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偽道德
❶ 中國人性論總結
人性善惡是中國哲學的重大問題,自古以來人們爭論不休,可歸結為四種觀點:性善論、性惡論、性無善惡論、性亦善亦惡論。
1.性善論。中國古代一種主張人性本善的理論。戰國時孟子首先提出。他認為,人性即/人所以異於禽獸的本質屬性,具體指「惻隱」、「羞惡」、「辭讓」、「是非」等四種道德心理,它們是仁、義、禮、智四德的根始,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肯定四德之善是四端之心的擴充和發展。後儒的人性論,雖各具形式,但大多肯定人性中具有為善的心理根據,並賦予無不善的價值規定,以為人性之根本。孟子都以為只有使人與動物區別開來的人之所以為人者才是人性。這就將人性與人性的一部分(亦即人的特性、人性的高級部分)等同起來,因而是片面的、錯誤的。
2.性惡論。中國古代一種主張人性本惡的理論。戰國荀子首先提出。荀子認為,論性必先明/性偽之分不可學,不可事而在人者,謂之性;可學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謂之偽。目好色,耳好聲,口好味,心好利,骨體膚理好愉佚等不待事而後生的感性慾望就是人之所生而有的自然本性。禮義道德則是後天的人為。強調:如從人之性,順人之情,必出於爭奪,合於犯分亂理而歸於暴,故必將有師法之化,禮義之道,然後出於辭讓,合於文理,而歸於治。用此觀之,然則人之性惡明矣,其善者偽也。認為孟子視人性為善,是不及知人之性,而不察乎人之性偽之分者也。否定善的先驗論,而賦予人的自然屬性以惡的價值評價,或以自然屬性為後天行為惡的根源。據此論證了禮義的起源和禮法兼治的必要性和合理性。同時又為/化性起偽的道德教育和道德修養提供了理論依據。漢以後,由於正統儒家一般都尊德性而貶情慾,性惡論的影響不及性善論大。孟子是性善論的代表,荀子是性惡論的代表。二者看似相反,實則錯誤相同。這可以從兩方面看。一方面,人性本來是多元的:既固有同情心而能利他,又固有自愛心而必利己。可是,孟荀對於人性的界定卻都同樣是片面的;孟子以為人性僅僅是同情利他;荀子則以為人性僅僅是自愛利己。另一方面,道德之真正目的、道德終極標准本來是增進社會和每個人利益。可是,孟荀卻都是道義論者,都誤以為道德目的在於完善每個人的品德,因而便把品德的完善境界無私利他亦即所謂的仁奉為評價行為善惡的終極標准。荀子用它來衡量他所謂的人性,自然要說人性是惡的,因為自愛利己不是品德的完善境界,不符合他所理解的道德目的和道德終極標准;反之,孟子同樣用它來衡量他所謂的人性,自然要說人性是善的,因為同情利他是品德的完善境界,符合他所理解的道德目的和道德終極標准。
3.性無善惡論。戰國告子的人性論觀點。語見孟子告子上。從生之謂性立論,認為人的自然屬性本不具道德意義,善惡的產生乃後天習俗所致。性猶湍水也,決諸東方則東流,決諸西方則西流。人性之無分於善不善也,猶水之無分於東西也。還以杞柳為喻:性猶杞柳也,義猶木否木卷也;以人性為仁義,猶以杞柳為木否木卷。看到性和仁義道德的聯系與區別,對以後人性論的發展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北宋王安石認為性生於情,有情然後善惡形為,情當於理,則善;不當於理,則惡。而性不可以善惡言也。明清之際王夫子提出/性日生則日成,習成而性與成,認為純疵,善惡並不決定於初生頃命之性,而主要由後天習成,體現於現實人性即成性之中。近代康有為曾肯定告子之說:凡論性之說,皆告子是而孟子非。認為:性者,生之質也,未有善惡。萬木草堂口說而人之為善或為惡則決定於後天的學,否定了善惡天賦的道德先驗論。性無善惡的錯誤,就在於把人性這種人生而固有的自然本性當做自然界之事物,因而由自然物不可言善惡而得出結論說:人性無所謂善惡。
4.性亦善亦惡論。此觀點始於戰國時的儒家世碩,發展於漢儒董仲舒,至楊雄則提出/性善惡混的著名論斷:人之性也,善惡混。修其善則為善人,修其惡為惡人。氣也者,所以適善惡之馬也與!認為在人的天性中,並具善、惡兩種因素,兩者混雜。而善人、惡人之分則決定於後天的修養;發揚善的因素則為善人,發揚惡的因素則為惡人。而人的氣質,就是向善或向惡的憑借。其說是對孟子性善論和荀子性惡論的折中。持這種觀點的人認為人性既固有同情心而能利他,又固有自愛心而必利己,是比較全面的,避免了性善論和性惡論的片面性。但是,對於另一個前提,即善惡標准,它卻與性善論、性惡論犯了同樣的錯誤:片面地把仁、無私利他奉為評價行為是否道德的惟一準則。這樣,它便與性善論和性惡論一樣,認為自愛利己是惡,而同情利他是善,只不過它把二者均看做人性罷了。
❷ 什麼是偽道德老人為什麼喜歡利用道德來說年輕人
用一種道德觀念統領全民,要求萬眾一心,步調一致,是荒唐的。人間沒有"君子國",刻意求之,結果可能是"偽君子國"。——"范老"道德思想研究(之一):自由是道德的靈魂此開卷第一回也。寫完《序言》,我就知道這回的玩笑開大發了,沒讀過幾本有關道德的書,連"范老"的文字也僅限於《序言》中列舉的幾篇,談什麼"研究"啊。但開弓沒有回頭箭,郭象不會注莊子,那就讓莊子注郭象吧。先向"范老"說聲抱歉吧。一范美忠被都江堰市教育部門責令解聘的消息傳出後,博聯社博友周治國提出為他捐款,不少博友表示響應,我也是響應者之一。一場地震把他的"道德"震沒了,一篇言論把他的工作震沒了,這不是"雙料災民"么。但捐款不是一廂情願的事,總得受捐人接受才行吧。於是我給在成都的一位朋友發簡訊,"我要給范美忠捐款,請你幫助查一下他的手機。"朋友立即回復"好的"。第二天又回信,"經上網檢索,成都市有547個范美忠,你說的是那一個?"暈!你居然連"范美忠"都不知道,你還算成都人嗎?就是那個不顧學生死活自己先跑的那位。電話里我給他介紹半天。朋友說,范美忠那一瞬間的表現一點都不奇怪啊。你知道天搖地動那一刻我是什麼感覺嗎,一句話:傻了!誰經過這事啊?都不知道怎麼保護自己,更別說考慮別人。我的鄰居夫婦倆在地震發生那一刻奪門而逃,從十樓跑到五樓,才意識到半歲的小女兒還在搖籃里睡覺呢,你能說他們不愛女兒嗎?英雄確實有,但絕大部分災民都是范美忠,這是人自救的本能啊。你也不想想,這次地震七千多間教舍倒塌,上萬學生死亡,有多少老師是等學生都跑出教室自己才跑啊,"先跑"老師應當是大多數吧。樓說一聲垮就垮了,就幾秒鍾的事,要求老師最後一個離開,不等於讓老師給學生陪葬嗎?但教師法、未成年人保護法都規定老師對學生有保護、監護的責任。我說。那得分什麼事。老師的責任是"有限責任",不是"無限責任"。讓老師搭上命去救學生,除了老師自己願意,任何人、任何組織都沒有這個權利。老師的命就不是命嗎?你給老師發多少工資?老師死了,他的父母、孩子誰管?我說誰說你對范美忠不了解,你簡直就是范老師的"知音"啊。朋友說,因為我經歷了地震。二昨晚正要"研究范美忠"呢,有師弟從南方出差來京,說一塊坐坐。席間談到了這次為地震災區捐款的事。他說,他已經捐了六次了,回去還有一次,還不知會有幾次。這哪是捐款啊,簡直就是攤派!因為范美忠在博文也說到捐款的事,或許可以相互啟發,我讓他說得詳細點兒。他說,第一次本單位組織捐款,場面相當感人。與往常捐款一樣,單位提出了一個參考數字,處級1000,科級500,一般幹部300。這個數字一出,大家都覺得標准太低了。一位科長對單位領導說,愛心不該論等級,分高下,我這次要冒犯您了。他一下就捐了2000。幾乎所有人都是"上浮一級"地捐。那一次大家都是出於真心,自覺自願。很多人還通過社會渠道悄沒聲息地表達了愛心。但接下來就讓人感覺不好了。豎著來的,橫著來的,行政渠道的,社團管道的,名義上是自願,實際上你能自願嗎?別人都捐,你不捐,往小說是沒有愛心,往大說是你不服從組織安排。哥哥,你說這還叫捐款嗎? 這不叫捐款,這叫「政治」。他又說,我們不知道這各種名義的捐獻都干嗎使了,是不是能按我們所願全部捐給災民,我們只有捐獻的義務,沒有知情的權利。但有一點是肯定的,那些組織捐獻的部門,有功可表了。 我想,這就是范美忠所說的"道德綁架"。大地震以來,與愛心一起潮湧的,就是"道德綁架",即以公眾道德的名義,譴責別人,要求別人,甚至強制別人。遭遇道德綁架的人,又豈止王石、劉翔、姚明。一個習慣了被道德綁架的民族,都已見怪不怪,安然受之。但范美忠看不慣,他自述寫那篇博文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對道德綁架的反感"。他說:"既然是捐款,就應該是自願,不是強制的義務。既然這樣,不捐也沒什麼可以譴責的。如果他捐了,無論多少,哪怕是一塊錢,也表示感激,如果我是受惠的災民。但看到王石居然被逼得道歉的時候,我心裡實在不是滋味,對這些道德家產生了強烈的反感。""道德綁架",顯然是一個形象的說法。被匪徒綁架,會失去自由;被"道德綁架",也意味著失去自由——心靈和意志的自由。 三中國的漢字都是有來歷的,往往蘊含著中國人最初始的文化價值。你看"道"字,從首從車,"老大"坐在車上,是為"道",象徵一種至高無上的主宰;再看"德",從雙人從心,從雙人意味著"德"是用來處理人際關系的;從心,即"德"一定發乎人的內心,是人自覺遵從自願奉行的規范或行為。查漢語詞典,"德"還有一個寫法,就是"直"下一"心"。存乎道,發乎心,施於人,至於善,這就是"道德"。法律上對人有"責任行為能力"的區分,道德也同樣存在這個問題。道德主體也一定是具有部分或者完全"責任行為能力"的人。父母領著三歲的孩子去捐款,捐給誰、捐多少,父母說了算,那孩子就不是道德主體,充其量算個道德見習生。一個瘋子罵你,罵得再狠,恐怕也不能斥之為"惡",因為他沒有"責任行為能力"。責任行為能力,即自我判斷、自我選擇、自作主張、自負其責的能力,即道德主體的權利。飛機、輪船、火車、公交車等公共交通工具的駕駛員,法律沒有賦予他們"緊急避險"權利,在發生突發事故時,駕駛員不能"先跑"。先跑了,就是違法,後果嚴重的還要追究刑事責任。但法律沒有規定教師不能"緊急避險"。所以,地震發生時,范美忠的"先跑"還是"後跑",只是一個道德選擇。如果說"先跑"意味著自私,"後跑"意味著高尚,那麼自私也是一個選項。如果認為范美忠只能高尚,不能自私,你自私了我就要罵你,甚至要處罰你,實質是無視他作為道德主體的權利。這就是"道德綁架"。遺憾的是,反對"道德綁架"的人,最後被徹底"綁架"了。四道德主體的權利,我認為至少涉及三個面:一是道德觀念的選擇。比如什麼是老師的"底線道德",范美忠認為,"做文科老師,在課堂上,教歷史,教政治,應該說真話,不應該說一些人雲亦雲的話,不應該欺騙自己,欺騙學生......我對這種道德觀很看重,一個老師做到這方面就可以了。"他不認為老師的"底線道德"是有人認為的"冒生命危險去履行責任"。他說,"我之所以覺得我的跑是無可指責的,從職業道德上講,就是因為我覺得我確實有帶學生的義務,但沒有冒死的危險去疏散學生的義務。"二是道德目標或境界的選擇。有人把人的道德境界分為"高尚"、"普通"和"卑下"。范美忠也不否認有"高尚"的道德,他說,冒生命危險去履行責任,"如果別人自願選擇,那是高尚。" 他顯然沒有選擇"高尚",那他選擇了什麼呢?他說,"冒生命危險去履行我的責任,那根本不是道德的問題。"他認為他的先跑"只是本能反應而已",是一個下意識動作,根本不是在分析、判斷、選擇基礎上做出的決定,所以不是"道德的問題"。也就是說,就他的"先跑"而言,對他進行道德評議,是一個偽命題。我不認為這是"狡辯"。人是血肉之軀,面對突如其來的災難和險境,表現難免反常。一位名博在博文中自述,在炮火連天的中東戰場上,他就曾被嚇得"頭發直立、兩股顫栗、幾乎尿褲子",我想沒有多少人會因此認為他膽怯、懦弱。一種本能的生理反應,跟道不道德無涉。假如范美忠膽子再小一些,當時沒有被嚇得"先跑",而是給嚇暈倒了,最後被學生拖出教室,因為是「最後」,會不會有人因此認為他"恪盡職守"?或者被有關部門一番包裝,弄成一個"抗震英雄",被領著到處報告英雄壯舉也未可知。三是對道德行為的選擇。早年有一個笑話,上小學的兒子讓爸爸幫他"解詞",孩子說"驕傲",爸爸說"牛×唄";孩子說"謙虛",爸爸說"裝×唄";孩子說"奉獻",父親說"傻×唄"。這笑話當然是諷刺爸爸的粗陋和沒文化,但啟示意義在於,同樣一個行為,站在不同的角度,評價就會不同。北京一個老頭常年上街義務鏟除各類"小廣告",上了電視。有人贊許,說老頭「高尚」;有人不以為然,認為那是市容部門該管的事。依據你認為的"高尚",就判定與這個老頭認識和行動不一致的其他人"不高尚",不合適吧。"道德"作為一個形容詞,就是"善"。"善"在哲學上屬於價值判斷,不可能脫離判斷主體而存在。所以,"道德"是相對的,不是絕對的。由於人的價值觀念、價值判斷、生活目標、行為方式的不同,人類道德必然呈現多樣性和差異性。對人進行道德評價是危險的。用一種道德觀念統領全民,要求萬眾一心,步調一致,是荒唐的。人間沒有"君子國",刻意求之,結果可能是"偽君子國"。五從道德實踐者是否擁有道德權利而言,可以把道德劃分為"聖人的道德"和"公民的道德"。傳統中國幾千年奉行的都是"聖人道德"。道德信條和規范是"聖人"制定的,目標也是教人做"聖人"。聖人道德是建立在"人性本善"的哲學基礎之上,但自私自利卻是人性的本相,所以從目標設計上,聖人道德就是違背人性的;實踐上多藉助強權,強買強賣的,"理解要執行,不理解也要執行"。在傳統中國,你要做什麼樣的人,由不了你,聖人道德的推行者(及其臣民)說了算。你自私,也不能表現出來,而要"裝高尚",否則就可能遭遇唾沫星子和懲罰。說徹底些,聖人道德治下,人根本就不是道德主體,只是盛裝道德的容器。公民道德,是區別於聖人道德的全新的道德觀念和體系。它是是建立在"天賦人權"、"人人生而自由"的哲學基礎之上,觀念由我,境界由我,舉止進退亦由我。我可以質疑,可以說不,可以"非千萬人,吾往也"。一句話,我的道德我做主,只有法律是底線。其實生活中的范美忠並不像他自我表現的那麼"壞",不少學生撰文稱贊他,他跟母親的關系也不錯。他所以要把那一刻的行為曝光、放大,把一些表達推向極端,其實多少有些惡作劇,目的就是要"刺刺某些道德家"。他的"以身試德",成效顯著, "道德家"們大為光火,口誅筆伐之外,把他吃飯的傢伙事兒也給砸了。范美忠撕開"聖人道德",呼喚"公民道德"。他是地震的"逃兵",卻是思想的鬥士。
❸ 人性一般指什麼
人性,顧名思義,指人的本性。人性有兩種含義,一種含義是作為中性詞,在中國文化中,對人的本性,有人性本善論的觀點,以儒家孟子為代表,也有人性本惡論的觀點,以儒家荀子為代表;一種含義是指作為人應有的正面、積極的品性,比如慈愛、善良,類似於英文中的Humanity。通常所說的人性,以後一種涵義居多。(來源: 人性 南豐公益書院 )
人性,實在是個古老的話題,也是個答案眾多的話題。孔子曰性相近,承認有人性,但未說人性是什麼;孟子說人性善,荀子說人性惡,告子說無所謂善惡,又說食色性也,等等。中國的聖哲前賢們大都從社會倫理角度闡發人性。文藝復興後的歐洲資產階級則把人性看作感性慾望、理性、自由、平等、博愛等等,他們大都從人的本質存在、天然權利等角度來闡發人性,起因則在於反對封建制度對個性的束縛。
我對此的心態則是:那麼多大學問家對人性都未能給出一個公認的答案,以我等之能當然更是望塵莫及;可既然已經有那麼多答案,再來一個嘗試又有何妨?
我探討人性的目的在於:如何更好地解釋、激發、引導、組織人類行為,如何更好地實現人類存在。由此,我便不管別人對人性是怎樣理解的,只是按照下面的含義來界定人性:
人性就是從根本上決定並解釋著人類行為的那些固定不變的人類天性。
顯然,這種人性具有對人類的普遍適用性,並在深層制約著人類行為。此種人性,與其叫做人性,倒不如稱作「人類的天然法則」更為確切。
❹ 真道德與偽道德的根本區別是什麼
真道德抄的宣揚者和受教育者都同時遵守
並且真道德具有良性社會公益價值
偽道德的宣揚者自己並不遵守
甚至根本不相信自己的說教
偽道德也無法真正起到教育作用
真道德與偽道德的根本區別在於
是否能夠產生真切實際的教育功能
❺ 王小波的《思維的樂趣》里的一個問題
首先要通讀全文,就你明白王所謂"道德"的精英指的是什麼,知識分子固然是研究知識的,也正是因為有了知識做底蘊才更好地理解道德並遵守道德。但國人似乎反過來,因為知識不多,甚至欠缺得很,開始胡攪蠻纏地指責某些行為正常的知識分子,並以「道德」的名義。
這里的道德,在我看來是「偽道德」,是違背甚至壓抑人性的,反人性的必然不能被作為道德標尺。咱們還是好好研究科學知識吧,連科學知識都整不明白,又怎能道德是什麼。
❻ 制度替代人性,作文800字
制度替代人性
近日,在鄭州市某家屬院,一名男子持刀致人一死一傷後自殘,被送到醫院後危在旦夕,但嫌犯親屬、公安機關以及民政部門都拒絕救助。危機關頭河南商報記者白潤岱出資2000元救助嫌犯使其保住性命。
不過,此舉引起社會的廣泛爭議,有人認為這是義舉,而不少人卻指責這是作秀。(《新京報》)
姑且不論當事人的動機何在,至少在這一事件中,任何的道德評判首先都要讓位於最基本的法律判斷,即嫌犯是否應當得到必要的救助而不至於因傷喪命。
毋庸置疑的是,出資的記者並沒有救助嫌犯的法定義務,否則他的舉動就不過是正常的履行職責行為,根本不具有任何道德上的可褒揚性。如果救助包括嫌犯在內的所有「困難人群」,是一個社會最基本的倫理和法律底線的話,那麼,沒有履行救助義務的相關政府機關當然難辭其咎,但這是否意味著沒有法定職責的個體,其所進行的救助行為就具有先驗的不正當性?
事實上,在救助弱者的問題,政府部門法定職責的「缺位」,並不必然導致出於天理良心的個體「越俎代庖」行為的「越位」,因為兩者並非一個簡單的非此即彼的判斷。雖說法治社會的建構,需要的是盡可能地釐清法律和道德界線,力戒以道德評判法律的做法,但對於私人的自主選擇這是不適用的。
就記者出資救助嫌犯而言,這僅僅是道德高尚者一次踐行內心道德准則的行為,對於這樣的舉動,不僅屬於當事人自由的范疇,更應該是為社會所鼓勵的「多多益善」的舉動。任何人都沒有理由指責一個挽救了生命的個體。任何社會的道德批判,以動機評判個體的做法無疑都是一種可怕的「誅心論」。事實上,「救人的結果」就是最真實的動機,也是最無可辯駁的事實。
法律中有一個基本的信條是,人永遠是目的,而制度不過是實現這一目的的手段。可在這次閃耀著人性光芒的「道德救贖」中,當事人卻遭遇了赤裸裸的制度綁架。之所以有論者要指責當事人在作秀,一個最重要的理由在於,個體的義舉難救制度之弊,無疑從理論上講這是正確的,但這是不是意味著,在制度存在弊端或者制度的執行者沒有履行職責時,那些主動伸出善良援助之手的個體就應當為「制度的弊端」背黑鍋?
制度的完善的確是人人嚮往的勝境,但一個不言自明的事實是,世界上永遠都不會存在十全十美的制度,更何況即便存在,還有人的操作過程這一必然的過程誤差。既然我們都可以為「制度之弊不能免除個人責任」而鼓與呼,那麼為什麼對那些用自己的一己之力救贖制度弊端所造成結果的個體來說,哪怕是微薄的支持與鼓勵,都是一種奢望呢?
無論如何,制度建構的目的都是為了溫暖人心,而不是泯滅人性中善的火種。可惜的是,在太多人自以為是的「制度綁架」中,所能看到的不過是拿所謂的「制度」去為冰冷人心張目的偽道德,相比於熱情的「道德救贖」所散發出來的人性光輝,它們顯得是那麼的渺小和猥瑣。
請先把自己還原為一個「人」
無論我們從事什麼職業,擔負什麼工作職責,都該首先把自己還原為一個「人」,並以最基本的人性來衡量和審視自己「職務行為」可為不可為。
8月30日,一位重慶商場保安因一名「棒棒」(重慶當地對臨時搬運工的俗稱)衣衫不整在商場外納涼而對其大打出手———這一暴力行徑被網友以圖文形式記錄,並被上傳網路乃至出現在平面媒體上,格外醒目地躍入人們的眼簾(據《南方都市報》)。如此冷酷的一幕,刺激人們的心靈,燒灼大眾的神經。而在此之前,類似的「冷血案例」還有陝西寧陝縣民政幹部諶太林和北京通州某派出所兩位民警如出一轍的「扔人」事件……
在人心向善、社會文明程度日益提高的今天,出現此類冷血行徑,不禁讓人發問,這些原本藉以為民服務者的人性良知何以淪喪至此?
通州民警為自己「扔人」行為辯解說是「執行上級(值班領導)命令」,民政幹部諶太林「扔人」則是為了迎接衛生檢查而執行的「緊急任務」,而那個重慶保安似乎也理直氣壯地認為自己是在維護市容市貌的「整潔美觀」……而我們從中可以看到,他們的冷血舉動是以政府官員、警察、保安等職務或職業身份執行的職務行為。
但在這些所謂的「職務行為」下,他們非但沒有展現出其應有的職業素養以及諸如「善意」、「同情」、「憐憫」等人性美好的一面,取而代之的是麻木不仁、冷酷無情的「職務暴行」,而更讓人憤慨的是他們對於這些泯滅人性的所謂「職務行為」的習以為常———事後他們缺乏起碼的捫心自問和自我譴責。比如,陝西寧陝縣一位知情人則透露,陝縣和鄰縣將流浪漢彼此扔來扔去,已經成了當地民政部門的「保留節目」。
孟子說過:「惻隱之心,人皆有之……無惻隱之心,非人也。」如果以此作為判斷人與非人的標准,那麼以上的那些職能人士無疑已經是「非人」了,因為他們失去人性之中應有的「惻隱之心」。
從更深的意義上說,這種因無意識而產生的「習以為常」和「麻木不仁」才是真正讓人感到可怕的,因為它展示出來的是人性的異化和迷失。如果聽之任之,那麼在社會其他更廣泛領域內都可能出現類似這種只顧履行職業職責,而枉顧自身人性善惡底線的「職務暴行」。
職責的最高境界乃是保護「人」的權利和自由,機械、不加反省地一味遵從「上司」的「命令」,其實是對職責的誤讀,即使在《公務員法》中,也有上級錯誤命令下級有權拒絕的規定。一個人扮演的社會角色以及工作職責可能千變萬化,但撇開社會角色、職責的區別,究其本源,我們首先都是一個「人」———一個有肉有血,有情有感的個體的「人」,還應具有諸如善良、溫情、憐憫、惻隱之心、羞恥之心等普遍的美好的人性。
這些冷血案例應當引起每個人思考的是,無論我們從事什麼職業,擔負什麼工作職責,都應首先把自己還原為一個「人」,並以這些最基本的人性來衡量和審視自己「職務行為」可為不可為———只有這樣才不至於讓自己在履行形形色色的工作職責中喪失作為「人」的本性,從而避免自己在不自覺地成為以「職責」的名義濫施「職務暴行」的施虐者。
社會中那些庸常的惡
求職者蘇某被深圳寶安區福永一家職介所騙走二百元錢,多次討要無果後,一怒之下買來汽油,燒傷職介經理。(《晶報》)
——這幾十個字的漫不經心的簡略敘述,就簡略了兩人命運的痛苦轉折:經理全身燒傷面積90%,隨時都有生命危險;蘇某體表45%的部位也被燒傷,而此時,他的身份也由受騙的求職者變成了縱火嫌疑人。
類似的案例並不鮮見。幾年前,一位「英雄」的事跡讓我感覺像吃了一隻蒼蠅:一位挑擔賣水果的「走鬼」(南方方言對小販的歧視稱呼),在經過市中心區時,被一幢大廈的保安攔住,不由分說沒收了那擔水果。「走鬼」磕頭、下跪、哀求,保安就是不還。第二天又來,還是不還。第三天再來,不僅不還,還惡語相加,僅回了一句嘴,就被野蠻地毆打,「走鬼」忍無可忍,拿起水果刀一刀捅向保安,就這一瞬,年僅二十歲的保安的生命就戛然而止。這名保安後來被塑造成了英勇殉職的英雄,有關方面還向其家屬發放了巨額撫恤金。
所有的生命都應該得到尊重,無論他是求職者還是經理,是保安還是「走鬼」;同樣,所有的罪惡都不應原諒,無論這罪惡是縱火、殺人,還是掠奪看起來是多麼不起眼的二百元人民幣或一擔水果。
在中國,有些在農村難以謀生的農民賣掉家裡的豬、鴨,再向親朋好友們東挪西借,才湊足路費奔向城市。他們在城市裡,或者當無根的「走鬼」,或者寄希望於找一份工作,而他們進入城市的所有家當,就是那被沒收的一擔水果或者被騙走的二百元人民幣。他們就指望這些城裡人不屑一顧的家當,雞生蛋然後蛋生雞,艱難地在城市生根、發芽,為家裡的老父母賺一點醫葯費,為孩子湊一點學費……這是他們的希望和生命。
——同情和憤怒相互交織,讓我們唏噓不已。
二百元錢或一擔水果或許是悲劇的起因,但根源還在於事件中受害者的邪惡。而這邪惡,在一般人甚至公共管理機構看來又不是什麼大惡,但這並非大惡的邪惡卻超過了嫌疑人的承載能力,那惡擠壓著忍受的底線,點燃了人性扭曲的復仇怒火。
我將這類看起來並非大惡的邪惡,稱為社會中庸常的惡。類似的還有:一年輕人摸了寵物狗一下,就被狗主人以狗受驚嚇為由,逼著當街下跪;一農民損壞了一縣建設局長家牆壁上的一塊瓷磚,就被局長大人串通當地交警部門開出巨額罰單;酒吧里一人看了另一人一眼,就被打成重傷等等。這類庸常的惡,往往會引起更大的沖突,引來暴力和血腥。一旦發生悲劇,我們人性中的憐憫和同情真的很難找到揮灑的方向。
而更令我悲哀的是,這類惡的主角有的是如那位縣建設局局長那樣的強勢;有的其實也是社會的底層,如保安、收費員、治安員等。他們在城市裡同樣無根,相比於一般的市民而言,他們是無產者;但他們相比於「走鬼」、「垃圾蟲」(南方方言中對拾荒人的又一帶歧視的稱呼)而言,他們卻找到了優越感。於是,將平時所感受到的屈辱、將縈繞在心間揮之不去的被剝奪感,毫無保留地強加給比他們更低的群體。
當社會經常出現這類事件的時候,當然相關的制度應該首先檢討,如戶籍制度,如城鄉、地區差異,還有起點公平、教育等,都應受到責問。但是,我這里想著重指出輿論在其中扮演何種角色。
近來有一種濫用同情心的傾向。打工者殺了主管,媒體著重將打工者塑造成社會制度的受害者,而主管被謀害的生命及其家人的悲傷則被輕描淡寫,如深圳的阿星殺人事件;再則,一年輕人將一小女孩從橋上扔下,媒體進一步追問後推論,這個年輕人因錢被騙,才將怨氣發泄到無辜的小女孩身上,最後還是歸咎於社會治安問題,如廣州的小湘女被害事件。
不是所有的社會問題都要歸咎於社會制度,歸咎於貧富差距。如果類似阿星殺人的罪惡在歸咎於社會之後得到同情,類似殘害小湘女無辜生命的罪惡得到原諒,那麼,那些在同一社會制度下與阿星們同樣境遇的人們,他們的善良、包容、堅毅、忍讓、韌性等美德,則會被矮化甚至受到褻瀆。
悲劇令人同情,但庸常的惡導致的悲劇如果被不加區分地同情,那麼,就有可能傳遞這樣的信息:惡中有暴力美學。阿星代表著典型的暴力美學,據說有個打工妹看了報道後就愛上了他,並寫了一封又一封情意款款的情書。
當社會將暴力渲染成美學的時候,那些庸常的惡看起來往往就更加微不足道。有一點還要交待,縱火嫌疑人蘇某在發現被騙後報過警,找過當地的勞動站,但都說管不了。蘇某真的是走投無路,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才出此下策。這里,當地有關部門應該反省,面對這價值二百元錢的庸常的惡,究竟是無能為力,還是另有隱情?
人內心深處潛藏著暴力的魔鬼和邪惡的沖動,在被庸常的惡所激怒、所喚醒後,往往會燃燒成憤怒的熊熊大火。所以,庸常的惡也是惡,如果熟視無睹、漠然視之,那才是另一個更大的社會毒瘤,才是另一種悲哀!
在冰冷的社會面前人性就是最後的堅守
在一個普遍的「仇窮」氛圍下,在中國這樣一個缺乏懺悔基因的國度,許多人都自覺不自覺地把自身的惡歸結於制度,但卻既不見對制度的控訴,也不見對自身的懺悔。一切都那麼自然而然,一切都那麼心安理得,一切都順著強勢、強權的邏輯和話語定勢:一位重慶商場保安因一名「棒棒」(重慶當地對臨時搬運工的俗稱)勞累後衣衫不整在商場外暫歇納涼而對其大打出手,理直氣壯地認為自己是在維護市容市貌的「整潔美觀」;通州民警為自己「扔人」行為辯解說是「執行上級(值班領導)命令」,民政幹部諶太林「扔人」則是為了迎接衛生檢查而執行的「緊急任務」,深圳的放火當然既是執行上級命令也是為了「保護水源」……他們對於這些泯滅人性的所謂「職務行為」習以為常,人性的異化和迷失竟至於此。
李鴻文先生曾在本報(《中國保險報》)發過他的名篇《社會中那些庸常的惡》:一位挑擔賣水果的「走鬼」(南方方言對小販的歧視稱呼),在經過市中心區時,被一幢大廈的保安攔住,不由分說沒收了那擔水果。「走鬼」磕頭、下跪、哀求,保安就是不還。第二天又來,還是不還。第三天再來,不僅不還,還惡語相加,僅回了一句嘴,就被野蠻地毆打,「走鬼」忍無可忍,拿起水果刀一刀捅向保安,就這一瞬,年僅二十歲的保安的生命就戛然而止;一年輕人摸了寵物狗一下,就被狗主人以狗受驚嚇為由,逼著當街下跪;一農民損壞了一縣建設局長家牆壁上的一塊瓷磚,就被局長大人串通當地交警部門開出巨額罰單等等。這類惡的主角有的是如那位縣建設局局長那樣的強勢;有的其實也是社會的底層,如保安、收費員、治安員等。他們在城市裡同樣無根,相比於一般的市民而言,他們是無產者;但他們相比於「走鬼」、「垃圾蟲」(南方方言中對拾荒人的又一帶歧視的稱呼)而言,他們卻找到了優越感。於是,將平時所感受到的屈辱、將縈繞在心間揮之不去的被剝奪感,毫無保留地強加給比他們更低的群體。
是的,在一個普遍的仇窮、欺窮氛圍下,人與人之間的層層加壓互相踐踏似乎不可避免:被人踐踏隨時都可以成為踐踏別人的理由,只要稍有踐踏別人的「資本」!
但我們能因此而稍微減輕自身的罪惡感羞恥心嗎?不!不是所有的社會問題都歸咎於社會制度。人之所以為人,首先如孟子說的要有惻隱之心,「惻隱之心,人皆有之……無惻隱之心,非人也。」這是人與非人的分水嶺,亦即衡量其人夠不夠人「格」的最低標准。2007年9月10日《新京報》文章《請先把自己還原為一個「人」》(作者:大路)寫得多好:一個人扮演的社會角色以及工作職責可能千變萬化,但撇開社會角色、職責的區別,究其本源,我們首先都是一個「人」。無論我們從事什麼職業,擔負什麼工作職責,都應首先把自己還原為一個「人」,並以這些最基本的人性來衡量和審視自己「職務行為」可為不可為———只有這樣才不至於讓自己在履行形形色色的工作職責中喪失作為「人」的本性,從而避免自己在不自覺地成為以「職責」的名義濫施「職務暴行」的施虐者。
像火燒貧民窟這種明顯超越職權、濫用職權的行為,即使是「職務行為」,也是不應該免除個人責任的。更何況,即使在《公務員法》中,也有上級錯誤命令下級有權拒絕的規定。而這只是人之所以為人的最低境界。人之所以為人,還在於其舉手投足、待人接物之間表現出的強烈的平等意識、尊嚴意識和人道主義傾向。如果說惻隱之心還只是相對強者對遭受苦難者的同情,那麼,強烈的平等意識和尊嚴意識才是人頂天立地的根基。一千多年前,官居總理(宰相)要職的蘇東坡把自身快樂的源泉歸結於「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卑田院乞兒,眼前見天下無一個不好人。」五十多年前,以晏陽初為首的中國大批知識分子,放棄優越的城市生活主動「上山下鄉」,和農民打成一片,推行他們的鄉村教育和民主建設,並把它推向全國,推廣到全球四十多個國家和地區。他們的眼裡,何曾以貧富取人?在「平等眾生」的知識分子後面,還有開明鄉紳、軍閥、政府要員的支持甚至「附庸」。更令人稱奇的是曾任國務總理的熊希齡的夫人朱其慧女士也主動辭去了全國婦女聯合會會長、全國婦女紅十字會會長之職,把餘下的一生全部獻給了窮人,獻給了平民教育事業,四處游說,直至辭世。直到十多年前辭世前,印度的特蕾莎修女仍在窮人間四處奔走,窮盡其一生的光輝溫暖窮人,還窮人以人的歸宿感和尊嚴感。相形之下,今天的中國不論較之於貧窮的印度還是較之於我們自己的五十年前,在人性、人倫問題上都已然退步不少。一個制度排斥加人性排斥型的社會特徵異常典型。
即使在最嚴酷的環境下,強烈的平等和尊嚴意識也是冷酷制度的必要緩沖和社會安全軟著陸的根本依據。在過去,一個人受到權力的排斥、敵視或迫害,幾乎馬上就要從社會結構和倫理關系中開除出去,妻離子散,家人也都和你斷絕關系。所幸這樣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但權力嫌貧愛富的慣性卻無時無處不在!那麼,就從人性的抵抗開始吧,也許我們一時半會兒無法一下改變權力的慣性,但卻可以改變我們自己,從做一個平等眾生、做一個有惻隱之心的人開始!
❼ 什麼是偽道德
道德狹隘上指好的思想好的品行。這里的偽可看成虛偽偽裝。所以偽道德在某種意義上就是「偽善」。
❽ 看似有道德實際沒道德的事有哪些急急急……
孔子所說的 偷羊的故事 父親偷了羊,兒子去告發,父親因此坐了牢,這是違背人性,違背親情的行為。
還有文革時期,看似大義滅親,舉報告發,其實是偽道德。
❾ 道德,有弱點嗎
網路的解釋:「一種社會意識形態,是人們共同生活及其行為的准則與規范。道德往往代表著社會的正面價值取向,起判斷行為正當與否的作用。」 本人認為,一切道德都有它的弱點和不足,在法制社會中主要以法律和規章來規范人們的社會行為,而不是靠道德。人類文明不斷進步,過去的道德,在今天看來可能是不道德,今天的道德,在將來可能會被認為是不道德。在傳統道德中存在著對於人性的迫害和摧殘的偽道德,所以我覺得以正確錯誤而論,約定俗成的道德是不靠譜兒的,這需要你自己去判斷和甄別。我認為好的道德應該體現對於生命、對於人性、對於自然環境的尊重。
❿ 糾結問題:道德還是不道德。。
倫理學問題。
首先,作為常識,對於這類問題,和其它類型的哲學問題一樣,不要指望回有一個普答遍能被接受的結論,這被各個解釋者的價值觀影響。
簡單點說,道德也不過是一定范圍內觀念的妥協產物。極端地,每個人都可以有他自己所認為的道德,只是能夠與其被他人肯定的部分(公共道德)顯然容易表現得多,因此通常的道德指的就是長期以來各人都承認的道德。所以問題就變成為什麼要承認這些道德上面。這里可以這么想:如果對於某個個體而言承認某種道德比起不承認它而言,不會帶來不利,那麼就沒有不承認這種道德的動機了。加上從眾心理的影響,就容易默認這種道德。這種解釋和弱肉強食的自然法則在本質上是一致的,都是圍繞利益,只不過後者更積極一些。要注意道德觀念確實可以改變,但是相對於個體而言,群體的道德觀念改變起來非常困難,很多情況下習慣起了很大作用。
====
[原創回答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