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道德理想
Ⅰ 道德理想的定義
指理想人格和理想的社會道德狀況。是個人和社會道德的最高境界。它一方面專體現理屬想的社會道德狀況,另一方面這種理想的社會道德又通過一定社會或階級的理想人物及其高尚的道德品質體現出來,是兩者的統一。 道德意識的內容之一。指人們基於對一定社會或階級基本道德要求的認識而自覺追求和嚮往的某種理想人格和理想社會中的道德關系。
人類的道德理想是歷史發展的產物和現實社會關系的反映。在原始社會里,道德意識中並沒有自覺表達的道德理想。從奴隸制時代開始,由於實際的道德和應有的道德狀況經常處於矛盾狀態,道德理想便作為一種自覺表達的願望包含在一定社會或階級的道德意識中。各個時代、各個階級的道德理想都同當時社會的現實需要或現實矛盾密切相關,它往往既是一定社會或階級激勵人們在道德品質和社會道德關系方面所追求的目標,又是一定社會或階級反對異已勢力和現存不合理現象的手段。它以當時社會或階級的基本道德要求為其內容。道德理想能不能成為人們熱忱嚮往和執著追求的目標,能不能激勵人們改善個人道德品質和現實道德關系,最終要看它是否正確反映了現實社會關系發展的趨勢,是否符合社會發展的要求。
Ⅱ 個人道德修養的重要性
道德修養是道德活動的重要形式。人們道德品質的形成,關鍵在於進行認真的自我修養。那麼什麼是道德修養呢?道德修養,是指人們在道德意識和道德行為方面,為實現一定的道德理想,自覺按照一定社會或階級的道德要求,所進行的自我鍛煉、自我改造和自我提高等行為活動,以及經過這種努力所形成的相應道德情操和達到的道德境界。道德修養的驅動力一般不是源於對個人直接利益的追求,而是遵循社會生活規律與法則,為著社會整體利益,檢驗和修正自己的思想和行為。這是人們的自我調適、自我完善行為,是將外在的道德規范內化為道德良心,使個人價值融入社會價值,使個體與社會整體及自然環境趨於和諧的過程。道德修養,是社會道德活動的又一種重要形式。
古今中外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都十分重視道德修養問題。中國春秋戰國時期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孔子就說,他最憂慮的事情是「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徒,不善不能改」。(《論語・述而篇》)孔子不僅強調「修己以敬」,而且強調「修己以安百姓」。認為只有修養好自己的品德,才能嚴肅認真地對待一切事物,也才能使百姓得到安定。孟子認為,一個要想能夠承擔天下「大任」的人,就要經過一番「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的修養功夫。秦漢出現的儒家著作《大學》、《中庸》,把「正心」、「誠意」、「修身」提到「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高度,強調「自天子以致庶人,一是皆以修身為本」。
馬克思主義不僅主張道德修養,而且為自我修養提供了理論依據與指導。馬克思主義關於人是社會的人、人的本質是一切社會關系總和的理論,使人類對自身的社會價值及其歷史使命有了新的覺悟。它把人類對自身的認識,推向了一個新的階段。人的本質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隨著歷史的發展不斷發展變化的。人的本質形成過程,就是一個自然人轉變為一個能夠掌握一定的社會文化,參與社會生活,履行某種社會角色行為的社會人的過程。人的社會本質是在社會關系中形成的。由此可見,道德修養,是人類成為從自然人到社會人、有別於動物的人,進而實現自身社會化的需要,也是人類能夠適應社會、滿足社會的需要;從而能動地培養改造社會所必備的一種生存與發展的能力。
Ⅲ 道德和理想之間有什麼聯系
道德品質;也稱「德性」,簡稱「品德」。個人在道德行為中所表現出來的比較穩定的、一貫的特點和傾向。是一定社會的道德原則和規范在個人思想和行為中的體現。由道德認識、道德情感、道德信念、道德意志和道德行為等因素構成。在中國社會主義時期,最高尚的、最能體現無產階級和廣大勞動人民利益的是共產主義道德品質。
道德理想;指理想人格和理想的社會道德狀況。是個人和社會道德的最高境界。它一方面體現理想的社會道德狀況,另方面這種理想的社會道德又通過一定社會或階級的理想人物及其高尚的道德品質體現出來,是兩者的統一。 道德意識的內容之一。指人們基於對一定社會或階級基本道德要求的認識而自覺追求和嚮往的某種理想人格和理想社會中的道德關系。
Ⅳ 個人品德的五個方面分別是
個人品德的五個方面分別是:
1、政治修養是道德修養的核心。加強政治修養是有具體的要求的,一個人不僅要加強理論信念的修養,還要有遠大的理想,要有堅定的理想信仰。
2、人格修養
所謂人格,更多的是指內外合一的道德境界。這種道德境界是建立在正確的人生觀基礎之上的。人格修養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個是自尊自重。自尊自重是形成崇高人格的內助力。
這就要求一個人不論在什麼情況下,都要尊重自己的人格和名譽,都要固守自己的高尚情操和精神家園,不論處於何時何地,始終能夠做到榮辱經緯分明,廉恥界限清楚。另一個是良好的品格養成。良好的品格養成不是一蹴而就,是用一生的時間來完成的。
3、心境修養
心境實質上就是一種平常、積極、知足、感恩、豁達的心智模式,是心理健康、人格健全的重要標志,是人生的最佳境界之一。
4、生活修養
加強道德修養,從時間和空間上看,主要由「工作」和「生活」兩部分組成。而且這兩部分緊密相連,相互銜接,相互貫通,相互促進。日常生活是容易失守的地方。
5、紀律修養
以嚴格的紀律約行、束心、養性。每個人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都能在紀律條規中找到基本依據。只有不斷加強紀律修養,自覺遵守和維護政治紀律、組織紀律、廉政紀律,才能做一個回顧人生能夠問心無愧的人。
Ⅳ 闡述自己的道德理想,從自己的心靈出發,考察自己想做具有什麼品質的人,什麼精神是你想擁有的
寫作思路:可以從無私奉獻,不自卑,勇敢自信的角度來進行闡述,比如「我」願做高山岩石之松,觸目展望美好的大千世界;「我」願在暴風雨中磨練自己,用『鐵肩擔道義』的無畏撐起一片志願的天空。」
正文:
「知榮辱、樹新風、我行動」道德實踐活動已在全國廣大未成年人中開展。這項活動從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實際出發,遵循未成年人的身心特點和成長規律,動員全國城鄉未成年人,弘揚社會主義榮辱觀,積極參與多種形式的道德實踐活動,從身邊的事情做起,從一點一滴做起,踐行道德規范,增強道德意識,養成良好習慣,培養高尚品質,做一個有道德的人。
人人都有自己的夢想,有的人夢想自己變聰明,有的人夢想自己變堅強,還有的人夢想自己變漂亮。而我的夢想就是自己變成一個自信的人。
你們知道我為什麼想變自信嗎?因為自我懂事起,十分害怕與遇到困難,很不自信,變得很自卑,害怕失敗。
那一次,爸爸帶著我來到游樂場學游泳,這也是我人生第一次學游泳。這里的小孩很多,都是在他們的爸爸媽媽指導下,很輕松歡快地游著。只有我一個人在旁邊默默的看著他們在那玩。爸爸走過來問我:「你怎麼不下水呀?」我努力的在臉上擠出了笑容說道:「好的,這就下來。」
爸爸好像看出我唯唯諾諾的表情,瞬間就微微一笑。安慰道:「每個人不管做什麼事,都要勇敢堅強地邁出人生第一步,只要你做了,才會明白很多道理,學到很多經驗,不要害怕,要相信自己。」
這時,爸爸給我支了幾招:要屏住呼吸,身體平衡放輕松,然後擺動手和腳,要像青蛙一樣泳動。爸爸說這叫「蛙泳」。剛開始憋氣時間很短,喝了很多水,還差點兒被水嗆到。那時我想要放棄,可是一想到爸爸說的話,我一定要堅持到底,因為只有這樣我才能把困難打敗,慢慢地就這樣我學會了。
我忽然醒悟:我不再自卑,反而我更加自信。就這樣我跑到一群孩子中間和他們一起玩了起來。盡管有兩個小孩用不屑的眼光看著我,但我完全不在意這些眼光,甚至我覺得比別人游得還要好。如果沒有自信,那就面臨著會失敗的結果,因為自信會給人一種積極向上的感覺,所以我們要成為有自信的人!
Ⅵ 我的道德理想作文500字
有人想當科學家、有人想當醫生、有人想當藝術家……而我的理想是當一名傳授知識給學生的老師。
有人說當老師有什麼好,每天要改一大堆作業,而且面對一些比較頑皮的學生,還要活受氣。再加上領導什麼的布置的任務,沒干一個月就累得不行。可我覺得,這又有什麼關系呢?老師是一個十分神聖而光榮的職業,而且當老師的看到學生有了成就或學會了知識,那種幸福的感覺是別人無法體會的。也有可能是家庭原因,爸媽的教育問題,所以我對老師這個職業有著不一樣的好感。當然,我並不是從小就想當一個老師,讓我萌生了這個想法的人是我的語文老師——張老師,
張老師是一個待人十分親切的人,所以班上的同學都很喜歡她。張老師還是一個獎罰分明的人,只要你做了對班級有貢獻的事,她一定會表揚你,甚至獎勵你獎品。但是如果你做錯了,她一定會毫不手軟的處罰你。但令我印象最深的還是她的教學方式。張老師每一次上我們的課都十分的認真,教科書上滿是密密麻麻的字,幾乎沒有一點空隙。而且,她是一個十分負責任的老師。每一次下課了,她都會留在教室里,幫我們解答問題。因此,我們班的成績也在級里名列前茅。所以說,老師就像辛勤的園丁,培育著我們茁壯成長。也就是這樣細小的細節漸漸讓我萌生做老師的想法。
雖然說這個目標離我還有很遠的距離,但我相信,只要我肯努力,我終究可以成為一名渺小而又偉大的人民老師。
Ⅶ 道德理想是什麼意思
指
理想來人格
和理想的
社會道德
狀況。是個人源和社會道德的
最高境界
。它一方面體現理想的社會道德狀況,另方面這種理想的社會道德又通過一定
社會
或
階級
的理想人物及其高尚的
道德品質
體現出來,是兩者的統一。
道德意識的內容之一。指
人們
基於對一定社會或階級基本道德要求的認識而自覺追求和嚮往的某種理想人格和
理想社會
中的
道德關系
。
Ⅷ 談談你對道德修養的認識
學習《思想道德修養》的心得體會
我一直喜歡學思想道德和政治這門課,因為我在生活中每每遇到不順心或生活學習有壓力時,我總是能按著以前政治老師教我們的思想方法正確的處理事情,上了大學又邁進了一個新的生活層次,要繼續學習生活,做社會分配給自己的任務,此時,我們不是只只孤身一人在生活的道路上前進,學校還為我們設立了思想道德修養課,它就象我們生活前進的指明燈,帶著我和我的同學們一起向前去。
到底思想道德可我有學了些什麼,又有什麼感想呢,我在這里總結下。
我認為,思想道德修養的學習重點,是在充分認識自己所處的時代特徵、歷史使命與成才目標和適應轉變、健康成長方面。生活對每一個人而言都是不容易的,把人生劃分成若干個階段,大學似乎是最美好、最重要的一段經歷。在《思想道德修養》課程中的第一章,就為我們詳細而系統地介紹了大學生活,使我們對自己的大學環境有了全面的理性認識,在一些突入其來的問題,有了應對思想准備和認識方法,起到了引路標燈的作用,對大學生活中的為人處事有了指南和參考。對新生的我們,面臨的問題和思想情緒不計其數,環境的陌生、生活的適應、學習的壓力、情緒的波動,總能在人最脆弱的時候蜂擁而上,加之我們的心態並不成熟,很容易被困難折倒,進入誤區。大學較以往的高中生活相比,完全是一種全新的階段,少了拘束,自由多了一些;少了督促,自覺多了一些;少了古板,靈活多了一些。這些新的變化要求我們學會接受並且適應轉變,健健康康地成長。《思想道德修養》課中從不同角度引導大學生正確認識大學及其大學生活,迅速調整方位,積極適應大學生活。
人的本質,人生理想,人生價值,個人與社會、國家的關系等是大學生經常思考的問題,當代大學生生長在改革開放年代,置身於多元的文化背景中,多重價值觀念的碰撞,復雜的社會現實和新舊體制轉換過程中出現的矛盾和問題,使其人生選擇尤為艱難。
學了《思想道德修養》後覺悟,作為一名大學生,必須把理想信念放在首位,把它作為自己的立身之本、奮斗動力和行為坐標。要認真學習《思想道德修養》課程,著眼於實際學業的運用、著眼於對實際問題的理論思考、著眼於新的實踐與發展,做到理論與實際、主觀與客觀的統一,在改造主觀世界的同時改造客觀世界,不斷提高政治敏銳性和鑒別能力。「正確認識個人與社會、國家的關系」,是人生觀教育的邏輯起點,只有正確認識個人與社會、國家的關系,擺正自我的位置,才能正確回答人生目的、人生理想、人生價值、人生責任、人生態度、人生尊嚴等問題。勤奮刻苦學習,永葆理論上的清醒和成熟。政治上的堅定來自於理論上的清醒,只有勤奮學習,才能有堅定的政治信念和判別是非的標准。為此,要切實把學習作為自己的第一需要,堅持用科學理論武裝頭腦,不斷增強學習的主動性、自覺性,強化系統性、條理性,以勤奮學習為先導,提高專業水平和工作能力,為創造性開展學習奠定扎實的專業理論功底。從審美的含義、標准講起,大學生應該正確認識美與丑,正確處理真善美的關系,創造美與享受美的關系,內在美和外在美的關系,樹立正確的審美觀,培養健康的審美情趣 ,形成高尚的審美情趣,塑造美的人生。市場經濟既是法制經濟,也是信用經濟。做誠實守信的大學生是對自己絕對的要求,敬業精神是成功者的必備素質,也是當代大學生思想道德修養的主要內容。
總之,《思想道德修養》課程是一門以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為指導,以為人民服務為核心、以集體主義為原則的社會主義思想道德修養教育課程,能使我們21世紀的大學生樹立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將自己培養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一代新人。
大學的生活是豐富人生的一種歷程,為我們大學生提供了一個廣闊的成長平台,我們要抓住眼前的任何機會去鍛煉自己,歷練自己,充實自己。一個學期下來,我經受了大學生活上的磨練、專業學習上的考驗,在老師們的教導下、同學們的幫助下,特別是學習《思想道德修養》課程後,我對大學生活和學習環境充滿了熱愛,以一種平和的心態處事,通過一些有益的活動,鍛煉了自己能力,增強了自己的人格素質,完善了自己人格魅力的修養和陶冶。我們應該做一個怎樣的人――學習《思想道德修養》的體會
--------------------------------------------------------------------------------
經過十數載的努力與拼搏,我終於如願地踏入了大學神聖的殿堂。大學,是漫漫人生旅途中一個重要的中轉站,是塑造人性的工廠,人將在這里得到前所未有的錘煉,它給人的感覺是那麼的神聖和美妙……然而,我們應怎樣「享受」這美妙的大學生活呢?大學四年應該怎麼過?你對這些問題的答案,將決定你將來應該成為一個怎樣的人。我們應該做一個怎樣的人呢?這是一個任何人都不易把握的人生大問題。
人是地球上萬物之靈,但即便是這樣,人也無法離開社會群體而單獨存活下去。進入大學校園,我們面對一個全新的學習生活環境,尋求友情,渴望關愛,呼喚理解和認同的需要與日俱增。正確的人際交往有助於信息的溝通,有助於協調人際關系和形成健康的心理。因此,為了結合自身營造一個良好的社會環境,我們在交往時要注意交益友,不要交損友,不能盲從行事,要有選擇地進行。不僅要「擇其善者而從之,擇其不善者而棄之」,而且要「兩害相權取其輕,兩利相權取其重」。
責任,是我們每一個生活在一定社會關系之中的人與生俱來的。世界上有許多事情必須做,但你不一定喜歡做,這就是責任的含義。說到一個人的責任,我覺得只要我們能切實地做到對自我負責和對他人負責就足夠了。我們不需要上升到什麼為國家、為人民的境界,那樣有點不切實際,做好自己,時時多為他人想想,我想這就足夠了。
而理想,是人生的精神支柱,既來源於現實,又高於現實。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要使有限的生命富有意義,必須有明確的奮斗目標和正確的努力方向。我們要樹立崇高的理想,並為實現它堅持不懈地奮斗,即使遭遇挫折,也不灰心,要迎難而上,積極向上,處處嚴格要求自己,我們要以崇高的人生理想激勵自己在人生道路上不斷地前進。
金無赤足,人無完人。當然,世上沒有十全十美的人,但我們必須不斷地鞭策自己,不斷地完善自己,就算將來不能給社會帶來什麼巨大的貢獻,但至少,我們也要做到無悔於心,無悔於自己!
你好、希望能幫到你哈!
Ⅸ 一個人道德修養的最高境界是什麼
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
中國儒家提出「天人合一」,人事必須順應天意,要將天之法則轉化為人之准則,順應天理,方能國泰民安。
表現在十個方面即「仁、義、禮、智、信、忠、孝、節、勇、和」。
「仁」:仁人、愛人、仁愛。自孔子倡導「仁」學以來,「仁」成為中華民族的「共德」和「恆德」。孔子把「仁」作為個人道德修養的最高境界,把「愛人」作為道德的根本要求,把「天下歸仁」作為最高的社會道德理想。講「仁」,就是講人與人的關系,講人對人的愛,由對父母之愛、兄弟姐妹之愛,進而推及對他人之愛。「仁」,不僅是最基本的德目,而且是最普遍的德性標准,講「仁愛」,成為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理念。中國人至今仍視為有德者為「仁人」,無德者為「不仁」。「仁愛」思想,作為幾千年來中華民族的主要價值取向和道德要求,滲透在中華民族的血液中,鑄就了中華民族的特殊品質。
Ⅹ 什麼是個人理想
個人理想:指處在一定歷史條件下和社會關系中的個體對於自己的未來物質生活、精神生活所產生的種種嚮往和設想。
包括個人具體的職業理想、生活理想和道德理想。個人理想當代青年的理想呈現出重個人理想輕社會理想、重近期理想輕長遠理想,對理想的價值性認識與真理性認識有矛盾,部分青年理想迷惘,表層理想的多元、多變傾向並對核心層理想產生沖擊的現狀。分析當代青年的理想現狀,找出引起問題的原因,對青年進行理想教育,幫助他們確立正確的理想,引導他們健康成長和成才,關系著國家的前途和命運,對於促進社會與人的全面發展具有重要的理論、現實和歷史意義。當代青年在生活理想上要追求健康高尚的生活方式,做生活的強者;在職業理想上要把社會發展需要和自身實際結合起來,成為社會的有用人才;在道德理想上要養成良好的品德,做高尚的人;在社會理想上要志存高遠,成為大有作為的人。當代青年有了正確的理想,才能「不畏浮雲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補充:個人理想的實現才是最現實實現社會理想的手段,沒有個人理想的實現作為基礎社會理想的實現更加無從談起。按照人的5大層次的需求,一步一步走才是最現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