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國籍立法

國籍立法

發布時間: 2022-05-15 15:47:52

⑴ 繼有國籍和取得國籍一樣嗎

您好,不一樣的。一、對於繼有國籍,我國國籍法規定,外國人或無國籍人申請加入中國國籍必須具備兩個前提:一是申請人必須願意遵守中國的憲法和法律;二是必須出於本人的自願。同時還須具備法律規定的條件:第一,申請人是中國公民的近親屬;第二,本人定居在中國;第三,有其他正當理由,等等。只要具備兩個前提並符合上述條件之一的,就可以申請加人中國國籍。二、一種是因出生而取得。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法》第四條 父母雙方或一方為中國公民,本人出生在中國,具有中國國籍。
法律依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法》第四條 父母雙方或一方為中國公民,本人出生在中國,具有中國國籍。第七條 外國人或無國籍人,願意遵守中國憲法和法律,並具有下列條件之一的,可以經申請批准加入中國國籍:1、中國人的近親屬;2、定居在中國的;3、有其它正當理由。
【法律拓展】國籍的喪失是指由於其種原因一個人失去其擁有的某個國家的國籍。各國立法中對於國籍喪失有各自不同的規定。一般可以分為自願喪失和非自願喪失兩種。1.自願喪失是指基於個人意願作出申請或選擇而放棄其擁有的國籍。自願喪失包括自願退籍和自願選擇放棄兩種做法。退籍是某人依據其原國籍國立法規定主動申請退出該國國籍,如得到批准從而喪失該國籍。選擇放棄是指根據某人原國籍國立法或與他國簽訂的有關條約的規定,允許自願選擇一種國籍並且這種選擇意味著對以前國籍的放棄,即如果選擇其他國籍,則喪失了其原有國籍。2.非自願喪失是指退籍和選擇放棄以外的某種法律事實的出現,導致當事人根據有關國家立法的規定喪失其原有國籍。導致非自願喪失國籍的事實一般有涉外婚姻、收養、已歸化加入外國籍等。有些國家還規定了在符合某些法定條件時,國家可依法剝奪個人的該國國籍。對剩奪國籍的做法,在國家不違背其他國際義務的前提下,國際法尚末明確加以禁止

⑵ 我國確定國籍的原則是什麼

1.民族平等和男女平等原則

《國籍法》第2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是統一的多民族的國家,各民族的人都具有中國國籍」。這是說:作為多民族國家,我國各民族人民都平等地擁有共同的中國國籍,不因民族的大小和狀況不同而有區別。這既有利於反對大民族主義主要是大漢族主義,也有利於反對外國挑撥少數民族中的個別人搞民族分裂主義。

男女平等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1)在因出生取得國籍方面,我國《國籍法》第4條、第5條不採取父系血統原則,而採取男女平等原則,即無論父親或母親是中國公民,子女都可以取得中國國籍;(2)在因加入取得方面,我國《國籍法》沒有妻隨夫籍的規定,體現婦女國籍獨立原則。外國女子為中國男子結婚並不因婚姻關系而當然取得中國國籍,中國女子與外國男子結婚並不因婚姻關系而自動喪失中國國籍,丈夫加入或退出中國國籍並不當然引起妻子國籍的變化。

2.不承認中國公民具有雙重國籍原則

中國《國籍法》第3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不承認中國公民具有雙重國籍。」體現這一原則的內容是:(1)外國人在中國境內所生子女不具有中國國籍(第4條、第6條);(2)父母雙方或一方為中國公民並定居在外國,本人出生時即具有外國國籍的,不具有中國國籍(第5條);(3)經批准加入中國國籍的,不得再保留外國國籍(第8條);(4)定居外國的中國公民自願加入或取消外國國籍,即自動喪失中國國籍(第8條);(5)申請恢復中國國籍獲批準的,不得再保留外國國籍。(第13條)。

3.採取血統主義和出生地主義相結合的國籍原始取得原則

在因出生取得國籍上,中國主要採取了血統主義原則:(1)對父母雙方或一方為中國公民,本人出生在中國,具有中國國籍(第4條);(2)父母一雙或一方為中國公民,本人出生在外國,具有中國國籍;但父母雙方或一方為中國公民並定居在外國,本人出生時即具有外國國籍的,不具有中國國籍(第5條)。可見,中國立法在因出生取得國籍的一般情況下是採用血統主義原則的。中國《國籍法》僅在特殊情況下採用了出生地主義原則:父母無國籍或國籍不明,定居在中國,本人出生在中國,具有中國國籍(第6條)。

4.防止和減少無國籍現象原則

中國《國籍法》和其他法律,都有利於防止和減少無國籍現象,如前述第6條的規定。另外,無國籍人依照中國《國籍法》的規定可以申請中國國籍。我國《國籍法》和其他法律均不以任何理由剝奪中國國民的國籍。

⑶ 我國國籍法是如何處理國籍積極沖突問題的

各國一般解決方式為:(1)以當事人最後取得的國籍為准;(2)以當事人住所或慣常居住所所在國國籍為准;(3)以與當事人有最密切聯系的國籍為准。
我國解決方式:
(1)我國不承認中國公民具有雙重國籍或多重國籍。《國籍法》第五條規定,父母雙方或一方為中國公民,本人出生在外國,具有中國國籍;但父母雙方或一方為中國公民並定居在外國,本人出生時即具有外國國籍的,不具有中國國籍。第八條規定,定居外國的中國公民,自願加入或取得外國國籍的,即自動喪失中國國籍。這些規定在實踐中能有效地防止當事人具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國籍中有一個是中國國籍現象的產生,排除了中國公民具有雙重或多重國籍的可能。�
(2)對於解決國籍的積極沖突尚無明文規定,採用國際上通行的做法來解決外國人國籍積極沖突時准據法的確定問題。最高人民法院1988年《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第一百八十二條規定,有雙重國籍或多重國籍的外國人,以其住所或者與其有最密切聯系的國家的法律為其本國法。�
(3)立法著眼於防止無國籍現象的產生。我國《國籍法》第六條規定,父母無國籍或國籍不明,定居在中國,本人出生在中國,具有中國國籍。第七條規定,外國人或無國籍人,願意遵守中國憲法和法律,……可以經申請批准加入中國國籍。�
(4)對於解決國籍的消極沖突尚無明文規定。但是,根據我國《民法通則》第一百四十二條的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締結或者參加的國際條約沒有規定的,可以適用國際慣例。國際上的通常做法是以無國籍人的住所地國國籍為其國籍,無住所時則以居所地法為其本國法。最高人民法院1988年《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第一百八十一條規定,無國籍人的民事行為能力,一般適用其定居國法律,如未定居的,適用其住所地國法律。

⑷ 以人的國籍和組織的國別為標准確立的法的對人效力稱為什麼

兩者不矛盾。屬地主義排斥屬人主義。根據我國法律,採用的對象效力原則為:以屬地主義為主,與屬人主義、保護主義相結合。屬地主義優先於屬人主義。1、屬人主義,即法律只適用於本國公民,不論其身在國內還是國外,非本國公民即使身在該國領域內也不適用。2、屬地主義,法律適用於該國管轄地區內的所有人,不論是否是本國公民,都受法律約束和法律保護,本國公民不在本國,則不受本國法律的約束和保護。3、承認屬地管轄優先,主要有兩方面的理由:第一,一項行為通常對行為地產生的影響最大;第二,行為地所屬國家對行為人的管轄通常最為有效。這里所說的行為地指的是行為發生地。當一項行為的結果地與發生地不一致時,應該是存在著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行為結果地。因為一項行為對發生地總是有影響的,所以,行為發生地也總是行為結果地或結果地的一部分。如果以行為結果地作為屬地管轄的標准,那麼,某一行為結果地不一定是受該項行為影響最大的地域;該地域所屬的國家也不一定能對該項行為或行為人行使最為有效的管轄。4、一個國家可以對他國的屬人實行管轄,但卻很難對他國的屬地行使管轄。屬地管轄應該是最初的管轄原則。領土是國家存在的物質基礎,又是國家權力的行使空間。在國際交往不很發達的時候,國家管轄權的含義應該等同於一國在其疆域之內的最高權力。即使在今天,從各國的立法和司法實踐我們也可以看出,屬地管轄占據主要地位,而屬人管轄則是輔助性的。一國對其位於國外的國民的控制同該國民所在國的控制比較起來只能是居於第二位的。所以,當政府控制方面的管轄沖突出現時,屬地管轄優先是比較易於實現的。(4)國籍立法擴展閱讀:根據我國法律,對象效力包括兩個方面:1. 對中國公民的效力。中國公民在中國領域內一律適用中國法律。在中國境外的中國公民,也應遵守中國法律並受中國法律保護。但是,這里存在著適用中國法律與適用所在國法律的關系問題。對此,應當根據法律區分情況,分別對待。2. 對外國人和無國籍人的效力。外國人和無國籍人在中國領域內,除法律另有規定者外,適用中國法律,這是國家主權原則的必然要求。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法的效力
法的對象效力,是指法的適用對象有哪些,對什麼樣的人和組織有效,也稱為法對人的效力,這里的人包括自然人和法所擬制的人——法人和其他組織。法的對象效力所實行的原則大體有四種:其一,屬人原則。以人的國籍和組織的國別為標准,本國的人和組織無論在國內還是在國外,都受本國法的約束,一國的法不適用在該國領域的外國人和組織。其二,屬地原則。以地域為標准,一國的法對它管轄地區內的一切人和組織,不論是本國的還是外國的,都有同樣法的效力。本國人和組織如不在本國,則不受本國法的約束。其三,保護原則。以保護本國利益為標准,主張不論國籍或地域如何,侵害了哪國利益,就適用哪國法。其四,綜合或折衷原則。即以上三種原則的結合而以屬地原則為基礎的綜合性原則。根據這一原則,首先,一國領域內的人和組織,無論是本國的還是外國的,一般適用該國的法;其次,外國人和組織以適用居住國的法為原則,但有關公民義務、婚姻、家庭、繼承、特殊犯罪等,仍適用其本國的法;再次,依據國際條約和慣例,享有外交特權的人,則適用其本國的法。當今世界絕大多數國家採用這種原則。中國也實行綜合原則。這一原則在對中國公民、組織和對外國人、組織以及無國籍人的適用上,各有確定的內容:第一,中國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在中國領域內一律適用中國法;在國外仍受中國法的保護並履行中國法定義務,同時也遵守所在國的法。當兩國法對同一問題規定不一致時,既要維護中國主權,又要尊重他國主權,按國際條約或慣例處理。第二,中國法對外國人的適用問題包括兩種情況:一是在中國領域內的外國人,除享有外交特權和豁免權或法有另外規定者外,適用中國法。二是外國人在中國領域外對中國或中國公民、法人犯罪,按中國刑法規定的最低刑為3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可適用中國刑法規定,但按犯罪地的法不受處罰的除外。
兩者不矛盾,因為沒有一個國家會同時適用這兩個原則。一般是屬人原則和屬地原則取其一。現在還有一種原則是信賴保護原則,也就是說,只要你侵犯了我國的利益,不管你是哪國人在何地,都受到我國法律的管轄。比如我國,是屬地原則為主,必要時適用屬人原則和信賴保護原則的。現實情況很復雜,尤其是涉及到外國籍人員時,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了。
不矛盾,這是A or B的關系,不是A and B
兩者不矛盾的。

⑸ 國籍認定工作存在什麼問題,該怎麼解決

國籍的沖突和解決:
國籍的沖突也稱為國籍的抵觸。
1、國籍的積極沖突。兩個或兩個以上國家,根據各自國家的法律,同時都給予一個人其國家的國籍,那麼該人就會擁有雙重或多重國籍;
2、國籍的消極沖突。任何國家都不給予某個人國籍,那麼該人成為無國籍人。
一般採取的防止和消除國籍沖突的方式有兩種:
第一種是通過國內立法。各國在制定國籍法時,應充分注意防止和解決可能產生的國籍沖突問題。這是目前解決國籍沖突問題中最根本的方法。
第二種是通過雙邊或多邊條約方式。通過雙邊條約防止和解決有關國家間的雙重國籍問題,是各國廣泛採取的解決雙邊國籍問題的方式。

⑹ 中國允許雙重國籍嗎

1.中國不允許雙重國籍。

2.中國政府處理雙重國籍的態度是:

(1)堅持一人一國籍,不允許任何中國公民有雙重國籍。

(2)尊重本人意願,不強制或違背本人意願選擇國籍。

(3)如果中國公民在他國獲得他國國籍,則視為自動放棄中國國籍。但有必要時可以恢復中國國籍。

(6)國籍立法擴展閱讀:

雙重國籍,是指一個人擁有兩個國家的合法公民身份,也就是擁有兩個國家的國籍。即一個人通過一個國家的法律獲得該國國籍,又在另一個國家再一次通過該國的法律獲得該國國籍,就被視為擁有雙重國籍。中國不承認雙重國籍。

中國的《國籍法》中明令規定不允許任何中國公民有雙重國籍,如果獲得他國國籍,則視為自動放棄中國國籍。

中國政府處理雙重國籍的態度是:

(1)堅持一人一國籍,不允許任何中國公民有雙重國籍。

(2)尊重本人意願,不強制或違背本人意願選擇國籍。

(3)如果中國公民在他國獲得他國國籍,則視為自動放棄中國國籍。但有必要時可以恢復中國國籍。

世界上承認雙重國籍的國家主要有加拿大、美國(默許)、墨西哥、澳大利亞、紐西蘭、英國、法國等。

國籍種類

即因自然人的出生而取得某國國籍。有的國家採用血統主義,即當事人以其父母的國籍為國籍;有的國家采出生地主義,即自然人具有其出生地國的國籍。

血統主義

血統主義又有雙系血統主義(自然人出生時,須其父母雙方均為本國公民,其子女方取得本國國籍)與單系血統主義之分。

出生地主義

出生地主義中,對出生地的認定標准也不同。比如,依英國法,凡出生在英國商船上的人,均為英國公民,而不論其出生時,該商船位於什麼地方;而美國認為,在美國領海內的商船上出生的人,取得美國國籍。

如果一艘英國商船停泊在美國港口,則在該船上出生的人即同時具有英美兩國國籍。如果新生兒的父母不是英國或美國公民,其國籍國采血統主義,則他還同時具有父母的共同國籍,如果其父母的國籍不一致,則還可能出現四重國籍。

歸化

主要有兩種情形:一是國內法上的原因,如歸化(入籍),即當事人自願申請取得某國國籍,或由於婚姻、收養而取得一國國籍。

領土變更

一是國際法上的原因,如領土變更(領土割讓,國家合並)會導致該項變更所涉領土上的居民的國籍發生變更。

發生國籍變更時,如果所涉國家對於國籍的取得與喪失的規定不同,也會出現雙重國籍與無國籍的現象。

如一國規定,本國婦女與他國公民結婚的,當然喪失內國國籍;而其夫方的法律規定,外國婦女與本國男子結婚,並不當然取得夫方國籍,則該婦女就成為無國籍人。如果雙方規定相反,則該婦女就具有雙重國籍。

⑺ 中國國籍立法採取的基本原則是

屬人加屬地原則

⑻ 對於出生國籍的立法,我國採用什麼原則

出生地兼血統主義選擇
出生在中國或者父母有中國國籍,都可以獲得國籍

《國籍法》
第四條父母雙方或一方為中國公民,本人出生在中國,具有中國國籍。
第五條父母雙方或一方為中國公民,本人出生在外國,具有中國國籍;但父母雙方或一方為中國公民並定居在外國,本人出生時即具有外國國籍的,不具有中國國籍。
第六條父母無國籍或國籍不明,定居在中國,本人出生在中國,具有中國國籍。

⑼ 國籍是什麼意思

是指一個人屬於某一個國家的國民或公民的法律資格,表明一個人同一個特定國家間的固定的法律聯系,是國家行使屬人管轄權和外交保護權的法律顧問依據。
大多數人都是通過這種方式取得國籍。根據出生取得國籍分為:依血統和依出生地原則。
依血統:不論出生在何地,只要其父母一方為本國人,則子女就獲得父母一方或兩方的國籍,這種原則稱為:血統主義(jus sanguinis),又稱為屬人主義。
依出生地:無論父母是哪國人,只要出生在該國的領土內,即自動獲得該國國籍,這種原則稱為:出生地主義,又稱為屬地主義。
世界上大多數國家採用血統主義和出生地主義相結合的原則。
根據出生取得國籍,並非是按照個人意願的一種方式,而通過加入取得國籍的方式,則是根據個人意願或某種事實,並具備相關條件,才可取得它國國籍。
拓展資料:
定義:
國籍的取得、喪失和變更由國籍法規定。取得國籍主要有出生和入籍兩種方式。因出生而取得國籍,國際上有血統制和出生地制兩種原則。採取出生地制的國家,不問父母的國籍,孩子出生在本國即取得本國國籍。採用血統原則的國家,則不管出生地如何,孩子的國籍必須隨父母雙方或一方的國籍。入籍是指外國人或無國籍的人,按照某國法律規定,提出申請,經批准後取得該國國籍。另外還有通過結婚、收養等方式取得某國國籍的。
由於各國對國籍的規定不同,往往會在特殊情況下出現雙重國籍或無國籍的現象。例如,採取血統原則國家的公民,在採取出生地原則國家生的小孩,就同時具有兩個國家的國籍。反之,採取出生地原則的國家中的公民,在採取血統原則國家生的小孩,則不具有任何一國的國籍。

⑽ 我國目前有國籍法、戶籍法、戶口法之類的嗎

1、有國籍法。國籍法是主權國家對公民國籍的取得, 喪失和恢復進行管理的法律條例。 世界各國的國籍法的基本內容一般都有三個部 分組成, 即國籍的取得部分, 國籍的喪失部分和國籍管理的部分。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法,修訂時間1980.9.10,施行時間1980年9月10日,發布單位全國人民代表大會。

一九八0年九月十日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通過一九八0年九月十日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長令第八號公布一九八0年九月十日起施行。

第一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的取得、喪失和恢復,都適用本法。

第二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是統一的多民族的國家,各民族的人都具有中國國籍。

第三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不承認中國公民具有雙重國籍。

第四條 父母雙方或一方為中國公民,本人出生在中國,具有中國國籍。

第五條 父母雙方或一方為中國公民,本人出生在外國,具有中國國籍;但父母雙方或一方為中國公民並定居在外國,本人出生時即具有外國國籍的,不具有中國國籍。

第六條 父母無國籍或國籍不明,定居在中國,本人出生在中國,具有中國國籍。

第七條 外國人或無國籍人,願意遵守中國憲法和法律,並具有下列條件之一的,可以經申請批准加入中國國籍:

一、中國人的近親屬;

二、定居在中國的;

三、有其它正當理由。

第八條 申請加入中國國籍獲得批準的,即取得中國國籍;被批准加入中國國籍的,不得再保留外國國籍。

第九條 定居外國的中國公民,自願加入或取得外國國籍的,即自動喪失中國國籍。

第十條 中國公民具有下列條件之一的,可以經申請批准退出中國國籍:

一、外國人的近親屬;

二、定居在外國的;

三、有其它正當理由。

第十一條 申請退出中國國籍獲得批準的,即喪失中國國籍。

第十二條 國家工作人員和現役軍人,不得退出中國國籍。

第十三條 曾有過中國國籍的外國人,具有正當理由,可以申請恢復中國國籍;被批准恢復中國國籍的,不得再保留外國國籍。

第十四條 中國國籍的取得、喪失和恢復,除第九條規定的以外,必須辦理申請手續。未滿十八周歲的人,可由其父母或其他法定代理人代為辦理申請。

第十五條 受理國籍申請的機關,在國內為當地市、縣公安局,在國外為中國外交代表機關和領事機關。

第十六條 加入、退出和恢復中國國籍的申請,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安部審批。經批準的,由公安部發給證書。

第十七條 本法公布前,已經取得中國國籍的或已經喪失中國國籍的,繼續有效。

第十八條 本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2、無戶籍法,網上看到的都是草稿,目前並沒有合法生效實施的。


3、沒有戶口法。但有戶口登記條例。1958年出台的,至今已經60多年了。裡面有一些已經過時了,之後也有不斷的一些更新的政策,所以此條例只有部分還在實際執行。

1958年1月9日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九十一次會議通過,1958年1月9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公布,1958年1月9日起施行。為了維持社會秩序,保護公民的權利和利益,服務於社會主義建設,制定本條例。全文共二十四條。

(1958年1月9日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九十一次會議通過,1958年1月9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公布,1958年1月9日起施行。)

第一條 為了維持社會秩序,保護公民的權利和利益,服務於社會主義建設,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都應當依照本條例的規定履行戶口登記。

現役軍人的戶口登記,由軍事機關按照管理現役軍人的有關規定辦理。

居留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外國人和無國籍的人的戶口登記,除法令另有規定外,適用本條例。

第三條 戶口登記工作,由各級公安機關主管。

城市和設有公安派出所的鎮,以公安派出所管轄區為戶口管轄區;鄉和不設公安派出所的鎮,以鄉、鎮管轄區為戶口管轄區。鄉、鎮人民委員會和公安派出所為戶口登記機關。

居住在機關、團體、學校、企業、事業等單位內部和公共宿舍的戶口,由各單位指定專人,協助戶口登記機關辦理戶口登記;分散居住的戶口,由戶口登記機關直接辦理戶口登記。

居住在軍事機關和軍人宿舍的非現役軍人的戶口,由各單位指定專人,協助戶口登記機關辦理戶口登記。

農業、漁業、鹽業、林業、牧畜業、手工業等生產合作社的戶口,由合作社指定專人,協助戶口登記機關辦理戶口登記。合作社以外的戶口,由戶口登記機關直接辦理戶口登記。

第四條 戶口登記機關應當設立戶口登記簿。

城市、水上和設有公安派出所的鎮,應當每戶發給一本戶口簿。

農村以合作社為單位發給戶口簿;合作社以外的戶口不發給戶口簿。

戶口登記簿和戶口簿登記的事項,具有證明公民身份的效力。

第五條 戶口登記以戶為單位。同主管人共同居住一處的立為一戶,以主管人為戶主。單身居住的自立一戶,以本人為戶主。居住在機關、團體、學校、企業、事業等單位內部和公共宿舍的戶口共立一戶或者分別立戶。戶主負責按照本條例的規定申報戶口登記。

第六條 公民應當在經常居住的地方登記為常住人口,一個公民只能在一個地方登記為常住人口。

第七條 嬰兒出生後一個月以內,由戶主、親屬、撫養人或者鄰居向嬰兒常住地戶口登記機關申報出生登記。

棄嬰,由收養人或者育嬰機關向戶口登記機關申報出生登記。

第八條 公民死亡,城市在葬前,農村在一個月以內,由戶主、親屬、撫養人或者鄰居向戶口登記機關申報死亡登記,注銷戶口。公民如果在暫住地死亡,由暫住地戶口登記機關通知常住地戶口登記機關注銷戶口。

公民因意外事故致死或者死因不明,戶主、發現人應當立即報告當地公安派出所或者鄉、鎮人民委員會。

第九條 嬰兒出生後,在申報出生登記前死亡的,應當同時申報出生、死亡兩項登記。

第十條 公民遷出本戶口管轄區,由本人或者戶主在遷出前向戶口登記機關申報遷出登記,領取遷移證件,注銷戶口。

公民由農村遷往城市,必須持有城市勞動部門的錄用證明,學校的錄取證明,或者城市戶口登記機關的准予遷入的證明,向常住地戶口登記機關申請辦理遷出手續。

公民遷往邊防地區,必須經過常住地縣、市、市轄區公安機關批准。

第十一條 被徵集服現役的公民,在入伍前,由本人或者戶主持應征公民入伍通知書向常住地戶口登記機關申報遷出登記,注銷戶口,不發遷移證件。

第十二條 被逮捕的人犯,由逮捕機關在通知人犯家屬的同時,通知人犯常住地戶口登記機關注銷戶口。

第十三條 公民遷移,從到達遷入地的時候起,城市在三日以內,農村在十日以內,由本人或者戶主持遷移證件向戶口登記機關申報遷入登記,繳銷遷移證件。

沒有遷移證件的公民,憑下列證件到遷入地的戶口登記機關申報遷入登記:

1.復員、轉業和退伍的軍人,憑縣、市兵役機關或者團以上軍事機關發給的證件

2.從國外回來的華僑和留學生,憑中華人民共和國護照或者入境證件

3.被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或者公安機關釋放的人,憑釋放機關發給的證件。

第十四條 被假釋、緩刑的犯人,被管制分子和其他依法被剝奪政治權利的人,在遷移的時候,必須經過戶口登記機關轉報縣、市、市轄區人民法院或者公安機關批准,才可以辦理遷出登記;到達遷入地後,應當立即向戶口登記機關申報遷入登記。

第十五條 公民在常住地市、縣范圍以外的城市暫住三日以上的,由暫住地的戶主或者本人在三日以內向戶口登記機關申報暫住登記,離開前申報注銷;暫住在旅店的,由旅店設置旅客登記簿隨時登記。

公民在常住地市、縣范圍以內暫住,或者在常住地市、縣范圍以外的農村暫住,除暫住在旅店的由旅店設置旅客登記簿隨時登記以外,不辦理暫住登記。

第十六條 公民因私事離開常住地外出、暫住的時間超過三個月的,應當向戶口登記機關申請延長時間或者辦理遷移手續;既無理由延長時間又無遷移條件的,應當返回常住地。

第十七條 戶口登記的內容需要變更或者更正的時候,由戶主或者本人向戶口登記機關申報;戶口登記機關審查屬實後予以變更或者更正。

戶口登記機關認為必要的時候,可以向申請人索取有關變更或者更正的證明。

第十八條 公民變更姓名,依照下列規定辦理:

1.未滿十八周歲的人需要變更姓名的時候,由本人或者父母、收養人向戶口登記機關申請變更登記

2.十八周歲以上的人需要變更姓名的時候,由本人向戶口登記機關申請變更登記。

第十九條 公民因結婚、離婚、收養、認領、分戶、並戶、失蹤、尋回或者其他事由引起戶口變動的時候,由戶主或者本人向戶口登記機關申報變更登記。

第二十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根據情節輕重,依法給予治安管理處罰或者追究刑事責任:

1.不按照本條例的規定申報戶口的

2.假報戶口的

3.偽造、塗改、轉讓、出借、出賣戶口證件的

4.冒名頂替他人戶口的

5.旅店管理人不按照規定辦理旅客登記的。

第二十一條 戶口登記機關在戶口登記工作中,如果發現有反革命分子和其他犯罪分子,應當提請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二十二條 戶口簿、冊、表格、證件,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安部統一制定式樣,由省、自治區、直轄市公安機關統籌印製。

公民領取戶口簿和遷移證應當繳納工本費。

第二十三條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機關可以根據本條例的精神,結合當地具體情況,制定單行辦法。

第二十四條 本條例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熱點內容
不滿14歲犯法受法律責任 發布:2024-12-29 15:10:59 瀏覽:316
國本立法 發布:2024-12-29 14:45:54 瀏覽:580
俄羅斯立法機構 發布:2024-12-29 14:45:50 瀏覽:371
訴訟法司法考試講義 發布:2024-12-29 14:44:22 瀏覽:432
建築公司項目部公章有法律效力嗎 發布:2024-12-29 14:42:37 瀏覽:999
法官類小說 發布:2024-12-29 14:41:49 瀏覽:376
建設法治政府的主要途徑 發布:2024-12-29 14:39:09 瀏覽:594
法院人民調解程序 發布:2024-12-29 14:27:38 瀏覽:687
原勞動法關於病假工資規定 發布:2024-12-29 14:22:08 瀏覽:660
律師深化改革 發布:2024-12-29 14:20:33 瀏覽: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