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境中的法學與法律
1. 法律語境的特點法律語境與生活語境的區別
在不同的法律語境下對同一事務具有不同的理解與意,法律語境是在不同語境下的概念出發,結合實際的具體實務操作及生活語境中相關內容的理解。
2. 法和法律的區別是什麼
內在屬性不同、效力不同、與國家權力的聯系程度不同、與社會經濟的聯系的性質和程度不同。
3. 有關法律學習者必讀的書籍
法律學習者必讀的書籍
1. 蘇力:《法治及其本土資源》[《制度是如何形成的》、《閱讀秩序》、《送法下鄉》] [點介] 本書最大的價值當在法學「啟蒙」。它會告訴你我們在觀察法律現象是應該採取什麼樣的視野和方法,應該如何培養我們的學習和研究進路,以及,如何揭示常識、挑戰既有的知識和觀念。對於大學一年級的學生來說,讀完此書,會感覺法律原來不像我們所想像的那麼枯燥。後面的《送法下鄉》一書可以說是第一本書的理論的進一步發展和具體運用,更加充實和飽滿,雖然我還是覺得其《本土資源》一書最為重要。 2. 俞吾金:《問題域外的問題》
[點介] 作為一本哲學知識和流派介紹的通俗讀本,該書不僅可以把讀者引入一片新的哲學天地,更重要的是,該書在開辟和拓寬學生的問題域上,特別在怎樣形成自己的問題意識上,有著相當的幫助。如何提問、提什麼樣的問題,這是大學期間一直要注意訓練的能力 ,它在很多時候比具體的知識要重要得多。
3. 費孝通:《鄉土中國 生育制度》[《江村經濟》]
[點介] 今天我們離費先生寫作此書的年代已經相去六七十年,但費先生於書中所做的對中國現狀的分析對今天的中國仍然是那樣的切中肯綮;費先生所具有的問題意識和文章風骨,我們今天仍然還差之甚遠。每一個法律人都應該反思:法學的知識貢獻在哪裡? 4.吳思:《潛規則---中國歷史中的真實游戲》
[點介] 透視中國社會實際運行的游戲規則。為什麼在我們的正式制度外,還會有一套更為適用的潛在的規則?作者從歷史中的故事投射到當今的現實。我們可以從中反思:法律在生活中真正起作用的條件上什麼?法律的道德善惡與實際的利害格局存在什麼樣的關系?我們是在自我欺騙的冰山上生存,還是在苦澀的反省中奮起? 5.王小波:《沉默的大多數》[《黃金時代》]
[點介]這是一本清醒的書、理性的書、幽默的書和智慧的書。它帶給我們的不僅是對人生和社會的洞察,更重要的是告訴我們什麼是獨立思考和判斷的精神;什麼是真正的人文關懷。作為法律人,也許此書給予我們的最大啟迪是:缺乏對「沉默大多數」的關懷、缺乏某種「精神家園」的法律,是沒有生命的法律。但是各位一定要記住:王小波的小說,特別是《黃金時代》,讀起來更加讓人回味。 6.安徒生:《安徒生童話全集》
[點介] 我們缺乏的正是一個安徒生筆下的童話世界,這個世界是一個真實的世界,是一個有著幸福與苦難、歡笑與淚水的世界。學習法律的人最怕的就是喪失一顆童心。對於那些沒有讀過安徒生的故事的人,我要告訴你們:走進這個世界吧,現在還來得及,它會使你們獲得更健全一些。
7.伯爾曼:《法律與宗教》
[點介] 寫得精彩,譯得也精彩。探索法律背後的精神,支撐法律的東西。「沒有信仰,法律它將形同虛設」。在中國既有的法律傳統被打破的同時,我們應該如何尋找新的在法律下生活的傳統?當然,讀此書時,不要片面追求其中精彩的語句,更要注重起分析的思路和線索。
8.馮向:《木腿正義》
[點介] 我相信此書對於專事法律的同仁來說,應該是一個極好的啟迪案本。作者憑借自身的文學學科的優勢,游仞於法律和社會之間。對法律個案層層剝離,既立意深遠,又視界寬廣,不失為一本值得一讀的好書。
9.梁治平:《法辯》[《新波斯人信札》、《書齋與社會之間》]
[點介] 這裡面主要匯集了梁先生於1980年代中後期在《讀書》雜志上發表的系列文章,是其「用文化解釋法律,用法律解釋文化」的個案實踐和言說。辯異、批判和理性思索融貫一氣。對年輕學生來說,讀此書還可以學到如何讀書、如何整理自己的心得體會的一些「潛移默化」的方法。《新》一書亦是早期和另外幾個作者作的批判性著作;《書齋》一書是作者的文化隨筆,寫得輕松隨意,也更見功力。
10.黃仁宇:《萬曆十五年》[《資本主義與二十一世紀》]
[點介] 作者對歷史的厚積薄發和駕輕就熟,對中國政治制度的諳熟洞然與透闢分析,都顯示出其「史實」與「史識」的完美結合。文筆老辣,一氣呵成。其對政治與道德關系的揭示、規則與生活狀態的運作的闡說,對於我們了解傳統和法律都有著極大的啟迪。此書不可不讀。 11.馬克斯.韋伯:《學術與政治》[《社會科學方法論》]
[點介] 作者對學術、政治,甚至人生三者之間關系的看法,實在可以廓清我們的許多認識。我們所處的是一個缺少虔誠和信念的時代,這影響著我們對自身的了解,我們竟不知道從事的職業除了謀生以外還有什麼意義。本書可以告訴我們一些答案。 12.應星:《大河移民上訪的故事》
[點介] 用「講故事」的方法寫的社會學著作。直面「移民」中國家和人民的權力運作,從中揭示政治控制的策略和游戲,又不乏對平民的生存狀況的關注。無論從研究方法、研究問題的開辟和創新上,本書對沾沾自喜的法學中人來說,都是一記棒喝和警醒。 13.華勒斯坦等:《開放社會科學》
[點介] 對於每一個從事社會科學的學習者(在此包括法學)來說,對社會科學本身的性質及走向得有一個比較自覺的(雖然不一定是清醒的)把握。本書在這方面是極具挑戰力的。它研究社會科學作為一種知識形態的建構;對社會科學的分工的質疑;從事社會科學的學術立場何在等問題。本書短短七萬言,薄薄小冊子,但卻比那些動輒數十萬、百萬言的著作要有價值得多,更具思想的包容量。
14.賀衛方編:《中國法律教育之路》
[點介] 學法之人,當對法律教育的歷史、現狀和發展有基本的了解。本書提供了這樣一個了解的途徑。不寧唯是,當我們對自己身處的職業教育的現狀和社會的反差進行理性的反思和檢討的時候,我們首先要做的便是要對這個法律教育生態圈的運行有一個冷靜的認識。此書的一個特點就是給我們提供了這樣的視角。
15.梅因:《古代法》[薩維尼:《論立法與法學的當代使命》]
[點介] 歷史法學派之代表著作。其重要之處不僅在於經由自己的研究勾畫出法律發展的脈絡,提出了法律「從身份到契約」的運動的振聾發聵的命題。更在於,他在學術研究上的獨立和懷疑的精神,對「自然平等」的流行話語的批判。一如梅因所說,我們最需要的也許是對新舊材料的不斷審查,而不是盲信。後一本書亦是歷史法學派的代表著作。 16.柏拉圖:《游敘弗倫 蘇格拉底的申辯 克力同》
[點介] 本書是蘇格拉底審判與處刑的三篇著名對話。展示了蘇格拉底是如何被判刑的,他對待神、知識、倫理、法律、死亡等的態度如何。讀者從中受到其人格的震撼之餘,還會進一步思考蘇格垃底到底是怎樣死亡的重大的政治和人生的問題。在對話和詰問中教給你智慧,這是本書的另一重要收益。
17.卡夫卡:《卡夫卡短篇小說選》
[點介] 卡夫卡思想的深度和語言的穿透力相信會讓每一個讀者發涼。對於偉大的作家來說,任何形容的言辭都是多餘的。卡夫卡讓我們意識到,我們正在失去那些人的寶貴的東西,失去以後,我們又將面對何種的生活。卡夫卡的一些有關法律的經典著述,是開啟我們認識法律和現代、法律和人性的重要之門。
18.劉星:《法律是什麼》[《中國法學初步》、《語境中的法學與法律》]
[點介] 該書主要是對二十世紀英美法律理論的批判性的解讀,和一般的國人寫的介紹性的讀物不同。該書對其認為是重要的理論進行的深入細致的剖析。用語平實、例證簡潔。在此基礎上,作者意在抒發自己對法律的視角:我們對法律的看法往往是由我們的姿態決定的。
19.張文顯:《法哲學范疇研究》
[點介] 這本書對法學自身的一些范疇的分析是謹嚴的,是中國法學規范化的和體系化的代表作。其提出和分析的許多概念和「權利-義務」模式對當下的法理學教材有很深的影響。
20.劉軍寧:《共和?民主?憲政》
[點介] 一本「保守主義」自由觀的中國化的「激進」之作。作者的立場自不待言,其用語的鮮明甚至「鼓動」,難免在一定程度上減弱了其學術的味道。自由主義實際上在中國還是一個敏感的問題,對於不了解自由主義的廣大學生來說,「自由」的各種思潮實在不易把握和分辨,此書提供的是一種積極的進路,我們還應該有一種更全面和冷靜的思考。
4. 學生閱讀的國外的法律書籍,比較著名的有哪些
盧埃林著:《普通法傳統》
凱爾森著:《法與國家的一般理論》版
哈特著權:《法律的概念》
伯爾曼著:《法律與宗教》
伯爾曼著:《法律與革命》
韋伯著:《論經濟與社會中的法律》
5. 劉星的法學專著
中山大學法律評論(第6卷)/劉星主編,2007-5-1版
服務型政府:理論反思與制度創新/劉星著,2006-12-1版
楊奇清傳/劉星宜,2006-1-1版
想像法學:歷史與今天(中山大學法學文叢)/劉星,2005-4-1版
法學作業-尋找與回憶/劉星,2005-3-1版
法理學導論(法學新階梯)/劉星,2005-2-1版
中山大學法律評論(第5卷)/劉星,2005-1-1版
西窗法雨(法學學術隨筆)/劉星,2003-2-1版
西方法學初步/劉星,1998-7-1版
中國法學初步/劉星,1999-4-1版
語境中的法學與法律-民主的一個敘事立場/劉星,2001-11-1版
法律的隱喻/劉星,1999-9-1版
古律尋義-中國法律文化漫筆(法窗夜話系列)/劉星,2000-3-1版
中青年法學文庫:法律是什麼/劉星著,1998-5-1版
6. 作為一個普通的小市民 應該看什麼 相關法律的書籍 推薦幾本謝謝 通俗易懂 實用性強的
法律的書很多且龐雜,推薦起來的確很困難。
(一)作為課程來學習的主要有以下一些:
1. 法理學 2. 憲法 3. 法制史(中國法制史、外國法制史) 4.國際法 (國際公法、國際私法、國際經濟法) 5. 刑法 6. 刑事訴訟法 7. 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 8. 民法(物權法、合同法、婚姻家庭法、侵權責任法)9. 民事訴訟法 10. 商法 11.經濟法
(二)細化的研究法學的話,在這里推薦你看一些書,
1.蘇力:《法治及其本土資源》[《制度是如何形成的》、《閱讀秩序》、《送法下鄉》]
2. 俞吾金:《問題域外的問題》
3. 費孝通:《鄉土中國 生育制度》[《江村經濟》]
4.吳思:《潛規則---中國歷史中的真實游戲》
5.王小波:《沉默的大多數》[《黃金時代》]
6.考夫曼、哈德默爾:《當代法哲學和法律理論導論》
7.伯爾曼:《法律與宗教》
8.馮向:《木腿正義》
9.梁治平:《法辯》[《新波斯人信札》、《書齋與社會之間》]
10.黃仁宇:《萬曆十五年》[《資本主義與二十一世紀》]
11.馬克斯.韋伯:《學術與政治》[《社會科學方法論》]
12.應星:《大河移民上訪的故事》
13.華勒斯坦等:《開放社會科學》
14.賀衛方編:《中國法律教育之路》
15.梅因:《古代法》[薩維尼:《論立法與法學的當代使命》]
16.柏拉圖:《游敘弗倫 蘇格拉底的申辯 克力同》
17.卡夫卡:《卡夫卡短篇小說選》
18.劉星:《法律是什麼》[《中國法學初步》、《語境中的法學與法律》]
19.張文顯:《法哲學范疇研究》
20.劉軍寧:《共和?民主?憲政》
21.卡多佐:《司法過程的性質》
22.王銘銘、王斯福編:《鄉土社會的秩序、公正與權威》
23.孟德斯鳩:《論法的精神》
24.托克維爾:《論美國的民主》
25. 梁治平:《尋求自然秩序中的和諧——中國傳統法律文化研究》[《清代習慣法—— 社會與國家》]
26.瞿同祖:《中國法律與中國社會》
27.哈特:《法律的概念》
28.奧斯丁:《法理學的范圍》[凱爾森:《法與國家的一般理論》]
29.德沃金:《認真對待權利》[《法律帝國》、《自由的法》]
30.埃爾曼:《比較法律文化》
31.江山:《中國法理念》
32.博登海默:《法理學:法律哲學與法律方法》
33.凱利:《西方法律思想簡史》
34.雷蒙.阿隆:《社會學主要思潮》
35.羅素:《西方哲學史》[《哲學問題》]
36.馮友蘭:《中國哲學簡史》
37.季衛東:《法治秩序的建構》
38.梁啟超:《梁啟超法學文集》
39.博西格諾等:《法律之門》
40.劉小楓:《沉重的肉身》[《拯救與逍遙》、《現代性社會理論緒論》]
41.塗爾干:《社會分工論》[《自殺論》、《社會學方法的准則》、《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
42.加達默爾:《真理與方法》
43. 賀衛方:《司法的理念與制度》[《具體法治》、《法邊餘墨》]
44. 梁治平:《法律的文化解釋》
45.克爾凱郭爾:《恐懼與戰栗》
46.羅爾斯:《正義論》
47.帕斯卡:《思想錄》
48.威廉?巴雷特:《非理性的人——存在主義哲學研究》
49.柯武剛、史漫飛:《制度經濟學》
50.薩拜因:《政治學說史》
51.顧准:《顧准文集》
52.昂格爾:《現代社會的法律》
53.吉爾茲:《地方性知識》
54.道格拉斯?凱爾納、斯蒂文貝斯特:《後現代理論》[利奧塔:《後現代狀態》
56.馬克斯.韋伯:《論經濟與社會中的法律》[《經濟與社會》、《經濟、諸社會領域及其權利》、《民族國家與經濟政策》、《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
57.波斯納:《法理學問題》《道德和法律理論的疑問》、《法律與文學》、《超越法律》、《性與理性》
58.孔飛力:《叫魂》
59.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
60.伯爾曼:《法律與革命》
61.約翰.贊恩:《法律的故事》
62.福柯:《規訓與懲罰》[《瘋癲與文明》《知識考古學》《性史》《福柯訪談錄》《必須保衛社會》
63.杜贊奇:《文化、權力與國家》
補充:除了看書外,沒事看看電視上的今日說法,一線,天網等法制節目,法律常識也會知道不少。
7. 「法律」專業和「法學」專業有什麼區別
法學是研究法律一般規律的學科。不管在本科階段還是研究生階段,我想這兩者的區別都沒有什麼差別。如果有差別,就只有法學碩士與法律碩士的差別,法學碩士的本科階段可以是任何專業,法律碩士的本科階段只能是非法學專業..法學碩士與法律碩士的區別有:一、培養目標不同..二、招生條件不同..三、招生命題方式、試題難度、應試難度不同、錄取比例不一樣..四、費用不同..五、教育方式不同..六、未來的就業情景、發展潛力有稍有不同..但現在存在的問題是二者不分,社會上包括很多用人單位認為法律碩士就是學習法律的碩士,殊不知二者的本質區別。
法學和法律專業有什麼區別
法學專業與法律專業二者沒有本質上的區別!「法學」和「法律」專業的稱謂只是在考研時才會出現!非法學專業畢業生考取法律專業的研究生取得的學位叫「法律碩士」,就業門路比較寬些;而法學專業的畢業生考取法律專業的研究生取得的學位叫「法學碩士」,就業相對窄些,但專業性強。二者各有千秋!法律和法學體現的也就是本科階段所學專業的差異而已,僅僅是在報考公務員的時候法學會比法律占優一點。
法學專業與法律專業碩士的區別
法學碩士與法律碩士是兩個方向有較大不同的專業。法學碩士的教育屬於普通碩士教育,培養以教學和科研人才為主,而法律碩士則屬於專業學位教育的范疇,法律碩士的教育更注重對應用型人才的培養。
法學專業與法律專業碩士的區別一:報考條件不同,報考要求不同。
我國的法律研究生階段教育包括法學碩士和法律碩士兩種。報考法學碩士通常要求本科階段是法律專業,招收同等學力的非本科生較少(具體招生政策參照報考院校當年招生簡章)。報考法律碩士的必須具有國民教育序列大學本科學歷(或具有本科同等學力)的畢業生,且同等學歷的本科畢業生必須工作二年以上。
法學專業與法律專業碩士的區別二:錄取考試方式、考試試題不同。
法學碩士是全國有資格招收法學碩士研究生的高校各自單獨命題(除公共課外),法律碩士是通過全國法律碩士專業試點單位聯合考試來招收的。
法學專業與法律專業碩士的區別三:教育方式、培養目標不同。
每個法學碩士有一個導師,在讀期間能得到導師的全面輔導,深入學習法律理論知識。因此,法學碩士專業劃分較細,研究領域一般只有一個方向,但研究有較大的深度。培養方向主要是學術研究、科研教學,向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培養高級理論型學術法律人才。
法學專業與法律專業碩士共同點:兩者在考試時間、考試科目、錄取類別、畢業所獲碩士研究生畢業證書和碩士學位證書方面一致。
8. 法學和法律的關系是什麼
三者的概念:
法學體系是法學作為一門學科,由法學的全部分支學科構成的統內一整體容。法律體系也稱法的體系或部門法律體系,通常指由一個國家現行的各個部門法構成的有機聯系的統一整體。法學課程體系在理論上目前尚缺比較明確的概括性的表述,一般是指以普高法學本科教學計劃中各法學課程組成的整體。
從法律發展史上說,是先有法律、而後才有法學,因此,法律體系應先於法學體系,法學課程體系是伴隨著法學體系的建立而產生的。
法律體系與法學體系:
首先,法學體系是學科體系,其范圍比法律體系大得多,如法學體系中有法理學、法哲學、法史學、法律心理學等內容,法律體系則沒有相應的部門法。其次,法學體系的學科以全世界為范圍,不受國別限制,如民法學必須以中外各民法為研究對象,具有跨國性。
法律體系是法學體系形成的前提和基礎。反過來,法學體系又可以推動法律的產生,補充和調整原有法律體系的內容和結構,法學對「法律體系」的研究,也會打亂原有的法律體系布局和結構。
9. 法學和法律有區別嗎
法學和法律區別:
一、法學和法律定義不同。法學,又稱法律學、法律科學,是以法律、法律現象以及其規律性為研究內容的科學,它是研究與法相關問題的專門學問,是關於法律問題的知識和理論體系。
法律,是國家的產物,是統治階級(泛指政治、經濟、意識形態上占支配地位的階級),為了實現統治並管理國家的目的,經過一定立法程序,所頒布的基本法律和普通法律。法律是統治階級意志的體現,國家的統治工具。
二、法學和法律范圍不同。法學是世界各國高等學校普遍開設的大類,也是中國大學的十大學科體系之一,包括法學、政治學、公安學、社會學四個主要組成部分。在社會上,很多人習慣將法學專業稱之為法律專業。在法律形式上,雖然也制定和修改了若乾重要法典,但一般採用單行法、特別法形式。
三、法學和法律特點不同。法學最大的特點是要論證實踐中如何體現價值(或者說怎麼證實價值已經實現),這一論證形成了所有的法學部門分支。法學價值是否實現或者怎麼實現的論證,是經驗性的,可驗證的,因而是科學的。在價值推導方面,法律也要公理理論。
(9)語境中的法學與法律擴展閱讀:
法學的原則
①以往法學主要以為基礎,否認法學因素對法的最終決定作用。法是掌握國家政權社會成員意志的體現,而這種意志的內容最終是由這一社會成員的權力結構條件決定的。當然,法和社會學以外的各種因素也相互作用。但歸根結底是由社會成員的意志決定的。
②以往的法學同時肯定法的繼承性都是在批判地繼承人類歷史上優秀法律文化遺產的同時創立和發展的。
③以往的法學家都認為法是永恆存在的。當然還有具有某種強制力的行為規則。
法學家們對法學方面的主要貢獻是:
①他們在闡明法學研究的同時也就說明了法的本質和發展規律。
②他們在考察和研究社會的產生和發展以及實踐中,分析法律制度。
10. 請問一下,有沒有人知道劉星老師都出過哪些法律書
劉星 法學專著(同名著者未經篩選)
□中山大學法律評論(第6卷)/劉星主編,2007-5-1版
□服務型政府:理論反思與制度創新/劉星著,2006-12-1版
□楊奇清傳/劉星宜,2006-1-1版
□想像法學:歷史與今天(中山大學法學文叢)/劉星,2005-4-1版
□法學作業-尋找與回憶/劉星,2005-3-1版
□法理學導論(法學新階梯)/劉星,2005-2-1版
□中山大學法律評論(第5卷)/劉星,2005-1-1版
□西窗法雨(法學學術隨筆)/劉星,2003-2-1版
□西方法學初步/劉星,1998-7-1版
□中國法學初步/劉星,1999-4-1版
□語境中的法學與法律-民主的一個敘事立場/劉星,2001-11-1版
□法律的隱喻/劉星,1999-9-1版
□古律尋義-中國法律文化漫筆(法窗夜話系列)/劉星,2000-3-1版
□中青年法學文庫:法律是什麼/劉星著,1998-5-1版
劉星 法學論文(同名作者未經篩選)
□小額官司——幾類思考的理路 /劉星,,
□法理學的基本使命和作用 /劉星,,
□法律解釋與法律民主 /劉星,,
□中國法律話語的初步敘事 /劉星,,
□法律的局限 /劉星,,
□追問證據 /劉星,,
□法律的詳密與簡約 /劉星,,
□法律「強制力」觀念的弱化——當代西方法理學的本體論 /劉星,,
劉星 個人簡介
劉星
劉星,男,1958年生,北京人。現為中山大學法律系副教授。
1981年至1985年,就讀於中山大學法律系本科,1985年獲法學學士學位。
1985年至1988年,就讀於中國政法大學研究生院,1988年獲法學碩士學位。
1988年至1996年,在中山大學法律系任教。
1996年至1997年,在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法學院當訪問學者。
1997年至2000年,在中山大學法律系任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