勇多困於所溺。 ——《新五代史·伶官傳序》

求 新

192.終日乾乾,與時偕行。——《周易·乾·文言》:一天到晚謹慎做事,自強不息,和
日月一起運轉,永不停止。
193.日新之謂盛德。——《周易·系辭上》:每天都有新的變化才是大德。
194.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周易·系辭下》
195.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禮記·大學》:如果能每天除舊更新,就要天天除
舊更新,不間斷地更新又更新。
196.天變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擔心) ——《宋史·王安石列傳》
197.德貴日新。——康有為《論語注》卷九
198.惟進取也故日新。——梁啟超《少年中國說》
199.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荀子·勸學》
200.君子之學必日新,日新者日進也。不日新者必日退,未有不進而不退者。
——程顥.程頤《二程集·河南程氏遺書》
201.為學須覺今是而昨非,日改月化,便是長進。——朱熹《朱子語類》卷八
202.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王之渙《登鸛鵲樓》
203.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B]
勤 儉
[/B]

204.君子以儉德辟難。——《周易·否》
205.克勤於邦,克儉於家。——《尚書·大禹謨》
206.儉,德之共也;侈,惡之大也。——《左傳·庄公二十四年》
207.民生在勤,勤則不匱。——《左傳·宣公十二年》
208.儉節則昌,淫佚則亡。——《墨子·辭過》
209.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李紳《憫農》
210.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破由奢。——李商隱《詠史》
211.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新五代史·伶官傳序》
212.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司馬光《訓儉示康》
213.取之有度,用之有節,則常足。——《資治通鑒》卷二百三十四
214.惟儉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宋史·范純仁列傳》
215.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朱柏廬《治家格言》

奉 公

216.以公滅私,民其允懷。——《尚書·周官》:以公心滅私情,民眾才會心悅誠服。
217.大義滅親。——《左傳·隱公四年》
218.公家之利,知無不為,忠也。——《左傳·僖公九年》
219.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論語·子路》
220.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孟子·滕文公上》
221.刑過不避大臣,賞善不遺匹夫。——《韓非子·有度》:懲罰有罪過的人,即使大臣
也不能放過;賞賜做好事的人,即使平民百姓也不能漏掉。
222.公生明,偏生暗。——《荀子·不苟》:公正就政治清明,偏私則政治黑暗。
223.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禮記·禮運》:在聖人治理的時代,天下是公有的。
224.國爾忘家,公爾忘私,利不苟就,害不苟去,惟義所在。——賈誼《新書·階級》
225.衡之於左右,無私輕重,故可以為平;繩之於內外,無私曲直,故可以為正。
——《淮南子·主術訓》:考察左右的人,任用沒有偏私,才可以算作公平;監督朝廷內外
,判別是非沒有偏頗,才可以算作正直。
226.治國有常,而利民為本。——《淮南子·泛論訓》
227.公正無私,一言而萬民齊。——《淮南子·修務訓》
228.奉公如法則上下平。——《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229.不別親疏,不殊貴賤,一斷於法。——《史記·太史公自序》
230.臨官莫如平,臨財莫如廉。——劉向《說苑·正理》
231.聖人不敢以親戚之恩而廢刑罰,不敢以怨仇之忿而廢慶賞。——徐幹《中論·賞罰》
232.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諸葛亮《後出師表》
233.有公心必有公道,有公道必有公制。——傅玄《傅子·通志》
234.發號施令,在乎必行;賞德罰罪,在乎不濫。——包拯《論星變》
235.有功則賞,有罪則刑。——司馬光《進修心治國要札子狀》
236.惟公則生明,惟廉則生威。——石成金《傳家寶·紳瑜》
237.人人好公,則天下太平;人人營私,則天下大亂。——劉鶚《老殘游記》第九回

[B]
務 實
[/B]

238.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論語·為政》
239.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論語·憲問》 君子以說的多.做得少為恥。
240.士雖有學,而行為本焉。——《墨子·修身》:讀書人雖然有學問,但是親身實踐才
是根本。
241.道雖邇,不行不至;事雖小,不為不成。——《荀子·修身》:路程雖近,不走就達
不到目的地;事情雖小,不做就成功不了。
242.善言古者必有節於今,善言天者必有證於人。——《荀子·性惡》
243.謹於言而慎於行。——《禮記·緇衣》
244.君子強學而力行。——楊雄《法言·修身》
245.實事求是。——《漢書·河間獻王劉德傳》
246.百聞不如一見。——《漢書·趙沖國傳》
247.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漢書·董仲舒傳》
248.事莫明於有效,論莫定於有證。——王充《論衡·薄葬》
249.名必有實,事必有功。——荀悅《申鑒·俗嫌》
250.操千曲而後曉聲,觀千劍而後識器。——劉勰《文心雕龍·知音》
251.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陸游《冬夜讀書示子聿》
補充:
252.非我而當者,吾師也;是我而當者,吾友也;諂諛我者,吾賊也。——《荀子·修身》
253.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論語·雍也》:自己要站得住腳,也要設法讓
別人站得住腳;自己要事事行得通,也要設法讓別人事事行得通。
254.君子賢而能容罷,知而能容愚,博而能容淺,粹而能容雜。——《荀子·非相》

7. 《道德經》是什麼哲學思想儒家墨家道家法家

《道德經》是道家哲學思想。
《道德經》,又名《老子》,由戰國時期道家學派整理而成,記錄了春秋晚期思想家老子的學說。是中國古代先秦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為其時諸子所共仰,是道家哲學思想的重要來源。道德經分上下兩篇,原文上篇《德經》、下篇《道經》,不分章,後改為《道經》在前,《德經》在後,並分為81章。是中國歷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學著作。 《德經》在前是謂先修自身心意,後《道經》是謂以身心精進,在體悟道之所傳。

簡介道家
春秋時期,老子集古聖先賢之大智慧。總結了古老的道家思想的精華,形成了"無為無不為"的道德理論,標志著道家思想已經正式成型。
道家以"道"為核心,認為天道無為、主張道法自然,提出無為而治、以雌守雄、以柔克剛、剛柔並濟等政治、軍事策略,具有樸素的辯證法思想,是"諸子百家"中一門極為重要的哲學流派,存在於中華各文化領域,對中國乃至世界的文化都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大量的中外學者開始注意到與吸取道家的積極思想,故學者說:"道家思想可以看為中國民族偉大的產物。是國民思想的中心,大有'仁者見之謂之仁,知者見之謂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的氣概。"
秦漢之際演變成獨具中國本土特色的教派--道教。
道家哲學發展大致經歷了五個階段:先秦道家、 秦漢黃老之學、 魏晉玄學、 隋唐重玄學與宋元內丹生命學等五種歷史形態(以及現代正在醞釀構建的新道家)。

8. 道德什麼意思

基本解釋
1. [morals;ethics]∶社會意識形態之一,是人們共同生活及其行為的准則和規范
道德之歸也有日矣。——唐· 韓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
作為校長,他要求在學校里保持高的道德標准和禮貌規矩
2. [moral]∶合乎道德的
詳細解釋
1. 社會意識形態之一。
是人們共同生活及其行為的准則和規范。道德由一定社會的經濟基礎所決定,並為一定的社會經濟基礎服務。不同的時代,不同的階級具有不同的道德觀念。
《韓非子·五蠹》:「上古競於道德,中世逐於智謀,當今爭於氣力。」《後漢書·種岱傳》:「臣聞仁義興則道德昌,道德昌則政化明,政化明而萬姓寧。」 唐 韓愈 《原道》:「凡吾所謂道德雲者,合仁與義言之也,天下之公言也。」 巴金 《家》三三:「他又一次誇張地感覺到自己的道德力量超過了這個快要崩潰的大家庭。」
2. 老子 《道德經》的省稱。
南朝 宋 鮑照 《蜀四賢詠》:「閉簾注《道德》,開卦述天爵。」 唐 杜甫 《冬日謁玄元皇帝廟》詩:「世家遺舊史,《道德》付今王。」 元 倪瓚 《康素子雜言》詩:「《道德》五千言,玄之又而玄。」
3. 僧道修行的功夫、法術。
《敦煌變文集·佛說阿彌陀經講經文》:「都講闍梨道德高,音律清泠能宛轉。」《水滸傳》第五三回:「我等自是出家人,不曾惱犯了你,你因何夜來越牆而過,入來把斧劈我?若是我無道德,已被殺了。」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灤陽續錄三》:「忽二女鬼現燈下,向僧作禮曰:『師等皆飲酒食肉……煩師傳語主人,別延道德高者為之,則幸得超生矣。』」
從現代意義上看,道德就是可持續性發展。
編輯本段
行為規范意義上的道德定義

定義1:由個體自我意識為起始,引影到群體當中,形成的《精神》《語言》《行為》宏觀性微略統一,即為道德。
定義2:道德就是脫離人的自然屬性而適應人的社會屬性。( 這里說的人的自然屬性,實質就是動物性。)
道德應該是合於天理的行為規范。由於人類的智慧可以掌握自然天理的動態規律,來主導天理動態層面的提高,因此,隨著天理動態層面的提高,道德的標准即隨之提高。
定義3:道德是一種社會意識形態,它是人們共同生活及其行為的准則和規范。不同的時代、不同的階級有不同的道德觀念,沒有任何一種道德是永恆不變的。
道德很多時候跟「良心」一起談及,良心是指自覺遵從主流道德規范的心理意識。
道德不是天生的,人類的道德觀念是受到後天的宣傳教育及社會輿論的長期影響而逐漸形成的。
定義4:道德,指衡量行為正當與否的觀念標准。一個社會一般有社會公認的道德規范。只涉及個人、個人之間、家庭等的私人關系的道德,稱私德;涉及社會公共部分的道德,稱為社會公德。
道德和文化有密切關系,有些時代又打上意識形態的烙印。人類的道德有共通性。不過,不同的時代,不同的社會,往往有一些不同的道德觀念;不同的文化中,所重視的道德元素及其優先性、所持的道德標准也常常有所差異。所謂「性相近,習相遠」,同樣一種道德,在不同文化社會背景中的外在表現形式、風俗習慣往往也相去甚遠。
以下原詞條釋義僅僅是對行為規范意義上的道德的一種理解:
道:本意是客觀真理,即自然界的構造、運動、變化等規律,社會的客觀發展和變化規律,人的生老病死等規律,是自然存在和發展的規律。它客觀存在,左右社會和人類的發展。順應它去發展,社會才能健康和諧、人才會健康幸福、自然界才會長足存在。
德:的本意為順應自然。社會和人類需要發展。在不違背自然規律的前提下,去改造自然、發展社會、發展自己的事業。
也是遵循不違背「道」去適應自然,改造自然從而使社會,自然界和人類能長久發展、和諧共存。
道和德統一到一起就是道德,人們按「道」的規律去做事、處事,就是有「道德」。
我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查找道德的定義,沒有很恰當的解釋,經思考、請教好多前輩,終於得到以上結論,拿來共同教育後人。
道:道就是明事理。
德:德就是付出。
道+德:籠統的講就是有素質。
實質上,人之初,性本善,也就是說人一生下來只有本能(有不少本能會危害其他人的生存),而不知約束自己。所以,所有人都需要對本能的外在約束和內在約束,外在約束是法律,然而法律的功能只有制裁人的本能中企圖傷害他人等對人類社會有大的危害的方面;所以,需要內在約束(也就是道德)來約束本能中雖不違法,但亦會對他人(甚至是人類社會)造成危害的行為。
所以,道德就是社會規范對人的本能的制約,換句話說,人一生下來就有以任何方式傷害甚至殺死其他生命的本能(即「生存無道德」),道德也就是繼法律之後制約這種本能,減小這種傷害的工具。

9. 大家是否相信《道德經》終究有一天會被破解呢

讀《道德經》的時間不長,也不是專心致志地讀,所以對經文的理解不太深。但是,老子的智慧超過了人類的認知水平。特別是2500年前的科學技術水平極低的時代。但事實證明,現在的科研成果早已在老子的書里有結論。在這方面,世界各國的科學界也有定論,直到現代最尖端的研究為止,很多領域的創始者都得出了令人吃驚的結論。正如美國著名物理學家約翰·威勒所說的那樣,幾代現代科學研究的成果是2500多年前老子作出的回答。因此,有人懷疑我來自更高的次元。

但是,有時我在想。那麼老子到底說明什麼問題?他不是為了治世開了處方嗎?

春秋戰國的諸子百家不是都在為治世出主意嗎?同時代的老子除了開處方外,還有別的意圖嗎?

老子的書中,說白了,說德了,說與天地萬物有關,這不是一個大葯方嗎?老子還對自然界的各種現象做了具體清晰的診斷並提供了治療方案,引導人們的法道自然,除了長壽之外,他真的有其他意圖嗎?

10. 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有形高下相傾聲音相和前後相隨是什麼意思

你問這些只是想簡單知道個大概,還是詳細了解?如果是前者,之需要看下邊一段即可,如果是想詳細了解,那還得多讀一下南懷瑾的《老子他說》
簡單解釋:
有無相生也好,難易相成也好,此等現象在現實生活中普遍存在,甚至在人的內心世界和精神領域也經常出現。其實,他們反映的是對立和聯系,是矛盾的兩個方面,是個基本的哲學問題。

詳細:
《老子·道經·二章》的"有無相生"與《四十章》的"有生於無"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概念,不可以相混。"有無相生"屬於形而下之"器"的層面,是老子所否定的。其中"有無"是一般名詞,是相對的關系,二者相互依賴而存在,相反相成,互為消長,而不能互相取代。"有生於無"屬於形而上之"道"的層面,是老子所要闡明的主要思想。其中"有無"是抽象概念,是同一的關系,無即是有,有即是無。"無生有"或"有生於無"是就邏輯上的先後而言,實際上無生有就是無成為有,有生無就是有成為無。文章從"有無相生"之"生"為生存之義、"有無相生"屬於相對的邏輯思維層次、"有生於無"屬於絕對的邏輯思維層次、"有生於無"之"生"為生出之義、《老子·道經·二章》的結構和次序問題五個方面作了論證。
老莊二人相較,給人的感覺是老子多講陰陽,莊子多講有無。陰陽是"器"、"事理"的層面,有無是"道"、"道體"的層面,二者是完全不同的。雖然如此,莊子講有無,其學術淵源也是本之於老子的。
從文字上看,《老子》中講陰陽僅《四十二章》"萬物負陰而抱陽"1例。《莊子》中復合詞"陰陽"的使用共22例,單字"陰"、"陽"並稱共8例,單字"陽"作與陰相對之義共2例(1)。但《莊子》中的陰陽多作萬物、自然之意,是與人事相對稱的概念。而《老子》中使用了許多反義的概念,如有無、難易、長短、高下、音聲、前後、虛實、強弱、外內、開合、去取、寵辱、得失、清濁、敝新、唯阿、昭昏、察悶、全曲、直枉、多少、大小、輕重、靜躁、雄雌、行隨、歔吹、白黑、吉凶、張斂、興廢、與奪、剛柔、厚薄、貴賤、進退、陰陽、損益、寒熱、生死、親疏、利害、禍福、正奇、善夭、智愚、牝牡等等(2)。
傳本《老子·道經·二章》(3)緊接《一章》"無名天地始,有名萬物母"之後講"有無相生,難易相成"。主張新編的學者多將這二章重新分類(4),如嚴靈峰《新編老子章句》(5)更定為四篇五十四章,"無名天地始,有名萬物母"歸於第一篇道體,"有無相生,難易相成"歸於第三篇道用。王垶《老子新編校釋》及《老子新編譯解》(6)新編為九章一百十二條,"無名天地始,有名萬物母"歸於明道章,"有無相生,難易相成"歸於喻理章。艾畦《分類重編〈老子〉八十一章》(7)重編為四篇九十二條,"無名天地始,有名萬物母"歸於宇宙論篇,"有無相生,難易相成"歸於方法論篇。雖打破傳本二篇八十一章結構,但其側重分析的初衷也是可以理解的。
同時,據守傳本的學者,多將《一章》的"無名天地始,有名萬物母",與《二章》的"有無相生,難易相成",解為一事,並引《四十章》"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為證,將"有無相生"與"有生於無"解為一事。如黃瑞雲先生解《二章》說:"老子認為'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又認為'反者道之動',即天地萬物變化發展,最終又歸於無。無又生有,有歸於無,周而復始,至於無窮,故曰'有無相生'。"(8)台灣學者李震先生也說:"《老子》一章告訴我們,道包括無與有,二者同實而異名,因此可見道之玄。……《老子》以'有無相生'來說明二者之間的關系。"(9)則是"有無相生"與"有生於無"二者都沒有解對。
我們認為,"有無相生"與"有生於無"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概念。"有無相生"屬於形而下之"器"的層面,在這個層面上只可以說"有無相生",而不可說"有生於無"。其中"有無"是一般名詞,是相反相成的關系。"有生於無"屬於形而上之"道"的層面,在這個層面上只可以說"有生於無",而不可說"有無相生"。其中"有無"是抽象概念,是同一的關系。老子在中國古代學術的概念思維方面,雖有極高的成就,但其學說中卻同時包含著形上與形下兩個層面,二者交互穿插,這是不能不予以分別的。
以下試從五方面做一論證。
一 "有無相生"之"生"為生存之義
《老子·道經·二章》(10)全文說:"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不居。夫唯不居,是以不去。"
其文意大致可以分析為三層。首句"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是說理。第二句"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仍是說理,是對首句的進一步說明。自"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以下,是說事,是前面所說之理的結論。
其中第二句連舉六對反義概念,連用六個"相"字。六對概念的關系均為相反而相成、相互依賴而存在,自王弼以下學者並無異辭。茲略舉數家:
漢嚴遵(嚴君平)《老子指歸》:"無以有亡,有以無形。難以易顯,易以難彰。寸以尺短,尺以寸長。山以谷摧,谷以山傾。音以聲別,聲以音停。先以後見,後以先明。故無無則無以見有,無有則無以知無;無難無以知易,無易無以知難;無長無以知短,無短無以知長;無山無以知谷,無谷無以知山;無音無以知聲,無聲無以知音;無先無以知後,無後無以知先。"
魏王弼《老子道德經注》:"此六者,皆陳自然,不可偏舉之名數也。"
元吳澄《道德真經注》:"物之有無,事之難易,形之長短,勢之高下,音之辟翕,聲之清濁,位之前後,兩相對待。一有則俱有,一無則俱無。"
高亨先生:"此老子之相對論也。老子以為物相相對者,一則存於人之認識,故曰:'天下皆之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推而言之,天下皆知有之為有,斯無已;皆知難之為難,斯易已;皆知長之為長,斯短已;皆知高之為高,斯下已;皆知音聲巨之為巨,斯小已;清之為清,斯濁已;皆知前之為前,斯後已。反而言之,亦復如是。老子以為物相相對者,二則存於物之本體。故曰:'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推而言之,美惡相存,善不善相因也。"
朱謙之先生:「蓋天下之物,未有無對待者。……故有無,一對待也;……難易,一對待也;難以易顯,易以難彰,無難則無以知易,無易則無以知難,此難易之相成也。長短,一對待也;寸以尺短,尺以寸長,無長則無以明短,無短則無以見長,此長短之相形也。高下,一對待也;山以谷摧,谷以山頹,無山則無以見谷,無谷則無以知山,此高下之相傾也。音聲,一對待也;安樂悲怨,其出不同,無悲則無以知樂,無樂則無以知悲,此音聲之相和也。先後,一對待也;先以後見,後以先明,無後則無以知先,無先則無以知後,此先後之相隨也(用嚴君平義)。」
陳鼓應先生:"'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則說明一切事物在相反關系中,顯現相成的作用,它們相互對立而又相互依賴、相互補充。"
高明先生:老子"第一次指出宇宙間一切事物皆有正與反兩個方面,彼此相反而又先後依存。舉'有無'、'難易'、'長短'、'高下'、'音聲'、'先後'六事為例,具體闡述它們的矛盾現象,無'有'即無所謂'無',無'難'即無所謂'易'。諸如'長短'、'高下'、'音聲'、'先後'以至於美醜、善惡,皆為相反相成,相互影響和作用。"
張松如先生:"下文列舉出六對矛盾:有無、難易、長短、音聲、高下、前後,……這些無一不是相反的關系,也無一不顯出相成的作用。"
以上各家,都是將《老子·道經·二章》所舉六對概念看作是屬於同一性質的。既是屬於同一性質,因此這六對概念的含義也是可以互訓的。也就是說,此章"有無相生"的"有無",與"難易"等五對概念的邏輯關系是一樣的;"有無相生"的"相生",與"相成"等五種表述的含義也是一樣的。
"生"字由訓詁方面看,為會意字。《說文》:"生,進也。象草木生出土上。""生"字為常用字,引申有生出、生存等多義。由《老子·道經·二章》文義互訓而加以判斷,"難易相成"的"成"是說難易相互成就,"長短相形"的"形"是說長短相互顯現,"高下相傾"的"傾"是說高下相互顯出差別。因此則知"有無相生"的"生"也應該是指有無相互依賴而存在。此"生"字應解為生存,即為顯現出來之義,也就是一般所說有沒有的存在之義。嚴遵解"有無相生"為"無以有亡,有以無形","亡"是沒有、消失之意(18),"形"即"長短相形"的"形"。"無以有亡"意為沒有因為有而顯出沒有。所以,由句法和訓詁方面來看,"有無相生"就是有和無相互依賴而存在。
二、"有無相生"屬於相對的邏輯思維層次
再由義理方面來看,藉助《莊子·秋水》"東西之相反而不可以相無"加以理解,則知這六對概念包含有兩層意義,一是"相反",二是"不可以相無"。"相反"的一層含義是不言而喻的,無須具述,關鍵在於"不可以相無"。所謂"不可以相無",從正面說是雙方"相互而有",也就是相互依賴而存在;從反面說就是雙方不可以相互取消,或者說不可以相互取代。
在此意義上,則知"陰陽"這一對概念與《老子·道經·二章》所說六對概念完全屬於同一性質。陰陽也是相互依賴而存在的一對概念。一方面,陰陽是對立的。陰就是陰,而不是陽;陽就是陽,而不是陰。另一方面,陰陽相互依賴而存在。沒有陰就沒有陽,沒有陽也沒有陰;陰不能取代陽,陽也不能取代陰。雙方皆非超越對立的全稱概念。我們只可以說陰與陽二者互為消長,或者陰多陽少,或者陰少陽多。但是不能夠說陰就是陽,或陽就是陰;不能夠有純陽或者純陰(19)。這種只有相互消長而無相互取代的邏輯關系,藉助宋人所作"太極圖"恰可有一形象的說明。
對於《老子·道經·二章》中的六對概念,古今學者有"對待"、"相對"、"相對論"等不同稱謂,我們認為以"相對"的稱謂較為不失原義。從邏輯思維方面來看,先秦諸子中具有三種不同的層次:第一是"矛盾"的邏輯思維形式,第二是"相對"的邏輯思維形式,第三是"大象無形"的邏輯思維形式。
"矛盾"的邏輯思維形式以法家韓非為代表(20)。其最主要的性質就是"不相容之事不兩立",也就是現代形式邏輯所說的"矛盾律"。即以長短為例,依照"矛盾不相容"的邏輯思維形式,長就是長,長多少就是長多少,與短無關,因此人們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圖,無限地追求長,而無須考慮短。
"相對"的邏輯思維形式以道家老莊為代表。春秋戰國時期,百家競作,由於諸家各持一說,互相非難,所以老子和莊子都著重闡述了"相對"的邏輯思維形式。"相對"的邏輯思維形式較之"矛盾"的邏輯思維形式更高一層,學者早有論述,如馮契先生說:"莊子的相對主義起著反對主觀主義的作用,是哲學向辯證法發展過程中的一個必要環節。先秦諸家在認識論上都有獨斷論的傾向,而莊子則認為經驗和理性都是相對的。從而否定了人們認識上的'獨斷的迷夢'。"(21)李震先生也說:"筆者以為莊子泯是非之說,並不意謂莊子在知識方面的懷疑論,而在於肯定感性和理性認識之限度。莊子所追求的真知是絕對性的,亦即有關'道'的認識。'道'不是理智分析的對象,'道'超越了是非相對的層面"。
關於"相對"的邏輯思維形式,莊子也有許多論述。莊子認為,事物的個性和各自的原則,包括各家各派的是非之爭,不能作為衡量事物存在的根據和進行價值判斷的標准。這是因為:第一,"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果且有彼是乎哉?果且無彼是乎哉?"究竟有沒有是非的分別,彼此二者不能互證。第二,是非不是絕對的。"物固有所然,物固有所可。無物不然,無物不可。""因其所然而然之,則萬物莫不然;因其所非而非之,則萬物莫不非。"彼此所以是所以非,是由於彼此各有是非的原因。是非出於彼此自身,因此彼此同樣都不具有普遍意義。第三,彼此雖然對立,卻又互為存在的條件。"彼出於是,是亦因彼,彼是方生之說也。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方方可。"
因此,大致說來,道家一派講"相對"的邏輯思維形式,是要對它進行否定,是由否定的態度上講(26),這一點由莊子尤可證明。而老子也說:"唯之與阿,相去幾何?善之與惡,相去若何?"唯與阿都是嘆詞,是答應的聲音。吳澄《道德真經注》解唯為正順,阿為邪諂。劉師培《老子斠補》以為唯之與阿猶言從之與違。唯與阿,善與惡,同樣是偏失,沒有什麼不同。
三、"有生於無"屬於絕對的邏輯思維層次
"大象無形"的邏輯思維形式仍以老莊為代表。《老子·四十一章》說:"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老子·四十五章》又說:"大成若缺,大盈若沖,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莊子·齊物論》也說:"夫大道不稱,大辯不言,大仁不仁,大廉不嗛,大勇不忮。"
"大"是至大,"無"是無對,也就是絕對。至大的象,涵括了所有的形,所有的象,無所不形,無所不象。因而有形同於無形,有象同於無象,至大而無對,孤立而自存,所以說"大象無形"。在"大象無形"的邏輯思維形式中,有方與無隅、有器與晚成、有音與希聲、有象與無形等等表面對立的雙方,就不再是相互依賴而存在的關系,而是同一的關系。"大象無形"的邏輯思維形式是較"相對"的邏輯思維形式更高一個層次。
先秦諸子百家多有關於"一"的討論。《莊子·天下》稱老子的學說是"主之以太一",說明老子的學說是"一元"的。
老莊都有很多關於"一"的闡述。《老子》中說:"載營魄抱一。""三十輻,共一轂。""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詰,故混而為一。""是以聖人抱一為天下式。""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生;侯得一以為天下正。""道生一。"。《莊子》中說:"天地與我並生,而萬物與我為一。既已為一矣,且得有言乎?既已謂之一矣,且得無言乎?""凡物無成與毀,復通為一,唯達者知通為一。""其一也一,其不一也一。""至道若是,大言亦然。周、遍、咸三者異名同實,其指一也。"
由此而論,《老子·道經·一章》所說"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始;有名,萬物母。常無,欲觀其妙;常有,欲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闡述的主要就是"道"與"無"與"有"的同一關系。對此,宋程大昌說:"當其已出也,則有之與無固可分矣。而其未出,則混合無間也,故曰此兩者同也。同即一也,一即未為一三可以生萬而未至為萬者也。《易》暨《五經》《論》《孟》皆嘗言一而未嘗言其何以為一也,老氏之師弟子則於此特詳矣,曰混成、曰渾淪、曰渾沌,皆言其未分為二也。"元丁易東說:"道以無為體,以有為用,兩者皆出於道,所謂一源也。而有無異名,無即微也,有即顯也。惟一源,故無間也。同謂之玄者,謂之有不可,謂之無亦不可。以為有耶?則其體似無。以為無耶?則其用似有。故謂之玄。玄者,有無不可分之謂也。"元吳環中(吳埈)說:老子"獨於道字上不十分說破,一書間見迭出。埈反復沈潛,至'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地一以靈,谷地一以盈',喟然嘆曰:一乎一乎,其為道之根柢乎!是一也,斂之則無,散之則有。莊周曰:人地一,萬事畢。信斯言也。道果生於一矣,果能此道矣。"三人所說是極有見地的。
"有""無"同一,"有"即是"無","無"即是"有","有無"合在一起就是"道"。"道"、"無"、"有"三者都是同一的。從《老子·道經·一章》及以上敘述中可以提出四個要點:第一,"道"是一元的,也就是說"道"是絕對同一的。"道"至大無外,在"道"之外別無他物。第二,既然"道"是一元的,那麼"道"就既是形而上的,又是形而下的;既是宇宙起源上的,也是抽象概念上的。第三,既然"道"是一元的,那麼"道"就既是天地萬物的起源,又是天地萬物的演化。第四,既然"道"是一元的、絕對同一的,那麼"道"就是無名的。可以對"道"加以任何稱謂,但是任何稱謂都並不是"道"本身。
對於老子的"道"、"無"、"有"三者的關系,古今學者眾說不一(34),其中以認為"道"是無是有和認為"道"非無非有兩說最可關注。
認為"道"是無是有的,如嚴遵《老子指歸·道可道篇》:"有名,非道也;無名,非道也。有為,非道也;無為,非道也。無名而無所不名,無為而無所不為。"牟宗三先生也說:"有不要脫離了無,它發自無的無限妙用,發出來又化掉而回到無,總是個圓圈在轉。不要再拆開來分別地講無講有,而是將這個圓圈整個來看,說無又是有,說有又是無,如此就有一種辯證的思考出現。有而不有即無,無而不無即有。這個圓周之轉就是'玄',《道德經》'玄之又玄,眾妙之門'的玄。玄是個圓圈,說它無,它又無而不無就是有;說它有,它又有而不有就是無,因此是辯證的。"
認為"道"是非無非有的,如宋司馬光《道德真經論》解《老子·道經·一章》說:"玄者,非有非無,微妙之極致也。"宋范應元《老子道德經古本集注》說:"玄之又玄,則猶雲深之又深,遠之又遠,非無非有,非異非同。"張岱年先生也說:"道亦有亦無,非有非無,……無中含有,有中含無。道實非有非無,似有似無,於無觀有,於有觀無,即所以不滯於有為之際,而為觀道之方法。"若由"道"無名一點而言,認為"道"非無非有是不錯的。既然"道"無名,當然就非有非無,甚至還可以說是"非道"。如馮友蘭先生所說:"不僅'有''無'是'異名同謂',道和有無也是異名同謂。不可以說'道'是有、無的統一,也不可以說有、無是道的兩個方面。說統一就多了'統一'兩個字。說兩個方面就多了'兩個方面'四個字。因為道、有、無雖然是三個名,但說的是一回事。"

熱點內容
應榮輝法官 發布:2024-11-03 04:03:05 瀏覽:99
萬州合同律師 發布:2024-11-03 03:24:31 瀏覽:232
道德經第9章 發布:2024-11-03 03:23:37 瀏覽:359
道德是客觀 發布:2024-11-03 03:13:56 瀏覽:443
門診部的各項規章制度 發布:2024-11-03 03:10:13 瀏覽:553
法律援助家庭貧困申請表怎麼填 發布:2024-11-03 02:28:22 瀏覽:118
家長會假勞動法 發布:2024-11-03 02:27:29 瀏覽:307
非責任事故法律依據 發布:2024-11-03 02:12:58 瀏覽:864
勞動法關於拖欠工資的條款 發布:2024-11-03 01:48:40 瀏覽:225
寧波大學訴訟法研究所 發布:2024-11-03 01:31:10 瀏覽: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