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傳統道德觀念

傳統道德觀念

發布時間: 2020-12-22 22:50:28

Ⅰ 中國的傳統道德觀有哪幾種

中國的傳統道德觀有5種
1、「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整體利益和奉獻精神
2、推崇「仁愛原則」,追求人際和諧
3、提倡尊老愛幼,強調人倫價值
4、注重大義,講求奉獻。注重大義,講求奉獻,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又一重要方面。
5、注重道德踐履,強調自我修養

中國傳統哲學中的道德觀主要是指以儒家為正統的傳統道德。其精華和糟粕並存,天下為公的道德理想,忠恕之道的道德原則,中庸之道的道德規范。迄今仍閃爍著禮儀之幫的中國傳統文化的光輝。儒家要求人們按照中庸之道行事做人,不偏不倚謂之中、平平常常為之庸。中庸之道的道德規范迄今為止仍然是中國人的為人處世的准則。大道之行,天下為公,選賢任能,各得其所,各盡其力是儒家的道德理想。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是儒家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實現其天下為公的政治理想的基本途徑。

儒家注重人格氣節,提倡仁義禮智的人格價值,認為人格氣節關系著國家民族的興衰存亡,把仁義道德、禮儀廉恥看得比生命還重要,要求人們做到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忠恕之道的人際和諧思想是傳統道德中人際關系的心理和行為原則。仁者愛人,和為貴,忠恕之道千百年來為統治者和老百姓所推崇。忠恕之道就是善待別人之道,人與自然要和諧相處,人與人也要和諧相處。

Ⅱ 中國傳統的「養兒防老」觀念道德嗎

養兒防老的實質抄是把子女當成了經濟工具。

這體現了中國人的特點:人不能自己為自己負責,需要別人為自己負責。

但養兒防老在現代不是一個好工具。

養兒防老之形成的原因是兩大傳統基石:戶口制度造就的穩定「家族制」,精神制度「孝道」。

Ⅲ 道德觀念是什麼

積極向上的心理,積極進步,關愛家人和友人,以善為美!

Ⅳ 什麼是中國的傳統文化觀念

中國傳統文化就是中華民族在以往漫長的歲月中,形成的有別於其他民專族的思想文化和物質生屬活的總成。傳統文化在一個民族生存和發展的整個過程中起著重要的作用,每一個民族都因其有著獨特的文化特徵有別於其他民族,它是民族精神的重要體現。中華民族在創造人類文明的過程中,形成了具有強大生命力的傳統文化,不僅體現了崇高的民族精神、民族氣節,而且涵蓋了哲學、社會科學、自然科學、文化藝術等諸多領域。這些傳統文化對幾人的思維方式、思想觀念以及行為模式等都有著深層次的影響。

Ⅳ 傳統的道德觀念,在現實社會中是不是已經沒有用了

傳統的觀念要繼續保持

這是中國人骨子裡的東西

至於當今社會,我覺得應該保持著傳統的道德觀念去適應.

老祖宗的東西是無可厚非的

Ⅵ 道德自然等傳統文化理念蘊含了對社會核心價值觀什麼的理解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講仁愛、重民本、守誠信、崇正義、尚和合、求大同的中華傳統道德理念密切關聯、一脈相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國家層面倡導的「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價值目標,與傳統文化中「國家一統」的理想追求、「天下為公」的政治信仰、「民惟邦本」的為民情懷、「以文化人」的教育理念、「和而不同」的處世智慧相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社會層面倡導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價值取向,借鑒了傳統文化中「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自然觀念、「允執厥中」的思維方式和「隆禮重法」的治國思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個人層面倡導的「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的價值准則,則是對傳統文化中「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思想、「經世致用,知行合一」的實踐理性、「言而有信」的誠信觀念、「仁者愛人」的忠恕之道的傳承和弘揚。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根植於優秀傳統文化的豐厚沃土,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當代中國與時俱進、不斷發展的結果,也是其道德理念的最新形態。包括仁義、忠恕、孝悌、人本、誠信、中和、廉恥、質朴、勤儉、寬厚等在內的中華傳統美德,不但沒有過時,反而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更加熠熠生輝。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必須大力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道德理念,自覺堅持去粗存精、去偽存真,汲取精華、剔除糟粕,積極賦予其新的時代內涵,深入闡發其時代價值,使之與「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國家價值目標相統一,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會價值取向相協調,與「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的公民價值准則相適應,

Ⅶ 怎樣看待那些傳統道德觀念比較重的人

我有一個朋友,他的傳統道德觀念特別重,從來不穿短褲,也不穿露胸露背的版衣服,而且權也不會去染頭發,也不會去卷頭發,只會去理發店把頭發拉直,很自然的一個姑娘,而且文質彬彬的,特別惹人喜歡。傳不傳統不重要,重要的是這個人善良,人只要善良就好。

Ⅷ 中國傳統的價值觀是什麼

我國的傳統價值觀,主要有:

1、自強不息的奮斗精神。

2、知行合一觀。

3、重視人的精神生活。

4、愛國主義精神。

5、追求真理,勇於奉獻的精神。

6、團結互助,尊老愛幼的倫理規范等。

中國傳統價值觀的特徵簡單地說就是道德至上,以倫理為中心,重群體輕個體,天人合一,知行合一,重道輕術,以宗法為主導,重義輕利,家國一體。其中,道德至上是中國傳統價值觀最根本的特徵。

(8)傳統道德觀念擴展閱讀:

在中國傳統價值理念中,善的崇尚、追求、實踐是一以貫之的主線。首先,善是人性之本。「人之初,性本善」成為中國人啟蒙教育及做人的信條。其次,善是立身之基。《中庸》言:「自天子以至於庶人,亦是皆以修身為本」。

修身的核心在養善。最後,善是宇宙之理。「黃天無親,唯德是輔」。人秉善而行,即秉天道的規律而行事。在這個意義上,中國人的天道觀即是良心觀,天人合一是在這一價值層面得到普遍的認同與實踐的。

中國傳統道德要求必須將善在個體及群體的現實生活中全面推進,以實現人道之本。在個體層面,善是愛人和利人的修為和行動。首先要學會自律,做到「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其次要利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

善與愛相連,「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要「泛愛眾」;再進一步便是「民胞物與」。善與愛的情懷在人類社會的實踐推進就是追求大同社會的實現,「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這是個體社會價值觀的最高追求,也是鼓勵無數志士仁人不斷為之奮斗的目標。

Ⅸ 中國傳統道德文化的經典有哪些

傳統文化縱覽
、簡介
仁、義、禮、智、信、忠、孝、悌、節、恕、勇、讓;琴棋書畫、三教九流、三百六十行、四大發明、民間禁忌、精忠報國、竹、民謠、黃土、長江、黃河、紅、月亮。十二生肖:鼠、牛、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狗、豬。農家、農民起義、鋤頭;皇宮官府、宮庭文化、帝王學。
2、諸子百家
1.儒家(孔子、《論語》、孟子、《孟子》、荀子 ;思想:仁、義、禮、智、信;四書:《中庸》《大學》《孟子》《論語》) 2.道家(老子、莊子;思想:道德,無為、逍遙) 3.墨家(墨子、《墨子》、思想:兼愛、非攻、舉賢、節儉) 4.法家(韓非、李斯、《韓非子》思想:君主集權,以法治國) 5.名家(鄧析、惠施、《公孫龍子》) 6.陰陽家(鄒衍、五行、金木水火土) 7.縱橫家(鬼穀子、蘇秦、張儀、《戰國策》) 8.雜家(呂不韋《呂氏春秋》) 9.小說家( 吳承恩《西遊記》、羅貫中《三國演義》、蒲松齡《聊齋志異》、曹雪芹《紅樓夢》)施耐庵(《水滸傳》) 10.兵家(孫臏《孫臏兵法》孫武《孫子兵法》思想:強調作戰前一定要做好准備) 11.醫家(扁鵲、淳於意、張仲景、華佗、孫思邈、王冰、張從正、朱震亨、李時珍、張景岳)
3、琴棋書畫
4、傳統文學 主要是指詩詞曲賦。
《詩經》、《漢樂府》、《孫子兵法》、《三十六計》、《先秦詩歌》、《漢賦》、《唐詩》、《宋詞》、《元曲》、《明小說》、 四大名著(《西遊記》《紅樓夢》《三國演義》《水滸傳》)《聊齋志異》等。
5、傳統節日
6、中華詩詞
古詩、律詩、絕句、近體詩、無題詩、自度曲(詞)、傳統詩詞等。
7、中國戲劇
8、中國建築
還有一些:http://ke..com/view/40254.htm
傳統道德觀:
一、國家思想:
吳起與魏王泛舟江河,魏王誇說山河之險,固若金湯。吳起歷舉夏商各朝代的山河之險和亡國之痛,說:國家強盛在德政,不在山河之險。有德,天下歸心,無德,舟內之人皆為寇讎。
《鹽鐵論》:「以道德為城,以仁義為郭」,又曰:「以道德為胄,以仁義為劍」。《左傳》晉。「公家之利,知無不為,忠也」。又,季文子相三君,而無私積,死無衣帛之妾,無食粟之馬,無藏金玉,無器備,忠於公室。
范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顧炎武:「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古代先賢懂得思想的對立統一是和諧發展的根本動力。先秦時期,中國形成了「和」與「同」的概念。同是簡單的同一,而和則是集合了許多不同的因素而形成的統一。以音樂為例,必須有「清濁、大小、短長、疾徐、哀樂、剛柔、遲速、高下、出入、周疏」等聲音,才能組成樂曲。「若琴瑟之專一,誰能聽之?」王夫之:「六經責我開生面,七尺從天乞活埋。」

二、政治理念:德政
《尚書》「惟德動天,無遠不屆。」
《管子》稱:「政之所興,在順民心;政之所廢,在逆民心」。
《論語》「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
季梁說:「民,神之主也,是以聖王先成民而後致力於神。」國君應當把人民的利益看作是自己的利益,政權才能鞏固。當權者「命在養民」。
楚國令尹子文說:「夫從政者,以庇民也。民多曠者,而我取富焉,是勤民以自封也,死無日矣。」
政權得失關鍵是「民」,是民心的向背。社稷無常奉,君臣無常位,自古亦然。政,正也,以君之意誠心正,所以正人之不正也。
1.為君者修德以感人,感化天下。德字從心者,以其得之於心也。以身率人,使人感化,躬行其實,以為民先。
2.政以德,則無為而天下歸之。為政以德,不但不可生事擾民,而且要愛民;而愛民如子,國家理財以養民為本,愛養民力;
3.統治者要平易近人,親民愛民。
孟子提倡「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孟子主張仁政論,仁義論,他認為:「桀紂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與之聚之,所惡勿施爾也。」仁政必須與廣大民眾的利害相連,憂樂相通,樂民之所樂,憂民之所憂。
《禮記》提倡「明德,親民,止至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德政:「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道,即引導,率先;政,謂法制禁令;齊,所以統一思想。引導人民遵守法令,不服從則處以刑罰;刑法使人民不敢犯法,苟免於刑。但人民不見善,就無法從不善轉變為善。以德引導人民,以禮節劃一,人民就會知恥並不斷追求善行。
朱熹:主張為政以德。政者,為治之具;刑者,輔治之法。「德禮則所以出治之本,德又禮之本也……然政刑能使民遠罪而已。德禮之效,則有以使民日遷善而不自知,故治民者不徒恃其末,又當深探其本也。」「禮以一之,則民恥於不善,而又有以至於善者」。是講統治者發揮道德教化的作用,用感化和養民為本的方法,使民從不善至於至善。
人的吉凶禍福是人自己的事,與天地鬼神沒能關系。「吉凶由人」,「禍福無門,惟人所召」。古代無神論者駁斥了禱祝、咒術、和卜筮等迷信思想。齊國政治家晏嬰認為齊君生病,是由於「縱欲厭私」和「斬刈民力」的結果,祈禱也是無用的。他說,雖有「善祝」,也抵擋不住人民群眾對統治者的詛咒,「民人苦病,夫婦皆詛。祝有益也,詛也有損。……雖有善祝,豈能勝億兆人之詛?」

三、民本思想:
國以民為本,民以食為天。民為邦本。
中國歷代都相信君權神授,商紂王文武兼才,自比太陽,老百姓說:「時日曷喪,予與汝皆亡!」表現出人民願與之同歸於盡的強烈反抗情緒。西周建國後,總結商朝亡國的經驗教訓,提出了「敬德」、「保民」的思想,只有「保享於民」,才能「享天之命」。西周統治者認為天命並不是永遠不變的,天命以民心為轉移,「天惟時求民主」,上帝關心下民,為民求主,「民之所欲,天必從之。」什麼是天?天就是民意,「天視自我民視,天聽自我民聽」。
《管子》中對民有認識,「分而視之則愚,合而視之則聖」。
中國古代產生了無神論思想。春秋時代,人們認識到鬼神不能支配人,「神聰明正直而壹者也,依人而行」。
「鬼神非人所親,惟德是依。」
「天道遠,人道邇也,非所及之。」
老子主張無為而治,認為虐待老百姓的「有為而治」是惡政;他警告當政者:「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
後漢馬衍《車銘》:「乘車必護輪,治國必愛民;車無輪安處,國無民誰與?」

四、倫理觀念:
《管子》中,就有讓人民「倉廩實」、「衣食足」,才能發展生產,富強國家,而想讓人民遵守道德規范,就要讓他們衣食無憂,「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則知榮辱」。
中國傳統思想,都注重倫理和道德教化,注重人的道德修養,提出「仁、義、禮、智、信」為核心的道德價值體系。希望把人培養成君子賢人,由個人的修身,達到齊家和治國平天下的目的。以個人道德品質為基礎的「德治」。
認仁以為先,功利為後,以仁義制萬事。
德是一種心理的道德或善心;禮是制度品節,禮者,理也,亦言禮之屬於天理。克己復禮,就是克服戰勝自身的私慾,恢復天理,提高人的道德境界。這個禮或天理,就是倫理道德。對當權貴富人者說,一是要節欲,而不是縱欲,事無巨細,要謹察,「一念之萌,必謹而察之,此為天理耶?為人慾耶?果天理也,則敬而擴之,……果人慾也,則敬以克之」。撥亂反正,正人心,明紀綱。克字,就是殺賊工夫,殺人慾之賊。

五、義利之辨
義利關系,是倫理道德哲學的價值觀念。儒家重義輕利,但對國家的公來講,要講功利,造福於民;而對個體而言,不能光講利,更要講義。義利之別,就是要分別得天理人慾,公私、邪正。義利之分,是天理人慾、公與私之別。
仁義,根於人心之固有,屬於天理之公。
義,是天理之所宜。義者,宜也,根於人心之固有的理,即仁義之心。追求利,要按天理辦事,即按倫理道德的要求去處分。一事當前,是理當如此,就當做,合乎天理仁義的分寸。自天子至於庶人,人人得本其仁義之心而處萬事,謹守天理之所宜,而不追求不義之財利。《易》: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春秋左氏傳》齊慶氏亡,分其邑與晏子,晏子不受。人問曰:「富者,人所欲也,何為不受?」 晏子對曰:「無功之賞,不義之富,禍之媒也。」東北某彩票站的一位普通下崗婦女,面對五百萬大獎,且彩票不記名不掛失,能毅然將彩票歸還原主,這就是仁義之心,是義舉。較之那些貪瀆詐騙者,不乏受高等教育有官位者 ,更能代表中國人的道德心。
利者,人情之所欲,是人慾之私。利,生於物質與我的關系之中,屬於人慾之私。何心隱:「人為天地之心」,肯定人的慾望的合理性,但提倡寡慾,反對縱欲。有的主張義利並重。人慾有合理性,但如果只講利,計較利害,就不好;殉人慾,則求利未得而害己隨之。孔子要求「克己復禮」,即克制自己的慾望,恢復禮制。譬如有白金遺道上,君子認為他人之物,不可妄取,小人則以為利而據為己有。
重義輕利說。朱熹認為,「古聖賢之言治,必以仁義為先,而不以功利為急,……天下成萬事本於一心,而仁此心之存……此心既有,乃克有制,而義者此心之制之謂也。」「極言之,正其誼不謀其利,明其道不謀其功。」君子之學,不能專在利害上計較,應注重正義、明道。

六、尚儉:
朱熹:反對窮奢極欲,認為應該奢不違禮,儉不失中。主張以道為樂,處貧泰然,以不足為足,無不足則富貴與貧賤處之一也。
儉而有度為德。
以道為樂,樂天知命,天理為樂。
朱熹:他認為君子在富貴與貧賤之間的選擇取捨,要合乎仁這個標准。「君子所以為君子,以其仁也,若貪富貴而厭貧賤,則是自離其仁,而無君子之實矣。」於道不當富貴,則應視富貴如浮雲,無動於衷,即使富貴找來也不要;反之,於義當貧賤,則應安貧樂賤,處貧賤而不去。
《尚書》「玩人喪德,玩物喪志。不做無益害有益,功乃成;不貴民物賤用物,民乃安……所寶惟賢,則邇人安。」
《晏子》:「其文好者身必剝,其角美者身見煞,甘泉必竭,直木必伐。」
《禮記》:「好田好女者,亡其國。」

七、三綱五常
三綱五常維護等級秩序的支柱,也是宗法社會的倫理道德原則。將存天理具體體現在家族內的父子、夫妻、兄弟關系,和君臣(個人與國家)關系以及人與人關繫上。
三綱:綱,網上大繩也。三綱者,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與此相適應的是忠、孝、節等倫理道德規范。
甲.父為子綱 是三綱五常的基礎。宗法社會中,家庭是社會的基本單位, 父親是一家之長,是生產和分配的決策者,子女對父親要絕對服從;父親有過,子女也只能低聲下氣和顏悅色地勸說,父母不聽勸反而鞭打兒子,可謂勞苦,亦不就疾怨,愈當起敬起孝,毫無怨言地去盡孝道。與父為子綱相適應的道德規范便是孝。孝悌為仁之本,作為父為子綱的核心。這個仁是愛的意思,行愛自孝悌始。親親、仁民、愛物三者是仁事,親親是第一件事。如以仁作水源,則孝悌是第一池,仁民是第二池,愛物是第三池。
古代以孝治國,提倡孝道。朱熹利用國家政權的力量來倡導孝道。他在《示俗》中稱:「謹身節用,以養父母,此庶人之孝也。」在《曉諭兄弟爭財產事》中,寫道:「勸諭士民務修孝悌忠信之行,入事父兄,出事長上,敦厚親族,和睦鄉鄰。」認為一個人如果能孝弟,其心和順、柔恭,必無犯上作亂之事。

乙.君為臣綱
是三綱之首,從中央到地主,構成了王權的機構。王權是父權的擴大,君主被稱為國民之君父,地方官吏被稱為父母官。君是宗法社會利益的最高代表,享有最高的權力,具有最高的權威。中國古代宗法社會,是移孝為忠,將對父母的孝,擴大到對君主的忠。與君為臣綱相對應的的道德規范便是忠。
所謂忠,其一就是盡自己的心,盡心盡力,克盡一切私慾,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其二,忠是誠實不欺。把忠君的道德行為規范推廣,用於待人處事,則是忠恕。「推己及人為恕」,推測自心,己所欲,人亦所欲,己所不欲,人亦所不欲,施諸己而不願,亦勿施於人。忠恕正是仁。

丙.夫為妻綱
人之大倫,夫婦居一。朱熹主張婦女三從,在家從父,適人從夫,夫死從子。他反對不 嫁娶禮儀辦婚事的「引伴為妻」,規定不得「聚集男女,晝夜混雜。」他並認為「餓死事小,失節事大。」
丁.四德 五常
孟子提出著名的「四端」說,認為人都有不忍人之心,人先驗地具有仁義禮智四種道德素質或品德。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無此四端者,就是沒有人性,也就算不得是個人。例:路見小孩落井,人皆有怵惕惻隱之心,而出手相救,所以如此,並非與小孩的父母相熟,也不是要在親朋中邀取好名聲,更不是害怕遭受處分。可見人皆有仁愛之心。
朱熹在調節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國家關系,提出了仁、義、理、智、信的道德項目,作為人與人之間關系的倫理道德准則,以及道德修養的原則和方法。
仁——仁者,愛之理,心之德也。
首先,仁是愛之理。朱熹認為,人的仁義理智信的五常,根源於五行(木火金水土),是五行之性也。蓋木神曰仁,則愛之理也,其發為惻隱。「仁是愛之理,愛是仁之用。」
其次,仁是心之德。即得之於心的愛的本源。仁是天地生物之心,天地之生人與萬物,便是天地之德顯示諸仁,人與萬物生生不絕,顯示天地之仁;天地把生生之仁心,藏在人與物中。人與物,都是天地之用。愛由心生。去私慾,做到不違仁,就是心之德,即仁的生物之心,符合於德。仁是天地之生氣,人之所以為人,其氣則天地之氣,仁是一種溫和之氣,其氣則天地陽春之氣,其理則天地生物之心。譬若谷種,生之性便是仁。生的意思是仁。
仁,是天地生物之心,人與物得天地生物之心以為心,仁心,即是生,天地之大德曰生,人受天地之氣以生,故此心必仁。言人而不言仁,則人不過是一塊血肉罷了。仁是本體,是萬理之原,萬事之本,仁即是心,即天德之元,表現為愛人愛物的寬容大度。
仁包含義、理、智三者,仁為四德(仁、義、理、智)之首,管束得四德;仁也是五常之首。四德存於人的本性之中,雖未表現出來,四德已具有,所以仁統義、禮、智。能仁則後三者(義、禮、智)自在其中矣。
仁包含四德五常,所以仁體現為「事親孝,事兄弟,及物恕」,而且還體現在「居處恭,執事敬,與人忠,」這便是孝悌、忠恕、恭敬、仁義、禮智等政治道德原則和倫理道德規范。
蓋木神曰仁,則愛之理也,其表現是惻隱;火神曰禮,則敬之禮也,表現為恭敬;金神曰義,則宜之理也,表現為羞惡;水神曰智,則別之理也,表現為明斷是非;土神曰信,則實有之理也,表現為忠信。
義者,事之宜也;即做事適宜,恰當;按仁的要求去做,就是義。
禮者,天理之節文,人事之儀則也;所謂天理之節文,即禮即理也;二是作為人事之儀則,具倫理規范的意義;禮則為謙遜,合乎仁的儀式禮節。
智,即明斷見識;智則為明辨。能分清什麼是仁,什麼不是仁,就是智。
信,約信也,即守信、誠實的意思,信便是真個有仁義禮智,不是虛假的。好學則智。智者見於未萌,智者不惑,是是非非謂之智。
人秉五行之秀而生,故其為心也,未發由具仁義禮智信之性以為之體,已發則有惻隱、羞惡、恭敬、是非、誠實之情以為之用。
以自然界的五行,來比附和衍生出五常,則五常成為超社會超時空的永恆存在的東西了。
戊.五倫
朱熹把社會的人倫關系歸納為五倫,即即君臣、父子、夫婦、長幼、朋友,即五品等級,是人世的大倫,人不能改變,也不能超越,五倫是先天的,生而具有的,不是後天人為的。
與五倫對應的,是親、義、別、序、信。即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五者之理,天之所命,出於人心之本然,非後來所強加的。
在五倫之中,君臣、父子兩倫最重要,是天之經,地之義,因此在五常中,仁義也最重要,仁莫大於父子,義莫大於君臣,是三綱之要,五常之本,人倫天理之至,無所逃於天地之間。
五倫既是天經地義,但因為氣稟所偏,人慾所昏,固有的倫理,卻被蒙蔽,因此需要教育人們,啟迪人們固有的倫理之心,於是先王立學校以教其民,必使天下之人,皆有不失其性,不亂其倫而後已。設官教民,既不使人不失仁義禮智之性,也使人不亂人倫之理。古代聽訟之斷,必以人倫為重,以人倫為善惡是非和量刑的准繩。
對傳統的倫理道德精神,以及由這種倫理道德形成的民族心理、民族人格和價值觀,我們要繼承其超時代、超因果的絕對性合理內核。道德精神是由個人根據自己的人生價值觀自覺選擇的,作這種選擇,需要以犧牲個人利益甚至生命來履行道德義務。從倫理道德中升華出一種巨大的、崇高的和永恆的精神力量,孔子講「殺身成仁」,孟子講「捨生取義」、「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推重無私無畏的大丈夫和浩然正氣等等,就是我們民族的道德正氣。這種道德正氣的精神力量對中華民族的生存發展是極端重要的。我們要重視人格能力和人生價值觀的培養,高揚中華民族的道德正氣,這也是新倫理、新道德發展的前提,是精神文明建設的核心

Ⅹ 一個社會的傳統習俗丶道德觀念丶價值取向等可歸入哪種環境因素

一個社會的傳統習俗,道德觀念,價值取向等可以歸肉,人文環境也縮,因為這些是人文的。東西可以培養和鍛煉以及看出一個民族的人文價值以及人為精神素質。

熱點內容
婦產科院內感染規章制度 發布:2025-01-24 05:07:39 瀏覽:479
民法典8章 發布:2025-01-24 03:55:07 瀏覽:252
勞動合同法實習生 發布:2025-01-24 03:28:47 瀏覽:891
疫情期間法院問題 發布:2025-01-24 03:23:32 瀏覽:955
經濟法押題試卷 發布:2025-01-24 03:03:22 瀏覽:24
日照卜法官 發布:2025-01-24 02:09:36 瀏覽:225
貴陽貴陽市人民法院 發布:2025-01-24 02:03:30 瀏覽:232
勞動法中假期是否包括節假日 發布:2025-01-24 01:28:53 瀏覽:786
初任法官改革 發布:2025-01-24 01:27:17 瀏覽:103
保密法律法規知識試題 發布:2025-01-24 01:05:13 瀏覽: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