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法學三原則

法學三原則

發布時間: 2022-05-14 23:22:17

刑法三項基本原則

法律分析:刑法的三大基本原則是罪行法定原則、罪責行相適應原則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則。

1、罪刑法定原則:法無明文規定不為罪,法無明文規定不處罰。

2、罪責行相適應原則:刑罰的輕重應當與犯罪的輕重相適應。

3、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則:基本含義是:對任何人犯罪,在適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允許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權。對於一切人的合法權益都要平等地加以保護,不允許有任何歧視。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三條 法律明文規定為犯罪行為的,依照法律定罪處刑;法律沒有明文規定為犯罪行為的,不得定罪處刑。

第四條 對任何人犯罪,在適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允許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權。

第五條 刑罰的輕重,應當與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擔的刑事責任相適應。

⑵ 刑法的三大基本原則是什麼

刑法的三大基本原則是罪行法定原則、罪責行相適應原則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則。內
1.行法定原則容:法無明文規定不為罪,法無明文規定不處罰。
2.責行相適應原則:刑罰的輕重應當與犯罪的輕重相適應。
3.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則:基本含義是:對任何人犯罪,在適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允許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權。對於一切人的合法權益都要平等地加以保護,不允許有任何歧視。

⑶ 法的三個基本原則是怎樣說的呢』

我國立法基本原則 2000年3月九屆全國人大第三次會議通過的《立法法》,在總則中明確規定了我國立法基本原則,概括起來有:合憲性原則,法治原則,民主原則,科學原則。 (一)合憲性原則 《立法法》第3條規定:「立法應當遵循憲法的基本原則,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社會主義道路、堅持人民民主專政、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持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堅持改革開放。」 這就是立法的合憲性原則。這是立法工作的靈魂也是衡量和檢驗制定法律的質量的最根本最重要的准繩,其目的在於維護憲法的權威。 (二)法治原則 法治原則最先由亞里士多德提出,他認為其應包括兩個基本層面:一是法律應為「良法」,一是法律應得到公眾普遍地服從。雖然近代意義上的法治不同於古希臘人祈求的法治,但亞里士多德的法治原則對後世影響很大,在今天仍是世界各國進行法律創制的基本原則。 在中國,法治原則被賦予了中國特色。我國《立法法》第4條規定:「立法應當依照法定許可權和程序,從國家整體利益出發,維護社會主義法制的統一和尊嚴。」這就是我國立法的法治原則。國家機關應當在憲法和法律規定的范圍內行使職權,國家機關的立法活動也不例外。 (三)民主原則 《立法法》第5條規定:「立法應當體現人民的意志,發揚社會主義民主,保障人民通過多種途徑參與立法活動。」這就是立法的民主原則。 在立法實踐中出現的問題很多。許多規范性文件沒有反映和體現人民意志,正如李步雲所言,不少立法不是「國之法」、「全局之法」,而是立「家之法」、「部門之法」 。立法考慮的不是老百姓的合法利益,而是局部的、少數人的利益。有些部門把立法看成是劃分勢力范圍、搶佔地盤、鞏固既得利益的手段。爭搶法規的起草權,爭罰款權、許可權乃司空見慣,有權必爭、有利必奪。更具有諷刺性的是某項立法得以「順利」出台往往是部門利益均沾的結果,而不是保護人民利益上達成一致。 此時,立法的民主原則顯得尤為重要。堅持民主原則就要體現人民意志,限制公權尊重私權。列寧曾說,民主組織原則,「意味著使每一個群眾代表,每一個公民都能參加國家法律的討論,都能選舉自己的代表和執行國家的法律。」 可見,保證公眾對立法的參與也是民主原則的重要體現。 (四)科學原則 《立法法》第6條規定:「立法應當從實際出發,科學合理地規定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權利義務、國家機關的權力與責任。」這就是立法的科學原則。 立法的科學性原則可以從下面幾方面去理解和把握: 第一,立法要體現理性化。法律本身是人類理性化的產物,理性化是立法的基礎性和根本性要素,是科學性原則的具體體現。 第二,要體現合理化。既要科學、合理地規定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權利與義務,做到權利與義務相統一;又要科學、合理地規定國家機關的權力與責任,做到權力與責任相一致。只有這樣,才能提高法律、法規、規章的質量和效能。 第三,就是要主觀符合客觀。在立法中要堅持從實際出發與注重理論指導相結合,客觀條件與主觀條件相結合,原則性與靈活性相結合,穩定性、連續性、與適時變動性相結合,總結借鑒與科學預見相結合,中國特色與國際大勢相結合。 三.立法的形式原則 立法的形式原則是立法者在形式上應當遵循的原則,其功能在於使立法更科學、規范可行。較之《立法法》規定的立法基本原則,立法的形式原則易被忽視,筆者認為,形式原則對於指導立法活動有重要意義,值得一提。 一是明確性原則。即立法的內容應該肯定、明確而不能含混或模稜兩可。這就要求立法的概念應當情書,規則表達應清晰,語言無歧義,規范的邏輯關系應嚴密。如果明確性原則能夠切實得以遵循,那麼對於法律規定的諸多困惑必將減少。 二是穩定性原則。立法不宜頻繁變動,朝令夕改,應在變化中保持一定程度的穩定性。這就要求立法者在立法時充分了解社會需求,掌握時代變化制定出與社會情勢相適應的、有較高技術水平的法律。

⑷ 法律的三大基本原則我知道有罪刑法定原則,程序正當原則,另外一個是什麼啊最好具體點,謝謝

1、三大基本原則是就《刑法》而言的。刑法的三大基本原則是: 1) 罪刑法定專原則 2) 平等適用屬刑法原則 3) 罪責刑相適應原則。
2、罪刑法定原則的基本含義是法無明文規定不為罪、法無明文規定不處罰。即犯罪行為的界定、種類、構成條件和刑罰處罰的種類、幅度,均事先由法律加以規定,對於刑法分則沒有明文規定為犯罪的行為,不得定罪處罰。
3、平等適用刑法原則是指平等適用刑法,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則在刑法中的具體化。平等適用刑法是保障人民自由的要求。平等適用刑法是保護法益和保障自由的要求。平等適用刑法是刑法本身的要求。平等適用刑法是法治的基本要求。
4、罪責刑相適應的原則,是指在立法與司法實踐中,行為人的所犯罪與應當承擔的刑事責任和接受的刑事處罰應當統一的原則,是立法司法現代化,文明化的體現。

⑸ 社會主義法制三原則

社會主義法制具有以下幾個基本原則:合法原則、民主原則、平等原則、統一原則。
1、合法原則

合法原則。其基本含義是:社會主義的國家機關、社會團體、公職人員和公民個人都必須無條件地嚴格執行和遵守國家的法律,不允許任何人做法律所不允許的事情。社會主義法制是工人階級領導下的廣大人民的意志和利益的體現,人民民主專政即無產階級專政是絕大多數人對極少數人的專政,社會主義法是廣大人民自覺的行為規范。所以,嚴格依法辦事,不僅是廣大人民應該做到的,也是完全能夠做到的。
2、民主原則

民主原則。社會主義法制所反映的民主是與社會主義緊密聯系的社會主義民主,是確保人民當家作主的民主,是在人民內部實行民主和對人民的敵人實行專政的民主。民主原則是社會主義法制的一項基本原則,社會主義法的一切規范都貫徹社會主義民主的精神。它具體表現在:一方面,社會主義法律,庄嚴地、詳盡地規定了人民的各項民主權利;司法機關堅決地、切實有效地依法保護廣大人民的民主權利,並對破壞、侵犯廣大人民民主權利的敵對分子依法制裁。另一方面,社會主義法律,又是依靠廣大人民制定,依靠廣大人民執行,依靠廣大人民監督,依靠廣大人民遵守的。一句話,社會主義民主是社會主義法制的基礎,社會主義法制又是社會主義民主的保障。
3、平等原則

平等原則。社會主義法制是建立在社會主義生產關系的基礎上。社會主義社會建立起了生產資料公有制,實行「各盡所能,按勞分配」的社會主義原則,從而也就從根本上鏟除了產生一切不平等的社會根源。社會主義法制的平等原則正是廣大人民在政治上、經濟上、文化上的平等的一種必然反映,也是對廣大人民在上述領域平等的一種確認和保障。由於社會主義法制上的平等和經濟上的平等緊密相聯系,是完全一致的,所以這是一種真正的平等。同時,社會主義法制所確認的平等又是權利義務相一致的平等,即不僅是享有平等權利,而且也履行平等義務。在社會主義法制里,權利義務是一致的。
4、統一原則

統一原則。其基本含義是:由社會主義國家統一制定的法律,要求在社會主義全國范圍內統一實施,不允許各地區、各部門擅自製定和推行與法律的原則精神和具體規定相違背的制度和規定。

⑹ 法律的基本原則是什麼

我國法律適用的原則是:

(1)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准繩。司法機關處理一切案件,只能根據客觀事實,不能以主觀臆斷為根據;只能以國家法律為標准、為尺度。決不允許另立標准。

(2)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在我國,法律對於全體公民都是統一適用的;任何公民,不分民族、性別、職業、年齡、文化程度、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財產狀況和居住期限的不同,都依法享有同等的權利,依法承擔平等的義務。在法律面前不得有凌架於法律之上的特權存在。

(3)司法機關依法獨立行使職權。司法機關獨立行使職權有兩層含義:一是法律規定,國家的司法權只能由國家司法機關統一行使,其他任何機關、組織和個人都無權行使;二是法律規定司法機關獨立行使職權時,不受其他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的干涉。這對於發揮司法機關的職能,維護法制的統一,正確適用法律,防止特權現象,具有重要意義。

(4)實事求是、有錯必糾。堅持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為人民的利益堅持對的,為人民的利益改正錯的,是社會主義法律適用的基本原則。

⑺ 法律三要素有哪些

法律的要素是指法律的基本成分,即構成法律的基本元素。法律概念、法律規則、法律原則是法學界普遍接受的關於法律的基本元素的三要素,它們是任何形態的法律(制定法、習慣法、判例法)都不可或缺的基本資料。

1、概念是基礎和前提,沒有概念的明確,其他二者就失去了邏輯欠前提;

2、原則是對規則的補充和指引,原則可以克服規則的僵硬性缺陷,彌補法律漏洞 ;

3、規則是對原則要求的具體化。

法律規范的三要素一般來說是:假定條件,行為模式,法律後果。

舉例說明:刑法規定:故意殺人的,處死刑、無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節較輕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1、「故意殺人的」是假定條件;

2、「國家禁止非法殺人」是行為模式,此法條中省略;

3、「處死刑、無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節較輕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是法律後果。

法律關系由法律關系主體、法律關系內容(權利義務)和法律關系客體三要素構成,缺少其中任何一個要素,就構不成法律關系。

⑻ 法律的三個基本原則

法律的三個基本原則:
1、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准繩;
2、公民在適用法律上一律平等;
3、司法機關依法獨立行使職權。
法律原則的分類,按照法律原則產生的基礎不同公理性原則,指由法律原理構成的原則,是由法律上之事理推導出來的法律原則,是嚴格意義的法律原則,如罪刑法定、誠實信用等,政策性原則,指一個國家或民族出於一定的政策考量而制定的一些原則。
按照法律原則對人的行為及其條件之覆蓋面的寬窄和適用范圍大小基本法律原則,指整個法律體系或某一法律部門所適用的,體現法的基本價值的原則。
具體法律原則,指在基本法律原則指導下適用於某一法律部門中特定情形的原則。
按照法律原則涉及的內容和問題不同實體性原則,指直接涉及實體法實體性權利和義務等問題的原則。
程序性原則,指直接涉及程序法訴訟法問題的原則,如一事不再理。
法律不僅平等地保護合法權益,也平等地追究違法行為。不論是誰實施違法行為,不論其職位高低,不論其財富多少,都應當依法平等加以追究,不應法外施刑,也不應法外施恩,決不允許有超越憲法法律的特權存在。
刑法的三大基本原則沒有變,即是罪行法定原則、罪責行相適應原則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則。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條 為了懲罰犯罪,保護人民,根據憲法,結合我國同犯罪作斗爭的具體經驗及實際情況,制定本法。
第二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的任務,是用刑罰同一切犯罪行為作斗爭,以保衛國家安全,保衛人民民主專政的政權和社會主義制度,保護國有財產和勞動群眾集體所有的財產,保護公民私人所有的財產,保護公民的人身權利、民主權利和其他權利,維護社會秩序、經濟秩序,保障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順利進行。

⑼ 刑法的3個基本原則是什麼

刑法的復3個基本原則是罪制行法定原則,罪行相適應原則,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則。
1、罪行法定原則。依據為《刑法》第3條:法律明文規定為犯罪行為的,依照法律定罪處刑;法律沒有明文規定為犯罪行為的,不得定罪處刑;
2、罪行相適應原則。依據為《刑法》第5條:刑罰的輕重,應當與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擔的刑事責任相適應;
3、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依據為我國《刑法》第4條:對任何人犯罪,在適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允許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權。

熱點內容
勞動法法理 發布:2024-12-29 20:02:10 瀏覽:680
勞動法員工試用期辭職的 發布:2024-12-29 20:01:25 瀏覽:293
郭堅法官 發布:2024-12-29 20:01:16 瀏覽:128
2019年4月合同法自考真題 發布:2024-12-29 19:55:12 瀏覽:247
巾幗女法官先進事跡 發布:2024-12-29 19:31:29 瀏覽:926
民法典有什麼權 發布:2024-12-29 19:06:32 瀏覽:33
劉國松法官 發布:2024-12-29 19:00:56 瀏覽:598
溫奕弋法官 發布:2024-12-29 18:59:16 瀏覽:960
法院訓戒 發布:2024-12-29 18:57:03 瀏覽:379
法律法規規章特點 發布:2024-12-29 18:56:59 瀏覽:4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