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道德經水性

道德經水性

發布時間: 2022-05-11 00:29:25

① 怎樣理解老子的上善若水

本文從三方面講述老子的上善若水。

水有很高的德,接近於「道」。

老子《道德經》講:「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

萬物的生長都需要水的滋潤。水滋潤萬物有功,但卻不願意居於高的地位,而是願意流向和居於很普通的低窪之地。這種有功卻不願意居於高地位,不想得到回報的精神,就是很高的德。


老子講的「上善若水」是在用水的善比喻人的善。上善之人就是具有水的上述三種特點。既有水的七種智慧,又能利益眾人,卻又為人樸素,不爭名利。

② 老子的《上善若水》以水論述了什麼樣的道

老子在道德經裡面的第一章就提出了自己的觀點,聖人之道。這一章是以自然界的水來喻人、教人。老子首先用水性來比喻有高尚品德者的人格,認為他們的品格像水那樣,一是柔,二是停留在卑下的地方,三是滋潤萬物而不與爭。最完善的人格也應該具有這種心態與行為,不但做有利於眾人的事情而不與爭,而且還願意去眾人不願去的卑下的地方,願意做別人不願做的事情。他可以忍辱負重,任勞任怨,能盡其所能地貢獻自己的力量去幫助別人,而不會與別人爭功爭名爭利,主要闡述「善利萬物而不爭」的思想。

③ 老子的道家思想關於水文化的 求急

老子(約公元前571年--?),宋國相人(今安徽省渦陽縣人),一說為楚國苦縣厲里人,與孔子同時且年長於孔子。老子是道家思想的創始人,是中國古代最有影響的思想家、哲學家之一。老子晚年著書上下兩篇,共五千多字,即流傳至今的《老子》,也叫《道德經》。《老子》的思想博大精深,它把具有豐富哲學內容和政治內容的思想都歸之於一個最高范疇——「道」之下。當我們力求把握老子之「道」的精髓和特點時,發現其影響至深的哲學精見竟是水性的化身。老子多處以水或與水有關的物象來比況、闡發「道」的精深和妙用,甚至水還一度被老子推崇為「道」的象徵(認為水「幾於道」)。有人說:老子的哲學就是水性哲學。信哉此言!如果我們把水作為老子文化思想框架中的一個十分重要的標記,從這個角度回溯老子的文化思想,則更能把握老子之「道」的真切底蘊和內涵。



「道」是老子哲學的中心觀念,他的整個哲學體系都是從他所預設的「道」中展開的,並由此揭示出了「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老子·二十五章》)這一條貫串著天地人的大法則。《老子》書中所有的「道」字,符號形式雖然是統一的,但在不同章句的文字中,卻具有不同的義涵。也就是說,「道」的法則包羅萬象,適用於自然萬物和人類社會。有些地方,「道」作為生產並決定世界萬物的最高實在(這個真實存在的「道」具有形而上的性格,它既不屬於形器世界的東西,也無確切的形體和稱謂,我們無法用感官去直接接觸它的存在)。當道以「本體」形態出現時,老子把它稱為「萬物之宗」;當「道」作用於社會人生時,它又體現出某種規律,這些規律可作為我們認識世界的重要參照和為人處世的准則。

事實上,老子立說的「道」,並不是主觀的想像和臆造,而是在經驗世界中所體悟的道理,經過抽象和升華後,把它們統統附托給所謂的「道」。也就是說,老子之「道」來源於對大千世界事象的深刻體察和思考。從地理環境來看,老子和莊子這兩位道家代表人物生長和主要活動的地方為河洛、江漢之間的水澤地帶。《史記·老莊申韓列傳》稱老子「深藏若虛」、「其猶龍」,這種特點很容易使人聯想到淵深不可測的水。長期與水打交道,尤其是水所獨具的各種形態和性質、功能,必然會深深啟發老子的道機;而自然界中的水,這種普遍存在,分布廣泛孕育生命萬物,與生命存在有著緊密文化聯系的物質,恰恰與老子的「道」有著十分相似之處。從一定意義上說,老子哲學正是在對水性的感悟並旁及其他社會、自然事物而高度抽象的智慧結晶。

當「道」以萬物之宗的「形態」出現時,似乎與水沒有什麼關系,但我認為老子在設計這個「道」體時,也一定不會離開感知世界的參照物。客觀世界萬物誰能扮演這一舉足輕重的角色呢?我們還從老子對「道」的描繪中尋找答案吧。老子這樣形容他的「道」:「是謂無狀之狀,是無物之象,是謂惚恍。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後。」(《老子·十四章》)「『道』之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分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老子·二十一章》「『道』沖而用之,或不盈。淵兮似萬物之宗。」《老子·四章》)

如果仔細讀一下老子的上述文字,從字里行間透露出的信息中,可否做出這樣大膽的猜測:作為萬物之宗的「道」,其「形狀」與淵深不可測的江河湖海等水域有著某種驚人的相似之處。江河湖海的廣大,龍其是湖海的淵深、浩淼和神秘,湖海的無狀之狀、無物之象在古人的直觀視覺中「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後」,是那樣的恍恍惚惚,縹縹緲緲,神秘莫測。而江河湖海廣闊的水域中,「其中有象」——江河湖海本身的弘闊就是無與倫比的大象;「其中有物」——江河湖海中蘊藏著豐富無比的資源和財富;「其中有精」——江河湖海中有無數生命的精靈;「其中有信」——大海的潮汐往復不已而最有規律和誠信。「淵兮似萬物之宗」——江河湖海的淵深廣大,是孕育生靈萬物的搖籃;據科學破譯,人類最早的「家」就在水中。

在中國古代,由於水與生命、與各種生物的生長的密切關系,先民們對水的種種神秘力量充滿了崇拜,也產生了「水生人、水生天地萬物」的觀念。如春秋時的管子就稱:「水者,何也?萬物之本原,諸生之宗室也。」(《管子·水地篇》)。這種水生萬物的觀念也必然會影響到老子,而老子恍惚無形、「淵兮似萬物之宗」的「道」正與水有著驚人相象之處,這樣,從深不可測的水中領悟淵乎不可測的「道」也就順理成章了。



「道」在《老子》一書中有著非常豐富的內涵。它除了作為化生萬物的本源而具有起源論哲學色彩外,最突出的是「道」體現在社會人事關於對立和矛盾運動規律的思想。如果說上述把江河湖海等水域與老子形而上的「道」(本體的道)相比附有很大的推測色彩,甚至有牽強附會之嫌的話,那麼,當老子的「道」體現在自然和社會規律、准則方面時,便真真切切地和水緊密地聯系在一起,並成為老子之「道」中一個非常重要的標記。

「道」體固然是無形而不可見,恍惚而不可隨,但它作用於萬物時,卻表現了某種規律,這些規律可作為我們人類行為的效准。老子指出:「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老子·四十章》)「反」意味著一事物發展到極點,則必一變而為其反面,即「物極必反」。這種「道」——事物的變化法則推及到人世間,老子認為「弱」(「柔」、「虛」、「後」、「下」)具有極強的生命力。而「弱者道之用」的最重要體現是「柔弱勝剛強」。

老子是這樣借水闡述「道」的:「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以其無以易之。弱之勝強,柔之勝剛,天下莫不知,莫能行。」(《老子·七十八章》)「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老子·四十三章》)在老子看來,世間沒有比水更柔弱的,然而攻擊堅強的東西,沒有能勝過水的東西。水性至柔,卻無堅不摧,正所謂「天下至柔馳至堅,江流浩盪萬山穿」,又如民間諺語所雲「滴水石穿」。的確,自然界確實有這樣神奇的現象,點點滴滴的雨水,經過長年累月可以把一塊巨石穿破;而洪水泛濫時,更能以排山倒海之勢吞沒農田房舍、沖毀道路橋梁,任何堅強的東西都抵擋不了。柔能克剛,可以說是自然界的一條重要法則,而老子哲學則是對這一條法則的高度概括。當然,這里老子所謂的「柔弱」,並不是通常所說的軟弱無力的意思,而其中包含有無比堅韌不拔的性格。為了增加柔弱勝剛強的說服力,老子又在經驗世界的事象中找出水以外的論據,使其立論更具說服力。他說:「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是以兵強則滅,木強則折。」(《老子·七十六章》)剛的東西容易折毀,柔的東西反倒難以摧折,所以最能持久的東西不是剛強者,反而是柔弱者。

這種柔弱勝剛強的規律運用於人生,老子強調要「知其雄,守其睢雌」,「知其白,守其黑」,「知其榮,守其辱」(《老子·二十八章》)。就是說,雖有雄健之勢,卻甘居於雌弱之地;雖自身潔白,卻甘處於黑暗之處;雖自知其光榮,雖甘心承卑辱。這種柔弱勝剛強的規律運用於戰爭,老子主張「將欲歙之,必固張之;將欲弱之,必固強之;將欲廢之,必固興之;將欲奪之,必固與之,是謂微明,柔弱勝剛強」(《老子·三十六章》)。對於敵人,將要使它收斂,姑且使它擴張;將要削弱它,姑且使它強大;將要廢毀它,姑且先讓它興起;將要奪取它,姑且先給予它,以促進強大敵人盡快走向反面,從而達到以弱勝強的目的。這是一種深微明哲的道理。

柔弱勝剛強的命題,是老子在自然之水和其他柔弱事物具有比剛強更有生命力的啟示下提出的重要思想,這中間包含著深邃的辯證法觀念,它告訴我們:事物往往是以成對的矛盾形式出現,矛盾的雙方在一定的條件可以互相轉化。因此,人們一定要著力把握「道」的這一原則,要力求在不利的條件下爭取有利的結果,即柔弱勝剛強;在有利的條件下要避免向不利的方向轉化,即知雄守雌。這種辯證法思想無疑對我們認識自然和社會具有普遍的指導意義。

另外,老子還以盛水的容器之空與注水之滿(盈)來形容「道」之虛空以應無窮之用,深刻闡述了事物之實與虛、滿與空的辯證關系。他說:「道沖,而用之或不盈。淵兮,似萬物之宗。」(《老子·四章》)「持而盈之,不如其已。」(《老子·九章》)「大盈若沖,其用不窮。」(《老子·四十五章》)「道沖」(「沖」,古字為「盅」,《說文》解釋為「器虛」),指道是虛空而沒有形體。盛水之器只有虛空,才能「其用無窮」。老子把這一生活現象提升到哲學的高度,並以「器虛」作為其「道」的本質。它形象地告訴我們:如果讓水把器皿注得滿滿的,就會發生水滿而溢的現象,也就意味著事物發展到了極限和頂峰,接下來便是衰敗的到來。因此,與其將水注滿器皿,不如讓它保持空虛,這樣才會「注焉而不滿,酌焉而不竭」(《莊子·齊物論》),持有無限的用途。

「大盈若沖」,按照這一思路,老子發現了一系列的對立統一的辯證關系,如「大成若缺」、「大直若屈」、「大象無形」、「大巧若拙」、「大辯若訥」、「大音稀聲」……等等。這就提示世人,要注意以物極必反的辯證觀看待事物,為人處事要以謙卑、弱柔的姿態出現。



「上善若水」是老子水的人生哲學的總綱,也是老子人生觀的綜合體現。老子說:「上善若水,水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老子·八章》)老子明確地告訴我們:最高尚的品德像水一樣。這就把水人格化了,並推崇到無以復加的高度。本來老子之「道」是恍惚無形的,而水盡管柔軟流動,但畢竟是有形的,「道無水有,故幾於道」(王弼《老子注》)。但水又與其它事物大為不同,它具有滋養萬物生命而不爭的無私德行,它能賜予萬物以利益,而從不與萬物爭利益,「到江送客棹,出岳潤民田」,只要能做到利他的事,就永不推辭地去做;別物爭著處上,它卻甘居卑下的地位。水的這種「不爭」、「處下」的崇高品德,正與老子之「道」的特徵——「萬物恃之以生而不辭,功成而不居,衣養萬物而不為主」 (《老子·三十四章》);「萬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 (《老子·二章》)相似。難怪老子盛贊水「幾於道」了。不獨老子推崇水,後世不少士人都有尊水的傳統,如漢代劉安等編著的《淮南子·原道訓》在論水之特徵時則奉水為「至德」:「天下之物,莫柔弱於水。然而大不可及,深不可測;修極於無窮,遠淪於無涯;息耗減益,通於不訾;上天則為雨露,下地則為潤澤;萬物弗得不生,百事不得不成;大包群生而無好憎,澤及蚑蟯而不求報,富贍天下而不既,德施百姓而不費;行而不可得窮極也,微而不可得把握也;擊之無創,刺之不傷,斬之不斷,焚之不然(燃);淖溺流遁,錯繆相紛而不可靡散;利貫金石,強濟天下;動溶無形之域,而翱翔忽區之上,邅回川穀之間,而滔騰大荒之野;有餘不足,與天地取與,授萬物而無所前後。是故無所私而無所公,靡濫振盪,與天地鴻洞……與萬物始終。是謂至德。」在這篇水的頌歌中,水具有「柔而能剛」、「弱而能強」、無私厚德、浩大無比、無所不能等特點,這里的「水」,不僅是「至德」,簡直就是「道」的化身了。宋代史學家、政治家司馬光也對水推崇有加,他說:「是水也,有清明之性,溫厚之德,常一之操,潤澤之功。」這簡直就是為老子的「上善若水」作注腳。

「不爭」,是老子「道」體現生活准則的重要特徵。老子「不爭」的觀念提出,主要是因為在現實社會中,到處彌漫著為私利爭嚷不休的現實,老子深有所感,所以他以水的「利萬物而不爭」的品格來教育人們要效仿水的「不爭」精神,做到「為而不爭」。這種「不爭」,並不是一種自我放棄,也不是逃離社會或遁入山林。他的「不爭」觀念,乃是為了消除人類爭端而提出的。他仍要求人去「為」,而是所「為」要象水一樣能「利萬物」,但所得來的成果,卻不據為己有,更不居功自誇。

「處下」是「不爭」的一種重要表現形式。為了說明「處下」的好處,老子又一次以有形之水來比況、啟發「道」。他說:「道之在天下,猶川穀之與江海。」(《老子·三十二章》)就是說「道」為天下所歸依,正如江海為河川所流注一樣。又說:「治大國若居下流,天下之交,天下之牝。」(《老子·六十一章》)「江海所以能為百穀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穀王。是以聖人慾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後之,……是以天下樂推而不厭。」(《老子·六十六章》)由於江海低窪處下,天下的水都下流歸匯於它。海納百川,有容乃大。老子從水的處下而成大器大量的江海這一事實出發,闡發了善於「處下」在人生中的積極作用,提醒人們,只有像江海一樣具有包容萬象的容量,才能成就王者的事業。他藉此也告誡統治者,一定要謙虛處下,不要妄作胡為,要把自身的利益置於民眾之後,「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這樣才能得到天下人的歸附和擁戴。

老子在激賞水的「不爭」、「處下」的品德後,向人們提出了效法水的為人處世哲學——謙卑、寬容、無爭。他指出:「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人,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功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老子·八章》)即一個人的行為應該象水一樣,善於自處而甘居下地;心地要象水一樣善於容納百川而深沉淵默;行為要象水一樣無私仁愛;說話要象水一樣准平有信;為政要象水一樣公正平衡;做事要象水一樣無所不及而又無所不能;行動要象水一樣善於把握時機適時而動。然後再加上水的最基本的原則和精神——不爭,與物不爭,與事不爭,那便會永無過患而安然處順。

老子由水的品格娓娓道來,講了一連串人生哲學的行為准則,這無疑對我們的立身處世具有十分重要的認識價值和啟迪作用。



仔細研讀《老子》全文,在五千言中,老子除了多次以水直接載「道」外,還用與水有關的「谷」、「溪」之類的物象來形容、闡釋「道」。

「穀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綿綿若存,用之不勤。」(《老子·六章》)「曠兮其若谷。」(《老子·十五章》)「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溪。為天下溪,常德不離。……知其榮,守其辱,為天下谷。為天下谷,常德乃足。」(《老子·二十八章》)「上德若谷,廣德若不足。」(《老子·四十一章》)。

「谷」,在地形上永遠居於低下的位置,而水往低處流,而且川穀往往是水流注的地方,這樣「水」與「谷」便獲得了一致性。因此,在老子以「谷」論「道」的時候,就自然會使人們聯想到水。老子以谷喻道,主要有兩方面的含義:一是取其「虛」,契合其以虛無為本的思想。惟其以虛為體,故能廣納眾有,才能永恆長存立於不敗之地。二是取其處下、不爭之意。川穀猶如江海,甘處於低下;「上德若谷」與「上善若水」一樣,都是老子理想人格的形象表達。此外,老子哲學的無為、質朴、無欲、謙退等思想無不體現出水的性格和精神。水給老子的啟迪和靈感無疑是多多而巨大的,自然之水總能和老子之「道」緊密聯系起來,以水載「道」,堪稱是老子思維中的一個定式。在老子哲人的目光中,當浩瀚的大海之水流入其「道」之「形體」構造的廣闊思維空間時,自然之水便成為老子構造「道」體的重要參照物;當水流入其「道」之體現自然和社會規律的幽長隧道時,自然之水便成了老子立說的「哲學之水」;當水流入其「道」之體現生活准則的寬大河床時,自然之水又成了老子思想的「社會之水」、「人生之水」。由此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水是老子文化思想中具有特殊意義和價值的重要標記,是老子載「道」、闡道的重要載體。同時,通過水的載體,使老子形而上的「道」(精神的道、概念的道)從「玄而又玄」、「惟恍惟惚」的「眾妙之門」中走了出來,老子之「道」變得具體而生動,這就為我們體會和把握老子立說的深切內涵打開了感性的方便之門。

昌昌。。。。至於么。。。

④ 道德經十句經典名言

一、輕則失根,躁則失君

出自《道德經·第二十六章》。輕率就會失去自己的根基,急躁就會喪失主動權。

二、民不畏威,則大威至

出自《道德經·第七十二章》。當人民不怕威脅的時候,那麼對統治者的大的威脅就要來了。

三、輕諾必寡信,多易必多難

出自《道德經·第六十三章》。輕易許諾別人的人,一定是缺少信用的。把事情看得太容易,遇到的困難就一定多。

其政悶悶,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

出自《道德經·第五十八章》。政治做到寬厚仁慈,人民就會變得純朴善良;政治做到猜忌多疑,他的人民就會恐慌,做出違法亂紀的事情。

五、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敝則新,少則多,多則惑

出自《道德經·第二十二章》。委曲就會能夠保全自己,彎曲就能夠伸直,低窪的地方就會變得充滿,破舊的東西反而會生出新的東西,少反而會變得多,多反而會生出迷惑。

六、金玉盈室,莫之守也。富貴而驕,自遺咎也。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出自《道德經·第九章》。咎:災禍。遂:成功。金玉財寶堆滿堂室,沒有誰能守藏得住;富貴了就驕橫,是給自己留下了禍根;功成身退,才是順應天道。這些話指出事物發展達到頂點、極端後,就會轉化到自身的反面,所以適可而止才是符合天道的。

七、功成而弗居。夫惟弗居,是以不去

出自《道德經·第二章》。功成而不居功。正由於不居功,所以他的功績不會失去。

八、民之從事,常於幾成而敗之。慎終如始,則無敗事

出自《道德經·第六十四章》。人們做事,常在快要成功時失敗;在快要完成、結束時能像開始時那樣慎重,就不會壞事。這是說無論做什麼事,從頭到尾都要兢兢業業、謹慎對待。

九、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

出自《道德經·第八章》。上善:指大善的人。大善的人好像是水,水總是有利於萬物的生長,卻不與萬物相爭而以平靜自持,甚至甘心處於眾人所不願處的低下地方。這句話以水的品性來贊揚利他、無私的美德和品格,以及「不爭無憂」、「甘於平淡」的精神。

十、善為士者不武;善戰者不怒;善勝敵者不與;善用人者為之下

出自 《道德經·第六十八章》。真正的勇士不會勇武鬥狠;善於打仗的人也不會發怒;善與敵人交戰的人不要與之交鋒;善於用人的人甘心居於他人之下。

⑤ 老子創作了《道德經》,書中的「上善若水」是什麼意思

在中國古代的時候,人們就開始探索人和自然的關系,對於人本身的探索也有了一定的進展。在春秋戰國時期,百家爭鳴,道家也成了大家之一。道家的創始人是老子,他著作的《道德經》對於個人的精神世界的提高有著很大的影響,在中國文化中佔有很高的地位。其中提到的“上善若水”對於個人的修養很重要,它指的是一個人最高境界的善良是像水一樣的。老子指的水是溫柔的水,是可控范圍內的水。水是生命之源,也是一個人道德品質的根源。一個人的善良總會給他帶來意想不到的驚喜,我認為善良是人的本質。每一個人都可以保持一顆善良的初心,成為更好的自己,也讓我們做一個上善若水的人吧。

⑥ 道德經第8章賞析

最善的人好像水一樣。水善於滋潤萬物而不與萬物相爭,停留在眾人都不喜歡的地方,所以最接近於「道」。最善的人,居處最善於選擇地方,心胸善於保持沉靜而深不可測,待人善於真誠、友愛和無私,說話善於格守信用,為政善於精簡處理,能把國家治理好,處事能夠善於發揮所長,行動善於把握時機。最善的人所作所為正因為有不爭的美德,所以沒有過失,也就沒有怨咎。
在上一章以天地之道推及人道之後,這一章又以自然界的水來喻人、教人。老子首先用水性來比喻有高尚品德者的人格,認為他們的品格像水那樣,一是柔,二是停留在卑下的地方,三是滋潤萬物而不與爭。最完善的人格也應該具有這種心態與行為,不但做有利於眾人的事情而不與爭,而且還願意去眾人不願去的卑下的地方,願意做別人不願做的事情。他可以忍辱負重,任勞任怨,能盡其所能地貢獻自己的力量去幫助別人,而不會與別人爭功爭名爭利,這就是老子「善利萬物而不爭」的著名思想。
大道原無他妙,惟是神氣合一,還於無極太極,父母生前一點虛靈之氣而已矣。人若不事乎道,則神與氣兩兩分開,鉛走汞飛,水火所由隔絕也。孟子曰:民非水火不生活。是言也,淺之則為日用之需;深之則為修煉之要。有時以火溫水而真陽現,有時以水濟火而甘露生。水火之妙,真有不可勝言者。然水火同宮,言水而火可知矣。水性善下,道貴謙卑。是以上善聖人,心平氣和,一腔柔順之意,任萬物之生遂,無一不被其澤者焉。究之,功蓋天下而不知功,行滿萬物而不知行。惟順天地之自然,極萬物之得所,而與世無忤,真若水之利濟萬物毫無爭心。不但此也,萬物皆好清而惡濁,好上而惡下;水則處物以清,自處以濁,待物以上,自待以下。水哉水哉,何與道大適哉!聖人之性,一同水之性,善柔不善剛,卑下自奉:眾人所不能安者,聖人安之若素;眾人所為最厭者,聖人處之如常。所以於己無惡,於人無爭。非有道之聖人,不能如斯。故曰:「處眾人之所惡,幾於道矣。」夫以道之有於己者,素位而行,無往不利。即屬窮通得失,患難死生,人所不能堪者,有道之人,總以平等視之。君子論理不論氣,言性不言命,惟反身修德焉耳。雖然,德在一起,修不一途,又豈漫無統宗,浩浩盪盪,而無所底極哉!必有至善之地,止其所而不遷,方能潛滋暗長,天真日充,而人慾日滅。《易》曰:「艮其背不獲其身,行其庭不見其人」,此即聖人之居善地也。居之安,則資之深。內觀其心,虛而無物,淵淵乎其淵也。外觀所與,擇人而交,肫肫乎其仁也。至於發之為言,千金不及一諾,「言善信」也。施之於政,大惠何如大德,「政善治」也。推之一物、一事、一動、一靜之間,無不頭頭是道。任人以事,惟期不負所能。慮善以動,只求動惟其時。聖人之修身治世如此。此由「止於至善」,得其所安,而後發皆中節也。惟其在在處處,無一毫罅漏,無一絲欠缺,又何爭之有耶?夫惟不爭,而人感恩戴德,刻骨銘心者,方具瞻依不志,又有何怨、又有何尤?雖有惡人,亦相化為善矣。及其至也,無為自然,群相安於不識不知之天,幾忘上善之若水,柔順而利貞,無往不吉焉。 塞上風論壇.
指點上善之心,平平常常,無好無惡,浩浩盪盪,無陂無偏,極其和柔。是以居上不驕,為下不倍;於己無尤,於人無怨。顧其所以能至此者,究非世俗之學所能造其巔,亦非無本之學所能建其極也。故太上處眾人所惡之後,旋示一善地。究竟此地何地?寸衷寸地是也。得其地則性命有依,失其地則神氣無主。無主則亂,安能事事咸宜,合內外而一致,處人己而無爭哉?然,謂其地為有,則多墮於固執;若謂其地競無,又落於頑空。此殆有無不立,動靜不拘者也。欲修至道,請細參其故,予以多積陰功,廣敦善行,庶幾上格神天,或得師指,或因神悟,予以會通其地,而始不墮旁門左道,得遂生平志願也。此地瞭然,道過半矣。以下曰「心」、曰「言」數語,明在在處處,俱將檢點至善,使不先得善地而居。以後所雲,無一可幾於善者,此真頭腦學問,本原工夫,如或昧焉,則持己接物,萬事皆瓦裂矣。吾故略泄於此,願世之有志者,勿自恃才智,妄猜妄度,而不修德回天;惟虛心訪道可也。
老子在自然界萬事萬物中最贊美水,認為水德是近於道的。而理想中的"聖人"是道的體現者,因為他的言行有類於水。為什麼說水德近於道呢?王夫之解釋說:"五行之體,水為最微。善居道者,為其微,不為其著;處眾之後,而常德眾之先。"以不爭爭,以無私私,這就是水的最顯著特性。水滋潤萬物而無取於萬物,而且甘心停留在最低窪、最潮濕的地方。在此後的七個並列排比句中,都具有關水德的寫狀,同時也是介紹善之人所應具備的品格。老子並列舉出七個"善"字,都是受到水的啟發。最後的結論是:為人處世的要旨,即為"不爭"。也就是說,寧處別人之所惡也不去與人爭利,所以別人也沒有什麼怨尤。
《荀子·宥坐》記載了孔子答第子子貢問水的一段對話:"孔子觀於東流之水。子貢問於孔子曰:君子之所以見大水必觀焉者,是何?孔子曰:夫水,偏與諸生而無為也,似德。其流也埤下,裾拘必循其理,似義。其洮洮乎不屈盡,似道。若有決行之,其應佚若聲響,其赴而仞之谷不懼,似勇。主量必平,似法,盈不求概,似正。淖約微達,似察。以出以入,以就鮮潔,似善化。其萬折也必東,似志。是故君子見大水必觀焉。"在此處,孔子以水描述了他理想中的具備崇高人格的君子形象,這里涉及到德、義、道、勇、法、正、察、志以及善化等道德范疇。這其中的觀點與道家有顯而易見的區別,但也有某些相似之處。可以此段引文與《道德經》第八章參照閱讀。

⑦ 《道德經》中,上善若水是什麼意思

老子首先用水性來比喻有高尚品德者的人格,認為他們的品格像水那樣,一是柔,二是停留在卑下的地方,三是滋潤萬物而不與爭。最完善的人格也應該具有這種心態與行為,不但做有利於眾人的事情而不與爭,而且還願意去眾人不願去的卑下的地方,願意做別人不願做的事情。他可以忍辱負重,任勞任怨,能盡其所能地貢獻自己的力量去幫助別人,而不會與別人爭功爭名爭利,這就是老子「善利萬物而不爭」的著名思想。 他認為上善的人,就應該象水一樣。水造福萬物,滋養萬物,卻不與萬物爭高下,這才是最為謙虛的美德。江海之所以能夠成為一切河流的歸宿,是因為他善於處在下游的位置上,所以成為百穀王。
世界上最柔的東西莫過於水,然而它卻能穿透最為堅硬的東西,沒有什麼能超過它,例如滴水穿石,這就是「柔德」所在。所以說弱能勝強,柔可克剛。
「上善若水」,是說水具有滋養萬物生命的德性。它能使萬物得到它的利益,而不與萬物爭利,故天下最大的善性莫如水。正如古人所說的:「到江送客棹,出岳潤民田。」凡是能利物、利人之事,水都盡力去為。水的這種特性,可謂之「上善」。
不見其形的東西,可以進入到沒有縫隙的東西中去,由此我們知道了「不言」的教導,「無為」的好處。
老子在自然界萬事萬物中最贊美水,認為水德是近於道的。而理想中的"聖人"是道的體現者,因為他的言行有類於水。為什麼說水德近於道呢?王夫之解釋說:"五行之體,水為最微。善居道者,為其微,不為其著;處眾之後,而常德眾之先。"以不爭爭,以無私私,這就是水的最顯著特性。水滋潤萬物而無取於萬物,而且甘心停留在最低窪、最潮濕的地方。在此後的七個並列排比句中,都具有關水德的寫狀,同時也是介紹善之人所應具備的品格。老子並列舉出七個"善"字,都是受到水的啟發。最後的結論是:為人處世的要旨,即為"不爭"。也就是說,寧處別人之所惡也不去與人爭利,所以別人也沒有什麼怨尤。
公元前516年周朝覆滅,老子朝逃往楚國,用今天的話說55歲的老子失業了,回到了家鄉(可能是務農吧,這一段沒看仔細)。這時比老子小20歲的孔子曾拜訪過老子,向老子請教學問,典故「孔子問李」就是這樣來的。孔子將老子比做「龍」,來形容老子的深不可測、難以著磨。二人見到山中流淌的溪水,孔子說:「逝者如斯乎」,老子卻說:「上善若水」。信奉「禮教仁義」的孔子與一心想「回歸自然」的老子兩位聖人之間的交流,為後來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的融合鋪下了奠基。
《荀子·宥坐》記載了孔子答弟子子貢問水的一段對話:"孔子觀於東流之水。子貢問於孔子曰:君子之所以見大水必觀焉者,是何?孔子曰:夫水,偏與諸生而無為也,似德。其流也埤下,裾拘必循其理,似義。其洮洮乎不屈盡,似道。若有決行之,其應佚若聲響,其赴而仞之谷不懼,似勇。主量必平,似法,盈不求概,似正。淖約微達,似察。以出以入,以就鮮潔,似善化。其萬折也必東,似志。是故君子見大水必觀焉。"在此處,孔子以水描述了他理想中的具備崇高人格的君子形象,這里涉及到德、義、道、勇、法、正、察、志以及善化等道德范疇。這其中的觀點與道家有顯而易見的區別,但也有某些相似之處。可以此段引文與《道德經》第八章參照閱讀。
轉自《都江堰》(余秋雨):
水,看似柔順無骨,卻能變得氣勢滾滾,波涌浪疊,無比強大;看似無色無味,卻能揮灑出茫茫綠野,累累碩果,萬紫千紅;看似自處低下,卻能蒸騰九霄,為雲為雨,為虹為霞;看似沒有造型,卻能作為滋潤萬物的救星而被殷殷期盼……
看上去,是人在治水,實際上,一切成功的治水方案都是因為人領悟了水,應順了水,聽從了水。只有在這種情況下,才能出現天人合一,無我無私,長生不老。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這便是道。

⑧ 讀《道德經》:上善若水,做人的最高境界是像水一樣活著是嗎

做人最厲害的事情就是將復雜的道理用最簡單的現象說明白,老子就是用水將世間萬物的道理解析出來,讓人一目瞭然,理解起來毫不費力。

在老子看來,水又具有著近乎完美的品性,水的品質符合萬物本原的“道”的特徵,是最接近於道的。

讀《道德經》:上善若水,做人的最高境界是像水一樣活著

《道德經》中寫道:

上善若水。水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矣。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惟不爭。故無尤。

這段話的主要意思就是:具備最好稟性的“人”像水一樣,水善於滋潤萬物而不與萬物相爭,停留在大家所厭惡的地方,所以它的性質最接近於“道”。

居處適應任何之地,心胸沉靜高遠,待人真誠友愛,說話言而有信,為政謀求清平,處事能方能圓,行動善擇時機。正是由於不與人爭的美德,所以永遠也沒有過失。

古人說,命里有時終須有,命里無時莫強求。是你的就是你的,別人搶不走,就算搶走了,兜兜轉轉終會回來,不是你的你也搶不來,就算搶到手了,也總會失去。

這又像人,做事情的時候不能太功利,急於求成,太想要一個結果,卻忽略了過程,忘記了積累,結果,反而急於求成的啥也得不到,心平氣和的人,贏得盆滿缽滿。

不爭就是最大的爭,做好自己,做好當下的事,經營好自己的人際關系,你若盛開,蝴蝶自來。

⑨ 道德經怎麼說水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

⑩ 「大象無形 真水無香」是什麼意思

「大象無形 真水無香」:「象」的本原意義是「道」或「道理」。最大的形象反而看不見行跡,真正的清純的水沒有香味。它揭示出社會,自然,人生都必須進入道的境界,進入自然樸素而沒有任何人為痕跡的本真境界。

熱點內容
食品安全最新法律法規 發布:2024-11-03 04:17:16 瀏覽:25
應榮輝法官 發布:2024-11-03 04:03:05 瀏覽:99
萬州合同律師 發布:2024-11-03 03:24:31 瀏覽:232
道德經第9章 發布:2024-11-03 03:23:37 瀏覽:359
道德是客觀 發布:2024-11-03 03:13:56 瀏覽:443
門診部的各項規章制度 發布:2024-11-03 03:10:13 瀏覽:553
法律援助家庭貧困申請表怎麼填 發布:2024-11-03 02:28:22 瀏覽:118
家長會假勞動法 發布:2024-11-03 02:27:29 瀏覽:307
非責任事故法律依據 發布:2024-11-03 02:12:58 瀏覽:864
勞動法關於拖欠工資的條款 發布:2024-11-03 01:48:40 瀏覽: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