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道教道德

道教道德

發布時間: 2022-05-14 01:55:27

❶ 道教中的道德天尊是誰

道教道德天尊,是老子,本名:「李耳」,位列道教三清之一,老子騎青牛入函谷關,創出「道德經」寫下道德經時,傳聞老子,頭頂青氣沖天,高約十萬丈。

❷ 道教的教義是什麼

尊道貴德

在道教,人們最崇敬的是道和德,說得最多的還是道和德。道教經書也是特別注重道與德的闡說,《雲笈七簽》以《道德部》為第一部,《道教義樞》以《道德義》為明宗第一義,《玄綱論》則是以「道德」為道教綱要。其實,道教對道德的高度重視,早在太上顯化之時就已奠定,太上老子就是以道德二篇來垂教的。尊道貴德的教義也源自《道德經》道生德育的論說,並說:「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
道教之所以尊道,因為「道」是道教徒信仰的主體,道教的全部信仰和修行都是以「道」為核心的,概括起來,主要有四個方面:其一,「道」是生化宇宙萬物的原動力,造化之根。其二,「道」是神明之本,由三元之氣化為三清,聚形為太上老君。其三,「道」有最偉大的德行,它以虛無為體、清靜為宗、柔弱為用,無為不爭。其四,「道」真常永恆、無生無滅,無時不在,無處不有,長存於天地間。「道」的偉大和神聖之處,可說是無處不能體現。由於前文《教理綜述》中已有敘述,遂不再細說。總之,由於「道」的偉大和神聖,所以道教尊道為最高信仰,並教導人們學道、修道、行道、弘道。
道的尊高和偉大,其最高體現就是「德」,道造化萬物由德來蓄養,神明可敬也是因為有最高尚的德行。所以,道教尊道貴德。對道與德闡釋,《道教義樞?道德義》這樣說:「道德一體,而具二義,一而不二,二而不一」。也就是說,道和德本來就是一個整體,因為道是由德來體現的,在理義中又有差異,是可分又不能分,但又不能合而稱為道。因為德不是造化之根,神明之本。但人們信道修道,必需以「德」為根基,來證道成道。
從上述闡釋中我們可以知道,有道者必具有高尚的德性,有了高尚的德性才可得道。所以,修道應以德為基。對於廣大信道務道之士來說,修道的先決條件就是立德,立德就要在日常中不斷積累功德。其關鍵在提高自我修養,具有良好的品德。在內在的修持上和外在行為中努力按照「道」的法則去做。清靜寡慾、柔弱不爭、胸懷寬容。不尚名、不尚利、不自貴、不自譽、不妒嫉、不妄語,不溺於音色美食。樂人之吉,愍人之苦,周人之急,救人之窮。施恩不求報,不殺生以自娛,濟世利人,慈心於物,正信誠實。與大道同心。如此修行,則德累而基立,基立則可修道而成真,得道而成仙。

仙道貴生

仙道貴生的教義思想是道教信仰的核心宗旨,體現了道教的鮮明特色。所謂「仙道」,即道教追求的成仙得道。道教相信神仙的可學和實有,神仙生活是逍遙無礙,長存不亡的,他們都是得道的真人,是學道務道之人學習和信仰的人格形象。而成仙得道的重要內容,就是通過自我的修行,達到長生久視。所以道教教導人們要貴生、重生、樂生,生存的質量提高到神仙一樣的境界,達到生道合一的目的,就是得道。《度人經》曾把這一要旨歸納為:「仙道貴生,無量度人」。
道教「仙道貴生」的教義思想,主要來自兩個方面,一是秦漢時期的方仙信仰。《南華經》中說: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神人可以不食五穀,只吸風飲露。可以乘雲御龍,行游四海之外。還說有一種人,千歲厭世,去而上仙。《漢書?藝文志》則將神仙者概論為,保性命之真,同生死之域。二是太上《道德經》修真常長生久視之道的理義。祖天師張道陵立教時,將神仙信仰和常道宗理融合為一體,完整了道教信仰的體系。他在《老子想爾注》中說:「生,道之別體也。」又說「道意賤死貴仙」。修道的目的就是「唯願長生」,「生生不息」。從而構成了「仙道貴生」的重要教義。
道教相信人通過修煉,物質生命可以得到延續,精神生命也可以得到升華,最終成仙得道。為此,歷代高真在仙道信仰的追求中,積極探索生命修煉的途徑,總結了豐富的修養學說和修煉方法。以「我命在我不屬天地」的精神為動力,立志要「度己度人」,反映了道教貴生樂生和胸懷世人的人生態度。
修道以至長生成仙,就是要求人們以積極和超脫的人生態度來生活。人之生命乃由道之天地之靈秀之氣而化生,得之不易,當格外珍惜。其修行的要求主要是心性品德的修養和身形生命的修煉兩個方面。道教謂之「性命雙修」,以致神形兼備。心性品德的修養和提高,是修煉物質生命的基礎。修養心性品德的標准,是學修「道」一樣的德行,清靜寡慾、柔弱不爭。遣除一切私心和嗜欲,淡泊名利,精神不要為外物所累,使生命得到保養。同時,還要廣行善舉,利物濟人,積功累德。生命的修煉則是以品德修養為根基,寶養精氣神,通過服食導引、存想守一、坐忘胎息、精氣化煉、靜功動功等修煉方法來促進生命的健康和長久。最終達到神形合同,成仙得道。

三洞宗元

道教宗元於三洞,以三洞為三元,道教的基本信仰和經教體系無不宗元於此,是道教的根本宗元。
三洞宗元,是以「三元」為宇宙混沌之始。稱「一分為三元,三元變化三氣,三氣變生三才,三才既滋,萬物斯備」。然「三洞之元,本同道氣,道氣惟一,應用分三」。這是《雲笈七簽》對三洞宗元的基本論述。概括來說,「道」氣衍化為三元,三元分別是,第一混洞太無元;第二赤混太無元;第三冥寂玄通元。由三元變化為三氣,三氣分別是始、元、玄三氣,再由三氣化生萬物。其造化開辟的過程是,混沌之前,元氣之始也。元氣運行,而後天地始立。再由始、元、玄三氣化生萬物。在《道德經》中則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三洞宗元作為「道」化萬物的信仰宗元,還有其更重要的一面,就是三元即三寶君。第一天寶君,從混洞太無元化生;第二靈寶君,從赤混太無元化生;第三神寶君,從冥寂玄通元化生。三寶君分別治於三清境,故三寶又稱三清。天寶君治在玉清境,即清微天,其氣始青;靈寶君治在上清境,即禹余天,其氣元黃;神寶君治在太清境,即大赤天,其氣玄白。而三元皆本同道氣,所以,三寶君的名號雖殊,卻本同於一。
三寶君、三清,道教全稱玉清元始天尊、上清靈寶天尊、太清道德天尊(太上老君)。為道教最高尊神,乃神明之宗,造化之祖。同時還是經教之教主,為道教傳下了三洞三十六部真經。《道教三洞宗元》說:天寶君說十二部經,為洞真教主;靈寶君說十二部經,為洞玄教主;神寶君說十二部經,為洞神教主。三洞合成三十六部尊經。三洞經又各有垂教的對象,以合乎學道修道的品級。開始人道修學之人,始入仙階,登無累境,故初教以洞神神寶經。其次智漸精勝,既進中境,故中教以洞玄靈寶經。最後即登上境,智用無滯,故上教以洞真天寶經。其目的都是通過經教文化,誘俗修仙,從凡證道。故後世《道藏》的編纂,就是以「三洞四輔」來分例的,並構建起了以「三洞宗元」為信仰的經教體系

清靜寡慾

《道德經》第四十五章說:「清靜為天下正」。《老子想爾注》釋曰:「道常無欲樂清靜,故令天地常正」。從而明白無誤地告訴人們,學道修道應做到無有自己的私自嗜欲,樂好清靜,這樣才符合「道」的體性。
道以其清靜的本性來化生和養護萬物,從無想過自己應該得到什麼回報或想得到什麼,無欲以待萬物。而人類社會,若亦以「清靜」的思想來治世修身,世界將會和諧而太平,人們則會得到更好的休養和生息,生命也將得到升華。所以,學道信道之人,首先要學知清靜,以常清靜為行為標准,才能實現修行而得道的追求。為此,《清靜經》總結清靜的要旨時說:「人能常清靜,天地悉皆歸」。把清靜之教義提高到了非常重要的高度。
道教的清靜教義,與濁動相互化和對應。《清靜經》說:「清者濁之源,動者靜之基」。意思是說:清是濁的源頭,動是說明靜寂的條件。而修道,就是要通過修煉由濁而返清,由靜而生動。使人心清寧明靜,靜而精生,氣足神明,生命的原動力得到寶藏和育養,生命的質量得到提高。這種清濁、動靜相生相化的關系和表現,也正是「道」之清靜的完整表現,《清靜經》說:「夫道者,有清有濁,有動有靜」。人修大道,體行清濁、動靜相生相化的道理,才合符清靜之道意。教條式地理解清靜,或把死寂靜止看著是清靜的意境是不能完全合符「道」意的。
那麼,怎樣的修行才能進入真正的清靜境界呢?《雲笈七簽》中說:「專精積神,不與物雜,謂之清;反神服氣,安而不動,謂之靜」。《真仙直指語錄》中也說:「清謂清其心源,靜謂靜其氣海。心源清則外物不能撓,性定而神明。氣海靜則邪欲不能作,精全而腹實」。其核心的法則就是少思而寡慾。然而,人生在世,名利聲色不斷撓得人們慾望滋生,濁動不已。但作為修道務道之士,就不能完全和俗世之人一樣,而是要真思志道,做到少思寡慾。
《道德經》中說:「咎莫大於欲得」。意思是說,災禍的發生最大原因就是因為嗜欲。所以要「去甚,去奢、去泰」。也就是要「寡慾」。所謂寡慾,就是要求人們對世俗的名利、聲色、財貨的企求要有一個正確的態度,不要用極端的行為去獵取,不要有非分的念頭和過分的奢求,嗜欲過重不僅有害於自己的身心健康,而且會復雜人際關系,成為社會惡害的根源。要以寡慾為行為准則、最終達到「道常無欲樂清靜」的最高境界。
自然無為

道以自然為法則,以無為處世應物,成就了萬物,也成就了自我。其義理可謂簡易卻又是那麼深刻。
自然和無為是兩個既不同又有著密切聯系的教義名詞。所謂自然,《道德經》中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河上真人注曰:「道性自然,無所法也」。說明「道」的本性就是自然,道之自然的法則既是天所效法的,也是地所效法的。人生在天地間,其行為的最高法則也應是效法道性自然的法則。自然,沒有任何固定的模式,道生化萬物,萬物皆按其各自的本性自然生長,無持無待,不存在強加的任何因素,從而保證了自然界的和諧。而人修真道,就當效法道的自然之本性,順應天地自然變化的規律,尊重自然界一切生命的特性,致力於維護自然界的和諧。對於人世間的一切東西,不要強求,要順應事物發生發展的自然規律。要知足、知止、知常,以使心神平和、精神得到升華。
然而,要真正進入或達到「自然」的境界,就要踐行「無為」的處世方法。《道德經》中說:「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又說:「道常無為而無不為」。告訴人們,「道」就是踐行無為的,並通過無為的作用成就萬物,體現「道」之偉大的體性。所以,所謂無為,並不是消極不為,而是要反對「有為」,要遵循自然之規律,不要強求或對事物的自然發生和發展強行進行干預,自自然然才是完美的。為此,王景陽在《明道篇》中有詩說:「自然之道本無為,若執無為便有為」。告誡修道之人,體行自然無為之真道,不要有任何執著。所以,早期道教就曾把「無為」作為合道意、得天心、致太平的根本教旨。並指出:若修行能法道無為,治身則有益於精神,治國則有益於人們。體現了道教對社會政治和處世修身的基本態度。
但人生在世,對尊名榮貴,華衣美食,珍寶廣室和音色財貨總是有所企求的,但企求超出了自然無為的規律就會出現種種有為之弊害,轉化為貪欲。而修道者除了要遵守清靜寡慾的教義外,還應持守樸素無為的人生態度。消滅貪欲,淡泊以明志,不有為強求,基本企求不要脫離社會實際,以全身修道為目標,卻危離咎,最終達到忘其形骸,無所執著,自然無為的境界。對此,《雲笈七簽》中還從兩個方面作了闡釋:一是先當避害。遠嫌疑,遠小人,遠敬得,遠行止。慎口食,慎舌利,慎處鬧,慎力斗。常思過失,改而從善。二是要能通天文,通地理,通人事;通鬼神,通時機。在積極通曉自然、社會和人際關系的基礎上,更好地學道修道。

柔弱不爭

柔弱不爭是道教修養自我,處世生活的教義。太上老子從對自然界的觀察思考和分析中,深刻闡述了「柔之勝剛,弱之勝強」和「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的道理。所以「道」以柔弱為用,道教徒信道學道,以柔弱的教義思想規范和修持自己,是非常必要的。
柔弱這個詞,從字面上來說似乎表現的是脆弱沒有精神,但在道教教義思想中卻並不僅是字面的意思,其精神實質主要反映在兩個方面。
第一,柔弱內含的是生命存在和延續的精神實質。自然界的各種生物,因為有生命才能表現出各自不同的柔性,人生則更是如此,沒有了生命的人和物表現出的則是剛強的僵硬。所以《道德經》說: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垂教人們修道,維護好生命的柔性,以求長生久視。道教在繼承和闡揚這一教義中,要求人們重視柔弱的修煉,始終持行「專氣致柔」。做到呼吸中和,滑澤細微。應事行事保持身神的平和安靜,和弱其氣,持養身神。
第二,柔弱內含著積極的人生哲理。道教以柔弱為用,主張一切行為都不要太剛強,剛者容易先受摧缺,強者容易先受到屈折。修道就應是以靜待動,守柔弱而不妄動,從而開闊自我容讓的胸懷。學習水柔弱而能攻堅強的精神,以積極的人生態度,處世應物,健養身神。
而道教「不爭」的教義,與「柔弱」思想有著相互的聯系。所謂「不爭」,《道德經》說: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即天地萬物的運行和人的行為都應順乎自然而不能強求,與自然無為的教義思想非常相近。所以,又有「無為不爭」之說。
不爭的教義精神,《道德經》通過對「水」的論說,就「不爭」的思想作了深刻的闡明。《道德經》中說: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水以它特有的柔弱不爭的性格,哪裡低就流到哪裡,隨方就方,隨圓就圓,無私地澆灌萬物,供人們利用,福育人和萬物生長。從無有自恃、自是、自我、自矜的行為。可謂至善完美。為此,祖天師張道陵在立教之初就特別倡導太上不爭的教義,把不爭作為修道之士的重要修行准則。《老子想爾注》中說:「聖人不與俗人爭,有爭,避之高逝」。而修道求長生者,也應做到「不勞精思求財以養身,不以無功劫君取祿以榮身,不食五味以恣,衣弊履穿,不與俗爭」。後來歷代道教高真,避世利榮名,甘隱深山儉朴修行,並發善心濟世利人,就是「不爭」教義的體現。因此,對於一個真正學道修道者來說,就應體行柔弱不爭的教義,以柔弱不爭修養自我,不與人爭名利榮華,知足,知止,寡慾,不自恃,不自見,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為善自賞,常懷濟世利人之心。從而戰勝自我,完善自我,以利社會的和平和發展。

返樸歸真

道教學道修道,其目的就是要通過自身的修行和修煉,使生命返復到始初的狀態,道教稱之為「返樸歸真」。
道教認為,人原初的本性是純朴和純真的,是近於「道」的本性的。所以人們常說兒童天真無邪。但由於隨著年齡的增長,思慮慾念不斷萌生,再加上社會環境的不同影響和情色財貨的誘惑,不斷地消耗掉人原有的生命元真,也蒙迷了原有的純朴天性,若進一步嗜欲無止,將嚴重損害自己心性和生命健康,從此背道而馳。而學道修道,就是要使心性和生命返到純朴純真的狀態。這里的「朴」就是指本真,引申為「道」的質朴狀態,是指真常之道的本來體性。然而,要返樸必需要抱朴,《道德經》說:「見素抱朴,少私寡慾」。即要抱道守真,怡養生命的真元,使之不為物慾所誘惑,不為私心雜念所困擾。這里最重要的就是要盡量少一些私心和慾念。做人要淳厚,行事遵守公德,生活要儉朴,使本性漫漫返復到淳樸的狀態,與道相合。而在生命修煉過程中,要在良好的心性根基上,把已耗散的生命元氣通過修煉進行修復,使身體健康。進而通過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煉神還虛等內煉功夫,使生命回歸到真道的狀態,成仙得道。
在返樸歸真的修行道路上,諸多高真大德的踐行曾為後世學道修道者作出了榜樣。漢末魏伯陽真人,「挾懷樸素,不樂權榮」而專心修煉。葛洪真人不隨世變,言則率實,杜絕嘲戲,終日默然,被邦人咸稱為抱朴之士。並提出應「全大宗之朴,守真正之源」。晉代嵇康好道,亦以「賤物貴身,志在守朴,養素全真」為修行宗旨。今天,學道修道之士又何以不能進一步發揚守朴全真的教義,留一份淳樸之真於後世。

天道承負

道教教化的目的在於凈化人心,使人心神寧靜,好善樂施,濟世利人,從而為社會和人們的和諧共處起到積極作用。所以,道教從自己的立場出發,在善惡報應觀上構成了符合自己特色的教義。這一教義,就是天道承負說。即相信天道有循環,善惡有承負。其核心主體則還是圍繞生死問題,承揚於《老子想爾注》中「道設生以賞善,設死以威惡」的教義思想。
道教的「承負」之說,源自《太平經》,意思是祖先積德行善,則可蔭及子孫;若先人屢屢犯過作惡,後人將無辜蒙受災禍。即人們常說的「前人種樹,後人乘涼;前人惹禍,後人遭殃」。其特點是前輩後輩相承負。但對於「承負」的論述,《太平經》中有兩種解釋。其一是,「承者為前,負者為後。承者,乃謂先人本承天心而行,小小過失,不自知,用日積久,相聚為多,今後生人,反無辜蒙其過謫,連傳被其災。負者,乃先人負於後生者也」。其二是,「三統共生,長養凡物名為財,財共生欲,欲共生邪,邪共生奸,奸共生猾,猾共生害,而不止則亂敗,敗而不止,不可復理,因究還反其本,故名承負」。意即天地人三統共生,長養財物,欲多則生姦邪,以至不可復理,直到財物窮盡才知還返回虛無之源本。其一說的是善惡承負,其二則是說天道循環。
由此可見,天道的循環承負報應,是因人作惡和嗜欲造成的,並給後人和自然界(包括社會)帶來極大危害。為免人們遭受危害和災禍,人們應當學道、信道、修道,以解除「承負」之厄。信道修道就是要求人們遵循「道」的行為准則,按「道」意來處世行事,積功累德,好善利人。
在承負之說中,道教還特別重視並相信現世的善惡報應。《太平經》也為說:善者自興,惡者自病,吉凶之事,皆出於身。《老子想爾注》中則說:道設生以賞善,設死以威惡。行善,道隨之;行惡,害隨之也。認為吉凶禍福和生死都是隨人行善惡行為來報應的。所以,信道修道之人,應行善積德,使精神與天通,乃可至長生成仙。
道教善惡承負和現世報應的教義,對後世有非常重要影響。《感應篇》中說:禍福無門,唯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在天地間有司過之神,行善積德則可延年加壽,乃至成仙。犯過作惡,則依所犯輕重,給以減少生命年限的懲罰。鼓勵人們追求積極向上的人生觀。同時,還融會了輪回報應學說,修道行善則可升入仙國,犯過作惡則將會在地獄受到刑罰。凡人死後,家人當信道行善,誦經祈禱太乙救苦天尊救度。
以上所述,是道教的最基本教義。雖然,對於道教的全部教義,諸如宗仰黃老、生道合一、真一玄道、形神合形、遣形坐忘等沒能一一展開釋說。但通過這些核心而基本教義思想,相信能有助於大家真正認識和了解道教。

順便再補充一句「齊同慈愛」!

這是我在道教協會上面復制的!

無量壽福

❸ 道教的教義是什麼在世界上的傳播發展如何給人們帶來哪些福祉

道教的基本教義:天人合一,借假修真,清靜無為,積德成道。
傳播發展:在中國唐代是發展鼎盛時期,對日本、朝鮮、韓國以及東南亞國家有傳入.目前處於發展低潮。
道教思想給人們帶來福祉:有利於社會道德體系的建立,有利於心靈的平靜與和諧,清凈無為,與人無爭的思想有利於世界的和平與穩定。

❹ 道教的教義是怎樣的它又是如何產生的

道教,創建於東漢末年,創建人是張道陵。道教雖然源於道家,但是有很大的區別。比如時間,我們一直以為老子才是道教的創始人,但是事實上張道陵才是。從老子的年代到張道陵的年代,少說也有幾千年了。而道教作為一個宗教的存在卻是在張道陵的時期,也就是東漢末年。但是道教可以說是源於道家,所以道教把老子視為了始祖尊稱為天尊。

因為道教的不同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教眾。因為在道教,流傳著人類可以成仙的傳說,也因為道教的神秘,所以吸引了越來越多的人信仰道教。

道教的教義以道以及道德為核心,教義認為天地萬物的誕生都是因為道的存在。因為道的存在需要德,兩者雖然有區別但是卻又無法分開。人們想要修道,就要打好以德為基礎的根基,這樣子才能成功得道。道的偉大就要德來體現,先立德再修道,要在日常中不斷積德。

❺ 道教的宗旨是什麼

道教教義與信仰宗旨
以道為最高信仰。道教奉老子為道祖太上老君,道是宇宙萬化之本源,宇宙萬物皆由道化生。《道德經》中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玄綱論》亦說:「道者,虛無之系,造化之根,神明之本,天地之元」。道,清靜淳樸,無為無私,主宰萬物而不自恃,任物之自然本性。道是最完美、最高尚的品德。社會人士把品德高尚的人稱「有道之士」就是對道的敬仰。道教奉《道德經》為祖經。道教的教義思想、修持理論、養生之學、崇尚自然、清靜無為、寡慾不爭、慈儉濟人、深根固蒂、長生久視、返樸歸真等等無不由《道德經》而發。故道教以道為信仰核心,進行修道來完善自我和兼善他人。

❻ 道教信奉的是什麼

道教以「道」為最高信仰。著名的有太平道、五斗米道。主要宗旨是追求長生不死、得道成仙、濟世救人。認為「道」是化生萬物的本原。在中華傳統文化中,道教是與儒學和佛教一起的一種占據著主導地位的理論學說和尋求有關實踐練成神仙的方法。

道教認為,道是,「虛無之系,造化之根,神明之本,天地之元」,「萬象以之生,五行以之成」,也就是說,宇宙、陰陽、萬物都是由它化生的。道教認為:在萬物中,神仙居住的所謂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和七十二福地。道化為三種氣,再化成三位至高無上的神,即元始天尊、靈寶天尊和道德天尊。

(6)道教道德擴展閱讀

道教的禮儀文化:

道教供奉時供果一般五個一盤,擺放時根蒂朝上,若要供瓜類的水果,必須供整隻,而不能半個。天神本身是不食人間煙火的,所以供果更多的講究的是心意,但是某些神將的護法會偷吃,哦不,享用供品。

道教禮儀源自《周禮》,涉及宗教活動、日常生活各方子午印面,包含叩拜、供養、誦經、戒律、服飾等內容。信眾對常人行拱手禮或作揖禮,而對神仙、真人則行叩拜禮,以示特別尊敬。道教叩拜方式分為一禮三叩、三禮三叩、三禮九叩三種,其基礎是拱手禮和作揖禮。

拱手禮亦稱為抱拳禮,分為兩種:一種是儒家禮儀,兩手相抱,舉於胸前,立而不俯;另一種是左手抱右手,負陰抱陽、蘊含五行,內掐子午訣,外呈太極圖。作揖禮動作為:一面躬身,一面抱拳,自下而上,向人行禮。

一拜三叩之後要起身,起來之後,再重復第一次的動作,手再抱成子午訣,再抬起,再降落到胸部的時候松開,左手撫心右手先下,左手跟上,掌按十字,然後順勢跪了下去,頭輕點三下,這就是第二拜第六叩了,然後再起身,再重復一次。

❼ 道教的思想主張是什麼啊

道教的思想主張尊抄道貴德,天人合一,貴生濟世。

道教是發源於古代本土中國春秋戰國的方仙道,是一個崇拜諸多神明的多神教原生的宗教形式,主要宗旨是追求長生不死、得道成仙、濟世救人。在古中國傳統文化中佔有重要地位,在現代世界的也積極發展。

道家雖然從戰國時代即為諸子百家之一,道教把原為道德哲學家神化了。直到漢朝後期才有教團產生,東漢末年張道陵創立道教,天師道奉老子為太上老君。至南北朝時道教宗教形式逐漸完善。老子李耳(太上老君)是唐室先祖,唐代尊封老子為大道元闕聖祖太上玄元皇帝。

(7)道教道德擴展閱讀

郭沫若認為:「道家思想可以說壟斷了二千年來的中國學術界,墨家店早已被吞並了,孔家店僅存了一個招牌。」 道教作為傳承道家思想的主力,先後產生了魏晉玄學、隋唐重玄學和宋元明清內丹學,在學術領域的地位自然不言而喻。

在哲學上,道教無中生有、道生萬物的宇宙本體論和陰陽轉化、規律運動的辯證思維法,在古代是被普遍接受的傳統世界觀和方法論。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道教

❽ 道家認為最高的道德是

樓主好,道家並沒把道德理解為現代人所想的道德,而是道與德。===================================================道德

道是上帝的意識、上帝的靈、是宇宙的血液、是生命的源泉、是維護宇宙有序運行的法力、是真理。

德是建立在對道認識基礎之上的人類社會中聖人和賢哲具備的內在品質,是維護人類社會沿著理性、祥和、健康、快樂道路前進的動力。

道德就是維護宇宙自然和人類社會有序運行、健康發展的法力和動力。

聖人具備道德

道涵括了宇宙中的一切奧妙,德概括了人類的最高智慧和最高尚、最完美的品質。道德包括了上帝、神佛、仙聖和諧一體的所有內涵和外延。

追求道德是賢人的品質,追求道,就是追求上帝,追求永恆的生命;追求德,就是追求聖人,追求完美的人生。

道德非聖人不能具備,當今社會誰敢說"我具備了道德"?如果有人說"我正在認識道德,正在追求道德,"此人已經了不起了,已經超凡脫俗了,已經進入了賢人的行列,可以歸入"可雕"范圍,他已經激動得徹夜難眠,心潮澎湃了。

中華民族的歷史上,對道德理解最深刻的人是老子,《道德經》對道和德進行了概括和簡要的闡釋,要認識道德,最好從理解《道德經》開始。

無神論者心理發育天生有缺陷,"一陰一陽謂之道,"可他們只陽不陰,只要半個世界,《莊子》講:"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夏天生,夏天死的小昆蟲永遠不知道自然界還有春天、秋天和冬天,無神論者永遠不清楚物質世界之外還有個反物質世界,所以,無神論者永遠也具備不了道德。

那麼,是不是說有神論者就可以認識道德、具備道德呢?有神論者若不具備德,不在德上下功夫,很容易變成鬼怪,比無神論者更可怕,禍害起人類社會來,有過之而無不及。

無神論者只能對人的肉體和思想實施恐怖控制,而成了鬼怪的有神論者將會對人的靈體和精神實施恐怖控制,所以更可怕。

人類要想進入一個美好的時代,最好是所有政黨和宗教都逐漸消失,由聖人來實施教化,由賢人們去管理人類的日常生產和生活。

凡俗人對聖人有一種天生的偏見,可謂"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腑,"愛錢的人總認為他人講道德無非也是為了錢,愛名的人總認為他人講道德無非是為了出名,愛權的人總認為他人講道德無非就是為了掌權。

---------摘自:法船網《禪院網路》

❾ 關於道教的"道德觀","生死觀"

道教基本上繼承了南華真人的思想,講求「與天地精神相往來」,順應自然,無內為而治。
道教雖反容對儒家的禮樂、仁義的說法,但道德經中言道: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都是反對仁義不施、禮崩樂壞後再來實行仁政,因此道家還是承認一般的道德觀,只是不希望等道德淪喪後再來提倡禮樂教化。
至於善惡論,我建議你可以看看《太上感應篇》,就是宣講道士應該多行善事。
還有說法叫「行地仙當立三百善,行天仙當立千二百善」,由此可以看出道教還是提倡多行善事。

❿ 道教哲學的道德觀

道教規定了許多戒律,它們是世俗道德善惡觀念和宗教信仰善惡觀念的綜合反映。道教有五戒、八戒、十戒、十二戒、二十七戒乃至一百八十戒等。戒是禁惡的意思,與禁惡相對的是勸善。所以十善與十惡,往往相提並論。道教的「老君五戒」為:①不得殺生;②不得葷酒;③不得口是心非或作不得妄語;④不得偷盜;⑤不得邪淫。第一戒不得殺生,是指不得傷害一切有生命的動物,如鳥、獸、蟲、魚等等。這是體現慈悲的戒條,屬於宗教信仰的善惡觀念,與世俗道德無干。第二戒不得葷酒,這與世俗道德也不一樣。至於戒偷盜、戒邪淫、戒口是心非,皆與世俗道德觀念相一致。《玉清經》的十戒里,有「不得違戾父母師長,反逆不孝」和「不得叛逆君王,謀害家國」兩戒,與洞玄靈寶十善中「一念孝順父母」「二念忠事君師」相對應。世俗的傳統道德大力提倡忠孝,道教的戒律也極力重視這點,表現出世俗道德與某些道教信仰的善惡觀念相合的特點,但十戒里有「不得毀謗道法,輕泄經文」和「不得污漫靜壇,單衣裸露」兩條,主要是對道教徒們說的。屬於道教徒自身信守的道德規范,一般說來,不涉及世俗的道德,這是戒律的另一特點。道教耽信凡人常行五戒十善,「恆有天人善神衛之,永滅災殃,長臻福」。這是認為人間的善惡行為,必定獲得天上神靈的禍福報應。足見道教的戒律體現著維護神學尊嚴和社會綱常秩序的永恆性。

熱點內容
首封法院和 發布:2024-11-02 17:42:10 瀏覽:937
法規培訓心得體會 發布:2024-11-02 17:35:33 瀏覽:82
法院勞務派遣書記員 發布:2024-11-02 17:14:59 瀏覽:226
首次司法考試 發布:2024-11-02 16:38:50 瀏覽:426
康德道德判斷 發布:2024-11-02 16:28:19 瀏覽:273
根據計算機軟體保護條例中規定 發布:2024-11-02 15:23:30 瀏覽:553
廣東順創律師事務所 發布:2024-11-02 14:29:09 瀏覽:108
台灣同志婚姻法2017 發布:2024-11-02 13:44:51 瀏覽:127
初級經濟法關於試用期的規定 發布:2024-11-02 13:35:31 瀏覽:928
葯師管理與法規歷年真題 發布:2024-11-02 13:35:30 瀏覽: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