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德清
❶ 哪位親有葉曼先生講道德經的講義啊!!
你可以把你前十章發給我么?[email protected]
謝謝了啊
❷ 女朋友天天看道德經,該不該分手
這個分手的理由有點太過牽強了吧!道德經是一部非常有內含的經典,流傳了千百年,但是,人者見仁,智者見智,所以,不知道你反對的理由是什麼。我覺得你應該好好的看看,裡面有什麼。
❸ 求《道德經》版本,那個網上買的好,我要原本1
道德經本來有古人作注的王弼本和河上公本等,後來出土文物中發現了兩個版本,被稱為帛書本和郭店本。
強烈推薦陳鼓應的《老子注釋與評介》(中華書局——最權威的啊),裡面內容很全面:老子思想簡介、原文、主要句子詞語、原文翻譯和評介、老子的校定全文、參考書目…羅列的上面各位提到的那些作注的內容…豎版繁體非常有感覺…完全能用來自學(這也是我們老子課程專業課的用書,我學過很不錯的——大學里都用的這個,非常好的)
也很便宜,才38塊錢。
❹ 葉曼居士講解-道德經第一講里談到的是「山法師"
是憨山大師,名德清,字澄印,號憨山,明代四大高僧之一。
祝吉祥如意
南無葯師琉璃光如來
❺ 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什麼意思
這句話目前有兩種讀法和見解。
1、斷句: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
解釋:常無,意欲觀察其深淵高妙。常有,意欲觀察其所歸趨。徼,通「僥」,邊際的意思。我們要想更好地理解一個事物,必須要從常無的境界中體悟它的本源和本體,如要想更透徹精闢,則需要在常有之中領悟它的無邊無際。
2、斷句: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
解釋:常沒有欲(欲可理解為人的情慾和志欲),才能觀察到其至妙處。常有欲,才能觀察到其規律及目的。推而廣之,人類用無意識來發現事物的奧妙,用有意識來歸屬他的邊界。
3、這句話出自於春秋時期老子(李耳)的《道德經》第一章。
4、第一章全段如下: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無名,萬物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
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全段翻譯:
「道」如果可以用言語來表述,那它就是常「道」(「道」是可以用言語來表述的,它並非一般的「道」);「名」如果可以用文辭去命名,那它就是常「名」(「名」也是可以說明的,它並非普通的「名」)。
「無」可以用來表述天地渾沌未開之際的狀況;而「有」,則是宇宙萬物產生之本原的命名。因此,要常從「無」中去觀察領悟「道」的奧妙;要常從「有」中去觀察體會「道」的端倪。
無與有這兩者,來源相同而名稱相異,都可以稱之為玄妙、深遠。它不是一般的玄妙、深奧,而是玄妙又玄妙、深遠又深遠,是宇宙天地萬物之奧妙的總門(從「有名」的奧妙到達無形的奧妙,「道」是洞悉一切奧妙變化的門徑)。
(5)道德經德清擴展閱讀:
《道德經》,春秋時期老子(李耳)的哲學作品,又稱《道德真經》、《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國古代先秦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是道家哲學思想的重要來源。道德經分上下兩篇,原文上篇《德經》、下篇《道經》,不分章,後改為《道經》37章在前,第38章之後為《德經》,並分為81章。
《道德經》文本以哲學意義之「道德」為綱宗,論述修身、治國、用兵、養生之道,而多以政治為旨歸,乃所謂「內聖外王」之學,文意深奧,包涵廣博,被譽為萬經之王。
《道德經》是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名著之一,對傳統哲學、科學、政治、宗教等產生了深刻影響 。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統計,《道德經》是除了《聖經》以外被譯成外國文字發布量最多的文化名著。
參考資料:網路詞條-道德經
❻ 市面上有幾種版本原文王弼老子注
雖然《老子》有多個版本,但王弼《老子注》就一個版本,似乎沒有版本之異。朋友看的難道是盜版的?
下面是我的另一段關於<老子>版本的簡介,供朋友參考.
--------------------------------------
《道德經》又名《老子》,我國春秋時期偉大思想家老子所著,全文共5000餘字,代表了中國古代最高的哲學思想。《道德經》在流傳過程中形成了諸多版本,今天所能見到的最早的《道德經》版本,是在湖北荊門郭店楚墓中出土的戰國竹簡本;其次則是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的西漢帛書本;在歷史上流傳最廣的《道德經》版本,是漢代河上公的《河上公章句》和曹魏時期王弼的《老子注》;在初唐至五代時期,有付奕《道德經古本篇》;在兩宋至元代時期,有王安石《老子注》、蘇轍《老子解》、范慶元《老子道德經古本集注》和吳澄《道德真經注》;明代有薛蕙《老子集解》、釋德清《老子道德經解》、沈一貫《老子通》、焦竑《老子翼》;清代有王念孫《老子雜志》、俞樾《老子評議》、高延弟《老子證義》、劉師培《老子補》等;民國時期有馬敘倫《老子校詁》、勞健《老子古本考》和嚴靈峰《老子章名新編》;建國後有朱謙之《老子校譯》、車戴《論老子》、張松如《老子校讀》、陳鼓應《老子注譯及評價》、任繼愈《老子今譯》、蘭喜並《老子解讀》、饒尚寬《老子譯注》、劉笑敢《老子古今》等。
千百年來,為《道德經》作註疏者不計其數。元代的正一天師張與材曾說:「《道德經》八十一章,注本三千餘家。」。據學者調查,流傳至今的古代《道德經》注本約有一千餘種。另據近年專門舉辦的《道德經》展覽會統計,各種關於《道德經》的現代出版物大約有4000種之多。
《道德經》在西方的第一個譯本,是1842年巴黎出版的斯坦尼斯拉斯·朱理安翻譯的《老子道德經》法文本;1870年萊比錫出版了維克多施特勞斯的《老子道德經》德文譯本;1884年倫敦出版了鮑爾費的英文譯本《道書》;1891年理雅各的《道書》譯本在牛津出版;1898年美國芝加哥出版了保羅·卡魯斯的《老子道德經》譯本; 1904年沃爾特·高爾恩《老子譯本》出版並多次重印;1921年出版了衛禮賢《老子道德經》;1934年倫敦出版了亞琴·章利英譯本《道和德〈道德經〉及其在中國思想中的地位研究》,對《道德經》在西方的傳播有較大影響,並被多次重印;由中國人自己翻譯的英文《道德經》,在西方有一定影響的主要是胡澤齡的譯本,1936年在成都出版;1948年林語堂在紐約出版了《老子智慧》;1959年初大告在倫敦出版了《道德經》;學者認為譯文質量較好,有重大影響的譯本是詹文錫1963年在紐約出版的《老子之道》和1977年美國密執安大學出版的林保羅的《老子道德經及王弼著英譯》;1973年馬王堆帛書老子甲、乙本出版以後,在海外又掀起了一股研究老子的熱潮,研究老子其人其書的各種注本及英文譯本被大量出版,不可勝數。
❼ 上善若水,止於至善什麼意思
上善若水語出《老子》:「上善若水」的字面含義是:最高的善像水那樣。
「臻於至善」源自《大學》:昭示的是一種永不止息、創新超越的「進取」心。
感悟吧
❽ 關於《老子》的版本
道德經版本問題可以說是道德經獨有的現象,據統計,清代之前,《道德經》版本有103種之多。古書在上千年的傳抄、刻印過程中難免出現錯誤,迄今為止,校訂本共三千多種。學術界較為重視的版本,是王弼的版本,長沙馬王堆出土的兩個抄本,稱為帛書甲本、乙本。帛書道德經,早王弼本400餘年,近些年許多學者推崇帛書,但甲本缺字1400,乙本缺字600。我們今天所能見到的最早的《道德經》版本,是在湖北荊門郭店楚墓中出土的戰國竹簡本。
歷史上流傳最廣的版本是漢代河上公注本和曹魏王弼注本。其他重要的版本還有西漢嚴遵注本、唐代傅奕所校古本、唐代所刻《道德經》石幢等。
市面上銷售的書籍,版本之間差別很大;甚至章節順序也不一樣。其中,台灣陳鼓應教授《老子今注今譯》選用的校訂版本還是相當客觀的,參考了歷代版本和注家,偏重於哲學研究;蕭天石先生的《道德經聖解》偏重於道教修煉,被譽為近代第一注家;馮海濤先生的《道德經智慧日用貫通》一書,則著眼於人們的尋常日用,經文前後文印證,以老解老,擺脫了歷史上以庄解老、以儒解老、以佛解老、以西方哲學解老、以易解老之窠臼,值得一讀。
《道德經》的版本有多種,傅本、河本、想本、王本、今本都、郭店楚簡本等不同年代王公貴族隨葬的《道德經》版本。現在可以看到的最初的版本,是1993年湖北荊門郭店楚墓出土的竹簡《老子》,比馬王堆帛書本的《道德經》年代早100多年,其它版本,傅本、河本、想本、王本、今本都是漢代以後的版本。1973年長沙馬王堆3號漢墓出土的甲乙兩種帛書《老子》,是西漢初年的版本,把《德經》放在《道經》之前,也受到學者的重視
❾ 本人不才,讀不懂老子所著《道德經》,後來在朋友指引下知道《憨山大師注老子道德經》這本注,求現代文版
憨山大師就是明代的釋德清。同時著有《莊子內篇注》。現代文版就難咯。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出版的繁體豎排本我比較看好。只能那樣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