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悖道德良知

悖道德良知

發布時間: 2022-05-15 15:35:57

Ⅰ 生活的意義是什麼

人的生活無非是在物質與精神兩個層面上作不停的運動與追求,壽命作為其時空載體卻不是「意義」的唯一尺度,生活的意義更多地體現在每一個體自己感知的精神世界中。 一萬個人就有一萬個「意義」,很難有一個統一的答案。只要不犯眾、不礙人、不悖於社會公共秩序與人類道德規范,也就無可非議、無須指責,更無必要苛求了。寒山掃墓,皇帝與乞丐的眼淚一樣輕重,但「人頭馬」與「土燒鍋」的香醇卻各有所愛,朕的君臨天下與臣民的二畝三分地對他們各自說來分別是生活最有意義的至高追求。 其實每個人對生活意義的解讀不同,這個世界才如此精彩。你認為「有意義」的,人家未必認同,社會價值觀之外還有個人的價值觀,人最痛苦的莫過於逼迫自己去做自己最不願做的事。你愛怎樣活就怎樣活,人家愛怎樣活就怎樣活,這就是意義,就叫「有價值。」如果有這種豁達的價值觀,你就不會哂笑億萬富翁躲到深山老林穴居做「有巢氏」了,就不致於對藏傳佛教的信徒們匍匐苦行以身體丈量千里朝聖之路而大惑不解了。 如此說來,是否就不需要社會的價值標准了呢?這是另一話題,自己活得好,同時讓別人也活得好,固然是道德良知,但更多的屬於社會理想范疇。我這里說的是生命個體對自身生活的態度,這個東西別人是強求不了的,只要不與社會群體利益和道德規范相頡頏,汝之奈何? 傳說釋迦牟尼在靈山說法,手拈一朵花,一語不發。此時眾人面面相覷,唯有摩訶迦葉發出會心的微笑。於是釋迦牟尼便將道理傳給了他。芸芸眾生苦苦尋覓的禪,就是這樣產生在拈花微笑之間。莊子說,「天地與我並生,而萬物與我為一」,「我」就是「道」,「道」就是「我」。「道法自然」成了道家的立學之本。禪之機、道之理、生活的真諦、意義的本源統統流露於自然生活之中。 如果誰彌留之際,回望過來之路,覺得舒心坦然、心志如願、自然快意的日子居多,且不怍於天地他人的話,便可滋滋有味地嘖嘖嘴,合上眼了。他的人生便可自謂「有意義」「有價值」,至於身後別人怎樣評論,由它去吧!

Ⅱ 對於惡搞現象的看法

靈魂殘廢的惡搞現象2006-09-11 19:47材料一:去年12月18日,電影《無極》上映的第四天,31歲的自由音樂人胡戈用5天的時間精心構思了一個絕妙的劇本,然後又花費4天的時間,在自己的電腦上,用一套名為「Vegas」的視頻軟體,完成了被無數網友奉為經典PV的《饅頭血案》。

材料二:小胖的惡搞讓多少人記住了哪個小孩,如果要是一個名人被這樣惡搞的話,還不知道要掀起多大的風波呢,可憐的一個小胖最終也沒有聽說過什麼訴諸於法律的傳聞。而一個「後舍男生」也是繼芙蓉姐姐菊花姐姐之後的一個網路傳奇,當然如今的「章魚村」以及「吉祥三寶」都被人惡搞起來了,只要背後有故事有搞頭自然就會有人仗劍而出。

材料三:前不久,長沙廣廈新村小區旁的一家大飯鍋飯店竟然以油畫《開國大典》做宣傳,畫中加上了一句廣告語「同志們大飯鍋成立了」……而飯店二樓的橫樑上也貼滿了毛澤東等領導人工作、生活的圖片作為裝飾。

近兩年來,「惡搞」似乎已成為社會上一種流行現象。誠然,互聯網於悄無聲息之中改變了人們的生活和娛樂方式。當電視娛樂和紙介娛樂越來越同質化而毫無創新的時候,人們開始渴望一種新鮮的、更刺激的娛樂方式來打破日常生活的乏味和平靜。於是,「網路惡搞」應運而生,並帶給人們無限快感,「網路惡搞」也很快由網路媒體走向其他媒體,由媒體走入現實生活,但同時也滑向了道德和論理的反面。如果說「惡搞」做為娛樂,帶給人會心一笑愉悅心情的演繹,那還是可以令人接受的,本來就是娛而樂之,通過滑天下之大稽以逗民眾開心一笑,本無可厚非,但無厘頭到拿國家和民族感情當玩笑,的確是觸犯了價值觀、道德觀的底線。

筆者昨晚看到央視的一檔節目,請來了董存瑞生前戰友做嘉賓,其用意居然是應對業已成風、時下流行得正歡的「惡搞現象」,針對董存瑞到底是不是英雄一事現身說法,該嘉賓幾乎是老淚縱橫,的確令人痛心,英靈何安呢?!這是我們整個民族的一大悲哀。

有人說,這是人們用自娛自樂來屏蔽那些他們不喜歡的娛樂,用解構的方式對權威、嚴肅、正面的東西進行嘲諷,用無厘頭來緩解自己的郁悶,這樣說的確也不無道理,或許這也正是「惡搞」的初衷。比如由央視三套製作的叫什麼心靈的節目,人們經常看到「明明」、「孫大聖」等熟悉的面孔牽頭「惡搞」,掌聲和笑聲都是事先設計好的,電視完全不顧你的感受而製造出一些可以代替你感受的效果,那麼網路也自然可以對人們日益退化的神經肆意蹂躪。

而現實是「惡搞」走向了現有主流文化的背叛和顛覆,將正常的道德、倫理,甚至人性踐踏於腳下。如一些喜歡惡搞的網友所言,「這是純粹來自民間的娛樂。我們最擅長的就是用不規則的,電視上、紙媒體上看不到的話語方式,用逗笑的方式讓大家高興。」如一些所謂的「80後作家」拿「道德良知當玩笑」,這些來自草根的誇張的「搞笑」和「惡作劇」,「不肯遵循任何幽默的規律,隨心所欲地挑戰著人們日漸萎縮的想像力和笑神經」,也突破了人之為人的精神藩籬,確實過了頭了。

作為一種傳播媒介,互聯網上越來越多的不健康、不文明、不道德和不真實的信息傳遞使網路露出了「魔鬼的猙獰面目」,「惡搞」成風便是最為直接的表白,但網路只不過是死的媒體,真正露出猙獰面目的是背後操作的那些人、是一股從國外刮來的歪風邪氣。這股歪風邪氣一到國土便迫不及待地以顛覆的、滑稽的、莫名其妙的無厘頭表達來解構所謂「主流」的表現形式,是廣泛存在於不良思維中有悖正常社會倫理和媒體倫理的「失范現象」,而這種「二十年未曾目睹之怪現狀」很快流竄於現實生活,的確是到了正義可忍耐之邊緣,必須加以遏制。

無疑,「惡搞」具有強烈的眼球效應,當然,也有一些個商業利益,在信息不對稱的情況下,能夠通過信息優勢誘導更大的需求,利益主導是其背後無可替代的「元兇」,在某些商家眼裡,利益從來都是凌駕於道德和人性之上的,而傳統媒體參與「惡搞」早已不是什麼新聞,在「惡搞」這一「嶄新的擁有無限支持的文化形態」面前,傳統媒體也在一定程度上充當了不分是非曲直、污染民眾精神空間的「始作俑者」,它看似滿足了人們追逐娛樂、享受自我的權利,其實這些只不過是媒體商業利益下虛幻的衍生品和相關壟斷者製作思維的枯竭信號而已,而一些主流傳媒的「隨波逐流」也暴露出某些資源的佔有者對基本是非判斷能力和判斷意識的集體缺失。

如今,社會進入了多元化時代,文化的多樣性、價值觀的多元化,使得原有的正統文化逐漸失去了主流的統治地位,而新的娛樂元素開始占據越來越重要的市場份額。影視作品形式多變,娛樂節目花樣翻新,網路文化更是日新月異地快速發展,娛樂對象從普通人到明星、名人,各種版本的改編、剪輯、「惡搞」層出不窮,通過顛覆傳統帶來快感,通過受人追捧帶來滿足感和自我實現帶來成就感,都使「惡搞文化」得已滋長蔓延。不得不承認,「惡搞」已經成為最受歡迎的網路娛樂形式之一。但這所有的一切都不應該成為可以強奸倫理和人性的借口。

第18次中國互聯網發展狀況統計報告指出,截至2006年6月30日,我國網民人數達到了1.23億人,可見網路已經成為當前極為廣泛而滲透性極強的傳媒平台。當代青少年的成長,對媒體依存度也越來越高。在媒體越來越市場化、網路等傳播手段越來越現代化、生活環境越來越時尚化的同時,「惡搞」正給青少年的成長環境製造了不可迴避的污染,產生了嚴重的誤導,這既暴露出當前某些引導輿論的媒體和從業人員社會責任感的缺失,也透射出在追逐市場利益中值得警惕的道德滑坡現象,這種現象若任其泛濫成災,將遺患無窮。

那種試圖藉助傳媒顛覆幾代人心中的英雄形象的行為的確是惡性的、喪失人性的、發人深省的「靈魂殘廢」。如果說把雷鋒與一位女同志的正常書信交往硬往「姐弟戀」上貼的做法無聊可笑的話,那麼,把英勇抗日的鐵道游擊隊員醜化為臟話滿口的參賽歌手,就是對民族英雄和先烈們的大不敬,是對民族精髓的反叛。

它破壞了人們賴以生存的基本社會秩序和良知,同小泉拜鬼為軍國主義招魂一樣值得高度警惕!

希望所有有著正常良知的國人利用一切可利用之途徑對這類「極其惡性」之事件形成人人喊打之態勢,決不予其以任何可成長和喘息之空間,以最威猛之手段將其消滅於萌芽之中,還民眾精神生活以潔凈環境,讓烏煙瘴氣不再隨風飄搖!

Ⅲ 聯系實際談談大學生如何自覺遵守社會公德 踐行社會公德規范

大學生具有較高的文化知識和科學素質,對宣傳、維護社會主義社會公德負有義不容辭的責任。

1、應當認真學習社會公德規范。

2、應當自覺培養社會公德意識。在形成正確道德良知的基礎上,增強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養成履行社會公德的行為習慣。

3、應當努力提高踐行社會公德的能力。參與社會公德實踐活動,不斷提高自身的社會公德素養,並帶動他人,影響他人。


社會公德的這種作用體現在:一方面肯定、維護和促進一切有利於或有助於社會和個人生存、發展和完善的思想和行為;另一方面否定、抑制和阻止一切有礙於或有害於社會和個人生存、發展和完善的思想和行為。

這主要是通過社會公德的規范方式來促進社會和個人棄惡揚善,扶正祛邪,從而指導人們的思想和行為,非強制性地調節和規范著社會生活中人們的言論和行動,維護社會公共生活秩序,有效地為滿足社會與社會成員的需要服務。

Ⅳ 近年社會道德缺失事件有哪些

——小悅悅遭碾壓事件

2011年10月13日下午5時30分許,一出慘劇發生在佛上南海黃岐廣佛五金城:年僅兩歲的女童小

悅悅走在巷子里,被一輛麵包車兩次碾壓,幾分鍾後又被一小櫃車碾過。而讓人難以理解的是,七分鍾內在女童身邊經過的十八個路人,竟然對此不聞不問。最後,一位撿垃圾的阿姨陳賢妹把小悅悅抱到路邊並找到她的媽媽。小悅悅在廣州軍區陸軍總醫院重症監護室,腦干反射消失,已接近腦死亡。2011年10月21日,小悅悅經醫院全力搶救無效,在零時32分離世。

拾荒阿姨陳姨救人的過程,恰好被事發地旁邊一間勞保店的視頻監控記錄,這段視頻還包括在陳姨之前路過的18個人。陳姨並不知道,她是第19個路人,前18個,或是視而不見,或是看兩眼然後離開。

第一個人:一名白衣深色褲男子,左右張望後,徑直從小悅悅腳邊經過; 第二個人:摩托車男,看了一眼躺在正前方的小悅悅,一拐彎繞過離開; 第三個人:淺色長袖衣服男,一直盯著小悅悅,然後像躲著走,越來越遠。

第四個人:開著藍色後尾箱三輪車男, 從店鋪門口兩次橫向經過, 對2 米外的小悅悅視若無睹。

第五個人: 踩著三輪車的藍衣男子;

第六個人:另一摩托車男經過;

第七個人:黑衣男子開摩托車經過,不斷回望小悅悅;

第八個人:一名中年女子帶著黃衣小女孩經過,看了幾眼沒有停步; 第九個人:一個穿雨衣的摩托車男子經過;

第十個人:穿著藍色短袖衣的男子在小悅悅身邊來回兩次,除了驚異的目光外再無動作。??

記錄這一切的視頻,來自廣佛五金城20座N63-N64的新華勞保經營部,事發地點恰好就是該店鋪的門前。這間勞保店位於兩條巷道的交叉口,與多數商家一樣,其兩邊的門口上方均安裝了視頻監控。不料,其中一邊的視頻監控,剛好拍下悅悅兩度被碾壓的全過程。

Ⅳ 道德從何而來 沒有道德良知的人會改嗎

毛澤東曾經設問,「人的正確思想從哪裡來?是從天上掉下來么?是從人的頭腦里自然產生么?」他回答,「人的正確思想,只能從社會實踐中來。」(插一句,我對於毛澤東,從不用輕薄的態度來嘲弄,就是尊重他的這些哲學思考。作為共產黨和國家的最高領袖,他的思維深度確實是其他獨裁者遠遠不及的。)
從這個角度,其實可以解釋「改革前的社會公德比現在好,那麼改革有什麼道德上的正義性」這個悖論。
人對道德的遵信,有強制教育和社會實踐兩個來源。一般任何社會,為保證其凝聚力,基本的道德教育是差不多的,問題出在社會實踐上。
道德落差,信任落差,在本階層中都較小;主要的問題,出在互相懸殊的階層中。
而什麼是階級?各階層中的個人,流動性越小;各階層本身差距越大,發展到一定程度,延續固化,階級就形成了。

Ⅵ 世界末日估計是在什麼時候啊

不要妄想這種事情!這是一種典型的迷信焦慮,告訴你,沒有任何人敢於散布謠言說世界末日什麼的!真正的世界末日,不是意外巧合的那種大的災難毀滅,真正的末日,是人類的道德良知的徹底敗壞造成的,一切都是人心變壞造成的「世界末日」!如果我們看到這個世界上的人類徹底沒有道德良知了,人心徹底變壞了,那麼不用預言就知道世界末日就快到了! 不要管什麼世界末日的宣傳,都是迷信!2010年我們該干什麼就干什麼!像往常一摸一樣!關鍵是心態,起碼做任何事情要對得起良心,現代人忙的很,整天緊張兮兮的,建議時不時的向內心找一下或者觀照一下自己的良心,如還能發現自己的良心所在,就說明我們還是一個好人!做任何事情不要考慮結果是什麼,只要我們盡自己的能力責任和義務,將每一件事情做好就行了,就不要管結果是什麼,所謂盡人力聽天命,也就是古人講的謀事在人成事在天! 人是要活在當下的,不是活在未來或者過去的!一個偉人問他的徒弟「人生究竟有多長?」,徒弟們有的說60年,偉人說不多,有的說70年,有的說80年100年,偉人說都不對,那麼人生究竟有多長?偉人說:「人生只在呼吸間!」就是說人生就是現在就是當下,沒有什麼過去和未來,只要掌握了現在掌握了當下,就掌握了人生。如果經常規劃、設計、展望未來等,那麼他就永遠活在幻想中,未來和過去統統都是幻想幻覺和一種典型的錯覺!我們想一下,我們這一輩子,永遠都沒有任何一秒是可以活在過去或者未來的,永遠且都是現在當下!時間就是人的一種感覺,任何感覺都是錯覺,時間只是方便人類工作學習生活的一種工具,究其時間的本質:過去就是未來,現在就是過去,未來就是現在,這三者永遠都是一點從沒有分離過!所以那種所謂回到過去和未來的理論,不是真有時間這種東西可以將自己的世界向前或者向後退,而是本來現在就是過去就是未來...在現代科學中,尤其太空物理學,比如霍金的時間簡史愛因斯坦的相對論等等,還有很多偉大的物理學家,對時間這種東西講的很清楚,所有漫長的時間,歷史現在未來永遠都是一個點,包括空間也是一樣,永遠都是一個點,整個宇宙的一切包括物質、空間、時間、光線等等都是在一個無量微細的點內...... 所以說,從人生智慧哲學和現代科學,都已經很清楚的告訴我們了,要活在當下,做任何事情不要考慮結果什麼,沒有太大意義,盡我們的能力責任和義務將每一件事情做好就行了,做任何事情只要對的起自己的良心就行!任何迷信的東西都不要理會!中國古人講的孝、悌、忠、信、禮、義、廉、恥、仁慈、和平,這些道德良知的東西,不是古代孔孟老莊等聖人發明創造的,更不是古代社會歷史文化發展演化出來的,這個是古代聖人們發現的真理,道德良心這個東西是與我們整個宇宙的本質是統一的,自宇宙誕生起就存在的本質!所以古人就將發現的這些真理趕緊告訴人類,免得人類受到災難!所以孝、悌、忠、信、禮、義、廉、恥、仁慈、和平等就是這個宇宙的自然規律,道德是什麼,道就是自然規律,德就是遵循,道德就是遵循自然規律,悖逆自然規律就是大不道德,一剎那就直接悖逆了宇宙的本質,就是世界末日!所以就會天災人禍在所難免!世界末日就是人類道德良知的徹底敗壞!

Ⅶ 霧都孤兒人物性格

內容提要:就《霧都孤兒》一書中所揭露的社會犯罪現象而言,狄更斯並不是嚴格按照現實主義所強調的真實性原則來反映的,而是從種族主義立場出發,認為猶太人「人種」生來就帶有惡魔般的品性,不應該屬於人類文明社會中一員的偏見傳統。本文擬就狄更斯在《霧都孤兒》中對猶太人費金的刻畫、描寫,分析和探討狄更斯在作品中表現出來的反猶主義傾向。
關鍵詞: 《霧都孤兒》 狄更斯 種族主義 反猶

反猶主義( A nti - semitism) 一詞①,作為一個專用術語出現的時間不過100 多年。但是在信仰基督教的歐洲各民族中,與鄙夷、厭惡、憎恨、仇視,甚至要將猶太人斬盡殺絕等民族情緒聯系在一起的反猶主義思想卻可追溯到上古時代,並在以後漫長歲月中逐漸演變成一種集體無意識:他們邪惡、醜陋、吝嗇、貪婪,是一生來就具有「惡魔般品性的盤算周密的異教徒」(塞爾茨365) ,這是非猶太社區民眾對猶太人的一般看法。而且,他們還認為讓這樣的一些人活在非猶太人的社會,會對整個的社會道德和精神健康構成嚴重的威脅。可以說,猶太人因固守本民族的宗教信仰、拒絕被占統治地位的宗教所同化而一次次慘遭殺戮的歷史記載,不但使他們在現實生活里備感艱辛與壓抑,就是在文學作品中,他們的形象也常因受到概念化影響而遭到扭曲。
19 世紀英國批判現實主義小說家查爾斯.狄更斯在其第一部社會小說《霧都孤兒》(O2liver Twist , 1835) 中精心塑造了一個反社會、毒害兒童身心健康的人物形象———費金( Fa2gin) 。毋庸置疑,在小說創作中,作者如何塑造人物和塑造什麼樣的人物,都是作家根據其故事主題自行確定的。通常情況下,讀者、研究者們只會從這個人物形象是否真實可信來評判得失,而一般不會從人物的身份、地位、職業以及與其相關的「種族」層面提出質疑,進而對作家的創作動機和道德良知提出批評。然而,由於《霧都孤兒》一書中所選定的擾亂社會道德秩序的惡勢力承擔者———費金是猶太人,而猶太民族長期以來的不幸遭遇,尤其是他們在歐洲社會中不斷遭受到誹謗、攻擊,並不再是因為他們那「傲慢放肆,桀驁不馴或剛愎倔強」的性格,更多的時候「僅僅因為他們是猶太人」(伯曼特25) 的現實境遇,使得費金這一藝術形象變得復雜、敏感化了。人們有理由問:「匪窟」頭目費金到底是根據生活的真實來塑造的,還是依據某種流行的觀念虛、假設出來的。換句話說,狄更斯在描寫、刻畫費金這個猶太人物時,到底有沒有摻雜進「種族」偏見的成分。
《霧都孤兒》出版25 年後,也就是1863 年,一位名叫艾利薩.戴維斯夫人寫信給狄更斯。在信中,她指責狄更斯的創作是鼓勵「一種卑鄙的偏見反對受歧視的希伯萊人。」②無疑, 戴維斯夫人認為狄更斯在小說中所塑造的費金是種族「偏見」的產物;是猶太民族又一次遭受「歧視」的象徵。以真實地反映生活而著稱的狄更斯當然不同意這一責難,他對此要作出反駁。此時社會達爾文主義作為一種思潮,正在學術界崛起。社會達爾文主義者把生物學中的遺傳、變異、自然選擇等概念引進了社會學領域。他們認為,人類的本性、行為以及語言等直接源自其生物性。據此不難推斷出這樣一個結論:一個民族,不管是其性格中的閃光點還是劣根性,都源自種族的遺傳,即具有不可更改和不可消滅性。狄更斯從這個新興的「進化論」理論中找到了替自己辯護的理論依據:猶太人既然從古希臘、古羅馬時期就被劃分為劣等民族,是被神與人所共同反對的異己另類,那麼他在《霧都孤兒》中塑造的費金形象盡管令人厭惡、痛恨,卻是對他那個種族性格的真實刻畫。所以,狄更斯在回復戴維斯夫人的信中說,費金之所以「被稱之為『猶太人』不是因了他的宗教,而是因了他的種族」③。他認為自己的創作是基於社會現實的。言外之意,無論是費金還是其他人物,乃至於所描寫的故事都是有生活依據的。然而,在《霧都孤兒》中狄更斯對社會現實的反映和批判並不能掩飾他的種族偏見。
為了更好地說明這個問題,我們簡要回顧一下《霧都孤兒》的創作主題。從本質上說,這部小說主要是針對19 世紀英國維多利亞時期所頒布的慘無人道的《貧民法》而作的。狄更斯借用一個名叫奧利弗.退斯特的孤兒的親身經歷,譴責、批判了這部法律的虛偽性。此外,狄更斯還試圖通過該小說表現與揭露當時社會中的犯罪現象,以便達到改善世道人心的目的。這一創作主旨,在作品中是通過描寫以「匪窟」頭目費金為代表的社會邪惡勢力的罪惡生活、貪婪本性以及對兒童的腐蝕與殘害得以表現的。
真實地反映現實,這是現實主義作家在創作時應該遵循的首要原則。傳統觀點認為,這一時期的現實主義作家,即批判現實主義作家概括而集中地描寫了資產階級社會典型和本質方面的東西,他們「表現了典型環境中的典型性格」。④事實上, 就《霧都孤兒》一書中所揭露、描寫的社會犯罪現象而言,狄更斯並不是嚴格按照以上准則來反映英國社會中的犯罪現象的。具體說,當狄更斯把筆墨從官僚機構的「濟貧院」轉向社會犯罪問題時,他不是從社會的真實現狀出發,而在站在種族主義立場上,把以費金為代表的猶太人看成是擾亂英國社會秩序,毒害基督教兒童身心健康,逼迫他們走上犯罪道路的罪魁禍首。這樣說並不意味著不能讓猶太人在文學作品中以反面形象出現,而是說任何一個種族的人都可能犯罪,也都可以作為藝術形象出現在小說中,重要的是作者用什麼樣的態度來對待他們。閱讀《霧都孤兒》時,有兩個異常明顯的感受:一是每當出現邪惡勢力的典型場景時,猶太人往往是其中的主謀或活動在其中的主角。如那個隱藏在陰暗、潮濕、骯臟街道的「匪窩」的窩主費金是猶太人;小說中反復出現的另一個盜賊窩點,「三瘸子酒店」中正面出現的侍者巴尼也是一個猶太人。簡言之,小說每當要集中表現犯罪團伙的糜爛、骯臟生活時,最不可缺少的就是猶太人;二是猶太人在小說中可能不是最殘暴、兇狠的,但他們卻是最齷齪的,最令人厭惡和仇恨的。就小說中的費金與賽克斯這兩個盜賊相比,前者在性格上顯然不如不怕上絞刑架,連深愛自己的情人南希都敢殺死的賽克斯膽大、兇殘。費金最兇殘的舉止不過是當其徒兒溜得快和查里.貝茨空手而歸時,他一拳把兩人打下了樓梯。用費金自己的話說:「人們都叫我吝嗇鬼,只是一個吝嗇鬼,僅此而已」(狄更斯63) 。「吝嗇鬼」和殺人兇手自不可同日而語。但是狄更斯在描寫、刻畫他們時卻顯得有些一反常規。對費金,他幾乎用盡了刻薄、嘲弄、鄙夷的筆墨,甚至不惜將其臉譜化。光是費金的那張猶太面孔和笑容,就令狄更斯煞費苦心,像什麼「魔鬼般凶惡的臉完全皺成一團」(狄更斯148) ,「無牙的牙床上顯露出兩、三顆更像狗牙或鼠牙的牙齒」(狄更斯375) 以及「眼歪嘴斜的奸笑」(狄更斯62) 、咬著蒼白的嘴唇發出的「一陣罪惡的冷笑」(狄更斯94) 等等描寫比比皆是。對賽克斯卻顯得客氣得多了,起碼在外貌上沒有刻意地醜化他。除此之外,狄更斯在小說中還讓盜賊賽克斯時時刻刻都遠勝費金一籌:為了金錢與財富,賽克斯雖然與費金經常互相勾結、狼狽為奸,但是他卻一直沒有緣由地從內心深處鄙視費金。每當兩人見面時,賽克斯總是表現得氣勢壓人,感覺良好,並時隨地都可破口大罵費金是「一個該死的、有錢的、到處搶劫的、大喊大叫的老猶太」,「貪婪的、貪心的、貪得無厭的老窩主」(狄更斯93) 。面對一次次突如其來、暴跳如雷的指責與痛罵,費金每每隻能用膽怯、忍讓,甚至討好、巴結的語氣說:「輕一點兒! 輕一點兒! 賽克斯先生」(狄更斯94) 。如果說賊也分三六九等的話,無疑,費金遠遠低於賽克斯。
賽克斯所表現出來的優越感,一方面來自他高大、雄壯的體魄,譬如作者說他是一個聲音深沉,有著「一雙鼓出腿肚兒的粗壯的腿」的「身體魁梧的傢伙」(狄更斯93) ,是體格上的優勢讓他在「年老的乾瘦」的費金面前充滿著驕傲的情緒。另一方面更深層的原因還和他非猶太的種族血統有關系。換句話說,「種族」或者說「人種」觀念,是引導著狄更斯為什麼要這樣,而不是那樣塑造人物的重要依據之一,即賽克斯在體能上的高大和性格上的威猛都是源自他那與費金不同的血統。其實,根據血統來塑造人物並不是狄更斯個人所獨有的創作特點,相反,是對流行於那個時代的一種藝術觀念的折射。和狄更斯同時代的法國文藝理論家泰納( Hi ppolyte A dol phe Taine , 1828 —1893) 在《英國文學史》序言中論述到決定「內部的人」,即人物靈魂的主導要素時說:「有助於產生這個基本的道德狀態的,是三個不同的根源———『種族』、『環境』和『時代』。??人和牛馬一樣,存在著不同的天性,某些人勇敢而聰明,某些人膽小而存依賴心, 某些人能有高級的概念和創造, 某些人只有初步的觀念和設計,正如我們遇見這一類的狗優於另一類的狗」(236 —237) 。在決定「人」的三種要素中,「種族」占據了首位,也就是說一個人是勇敢還是卑劣是由他們的「種族」天性決定的。當我們明白了這一點後,就不難理解狄更斯在小說中把費金說成是「論勇氣不及半條雜種狗的人」(狄更斯111) 和「看著他那把老骨頭,像剛從墳墓里鑽出來的難看的鬼魂一樣」(狄更斯146) 的邏輯依據了。事實上,在《霧都孤兒》中,「猶太人」並不單純是指對費金和巴尼等人的個體身份以及種族的界定,而是借他們的個體符號對社會中的某一類人,用狄更斯的話說是對「猶太人一類的生靈」(狄更斯145) 的指稱。所以,在小說中,狄更斯首先將費金的頭發、眉毛及胡須都描寫成紅色。這樣做,除了有意識地將費金與魔鬼聯繫到一起外,更深的意圖是通過對外在印記的強調,來突出、放大猶太民族所特有的種族特徵。值得注意的是,狄更斯除了在個別直接引語中使用了費金這個名字外,在其他地方一直都稱他為「猶太人」。這個微妙的轉換看似語不驚人,實則意味深長———旨在表明作者所討厭的不只是費金一個人,而是對整個猶太民族的鄙視! 在小說中,狄更斯總是習慣用一種諷刺、鄙夷的語氣來談及或描述猶太人,「他比費金年輕,但他的邪惡可厭的外表卻幾乎和費金不相上下」(狄更斯112) 。狄更斯寫到的這個年輕猶太人,在小說中只出現過一次,既沒有前文的鋪墊,又沒有後面的展開,就憑其猶太身份,作者就斷定他和費金一樣「邪惡可厭」。在狄更斯看來,不但比費金年輕的猶太人是「邪惡可厭」的,就連費金的父輩也是如此,「世上再沒有一個人長著像你這樣難看的一張臉,只除了你的爹,而他我猜想現在也正被地獄之火燒著他的蜷曲的紅鬍子,除非你沒有什麼爹
而是直接從你媽的肚子里爬出來的」(狄更斯356) 。作者借賽克斯之口想傳達的意思無非是:只有「邪惡可厭」的猶太爹才能生出「邪惡可厭」的猶太兒子費金;而「邪惡可厭」的費金後代(用「年輕的猶太人」替代) 自然也像費金一樣「邪惡可厭」。
南希是作品中唯一的一個良心還沒有完全泯滅的猶太女子,但是狄更斯在表現她的善良一面和對偷盜生涯的厭惡時,還是反復強調她「所屬的那一特殊人種的脾性和習慣」(狄更斯123) :外貌缺乏應有的清潔感;她的脾氣異常暴躁以及她的屋子充滿酒氣、煙霧等等。這和狄更斯在《霧都孤兒》中喜歡用最好的詞彙、最善良的心思來揣摩、表達他欣賞的人物很不一樣。狄更斯之所以在對南希作一定程度上的正面描述的同時,還持有保留態度,就是因為他認為身為猶太人的南希必須要擁有這些與生俱來的缺點,否則人物就失真、虛假了。總之,在狄更斯看來,因為生物遺傳的緣故,每一個猶太人都毋庸置疑地不同程度地繼承了其先輩卑鄙、可憎的品質,其相貌和本性都不可救葯地無法改變,這是猶太人不可避免
的生物歸宿。他覺著自己在小說中說出這一點來,並不是歧視猶太人,不過是道出了某種事實而已。這也是狄更斯在反駁戴維斯夫人時,為什麼要說出下面一番話的緣由:「如果我在一部故事中把法國人或西班牙人寫成『羅馬天主教徒』, 那麼, 我做了件很不光彩和無理的事;但我稱費金為猶太人是因為他是猶太民族中的一員,還因為這樣稱呼轉達了屬於他那類人的概念,也就像我介紹支那人給我的讀者時, 我稱他為中國人。」⑤狄更斯認為:如果把基督教徒說成是「羅馬天主教徒」,無疑是一個天大的錯誤,但把費金稱為「猶太人」卻是於情於理都不悖的:首先,費金就是猶太種族的人,所以,不直接稱呼他的名字,而籠統叫他「猶太人」並沒有什麼不妥;其次,用費金這個人物符號來指稱「他那類人」的概念,即表明「猶太人」的屬性是恰如其分的,與他的「種族」是相匹配的。自然,存在於狄更斯藝術思想中的反猶主義傾向並不是在社會達爾文主義出籠後才有的,而是由來已久,有其深刻的社會、歷史和文化背景,牽涉到猶太教與基督教的一些恩怨紛爭。猶太人所信奉的猶太教本是基督教的「母體」,二者有著前後承繼的關系。由於種種歷史原因,基督教的發展勢頭非常迅猛,而且,在發展過程中又對猶太教進行了若乾的變異性改造,所以它很快就背離了猶太教並獨立成一種新的宗教。自此,兩大對峙宗教為了誰才是上帝的選民等問題爭執不休。為了吸引更多信徒加入自己的陣營,雙方展開了一場互相指責、嘲諷與誹謗的激烈「嘴戰」,基督教徒還對猶太人進行了兵戎相見的討伐。在這場戰爭中,基督教徒對猶太教最富有攻擊性和成效性的打擊是,他們指控猶太人是殺害上帝耶穌的兇手。這樣一來,猶太人的形象大受損傷,在非猶太人的眼中竟變成了魔鬼撒旦的化身。
猶太教在爭斗中所處的劣勢地位,使變成弱勢群體的猶太人不得不「任憑基督教龐大勢力的蹂躪」⑥。而這一切又都直接影響到了歐洲文學作品的寫作模式:早在歐洲民間文學和故事傳奇興起之時,猶太人的形象就開始遭到貶斥。特別是到了中世紀,猶太人在傳說、民謠中幾乎淪落成「壞人」的代名詞。誠如有學者指出的那樣,「在這些興起並流行於中世紀的文學樣式中,只要提及猶太人或有猶太人出現的,幾乎毫無例外地將猶太人形容或描繪成專干壞事、不幹好事的魔鬼式的人物」(徐新75) 。即使到了文藝復興時期,猶太人的命運也沒有好轉。喬叟根據12 世紀在英國諾威奇鎮(1144 年) 曾發生過猶太人用基督教兒童的血做無酵餅的傳說,在《坎特伯雷故事集》中把猶太人描繪成是殘害基督教兒童的兇手。尤其是14 世紀40 —50 年代發生在歐洲的「黑死病」讓本來就生存艱難的猶太人再次銜屈含冤,他們被誣陷為是「瘟疫」的製造者,因而慘遭殺戮。與此同時,猶太人還背上了「高利貸者」的罵名。莎士比亞在《威尼斯商人》一劇中更是「入木三分」地刻畫了一個自私、貪婪而又狠毒的猶太高利貸者形象。從某種意義上說,在歐洲文學史上,猶太人的形象總是習慣與那些負面價值聯系在一起, 這幾乎成為一種固定的表達模式。我們從現代反猶主義的口號,「Wasder J ude glaubt ist einerlei , in der Rasse liegt die Schweinerei (猶太人信仰什麼無關緊要,重要的是他們這個人種是骯臟的) 」(開普蘭81) 中也能感受到歐洲人對猶太人根深蒂固的厭惡之情。
從對歷史的簡略回顧中不難發現,狄更斯在《霧都孤兒》中選擇費金作為殘害兒童和破壞社會道德的代言人並不是偶然的,而是承襲了歐洲歷史上對猶太人存有偏見的傳統。狄更斯所謂的寫實,其實也難以逾越根深蒂固的種族觀念的制約。
註解【Notes】
①1879 年由德國作家威廉.馬爾( Wilhelm Marr) 發明、創立的。
②參見〃Mrs. Eliz a Davies』s Letter to Charles Dickens , J une 22 , 1863. 〃Anglo - Jewish Letters ( 1158 -
1917) , ed. , Cecil Roth ( L ondon : Soncino , 1938) 305. 譯文系作者自譯。
③⑤參見Charles Dickens , 〃Letter to Mrs. Eliz a Davies. 〃Anglo - Jewish Letters( 1158 - 1917) , ed. , Cecil
Roth ( L ondon : Soncino , 1938) 306. 譯文系作者自譯。
④參見《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論文藝》(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53 年) 20 。
⑥參見海姆.馬克比:序, 《猶太教審判》,黃福武譯(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1996 年) I —II 。
引用作品【Works Cited】
查姆.伯曼特: 《猶太人》,馮瑋譯。上海:三聯書店,1991 年。
[ B urmant , Charm. The Jews. Trans. Feng Wei . Shanghai : The Joint Publishing Company L td. , 1991. ]
查爾斯.狄更斯: 《霧都孤兒》,黃雨石譯。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1 年。
[Dickens , Charles. Oliver Twist . Trans. Huang Yushi . Beijing : People′s L iterature Publishing House ,2001. ]
摩迪凱.開普蘭: 《猶太教:一種文明》,黃福武張立改譯。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2002 年。
[ Kaplan , Mordecai . J udaism as a Civilization. Trans. Huang Fuw u and Zhang L igai . Ji′nan : S handong University Press , 2002. ]
羅伯特.M.塞爾茨: 《猶太的思想》,趙立行馮瑋譯。上海:三聯書店,1994 年。
[ Seltzer , Robert M. Jewish People , Jewish Thought — The Jewish Experience in History. Trans. Zhao L ixing and Feng Wei . S hanghai : The Joint Publishing Company L td. , 1994. ]
泰納:「《英國文學史》序言」, 《西方文論選》,伍蠡甫等編。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79 年。235 —241 。
[ Taine , H. A . 〃Int roction to English Literature.〃Selected Works of Western Literary Theory. Ed. Wu Lifu , et al . S hanghai : S hanghai Translation Publishing House , 1979. 235 - 41. ]
徐新: 《反猶主義解析》。上海:三聯書店,1996 年。
[ Xu Xin. An Analysis of Anti2semitism. S hanghai : The Joint Publishing Company L td. , 1996. ]轉貼於 中國論文下載中心 http://www.studa.net

Ⅷ 以「我的__(人物)」為題寫一篇作文

日出 陳白露
陳白露受到過新思潮的洗禮,有著自己活潑、純真的「竹均」時代,渴望有一個意中人和幸福的家庭,她獨自到社會上闖盪,原以為憑借自己的年輕美貌和聰明才能,能在身會上闖出一條路來,但卻不幸落入黑暗社會的陷阱,論為一名交際花,過著寄生的生活。按理,她如果自甘墮落,一直麻木下去,憑她的美貌,她的聰明,即使是潘月亭破產了,也許會有李月亭及金八爺之類的有錢、有權的人來賴以委身,直到燈枯油盡。可她偏偏是清醒的,每當奢華過後,夜深人靜時她就感到一片空虛,找不到自己的歸宿。「她愛生活,又厭惡生活」。她厭倦上流社會勾心鬥角、爾虞我詐、醉生夢死的糜爛生活,但又無法抵禦這種生活對她的腐蝕;她知道自己的生活方式是對自己殘酷的折磨,但又無法自拔;她不想這樣生活下去,但又離不開這個丑惡的地方;她雖然不能自拔,卻還想救人,當她親眼目睹「小東西」等社會底層的人們被摧殘、被蹂虐,痛苦地在生活中掙扎,而想有所反抗,尤其是當她知道小東西打過金八,便連聲自語:「打的好!打的好!打的痛快」。陳白露從這個女孩身上看到了許多自己所缺乏也希望有的東西。她承認太陽要出來了,但太陽不屬於她,她只能沉沒在黑暗中,所以,當她賴以寄生的銀行家潘月亭破產,巨額債款無法償還時,她只得在日出前服毒自殺。
在曹禺筆下的反叛女性中,堅決地沖出家門的是陳白露。陳白露形象的正面意義就在於她徹底地打破了舊的鄉村情結,而她的悲劇意義則在於沖出家門之後的無路可走,這又一次說明了中國女性打造自己現代精神品質的艱難。曹禺創作《日出》是在1935年,三十年代中期的中國早就打破了二十年代初期鄉土文明對於現代城市文明的迷信,城市已經不再是進步、自由的象徵,人們從十里洋場所看到的是物慾橫流、人性墮落的種種丑惡現象,現代都市反而成了藏垢納污的代名詞。在這種文化背景下,鄉土氣息的溫馨召喚,就成為一種無法抵擋的人情誘惑,田園牧歌式的浪漫情調再一次虛幻成探索者的精神家園,京派的,湘西的,相與唱和,無不對探尋現代精神家園的漂泊者揮出賓至如歸的手勢。《日出》中的方達生就是這種鄉土溫情的召喚者,而方達生所做的唯一的一件事就是營救小東西,但很遺憾,曹禺給定的結局是小東西最後還是死了。誠然,鄉土文明批判現代都市畸形人際關系的道德底氣很足,但其力度則顯然不夠,這是由其自身的歷史本質所決定的 ,許多批評者常常把方達生當作陳白露的新生方向,以為跟著方達生走就能走出死亡,這跟把一個將死者的生的希望寄託在另一個必死者的身上沒有什麼區別,一樣的荒唐和虛幻。盡管方達生不停地勸著陳白露:「你跟我走!還是跟我走吧。」,「只要你跟我走,你現在還是孩子,過真正的自由的生活」,「竹均,你為什麼不跟我走?」 「竹均,你聽我一句,你這么下去,一定是一條死路,你聽我一句,要你還是跟我走」,但陳白露最後還是拒絕了方達生的溫情召喚。曹禺在描寫陳白露邁出她年輕生命的最後一步的場景時,他把方達生拉近到跟陳白露僅僅是一門之隔。一個年輕的生命在非自然狀態下的最後時刻,能獨自清醒地面對死亡,細細地品味死亡,是一種多麼決絕的意志?縱觀現代文學中的諸多女性,有幾個能在生命的極地中清醒地挺立著而不退回的呢?更不用說能戰勝自己的理性極致而跨過這一步的。在這里死亡反而成了一種刻骨銘心的真實,它燭照出陳白露一塵不染的內在本質,而把她的寄生生活反而虛幻成了一幅無足輕重的蒼白背景。
也許對生命的過分珍惜反而會促成生存方式的拘泥化,從而使生活附有太多的灰色將就。陳白露的死,回答的其實是一個古老而常新的人生問題:人究竟生而為什麼?生是為了活還是活是為了生?曹禺自己也直接提出過這一問題:「人究竟該怎麼活著?總不應該白白活著吧?應該活出一點道理來吧!」這個問題在《日出》中曹禺就把它著落在陳白露的身上。陳白露生活的一個明顯的特點是等待,她是一個正在漂著的探求者,曹禺給她設置的「××旅館」就是一種象徵,是一個在探求生命本真,建構現代女性精神家園的途中暫棲之地的象徵。然而探求在現代都市的暫時擱淺異化為一種淪落狀態,而等待又成為一種不能選擇的無奈選擇,「生活是鐵一般的真實,有它自來的殘忍!習慣,自己所習慣的種種生活的方式,是最狠心的桎梏,使你即使怎樣羨慕著自由,怎樣憧憬著在情愛里偉大的犧牲,也難以飛出自己的生活的狹之籠」,陳白露非常清楚自己的處境,「她只有等待,等待著有一天幸運會來叩她的門,……然而也許有一天她所等待的叩門聲突然在深夜響了,她走去打開門,發現那來客,是那穿著黑衣服的,不做一聲地走進來。她也會毫無留戀地和他同去……」,這種清醒的生命意識,跟她淪落風塵的生活方式構成了強烈的悖論,揭示出生活的艱辛和都市人際關系的畸形,因而很好地表現了「損不足以奉有餘」的現實主題。陳白露的生存兩難在於一方面她提出的生活要求原本無可指責,「我出門要坐汽車,應酬要穿些好衣服,我要玩,我要跳舞」,人生而有追求幸福的權利,追求這些生活的樂趣,但另一方面,這些生活享受的達成,又要遵循金八們制定的「損不足以奉有餘」的社會生存規則,陳白露不甘於犧牲自己的道德良知去跟金八他們成一夥,去「損不足」,那她只能犧牲自己的女性色相,「對男子盡過女子最可憐的義務」,去「享著女人應該享的權利」,於是,生活就以一種墮落、腐朽的方式呈現出來,當方達生看到陳白露的這種生活方式驚訝地瞪大了他的鄉土之眼時,陳白露反而以另一種畸形的明白事理的驚訝表達了她的質詢:「我要人養活我,你難道不明白?」,眼前的生活方式已經成為一種習以為常的惰性,腐蝕著探求者的漂泊勇氣,「那穿著黑衣服」的來客最終果真敲響了生命的清脆之門。陳白露形象深刻的文化意義就在於她對鄉土回歸的絕不妥協。這種義無返顧的理性底氣無疑來自於子君們的以死相告。作為探求新的精神家園的途中的殉道者,回家這一條路早在1926年魯迅創作完成《傷逝》的時候就已經被子君堵死了,陳白露非常清楚這一點,在《日出》一開頭,她就宣言般地告訴方達生:「回去?回到哪兒去?你當然曉得我家裡現在沒有人……嫁人……在任何情形之下,我是不會嫁給你的……我不能嫁給你」。在看《日出》的時候,心裡一直有一種矛盾的擔憂,一方面希望陳白露跟著方達生走,希望那真是一條生路;而另一方面,又清醒地意識到跟方達生走是行不通的,真的走上了那一條作為生路的死路,陳白露的形象也將毀於一旦,而現代文學中探求新的精神家園的女性解放之路至少又要後退十年。如果再拙劣地加一些浪漫情調,讓陳白露和方達生走上某一條陽光燦爛的大路,則又會把復雜的生命之旅引向簡單,從而把終極意義上的生命探問輕巧地著落在現世的政治架構上。曹禺的出色之處在於他的藝術感知天分幾乎每一次都讓他在關鍵題材的把握上都達到了罕見的准確。
陳白露是曹禺劇作中最深刻,最復雜的女性形象。

同學你好,如果問題已解決,記得右上角採納哦~~~您的採納是對我的肯定~謝謝哦

回答:
《我最喜歡的一個戲劇人物》是題目

同學你好,如果問題已解決,記得右上角採納哦~~~您的採納是對我的肯定~謝謝哦

Ⅸ 求蠅王(The Lord of the Flies)的原版小說

http://bbs.rbook.net/dispbbs.asp?boardid=43&id=25875
需要注冊一下,我試過了,可以下,不到5M,不過還是支持原版,請下載後24小時內刪除,不要用於商業用途,否則一切後果自負。
參考資料:網路
http://www.ssreader.com/
下載一個超星閱覽器,免費圖書館有,不需要注冊成為用戶,因為那要送它大洋.

貼個簡介
蠅王
戈爾丁
《蠅王》是一部反映人性中「惡的一面」的現代寓言。在未來的一場核戰爭期間,英國一架疏散兒童的飛機在海上被擊落,飛行員死去,飛機上的一群男孩流落在一座荒無人煙的珊瑚島上。他們之中有一個12歲的名叫拉爾夫的男孩,是英國海軍司令的兒子,他朝氣蓬勃,樂觀自信。他為脫離大人的管制獲得自由而欣喜若狂,沉酒於生活在豐碩富饒的荒島上的歡樂之中。有著紳士的優雅舉止、高尚道德的拉爾夫為了將分散在島上各處的孩子組織起來,吹響了一隻螺號,在全體兒童會議上拉爾夫當選為領袖。兒童們在拉爾夫的領導下等待求援,起初他同其他滿懷熱情的孩子們所在的島與世隔絕,還能處在一個良好的秩序中,但不久便懈怠了。紅發兒童傑克是個唱詩班的領隊,他自命不凡,對拉爾夫當選領袖十分不滿,拉爾夫分配他去打獵,他便把獵來的野豬頭掛在一個尖木樁上,又逼著其他孩子仿效野蠻人那樣,將臉部塗抹成五顏六色,轉著落滿蒼蠅的野豬頭(即蠅王)狂歡。後來,拉爾夫希望重返文明世界,同其他男孩發生激烈斗爭,為此他啜泣不止,痛不欲生。隨著他地位的下降,海島也相應趨於毀滅。為了奪取領袖地位,傑克領人襲擊了拉爾夫的住所,拉爾夫自己最要好的朋友豬崽在混戰中墜崖死去,拉爾夫也陷入重圍。正在這緊急關頭,一艘英國軍艦及時趕來,拉爾夫才倖免於難。孩子們見到大人,一個個號陶大哭起來。
這個海島本是外界從未染指過的熱帶天堂,只是後來拉爾夫和他的朋友,一群英國來的從6歲到12歲的孩子所乘的飛機墜落在此才有了人類的足跡。這些男孩最終徹底毀滅了這里的一切,整個海島最後都在熊熊大火中燃燒起來。
作者通過拉爾夫天真本性的淪喪提出自己的人性真理。
初看起來,海島如同另一個伊甸園,而整個故事也好似基督教神話中失樂園的現代翻版。然而實際上情況卻恰恰相反。在基督教神話中,亞當和夏娃獲得有關善與惡的知識時,天真無知的本性就不復存在了。對他們來說,天真無知的本性是意識的統一狀態,其中不存在對罪惡、異化和死亡的認識。沒有自我意識,沒有榮辱感,人就沒有獨立的個性,自身和意志也就處在與神的和諧統一之中。
拉爾夫處在具備獨立個性的初始狀態。他身上打上了社會的烙印,天堂或最近乎於天堂的是文明和純朴,當然對拉爾夫來說也包含了無知,即對造成人性淪喪的力量及其結果的無知。拉爾夫喪失了其質朴純情,他獨自清晰的意識經歷了漸近的毀滅,而其根源就在於人性的墮落,換句話說,就是理性判斷和道德良知的分崩離析。人性的墮落在小說中通過人物命名漸次簡潔地展開。取名或命名表明人類對被命名物所掌握的理性認識和駕馭能力。皮吉是理性的化身,他強烈希望對人與物進行區分、整理,精簡成為一個易於管理的體系。他負責探詢島上每一男孩姓名的任務,然而他發現自己處在同各種黑暗勢力的沖突之中,他們如同自己的對手,都取著合適的名字。他初次遇到拉爾夫就詢問他的姓名,可拉爾夫卻不屑於結識皮吉。繼皮吉遭拉爾夫冷落之後,那種喪失獨立人格的趨向呈現於傑克身上,他只讓人知道他的姓——梅里迪尤。這一姓氏掩蓋了他的個性,只反映出家族的紐帶。這一點最顯著的是那個長著深紫色胎痣的男孩,他沒有名字。他夜裡夢見野獸,使得那些孩子們對黑暗的恐怖感又萌動起來。隨著墮落的加深,山姆和埃里克這對同胞兄弟,形影不離無法分辨,合成為山姆內里克。而拍西瓦爾·威姆斯·麥迪遜這個年僅六歲的孩子最終將自己的名字完全遺忘,由此標志著他們對作為抽象的人的自我存在意識的喪失。隨著人性的沉淪和皮吉的身亡,拉爾夫和其他剩下的孩子已不只是有形無名,同時也不再對理性意識所能掌握的事態持有人的駕馭能力。他們成為那些超人的無意識力量的工具。
羅格爾突然想要破壞幾個較為年幼的孩子們玩的游戲,可道德禁忌像一堵無形的牆護衛著他們。對此西蒙則更是感受至深。在孩子們中間,西蒙的自我意識最為敏感,而這種強烈的自尊使他感到無法在大庭廣眾之下慷慨陳詞。其他孩子群起群居,而他則喜歡子然獨處,冥思苦想。他痴人說夢似的時常同蠅王對話,時常反躬自問,同內心中的原始沖動對話。他的自覺認識最終賦予他崇高的道德良知,這是其他孩子不可企及的,因為他諳熟人類內心中的黑暗勢力,並且時刻防患著人類桀驁不馴的自我。這也使他最能勝任各種行動。他同時認識到孩子們的恐懼從根本上說是對深藏在他們心中的罪惡和死亡的本能反抗和抵 西蒙的才識並未傳授給其他孩子,這是由於他從山上回來後在一次原始野蠻的狂舞家典中被殺死殉難了,每個人,包括皮吉和拉爾夫都參加了那次狂舞。對西蒙的謀殺,即道德良知的混滅,是孩子們在人性墮落、喪失獨立人格過程中所受到的最為深重的打擊。事態之所以發展是由於限制毀滅性沖動的文明制約,被孩子們學會畫在臉上的面具所沖破。開始時,皮吉和拉爾夫視傑克和他們那幫孩子形同走獸,而在最後這伙走獸摧垮並吞噬了每一個人,使孩子們喪失人性,與之為伍。對西蒙的殺戮消除了個人的身份,也取消了個人的責任。如果社會責任被社會認可的毫無人性的角色所取代,那麼不負責任者和暴君就會稱霸天下。人類內心中的原始沖動在面具掩護下自由發展得以確認,留給人們的就只有恐懼、敵意和仇視,生活完全成為一場無法無天的權力之爭。拉爾夫身處邪惡,通過學習認識到,人類內心的黑暗勢力就是非人性化,它威脅著吞噬人性。他發現了人類進退維谷的境地,理性和情感互不相容,它們在人心中彼此共生而又相互悖逆,促使人視自我為理性和良心所構成,同時也使人為從兩者重壓下取得自由而狂喜。

Ⅹ 為什麼有人說致良知四合院是盈利性機構而非公益性組織

因為其支持企業家在社區、終端店建立「向東時光」,鏈接客戶,直達消費者。

致良知四合院支持企業家在社區、終端店建立「向東時光」,鏈接客戶,直達消費者,在葯店、在餐廳、在社區、在與消費者直接接觸的各類門店,免費提供視頻、音頻和資料,讓消費者感受中華文化的偉大力量。目前已啟用數萬家社區和商業區的「向東時光」終端,惠及數十萬人。

2017年11月15日,新華社客戶端開設「致良知」頻道,每天發布四合院企業家學習中華文化和習主席治國理政思想的感悟。2018年,人民日報客戶端為雁棲湖論壇直播,並錄制六期「問道」企業家節目。四合院推出了系列積極向上的音頻和視頻,在致良知四合院公眾號及各大網站發布和轉發。目前,公眾號粉絲數量已超過200萬。

(10)悖道德良知擴展閱讀:

致良知四合院的相關內容:

1、致良知四合院與部分企業家發起,在民政局注冊成立了北京致良知公益基金會。北京知行合一陽明教育研究院的股東將49%股份捐贈給基金會,並承諾今後所有收益全部用於中華文化傳播事業,股東永不分配利潤。

2、致良知四合院在民政局注冊成立了民非組織:北京懷柔致良知四合院公益文化促進中心。今後,致良知四合院的學習會和論壇等均由該中心承辦。

3、「致良知學習小組」企業家聯合發起,在工商局注冊成立了北京知行合一陽明教育研究院,簡稱「致良知四合院」,其核心成員均為志願者。目前,有數萬名企業家參加了線上和線下的中華文化學習。

熱點內容
首次司法考試 發布:2024-11-02 16:38:50 瀏覽:426
康德道德判斷 發布:2024-11-02 16:28:19 瀏覽:273
根據計算機軟體保護條例中規定 發布:2024-11-02 15:23:30 瀏覽:553
廣東順創律師事務所 發布:2024-11-02 14:29:09 瀏覽:108
台灣同志婚姻法2017 發布:2024-11-02 13:44:51 瀏覽:127
初級經濟法關於試用期的規定 發布:2024-11-02 13:35:31 瀏覽:928
葯師管理與法規歷年真題 發布:2024-11-02 13:35:30 瀏覽:254
國歌法規定 發布:2024-11-02 13:14:54 瀏覽:850
2015年張翔民法 發布:2024-11-02 13:07:46 瀏覽:396
東奧中級經濟法第二章 發布:2024-11-02 12:31:58 瀏覽:4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