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大學堂
『壹』 秦始皇為何如此沒有人性
要說歷史上最殘暴的皇帝,很多人都會想到秦始皇,畢竟服徭役,焚書坑儒,這些事情都是被廣為流傳的,但是今天就給秦朝洗一洗,看看秦朝到底是不是那種暴政!
雖然大部分人都覺得秦始皇應該是一個暴君,但是也還是有著不少人認為秦始皇本來還是挺慈愛的,不然那些戰國遺留的貴族早就應該東躲西竄了。對於秦朝的徭役可不是人們口口相傳的做到死還一頓鞭打,正相反,那些徭役的人們就像是我們現在打工一樣,而且工資還是相當高的那種,雖然是以糧食計算,但是所獲得的糧食足以讓全家吃飽飯還有餘糧,比起當初一人工作全家不餓,我們現在的生活雖然品質高,但是...哎,不說了。
而當時的徭役也並不是所有人都必須參加的,按照當時的刑法,先用刑徒,如果人手不夠再選擇招百姓工作,那也就是第一批的勞改犯通過勞動改造而獲得減刑,其實做法一直到現在都在用的。
摘要 您好,很高興為您解答問題。
『叄』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大講堂
人無精神不立,國無精神不興。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從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戰略高度,不斷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大力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更好地構築起中國精神、中國價值、中國力量,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提供源源不斷的精神動力和道德滋養。
偉大時代呼喚偉大精神。我們要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不斷增強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的精神力量。
當今中國,取得了舉世矚目的發展成就,也面臨著更高層次的機遇挑戰。經濟社會轉型期的多元與多變,為社會注入強大活力的同時,也給人們的價值理念帶來了不可忽視的沖擊。
面對新形勢,黨中央高度重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黨的十八大報告創造性地提出「24個字」——「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誠信、友善」,明確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概念內涵,昂然樹起中華民族新時期的精神旗幟。
「『24個字』既是一個整體又各有側重,既是努力目標又是行動指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僅表達凝練,更具有實踐性和操作性,是十八大以來我們黨立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發展實踐作出的重大理論創新。」
富強、民主、文明、和諧是國家層面的價值目標,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會層面的價值取向,愛國、敬業、誠信、友善是公民層面的價值要求。這個概括,回答了我們要建設什麼樣的國家、建設什麼樣的社會、培育什麼樣的公民的重大問題。
這是一個國家的發展目標:用富強挺起脊樑,用民主護佑福祉,用文明提升境界,用和諧增強活力—
堅持「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踐行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新發展理念,堅定不移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邁進……
這是一個社會的努力方向:以自由助力出彩,以平等標注進步,以公正捍衛權利,以法治明確邊界—
出台一系列改革舉措,沖破思想觀念障礙,突破利益固化藩籬,不斷增進人們的安全感、幸福感、獲得感,讓每個人共享改革發展帶來的成果……
這是每一位公民的行為准則:愛國是基本的要求,敬業是立身的根本,誠信是處世的底線,友善是行事的規范
里約奧運會上,體育健兒奮勇拼搏,讓愛國主義情懷在國人胸中激盪;各行各業的勞動者愛崗敬業、勤奮工作,不斷譜寫新時代的勞動者之歌……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把涉及國家、社會、公民三個層面的價值要求融為一體,是決定文化性質和方向的最深層次要素,是時代精神發展的必然產物,是一個國家的重要穩定器。
價值觀彰顯著一個民族的品格,蘊含著一個國家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三年多來,黨中央始終把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視作重大戰略工程,毫不鬆懈
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中華傳統美德……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中,第十二次、第十三次、第二十九次的主題均與核心價值觀建設緊密相關。
實踐充分證明,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征程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定然發揮出凝神聚氣、強基固本的重要作用。
繼承·升華
牢固樹立文化自信和價值觀自信,不斷增強人們奮發向上的精神動力
「自古以來,講誠實、守信用一直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更是中華文明的價值取向。」沒有中華文明與文化的繼承、發展和升華,就難以支撐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實現。
這是道德的「最大公約數」:核心價值觀,其實就是一種德,既是個人的德,也是一種大德,就是國家的德、社會的德;
這是和諧社會的「壓艙石」「定盤星」:核心價值觀,承載著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精神追求,體現著一個社會評判是非曲直的價值標准;
這是精神命脈的傳承:大力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成為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
這是以上率下的踐行: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廣大黨員、幹部必須帶頭學習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用自己的模範行為和高尚人格感召群眾、帶動群眾……
理論愈加明晰,認知愈加深入。當代中國的價值觀淵源於中華文明和傳統文化的歷史發展,根植於反映時代發展特點的文化自信——
五千多年文明發展中沉澱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黨和人民偉大斗爭中形成的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孕育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展現出我們的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與價值觀自信密不可分,價值觀自信正是文化自信的核心。」文化自信與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和制度自信提升到同一高度,提出「四個自信」,是我們黨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認識的進一步深化。
從「三個倡導」、「24個字」的科學表述,到從「文化自信」層面的系列闡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涵不斷得到錘煉和升華,將為實現民族偉大復興提供更為持久的精神動力。
深化·踐行
在落細、落小、落實上下功夫,激發出核心價值觀最持久、最深沉的力量
剛剛過去的G20杭州峰會,讓世人見證了「上有天堂下有蘇杭」的文化韻味、文明傳承。
騎自行車,有專門的騎行道路;在十字路口等待通過時,頭頂上有遮陽遮雨棚……如今,許多到杭州旅遊的遊客都會感受到:來杭州旅遊賞的是美景、品的是文明。潛移默化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人們中間傳遞、擴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生命力在於它的實踐性,只有落細、落小、落實,才能不斷深化,使其融入億萬人民的血液,化作自覺的行動。」
理念指導行動。近年來,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腳步馳而不息,已經融入治國理政各個環節、浸潤於社會方方面面
八項規定、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領導幹部要成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先行者、引領者,「關鍵少數」帶頭走正路、干正事、揚正氣,有力激發了全社會崇德向善的正能量;愛國主義教育活動、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學雷鋒志願服務活動、誠信建設制度化……中央宣傳部、中央文明辦印發《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行動方案》,推動形成人人參與、全民行動的局面;大力學習宣傳時代楷模、最美人物、身邊好人……道德模範樹立起可親、可敬、可學的榜樣,形成強大的示範效應,使人們從心底迸發出對善的敬重、對美的嚮往、對德的追求,折射著一個社會的價值取向;
「人類社會發展的歷史表明,對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來說,最持久、最深層的力量是全社會共同認可的核心價值觀。」「在實現中國夢的征程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起著不可估量的作用。」周文彰指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提供道德基礎和精神動力,讓全國人民同心同德、凝心聚力,為實現中國夢而共同奮斗。
『肆』 鄧正來 中國法學的困境與出路
中國法學的困境與出路2008年02月19日 16:50鳳凰網專稿【大 中 小】 【列印】《世紀大講堂》節目在鳳凰衛視中文台播出
首播時間:2月23日 (周六) 14:10
重播時間:2月24日(周日)08:2523:30
主講:鄧正來 復旦大學教授
法學興則法治興,法治興則國運興。
人權、憲政、法治這些西化理想圖景是否適應中國?
中國法學困境何在?出路何方?
挑戰習慣思維,顛覆主流思考。
《世紀大講堂》力邀著名學者鄧正來,向中國學術發起新的思想沖擊波。
鄧正來簡介:1956年出生。1985年從體制內退出,個人獨立治學,其研究領域涉及政治學、哲學、法學、經濟學,被媒體報道稱為「中國第一個學術個體戶」,2003年被聘為吉林大學法學教授、博士生導師。現為復旦大學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院長,國際關系與公共事務學院政治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鄧正來的家在北京的天通苑北以北,名副其實的遠郊。按照同事小莫的說法,那地方就是個睡城:因開發晚、外來人口多、服務設施落伍,最佳的放鬆方式只能是在家睡大覺而得名。
但鄧正來肯定是這個睡城裡的清醒者。
這種清醒意識或者來自其自身早年所經歷的苦難,當過童工、失過業、睡過地鐵。鄧正來和一般學院里成長起來的知識分子很大的不同在於,他讓你強烈地感受到他的思想基點是那麼的低:他會問你當一個農民只有通過砍柴來獲得生活資料時你如何讓他理解環保權的可貴。他還會追問年年的「三一五」晚會有幾個農民真正關注過和被關注過。「中國法學的最大傷痛在於只在都市的小圈子裡自娛自樂,它離中國的實際很遠。」
他不無嘲諷地說,現在中國學術界很多人在拚命地拾人牙慧,拔著自己的頭發去舔人家的腳後跟。
「我是外語出身,現在有的學術新名詞翻譯過來連我都看不懂。」鄧正來的翻譯水平是倍受推崇的,他的《自由秩序原理》已然是國內研讀哈耶克所必備的經典,事實上,鄧正來在政治學、法學等諸多方面的造詣有時候還掩蓋了他的翻譯才能。
但鄧正來的特立之處就在於,他是個不安分的知識分子。別人或者終身從事翻譯,或者終身以法學政治學哲學為業,不亦樂乎?然而鄧正來喜歡新鮮的感覺。更確切的說,他喜歡尋找一種新的思維方式去不斷革除舊業陳規。
「洞見或透識隱藏於深處的棘手問題是艱難的,因為如果只是把握這一棘手問題的表層,它就會維持原狀,仍然得不到解決。因此,必須把它連根拔起,使它徹底地暴露出來;這就要求我們開始以一種新的方式來思考。」這是維特根斯坦錘煉思維的經驗,這也是鄧正來所信服的治學格言。
「很多人一輩子吃哈耶克這碗飯,我不喜歡。我研究過他但現在他是我自己思想的過去時。」
從體制內消失獨立治學十餘年,近年又由體制外轉入體制內;個人的行蹤也由北京到東北,進而入駐復旦。鄧正來留給人們的是來去自由的瀟灑的背影。
『伍』 講述學習法治思維對大學生的意義,請就法治思維的某一內容舉例說明。 思修課考試題目啊!!!哪位大大解
大學生是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建設的重要力量,必須加強社會主義法律修養。不僅要學習法律知識,掌握法律方法,參與法律實踐,培養社會主義法律思維方式,而且要樹立法律信仰,宣傳法律知識,敢於同違法犯罪行為作斗爭,自覺維護社會主義法律權威。
『陸』 觀《法制大講堂》後的心得體會350字
今天在學校,聽了王叔叔的對法律的介紹,我不由得陷入了沉思,我們對法律的版了解,權簡直是太淺薄了,有的時候,常常在不知道的情況下,就已經邁向了罪惡的深淵,其實不光光是我們,很多大人對法律的認識還是一知半解,通常在犯罪後,還會疑問,我觸犯法律了嗎?因為不知道法律,使一些人吃下了苦果,然而他們,只能在高牆里反省自己的錯誤。
一個民族因為有了法律,而昌盛;一個國家因為有了法律,而和平!法律 是維系整個世界的一條脈絡,人們的生活受到了法律的保障,不再害怕自己的權益,人身安全,受到侵犯。我不願再看到,那些「法盲」促成兩個家庭的悲劇,我不願再聽到,血案後,撕心裂肺的哭聲,不要等到一切都已經成定局,才明白過來,自己鑄就的錯誤,那樣,是徒勞的。因為世界上永遠都沒有「後悔葯」。
這次的講堂,是我心靈上的一次震撼,我從中知道了很多課本上學不到的知識,這令我受益匪淺,法律宣傳日快要到了,我再此倡導大家,學習法律知識,做一名遵紀守法的公民!
『柒』 概括明朝內閣大學堂和軍機處這兩個機構的特點。並說明其設立的本質問題。求助…急!
明朝的內閣類似於秘書處,在永樂年間建立。有輔助的作用,比如皇帝年紀小,或者能力不夠,內閣大臣就可以力挽狂瀾,自從廢棄丞相以後,內閣堪稱權利完美製衡。
至於軍機處是清朝的機構。軍機大臣既無品級,也無俸祿。軍機大臣之任命,並無制度上的規定可供遵循,完全出於皇帝的自由意志。軍機大臣的職務也沒有制度上的規定,一切都是皇帝臨時交辦的,所以軍機大臣只是承旨辦事而已。是集權的頂峰。
相對內閣而言,軍機處皇帝需要親自把權的,更來得集中權利。
『捌』 交通法政大講堂有感 400字
3月份,我校組織全校老師學習了<<中華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通過學習,我們了解到,從2006年3月1日起,我國開始施行一部新的《治安管理處罰法》,這部法律將通過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化解社會矛盾,力求創建一個和諧、穩定、發展的中國。通過對這部法律的學習,得到以下體會:
一、學會自律
學法律,就要首先做到知其文曉其意。《治安管理處罰法》明確規定:擾亂公共秩序,妨害公共安全,侵犯人身權利、財產權利,妨害社會管理,具有社會危害性,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的規定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夠刑事處罰的,由公安機關依照本法給予治安管理處罰。這就很好地區分了治安管理處罰法與刑法之間的關系。此法還充分體現了人民民主,其第五條指出:辦理案件要堅持教育與處罰相結合的原則,施治安管理處罰,應當公開、公正尊重和保障人權,保護公民的人格尊嚴。條文對處罰對象的規定也十分細致,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人違反治安管理的,從輕或者減輕處罰;不滿十四周歲的人違反治安管理的,不予處罰,但是應當責令其監護人嚴加管教,而醉酒的人違反治安管理的,應當給予處罰等等。
學法律還要知其不能而約己,換句話說就是要知法守法。法律規定不得擾亂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的正常工作秩序,不得擾亂各類公共交通工具上的秩序,就要做到不參與這樣的行動。如果明知故犯,就要受到法律的懲罰。
二、學會自護
學了法,還要學會用法,學會用法律條文的規定來保護自己。
你的正當權益受到侵害時,應該拿起法律這把武器。對那些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的人,對那些多次發送不文明信息的人,對那些以虛假身份招搖撞騙以及製造雜訊干擾他人正常生活的行為人,要利用法律的手段給以相應的處罰。
三、做好法律的宣傳者
作為一名教師,應該讓學生從小就有一個「精神家園」,一種道德准繩,這是學生心理發展的需求,也是社會的需要。我們要不斷地探索創新,尤其是把時事政治教育引入課堂,突出"精神教育"的時代性、針對性和實效性。我們可以利用升國旗、法制報告還有班隊會的時間對學生進行"精神教育",在對一些條款的重點解讀中來提高學生遵紀守法的思想認識。3月4日,胡錦濤書記發表了關於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即"八個為榮,八個為恥")的重要講話,為構建和諧社會注入了新的內容,也為促進學校德育工作注入了新的動力。對此,我們可以在班級開展系列教育活動,運用教室宣傳欄刊出"八榮八恥"內容,並通過以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為主題的班會,通過學習討論、談體會、談心得,強化對學生的"精神教育",推進班集體"精神家園"的創建。
2006年3月1日起施行的《治安管理處罰法》與1987年施行的《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相比,主要主要有以下不同:
1、體現了以人為本的執法理念。隨著我國民主法制建設的不斷發展,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以人為本、程序正義、執法為民的理念不斷深入人心。治安管理處罰法在立法方面、執法方麵包含了民主法治、公平正義。如在立法目的或者立法宗旨方面,體現了維護社會治安秩序,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利。體現了規范和保障公安機關及其人民警察依法履行治安管理職責。在治安管理處罰法內容方面非常注重尊重和保障人權,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不受侵犯。如將尊重和保障人權作為一項基本原則。增加了許多應該給予治安處罰的違法行為,正 是為了有效地維護社會治安秩序,保護絕大多數人民的利益。在辦案程序方面也嚴格要求公安機關注重保護公民的合法權利。在保護公民的權益方面,治安管理處罰法增加了保護公民個人的隱私權、居住權等方面內容。以上這些規定都體現了保護人權,體現了以人為本的理念。
2、增加了許多應當給予治安管理處罰的違反治安管理行為。從法條看,治安管理處罰法從現行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的5章45條增加到6章119條,共增加了74項條款。
3、規定了對單位違反治安管理的處罰。現行的治安管理處罰條例雖然也有關於對單位違反治安管理處罰的規定。但是主要是處罰直接責任人員,對單位主管人員指使的,同時處罰該主管人員。治安管理處罰法規定,「單位違反治安管理的,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規定處罰。其他法律、行政法規對同一行為規定給予單位處罰的,依照其他規定處罰。」依照治安管理處罰法規定,對單位違反治安管理的,可以依法對單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按照治安管理處罰法規定處罰,其他法律、行政法規有規定的,可以依照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給予相應的處罰。
4、規范了治安管理處罰程序。治安管理處罰法對治安處罰程序設立專章,在處罰程序中,對治安案件的受理,證據的收集,涉案物品的扣押、保管、處置,傳喚的批准許可權和傳喚時限,詢問筆錄要求,對涉案場所、物品
『玖』 法律大講堂是哪個頻道的,什麼時間段播放呢謝謝!
中央電視台社會與法頻道,CCTV12,法律講堂播出時間:10:08;14:15;19:12;23:00。
『拾』 中國古代歷史著名的變法有哪些
中國古代歷史著名的變法之管仲改革
管仲改革又稱管仲變法。管仲(約公元前723年或前716年-公元前645年),姬姓管氏,名夷吾,字仲,謚敬,被稱為:管子、管夷吾、管敬仲;潁上人(今安徽省潁上縣),周穆王後代。是中國古代著名經濟學家、政治家、軍事家。後世譽為「聖人之師」、「華夏文明的保護者」、「華夏第一相「。
管仲在齊桓公支持下,於丞相任位內大興改革,富國強兵,重視商業。《戰國策》、《國語·齊語》、《史記·管晏列傳》、《管子》、《左傳》等都有記載他的生活傳記。
管仲的重商政策,使齊國工商業繁榮發達,依靠國家壟斷商業及經營(計劃經濟)而致富成為強國。
中國古代歷史著名的變法之李悝變法
李悝(kuī)變法是指戰國時期魏國的魏文侯當政時,任用李悝為相,進行變法改革。李悝在政治上主張廢止世襲貴族特權,選賢任能,賞罰嚴明。經濟上主要實行盡地力、平糴法。極大地促進了魏國農業生產的發展,使魏國因此而富強。為了進一步實行變法,鞏固變法成果,匯集各國刑典,著成《法經》一書,以法律的形式肯定和保護變法,固定封建法權。李悝在魏國的變法,是中國變法之始,在中國歷史上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在當時便對其他各國震動很大,從而引發了中國歷史上第一次轟轟烈烈的全國性變法,為奴隸制向封建制的過渡,鋪平了道路。後來著名的商鞅變法、吳起變法等,無不受到李悝變法的影響
中國古代歷史著名的變法之商鞅變法
商鞅是戰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和法家主要代表人物。當時商鞅深得秦孝公的信任,執掌秦國軍政大權達一、二十年之久。 商鞅生活在諸侯分裂割據、兼並戰爭十分頻繁的戰國中期。他為了使秦國富國強兵,建立統一的封建帝國,先後推行了兩次以「農戰」和「法治」為中心的變法活動。商鞅變法是我國歷史上一場比較深刻的社會變革,有力地打擊了舊的世卿世祿制和舊的生產關系,使落後的秦國一躍而為壓倒六國的一等強國,並為後來秦始皇統一中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中國古代歷史著名的變法之王安石變法
王安石是宋朝著名的文學家和政治家,他的變法對鞏固宋王朝的統治、增加國家收入,起了積極的作用。但是,也觸犯了大地主的利益,遭到許多朝臣的反對。 王安石雖堅持三不怕,但是聽到反對的人不少,宋神宗並不像他那麼堅決,就動搖起來。王安石眼看新法沒法實行下去,氣憤得上書辭職到江寧府去休養。 第二年,宋神宗又把王安石召回京城當宰相。剛過了幾個月,天空上出現了彗星,正常的自然現象,被認為是不吉利的預兆,一些保守派又趁機攻擊新法,王安石竭力為新法辯護,要宋神宗不要相信這種迷信說法,但宋神宗還是猶豫不定。王安石沒辦法繼續貫徹自己的主張,到第三年春天,再一次辭去宰相職位,回江寧府去了。
歷來對王安石變法,爭論不少,王安石變法以「富國強兵」為目標,每項新法在推行後,基本上收到了預期的效果,但各項新法或多或少地觸犯了中、上級官員、皇室、豪強和高利貸者的利益,王安石變法最終被罷廢。
中國古代歷史著名的變法之張居正變法
萬曆年間,內閣首輔張居正為挽救明王朝,緩和社會矛盾,在政治、經濟、國防等各方面進行的改革。從維持明王朝的長遠統治出發,統治階級內部的一些當權人物認為,必須改革政治,尋求一條自救的道路。在這樣的形勢下,張居正的改革措施得到了推行。經過這次改革,強化了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機器,基本上實現了「法之必行」、「言之必效」,使明政府的財政收入有了顯著的增加,社會經濟有所恢復和發展,國庫積銀達六七百萬兩之多,儲備的糧食多達1300多萬石,足夠支用十年。比起嘉靖年間國庫存糧不夠一年用的情況,是一個很大的進步。使十分腐敗的明朝政治有了轉機。
但是改革不免觸動了相當數量的官僚、縉紳和既得利益者的利益,因此很自然地遭遇到了保守派的強烈對抗。再者,歷史積弊太深、太頑,已是積重難返。萬曆十年(1582年),張居正積勞成疾,迅即病死,反對派立即群起攻訐。瘋狂地進行反攻倒算。他們攻擊張居正改革「務為煩碎」,清丈土地是「增稅害民」,實行「一條鞭法」是亂了「祖制」。他們下令撤銷了張居正死時特加的官爵和封號,進而查抄家產。
張居正的長子張敬修被逼自殺,其他家屬也慘遭迫害。張居正的改革措施,當然也遭到破壞,剛剛有一點轉機的明朝政治又走了下坡路
中國古代歷史著名的變法之戊戌變法
1895年4月,日本逼簽《馬關條約》的消息傳到北京,康有為發動在北京應試的1300多名舉人聯名上書光緒皇帝,痛陳民族危亡的嚴峻形勢,提出拒和、遷都、練兵、變法的主張。「公車上書」揭開了維新變法的序幕。
光緒皇帝根據康有為等人的建議,頒布了一系列變法詔書和諭令。主要內容有:經濟上,設立農工商局、路礦總局,提倡開辦實業;修築鐵路,開采礦藏;組織商會;改革財政。政治上,廣開言路,允許士民上書言事;裁汰綠營,編練新軍。文化上,廢八股,興西學;創辦京師大學堂;設譯書局,派留學生;獎勵科學著作和發明。這些革新政令,目的在於學習西方文化、科學技術和經營管理制度,發展資本主義,建立君主立憲政體,使國家富強。
新政一開始便遭到原來各大臣的抵制。特別是北洋大臣、直隸總督榮祿,更是保守派的頭目。光緒帝在頤和園召見統率北洋新軍的直隸按察使袁世凱,面談後升任他為侍郎候補。另一方面,直隸總督榮祿以英俄開戰,催袁急回天津。據袁世凱的日記,之後譚嗣同夜訪袁世凱住處,透露皇上希望袁世凱可以起兵勤王,誅殺榮祿及包圍慈禧太後住的頤和園。兩日後,袁世凱回到天津,將譚嗣同的計劃向榮祿報告。慈禧太後回宮臨朝,宣布戒嚴,火車停駛;並即幽禁光緒帝,廢除新政,搜捕維新黨人,是為戊戌政變,結束了只有一百零三天的維新。維新黨人中,康有為早離開北京,梁啟超逃入日本使館。其他數十人被捕,包括稱為「戊戌六君子」的譚嗣同、楊銳、林旭、劉光第、楊深秀、康廣仁,六人斬於菜市口。徐致靖處以永遠監禁;張蔭桓則發放新疆。所有新政,除京師大學堂外,一律都被廢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