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第八十
『壹』 「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如何理解
意思:國與國之間互相望得見,雞犬的叫聲都可以聽得見,但人民從生到死,也不互相往來。指即使兩國人民相處得很近,交往密切到連雞狗的叫聲都混在一起,卻從來不發生戰爭與摩擦。
出處:《道德經》——西周·李耳
原文:
小國寡民,使民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遠徙。雖有舟輿,無所乘之。雖有甲兵,無所陳之。使民復結繩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譯文:一個國家,疆域不要太大,人口要少。即使有各種各樣的器具,卻並不使用;使老百姓重視自己的生命,也不會背井離鄉,遷徙遠方。即使有船和車子,也沒有地方要乘坐它,即使有鎧甲和兵器,也沒有地方要陳放它。讓百姓回到結繩記事的時代。
國富民強到了鼎盛時代。使百姓吃得香甜,穿的漂亮,住的舒適,過得快樂。國與國之間互相望得見,雞犬的叫聲都可以聽得見,但人民從生到死,也不互相往來。
(1)道德經第八十擴展閱讀
小國寡民是老子所描繪的理想社會,它反映了中國古代社會自給自足的生活方式。老子幻想著回復到沒有壓迫、沒有剝削的原始社會時代,在那裡,沒有剝削和壓迫,沒有戰爭和掠奪,沒有文化,也沒有兇悍和恐懼。這種單純的、質朴的社會,實在是古代農村生活理想化的描繪。
胡寄窗說:「我們研究老子小國寡民思想,要分析產生這種理想的階級根源、時代因素以及其所企圖要解決的問題。所謂小國寡民是針對當時的廣土眾民政策而發的。他們認為廣土眾民政策是一切禍患的根源。
作到小國寡民便可以消弭兼並戰爭,做到『雖有甲兵,無所陳之』;便可以避免因獲取物質資料而釀成社會紛擾的工藝技巧,『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
便可以取消使民難治的智慧,而且結繩以記事的方法來代替;便可能使人安於儉朴生活,不為奢泰的嗜欲所誘惑;便可以使人民重死而遠徒,以至老死不相往來,連舟車等交通工具都可一並廢除。
他們不了解,廣土眾民政策是社會生產力發展到一定水平時,新的生產關系要求一個全國統一的地主政權這一歷史任務在各大國的政策上的反映。」但是老子「忘記了在『有什伯之器而不用』的原始『樂園』中,並沒有甘食美服,也沒有代他們生產甘食美服的被剝削的人。
老子作者盡管在世界觀上是唯物主義的,而在社會觀上特別是在經濟問題的看法上卻陷入於唯心主義的幻想。」這個批評是中肯的。老子面對急劇動盪變革的社會現實,感到一種失落,便開始懷念遠古蒙昧時代結繩記事的原始生活,這是一種抵觸情緒的發泄。
晉朝時陶淵明寫了一篇傳誦至今的名篇《桃花源記》,應該講,此文顯然受到老子八十章內容的影響。這是一個美麗的幻想,同時也表達了他對社會黑暗的不滿,反映了人民擺脫貧困和離亂的願望。在這一點上,老子和陶淵明的思想是一脈相承的。
『貳』 如何理解和分析老子道德經第八十章
第八十章
[原文]
小國寡民①。使②有什伯之器③而不用;使民重死④而不遠徙⑤;雖有舟輿⑥,無所乘之;雖有甲兵⑦,無所陳之⑧。使人復結繩⑨而用之。至治之極。甘美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⑩,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尚往來。
[譯文]
國小,民稀。即使有各種各樣的器具,卻並不使用;使人民重視死亡,而不向遠方遷徙;雖然有船隻車輛,卻不必每次坐它;雖然有武器裝備,卻沒有地方去布陣打仗;使人民再回復到遠古結繩記事的自然狀態之中。國家治理得好極了,使人民吃得香甜,穿得漂亮、住得安適,過得快樂。國與國之間互相望得見,雞犬的叫聲都可以聽得見,但人民從生到死,也不崇尚互相往來。
此段應是老子的理想國,小國寡民也許是一種最符合生態自然的生存方式,道家的洞天福地模式可能就脫胎於老子的理想國。只有人與自然相互和諧共存了才能生活的長久幸福。聯繫到目前的區域自治,這可能是個趨勢,在世界一統後的不久將來,各個民族小集團區域自治,可能正是老子小國寡民模式的回復。
『叄』 《道德經》八十章,「小國寡民~~~民致老死不相往來」從哲學的角度怎樣理解
黃帝認為:「極而反,盛而衰,天地之道也,人之理也,逆而異理,審知逆順,是謂道紀。以強下弱,何國不克?以貴下賤,何人不得?以賢下不肖,何事不成?」①故,「古之賢者,道是之行。知此道,地且天,鬼且人,以道居軍,其軍勝;以道居國,其國昌。」②反之,因嫌貨財少,卻落吃糟糠;因嫌紗帽小,致使枷鎖扛,也是這個極反規律的作用所致。這就是黃帝所說的「禍福同道」之義。其關鍵,就是一個明道理而用之與不知道理、逆行而致的區別。順逆之界,就是學道修身與不學道而任其本性的區別。
然而,老子說「治大國,若烹小鮮」③一樣的簡單,哪有許多復雜的道理?老子的主張是走「小國寡民」的道路。
所謂「小國寡民」的主張,並不是讓大國主動放棄領土,自己變成一個「小國」,因為那樣的事根本就不可能會發生。老子所說的「小國寡民」之策,就是要像廚師「烹小鮮」一樣,將大國切割成菜丁一樣的小塊進行炒作,將人民分割、固定在一塊塊的「小國」之內,不讓其流動,不讓其做什麼大的事業,我佩服老子,提出小國寡民的主張,並且珍視生命,要人們「重死」。這個觀點與現在所提出的控制人口增長,提高人口素質的理論是多麼相近。所謂,民至老死不相往來。(人民從生到死,不相爭斗,和諧相處,友好往來)。
——————————
①《黃帝經·經法·四度》。
②《黃帝經·十六經·前道》。
③《老子·第六十章》。
『肆』 老子為何說「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雞犬之聲相聞,老死不相往來”,這句話出自老子的《道德經》,形容的是一種道家所追求的生活狀態。老子原名李耳,字聃,是春秋戰國時期楚國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開創了道家學派,被道家尊稱為“太上老君”,對中國思想體系和文化脈絡的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而老子的思想集中體現在《道德經》里。
雞犬之聲相聞,老死不相往來的生活,在那個生產相對落後、交通不發達的男耕女織時代才有可能實現,是一種美好的願望。但在信息化、科技化、全球一體化的今天,這種相互隔離、互不打擾的狀態只能在書本中和幻想中得以實現吧。
『伍』 道德經第八十章 翻譯
使摑家變小,因此抿眾減少,(這樣就容易發展)。達到有各種工具而不使用的程度,使抿眾有著正常的心理畏懼死亡而不必被生計所逼向遠方遷移,雖然有舟車,沒有人要去乘坐,有兵器盔甲,沒有可使用的機會。沒有多少雜事需要復雜的言語記述,用節繩記事的方法就足矣應付事情。以所食為美味,以所穿著為美麗,以所居住的為安適,以自己的風俗為樂。與鄰國相望,雞犬相聞,因為沒有利益關系,沒有沖突的形勢,大家都擁有共同的東西,到老死也沒有往來的必要 摘 要:《老子》對建立理想的社會狀態是其直覺感性思維的結果,同時《老子》中所反映的和諧社會理想,也與老子的為民思想緊緊的聯系在一起,為民思想是老子社會理想的真正內涵。老子從哲學的角度,對人和自然進行了深刻的思考,從理想的目標勾勒出一個社會藍圖,他認為這樣的社會才是符合「道」的,才是最終理想的狀態。面對著戰爭紛亂的世界,面對著人民的疾苦,老子的態度是積極的,是為民的,他不是隨意虛構,任意想像未來。 《老子》書中的「小國寡民」是人們評價《老子》社會理想的關鍵詞,而我們要深刻了解「小國寡民」的真正內涵,必須建立在了解《老子》全書整體思想結構的前提下,不能從各別的詞語去孤立理解。《老子》從批判現實的角度,從「法自然」的角度,建構理想的和諧社會,「有餘者損之,不足者補之。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老子認為,用「人道」建立社會的結果必然是「損不足以奉有餘」,而要想建立一個真正和諧美滿的社會須行「天道」,只有「天道」才是「損有餘而補不足」,老子認為不符合「道」的最終結果就是「不道早已」。現對老子和諧社會理想進行具體解釋和分析。一、《老子》社會理想的重新審視「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 《老子》的開端部分闡釋了這個辨證思想,我們在對其社會理想的進行評價時,也應該在清楚的認識這一點,既然一個社會形態被認為是好的,是善的,是理想的,我們就同時可以知道,這個理想社會形態在其形成過程中,或其自身特點方面都必具有惡的因素,「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敝則新,少則得,多則惑」,「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事物的相互對立和運動變化決定了社會理想同樣存在著「美」與「惡」以及「善」與「不善」的相對性,「和大怨必有餘怨,安可以為善」,各方面都完全滿意的社會狀態是不存在的。 反映《老子》社會理想的代表性的句子為「小國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遠徙;雖有舟輿,無所乘之;雖有甲兵,無所陳之;使民復結繩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這句話大概的意思是:國家小點,人少點,有武器而不用,讓人民對生命看的重要,而不去遷徙遠方;雖然有車船,沒有人去乘;雖然有部隊,而不用來列陣打仗;讓民眾過著象接繩記事那樣簡單的生活。吃穿舒服,安居樂業,相連著的國家相去不遠,而民眾不相往來。理解上段話,首先我們必須對那個時代進行考察,那是一個動盪而戰爭不斷的時代,大國欺凌小國,人民流離失所,終日食不得果腹。而《老子》所表達的,確是在當時環境條件下的關於社會最終目標的理想狀態。我們可據此段話推出,那時人們的一般想法就是:國家越大越好,國中之人越多越好,這樣才能提供很多的士兵去戰爭,國家才強盛。老子卻表達的與一般想法相反的觀點,「反者道之動」,老子哲學卻習慣於從「反」的方面來闡釋,這種「反」的辨證的闡釋形式在《老子》書中多處體現。認識了那個時代的特殊社會政治情況,我們才會一定程度上脫離並超越現有認識范圍的局限,更加符合理性的去理解老子。總結《老子》書中思想思考的環境,也都只是些相對簡單的自然事物,如「天」、「地」、「水」、「魚」、「車」、「飄風」、「驟雨」等,以及一些相對簡單的社會現象,據老子「難易相成」和守「弱」的辨證觀點,由於處於這樣相對簡單的自然事物和社會現象的環境下,那個時期的人們更加具有自由的思維空間和深入分析思考的條件。在老子生活的那個承上啟下時代,思維活躍,思想的創造性是空前的,那時的思想家們沒有過多的固有概念范疇的干擾,在相對自然的狀態下,可能更加自由的去思考自然,去思考人類社會的最終走向。「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這里要分析一下在「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條件下,為何「民至老死,不相往來」?這里的「至老死不相往來」是老子對人本性進行深刻思考的結果,他認為「至老死不相往來」是人在「朴」的原始精神狀態即「無知無欲」的狀態下的外在表現,不管這里的「往來」意思是所謂的「相互串門」或是「遷徙」,任何「往來」都是有害的,因為「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其出彌遠,其知彌少。」而「聖人」都是「不行而知,不見而明,不為而成。」,與老子的「絕學棄智」的知識觀是一貫相通的。 再對「使民復結繩而用之」中的「復」字進行分析,從「復」字我們可以看到在老子時代,人們已經不在結繩而用了,而是具有相對復雜又更加先進的技術,而戰爭的連年不斷,人民從這些先進的技術中最終得到的更多的是痛苦,「復」字是希望人們的本性回歸到自然的善和美的狀態,「復」字不是復古和退縮,也不是迴避矛盾,而是從「反」的方面探索更好社會的途徑。《老子》中說「專氣致柔如嬰兒」,所說的「如嬰兒」的狀態而並非是回到「嬰兒」,同理,這里的「復」字表達的意思是,在經歷了長時間曲折紛爭而人的原始本性受到戕害後,即在「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的社會情況下,要求在人性上恢復到「營魄抱一而無離,專氣致柔如嬰兒,滌除玄覽而無疵,明白四達而無知」的完全人性的生活狀態,而不能簡單理解為回到「上古結繩而治」中的上古社會。二、《老子》社會理想中的為民思想《老子》社會理想中對「民」突出描述,充分顯示了老子的對民的重視,首先是「寡民」、「民重死而不遠徙;雖有舟輿,無所乘之」、「民復結繩而用之」,然後是「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最後描述理想社會中民的狀態,「民至老死,不相往來」。「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反映了典型安居樂業的社會理想,以其食為甘,以其服為美,安居樂俗,如果不能使得民「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其結果必然是民的「遠徙」和「不重死」,即在慾望的滿足之下,對人本性的戕害。老子講「天下多忌諱,而民彌貧」,語言中潛在表達的含義是,民不是「貧」而是「富」好。「多忌諱」則民「貧」,主張勿用「多忌諱」,所以民富是老子政治理想的根本。「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民自化;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欲,而民自朴。」,這里的「民化」、「民富」、「民朴」也是老子當時希望的狀態,也反映了老子的為民觀點。「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智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是以「聖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這句話常常被用來說明老子的愚民政策而被批判,批評者認為,「使民無知無欲」,是想讓人民全都變成蠢人而受統治者控制。從上面幾點分析,我們可以看出老子對民的基本態度,最起碼並不愚民,那為什麼又要「虛其心」、「弱其志」、「常使民無知無欲」呢?老子說的很明白,因為「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那些都是有害處的呀,老子說,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在「欲」和「不知足」的誘引下「妄作」,其結果必然是「凶」。「實其腹」、「強其骨」是讓人民歸到生命本原的樂的境界,它是如「嬰兒之未孩」的古樸,即恢復未受絲毫損傷的嬰兒式的原始精神狀態。《老子》認為這樣才能消解一切所謂文明對人性的侵害,將所謂文化所造就的人還原為的本性的人。 莊子所謂「夫至德之世,同與禽獸居,族與萬物異,惡乎知君子小人哉! 同乎無知,其德不離,同乎無欲,是謂素樸,素樸而民性得矣。」和「至德之世,不尚賢,不使能;上如標枝,民如野鹿。」也正是老子這種樸素社會理想的極致表現。「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也說明了「絕聖棄智」和「絕仁棄義」的最終目標是為了「民利」和讓「民復孝慈」。「處之上而民不重,處其前而民不害」是說「聖人」處理好對民的態度,無為而不害民,與「和則盡之民力而戰則取民之命」的思想截然不同。「無狎其所居,無壓其所生」,要求對民要寬容,而不是過分剝削,否則「民不畏威,則大威至」。同時老子尋求當時的「民之飢」以及「民之輕死」的原因,又清楚的看到「民之飢,以其上食稅之多,是以飢。民之輕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輕死」。對「上」提出尖銳的批評。三、為民思想中的「貴身」 《老子》中「穀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綿綿若存,用之不勤。」表達了對「身」的認識和理解。「名與身孰親?身與貨孰多,得與亡孰病?是故,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名與身相比是細微,貨與身相比也是小處,身是最重要的,要想保的長久就要去掉「甚愛」和「多藏」。「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人有各種「寵辱」、「富貴」和「憂患」,也都與關鍵的「身」聯系在一起,離開了「身」,這些名利禍福也都不存在了。「治人事天,莫若嗇」,對「身」來說,要採取的「嗇」態度,因為「心使氣曰僵」,過分的浪費精力和神智是不對的,所以要「絕學」和「棄智」,其目的也只是「身」。「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聖人「外其身」目的是為了「身存」,也同樣表達了老子對「身」的重視。「含德之厚比於赤子。毒蟲不螫,猛獸不據,攫鳥不摶。骨弱筋柔而握固。」「陸行不遇凹虎,入軍不被甲兵。凹無所投其角。虎無所用其爪。兵無所容其刃。」這些都是貴身而身存的各種具體表現。「禍莫大於輕敵。輕敵幾喪吾寶。」,「輕敵」的後果是對身這個「寶」的直接傷害,是最大的「禍」。「聖人不積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予人,己愈多」,聖人是「不積」的,而是「為人」和「予人」,老子還說,「聖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認為聖人以「百姓心為心」。「勇於敢則殺,勇與不敢則活。」,在對「敢」與「不敢」的取捨中,老子對「勇於敢」進行了批評,對「勇與不敢」進行褒揚,其原因也是因為老子主張貴「身」,而《老子》中的貴「身」與揚朱的「拔一毛利天下不為」不同,老子講「死而不亡者壽",區分了「死」和「亡」兩者的關系,認為「死」和「亡」是不同的,「死」卻可以「不亡」,而這種「死而不亡」的狀態老子稱之為「壽」。四、《老子》社會理想綜論老子是在深刻理解和深刻認識的基礎上,並通過睿智的分析和思考,得出了符合客觀的和諧社會狀態即「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在對此認識上,我們不能從現今存在的固有思維去理解古人,孤立的認為「常使民無知無欲」是愚民政策的表現。我們從老子整體的理論結構系統的來進行分析,就可以知道,老子通過他精練的語言,微言大義地向後來人闡述了他關於社會理想的「道」,充分展示了東方聖哲的智慧。
『陸』 道德經中雖有甲兵,無所從之 翻譯
【雖有甲兵,無所陳之】的意思是【雖有兵器武備,卻沒必要去布內陣打戰】。
出自《容道德經》第八十章
【原文】
小國寡民。使有什佰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遠徙。雖有舟車,無所乘之;雖有甲兵,無所陳之。使民復結繩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譯文】
國家要小,人民要少。即使有各種器具,也不多用;使人民珍惜生命,不作長距離的遷移;雖有船隻車輛,卻沒必要去乘坐;雖有兵器武備,卻沒必要去布陣打戰。使天下回復到人民都結繩紀事的遠古狀態之中。讓人民吃得香甜,穿得漂亮,住得安適,滿意於他們的平凡生活。國與國之間相互望得見,雞犬之聲相互聽得見,而人民從生到死,也互不往來。
『柒』 《小國寡民》原文及其翻譯
《小國寡民》出自《德經·第八十章》,原文如下:
小國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遠徙;雖有舟輿,無所乘之;雖有甲兵,無所陳之。使人復結繩而用之。至治之極。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翻譯如下:
使國家變小,使人民稀少。即使有各種各樣的器具,卻並不使用;使人民重視死亡,而不向遠方遷徙;雖然有船隻車輛,卻不必每次坐它;雖然有武器裝備,卻沒有地方去布陣打仗;使人民再回復到遠古結繩記事的自然狀態之中。國家治理得好極了,使人民吃得香甜,穿得漂亮、住得安適,過得快樂。國與國之間互相望得見,雞犬的叫聲都可以聽得見,但人民從生到死,也不互相往來。
『捌』 在老子《道德經》第80章中哪一句反映了人民
小國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遠徙;雖有舟輿,無所乘之;雖有甲兵,無所陳之。使人復結繩而用之。至治之極。甘美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玖』 老子在《道德經》中提出的」小國寡民「的思想,有什麼優點或者缺點嗎
老子小國寡民模式的設想,頗多爭議。《老子》一書有多種版本,莫衷一是,所以註解者眾說紛紜。過去歷史課本,說老子的這一思想消極退步。今者,有的學者反對這種說法,認為是老子大道改革思想中的一個步驟(羅尚賢著《老子通解》)。問題主要是這段話其中有一句「使民重死而(不)遠徙」,另一句「使民復結繩而用之」是否指回到「結繩紀事」的狀況?如果是,則先前指責老子「連文字都不要」就是指這句話了。
不論如何理解,老子作為哲人,提出了二千年以後讓人重視的問題,就是人口問題。小國寡民,就是以較少的人口組成國家,「小國」就是人口少的國家,與「寡民」同一意思。在人口少的國度里,人民不是被用來作奴隸,也不是被武裝起來去打仗,而是過著安居樂業的生活。以現在世界各國情況看,許多小國或者小地區經濟比較發達。就亞洲而論,新加坡、汶萊等都是國小而經濟較發達的國家。人口少,人均佔有資源多,為經濟的發展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條件。人口少,管理起來比較方便,政令能夠通達,實施改革措施容易見效,意見也較易集中。「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盜。」人民素質提高,不必吹捧所謂賢能當典型偶像,使人爭奪,沽名釣譽;社會物產豐富,人民自食其力,盜賊就不會橫行。
老子在這段話中還提出了一個移民問題。自從哥倫布發現新大陸,幾百年的移民,出現了許多新的國家。現在,世界上就剩下個南極洲沒有人居住(考察團除外)。西方國家不是總希望在地球以外尋到適合人類居住的星球嗎?老子生活的時代,還有很多土地沒有開發,人民遠徙,到達原統治者鞭長莫及的地方,重新建立國家,是可能的。如果在舊統治者領地附近,必然受到其攻伐,只有移民——遷徙到遙遠的地方去,才能脫離舊統治者的魔掌,才能建立新的社會秩序。在新的國家裡,人們重新從結繩而治開始,逐步形成新的文化。在這里老子說「結繩而用之」,因為那時文化為少數人掌握,至於奴隸、平民大致是文盲,所以一旦到新的世界去生活,必然又要從頭開始。想想現在我國還在掃盲,不難理解那時懂文字的人是那麼少。設想老子時代,有人移民到遙遠的地方去,至今必然擁有新的語言和文字。
移民而成為新的國家的,澳洲和美洲的國家都是。在新的土地上,有著新的空氣,人有新的心情,社會有新的制度、新的文化,人們可以選擇新的生活方式而不必受舊體制的羈絆,最後終於演繹成新的文明。以建築物而言,修修補補,終不如另起一座漂亮,因為既然是修補,還是要維持原來的框架,所以看起來還是老樣子。大城市由於歷史悠久,通常是改建了一片,等到改建另一片時,先前的那一片又舊了。新興的中小城市,一般經過整體規劃,街道寬廣,樓房整齊,環境優美。現在許多農村,舊的村寨幾成廢墟,而在村外的田地上,形成新的村落。
關於如何實現小國寡民,老子只考慮通過移民的方式達到對人口的控制。那時候地球人口還未飽和,人類也沒有節育的技術。而那個時代,人口被統治者認為是財富。我國的移民是從中原地區向四周遷徙,特別是向南方遷徙,因為向南氣候暖和;而向北氣候越寒冷,自然條件惡劣,並且有強悍的少數民族。南方飽和之後,部分人移民到東南亞,使之成為華僑最集中的地方。東南亞自然條件好雖好,但地方太小,並且早有國家存在。而歐洲人利用中國人發明的指南針,找到了南北美洲和澳洲這三塊大陸,並且其地理位置極其優越。
人多了,別人不把你當作回事,自己活得很無奈,所以形成「輕死」的傳統。不珍惜人,不珍惜性命,為爭口飯吃而你死我活。以前說出人頭地,實際也就是擠出人群的意思。歷來的英雄,都在於掙脫人群而駕馭人群,而更多的是在人的海洋中淹沒了。人多了,能做事的人卻不多,實際上也沒有多少事可做,那些不會做事的人和多餘的人只好做計算人的事情。治人和牧民,成了歷代政權的最主要任務。如果是地廣人稀,走了很遠的路才能看到一個人,覺得彼此都屬於人類,相見恨晚,就像空谷足音一樣。
我佩服老子,提出小國寡民的主張,並且珍視生命,要人們「重死」。這個觀點與現在所提出的控制人口增長,提高人口素質的理論是多麼相近。
『拾』 老子《道德經》八十章"民至老死不相往來"中"往來"的含義是什麼
往來是指相互之間走動拜訪的意思,古代娛樂措施相對較少,人們經常相互串門走訪,也就是相互往來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