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國學道德

國學道德

發布時間: 2022-05-13 01:29:54

❶ 國學道德經典導讀的內容簡介

慧與智同步開發是民族教育的根本。中華民族丟失科學創造力源泉的原因,在於丟失專傳統根屬文化中的「慧性」教育,僅進行「智性」教育,從而殘缺了重要的一半。
本書是國學名家熊先生近年來傾心於宏揚中華民族優秀道德根文化,著力於繼承、研究傳統文化寶庫中的精華,凝聚、提煉出道德文化精髓——「德慧智」三個字,形成了獨創性的「德慧智」教育理念和經典誦讀實踐的科學方法論。本書以老子《德道經》為主綱,通覽道學、易學、儒學精髓,創立了「一元四素論」、「三因論」等傳統道德根文化的大系統論和方法論。

❷ 國學當中的五倫,五常,四維,八德指的是什麼

五倫是父子、君臣以及夫婦、兄弟以及朋友。五常是仁、義、禮、智、信,四維就是禮、義、廉、恥,八德就是忠、孝以及仁、愛和信、義、和以及平。

我們都知道道德這個詞,但要提到道德的實際意義和理解,可能會出現各種各樣的答案。我們的祖先告訴我們,道是自然法則,指宇宙運行中的規律,世界無論怎麼變化,天道運行的規律是永遠不會發生變化的。德指順從自然的規則,人們按照此種運行的規律去做,你就能得道。古人理解德的方式和理解得的方式一樣,如果違背自然規律,就會逆天而亡,必有禍患。禮,就是自己彎腰,則別人就會比自己高,對他人這樣就是禮。因此敬人就是禮。只有結滿的谷穗才會彎下頭,禮的要點在於曲這個字。智就是知道日常生活中的東西。把平時的東西研究透了,了解宇宙之中運行的規律,了解人人之間的關系,這就叫做智。信就是人說的話,因為在遠古時期沒有紙的原因,經驗技能都要依靠言傳身教,別人用生命等極高的代價才換來對周圍世界的認知,不信大人的教會,早晚要吃虧。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就是這個道理。

四維就是禮、義、廉、恥,八德就是忠、孝以及仁、愛和信、義、和以及平。

❸ 國學經典老子《道德經》真的被蓄意篡改過嗎

《道德經》真的是老子所寫嗎,到底有沒有被蓄意篡改呢?

老子的《道德經》,被譽為萬經之王,在世界范圍內,有著廣泛的傳播度和影響力。曾經古老神秘的一本書,真正讀進去,你會感覺奧妙無窮。

《道德經》的魅力不僅僅在於它揭示了自然界的規律和法則,可貴的是,這樣一本上古奇書,並沒有多少生僻晦澀的古文字,整本書行文流暢,文字簡練易懂,實屬難得。

在《道德經》通行本風靡於世的同時,一種質疑的聲音也出現了。那就是,有些人認為:現在通行本的《道德經》並非老子的原著,而是經過儒家蓄意篡改過的,甚至有人直接說現在通行的《道德經》就是一部偽經。

事實的真相到底是怎樣的呢?如果說《道德經》通行本確實存在篡改,那麼老子的原著又是什麼樣的呢?

要揭開事實真相,首先要從《道德經》的作者——老子說起。

老子,春秋時期楚國,也就是今河南鹿邑人。

很多人認為老子的身份是一個謎,因為曾經有三個被稱為老子的人:老聃,老萊子,周朝的太史儋。

其實這三個是同一人。先說老聃,聃就是大耳朵的意思,老和李上古時期發音相同,所以,老聃有個別名就是李耳。

至於老萊子,筆者認為他就是老聃。《史記·老子列傳》記載:老萊子者,亦楚人也。著書十五篇,言道家之用。修道家之用,修道而養壽也。並且孔子也曾經專門請教過老萊子,從這些資料看,很可能老萊子就是老聃,而郭店簡本的《道德經》,就是老子這一時期所寫。因為是老子在楚國時期寫的,當時民風淳樸,仁愛之風盛行,所以當時的老子是並不反對仁義的,這就是為什麼郭店簡本沒有通行本對於仁義的激烈反對的言辭。

而周朝太史儋,就是出函谷關,寫五千言的那個老子。

當然,這只是一種推斷,因為所有的史料,對老子生平記載很少,而且大多是《神仙傳》一類神乎其神的傳說。唯一靠譜一點的《史記》,也是寥寥數語,語焉不詳,並沒有對老子的身份給個最終的說法。而且,當時老子出函谷關所寫的五千言,是沒有名字的,《道德經》這個名字是後人給起的。

所以,事實的真相很可能就是:郭店簡本是老子也就是老萊子所寫,五千言是老子也就是太史儋出函谷關所寫。《道德經》並不是五千言,而是在五千言的基礎上,後代道家學者整理而成,經馬王堆的帛書本,發展到現在的通行本。

結論:《道德經》不存在蓄意篡改,它只是逐步完善。

《道德經》也不是偽經,無所謂篡改。《道德經》閃耀著智慧的光芒,包括很多的世界名人,政要,都對通行本《道德經》推崇備至,如果質疑通行本《道德經》有什麼不可告人的秘密,甚至是假經,真當那些風雲人物是傻子?

有人會說,我要的就是老子原著,怎麼可以修改呢?

老子原著是介於甲骨文和大篆的文字,像蟲子一樣形態各異,有的字體已經缺失,如果不修訂,你確定看的懂?既然修訂過,肯定就已經和原著有所不同,這是在所難免的,所以才會有版本的變化,可以說,現在的通行本就是最完美的,因為挑不出大毛病,而郭店簡本,馬王堆帛書,或多或少都有解釋不通的地方。

既然《道德經》經過修改,那麼是否是儒家所為,又是否蓄意呢?

肯定不是蓄意,因為動機不成立。說是儒家所為,郭店簡本並沒有針對儒家思想的言辭,而通行本是反對儒家仁義的,說儒家篡改,難道儒家神志不清,自己打自己?這顯然說不通。

所以,有志於修道。或者對《道德經》以及道家文化感興趣的朋友,不要再糾結於版本的不同和差異,也不要再疑心重重,不管哪一個版本,都是在闡述道法自然這個核心,核心沒有變,也就不要糾結於只言片語的差異。

很多事,因為年代久遠,已經無從考證,變成謎一樣的存在。如果我們在已經變成謎的事情上繼續分辨執著,那就難免應了「夫人神好靜而心擾之」,應該放下執念,內觀其心,心無其心,這就是道,有道之人,看什麼都是道,又豈是些許文字的改變所能左右的呢?

《道德經》是傳統文化的精髓,對那些義憤填膺,火冒三丈的指責《道德經》被蓄意篡改的朋友,我想送給你一句話:

其實《道德經》它就是一本書,不要把它看成神一樣的存在,道可道非常道,即便是老子本人,一說出來就已經不是道,寫出來更不是,被很多人傳抄更改過就更加不是,《道德經》的意義就是給你一點啟示,讓你轉變思想,轉換思維,讓你醒悟,學會變通,僅此而已。如果不能澄其心,遣其欲,學道又有什麼意義呢?即便老子原話原文寫給你,又有什麼意義呢?

怎麼學習《道德經》?怎樣修道,悟道,證道?

很多人學習《道德經》,迷惑於眾多的版本,不知道該從哪一個版本下手,我的建議是,以通行本為主,適當的可以參考下郭店簡本和帛書本。

至於各家註解,可以參考,但不必盲從,包括那些大師級的人物,註解的也就那麼回事,都是站在各自的立場,都是一家之言。學《道德經》重要的還是要有自己的體會和領悟,並結合自身,學以致用,知行合一。

我在上面已經說過,《道德經》不是道,它只是給你指明方向,那麼道究竟在哪裡?

不用找了,道就在你自己身上,換言之,你自己就是道。

為什麼這么說?很簡單,道法自然。

道是恆常的主宰,周行不殆。道生萬物,道法自然,就是說,道雖然化生萬物,長養萬物,但同時也藏於萬物,一花一草,一塵一土皆有道。道的規律就是效法它自己,人也一樣,每個人都是有道之人,但是並不能得道,為什麼?被後天的慾望雜念淫滅了自性。

如果可以放空慾望,放空雜念,「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靜,澄其心,而神自清」,這樣就可以明心,明心就可以體會到「觀空亦空,空無所空」的真空境界,真空生妙有,妙有就是見性,也就是道的境界。

那麼在日常生活裡面怎麼修道呢?

很簡單,老子在《道德經》第四十八章給出了方法: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無為而無不為。

什麼意思呢?

為道日損,就是要你放下。放下什麼?

放下慾望重重,放下自私猶豫,放下急功近利,從此不再瞻前顧後,行事不再顛三倒四,錯誤百出。

只要是妄念,你就放下。一樣一樣的放下,一天一天的放下。這就是損之又損。

損之又損的結果會怎麼樣呢——以至於無為。無為就是道。

有人會說,我無為了,是不是就一無所有了?當然不是,只有無為,才能無不為。

憑什麼這么說呢?因為你做到了無為,你的狀態就是最正確的,你的行為就符合天道,符合本質規律,符合根本法則。你就能成事,你事成之後,應該得到的自然也就一樣都不會少。

❹ 國學經典《道德經》真的被蓄意篡改過嗎

個人認為,我們現在所看到的《道德經》肯定不是原版,至於是否被蓄意篡改,我內認為有一定的可能性。容

《道德經》流傳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老子當時留下《道德經》的時候,肯定不是以現今的簡體字留下的吧?在當時,老子書寫《道德經》的時候肯定使用古文,無論是用石鼓文,金文,戰國文字,還是別的古文,我們肯定是不認識的,並且,在那個時代,也沒有斷句一說,現在我們所看到的《道德經》是王弼所翻譯注釋的,不說別的,大家在翻譯文言文的時候都知道,有時候一個單字在不同的文章里都會有不同的意義,何況在春秋戰國時期,一個文字所代表的意義跟後世理解的可能大不相同,如果一個字理解錯了,可能整篇就理解錯了,再加上斷句,就有不同的寓意。

就像道可道,非常道,如果說是道可,道非,常道。是不是也可以說的通?

至於是否出現過蓄意篡改的現象,也許會有那種為了私心而篡改的吧。畢竟《道德經》包含的內容太多。

❺ 《國學》經學為什麼是中國人的道德精神與理想追求

國學是指以儒學為主體的中華傳統文化與學術。
國學是中國傳統文化與學術,也包括了醫學、戲劇、書畫、星相、數術等等。
國學以學科分,應分為哲學、史學、宗教學、文學、禮俗學、考據學、倫理學、版本學等,其中以儒家哲學為主流;
以思想分,應分為先秦諸子、儒道釋三家等,國學以《四庫全書》分,應分為經、史、子、集四部,
以國學大師章太炎《國學講演錄》所分,則分為小學、經學、史學、諸子和文學。國學的概念源自日本,國內的國學是由章太炎先生(章炳麟)提出來的,他強調由小學(即音韻訓詁,開啟中國文化之門的鑰匙)入經學,由經學(中國人的道德精神與理想追求)入史學,由史學(中國人的價值判斷與道德堅持)入子學,由子學(中國人道德堅持下的生存智慧)入文學(中國人的道德教化與人生情懷)。
「國學」一詞,古已有之。「國學」在中國古代,指的是國家一級的學校,與漢代的「太學」相當。唐代貞元中,李勃隱居讀書於廬山白鹿洞,至南唐時,在其遺址建學館,以授生徒,號為「廬山國學」。到宋代,又改稱「白鹿洞書院」,這時的「國學」實為藏書與講學之所。
今「國學」之意是指以中國傳統文化典籍為載體,表現中華民族傳統社會價值觀與道德倫理觀的思想體系。但是定義仍然需要學術商榷,未得到確定定義。
19世紀末,面對西學和「歐化主義」的刺激,日本學界從世界文化格局中反思和重識本國文化,發出了提倡「國粹」、「國學」的呼聲,從此「國學」一詞在近現代流行開來。這就自然感染並刺激了處境相似的中國學人。1902年秋,流亡海外的梁啟超曾與黃遵憲等人商議,在日本創辦《國學報》。但黃主張先作「國學史」,使梁放棄了創辦《國學報》的設想。而國粹派學者則趁機力倡「國學」。1904年,鄧實在上海的《政藝通報》發表《國學保存論》,論述了保存「國學」的重要性。次年,鄧實、黃節等人在上海成立了「國學保存會」,以「研究國學,保存國粹」為宗旨,發行《政藝通報》、《國粹學報》,標志著「國學」在國內的立足。

❻ 為什麼要以國學文化八德精神引領職業道德

國學文化是歷史經驗的深厚沉澱,蘊含了非常豐富的思想內涵,可以讓人的內心變得平靜和深邃 ,不浮躁。國學文化的精神引領職業道德,提點民族精神都是非常有現實意義的。比如現階段的新冠抗疫事件,民眾萬眾一心凝成一種民族精神,這里就有深厚的國學文化的引領。

❼ 設計一個國學道德經典誦讀方案!!!

一人舞太極劍,一人打太極拳,口誦道德經。
一人演五禽戲,口誦黃帝內經。
一人搖竹簽而誦周易。
其他人長身捋下巴而誦《大學》、《中庸》、《論語》,一人半跪而誦》、《弟子規》、《三字經》
皆取名段皆可,

❽ 中國十大國學經典

1、司馬遷《史記》
《史記》是我國著名史學家司馬遷所著的史學巨著,列「二十四史」之首,記載了從傳說中的黃帝開始一直到漢武帝元狩元年(前122)三千年左右的歷史,被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讀中國歷史,不能不讀《史記》。

2、《詩經》
《詩經》是中國古代詩歌開端,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葉(前11世紀至前6世紀)的詩歌,共311篇,其中6篇為笙詩,即只有標題,沒有內容,稱為笙詩六篇(南陔、白華、華黍、由康、崇伍、由儀),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約五百年間的社會面貌。

3、老子《道德經》
《道德經》被譽為「萬經之王」、「網路全書」。有說它是言哲思的,有說它是言智術的,有說它是言兵事的。但它總的是說如何「得道」的大道理,故《道德經》或可稱《得道經》。《道德經》文約義豐,全書5千餘言,81章,分上下兩篇,上篇稱《道經》,下篇稱《德經》。《道經》講述了宇宙的根本,道出了天地萬物變化的玄機,表達了宇宙和自然的總規律,《德經》說的是處世的方略,道出了人事進退之術,表達了人類的人生觀和道德觀。「道」是「德」的根本,「德」是「道」的載體,是「道」的體現。《道德經》的智慧源於老子對世情的洞察和精微的思索,內容涉及人性修養,處世哲學,治國之道、軍事哲學,等等,老子思想根本上是經世致用之學。

4、司馬光《資治通鑒》
《資治通鑒》是司馬光及其助劉攽、劉怒、范祖禹等根據大量的史料編纂而成的一部編年體史書,記載了上起周威烈士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下訖後周世宗顯德六年(公元959年)共1362年的歷史。書中描繪了戰略至五代期間的歷史發展脈絡,探討了秦、漢、晉、隋、唐等統一的王朝和戰國七雄、魏蜀吳三國、五胡十六國、南北朝、五代十國等幾十個政權的盛衰之由,生動地刻畫了帝王將相們的為政治國、待人處世之道,以及他們在歷史旋渦中的生死悲歡。時至今日,《資治通鑒》仍是一本了解和學習中國歷史的必讀之書。

5、蘅塘退士《唐詩三百首》
《唐詩三百首》是一部流傳很廣的唐詩選集。唐朝(618年~907年)二百八十九年間,是中國詩歌發展的黃金時代,雲蒸霞蔚,名家輩出,唐詩數量多達五萬余首。孫琴安《唐詩選本六百種提要·自序》指出,「唐詩選本經大量散佚,至今尚存三百餘種。當中最流行而家傳戶曉的,要算《唐詩三百首》。」《唐詩三百首》選詩范圍相當廣泛,收錄了77家詩,共310首,在數量以杜甫詩數多,有38首、王維詩29首、李白詩27首、李商隱詩22首。它是中小學生接觸中國古典詩歌最好的入門書籍。

6、孫武《孫子兵法》
《孫子兵法》又稱《孫武兵法》、《吳孫子兵法》、《孫子兵書》《孫武兵書》等.《孫子兵法》被奉為兵家經典。誕生至今已有2500年歷史,歷代都有研究。李世民說「觀諸兵書,無出孫武」。兵法是謀略,謀略不是小花招,而是大戰略、大智慧。如今,孫子兵法已經走向世界。它也被翻譯成多種語言,在世界軍事史上也具有重要的地位。

7、莊子《莊子》
《莊子》又名《南華經》 ,是道家經典。《莊子》一書主要反映了莊子的哲學、藝術、美學與人生觀、政治觀等等。莊子的文章,想像奇幻,構思巧妙,多彩的思想世界和文學意境,文筆汪洋恣肆,具有浪漫主義的藝術風格,瑰麗詭譎,意出塵外,乃先秦諸子文章的典範之作。莊子之語看似誇言萬里,想像漫無邊際,然皆有根基,重於史料議理。魯迅先生說:「其文則汪洋辟闔,儀態萬方,晚周諸子之作,莫能先也。」被譽為「鉗揵九流,括囊百氏」。

8、吳楚材《古文觀止》
「觀止」一詞表示「文集所收錄的文章代表文言文的最高水平」。它是清朝康熙年間選編的一部供學塾使用的文學讀本。《古文觀止》300年來流傳極廣、影響極大,在諸多古文選本中獨樹一幟,魯迅先生評價《古文觀止》時認為它和《昭明文選》一樣,「在文學上的影響,兩者都一樣的不可輕視」

9、孔子《論語》
《論語》作為孔子及門人的言行集,內容十分廣泛,多半涉及人類社會生活問題,對漢民族的心理素質及道德行為起到過重大影響。是儒家學派經典之作直到近代新文化運動之前,約在兩千多年的歷史中,一直是中國人的初學必讀之書。作為一部優秀的語錄體散文集,它以含蓄雋永的語言,記述了孔子的言論。 《論語》中所記孔子循循善誘的教誨之言,或簡單應答,點到即止;或啟發論辯,侃侃而談;富於變化,娓娓動人。而且論語教給了後人如何為人處世的道理。《論語》與《易經》、《老子》,共為中華民族的幾部源頭性經籍,它們不僅是道德跟文化的重要載體,而且是古代聖哲修身明德、體道悟道、天人合一後的智慧結晶。

10、曾國藩《曾國藩家書》
《曾國藩家書》內容廣博,既有治軍為政之道,又有人生處世之談,自1879年初刊以來,廣為流傳,是研究其人及這一時期歷史的重要資料。曾氏家書行文從容鎮定,形式自由,隨想而至,揮筆自如,在平淡的家常事中蘊含真知良言。曾國藩一生勤奮讀書,推崇儒家學說,講求經世致用的實用主義,成為繼孔子、孟子、朱熹之後又一個「儒學大師」;他革新桐城派的文學理論,其詩歌教文主持了道光、咸豐、同治三朝文壇,可謂道德文章冠冕一代。

❾ 四大國學經典是什麼

《周易》、《論語》、《老子》、《孫子兵法》

1、《周易》由《易經》和《易傳》組成。《周易》一書,並非僅僅為占卜之書,乃是借占卜學修身。每個卦都是修行中岔路,人身不正,處世即不正。

2、《論語》是一本以記錄春秋時思想家兼教育家孔子和其弟子及再傳弟子言行為主的匯編,又被簡稱為論、語、傳、記,是儒家重要的經典之一。

3、《老子》又名《道德經》,由戰國時期道家學派整理而成[來源請求],記錄了春秋晚期思想家老子的學說。是中國古代先秦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為其時諸子所共仰,是道家哲學思想的重要來源。

4、《孫子兵法》是中國最古老、最傑出的一部兵書,歷來備受推崇,研習者輩出。

資料擴展:

《周易》、《論語》、《老子》、《孫子兵法》四部著名國學經典,不僅在國內影響極其深遠,而且在世界范圍的影響也非常之大。作為一個中國人,應當閱讀和研究它們,以便從中汲取營養並用來指導自己的日常生活與社會實踐。

❿ 國學經典有哪些呢

國學經典有:

1、司馬遷《史記》

《史記》是我國著名史學家司馬遷所著的史學巨著,列「二十四史」之首,記載了從傳說中的黃帝開始一直到漢武帝元狩元年(前122)三千年左右的歷史。

被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讀中國歷史,不能不讀《史記》。

2、《詩經》

《詩經》是中國古代詩歌開端,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葉(前11世紀至前6世紀)的詩歌,共311篇,其中6篇為笙詩。

即只有標題,沒有內容,稱為笙詩六篇(南陔、白華、華黍、由康、崇伍、由儀),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約五百年間的社會面貌。

3、老子《道德經》

《道德經》被譽為「萬經之王」、「網路全書」。有說它是言哲思的,有說它是言智術的,有說它是言兵事的。但它總的是說如何「得道」的大道理,故《道德經》或可稱《得道經》。

《道德經》文約義豐,全書5千餘言,81章,分上下兩篇,上篇稱《道經》,下篇稱《德經》。《道經》講述了宇宙的根本,道出了天地萬物變化的玄機,表達了宇宙和自然的總規律。

《德經》說的是處世的方略,道出了人事進退之術,表達了人類的人生觀和道德觀。「道」是「德」的根本,「德」是「道」的載體,是「道」的體現。

《道德經》的智慧源於老子對世情的洞察和精微的思索,內容涉及人性修養,處世哲學,治國之道、軍事哲學,等等,老子思想根本上是經世致用之學。

4、司馬光《資治通鑒》

《資治通鑒》是司馬光及其助劉攽、劉怒、范祖禹等根據大量的史料編纂而成的一部編年體史書,記載了上起周威烈士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下訖後周世宗顯德六年(公元959年)共1362年的歷史。

書中描繪了戰略至五代期間的歷史發展脈絡,探討了秦、漢、晉、隋、唐等統一的王朝和戰國七雄、魏蜀吳三國、五胡十六國、南北朝、五代十國等幾十個政權的盛衰之由。

生動地刻畫了帝王將相們的為政治國、待人處世之道,以及他們在歷史旋渦中的生死悲歡。時至今日,《資治通鑒》仍是一本了解和學習中國歷史的必讀之書。

5、蘅塘退士《唐詩三百首》

《唐詩三百首》是一部流傳很廣的唐詩選集。唐朝(618年~907年)二百八十九年間,是中國詩歌發展的黃金時代,雲蒸霞蔚,名家輩出,唐詩數量多達五萬余首。

孫琴安《唐詩選本六百種提要·自序》指出,「唐詩選本經大量散佚,至今尚存三百餘種。當中最流行而家傳戶曉的,要算《唐詩三百首》。」

《唐詩三百首》選詩范圍相當廣泛,收錄了77家詩,共310首,在數量以杜甫詩數多,有38首、王維詩29首、李白詩27首、李商隱詩22首。它是中小學生接觸中國古典詩歌最好的入門書籍。

6、孫武《孫子兵法》

《孫子兵法》又稱《孫武兵法》、《吳孫子兵法》、《孫子兵書》《孫武兵書》等.《孫子兵法》被奉為兵家經典。誕生至今已有2500年歷史,歷代都有研究。

李世民說「觀諸兵書,無出孫武」。兵法是謀略,謀略不是小花招,而是大戰略、大智慧。如今,孫子兵法已經走向世界。它也被翻譯成多種語言,在世界軍事史上也具有重要的地位。

熱點內容
國安立法之後的香港會如何 發布:2025-01-07 07:37:32 瀏覽:664
房產律師事務所律師顧問 發布:2025-01-07 06:41:00 瀏覽:112
申請法律援助工資不得高於 發布:2025-01-07 06:15:47 瀏覽:935
駐檢察室法院 發布:2025-01-07 06:14:22 瀏覽:674
司法考試論壇哪個好 發布:2025-01-07 05:52:44 瀏覽:796
金融律師咨詢 發布:2025-01-07 05:47:45 瀏覽:99
安全事故電工法律責任 發布:2025-01-07 05:47:34 瀏覽:900
勞動法全文辭退 發布:2025-01-07 05:33:17 瀏覽:766
關於勞動法的書籍 發布:2025-01-07 05:17:59 瀏覽:476
浙江大學光華法律碩士非法學夏令營 發布:2025-01-07 04:41:28 瀏覽: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