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立法
1. 高中歷史中:人文主義,文藝復興,宗教改革,啟蒙思想有什麼區別,經常把這四者搞混
同:實質都是新興的資產階級反封建的思想解放運動;
都注重人的價值,都為資產階級取得政治、經濟上的統治地做了思想准備;他們追求的所謂人類利益都是資產階級的利益。
異:(1)背景不同。文藝復興是資產階級萌芽的產物,主要是反對教會對人的束縛;啟蒙運動是資本主義發展的結果,矛頭直指封建專制制度。
(2)內容不同。文藝復興提倡恢復「人性」(即感性),旨在擺脫天主教神學的束縛,強調追求現世的幸福;啟蒙運動則進一步高舉「理性」的旗幟,旨在反對專制主義、教權主義和封建特權,追求政治平等和經濟自由。
(3)方式不同。文藝復興時許多思想家借用恢復古希臘的文化,主要是在文學藝術方面。啟蒙運動重在社會哲學方面,提出了新的社會思想。
(4)影響不同。文藝復興推動了自然科學的發展,引發了歐洲范圍內的宗教改革浪潮。啟蒙運動是在科學事業發展的前提下出現的,它打擊了封建主義的世俗統治,引發了歐洲及世界范圍內資產階級革命浪潮
走向光明 回答採納率:16.8% 2008-12-29 13:05 檢舉
(一)文藝復興:
文藝復興出現的背景:14、15世紀,義大利出現了資本主義萌芽。新興的資產階級追求財富和現世的享樂,關注人的本身的發展,不可多得的人才優勢和豐厚的文化遺產成為這場思想解放運動的歷史基礎。
文藝復興的指導思想:人文主義。其核心是肯定人,注重人性,要求把人、人性從宗教束縛中解放出來。
文藝復興的成就:文學方面,出現文藝復興前三傑:薄伽丘、但丁、彼特拉克。藝術領域,和後三傑達·芬奇、米開朗琪羅和拉斐爾。他們開創了現實主義藝術的新時代。
文藝復興的擴展:16世紀,文藝復興之風吹到英國,造就一位卓越的戲劇家——英國人文主義的傑出代表莎士比亞。
文藝復興的意義:是新興資產階級在意識形態領域里的革命,是一次思想解放運動。沖破了基督教神學桎梏,喚醒了人的自我意識,高揚了為創造現世幸福而奮斗的精神,為後來啟蒙運動的出現打下了基礎,在精神方面為資本主義制度的勝利和發展開辟了道路。對宗教改革和近代科學的產生發展也起了一定推動作用。
(二)宗教改革:
人文主義思想極大地沖擊了天主教的精神獨裁,天主教的權威日益受到人們的懷疑。1517年10月,德意志的馬丁·路德拉開宗教改革運動序幕。他主張因信稱義。他創立新教登上歐洲歷史舞台,與原來的天主教、東正教形成三足鼎立的新局面。
是一場在宗教外衣掩飾下發動的反對封建統治和羅馬神權統治的社會思想政治運動。它打擊了西歐的封建勢力,摧毀了天主教的精神獨裁,使人們從羅馬天主教會的宗教枷鎖中解脫出來,新教成為早期資產階級革命的旗幟,並對後來資產階級革命產生了重大影響。
(三)啟蒙運動
(1)背景:隨著17、18世紀歐洲 資本主義經濟 的發展,資產階級力量壯大,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成功,自然科學巨大發展,為啟蒙思想提供了基礎。啟蒙運動的是17、18世紀資產階級 發動的反封建 思想解放運動,是對文藝復興人文精神 的繼承和發揚,啟蒙思想的核心是 理性主義,最大特點是 崇尚理性,其實質是 批判封建制度,對新社會提出設想。
(2)啟蒙思想家及其主張
伏爾泰 是法國啟蒙運動的領袖,他強烈抨擊天主教 和封建制度,倡導自由、民主與平等,政體上主張實行 君主立憲制,其思想對18世紀的歐洲產生了巨大影響。
孟德斯鳩代表作《論法的精神》明確把國家權力分為立法權、行政權、司法權,其核心是權力「制約與平衡」,成為後來資產階級政治制度的基本原則。
盧梭在其著名的《社會契約論》中提出了「社會契約論」和「人民主權」說,並認為人類社會不平等的根源在於私有制,盧梭提出創立民主共和國,他的激進民主主義思想對後來法國大革命產生了重大影響。
康德在《純粹理性批判》一書中提出了人不是工具,而是自身的目的,即我們今天強調的以人為本,康德的理性批判哲學最終確立了人類的主體地位。
(3)啟蒙運動的影響
啟蒙思想家對世俗的君主專制制度 提出了尖銳批評,宣揚「理性主義」倡導自由、平等、博愛,主張建立資本主義政治制度,打擊了專制主義的世俗統治,啟導了歐洲乃至世界范圍內資產階級革命的浪潮。
2、知識點評:
比較文藝復興與啟蒙運動異同 相同:兩者都是資產階級思想解放運動;利益相同:都代表資產階級利益; 基本內容相同:都注重人的價值。
不同:背景斗爭重點不同:文藝復興是資本主義萌芽 的產物;啟蒙運動是資本主義發展 的結果。文藝復興主要是反對教會 對人的束縛;啟蒙運動對世俗的君主專制制度 提出了尖銳批評。主要內容和影響不同:文藝復興以「人文主義」為核心; 啟蒙運動以「理性主義」為核心,同時還對未來社會提出基本原則;文藝復興推動科學事業 的發展和歐洲范圍內的宗教改革 浪潮;啟蒙思想在科學事業發展的前提下出現,打擊了專制主義的世俗統治,啟導了歐洲乃至世界范圍內資產階級革命的浪潮。
滿意請採納
2. 人文主義發展的階段特徵
人文主義在西方文化中的發展,可大約分為:西塞羅時代的人文主義、文藝復興時期的人文主義和十八世紀德國的人文主義。
這三個階段的人文主義——差異:具體內容
共性:然就它們的基本性格而言,皆不能擔當領導西方文化生命的使命。
——因為它們有其不可克服的限制與不足。
①西塞羅時期的人文主義:
人文主義一概念,成立在西塞羅時期的羅馬,故西塞羅是西方文化史上第一個意識到人文主義內容及其價值的人。
他之所以有這種自覺的意識,牟宗三認為:「是由於羅馬原是一野蠻民族」,故西塞羅的人文主義自覺「正表示野蠻無文的民族開始自覺到自己之野蠻,自己之純為赤裸裸的原始生命之不足,反省到自己之寒傖,而想要過一種有文化的生活。……西塞羅的人文主義,正盡了這個責任。」但因這個責任只落實在「現實生活之重自由、尊理性、富美感,這種廣泛意義的生活情調」之上,因此,這時的人文主義只注意到廣度方面的禮儀規范之上,並沒有由此復向內向深處開發,以彰顯出人文主義得以成立的文化生命的最後根據。
此時的人文主義自覺,正如唐君毅所說,是基於由外在的觀解而來的補漏救弊,並非直接從人之自身而要求自立起來。
這實際上並不是自覺,而是他覺,依他而覺。
這樣一來,此時的人文主義則既有其成就,亦有其限制。
其成就在:這種人文主義能極成有教養、合規范的社會政治生活;
其限制在:這種有教養、合規范的社會政治生活,只是外在的重秩序、尚和諧,實不能凝聚收攝於人的生命中而得以最後的貞定。
因此,可以說,此時的人文主義所成就只是外在的、形式的、美的人間境觀,而這種美的人間境觀因是外在的、形式的,因而是鬆散的、虛脫的,隨時可以滑墜墮落。
這是因為,人文主義若只落實在現實的生活情調之上,即是鬆散的、無「本」的,而無「本」,則自身並不能挺立得住。
②文藝復興時期的人文主義:
在這個時期人文主義之得到世界的意義。
但這個時期的人文主義,依然承繼了人文主義在西方文化中的發展傳統——對中世紀基督教神學桎梏的對峙和超脫。
故此時的人文主義還是停留在外在比照之後的補救,而不是人自身的自覺自立。
Renanissance的本來意思是「人的再生」,即把人從神的蟄伏之下解救出來。
所謂「再生」——就是:「對於現實的人生,現實的自我,個性的自我,有一種春天之情的喜悅感,而且有一種現實的人間愛」。
這樣,因重視個性的自我,人的普遍的理性的一面被忽略,而特別重視人的氣質性的一面。
因此,可以說,此時的人文主義因對治基督神學而標舉的人的再生,實乃對人的才情等氣質之性的肯定。
所以,文藝復興時期有很多在才情上表現其創造力的科學家、藝術家。對人的特殊的氣質之性的肯定,同西塞羅時期的人文主義尚只停留在外在的和諧的社會政治生活的美的境觀之上,可以說是更進一步地收攝到人自身上來,這是人文主義發展中的一大進步,也是文藝復興時期的人文主義的最大成就,因為對於人文主義來說,這是逐漸回歸到「人」這個「本」上來了。
但必然指出的是:人文主義對生命的反省若只到這種程度,而把人文主義得以成立之「本」建基在人的氣質之性上,則依然有其不可克服的限制。
這種限制——主要表現在:此時的人文主義尚不能由個性之我進一步內透反顯出一個與「神」通的普遍的自我。
因此,文藝復興時期的人文主義總是同基督教神學對顯而成立,其個中關鍵是:此時的「人」,即個性自我只是一個渾淪的整全,尚缺乏反省的破裂、超越的分解的內在工夫,而見一個超越的普遍自我,以作為個性自我的領導原則。
這樣一來,「文藝復興時的人文主義雖表示人性的覺醒,個性自我的覺醒,然其所謂人性仍只是對自神本落下來而說,而落下來自其自身而觀之,又只是一個渾淪的泛說,而個性自我亦只是一個渾淪的整全,因此亦只偏於就才情氣而說」。於是,文藝復興時期的精彩由此出焉,其流弊亦由此出焉。其精彩處乃在:能盡人之才情的個性創造,而產生出偉大的科學和藝術;而另一方面,正如唐君毅所言,也使得「人之一切自然本能,蠻性的權利意志,向外征服欲,得一盡量表現之機會;而形成近代文化中另一種人之神性與其獸性之糾纏」。這便是其流弊之所在。
③十八世紀德國的人文主義:這個時期的人文主義是對啟蒙思想的「抽象的知性」的反抗而成立。
而啟蒙思想則是對文藝復興時期的人文主義的反省而作的凝斂、收縮與沉著。前面說過,文藝復興時期的人文主義因執著於生命個性的歡欣而成就了偉大的科學和藝術,但這種成就是基於個體生命對大自然的愛好與追逐,它並沒有收縮回來在主體內作一超越的反省與分解。
因此,這個時期的科學成就大多尚處於經驗層面,而科學之所以為科學的知識之學並沒有成立。啟蒙思想就是從文藝復興時期的人文主義的那種個體生命的愛好中收縮回來,沉著而為知性的精神。所謂知性,就是邏輯數學所規定的「思想主體」(注意,這個「思想主體」並不是主觀的,而是客觀的,因為它——若按康德的哲學來講——實只是一些先天形式,如時空或范疇,如質、量、關系、模態的范疇等,故它是普遍的、客觀的、抽象的。笛卡兒的「我思故我在」,正是在這個意義上說的)。
這樣一來,「知性」一出現——「則人之心靈之具體而渾全的活動即被破裂分解而為各方面的形態。知性與直覺分開。
因此,了解人的本質亦以『抽象的理性』視為人之本質」。主體為純知性,客體為純自然,知性為知識得以可能的條件,這種收縮回來的基於主體的超越的反省與分解,使得「學之為學」的知識之學得以成立。這是啟蒙思想的最大貢獻。
但另一方面,使得啟蒙思想脫離了人文主義的母體,而成為「非人文的」。因為,若僅以「抽象的知性」視為人的本質,則勢必將人的豐富而質實的內容拉空,而人文主義必須從整全性、豐富性和質實性來看人。這是十八世紀德國的人文主義者起來反抗啟蒙思想的根本原因。
十八世紀德國的人文主義起初是由一批文學家所發起,被稱為狂飆運動。
他們從一種新的生命感情出發,而反對啟蒙思想的「抽象知性」的僵化、空疏。
盡管狂飆運動同文藝復興時期的人文主義一樣,均是從一種生命之情而進入,但狂飆運動有進於文藝復興時期的人文主義的地方在於:文藝復興時期的人文主義與中世紀的神本對立,與宗教不相融;而狂飆運動則通過對生命的深深體驗,則見出了宇宙大生命的無限性與彌漫性,從而有一種泛神論的傾向。
盡管這與真正的宗教精神尚有很大的距離,但可以見出此時的人文主義與神本並非絕對地不相容了。
但這,正如牟宗三所言,畢竟是基於文學情調的主體主義的浪漫精神,這是一種絕對的主觀主義,然人文主義必須由主觀主義而進到客觀主義,主體的客觀主義。
後來的萊辛、歌德適時地提出「人格」的概念,就是要把人文主義由主觀主義向客觀主義牽引。 他們借用柏拉圖哲學中的Idea(理型)概念,把「人格」作為生命的理型而內在化於生命之中,導入人文主義之中,從而使人文主義克服主觀主義的浪漫精神而走向客觀主義。
這樣,人在其自身之中有其內在的形成法則,各個人都是從內的無限發展達到其整嚴規定的個性。
「有了人格概念,先把自己的生命內在地客觀化,然後始能肯定人間的一切人文活動,見出其能完成人格的教養作用。這就是移向客觀主義」。
所以,在歌德的基於人格的人文主義看來,人格的發展是個性,同時也是整全性。完全的個性,不能不是「全人」,但不是全知全能,而是人的一切能力都得到充分而健全的發展。
這便克服了文藝復興時期的人文主義,因對單純個性的喜悅,而使得人的能力雖得以充分發展,卻又與獸性相糾纏的弊端。
這可以說是這一時期的人文主義的最大貢獻。
然而,歌德等人根據柏拉圖哲學的「理型」而提出「人格」的概念來進入人文主義,其弊端也是極其明顯的。生命誠然要客觀化,從而開出其意義與價值。但歌德等人取途於柏拉圖的「理型」,則是不夠的,因為柏拉圖的「理型」是從對象方面,以一種美學情調的觀解,再佐以邏輯思辯,而把握的「體性學的有」,一種純「形式的有」。
這是一種思辯哲學,由此而進入人文主義並不能盡其全蘊,因為人文主義必須依仗生命自身的覺悟而開啟一個質實的居間領域。
也就是說,依據柏拉圖的「理型」而提出的「人格」概念並不能盡人性主體之切義,不能樹立人之為人的「道德主體性」,並以之真正開辟出價值之源與理想之源。
3. 如何在畢業論文中闡述作品對社會,人文,環境,法律等方面的影響
依法執政、依法行政與依法治國關系論綱
【論文摘要】依法執政、依法行政與依法治國是三個內涵各不相同但又有密切聯系的概念,正確的理解三者的關系有助於我們把握當前我黨提出的依法執政的核心內核。本文通過歷史與邏輯的分析,提出了依法執政是依法治國的核心,是對依法治國戰略的進一步深化;而依法執政又是依法行政的前提,依法行政是依法執政的經常化的觀點。
【論文關鍵詞】依法執政 依法行政 依法治國
一、引 言
2011年9月16日至19日,中國共產黨第十六屆四中全會在北京召開,全會聽取和討論了胡錦濤總書記受中央政治局委託作的工作報告,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科學、民主、依法執政成為中國共產黨執政黨建設的目標。《決定》分析了中國共產黨面臨的三大歷史任務和存在的五大問題,總結了六大經驗,科學、及時地作出了加強五大執政能力的對策。《決定》不僅對我黨的執政能力從戰略的高度加以規劃,從理論的層面進行了系統闡述,而且從戰術角度具體提出了全面推進的步驟。它對於我黨把握執政規律、提高執政能力、完善執政方略、改進執政方式、鞏固執政基礎、完成執政使命意義深遠。 作為法學界和司法實務界的一員,筆者更加關注「依法執政」概念的提出,從某種意義上說,依法執政理念是對依法治國方略的進一步深化,是依法治國的核心。而與「依法執政」相臨近的另一個范疇——依法行政又是依法執政的最經常的體現。本文正是想通過對依法執政、依法行政與依法治國關系的釐清以闡明三者的內在聯系,以期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國家作出一點理論上的貢獻。
二、依法執政是執政黨執政的基本方式,是依法治國的核心,是黨在新的歷史時期對依法治國理論的進一步深化
(一)依法執政與依法治國的涵義
所謂依法執政,按照《決定》的精神,是新的歷史條件下黨執政的一個基本方式。它主要體現在:1、加強黨對立法工作的領導,善於使黨的主張通過法定程序成為國家意志,從制度上、法律上保證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貫徹實施,使這種制度和法律不因領導人的改變而改變,不因領導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變而改變;2、全黨同志特別是領導幹部要牢固樹立法制觀念,堅持在憲法和法律的范圍內活動,帶頭維護憲法和法律的權威;3、督促、支持和保證國家機關依法行使職權,在法治軌道上推動各種工作的開展,保障公民和法人的合法權益;4、加強和改進黨對政法工作的領導,支持審判機關和檢察機關依法獨立公正地行使審判權和檢察權;5、以保障司法公正為目標,逐步推進司法體制改革,形成權責明確、相互配合、相互制約、高效運行的司法體制,為在全社會實現公平和正義提供法制保障。
所謂依法治國,或者法治是一個古老的概念,從古希臘時期就曾經為柏拉圖以及亞理士多德詳細闡述過,歸根結底,其核心就是要確立法律的無上權威。法治與人治是一個相互對立的范疇,法治講求用沒有感情的、理性的法律來代替喜怒無常的君主以確立國家的根本政治制度。法治與民主不可分割,法治是民主的外在表現形式,沒有民主,所謂的法治只能流於空談。亞理士多德認為法治實質是擺脫個人慾望,求助理智統治的社會制度,是一種最優秀的治國之道。他指出:「人在達到完美境界時,是最優秀的動物,然而一旦脫離了法律和正義,他就是最惡劣的動物。」「凡是不憑感情因素治事的統治者總比感情用事的人們較為優良。」 他在比較研究了一百五十八種政體之後得出結論說:「最高統治權的執行者可以是一人,也可以是少數人,又可以是多數人。這樣,我們就可以說,這一人或少數人或多數人的統治的要旨是照顧全邦共同的利益,則由他們掌管的公務團體就是正宗的政體。反之,如果他或他們掌管的公務團體只照顧自己一人或少數人的私利,那麼就必然是變態政體。」因而,他說:「應由多數人來治理國家……似乎是很正確的……。」「相對於一人之治來說,法治(The Rule of Law)更為可取。」「法治應當包括兩重意義:已制定的法律獲得普遍的服從,而大家所服從的法律又應該是本身制定的良好的法律。」
(二)依法執政是依法治國的核心,是依法治國理念的進一步深化
比較這兩個概念我們就會發現,依法治國與依法執政其核心內核是一致的。依法治國的最根本要求就是要確立法律的無上權威,就是要確立一個擺脫個人慾望,理智統治的社會制度。而依法執政則要求執政黨在憲法和法律的范圍內活動,使制度和法律不因領導人的改變而改變,不因領導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變而改變,執政黨帶頭維護憲法和法律的權威。由此可見,我們甚至可以這樣認為,在社會主義的中國,只要作為執政黨的中國共產黨確確實實的實現了依法執政的既定方針,所謂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目標也就不難實現了。
如果說黨的十五大隻是提出了依法治國的理念,那麼,十六屆四中全會提出的依法執政則是對這一理念的進一步深化,是對依法治國方略核心問題的反思,它標志著黨的領導方式和執政方式的改進和創新,它必將成為社會主義中國走向文明、法治的一個里程碑。從歷史的梳理來看,依法執政的提出是依法治國理念在新的歷史時期的深化。應當承認,古老、博大的中華文明不是不存在缺憾,缺少法治的人文、思想基礎就是其中一個巨大的缺憾之一。 盡管也存在春秋戰國時期,法家代表人物們提出的「獨任法治」的吶喊,但那也只是曇花一現,並未真正影響中國的法治進程。 中國意識到並主動開始推進法治進程是在西方列強船堅炮利的威逼之下進行的,是一種「強制性的制度變遷」。 但遺憾的是,在當時舉國迷茫、兵荒馬亂的情勢下,中國沒有能夠、也不可能抓住歷史的機遇實現自上而下的憲政改革。我們黨執政以後,由於政治與軍事的巨大勝利使我們在相當長的歷史時期內,忽視甚至完全拋棄了法律的作用。在1958年8月召開的協作區主任會議上,毛澤東主席就曾經說過:「……法律這個東西沒有也不行,但我們有我們這一套,還是馬青天那一套好,調查研究,就地解決問題……不能靠法律治多數人。民法、刑法那麼多條誰記得了。憲法是我參加制定的,我也記不得……我們的各種規章制度,大多數、百分之九十是司局搞的,我們基本上不靠那些,主要靠決議、開會,一年搞四次,不靠民法、刑法來維持秩序。人民代表大會、國務院開會有它們那一套,我們還是靠我們那一套。」劉少奇也提出:「到底是法治還是人治?看來實際靠人,法律只能作為辦事的參考。」 由於極端忽視法治,推崇人治,結果十年「文革」最終爆發,給中國的革命和建設事業造成了難以估量的損失。後來,鄧小平同志在總結「文革」的經驗教訓時明確指出:我們過去發生的各種錯誤,固然與某些領導人的思想、作風有關,但是組織制度、工作制度方面的問題更重要。這些方面的制度好可以使壞人無法任意橫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無法充分做好事,甚至會走向反面。即使像毛澤東同志這樣偉大的人物,也受到一些不好的制度的嚴重影響,以至對黨對國家對他個人都造成了很大的不幸。實行人治最大的弊端,是把國家的安危、人民的幸福寄託在個人或少數人身上,決策沒有基本法律依據和民主程序規則,個別人可以恣意決定國家和民族的命運。以江澤民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三代中央領導集體高舉鄧小平理論的偉大旗幟,將社會主義法治事業推上了一個新的台階。1996年初,江澤民同志就依法治國問題發表了重要講話,全面深入闡述了依法治國的意義、內涵和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的地位和作用。黨的十五大把依法治國進一步確立為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並隨後寫進了憲法。從中國法治進程的脈絡,尤其是我們黨執政以後的治國理念的變遷來看,我們黨對依法治國的認識是一個不斷深化的過程,鄧小平同志顯然已經認識到了法律制度的重要性,但並沒有正式提出依法治國的方略;江澤民同志適時的提出了依法治國的方略並將其載入憲法,顯然是一個巨大的歷史進步,但對於在中國目前的形勢下如何實現依法治國卻並沒有進行深入的理論考察;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依法執政理論的提出可以說正是在前三屆中央領導集體取得的巨大成果的基礎上,針對中國的實際情況,推進依法治國方略的核心性的決策。它實際上表明,我們黨已經意識到,要實現依法治國,在現階段,關鍵是依法執政,只要實現了依法執政,依法治國的實現也就水到渠成了。
三、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國的應有之義,是依法治國的關鍵
應該說依法行政並非什麼新鮮名詞,其含義就是要求政府嚴格按照憲法和法律的規定來履行自己應負的職責,合理的運用手中的自由裁量權。就是要求行政機關自身的設立(包括職能的確定、組織設立、權力來源)、行政機關的運行(尤其是行使抽象或者具體的行政權力)都必須依據法律的規定並遵守相應程序,一切行政行為都要接受法律的監督,違法行政應承擔法定責任。 依法行政的產生與民主法治、分權制衡不可分割,從某種意義上說是民主法治原則在行政領域中的具體體現。
依法行政作為一個原則,是近代資產階級革命的產物,由於國情的差異和對法治的理解不同,依法行政原則的表述也不盡相同,例如:英國稱為依法行政,法國稱為行政法治,日本稱為法治行政等等,但是政府行政必須遵循法治原則,在法律之下進行則是共同的。與西方建立在深厚的法治傳統基礎上不同,我國提出依法行政口號是經濟體制改革、政治體制和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的產物。從1984年彭真同志提出要從依靠政策辦事逐步過渡到不僅依靠政策還要依法辦事,到1993年黨的十四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明確要求各級政府都要依法行政,再到黨的十五大進一步強調切政府機關都必須依法行政,切實保障公民權利,直至1999年依法治國理論的提出,依法行政走過了一條不平常的道路。作為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重要組成部分,依法行政不僅是現代政府管理方式的一次重大變革,更是現代政府管理模式的一場深刻革命。 我們通過對依法行政原則的歷史和理論考察就不難發現,依法行政原則所要求的法律至上、權利本位、社會自治、程序法治等理念正是依法治國戰略在行政領域內的應有之義。
在現階段的中國,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國的關鍵。目前之中國,是正處於體制轉軌時期的中國,在中國努力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歷程中,由於傳統的黨政不分、政府包攬一切的思維和理政模式不會在一夜之間銷聲匿跡,行政權的過分強大在我國仍然是不容迴避的事實。據統計,在我國大約有百分之八十以上的法律和法規是由行政機關執行的,行政執法在法律實施過程中處於舉足重輕的地位,可以說,沒有依法行政也根本談不上依法治國。
四、依法執政與依法行政內涵大不一樣,但依法執政是
依法行政的前提,依法行政是依法執政的日常體現
依法行「政」與依法執「政」,「政」字雖一,但含義相去甚遠。前者的「政」准確的理解,應為政務之「政」;後者的「政」則為政權之「政」。依法執政與依法行政的主體明顯不同,一個是執政黨,一個是執政黨執政後依法成立的人民政府。依法行政要求的是各級行政機關要嚴格按照法律、法規履行其應付的行政職責;而依法執政則要求執政黨要在憲法和法律的范圍內活動,不能凌駕於民意之上。依法執政的原則是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相對更加宏觀; 依法行政的原則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相對更加具體。依法執政是我黨從革命黨到執政黨轉變進程中治國理政的戰略性調整; 而依法行政則是從戰術的角度來貫徹執政黨的執政方針。
盡管依法執政與依法行政內涵大不一樣,但二者之間也存在內在的密不可分的聯系。第一,中國共產黨依法執政是各級人民政府依法行政的前提,沒有依法執政,依法行政也就無從談起。首先,中國共產黨的執政地位是歷史形成的,是時代的產物,是人民的選擇。我黨執政以後,對是否應該依法執政以及是否應該嚴格貫徹依法執政的問題曾有過曲折,歷史證明,沒有我黨的依法執政,整個社會主義事業都會陷入危機和困境。以黨代政、黨政不分正是「十年文革」時期的一大特徵,在這種情況下,人民政府根本不可能依法行使法律賦予的職權。其次,人民政府是一個基本由我黨員、幹部組成的政府,是我黨執政方針、政策和理念貫徹的主要渠道,如果沒有這些黨員、幹部的從依法執政的戰略高度來行使其職權,整個政府運作必然會陷入失范狀態,依法行政只能是空中樓閣。第二,依法行政是依法執政的重要環節,是依法執政在行政領域內的經常化和具體化。依法執政相對於依法行政而言,是一個上位概念,更加宏觀,它必須通過立法、行政、司法等國家機關的具體的運作才能得以貫徹。 正如我們指出的那樣,現階段的中國,尚處於一個行政權過分龐大的轉軌時期,立法、行政、司法三者的關系並未能真正得以理順,立法、司法兩頭過小的「紡錘型」狀態還不可能在一時片刻之間得到合理的改觀,因此我黨的依法執政的戰略方針更多的要依靠各級人民政府去落實和貫徹,從這個意義上說,依法行政是依法執政的最為重要的環節,是依法執政的經常化和具體化並非言過其實。
五、結 語
總之,中共中央十六屆四中全會關於依法執政理論的提出是對我黨依法治國戰略的進一步深化。而由於現階段政府施政的特點,實際上依法行政正是依法執政的日常體現。三者既有根本的內涵差異,又有深層次的內在聯系,只有理解了這種區別與聯系,我們才能夠更好的領會十六屆四中全會關於依法執政理論的精髓,更好的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事業貢獻自己的力量。當然,這種理解不一定準確,還望各位同仁批評指正。
4. 民法總則體現哪些新的立法理念和立法精神
作為保護民事主體合法權益、正確調整民事關系、維護社會和經濟秩序的統領性規則,民法總則的通過和施行,標志著中國特色的民法典編纂邁出了堅實的第一步。民法總則以現代社會私法自治最重要的自由和平等為價值主軸,以誠實信用和公序良俗為民事活動的邊界,以綠色發展作為人類社會的科學發展理念,引領整個經濟社會健康有序發展。民法總則對民法基本原則的創新發展,是實現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和國家長治久安的重要基石。
民法總則彰顯了權利本位的現代法治精神
民法是私法的基本法,它以對人的保護為核心,以權利為本位,系統全面地規定了自然人、法人、非法人組織在民事活動中享有的各種人身、財產權益。因此,民法典被視為現代法治文明的扛鼎之作,被譽為法治健全完善的標志。民法總則作為民事活動的統領性規則,充分彰顯了權利本位的現代法治精神。
民法總則體現了以人為本的現代法治理念
民法總則把對人的權利的保護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以對人的尊重保護為核心,民法總則擴大和調整了民事主體的權利保障范圍。一是增加了對胎兒利益、個人信息、一般人格權、特定人格權的保護。二是將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未成年人年齡從十周歲下調至八周歲。三是尊重被監護人的「自我決定權」。四是強化宣告失蹤和宣告死亡制度中利害關系人的保護。民法總則的這些規定,強化了對人的自主性的尊重,彰顯了人文關懷的現代法治精神和價值理念。
民法總則體現了中國特色和時代要求
民法總則作為市民社會基本法的統領性規則,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立法,把依法治國與以德治國相結合,保持了民事法律對人類生活所積淀美好價值的尊重。一是確立了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立法宗旨。二是民法基本原則集中體現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平等原則、自願原則、公平原則、誠信原則、守法原則、綠色原則等,就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集中體現和外在反映,直接反映了民主、自由、平等、公正、誠信、文明、法治等理念,涵蓋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精髓。三是民法總則將民法法律淵源的范圍擴大到民事習慣。民法總則第10條規定,民事糾紛的處理,法律沒有規定的,可以適用習慣,但是不得違背公序良俗。這實際上是以道德為核心,要求民事主體在進行民事活動時,應當尊重社會公共秩序和善良風俗。
新增綠色原則,反應了建設生態文明的時代發展需求。
民法總則第9條規定,「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應當有利於節約資源、保護生態環境」。這是民法總則對民法基本原則的又一個新突破。綠色原則的確立,體現了鮮明的時代特色。在環境污染日益嚴重的當下,調整民事主體利益關系離不開人與自然的視角。這一規定反映了具有先進時代特色的立法理念,既傳承了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優秀傳統文化思想,又體現了十八大以來黨的新發展理念。
5. 人文主義法律思想的特點
人文主義 是指社會價值取向傾向於對人的個性的關懷,注重強調維護人性尊嚴,提倡寬容,反對暴力,主張自由平等和自我價值體現的一種哲學思潮與世界觀。
人文主義特點
第一個特點
第一,神學觀點把人看成是神的秩序的一部分,科學觀點把人看成是自然秩序的一部分,兩者都不是以人為中心的,而與此相反,人文主義集中焦點在人的身上,從人經驗開始。它的確認為,這是所有男女可以依據的唯一東西,這是對蒙田的「我是誰」問題的唯一答復。但是,這並不排除對神的秩序的宗教信仰,也不排除把人作為自然秩序的一部分而作科學研究。但是這說明了這一點:像其他任何信仰——包括我們遵循的價值觀,還有甚至我們的全部知識——一樣,這都是人的思想從人的經驗中得出的。
第二個特點
人文主義信念的第二個特點是,每個人在他或她自己的身上都是有價值的——我們仍用文藝復興時期的話,叫做人的尊嚴——其他一切價值的根源和人權的根源就是對此的尊重。這一尊重的基礎是人的潛在能力,而且只有人才有這種潛在能力:那就是創造和交往的能力(語言、藝術、科學、制度),觀察自己,進行推測、想像和辯理的能力。這些能力一旦釋放出來,就能使人有一定程度的選擇和意志自由,可以改變方向,進行創新,從而打開改善自己和人類命運的可能性——我強調可能性,不是比這更多的東西,不是肯定性。
為了要解放這些能力,使男男女女都能發揮他們的潛力,有兩件事是必需的。一是教育,教育的目的不是具體任務或技術方面的訓練,而是喚醒對人類生活的可能前景的認識,引發或者說培養青年男女的人性意識。有的人生來就具有這種意識,他們的潛力就自然得到發揮。但是大多數人需要喚醒他們這種意識。因此人文主義者不僅對教育寄予中心地位的重視,而且他們也在總體上主張打下全面教育的基礎,目的在全面發展個性和充分發揮個人才能。
要解放人的能力的第二個先決條件是個人自由。十八世紀的哲學家用理性這武器除去了由世俗的和宗教的習俗、過時的法律、權威主義的制度所加的限制和禁忌,驅散了教會和整個天啟宗教的機器所利用的恐懼和迷信。他們想用改革後的法律制度和世俗化國家來代替。這個法律制度建立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思想自由和意見自由的基礎上;這個國家則由代議制來治理,對於個人自由和個人創業,盡可能少地予以干涉和立法。
到底少到什麼程度,是十九世紀早期和二十世紀各有不同的看法的問題,這說明了用歷史的眼光來看人文主義傳統,把它看成是一場持續的辯論的重要性。如果我們可以指望人文主義和自由主義傳統在它的某個發展階段贊同自由放任政策,我們也能指望這個傳統在後來某個階段反對這種政策,而且用提倡社會改革,限制經濟權力,為不能自謀生計的人提供基本生活需要等手段,來擴大自由,作為國家干預的辯解。在國家干預應該達到什麼程度——以及可以達到什麼程度而不致產生反效果 ——的問題上的這種意見分歧,仍是人文主義傳統的一個特點。這遠遠不是弱點,相反,這種能夠適應社會和環境變化的能力,同死死守住僵硬不變的正統思想相比,在我看來倒是一個優點。
第三個特點
人文主義傳統的第三個特點是它始終對思想十分重視,它一方面認為,思想不能孤立於它們的社會和歷史背景來形成和加以理解,另一方面也不能把它們簡單地歸結為替個人經濟利益或階級利益或者性的方面或其他方面的本能沖動作辯解。馬克斯韋伯關於思想、環境、利益的相互滲透的概念,是最接近於總結人文主義關於思想 的看法的,即它們既不是完全獨立的,也不是完全派生的。
從十四世紀彼特拉克大聲疾呼反對經院哲學開始,人文主義就表現出它不信任哲學體系——不論是神學體系,形而上學體系,還是唯物主義體系——中關於抽象思想 的縝密推敲。它重視理性,不是因為理性建立體系的能力,而是為了理性在具體人生經驗中所遇到的問題——道德的、心理的、社會的、政治的問題——上的批判性和實用性的應用。為了同樣的原因,人文主義偏向於歷史的解釋方法,而不是哲學分析的解釋方法,或者,至少,像馬克斯韋伯所說的那樣,是兩者的結合,把普遍的人生經驗同這些經驗在特殊的歷史和文化背景中的表現聯系起來。它不想把自己的價值和象徵強加於人,像天主教的或者卡爾文派的、伊斯蘭教的、馬克思主義的價值或象徵那樣,相反,它認為通向真理的路不止一條,其他文明不論是過去的還是現在的,不論是古希臘的還是中國的、羅馬的、法國的、印度的文明,它們所形成的道路,都需要認真對待,需要作出努力根據它們自身的條件來了解它們。即使當我們不能接受它們作為我們自己的文明時,或者由於它們不容異見的偏狹性而使我們被迫捍衛我們自己的價值觀的時候,我們也應當這樣做。
人文主義當初在十四、十五世紀的義大利開始時,就是抱著這樣一個目的,要想深入和恢復遙遠的希臘和羅馬的古人世界。四個世紀以後,歌德重復了這個經驗,從中得出靈感,重新塑造自己的生活和藝術。古代希臘思想、文學和藝術的活力遠遠沒有耗絕,這可以從俄底浦斯神話對弗洛伊德和斯特拉文斯基仍舊有著魅力看出來。我們可能感到遺憾,因為古典文明已不再是許許多多受過教育的人所熟悉或所能接觸到了。但更為重要的是,通過學習其他國家人民的語言,他們的歷史,他們的藝術和他們的信仰,把自己投入到其他國家人民的思想和感情中去,不論他們是古代希臘人,還是中國人,西班牙人,或者美洲印第安人,或者投入到我們自己社會的早期階段中去,這樣的努力不應該讓它消失。這種移情的藝術,狄爾泰叫做verstehen(理解),對人文主義教育是極其重要的,而且在打破那種除了自己這一時代和文化以外對其他時代和文化都一無所知的愚昧性方面,有極大的價值。語言和通過談話,通過文學、戲劇、演講、歌曲進行交往的力量,是人文主義 傳統中核心的東西。幽默也是,從希臘的瓶瓮畫家到查利卓別林,這是最有特點的交往形式之一,是只有人才掌握的笑自己和笑別人的能力,也是除了看到人生所處的困境的悲劇——面以外也看到它的喜劇一面的能力。
藝術與人文主義有著一種特殊的血緣關系,這除了適用於文學和戲劇以外,也適用於音樂、舞蹈以及其他非口頭藝術如繪畫、雕塑、陶瓷,因為它們有著越過不同語言的障礙進行交往的力量。在十七世紀,維柯曾經指出,象徵和神話表達了—個社會的信念和價值觀,這可以從有關誕生、婚姻、死亡的普遍經驗的風俗和習慣中看出,也可以從一個社會的有關財產和家庭的法律和制度中看出。這里又是一個極其豐富的泉源,人文學的研究和人類學社會學的研究可以為此提供途徑,人文主義傳統也可由此吸收營養。
人文主義討論中有一個最古老的題目在古人中間已經很熟聞。到了文藝復興時期的義大利又重新恢復了討論,那就是積極活躍的生活和沉思默想的生活孰優孰劣。在逆境的時候,比如在—黨專政之下生活,很少機會可以進行公開活動,那麼,當然我們會認為,在自己的私生活中尋找一個避難所和靜止點是人文主義傳統的自然表現。這是蒙田在十六世紀宗教戰爭中的態度,又是生活在獨裁專政下許多異見分子經歷中一再重復的態度,不論這種獨裁專政是右派的還是左派的。但是人文主義者的意見還是偏向於積極活躍的生活,爭取掌握命運,在邪惡面前進行抵抗,而不是聽天由命。
簡單的回答可以幫到你,如果需要可以加我好友聊聊!!!
6. 澳大利亞法律和人文
【【【【【【【【【【法律】】】】】】】】】】】
澳大利亞的法律制度是建立在法治和公正以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觀念的基礎上的。在澳大利亞的普通法體系中,程序的公正性、司法判例、預期立法以及分權等都是基本原則。
在澳大利亞,聯邦和各州的法律制度都體現了立法、行政和司法的三權分立。州議會可以就任何與所在州有關的事宜進行立法。但是,在憲法限定的權力范圍內,有效的聯邦法律可以推翻州法律。
司法獨立於立法與行政。在解釋和適用法律時,法官獨立於政府。聯邦法官的任期得到憲法保障。在各州和地區,法官任期得到法律保障。澳大利亞高等法院是所有事項(無論是屬於聯邦還是屬於各州管轄范圍)的最終上訴法院,而根據憲法授權,聯邦議會有權賦予州法院聯邦管轄權。
【【【【【【【【【【人文】】】】】】】】】】】
(簡短的)澳大利亞是典型的移民國家,人口2000多萬,澳居民大多數信奉基督教,英語為通用語言。多民族形成的多元文化是澳大利亞社會一個顯著特徵。
澳大利亞礦產資源豐富,是世界重要的礦產資源生產國和出口國。
澳大利亞農牧業發達,素有「騎在羊背上的國家」之稱,是世界最大的羊毛和牛肉出口國。
(復雜的)國名: 澳大利亞聯邦(Commonwealth of Australia)
首都: 堪培拉
面積: 7,692,000平方公里
人口: 2156萬人(2009年1月)
語言: 英語,土著語言,澳大利亞的官方語言是英語。
貨幣: 澳元
民族: 英國及其他歐洲國家移民的後裔95.2%,亞洲人1.3%,土著人1.5%,其他2%。
宗教: 25%的國民沒有宗教信仰,聖公會教徒佔21%,羅馬天主教教徒佔27%,其他基督教教派佔21%,其他宗教信仰者佔6%。
國家元首:澳大利亞的名義國家元首是英聯邦元首,即英國國王(或女王),由英王任命澳大利亞總督為其代表。現任英王為伊麗莎白二世。
附圖是澳大利亞國旗、地圖、國徽、以及經常被作為澳大利亞地標的悉尼歌劇院(歌劇院背景為悉尼海港大橋)。
人類發展指數:世界排名第三,指數:0.957
國家象徵
國旗:旗地為深藍色,國旗的左上角為英國國旗圖案,表明澳大利亞與英國的傳統關系。下面為一顆較大的白色七角星,象徵組成澳大利亞聯邦的六個州和聯邦政府。旗地右邊為五顆白色的星,其中一顆小星為五角,其餘均為七角。五顆小星代表南十字星座(澳大利亞能看得最清楚的星座)。
國徽:澳大利亞國徽左邊是袋鼠,右邊是鴯鶓,這兩種動物均為澳大利亞所特有,中間是一個盾,盾面上有六組圖案分別象徵國家的六個州。紅色的聖喬治十字形(十字上有一隻獅子、四顆星),象徵新南威爾士州;王冠下的南十字形星座代表維多利亞州;藍色的十字形代表昆士蘭州;伯勞鳥代表南澳大利亞州;黑天鵝象徵西澳大利亞州;紅色獅子象徵塔斯曼尼亞州。盾形上方為一枚七角星,象徵組成澳大利亞聯邦的六個州和聯邦政府,底部的綬帶上有英文的「澳大利亞」。
國慶日:1月26日(1788年)
國花:金合歡 (Golden wattle, 拉丁文學名:Acacia pycnantha)
不少以訛傳訛的資料說,澳大利亞的國樹是桉樹,國鳥是琴鳥,這些都是不正確的。澳大利亞外交部透過其官方網站聲明,澳大利亞至今(2008年)並無任何官方認可的國樹、國鳥或國獸。澳大利亞政府是晚至1988年8月才宣布金合歡為國花,至今為止並沒有作為國家象徵的動物和鳥類。
風土人情
澳大利亞人既有西方人的爽朗,又有東方人的矜持。他們興趣廣泛,喜歡體育運動,如沖浪、帆板、賽馬、釣魚、地滾球、澳式足球(Australian rules football)、橄欖球(Rugby)及游泳等都有眾多的熱衷者。
居住在澳大利亞的土著人(也稱原住民),仍然保護著自己的風俗習慣。他們以狩獵為生,「飛去來器」(boomerang)是他們獨特的狩獵武器。他們很多仍居住在用樹枝和泥土搭成的窩棚里,圍一塊布或用袋鼠皮蔽體,並喜歡紋身或在身上塗抹各種顏色。平時僅在頰、肩和胸部塗上一些黃白顏色,節慶儀式或節日歌舞時彩繪全身。紋身多為粗線條,有的像雨點,有的似波紋,對經過成年禮的土著人來說紋身不僅是裝飾,而且還用以吸引異性的愛慕。在狂歡舞會上,人們頭戴五彩裝飾,身畫彩紋、圍著篝火跳集體舞。舞蹈和繪畫都很純朴,多反映狩獵生活等。
隨著時代的變遷,一些土著居民漸漸離開部落,搬遷到城市居住。澳大利亞有優惠土著居民的各種政策,包括在房屋、就業、福利各方面為他們投入現代生活提供各種必要的協助。在旅遊區,土著居民的藝術品和手工藝品是世界各地遊客搜羅購買的物品之一,這都是土著居民的收入來源。
7. 文藝復興時期的人文主義對今天的立法精神和法制建設有沒有意義
文藝復興時期人文主義的基本特徵:宣揚個性解放,追求現實人生幸福,追求自由平等,反對等級觀念,崇尚理性,反對蒙昧。 「文藝復興」的概念在14-16世紀時已被義大利的人文主義作家和學者所使用
8. 如何促進中國同亞洲各國的人文交流提出兩條合理化建議
相對於經濟開放而言,社會開放和中外人文交流面臨著更多的困難,因為人文交流本質擁有社會交往、國際關系和民心相通等多重屬性,不但具有一般社會工作需要面臨的難以組織、難以控制、投入產出比不高、見效時間長等困難,還要落實外事工作和軟實力戰略等要求。誠然,當前中外人文交流成績斐然,可圈可點。但前進的道路並不平坦,主要有3個方面的原因:首先,有不少人對於中外人文交流的重要性認識不夠,多是把它停留在一種文化交流或者民間外交的認識水平,沒有從戰略上看待;其次,也有人雖然對於中外人文交流很重視,但是研究不夠,沒有理直氣壯地闡述其道理,理論上不硬氣,認識有偏差,方向不對頭;第三,一些人雖然很重視,也抓住了大方向,但是在組織保障方面有畏難情緒,導致出現「戰略上重視、戰術上輕視」。上述3個方面的問題都涉及人,對應了思想、理論和實踐3個層次,其實質是影響中外人文交流的思想障礙、理論障礙與制度障礙。
破除第一個障礙是最難的。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輕視中外人文交流的思想障礙所以能夠頑固存在,既有農耕文化政治傳統因素和近代社會受外敵壓迫的因素,也有我們一段時期以來對於現代開放社會的看法和辦法因素。實際上,上述3種因素形成了制約中外人文交流的超穩定社會結構,加之戰略思維和使命感的缺乏,導致這項事業無上光榮,前途卻並不樂觀。怎麼辦呢?最為關鍵的是要加強國家對中外人文交流的領導,提高認識,解放思想,把工作當事業,提升其戰略地位,將之列入國家討論外交大事和國家戰略的重要議事日程,適時推進相關國家立法,運用戰略思維、國際思維和法治思維解決思想障礙。
破除第二個障礙最為緊要。常言道,沒有理論的正確性,就沒有政治的自覺性和工作的主動性。本文特指的中外人文交流仍屬「新鮮事物」,當前主要呈現實踐狀態而非理論狀態,但實踐一段時間後,就需要逐步加以釐清。比如,中外人文交流的外延是否可以無限制地擴大?如果有限制,那邊界在哪裡?它主要屬於社會科學(國際關系與外交學)還是人文科學的研究領域?它的主要研究方法有哪些?它主要是社會工作還是外交工作?本國政府和國際組織在中外人文交流組織的功能與地位如何界定?相關卓越人才培養是否有規律可循?初步研究認為:中外人文交流有著大致的邊界,概念不宜泛化和俗化;宏觀層次屬於國際關系學等社會科學范疇,微觀層次屬於人文科學范疇;政府應當發揮適當的組織、協調和保障作用,但不能代替社會力量的作用。需要特別提出的是,這里的「組織」功能,不僅是一般外事活動的組織,還包括國內的相關社會建設、交流人員素質培養、參與相關國際治理及相關學術研究的組織等。從長遠看,大寫的中外人文交流,事業發達的前途在於社會建設的國際化和國際治理的社會化、大眾化,而不僅僅是做一國之事、舉一國之力。
破除第三個障礙最為關鍵。鑒於我國還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現代化建設特別是社會建設的任務很重,國家在推進中外人文交流方面負有歷史性的義務。應當加強頂層設計,強化統籌規劃和集中領導,調整有關管理體制,加大專項資源配置;實行直接投入和間接投入相結合,短期安排和長遠布局相結合,多部門密切協同相結合;以人文素養和相關人才培養為基礎,以深化體制機制建設為突破點,以國際化工作為核心;重點在夯實改革發展的社會基礎,整合中外人文交流資源,建立多部門協同工作機制,培養專業強、外語好、有世界眼光的交流人才,打造世界一流的大學群體和文化產品,謀求與國力相匹配的交往權、話語權,促進世界文明多樣化等方面形成新政策、新機制、新成果。
9. 為什麼漢朝的法律是儒家化的法律
漢代儒家思想成為中國的統治思想或者說是其統治了中國人的思想及行為,那麼儒家思想又是如何達到這一登峰造極之效果的呢?這便是漢儒董仲舒提出的《春秋》大一統思想並為漢武帝採納,進而董仲舒更提出「罷黜百家,獨尊儒術」而又為漢武帝採納開始的。
(1)漢律儒家化的歷史背景
經歷了秦朝的苛政和楚漢之爭的多年戰亂,漢初統治者著重於重建社會生產力,實行以「無為而治」的黃老思想為中心統治,經過七十年的恢復發展,生產力和社會財富世大的發展和積攢,而漢初分封的諸侯王也因此而勢力強大起來,構成對中央集權的威脅,至此漢初「無為而治」的思想對這種威脅似乎有些力不從心,而單純依靠法家思想的統治又會引至秦朝滅亡悲劇的重演。據此,統治者急需一種比黃老思想更有力,比法家思想更溫柔的手段來施行統治。漢武帝提出「舉賢良方正,直言極諫之士」的詔書,而董仲舒對以《春秋》大一統之思想提出「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並大德施教化,輔之以刑罰,即德主刑輔,為武帝採納,至此儒家思想重登中國政治歷史舞台。
(2)漢律儒家化的思想背景
漢初七十年,統治者施行以黃老思想為主,以法家思想為輔的統治,終於達到了「文景之治」的效果,但在豐富的物質基礎之上,舊有的法律已不足以調解基於人們豐富的物質財富上的復雜的社會關系,而各諸侯實力的強大,而又各自為政甚至蠢蠢欲動對中央集權統治的威脅更是愈演愈烈;針對這種形勢,董仲舒指出了這種思想上的混亂應以儒家經典《春秋》統一思想,「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並以儒家禮治思想鉗制社會思想和行為。另外,又結合秦朝滅亡的歷史教訓,看到法家思想只能「誅惡」而不能「勸善」的弊端,提出了《春秋繁露·基義》中「聖人多其愛而少其嚴,厚其德而簡其刑」即「德主刑輔」之說。以順應統治者的需求。
董仲舒看到春秋戰國時期儒家思想不為重視的歷史,於是將儒家的五常「仁、義、禮、智、信」和法家的「三綱」結合,更系統地將「三綱」論述為「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等思想賦之以陰陽家神秘化的表述結合起來滿足統治的需要。
也就是說董仲舒以儒家經典思想為基礎,結合了法家、陰陽家和道家順應天意、道法自然的思想並將儒家的家庭倫理、理想社會形態納入了統治思想的范疇,進而在法律上影響了漢律以至歷朝歷代的立法和人文思想、生活習慣、道德規范,進而更使儒家思想法律化、制度化
10. 人文主義的特點是什麼
1、神學觀點把人看成是神的秩序的一部分,科學觀點把人看成是自然秩序的一部分,兩者都不是以人為中心的,而與此相反,人文主義集中聚焦在「人」的身上,從「人」的經驗開始。
2、每個人在他或她自己的身上都是有價值的——我們仍用文藝復興時期的話,叫做人的尊嚴——其他一切價值的根源和人權的根源就是對此的尊重。
3、它一方面認為,思想不能孤立於它們的社會和歷史背景來形成和加以理解,另一方面也不能把它們簡單地歸結為替個人經濟利益或階級利益或者性的方面或其他方面的本能沖動作辯解。
(10)人文立法擴展閱讀:
古希臘先哲從實際出發,以人為本,洞察宇宙,探索人生,他們的思想主張是西方人文主義思想的起源。
古希臘,古羅馬文明之後,封建神學統治西方近千年,個人意識慘遭壓制,人成了上帝的羔羊,人文主義思想幾近湮滅。
文藝復興中的思想巨人,以自己的作品抨擊封建教會的虛偽和腐敗,肯定人的價值和尊嚴,提倡追求自由和幸福,解放了人們的思想,"人文主義"旗幟高高飄揚。
宗教改革中"因信稱義"的先定論",否定了教皇的絕對權威,是人獲得精神上的自由和靈魂得救的自主權,人文主義思想得到進一步弘揚。
啟蒙運動思想家高舉理性的旗幟,批判宗教迷信,封建制度和一切不合理的現象,強調人的尊嚴,追求自由平等,主張人權神聖不可侵犯,人文主義思想達到新的高度。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人文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