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道德經的日語

道德經的日語

發布時間: 2022-05-16 06:53:44

『壹』 老子道德經第一章,誰幫忙詳細解釋一下

第一章:常道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萬物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Jiao)。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道可道非相輔相成的根源,才是永恆的道;名可名非相互所指的本來,才是永恆的名。無名,是萬物的元始之時;有名,才有了萬物的根本所指。因此,常歸溯到無形無象無慾念處、便可觀想到無名無窮的微妙;常從有形有象有慾念處、便能觀察有名有限的邊際。這兩者其實是相同、只是定名不同而已;同樣可說是玄,玄之又玄,是一切奧妙的門徑。

這一章是《道德經》全篇經文的總綱,要仔細體會。
老子在首章便以精簡、獨到的文字「提綱挈領」直接揭示了「道」是「宇宙生命」的總根源。亦即「道」就是宇宙生命的最終極根本,通俗地說,一切一切都來源於「道」。

如今我們可以藉助科技的「眼睛」認識得更清:這個宇宙生命整體中,懸浮著無數個或大或小,或遠或近的「星球」。各個星球之間看似「隨意」懸浮著,彼此之間卻又有著某種「規則」互相牽連。
這些星球是由什麼能量產生的?又是什麼力量使它們彼此獨立又相互牽連?
老子在2500年前就深入思考了這些生命問題。只不過老子的「思考」和「觀察」不僅僅用「目」,而是憑借其「心」。甚至可以認為老子是將一切粉碎,回到根源的「無」,追溯到一切最根本的本來。

老子驚世駭俗提出:「道可道非,常道」。

《道德經》全篇經文的根本核心就是這「道可道非、常道」六個字。理解這六字,老子全八十一篇經文的本意便迎刃而解。

「一陰一陽之謂道」。
「道可道非」便是宇宙生命體系中的一陰一陽兩股力量,兩股作用,或者說兩種能量,抑或說兩種存在。有陽就有陰,有陰就有陽;孤陰不長,獨陽不生。它構成一個完整的整體,就是「道」,也就是宇宙生命整體。

道可道非相輔相成的根源,乃是永恆的道。
在這里,必須先明確「道」這個定義。
「道」這個「名」並非是絕對就有的。老子在第二十五章中明確指明,「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
因此,「道」只是老子給「宇宙生命這個整體」的來龍去脈勉強取的一個「名」。

另外,還必須理解,「道可道非」是兩個東西還是一個東西?
若說是一個東西,可它偏偏是「道可」和「道非」的「二」;若說是兩個東西,它卻互相融合成「道」難以分割,又明明是「一」。

我們不妨舉個簡單的例子來理解。

任何一件事物,有「贊成者」,有「反對者(不贊成者)」,還有「中立者(既不贊成也不反對)」,這里「三」種意見其實只有兩種組成,就是「贊成」和「不贊成」,但都只是在說同「一」件事情。並且,這里的「贊成」和「不贊成」並非也是絕對的「對立」。「贊成」有可能是「90%贊成+10%不贊成」,如此說來,僅僅是「贊成」就有無窮個可能。但只因「規則只有三項」,並且只能確定一種選擇,只好定為「贊成」;「反對」和「中立」也一樣,不是絕對的「反對」,也沒有絕對的「中立」。
這裡面就涵蓋一個「相輔相成」作用的意思。

「道可道非,常道」,道可道非相輔相成的根源,才是永恆的道。

這句話中包含有三種含義在內。
一是,「道可」或「道非」都不能「單獨存在」,或者說都不能「單獨發生作用」。類似於「獨陽不生,孤陰不長」。
二是,「道可道非」並非是說一個「道可」和一個「道非」。而是意思說「道可」中有「道非」,「道非」中也有「道可」,因此說是「相輔相成」,相互作用。亦即陰中有陽,陽中有陰。
三是,「道可道非」相互作用的「能量」或者說「根源」,是因為「道」才永恆不滅。反過來說,沒有「道可道非」的相互作用,就沒有「道」的「永恆存在」。

至此,我們就要理解到,宇宙生命整體就是「道」。
「道」外再無任何「物」。這便是莊子說的「至大無外」。
而這個「宇宙生命整體」之「道」的生命運行就只是「道可道非」無休止的相輔相成,循環往復。
這個「道可道非」的作用是「本來就如此的」,是「無色、無聲、無象」的。比如一朵花,它是如何開放的,「內部」有何能量促使這樣變化,這一切都是「視之不見、聽之不聞、搏(觸摸)之不得」的。無孔不入,無處不在。
因此,「道」也是「至小無內」的。

但是,這朵花之所以開成紅色,那朵花之所以開成藍色,這全是「道」的主宰。「道」可令花為紅,「道」也可令花為藍。可令花謝,可令花開。這就是「道可道非,常道」。除此外,「道」外無任何「物」有能力能改變這個「根本」。
有人說,「人」可以把紅花變成藍花,通過染色或移植。殊不知,這些技術的發現,也是「道」令人類才有的發現。即便是發現了,移植技術的「內部變化」依然是「道可道非」在作用。從根本意義上說,「人」和「花」其實都是「物」,具體說明在註解「此兩者同,出而異名」這句時會闡述。

因此,我們可領悟到,宇宙生命整體中只有一個「道」在運行,這個運行就是「道可道非」,無論是地球圍繞太陽,還是地球上的和風細雨……除此外,無「其它」事。
簡單理解就是,宇宙生命整體中,只有「道證明道」這一件事情。一切星球運行,一切人類活動都只是一種「相對假象」。
這個理解需要謹記,在整個之後的八十章經文都是這個定義的應用。

因此,我們要理解老子的經文思想,必須建立一個「整體」的概念,亦即說、看待任何事情,任何一物,任何一個念頭……都要明白「它是一個整體」,而對待這個「整體」時,我們「常人」只能是知曉「其中一部分」而已。即便是人類在「道」中,就猶如沙灘上的「一粒沙」。

老子通篇經文中,常用到「聖人」這個指稱。老子經文中的「聖人」是指「心合了道」者。「聖人」區別於「常人」的根本就在於,聖人始終立於「整體」看待一切。那麼,「聖人」和「常人」是「二」還是「一」呢?這又回到了上面的分析,他們是「二」也是「一」。就比如說,老子是聖人,很明顯,老子已經活在我們的心知中,與我們合為「一」,但只要一提起,又分明老子是老子,我們是我們。

就拿老子第四十九章「聖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來舉例。
這里的「百姓」就是我們上面說的「常人」。聖人和百姓已經融於「一心」,但這里的「一心」並不要絕對理解成「一」,而是指「聖人心包含了百姓心」。但是聖人也是百姓,百姓也是聖人。他們之間是「二」也是「一」。

因為任何事物要歸順一個「整體」即「道」,必須時刻展現「道可道非」。當百姓都執著於某種妄念之時,聖人就給予點化。「聖人」的意義就在於平衡任何事物。通俗地說,「聖人」就是「合於道」的「平衡者」。
老子所謂的「聖人」就是「合了道者」。
正因為合了道,因此就是有整全的「心知」,是深明一切來源於「道」,一切順應「道」,一切又還原於「道」,但「聖人」並不能說就是「道」。

「名可名非,常名」。名可名非相互所指的本來,才是永恆的名。

老子在說完「道可道非,常道」外,緊接著就是「名可名非,常名」,這兩句話有什麼緊密關聯呢?
「道可道非,常道」是說宇宙生命這個整體的來龍去脈的「本來」、「根源」,即一切一切源生於「道」。
「名可名非,常名」是說「認識道」這個本來的生命過程的「名相」顯化。怎麼理解?
前面說了,這個宇宙生命整體只有一件事情,就是「道」在證明「道」
的周而復始的運行,除此外,沒有其它事。意思是,在一開始,連「道」這個「字」也沒有,就是「一個混然天成的東西,這個東西自己在證明著自己的運行」
是老子揭示了這個本來,為了表達的需要,勉強取了個字叫「道」。

那麼,一朵花開,根本上就是「一個東西在開放著」,是後來人類命名這個開放著的東西叫做「花」。歸根結底,人類之所以要給這些「東西」起個名字,也是「道」使然。
而「道」的運行含有「道可道非」無窮的變數,也因此一定會產生「名可名非」的無窮的「名相不同」,這就是「名可名非」。

「常名」是什麼?
「常名」就是「本來、本源」。
「花」本來是沒有「花」這個「名」的,而「花」本來的名就是「常名」,但「常名」本身無所謂「名」與「非名」。就好比一個嬰兒看見一朵「花」,嬰兒不知道這是什麼、也無所謂這是什麼。而所謂的「花」只不過是人類自然活動、相對認識的一個「記號」而已。

當今,我們是相對比較容易舉例領悟老子的本意的。
同樣是「花」,在英語地區名叫「FLOWER」,在日語地區名叫「HANA」,在漢語地區名叫「HUA」,這便是「名可名非」。有人這樣名叫,就一定有人那樣名叫,這是由「道可道非,常道」決定的。但是「常名」無法命名,「常名」是由「名可名非」所指的那個「本來」。通俗地說,「常名」就是那個「命了的名+尚未命的名」的那個「名」。

東方的老子將「宇宙生命總根源」命名「道」,釋迦摩尼命名「佛」,同一個「根本」卻出現兩種名釋,這也是「道可道非」使然。兩者闡釋的是同一個「本來」所指,名卻不同,這便也可看作是「名可名非」。誰可誰非並無意義,抑或兩者也有互補。而「常名」正是「道」或「佛」所指的那個本身。

無名,萬物之始。
宇宙生命的源頭是一個「寂靜的混沌的整體」,這個「混沌的整體」就是第二十五章中描述的「有物混成」。「此刻」自然沒有名字,即「無名,萬物之始」,這里的「萬物」是包含宇宙整體內的「全部之物形成之前」。
老子把這個「混沌的整體」勉強取名叫「大」,取個字叫「道」。
被命名字「大道」之後,萬物便開始有了各自的「名」,即「有名,萬物之母」。
為什麼要稱為「母」呢。
這是老子大智慧的恰當比喻,是想讓眾人容易明白。
天下的女性,追溯到最終都是「道」所化生。「女性生孩子」,這是「道」的能量使然。女性在孩子出生的「那一刻」,女性就是孩子的「母親」,孩子便是母親的「子」。這「母」與「子」便是「此兩者同、出而異名」。有了名,「母」就既知其「子」,「子」就復守其「母」。
這個例子雖然容易明白,但必須指出的是,「道化生萬物」並非等同於「母生子」。「母」生「子」後,由「一」變成「二」,「子」便不在「母」中;「母生子」只是「物生物」,是「有」生「有」。而「道」生萬物,是「無」生「有」;萬物出現後依然在「道」中,「道」不變,「道」永恆是「一」。

常無欲、以觀其妙;「道」無形無象,要體認它的「無生萬有」的微妙也必須處在無形無相,並且無慾念的寧靜的狀態下才可以觀想到。
就好比剛出生的嬰兒暴露在空氣中,嬰兒並不知道何為空氣,只本能感覺現在和呆在母親體內時有「微妙的不同」,究竟有何不同,他也無心無言,只是本能的「哭了出來」。
嬰兒長成少年,我們讓他去描述「當初」的那種「微妙」,他是無論如何也描述不出來的,就因為「本能」已經改變,這也是「道可道非」使然。
長大的少年再觀察,就是「常有欲、以觀其徼」。
因為這個時候,少年多少似乎有了「心知」。父母告訴他這是「花」,他就會聯想,「花是怎麼開的?」、「這花那花怎麼不同呢?」、「這花什麼味道?」奇妙的想像和慾念,也即是會激發太多「名可名非」的思考,而這些所謂太多的諸如打破砂鍋問到底,這個「底」就等同於「徼(Jiao)」。「徼」即是「邊界、邊緣」之意。
沒有「名」的「無名」狀態和「有了名」的「有名」狀態其實指的是同一個「本體」,即「道」;
無名時的「常無欲」之觀對象和有了名之後的「常有欲」之觀對象指代的也是同一個「本體」,亦即「道」;

這里理解的關鍵是「常無欲」和「常有欲」的「觀」是「誰在觀」?

「常無欲」之觀,是「道體觀道體自己」,或者也可是「合了道」的「聖人」如老子的「觀」;亦即俗稱的「道觀」、「觀自在」,自然是微妙無言;這里的「常無欲」重點在「無」,而這個「無」正是合於「道」的恍惚、混沌時的狀態。這個「無」其實包含「無限的可能」。

「常有欲」之觀,便是「道中的個體觀道體」,自然會生出「美之為美、善之為善」的妄斷,這個在第二章經文闡述得很清晰。自然也就以「觀外在」而觀,總想觀其究竟。這里的「常有欲」重點在「有」,而這個「有」正是從「無」中化生出來的無窮的形態。但即便是因為「道可道非」相互相成似乎無窮多種變化的狀態,但因為此時是「常有欲」之觀,是「有心之觀」,因此總希望「觀」到變化的「邊界」,即「徼」。

此兩者同,出而異名。
1. 無論萬物是「無名」之時,還是「有名」之後,其本來之「物」是「同」一個「物」,只是在從「無名」到「有名」的剎那間,「名」就相「異」了。
在這里要指出,「無名」之時與「有名」之後並不是「等同的有」。
比如說,開始一池靜水,是「無名」狀態下的靜水(權且把一池靜水當作解釋用的名),之後,池中化生出各種魚。顯然,無名時的池水是「一」個整體,有了各種魚之後,就有了「多種」「有名」的「物」了。即便這些「物」還在那個「一」當中。

2. 「常有欲之觀」和「常無欲之觀」這兩種「觀」其實是相同的「觀」。當剎那間合於「道體」便進入「無名」的「常無欲之觀」;剎那間被「名相」所牽制,便又回到「常有欲之觀」,恍恍惚惚、若即若離。

我們不妨再舉個嬰孩的例子來形象理解。
一個半月大的嬰兒爬在鏡子前,看見自己,但他並不知道鏡子里的「他」就是自己。這個時候,鏡子里的「他」就是「常無欲之觀」;鏡子外的他就是「常有欲之觀」。常有欲之觀的他便「好奇」,並不斷摸索、敲打鏡子,試圖探究這個「徼」的究竟。

3. 若粉碎時空的限制,「道」中的任何一物,無論是億萬年前的化石,還是現在的樹葉,從「道」這個根本意義上說,都是「此兩者同,出而異名」
因「道」原本就是一個「整體」,之後的萬物化生之後,彼此的「物」與「物」只是出來之後的「名」不同而已。
此處,歸根結底的理解應該是莊子的「萬物齊一」。
無論是一頭牛和一棵樹,還是一個人同一塊石頭……理解這里,一定不要被「牛、樹、人、石頭……」這些名相所牽制,而是體悟到「粉碎這一切」,回到混然天成的「無」之狀態。

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前面1、2分析可知:「無名」和「有名」,「常無欲之觀」和「常有欲之觀」,彼此「此兩者」都可謂是玄妙。加上3所描述的其實更有無數的「此兩者」的玄妙不斷在幻化,因此就實在是「玄之又玄」。

這正是「道」的活力無窮的顯現,是一切奧妙的根本門徑。

《道德經》通篇說的是指聖人、太上,也可以說是老子自己的「得道者的體認」,並不是指通常的「個體常人」的想像;不了解這個關鍵點,讀者會陷入迷茫中,會以自己對號入座,試圖以自己的理解去想像,因為這種想像會有「名相」的束縛,觀點自然偏頗,自然會陷入『美之為美、善之為善』中。

不過,我們常人仍可以試著進入老子描繪的意境中去體會,也會有一種突破自己的境界的提升,這便是《道德經》作為經典傳承帶給我們的寶貴之處。事實上,現實中的養生、兵法、權謀、教育、經濟、哲學、自然等等所有分科都可以從道德經中汲取、提煉出根本的精髓。
但是《道德經》本身是窮極根本的「經」,是詮釋宇宙生命本體的終極;老子的本意是給普羅大眾、讀者享受他的體認後的成果而已;艱難的證道、修道的過程,老子和那些聖人已經「實踐」過了,常人要「修」恐為其難!這或許是老子的「用心良苦」之願。抑或是老子把「常道」列明開來,由我們「道可道非」罷了。

老子的這一章是《道德經》的總綱。真正理解的核心是「道可道非,常道」。這句沒有體悟到根本,之後的經文基本大意就會出現同樣的偏離,讀者自己可以體會。有的註解說,道德經本來是沒有分章節的,是後人為了理解、傳述方便就起了八十一章。對此,我們不便妄論,因為沒有標准。但是,把拆分的章節「合起來」體悟,就不至於會有太大的偏離。

『貳』 老子日文的中文諧音是什麼

老子=俺様(おれさま)
羅馬音:o re sa ma
中文諧音:哦 雷 撒 馬

『叄』 「老子,是死屍!」用日語怎麼說

おれ、屍骸だぜ!

『肆』 老子可是白鬍子 用日文怎麼說整成中文的怎麼念

この俺様(おれさま)が白須(しろひげ)だぞ!
KO NO O RE SA MA GA SI RO HI GE DA ZO!
靠 喏 哦 雷 撒 嘛 嘎 西 樓 喜 給 打 走!

『伍』 日語的「老子」怎麼說自稱。

おれさま(相當於本大爺……最多也就這樣了)

『陸』 日語在線翻譯發音

如果你說的是思想家老子的話,那麼這句話不用翻也成立。日語的發音如下,
老子登場
ろうしとうじょう

如果你說的是自己的話,那麼可以譯為,
俺(おれ)は登場(とうじょう)するぜ。

『柒』 電視劇 老子傳奇 里,童心臨終前從老子手上寫的什麼字

目前老子傳記的電影沒有,老子思想的動畫片有,《老子》傳記的81集的電視劇,不久將出來了!有蔡志忠的《老子說》1動畫片很經典,很有哲理!大型系列《老子》電視劇情況2010年元月21日,中華社會文化發展基金會副秘書長蔣曄,中國老子文化發展公益基金管委會副主任蘇清傑、勤政處處長康鈞凱,應大型電視連續劇《老子》總策劃王學新、中國風險投資協會秘書長、《老子》電視連續劇岀品人王迪、《老子》電視連續劇總音樂人熙道之邀,在北京芳群園《老子》劇組共同探討了《老子》的相關問題,並就《老子》電視劇的投資、老子影視城、老子文化博物館、老子文化國際研究院、中華道德文明園等方面的建設,達成了一致共識。老子是我國春秋時期傑岀的思想家,是與蘇格拉底、柏拉圖比肩的全球哲學之父,是人類辯證思維的鼻祖。黑格爾說:「中國哲學中有一個特異的宗派,這派哲學及與哲學密切聯系的生活方式的發揮者是老子。」尼采也曾指出:「老子《道德經》像一個永不枯竭的井泉,滿載寶藏,放下汲桶,唾手可得。」英國科學家李約瑟更是贊揚有嘉:「越認識老子、越發相信老子學說的正確。」正因為此,前蘇聯漢學家李謝維奇說:「老子是世界的」。早在16世紀始,老子的《道德經》就被翻譯成了法文、德文、英文、日文、拉丁文等。據統計,到目前為止,可查到的各種外文版的《道德經》已有1千多種,總計5億冊之多。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統計,在世界文化名著中,譯成外國文字出版發行量最大的是《聖經》,其次就是《道德經》。全球最著名的《紐約時報》,還將《道德經》列為世界十大名著之首。在德國,幾乎每個家庭都備有一本德文版的《道德經》;在英國,一些青年以學習《道德經》為時尚;在日本,《道德經》成為企業管理者案頭藏書。美國著名學者蒲克明說:「老子《道德經》是未來大同世界家喻戶曉的一部書。1998年1月,諾貝爾獎巴黎宣言還指出:「二十一世紀世界科技、文化命題到2500年前的中國老子那裡去尋找。」2008年7月,由世界和諧促進會、中國(香港)宗教協會、中國風險投資協會、金和泰道(北京)影視文化有限公司等,與海內外的相關慈善、影視、宗教、投資等機構共同發起,並邀請海內外專家、學者、政府官員、歷史學家、宗教領袖、影視專家、金融投資家共同參與發起成立電視劇《老子》籌委會。並把45集的大型電視連續劇《老子》作為一部重大題材的歷史正劇,再現2500多年前千古聖人老子平凡而傳奇的一生,以及其博大精深的道德文化思想。《老子》電視連續劇由中國道教領袖、中國道教協會會長任法融和中國老子文化研究會主任胡孚琛教授任顧問。據國家信息中心聯機檢索後認定:以影視劇的形式將聖人老子弘揚於世,在人類影視史上尚屬首次。該劇以聖人老子一生的傳奇經歷,結合東周末時期亂世之爭兩條主線,從第一集「紫氣東來」到最後一集「道傳函谷」,以真實動人的故事展示老子漫長的一段人生歲月,老子曾與普通人一樣,有血有肉,有苦有樂,有情有義,有恩有怨,有平庸亦有傳奇……但最終他大徹大悟,超凡脫俗,成為聖賢!《老子》電視連續劇將用漢語、英語、法語、德語、日語、韓語六種語言版本,面向全球發行。專家預測,大型電視劇《老子》將是一部極具文化價值與商業價值的影視巨片。在不久的將來,一部人類道德文明的巨片,一部中華歷史文化的巨片,一部道家經典文化的巨片,一部雅俗共賞的傳世巨片,一部極具商業價值的巨片,將展現在世人面前。但如何還原老子生活的那個特定時代,一直是劇組主創人員為之頭痛的事。老子生活的年代,離我們相去甚遠,已有2500多年,當時的風貌,早已盪然無存。雖然中國電視劇導演工作委員會會長陳家林(作品:康熙王朝等)樂於「岀山」,陳道明、陳寶國、趙雅芝、周潤發、游本昌、六小齡童、姜文、葛優、焦晃、陸毅、劉燁、趙薇、孫儷等大腕明星也都願加盟,但場地難選,僅僅靠浙江橫店影視城等國內現有的影視拍攝基地,很難滿足《老子》電視劇的需要。而計劃投資1.2億元的拍攝經費,要建一個永久的老子影視基地,特別是能給後人留下集老子文化博物館、老子文化國際研究院、老子影視基地為一體的中華道德文明園等,顯然是杯水車薪。記者曾探尋過中華道德文明園的構架:項目一,道德文化廣場,佔地面積333畝,由五朝風情古商業街、太極湖、環廊石雕群組成。項目二,中華五千年文明園,佔地面積300畝,以古建環形長廊、壁畫、雕塑形式展示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歷史文化。項目三,中華和諧文明園,佔地面積300畝,以浮雕牆形式展示中國從古至今的和諧思想、和諧人物、和諧文化。項目四,中華道德碑林,佔地面積300畝,以太極碑林的形式展示老子的道德思想及歷史人物對道德思想的感悟。項目五,中華太極城,佔地面積300畝,該區域建成後將成為中華道家文化交流基地、中華養生基地、中華功夫展示基地,展示2500多年來中國的道家文化。項目六,老子文化博物館,佔地面積150畝,以古建透明玻璃建築形式收集展示從古至今涉及老子文化的物品,包括書籍、圖片、畫冊、塑像、竹簡、物品等。項目七,老子文化書畫院,佔地面積150畝,以古建封閉建築形式展示從古至今涉及的老子文化書畫,同時作為新成立老子文化書畫院的活動場所,不定期舉筆會交流。項目八,五方老子巨型雕像,佔地面積399畝,建造33米高的五方老子巨型雕像。從五個方向可以看到不同神態的老子鍍金雕像。每個方向133米之外建造拜壇(該建築將入選世界吉尼斯記錄)。項目九,大型電視連續劇《老子》影視基地,佔地面積400畝,電視劇拍攝完成後作為永久性建築留存,並建立拍攝博物館,展示拍攝留存的各種道具及拍攝過程的圖片等。項目十,上善池環園水系,佔地面積300畝,電視劇拍攝基地前建造300畝上善池,上善池與園內環園水系隨形就勢相連。項目十一,隱山山脈,佔地面積300畝,隱山山脈在該園最北側,將挖太極湖、上善池的土用於隱山山脈建設。山上修亭、台、樓、閣及綠化。如此宏大的規模,沒有三五十億人民幣的投資,要想給後人留下一個永久的中華道德文明園,要想將此道德文明園建成國內外遊客朝聖之旅的聖地,顯然是不可能的。如何把風險投資和公益投資完美結合在一起,共同完成中華道德文明園的建設,是《老子》劇組面臨的一大難題。中華社會文化發展基金會副秘書長兼中國老子文化公益基金管委會副主任蔣曄,在座談中重點介紹了公益基金特有的政策優勢: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於企業等社會力量向中華社會文化發展基金會的公益救濟性捐贈稅前扣除問題的通知精神,企業等社會力量通過中華社會文化發展基金會對文化事業的捐贈,企業所得稅納稅人捐贈額在年度應納稅所得額12%以內的部分,可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予以扣除;個人所得稅納稅人捐贈額未超過申報的應納稅所得額30%的部分,可從其應納稅所得額中扣除。這樣,《老子》電視劇相關項目的建設,可以充分利用中國老子文化發展公益基金的平台,向全國甚至海外募集到資金,這無論是對《老子》電視劇的拍攝,還是對老子相關項目的建設,都將會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同時,也減少了風險投資的風投系數。中國老子文化發展公益基金管委會副主任蘇清傑表示,考慮到中華道德文明園、老子文化博物館項目與中國老子文化發展公益基金推岀的包括老子博物館、老子文化長廊在內的老子文化主題公園項目大同小異,老子文化國際研究院和老子文化發展公益基金推岀的老子學院並無質的差別,完全可以把這些相同或相近的項目合在一起,以免重復建設。基於共同的目標,全方位弘揚老子傳統文化,中國老子文化發展公益基金和《老子》電視劇岀品方當即便達成共識:雙方以合同的形式,簽定了長期的全方位合作協議。中國老子文化發展公益基金將按照國務院基金管理條例規定,管好用好各企事業單位和個人為《老子》電視劇及老子相關項目所捐贈的公益基金。劇情簡介春秋時期,周禮盛行,然天下大亂,國國相爭,禮儀實已盡喪。公元前571年,宋楚交戰,宋國司馬李舍帶兵出征,行前立軍令狀攜全家老小一同出征。一次攻城時,不料被楚軍一箭射中胸膛,當場而亡。宋軍敗退,李舍家眷在親兵的保護下擇路而逃,不料路途走錯,來到陳國地界,此時李舍夫人已懷有九個月身孕,突感腹中疼痛,人事不省,一行人就近找了一個村莊,安頓下來。公元前570年陰歷二月十五日子時,李夫人在陳國相邑曲仁里生下一子,嬰兒誕生的鶴發童顏,長耳大目,相貌異常,李舍父親給其取名為李耳,字伯陽。童年李耳,天姿聰慧,靜思好學。李耳8歲拜商容為師,同村的巫師因李家是外鄉而來,又未對他上供,一直耿耿於懷,多次加害李耳。第二年秋天曲仁里發生了水災,村裡死人無數。巫師這回找到了借口,講就是因為去年李耳壞了祭祀的規矩,上天才降罪,於是要用火燒死李耳,全村人才能解救。緊急時刻一個老者將李耳救下。老子拜老者(本元真人)為師,學習三年。學到了在商容老師那裡解答不了的問題。更明白了天地萬物,動植眾生的先天之本,原始之性,人本無善無惡,因被後天慾望所染才使人迷失本性,等等……李耳與本元真人學習三年。。公元前550年,春節將至,李耳的爺爺讓李耳進城采購年貨,辰一也想同去。正是在此次進城購年貨的途中,彼此暗戀已久的李耳與辰一互相道出了愛慕之情,並互相承諾將攜手到老。沒想到過年後,族長到李耳家給李耳提親,是一個富戶人家,李耳的爺爺同意了,李耳堅決不從,李耳的爺爺講:你不聽話,我就撞死。李耳為了爺爺無奈只得答應。辰一聽到這個消息悲痛萬分,辰一的父母心裡也很難受。一年多以後,李耳的兒子誕生了,取名為李宗。公元前547年,24歲的李耳按本元真人的指導,准備去魯國太乙山尋師求學。李耳獨自一人辭別家人,踏上了去魯國求學之路。在去魯國的路上,李耳被吳國土匪抓走,幾經周折險些被吳國土匪所殺,幸有一個叫五顯的人殺死十幾個土匪,所抓的幾十人才獲得逃生的機會。李耳到了太乙山後找到了紫真真人並拜師學習六年。在紫真真人這里李耳得到了更大的收獲,並悟出天地人倫的根本之道。公元前540年李耳拜別紫真真人,在魯國第一次見到了14歲的孔子。回到曲仁里,哪知在李耳走的這幾年裡,家裡發生了重大的變故。爺爺去世了,吳國的斯愚到李耳家將其表叔、嬸殺死,並要霸佔李耳的妻子婷陽,婷陽不從,投井自盡了。公元前535年,此時的李耳已明曉天地之理,人倫之道,在曲仁里開始講道,名氣越來越大。李耳傳道講學之事傳到周天子的耳中,周天子派人到曲仁里召見李耳進朝,周天子想親自聽一聽李耳的高論。李耳見了周天子景王,向周景王講了治國、治軍、治天下之道,老子對周景王說:一個國家的君王若能提倡以和諧社會治國,這才是明君,是老百姓愛戴的君王。景王大喜,封李耳為柱下史,同時封李耳為周守藏史。一日,魯國孔子來訪,聽完李耳的一席話後,孔子決定拜老子為師。孔子回魯國後,弟子問老子其人,孔子說:其為龍耶!公元前520年,周景王駕崩,周王室大亂,姬朝(王子朝)與姬猛,互相殘殺,持續10年之久,最後相敗俱傷,姬猛繼位成為周天子。公元前510年,61歲的李耳看到王室之爭天下大亂,於是辭官,准備繼續傳道。公元前500年71歲的李耳隱居於上陽山中,他要完成一個歷史巨著,將一生所學所悟寫成書傳於後世。老子在上陽山隱居十二年,十二年時間,老子寫了大量的著作,存放在上陽山山洞中。公元前488年秋,83歲的老子突然看到他的住處方向濃煙滾滾,火光沖天,老子趕忙向住處奔去,到了住處看到一幕殘劇,陶芳(老子的學生)倒在血泊中山洞裡的竹簡,老子用十二年寫的巨著已化為灰盡。老子決定入秦講學,83歲的老子身騎青牛,帶著徐甲向西方的秦國走去……函谷關周時軍事要地,守關將領名叫尹喜。尹喜自幼通曉陰陽,觀天達地,近來他靜觀天象,從東方有氤氤紫氣向西方而來,尹喜大喜,紫氣從東而來,必有聖賢之人要過函谷關,於是命手下兵士注意往來行人。公元前486年,徐甲牽著青牛,老子坐在青牛上到達函谷關。收下尹喜為徒。尹喜為老子建了一個說經台,召集函谷關的軍民聽老子傳道、講法。老子辭行,尹喜不舍,讓老子再住幾日。尹喜心生一法,不如讓師父將所講的大道寫出來,留於後世。經尹喜多次誠心邀請,老子同意了。於是老子提筆在竹簡上用了三天的時間完成了一部人類巨著《道德經》共五千字,分上經和下經,上經名為道經,下經名為德經。尹喜拿到老子寫的五千言後如獲至寶。老子告辭西行,尹喜率函谷關軍民跪送老子,看著老子騎著青牛的背影,尹喜大喊:「我代表函谷關的軍民,代表天下的百姓,感謝您了,感謝您留下了一部人類的巨著,這部巨著將是人類的指路明燈……」。

『捌』 誰知道中國道教老子的電影

目前老子傳記的電影沒有,老子思想的動畫片有,《老子》傳記的81集的電視劇,不久將出來了!

有蔡志忠的《老子說》1動畫片http://v.youku.com/v_playlist/f837314o1p1.html
有蔡志忠的《老子說》2動畫片http://v.youku.com/v_playlist/f837314o1p2.html
有蔡志忠的《老子》動畫片
http://v.youku.com/v_playlist/f837314o1p0.html
很經典,很有哲理!

大型系列《老子》電視劇情況

2010年元月21日,中華社會文化發展基金會副秘書長蔣曄,中國老子文化發展公益基金管委會副主任蘇清傑、勤政處處長康鈞凱,應大型電視連續劇《老子》總策劃王學新、中國風險投資協會秘書長、《老子》電視連續劇岀品人王迪、《老子》電視連續劇總音樂人熙道之邀,在北京芳群園《老子》劇組共同探討了《老子》的相關問題,並就《老子》電視劇的投資、老子影視城、老子文化博物館、老子文化國際研究院、中華道德文明園等方面的建設,達成了一致共識。

老子是我國春秋時期傑岀的思想家,是與蘇格拉底、柏拉圖比肩的全球哲學之父,是人類辯證思維的鼻祖。黑格爾說:「中國哲學中有一個特異的宗派,這派哲學及與哲學密切聯系的生活方式的發揮者是老子。」尼采也曾指出:「老子《道德經》像一個永不枯竭的井泉,滿載寶藏,放下汲桶,唾手可得。」英國科學家李約瑟更是贊揚有嘉:「越認識老子、越發相信老子學說的正確。」正因為此,前蘇聯漢學家李謝維奇說:「老子是世界的」。早在16世紀始,老子的《道德經》就被翻譯成了法文、德文、英文、日文、拉丁文等。據統計,到目前為止,可查到的各種外文版的《道德經》已有1千多種,總計5億冊之多。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統計,在世界文化名著中,譯成外國文字出版發行量最大的是《聖經》,其次就是《道德經》。全球最著名的《紐約時報》,還將《道德經》列為世界十大名著之首。在德國,幾乎每個家庭都備有一本德文版的《道德經》;在英國,一些青年以學習《道德經》為時尚;在日本,《道德經》成為企業管理者案頭藏書。美國著名學者蒲克明說:「老子《道德經》是未來大同世界家喻戶曉的一部書。1998年1月,諾貝爾獎巴黎宣言還指出:「二十一世紀世界科技、文化命題到2500年前的中國老子那裡去尋找。」

2008年7月,由世界和諧促進會、中國(香港)宗教協會、中國風險投資協會、金和泰道(北京)影視文化有限公司等,與海內外的相關慈善、影視、宗教、投資等機構共同發起,並邀請海內外專家、學者、政府官員、歷史學家、宗教領袖、影視專家、金融投資家共同參與發起成立電視劇《老子》籌委會。並把45集的大型電視連續劇《老子》作為一部重大題材的歷史正劇,再現2500多年前千古聖人老子平凡而傳奇的一生,以及其博大精深的道德文化思想。

《老子》電視連續劇由中國道教領袖、中國道教協會會長任法融和中國老子文化研究會主任胡孚琛教授任顧問。據國家信息中心聯機檢索後認定:以影視劇的形式將聖人老子弘揚於世,在人類影視史上尚屬首次。該劇以聖人老子一生的傳奇經歷,結合東周末時期亂世之爭兩條主線,從第一集「紫氣東來」到最後一集「道傳函谷」,以真實動人的故事展示老子漫長的一段人生歲月,老子曾與普通人一樣,有血有肉,有苦有樂,有情有義,有恩有怨,有平庸亦有傳奇……但最終他大徹大悟,超凡脫俗,成為聖賢!

《老子》電視連續劇將用漢語、英語、法語、德語、日語、韓語六種語言版本,面向全球發行。專家預測,大型電視劇《老子》將是一部極具文化價值與商業價值的影視巨片。在不久的將來,一部人類道德文明的巨片,一部中華歷史文化的巨片,一部道家經典文化的巨片,一部雅俗共賞的傳世巨片,一部極具商業價值的巨片,將展現在世人面前。

但如何還原老子生活的那個特定時代,一直是劇組主創人員為之頭痛的事。老子生活的年代,離我們相去甚遠,已有2500多年,當時的風貌,早已盪然無存。雖然中國電視劇導演工作委員會會長陳家林(作品:康熙王朝等)樂於「岀山」,陳道明、陳寶國、趙雅芝、周潤發、游本昌、六小齡童、姜文、葛優、焦晃、陸毅、劉燁、趙薇、孫儷等大腕明星也都願加盟,但場地難選,僅僅靠浙江橫店影視城等國內現有的影視拍攝基地,很難滿足《老子》電視劇的需要。而計劃投資1.2億元的拍攝經費,要建一個永久的老子影視基地,特別是能給後人留下集老子文化博物館、老子文化國際研究院、老子影視基地為一體的中華道德文明園等,顯然是杯水車薪。

記者曾探尋過中華道德文明園的構架:項目一,道德文化廣場,佔地面積333畝,由五朝風情古商業街、太極湖、環廊石雕群組成。項目二,中華五千年文明園,佔地面積300畝,以古建環形長廊、壁畫、雕塑形式展示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歷史文化。項目三,中華和諧文明園,佔地面積300畝,以浮雕牆形式展示中國從古至今的和諧思想、和諧人物、和諧文化。項目四,中華道德碑林,佔地面積300畝,以太極碑林的形式展示老子的道德思想及歷史人物對道德思想的感悟。項目五,中華太極城,佔地面積300畝,該區域建成後將成為中華道家文化交流基地、中華養生基地、中華功夫展示基地,展示2500多年來中國的道家文化。項目六,老子文化博物館,佔地面積150畝,以古建透明玻璃建築形式收集展示從古至今涉及老子文化的物品,包括書籍、圖片、畫冊、塑像、竹簡、物品等。項目七,老子文化書畫院,佔地面積150畝,以古建封閉建築形式展示從古至今涉及的老子文化書畫,同時作為新成立老子文化書畫院的活動場所,不定期舉辦筆會交流。項目八,五方老子巨型雕像,佔地面積399畝,建造33米高的五方老子巨型雕像。從五個方向可以看到不同神態的老子鍍金雕像。每個方向133米之外建造拜壇(該建築將入選世界吉尼斯記錄)。項目九,大型電視連續劇《老子》影視基地,佔地面積400畝,電視劇拍攝完成後作為永久性建築留存,並建立拍攝博物館,展示拍攝留存的各種道具及拍攝過程的圖片等。項目十,上善池環園水系,佔地面積300畝,電視劇拍攝基地前建造300畝上善池,上善池與園內環園水系隨形就勢相連。項目十一,隱山山脈,佔地面積300畝,隱山山脈在該園最北側,將挖太極湖、上善池的土用於隱山山脈建設。山上修亭、台、樓、閣及綠化。

如此宏大的規模,沒有三五十億人民幣的投資,要想給後人留下一個永久的中華道德文明園,要想將此道德文明園建成國內外遊客朝聖之旅的聖地,顯然是不可能的。

如何把風險投資和公益投資完美結合在一起,共同完成中華道德文明園的建設,是《老子》劇組面臨的一大難題。中華社會文化發展基金會副秘書長兼中國老子文化公益基金管委會副主任蔣曄,在座談中重點介紹了公益基金特有的政策優勢: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於企業等社會力量向中華社會文化發展基金會的公益救濟性捐贈稅前扣除問題的通知精神,企業等社會力量通過中華社會文化發展基金會對文化事業的捐贈,企業所得稅納稅人捐贈額在年度應納稅所得額12%以內的部分,可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予以扣除;個人所得稅納稅人捐贈額未超過申報的應納稅所得額30%的部分,可從其應納稅所得額中扣除。這樣,《老子》電視劇相關項目的建設,可以充分利用中國老子文化發展公益基金的平台,向全國甚至海外募集到更多資金,這無論是對《老子》電視劇的拍攝,還是對老子相關項目的建設,都將會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同時,也減少了風險投資的風投系數。

中國老子文化發展公益基金管委會副主任蘇清傑表示,考慮到中華道德文明園、老子文化博物館項目與中國老子文化發展公益基金推岀的包括老子博物館、老子文化長廊在內的老子文化主題公園項目大同小異,老子文化國際研究院和老子文化發展公益基金推岀的老子學院並無質的差別,完全可以把這些相同或相近的項目合在一起,以免重復建設。

基於共同的目標,全方位弘揚老子傳統文化,中國老子文化發展公益基金和《老子》電視劇岀品方當即便達成共識:雙方以合同的形式,簽定了長期的全方位合作協議。中國老子文化發展公益基金將按照國務院基金管理條例規定,管好用好各企事業單位和個人為《老子》電視劇及老子相關項目所捐贈的公益基金。

劇情簡介

春秋時期,周禮盛行,然天下大亂,國國相爭,禮儀實已盡喪。公元前571年,宋楚交戰,宋國司馬李舍帶兵出征,行前立軍令狀攜全家老小一同出征。一次攻城時,不料被楚軍一箭射中胸膛,當場而亡。宋軍敗退,李舍家眷在親兵的保護下擇路而逃,不料路途走錯,來到陳國地界,此時李舍夫人已懷有九個月身孕,突感腹中疼痛,人事不省,一行人就近找了一個村莊,安頓下來。

公元前570年陰歷二月十五日子時,李夫人在陳國相邑曲仁里生下一子,嬰兒誕生的鶴發童顏,長耳大目,相貌異常,李舍父親給其取名為李耳,字伯陽。 童年李耳,天姿聰慧,靜思好學。李耳8歲拜商容為師, 同村的巫師因李家是外鄉而來,又未對他上供,一直耿耿於懷,多次加害李耳。 第二年秋天曲仁里發生了水災,村裡死人無數。巫師這回找到了借口,講就是因為去年李耳壞了祭祀的規矩,上天才降罪,於是要用火燒死李耳,全村人才能解救。 緊急時刻一個老者將李耳救下。老子拜老者(本元真人)為師,學習三年。學到了在商容老師那裡解答不了的問題。更明白了天地萬物,動植眾生的先天之本,原始之性,人本無善無惡,因被後天慾望所染才使人迷失本性,等等…… 李耳與本元真人學習三年。。

公元前550年,春節將至,李耳的爺爺讓李耳進城采購年貨,辰一也想同去。 正是在此次進城購年貨的途中,彼此暗戀已久的李耳與辰一互相道出了愛慕之情,並互相承諾將攜手到老。 沒想到過年後,族長到李耳家給李耳提親,是一個富戶人家,李耳的爺爺同意了,李耳堅決不從,李耳的爺爺講:你不聽話,我就撞死。李耳為了爺爺無奈只得答應。辰一聽到這個消息悲痛萬分,辰一的父母心裡也很難受。 一年多以後,李耳的兒子誕生了,取名為李宗。 公元前547年,24歲的李耳按本元真人的指導,准備去魯國太乙山尋師求學。李耳獨自一人辭別家人,踏上了去魯國求學之路。 在去魯國的路上,李耳被吳國土匪抓走,幾經周折險些被吳國土匪所殺,幸有一個叫五顯的人殺死十幾個土匪,所抓的幾十人才獲得逃生的機會。 李耳到了太乙山後找到了紫真真人並拜師學習六年。在紫真真人這里李耳得到了更大的收獲,並悟出天地人倫的根本之道。

公元前540年李耳拜別紫真真人,在魯國第一次見到了14歲的孔子。 回到曲仁里,哪知在李耳走的這幾年裡,家裡發生了重大的變故。爺爺去世了,吳國的斯愚到李耳家將其表叔、嬸殺死,並要霸佔李耳的妻子婷陽,婷陽不從,投井自盡了。 公元前535年,此時的李耳已明曉天地之理,人倫之道,在曲仁里開始講道,名氣越來越大。 李耳傳道講學之事傳到周天子的耳中,周天子派人到曲仁里召見李耳進朝,周天子想親自聽一聽李耳的高論。 李耳見了周天子景王,向周景王講了治國、治軍、治天下之道,老子對周景王說:一個國家的君王若能提倡以和諧社會治國,這才是明君,是老百姓愛戴的君王。景王大喜,封李耳為柱下史,同時封李耳為周守藏史。 一日,魯國孔子來訪,聽完李耳的一席話後,孔子決定拜老子為師。孔子回魯國後,弟子問老子其人,孔子說:其為龍耶!

公元前520年,周景王駕崩,周王室大亂,姬朝(王子朝)與姬猛,互相殘殺,持續10年之久,最後相敗俱傷,姬猛繼位成為周天子。

公元前510年,61歲的李耳看到王室之爭天下大亂,於是辭官,准備繼續傳道。

公元前500年71歲的李耳隱居於上陽山中,他要完成一個歷史巨著,將一生所學所悟寫成書傳於後世。 老子在上陽山隱居十二年,十二年時間,老子寫了大量的著作,存放在上陽山山洞中。

公元前488年秋,83歲的老子突然看到他的住處方向濃煙滾滾,火光沖天,老子趕忙向住處奔去,到了住處看到一幕殘劇,陶芳(老子的學生)倒在血泊中山洞裡的竹簡,老子用十二年寫的巨著已化為灰盡。 老子決定入秦講學,83歲的老子身騎青牛,帶著徐甲向西方的秦國走去…… 函谷關周時軍事要地,守關將領名叫尹喜。 尹喜自幼通曉陰陽,觀天達地,近來他靜觀天象,從東方有氤氤紫氣向西方而來,尹喜大喜,紫氣從東而來,必有聖賢之人要過函谷關,於是命手下兵士注意往來行人。

公元前486年,徐甲牽著青牛,老子坐在青牛上到達函谷關。收下尹喜為徒。尹喜為老子建了一個說經台,召集函谷關的軍民聽老子傳道、講法。老子辭行,尹喜不舍,讓老子再住幾日。尹喜心生一法,不如讓師父將所講的大道寫出來,留於後世。經尹喜多次誠心邀請,老子同意了。於是老子提筆在竹簡上用了三天的時間完成了一部人類巨著《道德經》共五千字,分上經和下經,上經名為道經,下經名為德經。

尹喜拿到老子寫的五千言後如獲至寶。 老子告辭西行,尹喜率函谷關軍民跪送老子,看著老子騎著青牛的背影,尹喜大喊:「我代表函谷關的軍民,代表天下的百姓,感謝您了,感謝您留下了一部人類的巨著,這部巨著將是人類的指路明燈……」。

『玖』 假面騎士電王的桃塔羅斯的老子參上的日文怎麼拼寫

俺(おれ)、參上(さんじょう)

『拾』 老子 孔子 孟子 荀子 莊子 墨子 日語怎麼說 請教 謝謝

子是古代對有學問的人的尊稱,不是名字,孔子按現在的說法可能會是孔教授孔博士之類的稱呼,是一種學問的象徵。

熱點內容
東奧中級經濟法第二章 發布:2024-11-02 12:31:58 瀏覽:453
法治文化手抄報內容 發布:2024-11-02 12:03:19 瀏覽:333
2016期貨法律法規重點 發布:2024-11-02 11:41:03 瀏覽:376
教育政策法規填空題 發布:2024-11-02 10:43:02 瀏覽:1
美女刑法視頻 發布:2024-11-02 10:11:34 瀏覽:870
合同法探親假 發布:2024-11-02 08:26:53 瀏覽:979
司法部疫情令 發布:2024-11-02 08:26:50 瀏覽:885
立法是誰做的 發布:2024-11-02 06:47:11 瀏覽:354
簡述我國商法的淵源 發布:2024-11-02 06:32:02 瀏覽:948
按勞動法休息日加班12小時怎麼算 發布:2024-11-02 06:21:00 瀏覽: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