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會計與金融的道德問題

會計與金融的道德問題

發布時間: 2022-05-16 03:40:31

1. 會計職業道德主要解決的問題

二、加強會計職業道德建設的對策
(一)加強會計職業道德教育,提高會計人員道德水平
幫助和引導會計人員及潛在的會計從業人員培養會計職業道德情感,樹立會計職業道德信念,遵守會計職業道德規范,使會計人員懂得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什麼是可以做的,什麼是不應該做的;什麼是必須提倡的,什麼是堅決反對的。提高職業道德自律能力,形成良好、穩定的道德品行。會計職業道德教育是會計職業道德建設過程中一項必不可少的重要工作,是各級會計工作管理部門、會計職業管理機構、單位負責人和專業院校必須重視和做好的工作。會計職業道德教育的內容應包括以下幾方面:
(1)職業基本教育;
(2)服務宗旨教育;
(3)職業精神教育;
(4)遵法守法教育。
(二)會計人員必須加強自身修養,注重職業操行
會計人員要在會計實踐中提高自己的專業操作能力和操作的創新能力及職業判斷能力。會計人員要愛崗敬業,樹立干一行愛一行的思想,培養不怕吃苦、不避嫌怨、不計較個人得失的思想境界,立足本職,盡心盡力地做好每一項平凡細微的工作。會計人員還要擺正自己的位置,強化服務意識,要認識到管錢管賬是職責,參與管理是義務,才能做好會計工作,履行會計職能,為單位和社會經濟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會計人員要自尊、自愛、自信,嚴格約束自己的行為,潔身自好,奉公守法。同時要正確處理會計職業權力與義務的關系,一方面要敢於運用法律法規賦予的權為,另一方面要正確對待應負有的職業義務,自覺履行對社會、對他人的責任。
(三)凈化會計外部環境,以法治
會計工作人員不僅工作在會計領域,更是生活在社會大環境中,其職業道德是不可避免地受到社會各種因素的影響。當然以消極的影響較多,杜絕這類影響的有效方法就是依託社會各方面的變革,尤其與法律、與各行各業的職業道德建設同步。當然更應該以法治假,這是一種行之有效的辦法,新《會計法》為防假、治假提供了有力的法律支持。此外《會計法》還明確規定了對單位、單位領導人和會計人員違反《會計法》行為的處罰辦法,不僅要求對違反《會計法》的單位領導人和會計人員進行行政處分、承擔行使刑事責任,增加了經濟處罰的內容,而且相應規定了違法行為的具體處罰標准,有利於根據違法情節予以量刑,使法律責任落實到實處。嚴格的執行《會計法》的相關規定,必將有效地控製造假行為,提高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水準。
(四)建立健全的會計職業道德檢查與獎懲機制
為了充分發揮職業道德的作用,健全會計職業道德體系,應在建立會計職業道德規范和加強職業道德教育的基礎上,強化對會計人員職業道德規范遵循情況的檢查,並根據檢查的結果進行相應的表彰和懲罰,建立起會計職業道德的獎懲機制。會計職業道德檢查的目的在於強化會計職業道德規范得以遵循,也為進行獎懲提供依據。沒有獎懲,檢查就會流於形式,而不能發揮其應有的激勵和威懾作用。獎懲機制包括獎勵、褒揚和懲處、貶抑兩個方面。總的來說,開展會計職業道德檢查與獎懲有利於督促會計人員在行為上遵守職業道德規范,形成抑惡揚善的社會環境。
總之,會計職業道德檢查與獎懲機制的建立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需要政府部門、行業組織、有關單位的積極參與,運用經濟、法律、行政、自律等綜合治理手段。特別是政府部門要利用行政管理上的優勢對會計職業道德實施必要的行政監管。將會計職業道德檢查與獎懲同執法檢查、會計從業資格證書年檢、會計專業技術資格考評及會計人員評優表彰活動結合起來,並善於發現典型、樹立榜樣,通過對優秀會計工作者進行表彰,營造抑惡揚善的環境,從而在潛移默化中提高全體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素質。

2. 什麼是金融市場的道德風險

道德風險是80年代西方經濟學家提出的一個經濟哲學范疇的概念,即「從事經濟活動的人在最大限度地增進自身效用的同時做出不利於他人的行動。」 或者說是:當簽約一方不完全承擔風險後果時所採取的自身效用最大化的自私行為。道德風險亦稱道德危機。道德風險(moral hazard)一詞是源於研究保險合同時提出的一個概念。簡單地說,由於機會主義行為而帶來更大風險的情形稱為道德風險。
理論上講道德風險是從事經濟活動的人在最大限度地增進自身效用時做出不利於他人的行動。它一般存在於下列情況:由於不確定性和不完全的、或者限制的合同使負有責 任的經濟行為者不能承擔全部損失(或利益),因而他們不承受他們的行動的全部後果;同樣地,也不享有行動的所有好處。顯而易見,這個定義包括許多不同的外部因素,可能導致不存在均衡狀態的結果,或者,均衡狀態即使存在,也是沒有效率的(Y科托威茨Y.kotouitz)。如果從委託——代理雙方信息不對稱的理論出發,「道德風險(MoralHazard)是指契約的甲方(通常是代理人)利用其擁有的信息優勢採取契約的乙方(通常是委託人)所無法觀測和監督的隱藏性行動或不行動,從而導致的(委託人)損失或(代理人)獲利的可能性」。

3. 怎樣理解時代呼喚加強會計職業道德建設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會計信息失真現象目趨嚴重,會計職業道德的

版嚴重失范給社會和投資者權帶來極大的危害,因此會計的職業道德建設現今顯得尤為重要。本文試圖通過對會計職業道德失范危害性的認識,對會計職業道德嚴重滑坡原因的分析以及就如何建設會計職業道德,提出了切實的策略。

[關鍵詞]會計職業道德 會計信息失真 會計誠信

會計道德作為會計文化的構成要素和會計規范的組成內容,歷來是重要的會計理論研究課題之一。尤其是近年來我國的鄭百文、銀廣夏,美國的安然、世通等會計舞弊案件不斷揭露於世,會計界對會計信息失真、會計道德失范、會計道德重塑諸會計道德問題的探討逾趨熾熱。在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逐步完善的今天迅速強化各行各業財會人員的職業道德建設,喚起社會對這一領域的高度關注,則是當前整頓市場經濟秩序,規范各方面財務行為,凈化社會風氣,遏制腐敗滋生的鍵之舉、治本之策和有效措施。

4. 存在哪些會計職業道德問題

會計信息失真問題既是老生常談又是近幾年最熱門的話題。人們在追究會計信息失真各種原因時,其中有一點基本上達成共識,即會計職業道德滑坡是一個十分重要的因素,因為所有虛假會計數據都是經由會計人員流向社會,所以隨著經濟國際化的日益形成,給企業的發展帶來了無限的商機和收益的同時,也給企業會計人員的工作帶來機遇和挑戰。這就要求會計人員在不斷學習新知識、解決新問題的同時,還要面對各種各樣的腐朽思想的誘惑。因此加強會計職業道德建設,提高會計人員素養,就顯得尤為重要,也關繫到會計職業界能否健康發展的大局。
一、會計人員職業道德現狀
(一)部分會計人員素質較低。在實際工作中,有些會計人員業務知識缺乏或者業務知識老化,不注重繼續教育,無法按照新規定開展工作,對日益更新的會計知識不能及時掌握或知之甚少,他們不學法,不懂法, 不熟悉會計制度及各項規章、規定,缺乏基本的業務素質,對會計准則、會計制度也知之甚少,不能適應不斷變化的新形勢和新情況,既談不上遵紀守法,也就更不能依法辦事了;有些會計人員受市場經濟條件下各種物質利益的誘惑,自身法律意識不強,喪失了基本的職業准則,他們把誠信理念拋之腦後,做假賬,損壞了國家和集體的利益。會計人員整天跟「錢」打交道,首先必須清正廉潔,不為金錢所動。然而會計人員因為道德素質比較低,長期不注重自身道德修養,追求奢侈生活、個人享樂,經不起金錢、權力和美色的誘惑,為了謀取個人的經濟利益,從而做出了一些觸犯法律的事情,諸如挪用公款等等,給國家和單位造成經濟損失。
(二)會計工作處於從屬地位。在市場經濟體制下,會計人員的人事、勞動工資制度與過去相比有了徹底的改變,會計人員僅僅是單位內部的會計從業人員,是受聘、受雇於所在單位的工作人員,其衣、食、住、行、任免、獎懲、升遷均依靠其所在單位的業績。他們同獨立、公正執業的注冊會計師不同,沒有在單位之外、之上的獨立執行地位,他們的工作完全依附在單位負責人的領導、管理之下,單位負責人擁有充分的用人權。這種管理機制使會計人員除了專業技術之外,服從性是其職業特徵之一,這種服從性必然帶來其職業道德作用上的從屬性,而缺乏會計處理的獨立性。這種從屬性往往不以會計人員的主觀願望為轉移,單位負責人的職業道德修養高,辦事客觀公正、遵紀守法,自然帶動會計人員職業道德自律機制的加強;反之,如果單位負責人道德水平低下,為謀取非法利益,指使、授意或強令會計人員造假時,會計人員往往因「食之周粟」不得不「受人之雇,忠人之事」,因而會計人員在領導的指使強令下被動的做假賬,否則會使會計人員的個人利益受到嚴重的損害甚至丟了飯碗。所以會計直接受單位負責人的不良道德影響,很難做到恪守職業道德。
(三)制度不健全,不能嚴格規范會計人員的行為。目前,我國會計職業道德的法律規范不完善,對違反職業道德的行為缺乏具體的懲治措施,近年來出現的假賬、虛列權益、偷逃稅金、虛增利潤等現象,制度上還不能完全限制其行為。沒有專門的機構來對會計人員的日常活動進行管理,沒有詳細的規章制度對違反職業道德的會計人員實行相應的處罰。相應地對堅持原則,嚴格遵守職業道德的會計人員也缺乏必要的法律保障制度。
在日常工作中,經常出現有法不依、執法不嚴、違法不究的現象,造成企業法律意識淡薄,削弱了企業自我約束能力。當企業的財務行為與會計法規制度發生抵觸時,往往片面強調搞活經營,而放鬆了對違紀違規行為的監督。況且目前會計監督、財政監督、審計監督、稅務監督等監督標准又不統一,各部門在管理上各自為政,功能上相互交叉,造成各種監督不能有機結合,不能從整體上有效地發揮監督作用。雖然有關部門每年都要進行檢查,會計師事務所每年都要對會計報表審計驗證,但其經常性、規范性以及廣度、深度都不能給企業內部會計監督提供有力的支持,進而難以形成有效的再監督機制。
內部審計作為國家監督體系的組成部分之一,代表著國家利益,通過企業經濟活動的監督和控制,保證國家財經法規的貫徹執行。單位領導迫於各種壓力,不得不設立內部審計部門。其實這種內部審計機構,往往不能被企業真正所接納,基本上起不到監督的作用。
二、加強會計職業道德建設的必要性
(一) 加強會計職業道德建設是社會主義經濟發展的要求。在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中,各經濟主體的利益與國家利益、社會公眾利益時常發生沖突。會計職業道德可以配合國家法律制度,調整職業關系中的經濟利益關系。會計人員應在實際工作中自覺遵守誠實守信、客觀公正的職業操守,維護正常的經濟秩序。
(二)加強會計職業道德建設有利於提高會計人員職業素養。會計職業道德建設必須從會計人員自律抓起,要不斷自我對照和自我調整,提高覺悟和自身修養水平。會計人員只有具備了良好的職業道德品質,才能真正做到堅持准則、廉潔奉公、實事求是、客觀公正、作風嚴謹。會計人員還要不斷學習,適應不斷發展的市場經濟的要求,提高專業技能和實際工作能力。
(三)加強會計職業道德建設有利於凈化會計行為環境。會計職業道德建設是一個系統工程,會計行為環境的好壞直接影響到會計職業道德水平的高低。凈化會計行為環境不是光靠會計職業界的努力能做得到的,而要有賴於社會各方面的變革與協調。會計職業道德建設實際上是向社會提出了提高道德覺悟、重視道德修養、凈化環境的基本要求,提高職業道德水平,從而營造出建設良好會計職業道德的和諧環境。
三、加強會計職業道德建設的措施
(一)提高會計人員素質。在這個經濟高速發展、信息千變萬化的時代,會計工作人員的知識需要及時更新,工作能力需要不斷提高,以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首先應對會計人員進行系統的會計知識培訓。會計工作是一項實際操作性很強的工作,要做好會計工作,必須具有較系統的專業知識。其次,組織專門的《會計法》、《企業會計制度》、《企業會計准則》的培訓,因為制度和准則也是在實際操作中不斷完善和健全的,如果不經常對制度和准則進行學習,在實際處理會計業務時就會出現偏差,甚至錯誤,所以,我們要經常組織對《會計法》、《企業會計制度》、《企業會計准則》的培訓,使會計人員在實際工作中嚴格按照規定來處理業務。同時,會計人員更要加強個人道德修養。《會計基礎工作規范》對會計人員職業道德的要求是:敬業愛崗、熟悉法規、依法辦事、客觀公正、搞好服務、保守秘密。而要做到這些,靠的正是個人的職業道德修養。沒有良好的個人道德修養,會計的保密性、廉正性和超然性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因此,會計人員通過提高自身修養,樹立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可以養成良好的工作作風,嚴謹的工作態度,嚴格按規范辦事,愛崗敬業、無私奉獻,自覺抵制各種不良思想的侵蝕和誘惑。
(二)加大職業道德建設力度,營造良好的社會環境。由於企業會計在經濟上、身份上對單位負責人的依附性,往往會計只能受單位負責人道德水平的影響,多數企業會計人員往往就只能起到按受託代理人的主觀意志確認、計量、記錄和報告的「賬房先生」式作用,很難發揮會計的控制職能,更不可能獨立、如實地反映受託經理人職責履行情況,因此如何從會計管理體制上使會計身份、地位和許可權比較超脫,減少對單位負責人的從屬性,凈化會計內部、和外部環境,是提高會計職業道德水平的根本舉措。1. 要對會計從業人員進行有效的職業道德教育,採用職業道德教育與典型案例分析相結合的方式,寓枯燥抽象的說教於生動具體的案例剖析中,這樣可以增加從業人員對職業道德規范的感性認識,增強教育的效果2. 要加快建立企業、單位、中介機構和會計從業人員的信用檔案,鼓勵守信守法者,懲罰失信違法者,促進會計職業道德的遵守3. 要發揮社會輿論的監督教育作用,加強媒體宣傳教育力度,廣泛宣傳「誠信」思想,披露失信違法典型,使全社會認識到「誠信」的重要性,樹立「誠信光榮、失信可恥」的觀念,營造尊崇誠信的良好社會環境。
(三)加大懲處力度,嚴格財經紀律。一是從法律規范上加大對造假失信者的處罰力度,使其造假的預期成本大於其造假的收益;二是管理部門以及執法部門要做到「執法必嚴,違法必究」,對發現的違法違規行為堅決按照有關規定進行嚴肅查處,杜絕執法腐敗現象。在對相關會計人員、有關企業領導及會計主體進行懲處的同時,應進一步加大社會中介機構的整治和規范,強化行業自律性監督體系,加強執業質量的監督檢查,對其出具不真實、違背審計准則的審計報告,要受到嚴厲的懲罰並對會計信息使用者遭受的損失進行賠償。三是建立與現代企業管理制度相適應的內部控制制度。內部控制制度是現代企業管理的一項重要制度,也是企業內部財務管理和會計核算的基本規范。一套完善規范的內控體系,能有效起到保護企業資產的安全完整,保證會計資料的真實、合法。因此,治理會計失信的一個重要途徑就是要建立科學合理高效的內部控制制度,在組織機構和人員設置上嚴格貫徹執行《會計基礎工作規范》,使日常會計業務處理及會計檔案管理每一環節的人員之間分工科學,職責明確,形成既能相互協作又能相互監督、相互制約的機制,這樣就能減少作弊的可能性。
總之,會計人員職業道德是不容忽視的, 會計職業道德建設是一項涉及面廣的社會系統工程,任重而道遠。特別是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和經濟全球化進程的加快,隨著會計改革不斷深入,會計行業越來越為世人所矚目,講求會計誠信,加強會計職業道德建設尤為重要,如果領導能夠把好財務收支關口,公正明確地反映方方面面的利益關系,不偏私不濫用職權,同時會計人員樹立強烈的法律意識,提高自身素質,不存私心,不怕打擊報復,能自覺大膽地同各種違規違紀行為作堅決斗爭,用適當的方法保護自己的利益,這樣會計人員職業道德問題才會漸漸走出困境,會計人員的誠信度才會逐漸提高。

5. 會計職業道德缺失的原因分析有哪些

會計職業道德缺失的原因分析:
1.從業者自身原因
會計
人員
在做出違法違紀會計行為時,一般都在職權范圍內,以出於主觀故意,主動而為,這反映出會計人員自身道德素質偏低。其形成的原因,固然也有社會風氣和單位負責人道德水平的影響,但與教育不夠極有關系。我們的學校教育中,較長時期片面注重智育,忽視德育。在會計大中專學歷教育中,系統的職業道德課程幾乎沒有開設。而在參加工作以後,會計人員後續教育規定中雖有職業道德內容,大多隻是走走形式,但實際很少進行職業道德培訓。
2.單位內部的不利因素
會計操作人員是單位內部的從業人員,受聘、受雇於會計控制者。會計人員在單位的地位具有天然的從屬性,從屬於所在單位的文化層次及其單位負責人的道德水準。雖然這種從屬性對會計人員自我職業道德修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會計人員要具有比以往更高尚的職業道德境界,才能使職業道德充分發揮作用,但是不少會計人員卻很難達到這種程度。當會計人員與單位負責人發生道德沖突時,會計人員就會面臨兩難選擇,若堅持職業道德,就很有可能會被辭退下崗。當前突出存在的企業會計信息失真問題,大都是會計控制者授意、指使、強令會計操作者編制虛假會計信息造成的。因此新《會計法》特別強調對違法行為要追究單位負責人的責任是非常正確的,是減少從業環境對會計職業道德影響的重要舉措。
3.單位外部的不利影響因素
隨著經濟體制的轉變,社會上人們的思想意識,價值觀念,都在發生變化。在會計領域也同樣遇到了經濟發展與道德進步「二律悖反」的困惑。在建立市場經濟體制的過程中,人們在追求物質利益時,個人主義、利已主義、享樂主義等思想意識抬頭,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削弱,致使社會上一些丑惡現象頻現,生活在其中的人們包括會計人員的價值觀念、價值取向,也會發生同樣的變化。所以人們在分析會計信息失真原因時所講的「利益驅動」就是這種價值觀念變化的一種負面效應。例如,在下崗失業和違反原則作假賬的兩難選擇中,有的會計人員會選擇按單位負責人意見作假賬,雖是保全了自身的利益,卻又陷入了職業道德之失范。
4.政府監督的不利因素
政府監督不力,這是會計職業道德失范產生的土壤。監督不力,在客觀上助長了會計造假行為的猖獗。致使會計信息失真,會計造假處於惡性循環的狀態。 另外,會計職業道德規范體系不完善,對違反會計職業道德行為的處罰蒼白無力,也是會計職業道德嚴重缺失的重要原因

6. 會計職業道德存在的問題與對策

一、會計人員職業道德存在的問題
(一)會計人員缺乏職業道德、會計職業人員道德水平低下
(二)會計人員重職業操行不高
(三)會計外部環境弱化
(四)會計職業道德檢查與獎懲機制弱化
二、加強會計職業道德建設的對策
(一)加強會計職業道德教育,提高會計人員道德水平
(二)會計人員必須加強自身修養,注重職業操行
(三)凈化會計外部環境,以法治假
(四)建立健全的會計職業道德檢查與獎懲機制

7. 財務人員思想道德風險有哪些

財經職業道德風險具有以下含義:

(1)財經職業道德風險屬於非道德行為給財經活動帶來不良影響的可能性。財經職業道德風險對經濟社會的影響是多方面的,現有否定性的危害作用,也有肯定性的創造作用。

(2)財經職業道德風險源於利益主體的道德選擇活動,道德選擇活動是在面臨多種道德上的可能時,特別是面對財經活動中的利益沖突、風險承擔者之間的沖突、信息擁有人之間的沖突及社會價值等沖突時。財經主體根據自身的道德價值標准,自覺自願、自主自發地進行善惡取捨的行為活動。財經職業道德風險,就是利益個體在財經道德沖突時,不履行自身道德責任而維護自身利益最大化的道德選樣的可能性。

(3)財經職業道德風險具有不確定性。道德風險在人類的社會實踐中是一個普遍存在的客觀現象。人類作為社會主體和道德主體,常常需要面臨種種可進行道德評價行為的不確定性選擇,並承擔其多種可能性的社會結果,而其不確定性又來源於主體人的內在道德信仰、道德能力的變化發展狀況與所處宏觀、微觀倫理環境的外在變化因素之問相作用、相結合的不確定性。我們立足於一個更加全面的視角,以辯證的態度來看待財經道德風險時,發現當道德風險還處於風險的不確定性狀態時,它會包含著消極、積極和中間狀態的多種不同可能性。

(4)財經職業道德風險有較大的隱蔽性和突發性。人的行為一旦偏離理性的軌道,就預示著風險的來臨。行為受動機支配,而動機由需求萌發。[[越軌行為]]只不過是個人非分需求的外在表現,非分需求才是道德風險的根源所在。動機和需求不同於行為,它們還只是人的心理活動和心理狀態,除非轉化成行為;否則外人是不易察覺的。此外,即使要滿足非分需求,當事人絕不會明目張膽或赤裸裸地公開為之,而常常採取一切手段加以偽裝和掩飾,這進一步增大了隱蔽性。偽裝的慣用手法之一就是將越軌行為混跡於當事人的職務行為之中,利用工作之便,藉助職務行為作掩護,逃避監視和控制。從這種意義上說,隱蔽性給識別、判斷和防範道德風險帶來了極大的難度,正是道德風險的隱蔽性,帶來風險積累過程的長期性,這又註定了其爆發的突然性。

(5)財經職業道德風險是內生性和外生性的統一。從財經行業內部看,道德風險是行業內從業人員的行為偏離道德准則或由於財經從業人員的行為違背道德客觀規律、越軌等行為給行業造成的損失或損害,屬於人為的、內部的、主觀的風險,是內生於人自身的思想和行為。但是財經道德風險也具外生性,即由財經行業的外部利益相關者的道德風險轉移而來。從中國近些年的情況看,地方政府機構干擾銀行貸款,在改革中搞「假破產、真逃債」;有的企業轉移信貸資金,任意更改投資項目,形成信貸風險;證券公司為其關聯控股企業進行融資,關聯控股企業產生風險不能履約守信歸還資金,從而連累證券公司產生流動性風險等。這些是由外部的道德風險引發財經行業的風險。

8. 會計職業道德方面存在的問題及原因

一、會計道德教育情況不容樂觀大部分學校的會計專業沒有設置會計職業道德課程或對學生進行相關教育,大學中會計專業課程的設置和對學生進行職業道德教育方而還存在缺陷,教學中存在不重視對會計專業學生的會計職業道德教育的缺陷。 二、從業人員對會計倫理的理解程度總體不高除了極少數人認為會計倫理「不重要,可忽略」和「不清楚」外,多數人承認倫理道德對企業有重要性,會計倫理道德的重要性得到共識,但對會計倫理的理解程度總體不高 三、會計報表的可信沒有達到應有的水平對會計報表「幾乎不相信」和「完全不相信」的佔到了接近一半,足見會計從業人員對自己的職業信心不足,部分人已經對會計造假現象麻木,有認同的趨勢,可見全面遵守會計職業道德面臨很大的困難 四、會計人員缺乏獨立性公司負責人的職業道德影響著會計人員遵守職業道德的情況,正常工作中,大部分人還是能有自覺遵守會計職業道德的意識,完全不遵守的只佔一成,但是迫於上級壓力的情況下,大部分會計人員都不遵守會計職業道德

9. 會計與金融的道德問題內容

會計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kuài jì。(英文名稱為Accounting)會計有兩層意思,一是指會計工作,二是指會計工作人員,會計工作是根據《會計法》、《預演算法》、《統計法》核對記賬憑證、財務賬簿、財務報表,從事經濟核算和監督的過程,是以貨幣為主要計量單位,運用專門的方法,核算和監督一個單位經濟活動的一種經濟管理工作;會計工作人員是進行會計工作的人員,有會計主管、會計監督和核算、財產管理、出納等人員。

我國從周代就有了專設的會計官職,掌管賦稅收入、錢銀支出等財務工作,進行月計、歲會。亦即,每月零星盤算為計,一年總盤算為會,兩者合在一起即成會計一詞。

中文名
會計
外文名
Accounting
簡稱
ACCT
分類
中式和西式 管理會計和財務會計
系別
管理系(經濟管理類)
視頻名師精講

初級會計職稱考試簡介
快速
導航
工作內容

崗位職責

會計職稱

會計准則

新從業管理

發展階段

會計分類

會計要素

科目設置

崗位劃分

從業資格

專有名詞

專業自考

考試
行為解釋
所謂會計,就是把企業有用的各種經濟業務統一成以貨幣為計量單位,通過記賬、算賬、報賬等一系列程序來提供反映企業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的經濟信息。
會計是以貨幣為主要計量單位,運用專門的方法,對企業、機關單位或其他經濟組織的經濟活動進行連續、系統、全面地反映和監督的一項經濟管理活動。具體而言,會計是對一定主體的經濟活動進行的核算和監督,並向有關方面提供會計信息。
基本特徵
有以下五個基本特徵:
會計是一種經濟管理活動。
會計是一種經濟信息系統。
會計以貨幣作為主要計量單位。
會計具有核算和監督的基本職能。
會計採用一系列專門的方法。
會計方法一般包括:會計核算方法、會計分析方法、會計檢查方法。
對象
會計對象是指會計核算和監督的內容,具體是指社會再生產過程中能以貨幣表現的經濟活動,即資金運動或價值運動。
目標
會計目標也稱作會計目的,是要求會計工作完成的任務或達到的標准,也稱為財務報告的目標。
我國《企業會計准則》中對會計核算的目標做了明確規定:會計的目標是向財務報告使用者提供與企業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等有關的會計信息,反映企業管理層受託責任履行情況,有助於財務報告使用者作出經濟決策。
職能
1.會計的反映職能
(1)會計主要是從數量方面反映各單位的經濟活動情況,通過一定的核算方法,為經濟管理提供數據資料。
(2)反映職能應包括事前、事中,事後的反映,即貫穿於經濟活動的全過程。

會計
(3)會計對實際發生的經濟活動進行核算,要以合法真實的自我憑證為依據,要有完整的和連續的記錄,並按經濟管理的要求,提供系統的數據資料,以便於全面掌握經濟活動情況,考核經濟效果。[1]

熱點內容
廣東順創律師事務所 發布:2024-11-02 14:29:09 瀏覽:108
台灣同志婚姻法2017 發布:2024-11-02 13:44:51 瀏覽:127
初級經濟法關於試用期的規定 發布:2024-11-02 13:35:31 瀏覽:928
葯師管理與法規歷年真題 發布:2024-11-02 13:35:30 瀏覽:254
國歌法規定 發布:2024-11-02 13:14:54 瀏覽:850
2015年張翔民法 發布:2024-11-02 13:07:46 瀏覽:396
東奧中級經濟法第二章 發布:2024-11-02 12:31:58 瀏覽:453
法治文化手抄報內容 發布:2024-11-02 12:03:19 瀏覽:333
2016期貨法律法規重點 發布:2024-11-02 11:41:03 瀏覽:376
教育政策法規填空題 發布:2024-11-02 10:43:02 瀏覽: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