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商業
A. 為什麼要學習道德經的要點蓋括
僅5000言的《道德經》是世界上創造名言最多的巨著;《道德經》是除了《聖經》以外被翻譯成最多種語言、發行量最大的傳世經典;儒、道、釋是中華文明的三大根基,老子影響了中國2500年的歷史;《道德經》是中國春秋戰國以後大多數兵法的源頭;
魯迅說:「不讀《道德經》一書,就不知中國文化,不知人生真諦。」
胡適說:「老子是中國哲學的鼻祖,是中國哲學史上第一位真正的哲學家。」
《道德經》,歷代中國人的文化自信。
即使在民族暫處落後的年代,只要想到祖上曾有這樣高的智慧,我們就不會自卑;
即使身處低谷,只要憑著書中思想,我們也終究會東山再起。
這不僅因為,它是暢銷兩千年的超級書籍,被譽為「萬經之王」;
全書僅僅5126個字,古往今來卻有孔子等諸多聖賢為它作注釋,研究它的書籍少說也有5000萬字。
《道德經》是宇宙級的認知方法論,所以,當你學了《道德經》之後,你有了這個宇宙級的認知方法論之後,你的行為、心態、情緒、格局會發生完全不同的改變,可以從三維的世界到十維的世界維度不一樣,你看世界的角度就不一樣。
那麼《道德經》的本質是把宇宙起源、創造、甚至運行的法則都講清楚。所以《道德經》博大精深的,如果你能學好《道德經》,你可以站在宇宙的高度認知世界,認知人類社會,認知商業社會,認知我們的政治科學,甚至醫學各個學科。
所以,學習《道德經》就是要了解宇宙的運行法則和規則,幫助我們在生活中成為真正的贏家!
B. 外國人怎麼看《道德經》
土豆系列0420 :你好。
經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統計,世界出版第一多的是聖經第二多的是道德經,被譯成多國文字廣為流傳!是中國乃至世界的巨大精神財富!20世紀,人類在科學技術和物質財富上雖取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但也造成了環境破壞、價值迷惘和心靈污染三大危機。面對這些社會危機,西方人開始從東方道學中尋求哲學智慧,以解決現實問題。
美國學者邁克爾·哈特在評述老子《道德經》時指出:「這本書雖然不到六千字,卻包含著許多精神食糧。」荷蘭萊頓大學教授施舟人肯定道學「對西方文化來說,是一個不可多得的,能使西方文化得以更新的動力和活力的源泉。」美國哈佛大學教授約翰·高認為《道德經》「是一本有價值的關於人類行為的教科書。」德國人尤利斯噶爾指出:「老子,他是推動未來的能動力量,他比任何現代的都更加具有現代意義,他比任何生命都更具有生命的活力。」美國科學家威爾杜蘭認為《道德經》「是最迷人的一部奇書」。德國哲學家尼采認為老子的《道德經》「像一個永不枯竭的井泉,滿載寶藏。」美國學者蒲克明預言未來「《道德經》將是一本家傳戶誦的書。」它之所以受到世人如此重視、如此高的評價,因為它是人類最古老的最系統的第一部「大成智慧學」。
在政治上,不少國家的領導人都指出,要想構建「和諧社會」與「和諧世界」,必須善於從老子《道德經》中去尋找政治智慧。德國前總理施羅德大聲呼籲:每個德國家庭買一本中國的《道德經》,以幫助解決人們思想上的困惑。美國前總統里根援引《道德經》中「治大國若烹小鮮」的治國名言,以尋求其治國理念和方略。俄羅斯前總統梅德韋傑夫建議全世界「遵循中國古代偉大哲學家和思想家老子的教誨,來應對世界金融危機」。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極力推崇老子的《道德經》,援引老子的「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的名言,努力將這種不朽的哲學智慧應用到聯合國工作中。
在經濟上,要解決現代市場經濟中出現的問題,也需要從《道德經》中尋找發展經濟的哲學智慧。英國哲學家克拉克認為「現代經濟自由市場的原理就是源自《老子》的無為而治。」在世界范圍內,已悄然地出現了一個經濟文化群體「道商」。所謂「道商」,就是以道學的辯證思維和哲學智慧從事企業經營管理的商人。法國阿爾斯通總裁安南·博格先生聲稱:「在中國做生意,要懂《老子》。」曾擔任財富五百強公司高級執行官的詹姆斯把《道德經》尊為新世紀的商業理論。奧地利經濟學家哈耶克認為道家的「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的觀點,就是他的自發秩序理論的經典表述。美國微軟公司創始人比爾·蓋茨根據老子的「天之道,損有餘補不足」的思想,從事社會公益慈善事業。美國GE公司前總裁傑克·韋爾奇依據老子的「為道日損」的思想,提倡「無為式」的「簡單的管理」。
在科技上,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也可以從老子的《道德經》中汲取靈感。英國科學家霍金在老子的「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的思想啟示下,提出了「宇宙創生於無」的理論。美國物理學家約翰·惠勒提出的「質朴性原理」,與老子所謂「道」的質朴性是不謀而合的。美籍華人李政道發現量子力學中的「測不準原理」與老子所說的「道可道,非常道」的思想,也有吻合之處。日本農學家福岡正信提出「自然農法」,並稱自己「就是在老子『道法自然』這一偉大命題的啟發下提出來的。」
C. 大象無形,大愛無言,大道無名,大商無算 這四個詞是什麼意思想說明什麼道理呢
1、大象無形:越是大的成就往往越穿透悠遠,越是大氣度的往往越包容萬物。
道理:至美的形象已經到了和自然融為一體的境界,反倒給人以無形的感覺。
2、大愛無言:偉大的愛都是默默無聞的。
道理:有水平的人都是默默無聞的,偉大的愛都不是說出來的。
3、大道無名:大道,道是至高無上的,沒有形狀的。
道理:無名,是指無形無象的混元大道,因無形無象,所以叫無名。
4、大商無算:生意做的很大的時候,就不能斤斤計較,過於計算利益上的得失。
道理:當生意規模比較小的時候,為了生存要經常對每一件事情計算得失,求取最大利益,謀求發展。
此文出自春秋時期·老子《道德經》
(3)道德經商業擴展閱讀
寫作背景:
出自《道德經》「大方無隅,大器免成,馬王堆出土的《道德經》中寫著大器免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這是由老子提出的中國古代文學理論中的一種美學觀念,意在推崇自然的、而非人為的美。
《老子》認為音樂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無為的自然的音樂;一類是世俗的非自然的音樂。無為的自然的音樂為道的音樂,符合道的特徵,是一切人為音樂之本,無所不在,無所不容。它是最美的,又是無聲的,是音樂的最高境界。人為的音樂雖然是動聽的,但這種有聲之樂的美是世俗的、暫時的,會「令人耳聾」,所以不宜提倡。
據文獻記載,老子靜思好學,知識淵博。他的老師商容教授知識過程中,老子總是尋根問底,對知識非常的渴望。為了解開自己的疑惑,他經常仰頭觀日月星辰,思考天上之天為何物,以至於經常睡不著覺。
後來,商容老師「實乃老夫之學有盡。」推薦老子入周都深造。文獻記載:」老子入周,拜見博士,入太學,天文、地理、人倫,無所不學,《詩》《書》《易》《歷》《禮》《樂》無所不覽,文物、典章、史書無所不習,學業大有長進。
博士又薦其入守藏室為吏。守藏室是周朝典籍收藏之所,集天下之文,收天下之書,汗牛充棟,無所不有。」通過這段經歷,老子積累了豐富的學識,也使他遠近聞名。
作者簡介: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伯陽,或曰謚伯陽。春秋末期人,生卒年不詳,大約出生於公元前571年春秋晚期陳(後入楚)國苦縣(古縣名)。中國古代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和史學家,道家學派創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
公元前551年(周靈王二十一年、魯襄公二十二年),老子入周王室任守藏室史(管理藏書的官員)。在被推薦入周室效力之前,老子跟隨常樅(商容)學習知識。
公元前535年(周景王十年、魯昭公七年),老子因受權貴排擠,被甘簡公免去守藏室史之職,出遊魯國。在魯國巷黨主持友人葬禮,孔子助葬。時孔丘17歲,問禮於老聃。公元前530年(周景王十五年、魯昭公十二年),老子被甘平公召回仍任守藏室史。
公元前526年(周景王十九年,魯昭公十六年),26歲的孔子適周觀光,拜訪老子。公元前516年(周敬王四年、魯昭公二十六年),老子因所管典籍被王子朝攜至楚國,被罷免守藏室史一職,回故里居住。後去往秦國,確切年代不詳。公元前501年(周敬王十九年、魯定公九年),51歲的孔子南至老子故里向老子問學。
D. 《道德經》講了什麼為什麼它廣受推崇
作者:in nek
鏈接:http://www.hu.com/question/20393827/answer/37391226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系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道德經》討論的問題本身其實很簡單,但已經有成見的人很難明白。所以,在討論所有的問題前,讓我們首先做一個簡單的思維游戲。
比如有個人,他出門走在路上,前面有個坑,他沒有看見,一腳踩空,掉了下去,失足前,他說了一句:「我操」,然後他就摔死了。那麼,現在我的問題是,他最後說「我操」是要操誰?
你不要覺得我在開玩笑,我是嚴肅的。他有很多可能:
他操修路的,把他坑了
他操天,讓他運氣這么不好
他操自己,怎麼這都沒有看見
他誰都沒操,他只是發出了一個驚嘆
無論如何吧,他不是贊美上帝,他說「我操」。他已經死了,這句話已經final(終結)了,你不能把他從棺材中拉出來,問他什麼意思。而且就算他沒死,你把他叫回來,問他什麼意思。他說他的意思就是贊美上帝,不是CNM,你也不信吶。
我是什麼意思呢?一句話說出來,其實可以有很多理解,文字並不具備精確傳遞信息的能力。除了程序員和律師等少數群體,很少人能保證自己說的東西能在一句話中被清晰傳遞的(程序員和律師看起來能做到這點,是因為他們嚴格限定了范圍,說到底還是他們在其他討論中和特定的人形成了共識),所以,單個句子的含義,從信息傳遞的角度來說,是沒有任何保證的。有智慧的人寫東西,一般不會在一兩個字行間,包含天地之秘,因為這是做不到的,他要通過多次從多個角度反復,才能把一個概念說明白,所以,單拿一句話,一個詞出來反復尋章摘句弄學問的,大部分時候不是在尋找一篇論文的真義(雖然純粹進行語言研究也有其意義),而在原始詞句中硬「加」出意思來的(為了逼近意思換角度解讀是另一個問題),那已經不是作者原來的意思了,而是解讀者自己的意思而已。
所以讀者首先要建立這個概念:我在這里給你解釋《道德經》在說什麼,是為你找一個能和他的意思前後貫通的「表述含義」,讓你找到(也許只是其中一個),理解這個文章指向的那個被討論的問題的「重心」在什麼地方,而不是給你證明「這就是老子本來的意思」,「老子本來的意思」是不可證明的。
同時,我不是不知道,有人在這里又出土了什麼東西,那裡又發現什麼通假,避諱,惡意修正等種種問題,那些不重要。在我理解的道德經的含義中,老子也不在乎,老子看的是大勢,而我解釋的也是這種大勢,是在各種歷史大潮變幻以後,在我們現在看到的《道德經》的「表述含義」。也就是說,這整個文章,得有點正常人說話的樣子。不能說這句話談這個問題,轉眼之間,那句話就談另一個問題,就算你要"別有深意",你這個深意也得把表面上的意思說正常了才是說話啊。
舉個例子,有人會跟我掰,說「道可道,非常道」,「常」字應該是「恆」字。這對我來說,就是腐儒之見。在這個表達中,常和恆有多大區別?在這個抽象層次中,描述的高手怎麼可能用精確語義嘛,他們用的是「架構含義」,也就是說,這個字即使有一定程度的偏離,也不改變它要表達的意思的。如果你覺得改變這個意思會讓整個上下文都發生變化,你摳一下這個還有點意思,否則不是在那裡尋章摘句嗎?我讓你「早點回家吃飯」,你明明聽明白了,但你非要說「這是讓我回家吃飯,還是讓『早點』回家吃飯?」,老子一巴掌把你丫扇醒過來。
另外我也知道,把一個真誠直接的含義說出來,會踩到好多人的尾巴,因為很多人是靠著神神秘秘的曲解來樹立自己的權威或者人生觀的,這和偶像的作用其實沒有太大區別,人家不學數學,不學物理,不學金融,就指著學這個「通四時之變」,你非要告訴他一個清楚的結果,清楚了他的夢就做不下去了,這叫「擾人清夢」。所以,「人家不接受清晰的,可以理解的解釋」,那也是現實,這里不打算改變他們,我只是給真誠的,想確實通過閱讀增長知識的人一個閱讀的提示。大家不用嘗試因為掌握了某個「真理」想去說服別人。我是一個程序員,我給大家說,寫程序說到底是一種「說服」,只不過說服對象是「計算機」而已。而我們程序員去「說服」,那可都是要付錢的,那是一種成本,那要看你是不是要投資,好的程序員工資很高的哦。你掌握了真理不拿去用,天天免費給一台台舊計算機升級軟體,你說你是不是閑得發慌?
E. 道德經怎麼用在商業上呢
可以去了解一下《道商》的提出者李海波老師,他對《道德經》的商用智慧演繹與創新很有見地,而且又是師出名門正宗的道教修行者,在道教界、學術界、策劃界都有影響力。網上關於他道商課程的視頻很多,你可以去搜索一下,以下是關於他的介紹。
李海波是當代知名的商務策劃實戰權威專家之一,也是將高深莫測的黃老道學理論成功嫁接於商業領域,並率先提出系統性「道商——中國式經營智慧學」的道學學者、國學講師、職業謀士。這是由他的獨特經歷、研究領域、國際見識、國內實踐、智慧資源掌控等方面復合而成的。
他少年時代即投師道門,學習領悟《道德經》智慧;26歲初登北京大學百年紀念堂,作《道德經與策劃大智慧》學術報告,30歲完成兩部學術著作——《勢》、《道商》,獲得業內專家的高度贊譽,其中《勢》被視為現代版「六韜」而廣受好評,《道商》更是開啟了「中國式經營智慧學」研究之先河。
作為道學學者,李海波的研究領域是道家謀略學與道家商業學,他是這個學科的領先者,是「中國式經營智慧學」的首倡者,是國內公開講授黃老道學與商業實戰智慧的第一人。第16屆中央委員,解放軍總後勤部原政委張文台上將為其親筆題詞勉勵「商道興國」;全國政協常委,中國道教協會會長任法融親筆為其題詞賜封「中國道商」。
F. 商人要具備道德經里的哪些商業道德
《道德經》里是排斥「重利」,希望「小國寡民」,且「雞犬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沒有什麼「商業道德」方面的指導。
一定要強行聯系一下的話,可以說:不要追求暴利,商品以樸素為主,薄利就多銷且長久。
G. 道德經中關於商業的語句
摘要 第六+二章中,。。。。。。美言可以市。。。。。美麗的言辭可以拿來換錢,就是現代廣告詞的意思。廣告公司的廣告思想可以說從此發端
H. 如何從道德經體現商道等道的層面
老子非常注重於品牌的建設,在他看來,品牌的重要性就好象是「含回德之厚的赤子」一樣,任答何危害都很難傷及它,在建設品牌時,一定要有長期的戰略打算並不能脫離實際的冒進,「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脫」(《道德經·第54章》),在營銷策劃中,還應該進行伏筆策劃,危機策劃,以「為之於未有,治之於未亂」、「慎終如始,則無敗事」。(《道德經·第64章》)
老子的《道德經》思想,也是現代「競合」理論的最早提出者,老子認為「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強天下」。反對競爭而崇尚競合,推崇雙贏和多贏。因為「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從道的角度講:商業競爭中,沒有永恆的朋友,也沒有永恆的敵人,有的,更多是合作、共贏!
I. 《道德經》中的投資哲學有哪些
這十二個字是「道生之,德蓄之,物形之,勢成之」。這並不是《道德經》中最為人熟悉的一句,但在我看來卻蘊含著深刻的投資哲學。
「道生之」講的是一個優秀企業的根本。「道」指的是規律。只有有效掌握行業經濟運行規律的企業,才有可能成為一個真正的牛股。《道德經》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掌握了「道」的企業,無論其起始多麼渺小卑微,最終都會長成參天大樹,正所謂「合抱之木,生於毫末」。
打開可口可樂1896年的年報,你會發現這家公司的「道」在100多年以前就已經種下了。盡管那一年可口可樂收入僅有14.8萬美元,其總裁Asa Candler說,「我們努力告訴全世界,可口可樂是一種平價的卓越商品,將給全人類帶來健康和美好。」2012年,可口可樂的收入已經高達480億美元。可以說,每一個真正優秀的企業都必然是「道生之」的。
即便是一個有「道」企業,也需要注意,在行業和市場的演進中,「道」作為指導性的規律也會發展變化。一個例子是我們過去投資的蘇寧電器(行情 股吧 買賣點) ,就是掌握了低成本這個規律,通過不斷開店實現規模效應,成就了數十倍的回報,也成就了一個經典的成長股故事。但是近年來電商的興起,以更低成本沖擊了蘇寧的「道」,逼迫其也不得不走電商之路甚至更名,去尋找新的「道」。無論蘇寧的變革成功與否,其積極進取、斷腕求「道」的精神是令人欽佩的。
我們日常投資中看到的很多企業,並非是「道生之」者,而是「勢生之」者。往往是一個政策性的機遇,或者是一類產品的突發性需求,搞定了少數大客戶,導致了某個企業迅速成長,使之賺了錢也上了市。特別是在中小板(行情 股吧 買賣點)、創業板(行情 股吧 買賣點)中,這類企業為數較多。它們本身並沒有掌握行業經濟運行發展的規律,一旦勢不在,就將曇花一現,最近頻頻出問題的光伏行業的多家企業就是很好的實例。因此,對於「勢生之」的企業我們要非常小心。
「德蓄之」對於投資而言也至關重要。「道生之」之後,如果沒有正確的價值觀和商業道德,無論多大的企業,最終不能「蓄之」。特別是企業上市之後,季報年報的壓力巨大,更可能會在經營管理中越出道德的底線。近幾年美國發生的安然、泰科等過去都是大牛股,就是因為「德」上的問題,終不能持續,甚至破產清算。中國很好的例子就是乳品行業的幾家公司,他們在發展初期就掌握了乳品行業的「道」,即通過常溫奶和利樂包裝解決了降低成本和運輸半徑的問題,迅速擴大市場,也在一段時間內為投資者收獲了極高收益,但忽視了「德」之後,竟然導致了整個乳品行業信譽的全面失去。由此可見,在分析企業時,一定要對其「德」作充分的評估。
「物形之」,從選股投資的角度看,我認為包括兩層含義:一是指企業的經營性因素,例如商業模式、行業特徵等會形成企業業務的特定狀態。例如,航空公司就是以重資產、產品(客座)過期快為特徵的,因此盈利波動性大,這是其商業模式決定的。二是指企業的治理、機制、管理、文化等軟性的制度性因素,也會對企業的成長狀態產生重大的影響。特別是公司的治理,決定企業的管理者能否與企業的股東「在一條船上」,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公司的長期投資價值。
「勢成之」很容易理解,是指企業面臨的形勢和機遇。一家企業如果掌握了「道」,有「德」同時有很好的「形」,當「勢」來的時候,就有可能成為一個很好的投資標的。
必須要強調的是,「勢」固然重要,但是並不是關鍵因素。可在日常工作中,我們獲取的信息絕大部分都是只是「勢」。每天的信息轟炸,賣方研究員大量研究報告出爐,買方研究員挑燈夜讀,關注的焦點往往是政策的變化、經濟數據的公布、新產品的推出、產品的銷售、項目的進展、報表的披露等,這一切都只是「勢」!在投資中,僅關注「勢」而忽視「道」、「德」和「物」,就如同一個園丁只關心什麼時間下雨,而不關注種的是什麼樹,不關注陽光、土壤和水一樣。
筆者有幸在國外讀過MBA,也討論過上千個公司和投資案例,我深感對於選股的指導,可能還是2500年前老子提出「道生之、德蓄之、物形之、勢成之」這十二字簡單透徹。當然,《道德經》綿長深邃,其蘊含的深刻哲理遠超我所能理解。
J. 學習道德經如何做人
道德經與做人,做人符合道德的標准,這是如何做人,如何按道德經的標准做人,而不是胡亂的拿經書套自己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