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談道德
❶ 朱熹提出的道德原則和方法有什麼不同
宋朝時期的朱熹,提出理學。對道德要求過高,超過了當時人們的物質生活底線。三從四德,女子無才便是德,裹小腳等對古代女性的摧殘很是厲害。天地君親師。天地不用說,從君、從親、從師。這個原則方法在當時還行,但是他禁錮了人們的思想,閉塞了人的心靈,對中華文明的發展是不利的。他反對傳統的儒家治國理念,君輕民重,而是提倡皇帝至上。皇帝是不肯能錯的。違背了人文精神。
❷ 朱熹對儒家文化所作出的貢獻
朱熹繼承周敦頤、二程,兼采釋、道各家思想,形成了一個龐大的哲學體系。這一體系的核心范疇是「理」,或稱「道」、「太極」。朱熹所謂的理,有幾方面互相聯系的含義:①理是先於自然現象和社會現象的形而上者。②理是事物的規律。③理是倫理道德的基本准則。朱熹又稱理為太極,是天地萬物之理的總體,即總萬理的那個理一。「太極只是一個理字」。太極既包括萬物之理,萬物便可分別體現整個太極。這便是人人有一太極,物物有一太極。每一個人和物都以抽象的理作為它存在的根據,每一個人和物都具有完整的理,即理一分殊。氣是朱熹哲學體系中僅次於理的第二位的范疇。它是形而下者,是有情、有狀、有跡的;它具有凝聚、造作等特性。它是鑄成萬物的質料。天下萬物都是理和質料相統一的產物。朱熹認為理和氣的關系有主有次。理生氣並寓於氣中,理為主,為先,是第一性的,氣為客,為後,是第二性。
動靜觀 朱熹主張理依氣而生物,並從氣展開了一分為二、動靜不息的生物運動,這便是一氣分做二氣,動的是陽,靜的是陰,又分做五氣(金、木、水、火、土),散為萬物。一分為二是從氣分化為物過程中的重要運動形態。朱熹認為由對立統一,而使事物變化無窮。他探討了事物的成因,把運動和靜止看成是一個無限連續的過程。時空的無限性又說明了動靜的無限性,動靜又是不可分的。這表現了朱熹思想的辯證法觀點。朱熹還認為動靜不但相對待、相排斥,並且相互統一。朱熹還論述了運動的相對穩定和顯著變動這兩種形態,他稱之為「變」與「化」。他認為漸化中滲透著頓變,頓變中滲透著漸化。漸化積累,達到頓變。
格物致知論 朱熹用《大學》「致知在格物」的命題,探討認識領域中的理論問題。在認識來源問題上,朱熹既講人生而有知的先驗論,也不否認見聞之知。他強調窮理離不得格物,即物才能窮其理。朱熹探討了知行關系。他認為知先行後,行重知輕。從知識來源上說,知在先;從社會效果上看,知輕行重。而且知行互發,「知之愈明,則行之愈篤;則知之益明」。
心性理欲論 在人性論上,朱熹發揮了張載和程頤的天地之性與氣質之性的觀點,認為「天地之性」或「天命之性」是專指理言,有至善的、完美無缺的;「氣質之性」則以理與氣雜而言,有善有不善,兩者統一在人身上,缺一則「做人不得」。與「天命之性」和「氣質之性」有聯系的,還有「道心、人心」的理論。朱熹認為,「道心」出於天理或性命之正,本來便稟受得仁義禮智之心,發而為惻隱、羞惡、是非、辭讓,則為善。「人心」出於形氣之私,是指飢食渴飲之類。如是,雖聖人亦不能無人心。不過聖人不以人心為主,而以道心為主。他認為「道心」與「人心」的關系既矛盾又聯結,「道心」需要通過「人心」來安頓,「道心」與「人心」還有主從關系,「人心」須聽命於「道心」。朱熹從心性說出發,探討了天理人慾問題 。他以為人心有私慾,所以危殆;道心是天理,所以精微。因此朱熹提出了「遏人慾而存天理」的主張。朱熹承認人們正當的物質生活的慾望,反對佛教籠統地倡導無欲,他反對超過延續生存條件的物質慾望。
美學思想 在朱熹的哲學體系中包含有對美與藝術的理論。他認為美是給人以美感的形式和道德的善的統一。基於美是外在形式的美和內在道德的善相統一的觀點,朱熹探討了文與質、文與道的問題。認為文與質、文與道和諧統一才是完美的。朱熹還多次談到樂的問題。他把樂與禮聯系起來,貫穿了他把樂納入禮以維護統治秩序的理學根本精神。朱熹對「文」、「道」關系的解決,在哲學思辨的深度上超過了前人。他對《詩經》與《楚辭》的研究,也經常表現出敏銳的審美洞察力。
影響 朱熹是理學的集大成者,中國封建時代儒家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的學術思想,在中國元明清三代,一直是封建統治階級的官方哲學,標志著封建社會意識形態的更趨完備。元朝皇慶二年(1313)復科舉,詔定以朱熹《四書集注》試士子,朱學定為科場程式。朱元璋洪武二年(1369)科舉以朱熹等「傳注為宗」。朱學遂成為鞏固封建社會統治秩序的強有力精神支柱。它強化了「三綱五常」,對後期封建社會的變革,起了一定的阻礙作用。朱熹的學術思想在世界文化史上,也有重要影響。朱熹的主要哲學著作有《四書集注》、《四書或問》、《太極圖說解》、《通書解》、《西銘解》、《周易本義》、《易學啟蒙》等。此外有《朱子語類》,是他與弟子們的問答錄。
❸ 朱熹提出的道德教育原則與方法有什麼先進之處
孔子以「仁」「禮為核心,他主張「為政以德」。
朱熹從「理」一元論的客觀唯心主義思想出發來解釋人性論,提出了人性就是「理」,就是「仁、義、禮、智」封建道德規范的觀點。
李贄提倡「為學貴在有疑」,反對迷信盲從。
普羅泰勒格拉提出「人是萬物的尺度」,反對迷信,強調自由,不強求道德一律。
至於原因,在不同時代有著不同需求,偉人的觀點之所以流傳千古就在於他對整個人類進步有著推進作用。
希望對你有幫助
❹ 概括朱熹道德教育思想的特點
您好
朱子將變化氣質之性,恢復本然之性,從而成聖作為道德教育的目的;
以知行結合、引導與防禁結合以及循序漸進作為原則;
以立志、居敬、省察作為方法。
朱熹的道德教育思想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❺ 試析朱熹的道德教育思想。
朱熹其哲學思想概括: 存天理 去人慾。
其思想精髓在於掃除靈台妄念,以禮儀倫理綱常為行為准則,在世間洗練身心,修之於身。
具體書籍可於網上搜見。 朱熹同時喜易 著有《周易本義》本人比較喜歡。
朱熹常合著《近思錄》,推為讀儒之入門書籍,我也亦覺如此。進一步可讀《四書章句》等。注意辯證性的對待他。盲目的把他掃為「偽學」和「文明之衰」罪人其本身便是種迷信。盲目把他捧為神靈亦為迷信。在我看來,在那個時代背景和歷史局限下,朱熹是聖賢。東方的信仰是通過確定行為准則來樹立生命的意義,從這點來說朱熹無愧聖賢二字。雖然東方無絕對」哲學「一說。我更喜歡用「文化」二字。注意,不是英文的culture,而是易經的: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所以其著作當然不僅是哲學信仰,更有政治主張實踐的部分成分。要分開看待,不可應政治上的局限性而貶低其哲學思想。
從「知」與「行」的角度來說,朱熹更注重於「知」。朱熹強調格物窮理,於天下萬物中獲得靈感,而有知識(四聲,二聲)格物其重要性不僅在於讓世間萬物告訴我們道理,其實更是在於其對於正心 誠意的作用。只有正心、誠意,人才能不會妄心所迷,才能知行合一,做到知常。所謂知常,即很多道理,知道是一回事,做到又是一回事。所謂正心誠意,一個詞最好概括,慎獨。在獨處的時候亦要於人前無二樣。所謂「上師在與不在,自無分別」。這便是朱熹的原意,這點從精神上說於陽明先生相通。陽明先生亦在一次於學者書信中談到其學問是發展繼承歷代至朱熹的儒家思想,糾正一些偏離的而已(見《傳習錄》)
但是朱熹畢竟更注重於「知」而導致後人盲目,真研究朱子學,如不注意,易忽略「行」(非朱熹本意)。其實很多從格物中悟出的道理,是有選擇性的。我們很多時候悟出的道理,其實某種程度上是符合我們內心的標准,才能夠有選擇性的悟出,在此我借用西方的心理學一個詞,也不知用得准不準確,心理暗示。所以說,其實朱熹的「天理」即在心中,借外物表達出來而已。所以陽明先生說聖賢之道,無需由外物求得,由內心求得即可,同時還要知行合一,俗話說眼高手低,既是迂腐的求知而不重行的結果。其實朱熹的行,在於禮儀修身洗練身心之道,陽明先生的行更多是一種對天理的實踐,因歷史背景或有差異,其實無二。
在陽明先生糾正朱熹以來的誤差之後,陽明心學盛行,分為多派,但亦有迂腐之人淪於野狐禪一路,專門說所謂「禪機」(並非斥禪宗,實乃我談之野狐禪已經淪於扯淡,禪宗之道亦極為深遠)。這又是後話,所以學問,還是孔夫子說的好,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附一點,世人常有誤解四書五經 三綱五常為朱子學,其言謬矣。三綱五常在倫理上固然有偏差,但那是歷史局限性,此為其一。其二,朱子學之包,大矣,四書五經 三綱五常只是很小的一部分,朱熹死前不得志,死後其學說亦被斷章取義的利用,這是當政者的悲哀。
再附一點,本人傾向於朱熹是為了清源,不讓真相沫於未經考證妄言之語。並無貶低陽明先生之意,陽明先生某種意義上其實比朱子更偉大。都是聖賢。
❻ 材料三中,朱熹對道德規范做出了怎樣的見解
(1)據材料一概括孔子關於道德規范的核心思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據材料二和所學知識,分析董仲舒提出道德准則的出發點及根本目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三中,朱熹對道德規范提出了什麼新的見解?分析其產生的歷史影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據材料四概括「良知」的內涵,結合所學知識指出王陽明提出的「致良知」的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綜合以上材料談談你對中國傳統倫理道德的認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仁;克己復禮。
(2)出發點:規勸統治者實行仁政。根本目的:維護封建統治。
(3)見解:道德規范的主要內容是三綱五常;道德規范是天理,即萬物的本原。歷史影響:適應了統治階級的政治需要,禁錮了人們的思想,有利於維護封建專制統治,有利於協調人際關系,穩定社會秩序,塑造中華民族的性格。
(4)內涵:要有是非之心,關心民眾疾苦。方法:努力加強道德修養,恢復良知本性。
(5)傳統倫理道德存在為政治服務的一面;傳統倫理道德不斷傳承發展;要善於吸收傳統文化中的有益成分,剔除糟粕。
❼ 說說朱熹的思想及影響
南宋著名教育家朱熹,一生熱愛教育,他先後做官不足十四年,但講學卻達五十年之久,而且始終不倦。到了晚年,「雖疾病支離至諸生問辨,則脫然沉痾之去休;一日不講學,則惕然以為憂」。實為中國古代教育史上罕見,堪稱「宋代孔子」。他的教育思想對宋以後有很大的影響,特別是他關於教育目的和教育方法的論述,對今天學校教育是有借鑒意義的 朱熹認為,教導學生該從積極方面去指導、說服,少作處理性的消極工作,學者深明「義理」、「充長善端」而心悅誠服,其效果要比訂立規章制度大得多。學生的心中有了「理義」才能「立志」,志其心之所向,是為學的目的。目的不定,一切學業都無著力處。同時,他對於學生在校,如何做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詳加標明,關於衣服冠履、語言步趨,灑掃清潔,讀書寫字以及其他雜細事宜,也都有了嚴格的規定。他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引導學生在日常生活中,依照這些細則而行動,用「規矩」養成「方圓」,以表明深明「理義」。雖然朱熹所主張的「理義」與現在學校德育有著本質的區別,但是他對學生積極教育與防治並重的做法卻值得借鑒。當前在大中學生中,不少學生缺乏理想,一切以個人為中心、以西方為榜樣、是非標准差。特別令人觸目驚心的是潛藏著信仰、信念、信任危機;愛國主義思想淡薄,民族虛無主義情緒滋長「蛇年風波」以及風波後影響,都在說明這個問題。因此,學校德育最重要的是對青年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理想教育,應使他們真心愛我們的祖國,我們的黨,為崇高的事業而獻身。這一代青年從幼兒園開始都唱熱愛共產黨,熱愛社會主義的歌,小學、中學都進行政治教育,考試成績都是八九十分。但實際情況怎樣樣呢?這需要我們深思,光是灌輸概念、術語不行,要爭取制定科學的、行之有效的規矩和細則,既引導又防治,雙管齊下,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朱熹要求學校把德育放在首位。認為教育學生自幼必須從灑掃應對進退、禮樂射御書數開始,以修養其孝悌忠信之道,然後再教以格物,致知和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之道,其主要目的,就是要使學生「明人倫」。� 為了達到這個目的,在教育方法中,他用「博學之,審問之、憤思之、明辨之、篤行之」作為為學的次序。並提出「自修身以至處事接物,亦各有其要」;以「言、忠信、行、篤敬」作為修身之要;以「正其誼,不謀其利,明其道,不計其勸」作為處事之要;以「已所不欲,勿施於人,行有不得,反求諸已」作為接物之要。可見朱熹所主張的教育目的與教育方法中最重要的就是學校必須把德育放在首位。教學生「明人倫」,使禮義能悅其心。他承襲了孔孟儒家的教育方法,同時綜合了宋儒名家主張,在自己的教育實踐中,又積累了不少的經驗 朱熹關於道德教育的方法,可以概括為以下幾點: 一是立志。朱熹認為,志是心之所向,對人的成長至為重要。因此,他要求學者首先應該樹立遠大的志向。人有了遠大的志向,就有了前進的目標,能「一味向前,何患不進」。如果不立志,則目標不明確,前進就沒有動力, 一是居敬。所謂居敬,是培養嚴肅的或不放肆的道德態度。即是嚴肅謹守記禮法的態度。把放盪的心收斂起來,做一身的主宰,培養自我支配的能力。是培養謹慎小心的道德態度。是培養精神專一或始終一貫的態度。
一是存養。所謂「存養」就是「存心養性」的簡稱。朱熹認為每個人都有與生俱來的善性,但同時又有氣質之偏和物慾之蔽。因此,需要用「存養」的功夫,來發揚善性,發明本心。但人的"心"中交雜著物慾和義理,因此朱熹認為"存養"就只要收斂此心,使它都安頓在義理上。一曰省察。「省」是反省,「察」是檢察。「省察」即是經常進行自我反省和檢查的意思。朱熹認為一個人要搞好自身道德修養,就應當「無時不省察」。朱熹的這一見解,表明他在道德教育中既強調防微杜漸,同時又重視糾失於後。 一曰力行。 朱熹十分重視「力行」。他所說的「力行」,是要求將學到的倫理道德知識付之於自己的實際行動,轉化為道德行為。朱熹的這些見解,已經觸及到道德認識轉化為道德行動,道德行動接受道德認識的指導,並檢驗道德認識的正確與否等這樣一些道德教育朱熹對學生一貫主張教育內容不但要有整體性,而且要有系統性,要循序漸進。他認為小學是基礎,基礎不牢固到了大學再填補就比較困難了。所以小學中要教之以灑掃、應對、進退之節,禮樂射書數之習,並在實際練習中入手,以逐步培養其德性。反其長大,進入大學,然後教以如何去做「致知」「窮理」的工夫,講求「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大道,以止於完善。所以他特別重視小學教育的內容。他在對學生道理思想教育方面,十分重視貫徹由淺入深,由簡到繁,由下而上達的原則。小學與大學的思想道德教育,應是整體的。小學是大學的基礎,大學是小學的擴充和深究。雖然程度有深淺,但內容卻是一貫的。既是循序漸進,又是連續一貫,這樣教育的效果就會顯著提高。追求至高至上的天理是程朱理學的修養目標,要達到這個目標,一方面要內省,明志養性,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另一方面也要外求,認真學習,體認客觀事物。朱熹自己做學問,就在於「究理以致其知;反躬以踐其實」。所以他教學生,也是從「窮理」與「篤行」入手。「窮理」即窮知事君,事父兄等理,因而他主張的窮理分為兩個方面:一是就書本上來窮理;二是就書本內外一切抽象的事情窮理。但他認為窮理僅僅只是完成了「博學」、「慎思」、「審問」、「明辨」的功夫,知道事物的當然之理,這是不夠的。還必須進一步做躬行實踐,以完成「篤行」的工夫,才能達到教育的目的。所謂「知而不行,則前所窮之理,無所安頓,徒費講學之功」。因此,他認為「窮理」與「篤行」二者必須相合而不可分離。他非常重視知與行的結合、是有著積極意義的,在今天學校德育中也應有借鑒之處。躬行實踐,這是中國的傳統美德,中國人以德為首、以才為輔、寧可有德無才,不可有才無德。「無德而有才,愈是大才,愈足以濟其軒,」這就是知與行的問題。今天我們教書是為了育人,讀書是為了做人。 總起來說,朱熹教學思想是十分豐富的,己接觸到了教學過程中教學原則的一些基本問題,學習的自動性、學與思、學與習、學與行、教與學、博與約等等;也涉及到教學的目的性、積極性、良好開端性、鞏固性、量力性、實踐性、廣博性、專精性等等。他對我國古代長期積累起來的教學經驗與理論,做了一番歸納、整理、總結、改造工夫,使之系統化了。其中很多是發人深思的見解,是值得我們借鑒的遺產。
❽ 朱熹主張做事應該不計功利,他是不是認為做事應該完全不考慮利益呢
南宋的大儒朱熹非常推崇西漢學者董仲舒的一句話,甚至將其當作座右銘,這就是「仁人者,正其道不謀其利,修其理不急其功」。
這句話的意思是說,賢明之士遵循正道而不謀求利益,恪守真理而不急於求成。然而,做事不急於求成也罷了,只講「正道」不謀求利益,很容易付出了精力卻毫無所獲,長期這樣下去豈不是要餓死嗎?
總結:「義」與「利」孰輕孰重,不僅是一個哲學問題,而且有很現實的意義。如果過度強調道義,就會被道德所綁架,自覺不自覺地迴避利益,甚至不許別人談利益,這顯然是不合適的。
但是,如果過分強調利益,就會導致道德缺失,出現為了牟利無所不為的事情。朱熹的觀點偏於強調道德,忽視利益的社會價值,自然有其不足之處,但是在向「鑽到錢眼裡」的那種人提出警示方面,還是有其正面意義的。
❾ 大文豪朱熹曾怎樣論誠信
朱熹論誠信
誠、信是朱熹倫理思想的重要范疇。朱熹對誠、信內涵作了精闢地分析,並對誠信的倫理意義和方法論意義作了進一步闡發,建立了理學家體用統合的誠信道德理論。朱熹誠信思想意蘊豐富,對中華民族的誠信傳統有著深刻的影響。
1、朱熹說:「誠者,實也。」「誠者,真實無妄之謂。」
「誠者,合內外之道,便是表裡如一,內實如此,外也實如此。誠就是表裡如一,不自欺,不欺人」。釋《孟子· 離婁章句上》「誠者,天之道也,思誠者,人之道也。」再次闡明「誠者,理之在我者皆實而無偽,天道之本然也。思誠者,欲此理之在我皆實而無偽,人道之當然也」。揭示了作為"天之道"的"誠"和作為" 人之道"的"誠之",具有內在的統一性。作為"天之道"的"誠"是自然規律,是客觀存在的本然之理。而作為人之道的"誠之" 主要是對天地之誠的尊敬和效法,追求誠是做人的道理。
2、朱熹對「信」的解釋更多是從人倫意義出發的。核心內涵是出自內心的一種忠誠,信實,重然諾,守信用。朱熹曰:「信,約信也」,同「以實之謂信。」「信是信實,表裡如一 」 ,信是實實在在的理,遵守信實,誠實無欺做到表裡如一,就是信。又「信者,言之有實也」,「信是言行相顧之謂。」強調言說必須有根有據,不說假話空話,做到言行相符,信守承諾。朱熹進一步論述信與義的關系,釋"信近於義"時將信分為信之義與非信之義。"人與人要約,當於未言之前,先度其事之合義與不合義。合義則言,不合義則不言。言之,則其言必可踐而行之象。"強調信受"義"的節制,追求信的正當,正義,堅守信的道德標准。
3、究其"誠"與"信"之關系,朱熹從體用統合上進行了獨到闡述。朱熹在回答弟子提問" 誠與信如何分"時答道:"誠是個自然之實,信是個人所為之實。中庸說:'誠者,天之道也',便是誠。若'誠之者,人之道也',便是信。信不足以盡誠,猶愛不足以盡仁。"
在朱熹看來,誠與信都為實,即" 真實無妄",但誠作為道德本體,是一種本然狀態,無需人為,因而是自然法則;信卻相反,是人所為之實,是一種社會性的道德踐行,因而是做人的准則。關於"誠","信"之別的另一方面,朱熹又解釋日:"誠是自然地實,信是做人的實。故曰:'誠者,天之道,'這是聖人之信。若眾人之信,只可喚作信,未可喚作誠"。認為"誠"是聖人之境,是儒家所追求的最高理想境界,是天道精神的一種體現;"信"只是眾人之境,是常人所應追求達到的基本要求。
4、朱熹揭示出了誠信基本內涵的三個層次:
①內誠於心。從內在看,人之道應效法天之道,應當有一種誠實信仰,忠誠信奉的心理和道德品質,這是誠信道德的最高層次。
②外化於人,誠信不僅是一種道德品質,又是道德修養方法和能力,要求內在的品質外化為一種人的社會實踐,即真正做到誠實守信,真實無欺,言行相符,這是誠信道德的基本要求。
③忠誠信義,要求在遵守承諾基礎上自覺取信於義。也就是說,誠信作為一種內在的信仰和外在行為的統一,還必須與信義相結合,堅守誠信的正當,正義。這是誠信道德的最終指歸。
❿ 朱熹的思想是什麼朱熹的主張思想是什麼
朱熹的思想是理學思想和格物致知論。思想主張如下:
1、理是先於自然現象和社會現象的形而上者。他認為理比氣更根本,邏輯上理先於氣;同時,氣有變化的能動性,理不能離開氣。他認為萬物各有其理,而萬物之理終歸一,這就是「太極」。
2、理是事物的規律,理是倫理道德的基本准則。
3、理在人身上就是人性。朱熹又稱理為太極,是天地萬物之理的總體,即總萬理的那個理。「太極只是一個理字」。太極既包括萬物之理,萬物便可分別體現整個太極。這便是人人有一太極,物物有一太極。
4、理和氣的關系有主有次。理生氣並寓於氣中,理為主,為先,是第一性的,氣為客,為後,屬第二性。
5、每一個人和物都以抽象的理作為它存在的根據,每一個人和物都具有完整的理,即「理一」。氣是朱熹哲學體系中僅次於理的第二個范疇。天下萬物都是理和質料相統一的產物。
6、「格物致知」的具體內容是「窮天理,明人倫,講聖言,通事故。」(《文集》)這里的「天理」主要是指仁、義、禮、智等封建道德,「人倫」、「聖言」、「事故」則是天理的闡發應用。
(10)朱熹談道德擴展閱讀:
朱熹思想的意義:
朱熹的理學思想主張通過人的自我發展來不斷促進社會的和諧發展。構建和諧社會受著方方面面的因素影響,而作為文化軟實力方面的因素在很大的程度上受到重要的文化傳統、文化思想、風俗習慣影響。
朱熹的思想蘊含著豐富的哲理,對於世人看待自身、看待社會有很積極的引導作用,而人作為社會活動的主體,人的文化水平的高低、道德素質的好壞、職業素養的深淺,看待事物的角度與思想都直接作用於社會的發展與構建。
提升個人素質、規范自身行為、樹立積極的處世態度與方法,不僅能提升個人的整體素養,而且能實現人際交往的融洽,促進社會的和諧穩定發展。
通過樹立人們正確積極的人生觀、價值觀,使人們在實現自身價值的同時為社會不斷創造價值,促進社會的飛速發展,全面進步提供了充分的保障。
通過朱熹的主要思想,我們可以深刻總結出他主張的關於人們「修身」、「滅欲」來加強自我道德修養,提升自身個人價值的觀念,由於其主旨思想明確,論述詳實,作為歷史悠久的儒家文化的重要領域和思想不斷傳承,它的傳播與教育有利於提高現代人們的道德水平,完善個人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