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道德與和諧

道德與和諧

發布時間: 2022-05-14 01:10:02

Ⅰ 良好道德的作用和意義

作用:

道德調節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平衡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它要求人們端正對自然的態度,調節自身的行為。

環境道德是當代社會公德之一,它能教育人們應當以造福於而不貽禍於子孫後代的高度責任感,從社會的全局利益和長遠利益出發,開發自然資源發展社會生產,維持生態平衡,積極治理和防止對自然環境的人為性的破壞,平衡人與自然之間的正常關系。

意義:

引導人們追求至善的方向。它教導人們認識自己,對家庭、對他人、對社會、對國家應負的責任和應盡的義務,教導人們正確地認識社會道德生活的規律和原則,從而正確地選擇自己的生活道路和規范自己行為。

以善惡為標准,通過社會輿論、內心信念和傳統習慣來評價人的行為,調整人與人之間以及個人與社會之間相互關系的行動規范的總和。道德作用的發揮有待於道德功能的全面實施。道德具有調節、認識、教育、導向等功能。與政治、法律、藝術等意識形式有密切的關系。中華傳統文化中,形成了以仁義為基礎的道德。

(1)道德與和諧擴展閱讀:

人類擬定道德原則的目的是調節利益關系,實現本階級(社會或團體)利益最大化。道德是社會矛盾的調節器。人生活在社會中總要和自己的同類發生這樣那樣的關系。

因此,不可避免地要發生各種矛盾,這就需要通過社會輿論、風俗習慣、內心信念等特有形式,以自己的善惡標准去調節社會上人們的行為,指導和糾正人們的行為,使人與人之間、個人與社會之間關系臻於完善與和諧。

道德主體藉助於對客觀世界的認識,藉助於對現實生活條件的認識,自願地認同社會道德規范,並結合個人的實際情況踐行道德規范,從而把被動的服從變為主動的律己,把外部的道德要求變為自己內在良好的自主行動。

Ⅱ 良好道德對人生發展發展社會和諧的作用是什麼 急急急

道德。是做人的根本.

  1. 法律不能顧全所有事情

  2. 道德的約束能讓我們知道底線,減少摩擦,對自己和周邊的人有警醒作用

  3. 遵守道德能讓社會人與人之間減少摩擦,共同協力去做事。對社會發展有作用。

    例如,如果一個公司內部人員,不顧道德,搶奪同事的資源,虧空公司資源。這就是不道德。對個人,公司,社會都有危害

Ⅲ 道德是社會關系的基石,是人際和諧的基礎。這句話對嗎

這句話肯定是對的,因為道德標準是社會文明進步的標志,人的行為規范都是從道德標准延伸出來的。人與人之間的交往,如果沒有道德標准來衡量,就無法分清君子與小人,無法做到趨吉避凶,讓自己安全,人都處於心神不寧之中,人際關系肯定不會好,肯定不和諧。

Ⅳ 結合上述事例說明高尚道德為什麼能推動社會和諧

在新的歷史時期,強調以奉獻精神提升職業道德規范,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這不僅是因為在社會轉型時期,我們國家實施以德治國戰略確實需要確定和樹立一種以奉獻精神為內核的新的社會道德座標體系,從而建立起與經濟和社會發展相適應的健康和諧

Ⅳ 關於道德和諧的文章

我們可以把玻璃擦得明亮,但是往往除不掉心頭的灰塵。有錢可以買來名聲或榮譽,卻買不到人格和品行。

市場經濟是個既廣袤又窄小的空間,來此逐利的人群三教九流,眾人相擠,必有相爭,正如古人所言「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幾乎人人都被名韁利索牽動。這樣一來,就難免有人要不大光明磊落,難免有人損人利己,難免有人坑蒙拐騙。

法律、政策、制度,自然都是約束和規范人們行為的准則。但最根本、最能自覺約束和規范人們行為的卻是道德。所以學校把德育擺在智育、體育之首;選拔幹部也是德在才之先。從某種意義上說,道德水準往往是黨風、政風乃至整個社會風氣的基石。

任何一個社會,任何一級組織,任何一個家庭,都各有側重地負有道德教育的責任。現在的好多事情,都倡導從娃娃抓起。道德教育更是一篇大文章,涉及到人生的方方面面;道德也是一篇長文章,童年要讀,中青年要讀,老年也要讀,可以說應該活到老讀到老。然而道德的啟蒙教育又顯得極為簡單,例如長輩告誡子孫「不許說謊」,「待人要有禮貌」,「未經允許不能拿別人的東西」,「要右側通行」,「要講究衛生」等等。這一類教育實際上是向孩子們灌輸最起碼的道德知識,也是傳授了最基本的做人原則。

然而這是很不夠的。其說服力也極其有限。青少年也和成年人一樣,他們的行為絕對不會僅僅以幾條原則和書面道理為准繩,相反他們更多的是從成年人的實踐,也就從成人的行為、生存活動方式,來認識社會,認識世界,認識道德的,總是先接受通行的事實,然後才承認道理和原則。這一點已經向成年人、向全社會敲響了警鍾,成年人不僅要向青少年傳授做人的某些原則,更要以自身的行為實踐證實這些原則的嚴肅和不可動搖。古時孟子聽到鄰居殺豬,問他母親,殺豬干什麼?母親未加思索便說,殺豬給你吃肉。話一出口,母親才意識到這話屬於欺騙孩子的性質,便趕緊到街上買了幾斤肉,讓孩子感到人說話是必須算數的。我們有些家長平常教育孩子要誠實,當他遇到某件具體事情時,有時卻不太誠實,甚至很不誠實。一件這樣的事實,可能會取代多少次的「苦口婆心」。胡長清似的領導自己手腳不幹凈,卻在會上大講廉潔奉公,就像一個嘴上叼著香煙的「癮君子」,卻說尼古丁有毒,號召眾人戒煙似的,這只能引起人們的恥笑。事情就是如此,人格的魅力往往大於真理的魅力。

Ⅵ 職業道德與和諧社會構建的關系

職業道德能夠體現出一個社會人們的精神素養,精神是文化的表現,文化,政治和經濟息息相關,經濟、政治和文化共同構建一個和諧的社會。

Ⅶ 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是道德

摘要 道德是人類精神的自律, 是人類社會生活中所特有的,是依靠社會輿論、傳統習慣和人們的內心信念調節人與人之間、人與社會之間關系問題而展開的。根據道德所調整的關系不同, 我們可以把道德分為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三個層面。這三個層面的道德建設恰好能夠從精神道德領域解決人際關系和諧問題、社會關系和諧問題、人與自然的和諧問題。因此, 對於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道德基礎,我們可以從這三個層面上來分別加以考察。

Ⅷ 道德和諧關系話題作文

尋找和諧
我整理好背包,出門去尋找和諧。大雁在天空自由地翱翔。一切都是欣欣向榮,生生不息,也許,這就是一種和諧。
我來到幽谷深處。老子正帶著寧靜安詳的微笑,在綠蔭深處漫步。我走上前去,請教老子什麼是和諧。老子說:「和諧者,乃小國寡民、清靜無為也,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此乃和諧者也。」我頓時感受到了從未有過的平和與寧靜。
我帶著微笑,辭別老子,繼續前行。孟子流連在清澈的小河邊。我再次前去請教什麼是和諧。孟子答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此乃和諧。」是啊,如此友愛、關懷的社會,確實是一種和諧。
一片竹林,一間茅屋,諸葛亮躬耕於南陽。揮著羽扇,撫著瑤琴,諸葛亮懷著一顆謙卑的心。「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我明白了,寬廣與博大不僅是一種生活態度,更是一種和諧。
我繼續向前走,在汨羅江邊,我看到屈原在江風中對天長嘆。「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在這飽含無奈與堅定的嘆息聲中,屈原帶著怨恨與不舍沉入汨羅江中,他以自己的死昭示天下:永不停息的探索也是一種和諧。
落英繽紛的桃花林中,我遇到了陶淵明。他帶著悠然自得的神情對我說:「阡陌交通,雞犬相聞,此乃和諧也;黃發垂髫,怡然自樂,此仍為和諧也。」是的,悠閑的生活,與自然友好相處,這當然是一種和諧。
我回到現實,朋友問我是否找到了和諧,我平靜地告訴他:「和諧其實無處不在,大到宇宙中的恆星、行星、彗星,都在和諧中相互繞轉,小至我們身邊的一切,花、草、鳥、獸,也都在自然中互存共生、和諧相處。只要懷著一顆寬廣、博大、包容、寧靜的心,那麼就能發現,和諧就在我們身邊。」

Ⅸ 關於和諧和道德的論據

什麼是和諧?
和諧是天地萬物之間最自然、最平衡、最協調的正常狀態。反之,無論個人還是社會,乃至整個世界,凡事越不正常、越不自然、越極端、矛盾和分歧越多,就越不和諧。
和諧,是萬物認識自然、回歸自然後,自然界(天地、人類社會、一切生靈)達到最自然,最協調的境界,也是世間最文明的景象。
當今生態環境工作者,所宣講和力圖實現的生態平衡,實際上就是自然界的一種平衡關系。可悲的是,這些人並不懂得生態平衡的根本在哪裡,也不知道如何從根本上實現這種平衡。
什麼是平衡?平衡的確切含義?萬物如何實現平衡?天下平衡的中點在哪裡?種種問題,在本人的著作中有詳細的論述。

什麼是道德?
道無形無象,無聲無嗅,卻是真實永恆的存在。道是產生天地萬物之大本,是一切的總能源。德者,和也。人的心性明於天道,行為合於天理,此謂之德。
道德,實乃萬物和諧之大本。人類社會脫離真實的道德,望世界實現永久的和平,生態環境得到根本的治理,實屬主觀之妄想。
認識道德,理解道德,回歸道德,合於道德,不僅是個人道德和精神修養的真實目標,也是人類社會走向和諧,實現永久和平的唯一途徑。人類對道德缺乏本質的認識,道德就會演變成為虛偽的形式。道德形式的發展,既無法使人本性得到回歸,也不會使人類社會走向最高的文明階段。

和諧與道德兩者缺一不可呵呵。

熱點內容
勞動法孕婦假期工資規定 發布:2025-01-03 06:10:35 瀏覽:647
刑事訴訟法親告罪 發布:2025-01-03 05:56:28 瀏覽:31
司法電子送達 發布:2025-01-03 05:35:43 瀏覽:586
公司合同法培訓新聞 發布:2025-01-03 05:35:38 瀏覽:473
合同法重難點 發布:2025-01-03 04:50:16 瀏覽:797
醫保法律法規條例 發布:2025-01-03 04:17:41 瀏覽:241
2017劉鳳科刑法視頻 發布:2025-01-03 03:43:58 瀏覽:312
廣安武勝法院 發布:2025-01-03 03:10:47 瀏覽:406
刑法規制邊界 發布:2025-01-03 02:58:51 瀏覽:986
民法典2021年1月施行 發布:2025-01-03 02:58:12 瀏覽: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