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寡
A. 老子《道德經》第八十篇的小國寡民怎麼翻譯啊
國家小,人口少,雖有器具用不上.人民安定不去遠方流浪.即使有車船,不必去乘.即使有兵器,也不用(不打仗).用結繩的辦法記事.達到治理(國家)的及至.(百姓)飲食甜美,服裝漂亮,居住安定,民俗淳樸歡樂.鄰國之間可以相望見,互相能聽到雞犬聲,(兩國居民)到老死不相往來(互不幹擾)
這是老子所嚮往的理想社會
B. 道德經·小國寡民的介紹
《道德經》第來八十章——小源國寡民,是老子《道德經》里比較有名的一章,這里邊蘊含著的是呼喚和平,反對戰爭,只有在和平的環境下才能有「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道德經》為遠古華夏語錄體著作。《道德經》第八十章是為小國設計,為小國提供自處的一個方案。但是她更多的是為大國,比如《道德經》六十章治大國若烹小鮮。然後接下來有好幾張都是為大國。《道德經》不僅談小國、更多的是談大國。小國、大國老子都提供了方案。
C. 道德經·小國寡民的作品解讀
對「小國寡民」(第80章)的解釋,近代學者一般將老子的「小國寡民」理解為實指,即國家小,人版民少。河上公則不這么權看,其註解說:「聖人雖治大國,猶以為小,示儉約,不為奢泰。民雖眾,猶若寡少,不敢勞之也。」這就是說,「小國寡民」不是實指,而是以之為小,以之為寡,實則國大民多。對「使民有什伯人之器而不用」的解釋,所謂「什伯人之器」,異解頗多。河上公將此文分為兩句,斷句讀成「使民有什伯,人之器而不用」。其註解是:「使民各有部曲什伯,貴賤不相犯也」,「器謂農人之器。而不用者,不徵召奪民良時也」。認為老子主張統治者要行清靜之治,不能擾動百姓。
晉朝時陶淵明寫了一篇傳誦至今的名篇《桃花源記》,應該講,此文顯然受到老子八十章內容的影響。這是一個美麗的幻想,同時也表達了他對社會黑暗的不滿,反映了人民擺脫貧困和離亂的願望。在這一點上,老子和陶淵明的思想是一脈相承的。
D. 什麼諾必寡什麼《老子》
《輕諾必寡信》出自老子的《道德經》第六十三章:為無為,事無事,味無味。大小多少,報怨以德。圖難於其易,為大於其細;天下難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細。是以聖人終不為大,故能成其大。夫輕諾必寡信,多易必多難。是以聖人猶難之,故終無難矣。輕諾必寡信的意思是輕易許下的諾言必然缺乏信用。
《道德經》文本以哲學意義之「道德」為綱宗,論述修身、治國、用兵、養生之道,而多以政治為旨歸,乃所謂「內聖外王」之學,文意深奧,包涵廣博,被譽為萬經之王。
《道德經》是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名著之一,對傳統哲學、科學、政治、宗教等產生了深刻影響。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統計,《道德經》是除了《聖經》以外被譯成外國文字發布量最多的文化名著。
E. 《道德經》八十章,「小國寡民~~~民致老死不相往來」從哲學的角度怎樣理解
黃帝認為:「極而反,盛而衰,天地之道也,人之理也,逆而異理,審知逆順,是謂道紀。以強下弱,何國不克?以貴下賤,何人不得?以賢下不肖,何事不成?」①故,「古之賢者,道是之行。知此道,地且天,鬼且人,以道居軍,其軍勝;以道居國,其國昌。」②反之,因嫌貨財少,卻落吃糟糠;因嫌紗帽小,致使枷鎖扛,也是這個極反規律的作用所致。這就是黃帝所說的「禍福同道」之義。其關鍵,就是一個明道理而用之與不知道理、逆行而致的區別。順逆之界,就是學道修身與不學道而任其本性的區別。
然而,老子說「治大國,若烹小鮮」③一樣的簡單,哪有許多復雜的道理?老子的主張是走「小國寡民」的道路。
所謂「小國寡民」的主張,並不是讓大國主動放棄領土,自己變成一個「小國」,因為那樣的事根本就不可能會發生。老子所說的「小國寡民」之策,就是要像廚師「烹小鮮」一樣,將大國切割成菜丁一樣的小塊進行炒作,將人民分割、固定在一塊塊的「小國」之內,不讓其流動,不讓其做什麼大的事業,我佩服老子,提出小國寡民的主張,並且珍視生命,要人們「重死」。這個觀點與現在所提出的控制人口增長,提高人口素質的理論是多麼相近。所謂,民至老死不相往來。(人民從生到死,不相爭斗,和諧相處,友好往來)。
——————————
①《黃帝經·經法·四度》。
②《黃帝經·十六經·前道》。
③《老子·第六十章》。
F. 道德經·小國寡民的譯文
一個國家,疆域不要太大,人口要少。即使有各種各樣的器具,卻並不使用;使老百姓重視自己的生命,也不會背井離鄉,遷徙遠方。即使有船和車子,也沒有地方要乘坐它,即使有鎧甲和兵器,也沒有地方要陳放它。讓百姓回到結繩記事的時代。國富民強到了鼎盛時代。使百姓吃得香甜,穿的漂亮,住的舒適,過得快樂。國與國之間互相望得見,雞犬的叫聲都可以聽得見,但人民從生到死,也不互相往來。
G. 《道德經》:小國寡民,…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與老子大道思想好像並不符合呀
歷來諸家解老,對此章頗多異議,近代更對此大加批判。近代學者多以為此章是老子為大家描繪的幻想樂土,實不知此乃老子以譬喻而說理之法。若以淺法觀看老子無上正智之學,實屬錯解也。眾生以妄求妄,奸巧詐偽,正是不得證悟本具正智的最大障礙,老子此章所言也正是因此而論。縱觀佛家三藏十二部經,也是多有以故事、譬喻為說法手段;孔老夫子又何嘗舍譬喻之道而不用呢?
愚以為,小邦寡民者,正是勸誡世間人莫以兼並他人為事,莫說實體不可作兼並之想,縱是思想也不可強迫別人認同自己,要通過自己的覺悟,來引導眾生改變錯誤的思想。
民至老死不相往來一句,更具深意,實屬令世人各安其分、各盡其事,莫以世智辯聰為能事。不相往來者,正是不要專看他人過錯,做好自己,用行動去奉行大道精神,才是我們最應該做的。世俗的聰明只會製造問題,而只有真正的智慧才能解決問題。老子之義,不外乎讓世人莫以小聰明為是,而應尋求大智大慧以期證得本來具有的正覺大智大慧。
H. 老子在《道德經》中提出的」小國寡民「的思想,有什麼優點或者缺點嗎
老子小國寡民模式的設想,頗多爭議。《老子》一書有多種版本,莫衷一是,所以註解者眾說紛紜。過去歷史課本,說老子的這一思想消極退步。今者,有的學者反對這種說法,認為是老子大道改革思想中的一個步驟(羅尚賢著《老子通解》)。問題主要是這段話其中有一句「使民重死而(不)遠徙」,另一句「使民復結繩而用之」是否指回到「結繩紀事」的狀況?如果是,則先前指責老子「連文字都不要」就是指這句話了。
不論如何理解,老子作為哲人,提出了二千年以後讓人重視的問題,就是人口問題。小國寡民,就是以較少的人口組成國家,「小國」就是人口少的國家,與「寡民」同一意思。在人口少的國度里,人民不是被用來作奴隸,也不是被武裝起來去打仗,而是過著安居樂業的生活。以現在世界各國情況看,許多小國或者小地區經濟比較發達。就亞洲而論,新加坡、汶萊等都是國小而經濟較發達的國家。人口少,人均佔有資源多,為經濟的發展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條件。人口少,管理起來比較方便,政令能夠通達,實施改革措施容易見效,意見也較易集中。「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盜。」人民素質提高,不必吹捧所謂賢能當典型偶像,使人爭奪,沽名釣譽;社會物產豐富,人民自食其力,盜賊就不會橫行。
老子在這段話中還提出了一個移民問題。自從哥倫布發現新大陸,幾百年的移民,出現了許多新的國家。現在,世界上就剩下個南極洲沒有人居住(考察團除外)。西方國家不是總希望在地球以外尋到適合人類居住的星球嗎?老子生活的時代,還有很多土地沒有開發,人民遠徙,到達原統治者鞭長莫及的地方,重新建立國家,是可能的。如果在舊統治者領地附近,必然受到其攻伐,只有移民——遷徙到遙遠的地方去,才能脫離舊統治者的魔掌,才能建立新的社會秩序。在新的國家裡,人們重新從結繩而治開始,逐步形成新的文化。在這里老子說「結繩而用之」,因為那時文化為少數人掌握,至於奴隸、平民大致是文盲,所以一旦到新的世界去生活,必然又要從頭開始。想想現在我國還在掃盲,不難理解那時懂文字的人是那麼少。設想老子時代,有人移民到遙遠的地方去,至今必然擁有新的語言和文字。
移民而成為新的國家的,澳洲和美洲的國家都是。在新的土地上,有著新的空氣,人有新的心情,社會有新的制度、新的文化,人們可以選擇新的生活方式而不必受舊體制的羈絆,最後終於演繹成新的文明。以建築物而言,修修補補,終不如另起一座漂亮,因為既然是修補,還是要維持原來的框架,所以看起來還是老樣子。大城市由於歷史悠久,通常是改建了一片,等到改建另一片時,先前的那一片又舊了。新興的中小城市,一般經過整體規劃,街道寬廣,樓房整齊,環境優美。現在許多農村,舊的村寨幾成廢墟,而在村外的田地上,形成新的村落。
關於如何實現小國寡民,老子只考慮通過移民的方式達到對人口的控制。那時候地球人口還未飽和,人類也沒有節育的技術。而那個時代,人口被統治者認為是財富。我國的移民是從中原地區向四周遷徙,特別是向南方遷徙,因為向南氣候暖和;而向北氣候越寒冷,自然條件惡劣,並且有強悍的少數民族。南方飽和之後,部分人移民到東南亞,使之成為華僑最集中的地方。東南亞自然條件好雖好,但地方太小,並且早有國家存在。而歐洲人利用中國人發明的指南針,找到了南北美洲和澳洲這三塊大陸,並且其地理位置極其優越。
人多了,別人不把你當作回事,自己活得很無奈,所以形成「輕死」的傳統。不珍惜人,不珍惜性命,為爭口飯吃而你死我活。以前說出人頭地,實際也就是擠出人群的意思。歷來的英雄,都在於掙脫人群而駕馭人群,而更多的是在人的海洋中淹沒了。人多了,能做事的人卻不多,實際上也沒有多少事可做,那些不會做事的人和多餘的人只好做計算人的事情。治人和牧民,成了歷代政權的最主要任務。如果是地廣人稀,走了很遠的路才能看到一個人,覺得彼此都屬於人類,相見恨晚,就像空谷足音一樣。
我佩服老子,提出小國寡民的主張,並且珍視生命,要人們「重死」。這個觀點與現在所提出的控制人口增長,提高人口素質的理論是多麼相近。
I. 道德經·小國寡民的哲學含義
黃帝認為:「極而反,盛而衰,天地之道也,人之理也,逆而異理,審知逆順,是謂道紀。以強下弱,何國不克?以貴下賤,何人不得?以賢下不肖,何事不成?」①故,「古之賢者,道是之行。知此道,地且天,鬼且人,以道居軍,其軍勝;以道居國,其國昌。」②反之,因嫌貨財少,卻落吃糟糠;因嫌紗帽小,致使枷鎖扛,也是這個極反規律的作用所致。這就是黃帝所說的「禍福同道」之義。其關鍵,就是一個明道理而用之與不知道理、逆行而致的區別。順逆之界,皆從道來,順也是道,逆也是道,逆過既順,就是不管逆順都要遵循天道。就是學道修身與不學道而任其本性的區別。
然而,老子說「治大國,若烹小鮮」③一樣的簡單。
《道德經》為遠古華夏語錄體著作。《道德經》第八十章是為小國設計,為小國提供自處的一個方案。但是她更多的是為大國,比如《道德經》六十章治大國若烹小鮮。然後接下來有好幾張都是為大國。《道德經》不僅談小國、更多的是談大國。小國、大國老子都提供了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