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的概率
㈠ 沒有正確的道德認識就不可能形成道德品質是對的嗎
價值觀不一樣認知度也就不一樣,你的對或許在別人眼裡是錯,三觀正,就能代表他道德品質正?
㈡ 簡單的排列組合求概率:10道判斷正誤的題,全靠猜的話,得到百分之80或以上正確率的可能性多大
每題有兩個預備選項,答案就是其中之一,先不說正確與否,那麼這十道題的預備選項總共有2*10=20個,現在要選出其中的10個作為這十道題的答案,那麼總的選擇方法有:C(10,20)=16796 。題目要求要得到80%以上的正確率,那麼現在必須要從10個正確答案中選擇8個,所以選擇方法有:C(8,10)=45 ,同理得C(9,10)=10, C(10,10)=1。
所以:
10道題全靠猜,得到80%正確率的概率為:C(8,10)/C(10,20)=0.002679=0.268%
10道題全靠猜,得到90%正確率的概率為:C(9,10)/C(10,20)=0.0005953=0.060%
10道題全靠猜,得到100%正確率的概率為:C(10,10)/C(10,20)=0.00005953=0.006%
故本題可答為:10道判斷正誤的題,全靠猜的話,得到百分之80或以上正確率的可能性為0.268%以下。
呵呵,希望你能看明白哦
㈢ 一個可能的道德問題
在我看來,首先,你的朋友有好處記得你,所以把參加晚宴的資格給你而不是給其他人。
其次,朋友之間有往有來才是相處之道。他把參與晚宴的機會給了你,你把旅行箱給了他,你們都有好處,那他下回有好處就可能記得你,還叫你。
如果他什麼都沒得到,那他下回有好處為什麼還記得你呢?更別說你都問人家要不要了,你要是反悔,人家不是不高興嗎?
換做你,你讓朋友去玩,朋友在活動中得到了好處,也不分你一點,你會怎麼想?你會和這種只吃不吐的朋友繼續相處嗎?
㈣ 為什麼道德主觀認識和社會客觀評價可能產生差別
道德是人類社會獨有的。動物不講道德,有一點類似道德的行為也是本能,是進化形成的行為特點。
人和動物本質上一樣,人性本私,個體之間充滿競爭。但人類社會高度的分工,已經使個體無法脫離社會獨立生存。這就需要一套規則,來調整人與人之間和睦相處,制止人與人之間的惡性競爭對社會的破壞力。這就是人的社會性的來源依據。
但是,來源於本私人性的社會性,卻使個體產生了不同的價值觀。由於個體能力不同等差異,能力強的個體對社會貢獻大,理應從社會獲取較多回報,卻由於沒有好的制度約束,這些個體形成了對普通個體的支配、奴役、壓榨和盤剝。而且絕大多數情況下這種行為還是建立在暴力維護的權力基礎之上。
利用暴力維護社會不解體,掩蓋和抵消了反社會性行為對社會的破壞作用,掩蓋了人在本私人性驅使下作惡的丑惡,從而使某些個體這樣做不受懲罰,在客觀上把人的動物性弱肉強食競爭保持並發揮到了極致。
道德精神就是為了對抗和制約以上這種惡的體制、惡的「動物性弱肉強食競爭」現象和價值觀而產生的。是規范人的社會性,使之保持公正善良的精神原則,也是人道主義原則。人的符合道德精神的社會性是善的,反對道德精神的社會性是邪惡的。前者如從奉行堅守道德底線的普通人到奉行高尚道德的君子;後者從打家劫舍的強盜到邪惡的專制大魔頭(例如希特勒、東條英機等),他們的社會性是建立在掠奪奴役他人信念之上的。
道德精神不是用來評價本真人性的。因為人性本私,既不善也不惡,無可評價。它是用來評價人的社會性行為的。評價人們奉行的價值觀的。因為內心信奉什麼樣的價值觀,個體的社會性行為就存在什麼樣的表現。部分個體知道自己奉行的價值觀醜陋不堪,因而不敢公開承認,他們總是把自己的真實信仰包裝起來,說一套做一套,利用假話騙人。但其行動無法掩飾他們真實信仰的價值觀。
㈤ 道德是怎樣產生的
前道德史的故事:那是一群生活在五百萬年以前的人類先祖,溫熱的氣候給他們帶來充沛的食物,茂密的原始森林是它們躲避天敵的優良屏障,奪取食物和配偶的競爭雖然嚴酷,但還沒有發展到你死我活的地步,除了哺育後代,它們無須向其他個體負責,這是一個富庶的霍布斯的叢林世界,沖突只發生在偶爾出現的利益交集。大約450萬年以前,情況開始發生變化,我們的星球進入了一次新的冰河期,於是一切都變得嚴峻起來,奪取生存資源的斗爭日趨殘酷,許多個體甚至不得不為此付出生命。這是一個獸性張揚的時代,叢林法則讓所有個體跌入「囚徒困境」的煉獄。但這也是黎明前的黑暗與新生的洗禮,正是這種絕望孕育了行為與規則的創新。曾經「衣食無虞」的生靈們發現,單靠個體的力量已經無法戰勝環境。於是,一種有利於協作的行為規則開始崛起。這是個體對自身艱難的超越,是霍布斯叢林世界的否定。我們只能這樣假想這一無法確證的奇跡產生的過程。第一,競爭的個體從家庭成員的協作中受到啟發,把親緣利他擴展到血親以外。第二,純粹的基因突變改變了生物行為,進而導致個體間的協作。那麼,進化就是自然對效率的選擇,漫長的演進傾向於把任何更具效率的小概率事件變成一種歷史的必然。終於有一天,我們可以把這種由進化而來的新的行為規則稱之為道德。無論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的道德判斷還是康德的道德律令,無論是羅爾斯的正義原則還是海薩尼的履約內驅,人類所有的善行和德性都可以歸入這里,歸於這個引領我們越越囚徒困境的博弈共識(亦稱之為最後通牒博弈,如果參加博弈的雙方都有一個共識,既相信對方不會按照納什均衡行事,也相信對方一定知道自己也不會那樣行事,結果就是困境的消失,合作得以實現)。正是在這個意義上我們不妨說,協作或者道德才導致人的產生!汪丁丁曾以美國最新考古學與人類學研究證明這個猜測可以成立:早在工具的使用(250萬年前)之前,即大約450萬年以前,由協作產生的社會交往就已經開始從根本上改變我們祖先的大腦結構。我們的祖先在250萬年以前學會了使用工具,而學會鑽木取火則是10萬年以前的事。這些知識與技能雖然極大地提高了人類的生存能力,但也使那些在冰川期確立起來的行為規則受到空前的挑戰,既然無法獨立生存會迫使個體協作,那麼個體生存能力的強化則會反過來導致協作的渙散。沒有力量來阻止這種道德的反叛,這種惡的能力是除了生命對死亡的畏懼之外無所不能的。最初的宗教意識也許純粹是一種超越死亡的幻覺,但它卻極有益於抑制道德制度的崩潰。前述故事對霍布斯叢林世界的超越是一種具有效率的事件。當宗教意識有利於這種超越時,就會伴隨著效率的提高被自然選擇。制度化的宗教僅僅強化了人類的協作關系,而且大大降低了人們的溝通成本。宗教的這種作用不但體現在經濟活動上,而且還被人類濫用於政治活動和軍事活動。審判布魯諾的宗教法庭、中世紀的十字軍東征、現代的伊斯蘭原教旨主義,都是打著宗教的幌子對異教徒實施殘酷的殺戮。宗教的這一墮落使宗教背離了它的初衷。人類需要一種更有效率的制度來確保我們不會再一次陷入霍布斯的叢林世界。這種制度安排就是晚近才在人類歷史上出現的法律制度。宗教審判的衰落和司法制度的興起其實是兩種制度產品的替代。一如道德意識的產生和宗教意識的產生其實是兩種制度產品的互補。功利主義者們會這樣認為:道德、宗教和法律都是效率的產物。上述兩個故事實際表明了這樣的理論框架:主宰霍布斯叢林世界的理性是個體理性,必然會導致囚徒困境式的納什均衡,這種均衡在集體理性層面上是無效率或低效率的。我們把演進的理性看作一種協調個體理性與集體理性矛盾的產物,一種在動態博弈過程中產生的博弈規則和制度安排。對囚徒困境的超越需要人類形成某種規則性的共識,而道德與宗教都是這種共識的表現形式。相對於沒有共識的霍布斯叢林世界,由道德和宗教所帶來的協作就是一種效率,而進化則是自然對效率的選擇.道德是人類自身和人類社會發展的產物
㈥ 大學生道德淪喪是小概率事件嗎
所以現在更多的是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學習是其次,一定要先做人後做事
㈦ 在現實生活中,講道德的人可能吃虧,不講道德的人可能佔便宜,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現象怎樣對待這種現象
從短期 會獲得眼前利益 從長遠會吃虧的 如果不道德成為主流 那這個國家就會吃虧,現在的食品不安全就是例子。個人吃虧,人家不和你來往 不和你做生意。國家那。會你騙我 我騙你 其實大家都成了被騙者。並且被外國欺負
現在社會上形成了一種看法,講道德的人吃虧。所以現在家庭教育里有時候培養孩子的狠勁,認為這個是生存術。其實在生活中,那些從來不管用,但是已經成為家長的普遍道德信念。前面我講過,把利益做為追逐目的。但是反過來,為了追求利益,我就不講道德。所以現在的社會,我們不是缺乏消費能力,我們是缺乏消費安全。有一次我看到一個報道,城裡人還能吃什麼?這個是用色素染的等等。
關鍵是經營者明明知道,他覺得不要緊,吃不死人的。利益的追逐戰勝了道德的良知。第三是為了追求善報而不為善,善行本身不帶有善性。那個行為本身是好的。比如好學生幫差學生補課等。但他們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追求利益。像這樣的一些到西部去鍛練是為了將來讀研究生,這樣的行為是不是道德的。我個人的說法覺得這種善行不帶有善性。而且為了逃避惡行而為惡。作弊是中國教育界的第一惡行。一個學生不認為誠實地面對考試是一種美德,他不作弊本身是不是一種德行。如果他發明了對付考試更高明的方式,他可能去算。所以這裡面有風險問題。在道德中,冒險,投機,計算是很多的。不是內心向善的,而是沒辦法,不能幹,幹了以後就倒霉了。當然,搞理論研究的喜歡把問題誇大,以引起關注。一部分人遵守道德只是害怕懲罰。這些不知道能不能解釋當前的道德生活。這樣一個價值邏輯可以看出人們沒有理解道德邏輯。只要缺乏環境的監督,就是無效的。使得我們對道德的嚮往,追求變成了一種功利的追求。我個人認為這種邏輯是有很大缺陷的。
㈧ 道德風險有哪些
道德風險並不等同於道德敗壞。道德風險是80年代西方經濟學家提出的一個經濟哲學范疇的概念,即「從事經濟活動的人在最大限度地增進自身效用的同時做出不利於他人的行動。」 或者說是:當簽約一方不完全承擔風險後果時所採取的自身效用最大化的自私行為。道德風險亦稱道德危機。 金融中道德風險:資金短缺者獲得資金盈餘者提供的資金後,違反合約從事高風險投資活動。 保險中道德風險:投保者購買保險後可能降低自我防範意識,因為一旦發生事故,將由保險公司承擔損失。 股份公司中道德風險:亦稱「委託---代理問題」。所有權與控制權的分離可能使經理人員無視股東利益,按照自己的利益,利用自己的信息優勢,為了自己的利益最大化而掩飾公司經營的真實狀況。 在經濟活動中,道德風險問題相當普遍。獲2001年度諾貝爾經濟學獎的斯蒂格里茨在研究保險市場時,發現了一個經典的例子:美國一所大學學生自行車被盜比率約為10%,有幾個有經營頭腦的學生發起了一個對自行車的保險,保費為保險標的15%。按常理,這幾個有經營頭腦的學生應獲得5%左右的利潤。但該保險運作一段時間後,這幾個學生發現自行車被盜比率迅速提高到15%以上。何以如此?這是因為自行車投保後學生們對自行車安全防範措施明顯減少。在這個例子中,投保的學生由於不完全承擔自行車被盜的風險後果,因而採取了對自行車安全防範的不作為行為。而這種不作為的行為,就是道德風險。可以說,只要市場經濟存在,道德風險就不可避免。
不良貸款法律風險監管風險籌資風險操作風險信用風險經營風險利率風險審計風險
經濟風險國家風險 環境風險 市場風險 財務風險 流動性風險 匯率風險
㈨ 什麼是道德風險
道德風險是不道德的行為可能造成的危害。
1、道德風險是一種可能性,一旦轉化為現實性就成為道德危害(道德危機)。
2、道德風險的製造者一般是當事人中的一方;承受者有時是當事人中的另一方,有時是當事人雙方。
例如,三鹿牌嬰幼兒配方奶粉違規添加三聚氰胺,首先導致大量嬰兒患病;後來導致三鹿公司破產、主管人員被判刑。
3、要做道德高尚、思維高超的人:①自己不去製造道德風險;②防範他人製造道德風險。
㈩ 金融道德問題分析的重要性
金融監管中的道德風險直接受制於主觀意識,即相關主體的道德意識淡薄。對於一個金融監管人員來說,所處地位所擁有的權力決定了能夠更便利地掌管更多他人的錢財,加之金融業的經營本質即以信用體系為基礎,對於每一位從業者都具有相應的道德責任意識要求,一旦從業人員的道德責任意識缺失,那麼在風險出現時,從業人員會有更高的概率違背道德原則。
2.監管因素導致行業局限性明顯
目前我國金融業的監管模式依然以行政手段為主,盡管相對來說執行力相對較高,但缺陷和不足也尤為明顯。每一起重大金融案例的發生,金融監管的短板明顯體現於事前控制缺位、事中監管不足,事後彌補成為常態,體現於哪裡出現問題,就在哪裡入手解決問題,被動性極其明顯。再者行業自律組織監管也沒能發揮出應有的作用,它更多地承擔著政府協助管理角色,組織獨立性遠遠不夠。加之此類組織「官辦」性質嚴重,也限制了該組織作用的發揮。
3.環境因素導致行業風氣不正
環境對金融監管中道德風險的重要影響作用不容忽視,一方面,金融監管從業主體在日常工作中往往與大量現金相伴,這種外部誘惑力可想而知,相比之下,道德風險卻是隱性的,尤其是在金融監管道德風險門檻過低時,不道德行為的發生日益頻繁;另一方面,行業熱度與規模張力在不斷放大,一些人認為不道德行為並不會對金融系統造成多大的影響,也助長了不道德行為的發生,使金融監管與相關人員道德風險概率大大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