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公共道德事例

公共道德事例

發布時間: 2022-05-16 20:28:22

❶ 有關公德的故事

最近看到兩個關於「職業道德與社會公德」的事例,讀後讓我感慨良深。
第一個事例是關於一個得了心臟病的司機的故事。當他在開車送乘客的時候,心臟病突發,在他生命的最後一分鍾,他緩緩地把車停在了路邊,讓乘客們安全下車,然後把車熄火,確保交通正常運行。做完這些之後,一個人靜靜地趴在方向盤上,就這樣失去了自己寶貴的生命。那個司機姓黃,這個模範的名字已經被廣大群眾牢牢記在了心裡。
還有一份資料,內容是一個清華大學的學生用「化學武器」燒熊。在北京的一個動物園里,已經發生了好幾次「燒熊」事件了,有的是棕熊,有的是黑熊,而令人感到費解的是,「燒熊殺手」都是一個人--- 一個清華大學的學生。這又是一篇關於社會公德的事例,卻與上一篇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以上兩個正反事例都說明了一個社會公德的問題。那個司機的品質很好,為了不發生危險事件,在他寶貴生命即將結束的最後一分鍾里做了三件事,保證了那些乘客的安全;而第二個事例中的那個學生令人發指,難道他與熊之間有著血海深仇嗎?可那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呀,怎麼能說燒就燒了呢?難道這個學生就沒有想到燒熊的後果嗎?為了燒熊而犯法,這樣值得嗎?這可真是一個有著八九十年歷史的清華大學的恥辱啊!
修改回答
贊0 踩0

❷ 誰能給我人們在社會公共生活是如何遵守社會道德的具體事例

例如你擦完了紙巾,旁邊又沒有垃圾桶,大家應該怎麼做呢?很多人選擇隨地扔,本人從來都是先拿著到垃圾桶才扔。
又如在紅綠燈前,只要有機會行人一般都會闖紅燈(沒有管理人員,象在廣州這種事情是不可能發生的)。。。

❸ 有關道德的確實事例

例一:某小學生放學歸來,向媽媽描述:有一位叔叔在等候公交車時,將香煙頭隨手扔到了地上,恰巧被一位環衛工人叔叔看到了。工人叔叔把肩上的垃圾箱放下來,將香煙頭掃進了垃圾箱……媽媽聽了以後,神色凝重地對兒子說,隨地扔香煙頭或別的廢棄物品,是缺乏公共道德的表現。看,公共道德,在此時此處此事上就是這樣的具體。 例二:父親讓女兒去家門口的小吃店買冷飲,女兒去了。女兒回來以後,將找回的零錢交給父親。父親認真地加以清點之後告訴女兒缺了5分錢。女兒笑著諷刺父親「摳門兒」,隨後如實解釋說:那5分錢硬幣滾落到地上,我沒有撿起來。父親告訴女兒,5分錢確實是個小數目,但是,熱愛人民幣是每一位公民都應當有的公德,如果誰有意毀壞人民幣,還要負刑事責任呢。父親嚴肅地說:「你想過沒有,硬幣上有國徽圖樣,將其扔到地上任人踐踏,對國家是什麼態度?」公德與愛國,在此時此處此事上就是這樣的具體。 例三:兩個同學鬧矛盾,彼此都不冷靜,事後仍然怒氣未消,都講了對方的壞話,其中一位同學還散布了對方的家庭隱私。這話被第三位同學聽到了,悄悄傳給了當事人,致使矛盾激化,險些鬧出大事,幸被老師及時化解。同學們得知此事以後,有的說傳話的人「嘴太快」,有的說傳話的人「太多事」。老師卻深刻指出:人應當多做促進團結、有利於安定的事;絕不能做挑撥離間、加劇矛盾的事。至於散布別人的隱私,問題的性質就更嚴重了,是缺少道德的表現。道德,在此時此處此事上,就是這樣的具體。 這樣的事例,不勝枚舉,隨處可見,都與人的道德品質有關,都很具體。 道德品質,每每被人們視為很抽象,看不見摸不著。有的家長坦言:孩子的功課是具體的,分數是可視的,而道德則不然。因為有了這樣的觀念,就很容易「聚焦」於孩子的課業,而忽視事關道德品質的言行,讓本來呈現道德特徵的言行,在人們的眼皮下面滑過去了,該褒揚的沒有褒揚,該批評、制止的未能批評、制止。 講道德,是人與人、人與自然關系的基本准則,是調節之間關系的法寶。人與人、人與自然須臾不可離開。人與人、人與自然之間的融合或矛盾乃至對抗,無時無刻不在進行,也都是十分具體的。一般情況下,舊的矛盾解決了,出現了融合;之後又會有新的矛盾和斗爭,待解決之後又有了新的融合,反反復復無窮期。或矛盾或融合,道德往往都起著重要作用。講道德是任何一個民族、一個國家都提倡的。道德在生活的每時每刻每個角落每個領域每個人群中存在,它怎麼可能是抽象的呢?它必然是具體的。 道德是具體的、可視的,道德就在我們身邊。我們應當抓住可資對未成年人進行道德教育的一個個瞬間、一件件事。有的家長還為孩子設計某個場景,出一些題目,讓孩子置身其中去思考,去行動,用這樣的方法幫助孩子認知道德,體驗道德,實踐道德。久而久之,孩子對道德有了比較深刻的認識和深切體驗,並且成為自身的一種重要素質,就會一生受益。 道德其實很具體。只是因為我們漠視它才忽視它,其實它實實在在存在於人的思想和行動中。我們要學會認識它,抓住它,注入孩子的心田! 道德可以成習慣 習慣,是一個不容小覷的字眼。「習以為常」,「習慣成自然」,「積習難改」……這些被人們傳講了千百年之久的話,說的都是習慣之偉力。 習慣,是外在影響作用下形成的內動力。 習慣,是人們「不知不覺」的某種行為。說「不知不覺」,未必確切。說深知深覺之後的頓悟與必然,倒是講到了根本處。 我們不必在概念上停留吧,還是面對現實生活,看看習慣的力量與重要。 1987年,75位諾貝爾獎獲得者聚會巴黎,暢談各自走過的人生之路。一位老科學家說,他自己的一些良好習慣是在上幼兒園時期養成的,諸如:禮讓、致歉、觀察乃至勤洗手這樣的「小事」。這些良好習慣揮之不去,伴其一生,改不了,也不能改。著名勞動模範、青島港(集團)有限公司明港公司橋吊隊隊長許振超說,每逢節假日,他一定要到崗當班,多少年了,已經成了習慣,想改也改不了……他們都稱自己的行為為「習慣」,都說「改不了」。可見,習慣對人的一生是多麼重要,習慣是如何的根深蒂固! 道德也能成習慣。道德是人的一種思維和理念,體現在語言和行為上。語言和行為是可以成習慣的。比如:說臟話,講假話,編謊話,一旦成為習慣,改起來很難。有一個自幼養成這種壞習慣的孩子,有一天總算說了句真話,竟是:「我習慣了,張嘴就沒好話……」多麼可悲!而與其相反,說真話,講文明,一旦成為習慣,「改」起來也很難。有一個自幼養成這種好習慣的孩子,有一天第一次說了一句假話,而且是出於善意,結果話一出口,額頭上的汗珠也出來了,最後只得從實說來。又比如:成千上萬的「志願者」,除了因為都有熱心於公益事業的美德,還因為都養成了無法擺脫也不想擺脫的道德習慣。有一個從農村來城裡親戚家借讀的孩子,加入到志願者行列。當問他這樣做的初衷時,他回答得也許不算高尚,但卻很真實,那就是:道德習慣使然。

❹ 急求,和諧社會靠道德的例子

01.愚公移山
02.大禹三過門不入
03.勾踐卧薪嘗膽
04.曾參殺豬立信
05.鄒忌不受蒙蔽
06.藺相如完璧旭越
07.廉頗負荊請罪
08.屈原投江殉國
09.毛遂自薦
10.李冰都江築堰
11.霍去病為國忘家
12.蘇武牧羊
13.王昭君出塞和親
14.王充書鋪站讀
15.班超投筆從戎
16.範式守信不負約
17.孔融讓梨
18.華佗學無止境
19.王祥王覽兄弟相護
20.李密呈表陳情
21.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
22.高允寧死有說假話
23.明山賓誠實賣牛
24.魏徵直言講諫
25.玄奘天竺取經
26.孫思邈為民除病
27.陸元方賣房誠信產掩短
28.張遂勤奮好學
29.顏真卿寧死不屈
30.柳公權拜師學字
31.林默孝父愛兄
32.喻浩智造木塔
33.晏殊求換試題
34.范仲淹信守諾言
35.王旦寬以待人
36.司馬光說謊受責
37.畢升發明活字印刷術
38.歐陽修不冒他人之功
39.朱壽昌千里尋母
40.蘇軾戲設「三白宴」
41.宋濂苦學成才
42.鄭和智除海盜
43.唐伯虎尊師重教
44.海瑞剛正不阿
45.戚繼光志平倭寇
46.李時珍跋涉修《本草》
47.鄭成功收復台灣島
48.林則徐虎門禁煙
49.左宗棠收復伊犁
50.鄧世昌黃海殉難

❺ 舉一些近期發生的關於社會公德的事例

一、退休老人喬秀文

退休戶籍民警喬秀文是晉源區金勝鎮人,他幾十年如一日自己過著儉朴版的生活權,卻慷慨解囊資助孤兒或貧困學生上學,救治貧病交加、生命垂危的陌路人。他還想方設法為群眾辦好事,他為孤寡老人送米、送面;

為癱瘓老人按摩、陪其聊天;他逢年過節主動打掃公廁衛生……他用平凡的事跡感動著周圍的人,贏得了群眾的信任和愛戴。

二、拖車不收車主的費

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拖車不得向當事人收取費用,並應當及時告知當事人停放的地點。因採取不正確的方法拖車造成機動車損壞的,應當依法承擔補償責任。

(5)公共道德事例擴展閱讀

社會公德的基本特點

1、基礎性。

社會公德是社會道德體系的基礎層次,在每一個社會都被看作是最起碼的道德准則,是為維護社會公共生活的正常進行而提出的最基本的道德要求。遵守社會公德,是對社會生活中每個人的最低層次的道德要求,在此基礎之上還有許多更高的道德標准和道德要求。

2、全民性。

社會公德是社會全體成員都必須遵守的道德規范,具有最廣泛的群眾性和適用范圍。在同一社會中,任何社會成員不管屬於哪個階級或從事何種職業,對於社會公共生活的簡單規則,都必須遵守,否則就要受到社會輿論譴責。

❻ 社會公共道德的事例。。要最近發生的人和事,或者網路新聞媒體上的相關人和事

沒事掛個QQ,騰訊有消息,搜狐網頁可以關注下,鳳凰網頁可以關注下,你如果想提高收集材料的專業性和針對性,我勸你還是自己去找找。

❼ 什麼是公共道德

人類社會有一個很有趣的區域(暫且說有趣吧,因為我還沒有更好的詞來表達),那就是道德,為什麼說它有趣,是因為這個區域需要個人的發展,每一個人在此區域表現的都不一樣,這個區域不牽涉到法律,完全靠個人自律來完成。這個區域表現優異的人會影響深遠。而一般會把道德分為公共道德和個人道德,但我認為道德只有公共道德的,因為,一個人的行為都是需要社會的評價而不是自己的評價,都會在社會公共上表現。

什麼是公共道德?公共道德是在公共場合從內心深處尊重每一個人的心態,並做出相應的行為舉動。舉列說明:在公共場所下不抽煙,不大聲說話,因為抽煙不僅僅是個人的事情,煙會在空氣中擴散而影響其他人的呼吸;不大聲說話是因為會影響其他的人聽覺環境,這些公共道德我們在接受教育的時候就會被教導,其實公共道德是很有必要教育的,一個有公共道德的社會必然是效率高和諧的社會,因為避免了很多不必要的沖突,人於人之間就像達成了協議,各自在一個協議下自由的行動,不沖突。

公共道德需要教導民眾,但還是有限的,也就會有些人做的好,有些人做的不好,做的好的人是因為發自內心的尊重每一個人,而做的不好的是因為或輕浮,或狂妄,或無知。那人格魅力如何在公共道德中體現了,以幾個場景來說明。當一輛寶馬車行駛在一個居住區的一條街道上,來來往往會有人在路上行走,這輛寶馬很囂張的一路喇叭按過,如果此時你正在街道上行走,又或是你推著小孩車在行走,此時你會是如何反應。如果恰恰相反,你在街道上推著小孩車在街上行走,你發現後面不遠處跟著一輛寶馬靜靜的跟著你一起走,這是因為開車的人避免嚇到你。這兩種情況下,我想你的反應應該是:第一種,心裡很火,或表現不理睬慢慢的讓道,或在心裡暗罵;第二種,心裡很感激,有點溫暖,動作快速的讓車走,甚至你會看一眼開車者表示感謝,心裡覺得此人有素質。同樣是一個場景兩個不同的體驗。其實每一個人都在沒有開車的時候遇到過這樣的場景,但很多人自己開車的時候就手不受控制,做了一個喇叭手,如果你是在尊重每一個人的基礎上,換位思考下,你給人尊重,你就知道怎麼不影響他人的情況下該如何去做,這不就增加了魅力了嗎?

曾經有個應聘的故事,應聘者經過幾輪的面試篩選終於到了最後一輪的確定,這輪面試成為了最後留下的關鍵,而面試的人用了一個讓人意想不到的方法來考核來應聘的人,在應聘者必須經過的地方發了一把掃帚,應聘的人一個一個的走過,大部分人跨過掃帚而去,只有一個小伙在走到掃帚面前撿起來放在了牆邊,而他成為了唯一被錄取的人。

又是一年的國慶長假了,全國人的流動有活躍起來了,全國的各個景點,乃至世界的各個地方都會有中國人的身影,中國人的素質被很多國家詬病。所謂的素質就是公共道德,公共道德的缺失讓整個民族,甚至國家讓人鄙視,何況個人了,很多人並不是因為有多卑劣,而是沒有意思的自己的行為在影響他人,表現公共道德的地方有很多,如果你在尊重每一個人的情況下換位思考,你的行為就一定會被人給好的評價,當然也就增加了你個人的魅力了。

縱觀人類有記載的歷史,有名的人物,在道德上優秀名留青史的會多很多,甚至在我們的文化里會用道德的高低來評判一個人的社會地位。我們今天的社會向「」錢「」看成為了主流,但這只是人類社會短暫的片段。翻開人類的歷史,因為金錢而留名青史的人非常之少,因為縱使你擁有無數的金錢,也只會消失在人類社會的長河裡,只有道德和思想能被人類社會的長河被銘記。我們應該注意自己的公共道德。

❽ 反映社會公德事例

一、撿破爛老人姚義德

人物介紹:姚義德今年52歲,是河南社旗縣朱集鎮古城村人,他的老伴孫慶榮今年58歲,也是河南人,夫婦倆20年前來到海南至今一直靠撿破爛、干雜工為生。老姚的親生孩子有3女2男,最大的今年30多歲,最小的也20多歲了,都已在海南成家。

從1988年開始至今,老姚夫婦先後收養了10名棄嬰。他說:「見死不救是一場大罪,自己少吃一點,多苦一點,救一條生命,該多值呀!不過有些人重男輕女的思想十分嚴重,這些女孩都很好,多可惜呀!」

二、好司機吳斌

5月29日中午11時10分,吳斌駕駛杭州長運浙A19115大型客車從無錫返回杭州。11時40分左右行駛至錫宜高速公路宜興方向陽山路段時(江蘇境內),突然有一塊鐵塊從空中飛落擊碎車輛前擋風玻璃再砸向吳斌的腹部和手臂,導致吳斌肝臟破裂及肋骨多處骨折,肺、腸挫傷。

車載攝像頭記錄下了全過程,畫面顯示在危急關頭,吳斌強忍劇烈的疼痛將車輛緩緩停下,拉上手剎、開啟雙閃燈,完成一系列完整的安全停車措施,之後,他又以驚人的毅力,從駕駛室艱難地站起來告知車上旅客注意安全,然後打開車門,安全疏散旅客。當做完這些以後,耗盡了最後一絲力氣的他,癱坐在座位上。

由於吳斌的肝臟損傷實在太嚴重了,按醫生的說法,他的肝臟已經象一座被掏空了的山,輸入的血已經相當於給全身的血換了一遍。需要渡過最關鍵的5天排異觀察期。由於吳斌搶救已輸血1萬多cc,院方血液緊張,為此,杭州長運正在動員職工為吳斌獻血,還打算今天專門安排大巴車開到無錫解放軍101醫院獻血。他的同事們也都一直默默地為他祈禱,希望能給他力量,創造生命的奇跡。

可惜吳斌還是沒有等到。6月1日凌晨零點十三分,吳斌病情突然出現惡化,呼吸加快,心率加快。雖經醫院全力救治,吳斌終於還是於2012年6月1日凌晨3點45分過世,享年48歲。

三、退休老兵殷昌傑

今年79歲的殷昌傑老人是一名退伍老兵,1999年從台灣來到廈門,租住在廈門集美大學附近的一所學生公寓內,打算在此安度晚年。在一次和學生們聊天的過程中,老人發現很多大學生家境貧寒,便萌發了用自己的退休金資助貧困大學生的想法。

他先後拿出幾十萬元的收入資助上百名貧困大學生。值得深思的是,6年來,老人資助的幾百名貧困學生,居然很少有人向他表示謝意。6年來,老人只收到過一張賀年卡,還沒有署名。

四、退休老人喬秀文

退休戶籍民警喬秀文是晉源區金勝鎮人,他幾十年如一日自己過著儉朴的生活,卻慷慨解囊資助孤兒或貧困學生上學,救治貧病交加、生命垂危的陌路人。他還想方設法為群眾辦好事,他為孤寡老人送米、送面;為癱瘓老人按摩、陪其聊天;他逢年過節主動打掃公廁衛生……他用平凡的事跡感動著周圍的人,贏得了群眾的信任和愛戴。

五、村支書楊聖滿:奔波20年為鄉親引來汩汩清泉

河北省蔚縣柳河口村支部書記楊聖滿任職後,自費為鄉親們找水奔波20年。20年來,他幾乎花掉自家全部積蓄,最終為村民引來汩汩清泉。

柳河口位於蔚縣大南山腳下,全村800多人,由於地勢較高,地質構造復雜,飲用水極為匱乏。從上世紀70年代起,柳河口村村民開始四處找水,先後挖了20多眼井,卻沒有打出一滴水。村民夏天只能飲用澇壩水,冬天只能喝積雪融水。

1988年,楊聖滿當選村支書後,把自己經營多年的木材經銷生意交給妻子料理,帶領鄉親們踏上了漫長而艱辛的尋水之路。1993年,村裡決定從相隔4公里的鄰村引水,4公里長的石頭水渠,他帶領鄉親們一塊一塊挖,一尺一尺刨,終於把水引到村子裡。

2002年,鄰村水井水位下降,吃水難又成為柳河口村村民面臨的問題。這一次,楊聖滿下了決心,一定要從根本上解決吃水難題。之後數年,他奔波於北京、天津、山西、內蒙古等地,苦苦尋求找水良方。親戚、朋友得知他打井的消息後,都勸他不要冒這個險,妻子更是極力反對。可是,楊聖滿決心已下。

2004年3月,他根據收集到的打井信息和資料,拿出自家12萬元錢,請來打井隊,著手實施打井計劃。在打井的6個月里,他把鋪蓋卷搬進工棚,日夜堅守。可是,直到打井鑽頭鑽到200米以下,打到的依然是堅硬岩石,第一次打井就這樣宣告失敗了。隨後兩年,固執的楊聖滿接連打了6眼井,仍然一無所獲,卻為此用掉了自家50萬元存款。

有的鄉親動搖了,有的人在背後笑他「一根筋」,這時候,楊聖滿開始謀劃新的引水方案。2006年8月,經過周密論證,柳河口村決定把8公里外的山泉水引到村子裡,楊聖滿帶領鄉親們投入到新一輪找水「戰斗」中。山上本來沒有路,楊聖滿和鄉親們硬是用鐵鍬、錘子一寸一寸鑿出一條山路。

到2006年10月,投資20萬元、長達8000多米的管道鋪設完畢,同時還建起兩個揚水池和兩個蓄水池。泉水翻山越嶺引到柳河口村,村民們從此喝上了甘甜水。

❾ 關於 不遵守公共道德 的例子 5個 大概50字一個 越多 分越高

你好!
隨地吐痰、隨地大小便、在公共場合大聲喧嘩、隨地亂扔垃圾、闖紅燈、過馬路不走橫道線、在人行道上騎自行車、在過道上堆積雜物、爆粗口
我的回答你還滿意嗎~~

❿ 有關公德方面的短一點的事例或圖片

社會公德是社會生活中最簡單、最起碼、最普通的行為准則,是維持社會公共生活正常、有序、健康進行的最基本條件。因此,社會公德是全體公民在社會交往和公共生活中應該遵循的行為准則,也是作為公民應有的品德操守。《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用「文明禮貌、助人為樂、愛護公物、保護環境、遵紀守法」二十個字,對社會公德的主要內容和要求作了明確規范。
1、文明禮貌
文明禮貌是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是人們在日常人際交往中應當共同遵守的道德准則。在人們的互相交往中,和悅的語氣、親切的稱呼、誠摯的態度等等,是相互尊重、友好的表現。俗話說:「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因此,講文明禮貌能促進人們的團結友愛,是溝通人與人之間情感的道德橋梁。
講文明禮貌是社會文明和個人道德修養的標志之一。人的行為舉止最能反映一個人的道德修養和文明程度。每一個自尊自愛的人都應當把講究個人禮儀當作獲取成功的素質去培養。但是,在現實生活中,人們仍會看到種種不講文明禮貌的現象,如一些人常常出言不遜、惡語傷人,失禮不道歉,無理凶三分,騎車撞倒人後揚長而去,乘車爭先恐後,在公共汽車上見老人或抱小孩的婦女不讓座……如此等等,都是不講文明禮貌的表現,必須認真克服。
文明禮貌包含的內容和要求很多,這里需要指出的是,文明禮貌的要求和內容不是一成不變的,它會隨著社會的進步而不斷更新。例如,中華民族歷來有好客的傳統,「有客上門,當降階而迎」,但是現代社會探親訪友不僅要輕聲敲門,而且需提前通過電話等形式預約。另外,隨著對外開放的不斷擴大,我們與外國友人的交往越來越多,必須了解、掌握對方的風俗習慣,尊重對方的禮儀。
2、助人為樂
當一個人身處困境時,大家樂於相助,把別人的困難當作自己的困難,給予熱情和真誠的幫助與關懷,這就是助人為樂。
在現實社會中,每個人都在一定的人際交往中生活,每個社會成員都不能孤立地生存,而在生活中人人都會遇到一些困難、矛盾和問題,都需要別人的關心、愛護,更需要別人的支持、幫助。如果在社會生活中,每個人都能主動關心、幫助他人,從自己做起,從小事做起,從現在做起,使助人為樂在社會上蔚然成風,那麼,你就能隨時隨地得到他人的幫助,感受到社會的溫暖。從這個意義上講,「助人」也就是「助己」。因此,人人都應該發揚助人為樂的精神,積極主動地愛護他人,幫助他人。具體來說應做到:一是「我為人人」。每個人都應該從乘車讓座、幫助殘疾人過馬路等小事做起,養成關心他人的習慣。二是「遇難相幫」。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當他人發生不幸、出現困難時,熱情幫助,為其分憂解難。三是「見危相救」。比如,在遇到歹徒行凶時,遇到有人恃強凌弱時,遇到意外險情等危急情況時,每個公民都應該挺身而出、捨己救人、弘揚正氣。近年來,我市先後涌現了秦炳奎、張東京、左寶忠、盛曉虹等一批見義勇為的模範人物,他們都是我們學習的榜樣。四是熱心公益。社會公益反映了社會主義的新型人際關系,與每位公民息息相關。每個公民都要關注和支持社會公益,多獻一點愛心,多添一份真情,在社會生活中做一個熱心人,如賑災救荒、捐資助學、義務獻血、為社會福利事業捐款捐物等等,做到有錢出錢,有力出力。
3、愛護公物
公共財物包括一切公共場所的設施,它們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使大家享有各種服務和便利的物質保證。對待公共財物是愛護、保護,還是浪費、破壞,是一個公民有沒有社會主義道德的反映。每個公民都應該自覺遵守社會公德,愛護公共財物。一要愛護本單位的公物,做到公私分明,不佔用公家的財物,不化公為私。但在實際生活中,有些人不愛護機器、設備;有些人在家裡千方百計節約用電、用水,在單位卻對「長明燈」、「長流水」滿不在乎,視而不見;有些人甚至化公為私,隨意佔用公家財物,並認為「公家的東西不拿白不拿」。二要愛護公共設施,如電話亭、路燈及有關通信線路、交通設施等,還要包括保護文物古跡,使其為更多的人服務。有些人不注意愛護公共設施,我們遺憾地看到:街頭的公益廣告牌被故意損壞,宣傳櫥窗的玻璃被人為破壞,市區新公園內設置的幾只「梅花鹿」、「小山羊」有的已經成了「殘廢」;一些人就是喜歡在公園、文物古跡等地「信手題詞」;有的人甚至把公共設施視為「發財致富的源泉」,惡意偷盜窨井蓋,導致夜間行人受傷致殘。三要敢於同侵佔、損害、破壞公共財物的行為作斗爭。有些人經常抱怨公用設施差,但是對隨意破壞、損害公共設施的行為無動於衷,視而不見,見而不問。每一個公民都有責任和義務,同侵佔、損害、破壞公物的行為作斗爭,時時、處處關心和愛護公共財物。
4、保護環境
環境問題,是當前國際社會普遍關注的熱點問題。近年來,黃河的長時間斷流,沙塵暴的頻頻發生等一系列環境問題所帶來的危害,使人們越來越清醒地認識到:環境和資源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基本條件。能不能有效地保護環境,關繫到每個公民的生活質量和切身利益,關繫到人們的安居樂業,關繫到我們的子孫後代能否持續發展。保護環境,就是保護我們自己。保護環境不僅是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也是社會公德的一項基本要求。
保護環境,首先要增強環保意識。有些人認為,現在是初級階段,首先要把經濟搞上去,環境治理以後再說。豈不知環境問題已成為我們發展經濟的一大制約因素,況且環境污染所造成的危害已遠遠超過前幾年污染企業所產生的「效益」。據有關部門測算,治理太湖至少需要投入2000億,利害關系可想而知。但是,仍有少數人認為:天空那麼大,放點煙氣算什麼;江河這么多,排點污水算什麼;天地這么廣闊,有點噪音算什麼。我們每個公民都必須明白,「我們只有一個地球」,在經濟發展過程中我們不僅要「金山銀山」,還要「綠水青山」。其次,要樹立「保護環境,人人有責」的觀念,從自己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努力養成有利於環境保護的生活習慣和行為方式,如自覺節約能源,反對浪費,不亂倒垃圾、污水,不損壞各類環境衛生設施等。此外,還應積極參加植樹造林,保護綠化成果。
5、遵紀守法
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對一個公民來說,是否自覺維護公共場所秩序,紀律觀念、法制意識強不強,體現著他的精神道德風貌。遵紀守法同時也是保護社會健康、有序發展的基礎。
遵紀守法,首先要知法。隨著「三五」、「四五」普法活動的不斷深入,市民的法制意識普遍提高。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往往有一些人,因為對法律的無知,為了一些不足道的小事,惡語相向,拔拳斗毆,傷害對方,甚至鬧出了人命案子,成為終身憾事。這種慘痛的教訓屢見不鮮。所以,每個公民都要認真學習法律知識,不斷增強法制意識。首先要學習與自己工作、生活密切相關的法律、法規知識,搞清楚什麼事可以做,什麼事不能做,什麼是法律允許的,什麼是法律禁止的。其次要守法。有少數人認為,現在實行市場經濟,崇尚自由競爭,因此,有的人就見利忘義、唯利是圖,盜用他人專利或商標權,製造假冒偽劣產品,有的甚至製造、銷售淫穢音像製品。實質上,市場經濟是競爭經濟,更是法制經濟,任何人都必須嚴格遵守各項法律法規,否則,就要受到法律的制裁。第三要護法。有些人仍信奉「事不關己,高高掛起」,在違法犯罪行為沒有危害到自己的利益時,就認為「與己無關」、不必去管「閑事」。如果人人都只考慮自己的安危,見惡不鬥、見凶躲避,甚至目睹有人同犯罪分子搏鬥時也不去相助,出現使「英雄流血又流淚」的情況,就會使邪氣上升,使社會不得安寧。今天流氓侮辱了過路婦女,大家不過問,明天說不定就會降臨到你的家人頭上;今天小偷扒竊別人的錢包,大家不制止,明天說不定那隻罪惡的黑手就會伸進你的口袋。因此,我們每個人都要敢於扶正祛邪,同一切違法違紀行為作斗爭,努力為他人、為自己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

社會公德是全體公民在社會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必須共同遵循的行為准則,是社會普遍公認的最基本的行為規范。社會公德水平的高低影響著社會秩序、社會風氣、社會凝聚力,是一個社會文明程度的外部標志。在邁向現代化的進程中,社會公德比以往任何一個歷史時代都更為重要。社會公德具有維護和保障社會生活正常進行的功能,對於培養人的高尚品質,養成良好的道德習慣,樹立良好的社會道德風尚,創造安定團結的社會環境,促進精神文明建設的發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社會公德的范圍包括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在事關重大的社會關系、社會活動中,應當遵守的由國家提倡的道德規范;另一方面是在人們日常的公共活動中,應當遵守、維護的公共利益、公共秩序、公共安全、公共衛生等守則。
主要內容包括文明禮貌、助人為樂、愛護公物、保護環境。
文明禮貌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是人類為維系正常生活共同遵守的基本道德規范。在人們的相互交往中,和悅的語氣、親切的稱呼、誠摯的態度等等,是相互尊重、友好的表現,也體現著一個人內在的思想道德水平和文化修養,體現著他尊重人、關心人, 以及文明交往的風度和藝術。講文明禮貌,能促使人們之間團結友愛,既有利於社會,又可以美化生活。
助人為樂是為人民服務精神的直接體現。任何人都是社會的人,都不能脫離他人的幫助而存在,也不能脫離他人的關心而生活。人與人之間需要相互依存、相互關心、相互幫助。
愛護公物是社會公共生活中的基本要求。它要求公民要關心、愛護和保護國家財產,同一切破壞和浪費公共財物的行為作斗爭。
保護環境是我國的基本國策,也是社會公德的基本內容之一。它涉及到每個人的切身利益。保護環境不僅僅是指講究公共衛生、美化個人生活環境等,還包括減少環境污染,維護生態平衡,合理開發利用自然資源、能源等廣泛內容。由於我國人口眾多,人均資源不多,保護環境對於可持續發展,維護子孫萬代的根本利益,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
遵紀守法是社會公共生活的又一基本要求。對於一個公民來說,是否自覺維護公共場所的秩序,紀律觀念強不強,法制意識強不強,體現著他的道德風貌。遵紀守法同時也是保證社會健康有序發展的基礎。
社會公德的主要特點是:
⑴ 共同性。社會公德是社會全體成員必須共同遵守的公共成員准則。
⑵ 群眾性。社會公德具有廣泛的群眾基礎,反映社會所有成員的共同利益。
⑶ 繼承性。它是前人在社會生活中逐步積累起來的,而又代代相傳的維護正常生活秩序的經驗結晶。
我國憲法把遵守社會公德作為公民的義務,以法律形式確立下來,我國的每一個公民都應該養成自覺遵守社會公德的良好習慣。

希望這些對你有幫助!

熱點內容
美女刑法視頻 發布:2024-11-02 10:11:34 瀏覽:870
合同法探親假 發布:2024-11-02 08:26:53 瀏覽:979
司法部疫情令 發布:2024-11-02 08:26:50 瀏覽:885
立法是誰做的 發布:2024-11-02 06:47:11 瀏覽:354
簡述我國商法的淵源 發布:2024-11-02 06:32:02 瀏覽:948
按勞動法休息日加班12小時怎麼算 發布:2024-11-02 06:21:00 瀏覽:375
初級法院徇私 發布:2024-11-02 06:11:20 瀏覽:83
城建科規章制度 發布:2024-11-02 05:50:29 瀏覽:601
尋法律顧問上海 發布:2024-11-02 05:46:10 瀏覽:696
勞動法曠工的解釋 發布:2024-11-02 05:41:56 瀏覽:5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