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道德從何而來

道德從何而來

發布時間: 2022-05-11 10:25:38

『壹』 道德是如何產生的

道德是老子在道抄德經中的闡述,道襲德一詞可追溯到先秦時期思想家老子所著的《道德經》一書。

老子說:「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勢成之。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道之尊,德之貴,夫莫之命而常自然。」其中「道」指自然運行與人世共通的真理;而「德」是指人世的德性、品行、王道。但,德的本意實為遵循道的規律來自身發展變化的事物。

實踐或活動起源於慾望,而非理性。理性只能分辨對錯,而不引起任何活動,慾望正好相反,它能夠引起活動,卻不能分辨對錯。慾望能夠服從理性,也能夠反對理性。服從理性的慾望導致良好的選擇,反對理性的慾望導致較差的選擇,而道德正在於這種良好的選擇。

(1)道德從何而來擴展閱讀

馬克思主義對道德的定義

馬克思主義認為,道德是一種社會意識形態,它是人們共同生活及其行為的准則和規范。不同的時代、不同的階級有不同的道德觀念,沒有任何一種道德是永恆不變的。

道德不是天生的,人類的道德觀念是受到後天的宣傳教育及社會輿論的長期影響而逐漸形成的。這是一種道德相對主義,與之相反的主張則稱為道德絕對主義。道德很多時候跟良心一起談及,良心是指自覺遵從主流道德規范的心理意識。

『貳』 人的道德觀從何而來

所謂道德,最早被稱為社會契約,英國最早提出這個說法是在17c啟蒙運動的時候, 所謂社會契約,就是人與人在社會上交往的一些約定俗成的「規矩」,人們正是因為社會契約走到一起,形成了國家,在這個國家的人都要遵守這個社會契約。人的道德觀也就從此有了一個較一致的標准。這就到道德觀的來源。

『叄』 康德認為道德從何而來

康德認為,道德完全先天地存在於人的理性之中。只有因基於道德的義務感而內做出的行為,方存容在道德價值。因心地善良而做出的義舉,或是因義務而做出的德行(譬如軍人因救災而犧牲),都不能算作真正有德的行為。道德應當,而且只應當從規律概念中引申演繹而來。盡管自然界中的一切事物都遵循某種規律,但只有理性生物(人)才具有按照規律的理念而行動的能力(自由意志)。就客觀原則對意志的約束規范而言,其命令盡管是強制的,但同時也是理性的。這種理性命令的程式,就叫作「律令/命令/戒令(Imprativ)」。
律令有兩種。如果某種行為無關於任何目的,而出自純粹客觀的必然性,那麼這種令式才是定言律令。如果行為是實現目的的手段,則被康德稱為「假言令式」。康德認為,定言令式總是先天的(而不是後天的),又是綜合的(而不是分析的,即不是由其他前提演繹出來的)。「先天綜合判斷」故而也成為康德倫理體系的重要概念。

『肆』 職業道德從何而來

感謝邀請,這是我的最愛之一。

我認為這是您在學校,家人和朋友中觀察到的東西。我在寄宿學校長大,我們要遵循勤奮的例行程序。

這些經歷或我成長的方式幫助我發展了堅強的職業道德,誠信和可靠。在發生緊急情況或生病之前,我永遠不會紓困。它成為您生活的一部分,並與之共存。

希望我的回答會對您有所幫助。

『伍』 道德一詞從何而來

道德一詞在漢文中最早是分開使用的。中國商朝的甲骨文中已有「德」字,但含義廣泛。西周初年的大盂鼎銘文的「德」字,是按禮法行事有所得的意思。


道德


讀音:[ dào dé ]


釋義:社會意識形態之 一。以善惡評價的方式調整人與人之間及個人同社會之間關系的行為規范的總和。主要通過教育和社會 輿論的力量,使人們逐漸形成一定的信念、習慣、傳統而發生作用。由一定社會的經濟基礎所決定並為 之服務。


出處:《後漢書·種岱傳》:「臣聞仁義興則道德昌,道德昌則政化明,政化明而萬姓寧。」


白話譯文:我聽說仁義興起時,道德也會昌盛起來,道德昌盛起來,政治也會聖明,政治聖明百姓就會安康。




馬克思主義對道德的定義

馬克思主義認為,道德是一種社會意識形態,它是人們共同生活及其行為的准則和規范。不同的時代、不同的階級有不同的道德觀念,沒有任何一種道德是永恆不變的。

道德不是天生的,人類的道德觀念是受到後天的宣傳教育及社會輿論的長期影響而逐漸形成的。這是一種道德相對主義,與之相反的主張則稱為道德絕對主義。

道德很多時候跟良心一起談及,良心是指自覺遵從主流道德規范的心理意識。

『陸』 法律從何而來道德是法律的基礎,還是法律是道德的基礎

1、法律的由來

道德從最初的習慣演化而來,再從道德中逐漸演化成為獨立的法律。隨著國家的出現,法律也隨之強化。

2、道德是法律的基礎和最早來源

道德作為一個完整的概念,根源於風俗和習慣,在原始社會,人們生活在以血緣關系為基礎的氏族社會中,氏族成員之間主要靠風俗習慣調整的,從食物分配到婚姻締結,都體現了風俗習慣的積極作用。

然而隨著社會生活的復雜化,社會關系愈變得復雜,單純的靠風俗和習慣已不可能完全調整,因此道德便產生了,所以道德的產生並不是抽象的來源於人們的內心,更不是來源於宗教神學,而是在一定的物質基礎上產生的。


(6)道德從何而來擴展閱讀

法律與道德的關系

1、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內心的法律。法律和道德都具有規范社會行為、調節社會關系、維護社會秩序的作用,在國家治理中都有其地位和功能。法安天下,德潤人心。法律有效實施有賴於道德支持,道德踐行也離不開法律約束。法治和德治不可分離、不可偏廢,國家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協同發力。

2、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成功經驗和深刻教訓,把依法治國確定為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把依法執政確定為黨治國理政的基本方式,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這條道路的一個鮮明特點,就是堅持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強調法治和德治兩手抓、兩手都要硬。

『柒』 道德觀怎麼來的

道德觀是人們對自身,對他人,對世界所處關系的系統認識和看法。
道德首先是人自版身開始,所以道德觀權是自身對自身言行的評價開始。
有人說,符合道德說是對,就是善,就是好,不符合道德就是惡,就是錯,就是不好。
但從老子的道德經可以看到,人的言行符合道德是善,不符合道德是不善。善就是從不善來的,通過不斷地學習和實踐,人從不成熟到成熟,從不善到善。
如果自己沒有一個合理的道德觀,那就無法去評價別人的言行是否符合道德。

『捌』 道德的起源道德是如何產生的從何而來

在中國哲學史上,「道德」指「道」與「德」的關系。孔子主張:「志於道,據於德。」(《論語·述而》)這里的「道」指理想的人格或社會圖景,「德」指立身根據和行為准則。因儒家以仁義為道德的重要內容,故也以仁義道德並稱。《老子》中的「道」指事物運動變化所必須遵循的普遍規律或萬物的本體。「德」和「得」意義相近,指具體事物從「道」所得的特殊規律或特殊性質;對於「道」的認識修養有得於己,亦稱為「德」。《老子·五十一章》:「道生之,德畜之……道之尊,德之貴,夫莫之命而常自然。」認為「道」和「德」雖尊貴,卻不是什麼主宰(「命」),而是一切任其自然的。韓非認為:「德者道之功」,把「德」釋為道的功用。北宋張載提出:「德,其體;道,其用,一於氣而已。」(《正蒙·神化》)認為「德」是氣之體,「道」是氣之用。

老子所寫的《道德經》受全世界推崇,是相當出色的一部著作!

『玖』 道德是從哪裡來的

我來談一點淺顯的認識,道德的形成,首先是人的本性,人類天生具有的憐憫與同情心,以及生存所必須的平等、合作、互信、自律。促成了道德的形成。動物是沒有道德觀念的,只有人類才形成了道德觀念。我們最常聽到的一句話,某人做了缺德的事,會遭到挨罵不是人,是畜生。一些哲人對人類道德行為的研究,引導而形成了今天的道德標准,道德與文化密不可分,西方最初道德的形成是在宗教的推動下形成的,例如《聖經》,便是人與上帝簽定的契約。中國則是在國學的影響下形成了我們今天的道德體系。亞當斯密在《道德情操論》中的「正義的作用」中說:

「人的天性決定了只有適應其所處的自然環境,才能夠在社會中得以生存和發展,這是被大量事實所證實的。我們每個人都應該真誠友善的對待身邊的人,並且學會如何感恩。因為社會有了人們的以禮相待,互敬互愛,才能充滿平和、溫馨、關愛,從而不斷地向前發展」。
「人之初,性本善」說明了人的正義要求是與生俱來的,當人還在幼兒的時候,就已經具備了朦朧的同情心,情感體驗正在形成,當你逗他笑的時候他也會開心的笑,而當你傷心哭泣的時候,他是無論如何笑不出來的。人雖有善的一面,同時也有惡的一面,自古人的生存,必須向外界尋求食物、用品等,自私、貪婪也隨之如影隨形。人類光靠道德約束僅僅是不夠的,於是就有了法律。

『拾』 誰給我理性的解釋:窮人的道德從何而來

1、道德是由經濟基礎決定的,不同的階級有不同的道德。「窮不幫窮誰照應」的習語版反映了經濟關權系是窮人道德的一種來源。
2、道德是以人性(包括自然、社會和精神三大屬性)為基礎的,不同的階級有共同的道德,例如,不隨地吐痰,不隨意裸露等等。「立德做人」的詞語反映了人的屬性是窮人道德的一種來源。
3、道德是以自律為主、以他律為輔的社會規范,是以人格為形式的,道德和品德相提並論時,道德主指外在的規范,品德主指是否遵守規范。「貧賤不能移」的名言反映了高尚人格是窮人道德的一種來源。
(回答完畢,若有價值,請予採納)

熱點內容
法律援助家庭貧困申請表怎麼填 發布:2024-11-03 02:28:22 瀏覽:118
家長會假勞動法 發布:2024-11-03 02:27:29 瀏覽:307
非責任事故法律依據 發布:2024-11-03 02:12:58 瀏覽:864
勞動法關於拖欠工資的條款 發布:2024-11-03 01:48:40 瀏覽:225
寧波大學訴訟法研究所 發布:2024-11-03 01:31:10 瀏覽:911
遼寧省北票市人民法院 發布:2024-11-03 00:47:34 瀏覽:511
法治解難題 發布:2024-11-02 23:54:00 瀏覽:17
政務院和法院 發布:2024-11-02 23:47:43 瀏覽:427
一般來說法院受理勞動爭議案件 發布:2024-11-02 23:33:08 瀏覽:576
快遞條例屬於行政法規 發布:2024-11-02 23:08:48 瀏覽: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