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課程論
Ⅰ 小學品德與社會新課程標准
123
Ⅱ 對思想品德課有什麼期待和建議
思想品德課大都是針對孩子上,這個時候孩子們的人生觀,價值觀等都還未正確樹立,所以建議多講實際生活中的例子,讓書本的知識在生活中再現,這樣學得有用,也就「學以致用」。
針對各自生活范圍內的事情,讓孩子親身參加類似社區服務等的活動,讓其身體力行,這樣的思想品德課估計會受歡迎。具體如下:
一、存在的問題
1、教學理念還需進一步轉變。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⑴學生的參與還處於簡單的層面上,有效程度還很不夠。這主要體現在課堂中學生思維的參與不夠,他們所回答的還是去書本中找到的答案,而不是他們自己領悟到的、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出來的。
⑵觀點和結論的得出,還是由教師講授,學生接受,學生的學習方式沒有得到真正地轉變,說教色彩仍很濃。教學仍處於教教材的層面上,創造性勞動少。課堂上過於追求標準的答案,學生富有個性的見解得不到充分地肯定。
2、備課上還應多下功夫,具體表現在以下方面:
對教材的鑽研不夠。主要體現在教學的重點處理不到位,三維目標得不到落實。問題的設計隨意性較強,思考性和開放性差。對課程的資源開發不夠,特別是不能很好地利用學生的生活實際方面的資源。
不注意引導學生利用日常生活中看到的、經歷的或自己從各種媒體中獲得的實例來談,而是空談書中的觀點或是照搬書中的材料,使教學內容變得抽象、枯燥。給學生提供的信息過少,學生的思路不能得到拓展。
3、教師的課堂應變能力還需進一步提高
開放的課堂需要教師根據課堂上的情況隨時地調整自己的教學行為,而目前絕大多數教師仍是按照預設的教學步驟操作,而不能根據學生的表現調整教學,靈活性差。
4、一些教師在教材的使用上存在問題
這一點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有的教師就教材講教材,把教學內容變成簡單的問題,讓學生到教材中直接尋找答案,不注意挖掘課程資源,不能活用教材;二是有的教師在教學中拋開教材,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目標得不到落實。
5、忽視對學生的問題意識的培養
古人雲:「學貴有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開發學生的潛能,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必須從小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而絕大多數課堂中,問題多是由教師提出的,基本上是教師以一個一個的問題牽著學生走,學生基本上還是處於被動的學習狀態。
6、忽視主題探究活動
思想品德新教材一個顯著的變化是在單元標題之下設「主題探究」活動。以主題統領單元的主要內容,安排任務型、課題式的「長作業」,使之貫穿單元教學的全過程。但由於受傳統應試教育思想的影響及思想上的顧慮。
及開展主題探究活動受各種條件的限制等原因,所有老師對主題探究活動都不重視,極大地影響了對學生探究能力、實踐能力、搜集與處理信息能力及合作能力的培養。
7、重教材輕課標
8、對內容和活動的關系處理不當
思想品德新教材的呈現方式及課程理念要求我們在教學中做到內容活動化,要求教師根據教學內容創設活動情境讓學生在活動中感悟,在活動中體驗提升。一些教師在教學中也有意識地嘗試了活動教學的方法,設計上有的活動不能為內容服務,活動的目的不明確而且活動後缺少思考和提升。
二、針對以上問題提出的幾點建議
1、加強對新課程理論和本學科課程標準的學習
針對目前政治課教學的現狀,我認為之所以課堂存在不同程度的包辦代替的現象、追求標准答案和教教材這些問題主要原因是教師還是受傳統教學思想影響,對新的教學思想沒有消化理解或曲解,所以要徹底轉變這種現狀,首要的是進一步加強對新的課程理論的學習。
特別是加強對新課程的基本理念、教師角色、課程理論等方面理論的學習,進一步轉變教學思想和教學行為,在此基礎上,加強新的思想品德課程標準的學習,深入理解學科新理念和標准中關於教學建議的部分。並把新的教育思想轉化為課堂教學中的自覺行為。
2、鑽研教材並創造性地使用教材
在備課中首先要認真鑽研教材,深入理解教材的編寫意圖、教材的編排體系等,其次要認真挖掘教材與學生生活、社會生活中的學科課程資源,注意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學校實際及教師實際出發,選准切入點和落腳點,做到創造性地使用教材。
3、注意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和質疑精神
首先是要給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教學氛圍,為學生提供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的機會,同時還要鼓勵學生大膽質疑問難,並且引導學生學會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4、加強課後反思,進一步提高教學監控能力和教學的靈活性
5、平時注重材料的搜集和積累,引導學生關注生活,學會積累和運用,同時還要有意識地培養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
6、進一步改變教學方式,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特別是要提高根據教學內容設計活動的能力,設計中要做到:以活動為載體,內容為依據,活動為內容服務。
7、認識主題探究活動的意義,精心策劃,開展好每一單元的主題探究活動。教師可在單元學習前布置長作業,也可把活動穿插到教學中,或是利用單獨的時間給學生創造展示的機會,通過主題探究活動,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探究能力、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
摘要 時政點評題的設置符合時代發展要求,體現學科特色
Ⅳ 朱熹的課程理論是什麼。
1、理學思想
理學又稱道學,是以研究儒家經典的義理為宗旨的學說,即所謂義理之學。
在宋朝,學術上造詣最深、影響最大的是朱熹。他總結了以往的思想,尤其是宋代理學思想,建立了龐大的理學體系,成為宋代理學之大成,其功績為後世所稱道,其思想被尊奉為官學,而其本身則與孔子聖人並提,稱為「朱子「。
在元朝、明朝、清朝三代,一直是封建統治階級的官方哲學,標志著封建社會更趨完備的意識形態。元朝皇慶二年(1313年)復科舉,詔定以朱熹《四書章句集注》為標准取士,朱學定為科場程式。明洪武二年(1369年),科舉以朱熹等「傳注為宗」。
2、理氣論
朱熹的哲學體系以程顥兄弟的理本論為基礎,並吸取周敦頤太極說、張載的氣本論以及佛教、道教的思想而形成。這一體系的核心范疇是「理」,或稱「道」、「太極」。朱熹所謂的理,有幾方面互相聯系的含義。
理是先於自然現象和社會現象的形而上者。他認為理比氣更根本,邏輯上理先於氣;同時,氣有變化的能動性,理不能離開氣。他認為萬物各有其理,而萬物之理終歸一,這就是「太極」。/3、格物致知論。
3、格物致知
「格物致知」出於《大學》「致知在格物」一語,原無認識論意義,基本上是講對一般道德的體認。明確從認識論的意義上解釋「格物」的第一個人是程頤。他說:「格猶窮也,物猶理也。猶日窮其理而已矣。」(《二程遺書》)朱熹繼承了二程的說法,並建立了更系統的格物窮理說。
4、人性二元論
在人性問題上,朱熹直接繼承了張載和二程的思想。張載把人性分為「天地之性」和「氣質之性」兩種,認為人性的善惡是稟氣不同所造成的。朱熹對此說十分贊賞,認為這個思想「有功於聖門,有補於後學」,「發明千古聖人之意,甚為有功。」
(4)道德課程論擴展閱讀:
朱熹的影響深遠,最廣為人知的是「程朱理學」:
「理學」在中國古代又稱義理之學或道學,其創始人為北宋的周敦頤、邵雍及張載。繼後有程顥和程頤等人繼續發展,最終由南宋朱熹集其大成,因此這種理學常被稱為「程朱理學」,在元朝及其後的朝代中均為國家的官方思想。研究理學的學者稱為「理學家」。
細分來講,陸王與理學有所差異萬不可混為一談。魏晉南北朝玄學盛行,在唐代道、佛思想盛行,儒家思想不再獨尊於一家。但是南宋的朱熹卻完成了新儒學的改革。
朱熹的深刻之處在於,把孔孟置於正宗,同時又把董仲舒陰陽五行,把張載、周敦頤、二程的觀點,以及佛教的滅欲觀和道家的哲學與思辨精神,加以整理,小心而細致地構造出內容精深的新儒學體系。儒學在世界觀、方法論上的短處被克服了。
這使佛、道等學說再也不會動搖它了。宋以後七百年間,《近思錄》、《四書或問》、《四書章句集注》一直被奉為正統,與宗法體制十分的適應。
Ⅳ 道德與法治課程標準是什麼
如下圖所示。
思想道德與法治是由復旦大學建設的慕課、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該課程於2015年春季首次在智慧樹網平台開課,授課教師為高國希、陳大文、潘偉傑、陳果等。據2021年8月智慧樹網顯示,該課程已運行14學期,累計選課77.56萬人,累計學校462所,累計互動322.63萬次 。
該課程共六章,主要針對大學生成長過程中面臨的思想道德和法律問題,開展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道德觀、法治觀教育,來引導大學生提高思想道德素質和法治素養,成長為自覺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思想道德與法治課程(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是一門融思想性、政治性、科學性、理論性、實踐性於一體的思想政治理論課程。該課程共六章,緒章主要讓學生們做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第一章以「怎樣才能不虛度人生」為問題,使大學生要學會在科學理論指導下樹立正確的人生觀;第二章主要讓學生們追求遠大理想、堅定崇高信念,這是大學生健康成長、成就事業、開創未來的精神支柱和前進動力。
Ⅵ 品德生活(社會)課程的基本理念有哪些
品德生活(社會)作為課程改革新設置的小學階段綜合課程,力圖體現以下基本理念:一、品德培養回歸生活 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中,小學低年段將品德課與生活綜合設置「品德與生活」課;在中高年級將品德課與社會課綜合設置「品德與社會」課。這是一項重大的課程改革舉措,此項舉措的最主要意義就是:通過課程的綜合將為小學生開辟一條通向他們生活的渠道,使他們在生活的內在聯系中獲得整體的發展,特別是有利於他們的品德與社會性發展。 道德存在於人的整體、整個生活,不會有脫離生活的道德。人們是為了生活(社會生活)而改善、提升社會的道德,培養、發展個體的品德,並不是為了道德而道德,同樣,社會道德和個體品德的提高與發展也只有通過他們自己的生活。脫離生活的道德和品德必將使這種道德抽象化、客體化,脫離了生活去培養人的品德也必將使這種培養因為失去了生活的依託和生活的確證而流於虛空、形式、無效。總之,品德的培養所遵循的應當是一種生活的邏輯,而不是一種純學科的邏輯。品德課與生活課的綜合,品德課與社會課的綜合就意味著人的品德與人的生活(社會生活)的內在聯系。因為生活本身是綜合的,綜合課程的設置也就是要使學生在課程學習中找到一條通向生活(社會生活)的道路。 「品德與生活」課程標準的設計是:以兒童四個方面的生活:健康安全的生活、愉快積極的生活、負責任有愛心的生活、動腦筋有創意的生活為課程的基本框架來確定課程的目標和內容標准。 「品德與社會」課程標准則是以「我在成長」、「我與家庭」、「我與學校」、「我的家鄉(社區)」、「我是中國人」、「走進世界」等六大主題,也即是按兒童逐步擴大的生活領域為課程框架來確定目標和內容標準的。 課程設計努力將各種教育融合起來進行。「品德與生活」是將品德教育、生活教育、社會文化、科學教育進行有機整合;「品德與社會」是將品德、行為規范、法制、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國情、歷史與文化、地理環境等教育有機融合。二、關注兒童的現實生活 教育要回歸生活,我們重視生活的教育價值,其中特別關注是兒童正在進行中的現實生活。這也是兩門課程標准共同追求的一個基本理念。 兒童有他們自身與成人不同的生活需要與特點,不從這種需要與特點出發,教育幾乎成為不可能,教育只有關注兒童的現實生活,才能做到有效、有針對性。我們認為關注兒童的現實生活是教育的必要手段,但這還不是這種關注的根本。 這種關注的更重要意義還在於:一方面,學校教育無可否認地要為學生的未來生活做准備,另一方面,我們的教育,我們的課程更要重視、關注怎樣去改善、促進兒童正在進行中的生活。我們爭取通過本門課程的實施讓兒童學會營造一種屬於他們自己的健康、積極、快樂、負責、有愛心、有創意、肯動腦的生活。在標准中的課程理念、目標、內容等方面所呈現出來的課程文化是一種兒童文化,它富有「童心」、「童趣」,是兒童所喜歡、所需要的,力求做到從兒童自己的世界出發,用自己的眼睛觀察社會,用自己的心靈感受世界,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會。我們所倡導的課程生活是一種快樂的、積極的、有意義的生活,促進他們在這種生活中發展,在發展生活。 我們關注兒童的現實生活也並不排除為他們的未來生活做准備,只是我們認為沒有兒童的今天,對明天的追求就會落空,不能為明天而犧牲今天。 課程以兒童現實生活為基礎,但它不是學生生活的簡單翻版。課程的教育意義在於它要高於生活,所設置的內容是兒童生活的錘煉。重視現實生活經驗並不意味著排除間接經驗和知識的學習。人要生活就不能排除間接經驗的獲得。標准對兒童應具有的相關知識也作了精心的考慮。三、積極引導兒童的發展 以兒童自己生活為課程基礎,體現了課程指導思想對兒童的尊重。尊重兒童不僅是有效教育的必要條件,應當說這也是教育的本質觀點。但是,尊重兒童也決不是對兒童聽之任之。兒童作為發展中的人,他們自身具有受教育、接受引導的需要。教育者在引導兒童方面負有道義上的責任,尊重兒童必定內在地包含了對兒童的引導。因為兒童只有在教育引導下才能不斷發展和提高,使他們的價值不斷得到提升。設置一門課程就體現了這種引導。本課程所涉及的兒童與自然、兒童與社會、兒童與自我等諸多關系,都需要通過正確引導而達到對自然的認識、對社會的准確理解、對自我的合理把握;他們各方面的情感與態度、行為與習慣、知識與技能,也需要按一定的目標去積極引導。 特別強調的是課程在品德教育方面的引導作用。品德教育是一種價值教育,在一個價值多元化的社會中,我們要引導兒童在多元價值中做出正確的、合理的選擇,決不是「干什麼都行」、「做什麼都容許」的片面相對主義。為此課程所追求的不僅是針對性、有效性,而且是具有明確的方向性。我們認為積極的、正確的價值引導,必定是一方面建立在對當今社會對個體發展需求的領悟上,同時也必定是建立在對當今少年兒童內心世界所存在的期待、願望的關註上。只有這樣的引導才是正確有效的引導。課程努力在積極引導與尊重兒童的內在結合上走出有當代社會主義中國特色的品德教育之路。它既揚棄傳統教育不尊重兒童、不從兒童實際出發的強行灌輸和機械行為約束的做法,同時也決不走當代西方道德教育中存在的那種否定價值引導,要求教育者在價值教育中持價值中立的價值相對主義之路。四、情感、態度、行為習慣、知識技能培養的內在統一 當今學生都是一個具有完整生命表現的人,面對他們參與的生活世界,他們的生命表現既有認知,也有情感、意志和行為。在現實生活中這種種因素也總是在交互作用中同時發生、同時作用於生活。當一個兒童遭遇到生活中某個事件、某個人時,他不僅在感知認知:這是一件什麼事?這是一個什麼人?同時也會產生這是件好事還是壞事、這人是好人還是壞人的問題。隨之而萌發相應的情意、態度,然後是一定的行為。但在以往的課程中往往割裂了人的各種心理因素,或是片面強調認知,割裂了它與情感、態度的聯結,在課程教學中只有認知而無體驗;或是片面強調行為習慣的養成,分離其與一定認知、情感傾向之間的關系。進入課程學習之中本應具有完整生命表現、心理結構的人往往被人為肢解,學生作為一個人未能完整的進入課程學習過程。學習的結果當然也不可能是完整人的發展。課程呈現在學生面前的世界也是一個事實世界與價值意義世界二元對立的世界。 新的課程標准力求使學習過程成為完整生命投入的過程,成為完整心理結構參與的過程。學習的過程不僅要經受認知的挑戰,從中獲得理智上的滿足,同樣在情感、心靈的充盈中獲得精神的體驗。學習的結果不僅是知識的獲得、認知水平的提高,就本門課程的性質而言,尤其關注正確態度、價值觀的形成、行為規范的養成,使他們既學會做人,又學會做事,在做事中學做人,在做人的關照下學做事。五、倡導自主、探索性學習 課程所設計的活動或主題,大量都是需要兒童作為主體參與其中的,要他們自己「動手動腦」去做、去探索、去得出結論。學習過程是兒童用參與「調查」、「實驗」、「探索」、「討論」、「服務」、「辨別」、「創造」、「表現」等多種方式去感受、體驗、領悟與表達的過程。 按照標準的要求編寫理想的教材應當是一種能夠與學習者進行「對話」的文本,要把學生的生活世界、直接經驗、感知體驗作為重要的教學資源。倡導自主、探索性學習也不是排斥接受性學習,兩種學習方式應當相互滲透,面對不同的教學主題做出合理選擇。
Ⅶ 課程論的簡介
前言
第一章 課程的領域
課程研究的取向
課程的定義
課程的基礎
課程的范圍
理論與實踐
課程工作者的角色
小結
第一部分 課程的基礎
第二章 課程的哲學基礎
哲學與課程
主要的哲學觀點
教育哲學觀
小結
第三章 課程的歷史基礎
殖民地時期(1642—1776)
美國建國時期(1776—1850)
19世紀歐洲的教育家
普及教育崛起的時期(1820—1920)
過渡時期(1893—1918)
課程作為一個研究領域的
誕生(1918—1949) 小結
第四章 課程的心理學基礎
行為主義
認知主義心理學
現象學和人本主義心理學
小結
第五章 課程的社會基礎
社會、教育和學校
後現代家庭
道德教育
學校會製造差異嗎
學習和成就(1980—1990)
小結
第二部分 課程的原理
第六章 課程設計 設計的成分
設計課程需要考慮的基本維度
具有代表性的課程設計模式
小結
第七章 課程開發
技術一科學取向
非技術一非科學取向
課程開發的幾個階段
課程開發的參與者
小結
第八章 課程實施
實施的本質
實施過程中的漸變過程
課程實施模式
關鍵角色
小結
第九章 課程評價
評價的本質和目的
評價的取向
評價模式
評價的步驟
考試
選擇性評價
評價中的人為因素
評價中的關鍵角色
小結
第三部分 課程的問題
第十章 課程領域的問題和發展趨勢
改造教育
教育政治學和教育社會學
道德教育
學術標准和考試
技術、媒體和課程
小結
人名索引
主題索引
……
Ⅷ 簡述赫爾巴特主義課程理論的基本內容
興趣與課程要注重興趣與課程外接刺激的注意關注,期望分類將課程分為經驗的課程,經驗的課程分經驗的思辨的審美的課程,同行的課程,包括同行的課程,收費的課程,宗教的課程,驚艷的課程內容選擇要與經驗一致,教材要有直觀的成分,同腳論注重學生已有的心理基礎,將教材從熟悉教材過渡到不熟悉的教材。要遵循相關集中的原則,要尊重文化資源理論,文化紀元理論是設計課程的基礎。
Ⅸ 道德進步主義
主要觀點:進步主義教育思潮的代表人物是美國的實用主義教育家杜威。杜威的進步主義教育思想體系博大精深,論證審慎周密,反映了美國資本主義工業化和民主化的必然要求。進步主義教育雖然受到杜威經驗自然主義哲學的影響,但是,作為一種教育理論與實踐,不同的進步主義者在教育各個方面的觀點並不一致,而且,在進步主義教育發展的不同階段,其側重點也不盡同。 進步主義的基本主張如下: 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長,教育即經驗的改造。杜威主張教育為當下的生活服務,由於生活是個發展過程,生長過程,所以教育也是生長,這是從教育的縱向說的;而從生活的橫向來說,則是人與環境的相互作用。教育實際上是經驗的改造或改組,促進學生形成更新、更好的經驗。教育所有的社會成員,發展個人的首創精神和適應能力,必須把生長作為一切成員的理想標准。 教育課程論進步主義認為,傳統的以成人為中心,以學科為中心的課程是不可取的,而應代之以兒童的活動為中心的課程。此外,課程的組織應該心理學化。杜威以其經驗論哲學為基礎,提出了「做中學」和「從經驗中學」的課程理論。強調教法與教材的統一,強調目的與活動的統一,主張在問題中學習。他認為,教學的任務不僅在於教給學生科學的結論,更重要的是要促進並激發學生的思維,使他們掌握發現真理、解決問題的科學方法。課程必須與兒童的生活相溝通,以兒童為出發點、為中心、為目的。課程的內容不能超出兒童的經驗和生活范圍,課程要考慮兒童的興趣和需要。衡量課程的標準是能否促進兒童的生長和發展。根據兒童中心的思想,他提出了自己的課程主張: 1他認為兒童是起點,課程是終點,只要把教材引入兒童生活,讓兒童直接去體驗,就能把兩者連接起來,使兒童從起點走向終點。 2、學校科目相互聯系的中心點是兒童本身的社會活動。 教學方法論。在對教學方法的研究與探討上,杜威非常關注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和訓練,他要求學生必須掌握科學思維的方法。以杜威為代表的進步主義教育家十分推崇這種從做中學或從經驗中學的教學方法。這種方法強調教學必須考慮兒童本性發展的特點,必須考慮兒童的接受能力和個別差異,教學必須考慮兒童的興趣和需要,使兒童積極、主動的學習。 教育目的論。杜威提出教育無目的論,教育的目的在過程之中,而不是在過程之外。活動的自身便是達到目的的手段,這樣的活動才是真實的、生動的、變幻無窮的,有意義的。反之,如果目的在過程之外,即目的是外部強加的,那麼活動自身便不能成為達到目的的手段,這樣的活動便不能在特定的情況下激發智慧,是盲目的、機械的、有害的。 道德教育論強調道德教育所要解決的根本問題就是協調個人與社會的關系問題,杜威指出, 一切教育的根本問題」是協調個人和社會的關系。在道德教育過程中,杜威反對空洞的道德說教,主張道德教育必須給兒童健康成長的社會環境。他認為教育的道德性和社會性是相通的,因此, 加強道德教育的根本舉措在於給學生提供社會性的條件。 民主、自由與教育。進步主義教育對傳統教育的批判集中到一代女,就是:傳統教育的實質是權威主義的,缺乏民主和自由。 所以,進步主義各項主張的精髓,就是它的所謂的民主與自由的精神。進步主義者認為,民主、自由與教育是三位一體的 進步主義教育是20世紀上半期盛行於美國的一種教育哲學思潮,對當時的美國學校教育產生相當大的影響。起源自反對傳統教育的形式主義。代表人物有帕克爾,杜威等。主要的理論和方法有前期的帕克的昆西教學法,約翰遜的有機教育學校,沃特的葛雷制和後期的以兒童中心取向的帕克赫斯特的道爾頓制,華虛朋的文納特卡計劃及社會中心取向的教育理論和實驗等。主要觀點有以兒童為中心的學生觀,以生活為內容的課程觀,以解決問題為方法的教學觀,淡化權威意識的教師觀,強調合作精神的學校觀。進步主義教育運動極其思想是美國教育界對美國社會現代化過程中的一系列重大變革所引發的挑戰的回應,是現代城市工業文明條件下改革美國教育的一種廣泛努力和改革方面的選擇。 主要理論與實驗 進步主義教育運動在發展過程中有著眾多的代表人物,進行了眾多的教育實驗,因此形成了一些主要教育理論,這些理論有著共同的特徵,但也有著相當明顯的差別。 後期的教育理論與實驗 後期因為在教育觀點上的分歧,教育理論與實驗也出現了不同的取向,其中最為主要的是兒童中心取向和社會中心取向。 1.以兒童中心取向的教育理論和實驗 (1)帕克赫斯特的道爾頓制 道爾頓制是一種強調個別差異和個性發展的個別教學的組織制度,注重使教和學兩方面活動協調一致。要允許學生自由學習,根據自己的需要安排學習,預算時間,養成獨立學習和工作的能力。同時,還要注重師生之間和生生之間的合作,培養學生的社會意識。在道爾頓學校里,廢除了課堂教學,廢除課程表和年紀制,實行公約或合同式學習。教師必須以書面形式把制定作業明確的去頂襲來,並根絕不同學科和學生的不同特點進行安排,還必須充分考慮到每一個學生的特殊需要和愛好。學生以合同形式認領學習任務,在指定作業要求的范圍內按照自己能力和興趣,自由分配時間,自由確定學習的進度。實驗室是學生學習的場所。與以往的教師不同,它是按照學科劃分的綜合場所,配備教師指導學生,學生可以自由進出。表格法用於記錄學生完成指定作業的情況,以幫助學生考察學習進度,掌握實踐。道爾頓制有三個原則,分別是自由、合作和個性原則,因此它不僅僅是教學改革,而且是一個基於兒童中心傾向的,試圖達到多方面目的的教育實驗。 (2)華虛朋的文納特卡計劃 文納特卡計劃的目的就是發展每個兒童的創造性與社會意識,幫助每個兒童得到全面和完善的發展。文納特卡計劃主要有五個步驟。一是針對每一個兒童的特殊情況,制定個別訓練的特殊目標和標准。而是進行全面的診斷測驗,以明確兒童的能力。三是編寫兒童自我學習與自我訂正的教材。四是學習進度個別化。五是集體活動和創造活動。文納特卡計劃反映了兒童中心的基本取向,但它更強調基本知識和技能在兒童個性發展中的作用,突出培養了兒童自我教育能力和社會意識,實現了個別教學與智力測驗、表現主義與社會目標的有機結合。 2.社會中心取向的教育理論和實驗 社會中心取向的教育理論和實驗中比較著名是拉格的社會課程。實驗的首要任務是從認知和社會問題兩個方面確立選擇編制課程的原則。一是從公認的有重要影響的社會科學家的著作中找出所使用的重要概念,分析這些概念使用的頻率和重要性。第二是從當代社會重大問題中找出一些中心論題。在上述兩方面工作的基礎上,用概念、問題和議題建立社會學科的框架。基本思路是圍繞中心議題,議題進一步展開為問題,在此基礎上,運用概念對問題進行分析研究。在這個框架中,從各社會科學分支廣泛搜集事實、材料。這樣就形成了單元式的社會學科教材。從形式上看,拉格的社會課程是單元課程,是問題中心課程,是兒童中心課程,但是在實質上又非常注重概念和思路的形成,以學生對社會的了解和正確理解為目標。因此,它兼顧了兒童中心和社會中心,兼顧了兒童和知識,兼顧了知識的更新和知識的結構。 進步主義教育運動特點折疊編輯本段 美國的進步主義教育運動從19世紀末興起。到20世紀中葉結束,在近70年的發展歷程中,形成了以下一些基本特點。 民主性折疊 進步主義教育運動強調以兒童為中心,要求發展兒童的主動性和創造性。杜威依據詹姆士的機能主義心理學提出,教育的任務就是要根據兒童本能生長的不同階段供給他適當的材料,促進本能的表現與發展。因此,教育應該是主動的,應該與兒童的興趣相聯系。強調教育要以兒童為中心,自然就要淡化教學過程中教師的權威意識。進步主義教育理論反對傳統教育中教師所具有的那種專斷性的主導作用,認為那種由上級的權威者把所必須接受的東西傳給下級的接受者形成的教育體制,不是教育,而是灌輸、宣傳。教師的職務僅僅是依據較多的經驗和較成熟的學識來決定怎樣使兒童得到生活的訓練。因此,在進步主義教育家們看來,教師的「權威」只能體現在他的「經驗」和「學識上。強調「兒童中心」論,反對教師的權威,不僅適應了美國社會轉型的歷史要求,也培養了學生的民主意識,使進步主義教育運動呈現出鮮明的民主性特點。 多元性折疊 進步主義教育運動的多元性是美國工業化發展的必然產物,「它首先源於社會各界對於教育的多種需要:城市各種福利組織需要『社會教育』,商業和勞工界需要『職業教育』,而標新立異的教師則需要『一種教學過程的新技藝』,因而,也就隨之源於進步教育工作者對於這些不同需要所作的不同理解和反應。」美國教育家克雷明對於運動的多元性,曾指出:「進步主義教育運動的全部歷史技藝意味著對於不同的人來說,是不同的事情;而這種種差異,只能被具有明顯多樣性的美國教育所包容。」進步主義教育運動的多元性也意味著運動中教育改革與實驗形式的多元性。表現為指導思想的多元性,理論基礎的多元性,不同文化背景與思想來源的進步主義教育家,以及運動形式的多元性等等。運動的這種多元性特點,一方面使進步主義教育運動無論在理論與實踐上都取得了豐碩的成果,但另一方面也是運動結束的一個重要的原因。 實用性折疊 美國教育的實用性起源於殖民地時代,進步主義教育運動在發展過程中也繼承並發揚了這一特點。進步主義教育的理論家主張通過「解決問題」進行學習,而不是灌輸教材。進步主義教育認為傳統的學習基本上是在接受知識,這種學習是無用的。進步主義教育認為要使知識有意義的話,那我們必須要用知識來做某事。因此,進步主義教育的理論家主張「從做中學」。進步主義教育的理論奠基人杜威就尤其強調教育的培養目的,就在於使有個性的人適應社會。進步主義教育運動的實用性還體現在運動的目的上,如前所述,進步主義教育運動是在現代城市一工業文明的條件下,從根本上改革美國學校教育制度,進而最大限度地解放兒童,使兒童真正得到自由的發展。也就是說,運動要努力使教育適應美國社會對教育改革的要求,教育要為社會發展服務。正是在這一點上,運動的實用性特點表現得極其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