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學中的道德
1. 儒家的道德理想是什麼
「內聖外王」說是盂子人治思想「聖人治世」和「賢能政治」的理論基礎,用現代的概念來表述,孟子的社會發展史觀是天才史觀,或曰英雄史觀。
孔孟都贊揚聖人治世。「聖人」這個概念,春秋以前指有高尚道德修養和聰明智慧的人。孔子把「聖人」理想化了,稱聖人是具有天賦的「不學而知,不慮而成」的智慧,又有極高道德的天才人物。在孔子言論中被稱許為「仁人」的已經很少,所謂「仁人」是能夠「博施濟眾仁民」的人,而聖人又比仁人高一格;他稱許的聖人只有堯、舜、禹、湯、文王、周公這幾位治世的政治領袖,稱頌他們一生自奉儉朴而全心全意致力於天下太平、萬民安樂。孔子慨嘆自己未見聖人,只能在夢中得見周公。他謙稱「若聖與仁,則我豈敢」?聖人,實際上是孔子思想中最高的理想人格,他把聖人神化了;用天生的非凡品德和智慧來理政,就是聖人治世。
孟子發展了孔子的「聖人治世」論。但他把「聖人」從神座上拉下來,說「人人可為堯舜」,也就是人人可以學堯舜,成為聖人。
「內聖外王」實際上是儒家的道德理想和政治思想,也是儒家信奉的價值觀。在中國長期封建社會中,它一方面以修身為本,引導人們提高自身的品德智慧去施行開明政治,一方面又在道義上起到一定程度的限制君權的作用。
2. 儒家道德觀有哪些表現形態
在春秋戰國時期,儒家,甚至於諸子百家都沒有把「道德」二字作為一種道德觀念。在這個時期中,人們的道德觀念就是怎樣做一個人,做一個什麼樣人的觀念。因此,出現在先秦諸子百家著作中的,只有君子、善人、仁人、大人、至人、聖人、真人、小人、惡人、壞人等這些具體的典型人物。
同情惻隱之心是建立人與人之間相互親愛關系的開端,因為你只有具備了這種同情惻隱之心,去同情惻隱別人,別人也才會在你困難時同情你,幫助你,根據這種對等原則,才可以建立起人與人之間相互親愛的關系。
如果是沒有這種同情惻隱之心,從不關心別人,別人又怎麼會來關心你呢?羞恥憎惡之心是選擇最佳行為方式的開端,因為你只有具備了這種羞恥憎惡之心,羞恥於去傷人害人做壞事,你才會選擇一種最好的行為方式去與別人交往,才不至於引起別人的誤解而導致交往不成或事情辦不成。
如果是沒有這種羞恥憎惡之心,就會胡作非為,從而導致人際關系破裂。謙讓之心是遵守社會行為規范的開端,因為你只有具備了這種謙讓之心,才會遵守約定俗成的社會行為規范以及國家頒布的法律法規,如果是沒有這種謙讓之心,我行我素,老子天下第一,視社會行為規范不顧,視國家法律法規不顧,只會使自己成為眾矢之的。
是非辨別之心是開啟智慧的開端,因為你只有具備了這種是非辨別之心,才能知道這個世界上的萬事萬物,才能分清善惡,才不至於舍善追惡,捨本逐末。若是沒有這種是非辨別之心,你就會沒有智慧,你就會輕易相信別人而上當受騙。
儒家提倡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著名理論。這是儒家思想傳統中尊崇的信條。以自我完善為基礎,通過治理家庭,直至平定天下,是幾千年來儒家的最高理想。
(三)儒家天下為公的道德理想
「天下為公」是儒家傳統的道德理想。「天下為公」意思就是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為大家所共有,天子之位,傳賢而不傳子,只有實現天下為公,徹底鏟除私天下帶來的社會弊端,才能使社會充滿光明,使百姓得到幸福。
「天下為公」的道德倫理思想,是孔子以來無數志士仁人追求的崇高理想,也可以說是我們中華民族追求的崇高理想。孔子是2000多年來中華民族最受推崇的偉大思想家,其影響已遠超出中華民族的范圍。因此,「天下為公」的思想也具有廣泛的影響。
馬克思主義的科學社會主義、共產主義思想,無疑也是在繼承了包括「天下為公」在內的人類一切優秀思想文化成果基礎之上提出來的。所以,我們公務員一定要樹立「天下為公」的道德理想。
我們公務員要深刻理解天下為公的思想,要牢記這些警句名言: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同時樹立遠大理想,並打造良好道德。
3. 儒家把什麼看作是最高的道德
仁、恕、誠、孝。
儒家,又稱儒學、儒教、孔孟思想、孔儒思想,是起源於中國並同時影響及流傳至其他周遭東亞地區國家的文化主流思想、哲理與宗教體系。前5世紀由孔子創立,脫胎自周朝禮樂傳統,以仁、恕、誠、孝為核心價值,強調仁與禮相輔相成,重視五倫與家族倫理,提倡教化,力圖重建禮樂秩序,移風易俗,富於入世理想。
儒家是中國古代自從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之後最有影響的學派之一。做為華夏固有價值系統的一種表現的儒家,並非通常意義上的學術或學派。
儒家思想對中國文化的影響很深,幾千年來的封建社會,中國人代代傳授的不外《四書》、《五經》。中國人基因中的責任思想(以天下為己任)、忠孝思想(仁、義、禮、智、信)、恕的思想(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倫理思想(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都是儒家思想與專制統治結合的結果。
(3)儒學中的道德擴展閱讀:
儒家思想沒落歷程:
儒家思想以傳統封建社會為物質承擔者,而傳統封建社會以儒家思想為精神承擔者,傳統社會的瓦解,致使孔子聖人權威喪失。當中國被西方列強的堅船利炮轟開國門時,近代便開始了大規模的反孔運動,經歷了太平天國的農民起義、資產階級革派的辛亥革命以及達到高潮的「五四」新文化運動。
八十多年前,時人發憤於國之積弱,詬龜呼天。一批急欲救亡圖強的進步青年,以胡適、陳獨秀為主將,發起了一場中國近代以來「反孔非儒」的高潮"——五四運動"。他們抱著"打倒孔家店"的決絕姿態,否定了儒學。
眾所周知,在"五四運動"發起後至今,其間又遭"文化大革命"最後一劫,這場充滿強烈政治目的色彩的"儒法斗爭"、"批林批孔"的"文革"運動,使儒學歷經空前的厄運。億萬人民高喊"打倒孔老二"的噪音充斥在中國的大地上。至此,歷五四,經文革後的儒家所有學說,被揭露出全是惡名昭著,不屑一提。
4. 儒家有關道德的名言名句
儒家經典名言摘錄
道德篇:
1、
德者事業之基。《菜根潭》
道德是事業的基礎。
2、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
《周易.坤》
做好事的家庭必給後代留下幸福,貫做惡事的家庭必給後代留下禍殃。
3、德不孤,必有鄰。《論語.里仁》
4、作德,心逸日休;作偽,心勞日拙。《尚書.周官》
講道德,心安理得;做壞事,心勞日拙。
5、富潤屋,德潤身,心廣體胖。《尚書.周官》
財富可以修飾房子,道德可以滋潤人身,使人心寬體胖。
6、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梁惠王上》
尊敬我的長輩,繼而推廣到尊敬別人的長輩;愛護我的子女,繼而推廣到愛護別人的子女。
7、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孟子?離婁下》
愛別人的人,別人永遠愛他;尊重別人的人,別人永遠尊重他。
8、克己復禮為仁。
《論語?顏淵》
約束自己,使自己的言行合乎禮,這就是仁。
9、先義而後利者榮,先利而後義者辱。
《荀子?榮辱》
先顧禮義後求利益才算光榮,先求利益而不顧禮義便是恥辱。
10、人之有德於我也,不可忘也;吾有德於人也,不可不忘也。
《戰國策?魏四》
別人對我有恩德,不應該忘懷;我對別人有恩德,不應該不忘懷。
11、愛而知其惡,憎而知其善。
《禮記?曲禮上》
對自己喜歡的人要看到他的缺點,對自己憎惡的人要看到他的優點。
12、與朋友交,言而有信。
《論語?學而》
與朋友相交往,說話要守信用。
13、君子以文會友,以友輔仁。
《論語?顏淵》
君子以文章來交朋友,以朋友的幫助來培養自己的仁德。
5. 儒家倫理道德是什麼
三綱五常
這種名教(名份與教化)觀念是儒家政治思想的重要組成,即通過上定回名份來教化天下,答以維護社會的倫理綱常、政治制度。
三綱」是指「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要求為臣、為子、為妻的必須絕對服從於君、父、夫,同時也要求君、父、夫為臣、子、妻作出表率。它反映了封建社會中君臣、父子、夫婦之間的一種特殊的道德關系。
「五常」即仁、義、禮、智、信,是用以調整、規范君臣、父子、兄弟、夫婦、朋友等人倫關系的行為准則。
6. 儒家所謂的「道德」和道家所謂的「道德」有什麼不同
道德:人類共同生活時,行為舉止應合宜的規范與准則。
《易經.說卦》:和順於道德而理於義,窮理盡性以至於命。
德,古稱之為得,合起來解釋就是,美的事物可以吸引和得到社會中的 一切。
7. 傳統的儒家道德觀有哪些
道德觀包括仁、義、禮、智、信。行文准則有溫、良、恭、儉、讓。
其中核心是仁和義。《易經.系辭》里說:立天之道陰與陽,立地之道柔與剛,立人之道曰仁與義。「仁與義」的精神貫穿了整個儒家學說。
儒家要求人們按照中庸之道行事做人,不偏不倚謂之中、平平常常為之庸。中庸之道的道德規范迄今為止仍然是中國人的為人處世的准則。
大道之行,天下為公,選賢任能,各得其所,各盡其力是儒家的道德理想。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是儒家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實現其天下為公的政治理想的基本途徑。
(7)儒學中的道德擴展閱讀:
儒家是中國古代在董仲舒「獨尊儒術」之後最有影響的學派。作為華夏固有價值系統的一種表現的儒家,並非通常意義上的學術或學派。一般來說,特別是先秦時,儒家是最有影響的學派之一。和墨家並稱顯學。
在秦始皇時"焚書坑儒"受到重創, 在漢武帝時,為維護專制統治"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實施思想鉗制後興起。
儒家的「人治」主義,就是重視人的特殊化,重視人可能的道德發展,重視人的同情心,把人當作可以變化並可以有很復雜的選擇主動性和有倫理天性的「人」來管理統治的思想。從這一角度看,「德治」主義和「人治」主義有很大的聯系。
「德治」強調教化的程序,而「人治」則偏重德化者本身,是一種賢人政治。由於儒家相信「人格」有絕大的感召力,所以在此基礎上便發展為「為政在人」、「有治人,無治法」等極端的「人治」主義。
8. 儒家中庸之道有哪些道德規范
儒家要求人們按照「中庸之道」行事做人,不偏不倚謂之中、平平常常為之庸。「中庸之道」的道德規范迄今為止仍然是中國人為人處世的准則。中,有中和、不偏不倚等含義;庸,有平常、常道等含義。「中庸」,是儒家的倫理思想,儒家以此為最高的道德標准,並作為處理問題的原則和方法。
中庸之道是我國傳統文化與儒家思想最重要的部分,孔子說過:「君子惠而不費,勞而不怨,欲而不貪,泰而不驕,威而不猛。」孟子說過:「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宋代著名理學家朱熹說過:「中者,不偏不倚,無過不及之名。平常也。」
公務員是為國家為群眾辦公事的人,在工作與生活過程中更需要講究一個度,也就是這里所說的中庸之道。比如有些道德境界和人生目標不高的公務員,在自己崗位上不能很好地負責任,造成民怨沸騰,或者利用職權干不該乾的事情,造成越權。
中庸思想是儒家學說的核心思想,中庸之道是儒家中庸思想的一以貫之的方法論,是我國傳統優秀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從它形成至現在,一直為民族精神構建、民族智慧繁衍、民族文化發展,發揮著不可估量的作用。隨著中華文化的發展傳播,中庸之道也為全世界追求進步和文明的民族輸送著智慧的營養。
9. 孔子儒家的道德是什麼道德
儒家認為信為本。 儒家思想的核心:仁、義、禮、智、信、恕、忠、孝、悌 仁 仁:愛人。孔子思想體系的理論核心。它是孔子社會政治、倫理道德的最高理想和標准,也反映他的哲學觀點,對後世影響亦甚深遠。。「『仁以處人,有序和諧』是孔子思想的原發點,是儒家思想核心之核心。」(陳志歲《載敬堂集》) 仁體現在教育思想和實踐上是"有教無類",春秋時代學在官府,孔子首開私學,弟子不問出身貴賤敏鈍,均可來受教。仁體現在政治上是強調"德冶",德冶的基本精神實質是泛愛眾和博施濟眾,孔子把仁引入禮中,變傳統"禮治"為"德治",他並沒有否定"禮治",他的"德治"無疑是對"禮治"的繼承和改造。愛人既為仁的實質和基本內容,而此種愛人又是推己及人,由親親而擴大到泛眾 義 義:原指"宜",即行為適合於"禮"。孔子以"義"作為評判人們的思想、行為的道德原則。「義(誼)者,人所宜也。段玉裁注《說文·言部》曰:『誼、義,古今字,周時作誼,漢時作義,皆今之仁義字也。』義有君子義與小人義,君子義大我,小人義小我。大我,為大眾、為社會也;小我,撮伙偏黨也,今所謂『哥們義氣』是也。」(陳志歲《載敬堂集·民說》) 禮 禮:孔子及儒家的政治與倫理范疇。在長期的歷史發展中,"禮"作為中國封建社會的道德規范和生活准則,對中華民族精神素質的培養起了重要作用,但隨著社會的變革和發展,特別是封建社會後期,它越來越成為束縛人們思想、行為的繩索,影響了社會的進步和發展。 智 智:同"知",孔子的認識論和倫理學的基本范疇。指知道、了解、見解、知識、聰明、智慧等。內涵主要涉及知的性質、知的來源、知的內容、知的效果等幾方面。關於知的性質,孔子認為,知是一個道德范疇,是一種人的行為規范知識。 信 信:指待人處事的誠實不欺,言行一致的態度。為儒家的"五常"之一。孔子將"信"作為"仁"的重要體現,是賢者必備的品德,凡在言論和行為上做到真實無妄,便能取得他人的信任,當權者講信用,百姓也會以真情相待而不欺上。 恕 恕: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包含有寬恕、容人之意
10. 儒家所認為的道德,即五常包含哪些方面,其中最核心的內容是哪兩點
仁義禮智信」是儒家所提倡做人的起碼道德准則,出自《孟子·告子上》。
孔子提出「仁、義、禮」,孟子延伸為「仁、義、禮、智」,董仲舒擴充為「仁、義、禮、智、信」,後稱儒家「五常」。這「五常」貫穿於中華倫理的發展中,是中國價值體系中的最核心因素之一。
中文名
仁義禮智信
延伸人
孟子、董仲舒
提出人
儒家「五常」,孔子
擴充
「仁、義、禮、智、信」
目
錄
1基本概況
1基本概況
仁義禮智信
孔子曾將「智仁勇」稱為「三達德」,又將「仁義禮」組成一個系統,曰:「仁者人(愛人)也,親親為大;義者宜也,尊賢為大;親親之殺,尊賢之等,禮所生焉。」 仁以愛人為核心,義以尊賢為核心,禮就是對仁和義的具體規定。
孟子在仁義禮之外加入「智」,構成四德或四端,曰:「仁之實事親(親親)是也;義之實從兄(尊長)是也;禮之實節文斯二者是也;智之實,知斯二者弗去(背離)是也。」 「性善說」,曰:「惻隱之心,人皆有之;羞惡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惻隱之心,仁也;羞惡之心,義也;恭敬之心,禮也;是非之心,智也。仁義禮智,非由外鑠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孟子·告子上》)
董仲舒又加入「信」,並將仁義禮智信說成是與天地長久的經常法則(「常道」),號「正常」。 曰:「仁義禮智信五常之道」(《賢良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