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管仲
『壹』 春秋戰國時期,百家爭鳴,中各家代表人物通常被稱為什麼
1、名家,惠子。
惠子,名惠施(公元前390年~公元前317年),是中國戰國時期的一位名家代表人物、辯客和哲學家。惠施是宋國人,但他最主要的行政地區是魏國,惠施是合縱抗秦的最主要的組織人和支持者。
惠施主張廣泛地分析世界上的事物來從中總結出世界的規律,將事物相對面誇大,否定事物本身的穩定性,不承認具體事物的特點。
和公孫龍同屬詭辯學中的代表人物,是合同異學說的創始人。除《莊子》外,《荀子》、《韓非子》、《呂氏春秋》等書中也有對他作為和言論的記載。
2、儒家,孔子。
孔丘(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後代敬稱孔子或孔夫子。東周春秋末期魯國的教育家與哲學家,曾在魯國擔任官府要職。孔子為儒家創始人,其德性論五行思想(仁義禮智信)對鄰近地區有深遠影響,此等地區也被稱為儒家文化圈。
孔子所處的春秋時代,西周社會以血緣氏族(民族)為基礎的政治制度崩潰瓦解,而基於文化認同的華夏天下觀開始成形。一些人開始思考天道、人生和世界秩序等方面的問題,原先由貴族所壟斷的文化教育也正逐漸流入民間。
孔子正是這時代精神的代表人物之一,遂開戰國諸子百家之先河。《易傳》、《春秋》、《孝經》、《論語》是了解其本人思想的主要著作。
3、法家,管子。
管仲(前725年-前645年),姬姓,管氏,名夷吾,字仲,謚敬,被稱為管子、管夷吾、管敬仲,潁上(今安徽省潁上縣)人,春秋時代法家代表人物。
齊國的政治家,哲學家,與樂毅齊名,周穆王的後代。管仲雖然僅是齊國下卿,卻被視為中國歷史上宰相的典範,任內大興改革,重視商業。
管子思想的著作有《管子》八十六篇。《管子》以中國春秋時代政治家、哲學家管仲命名,其中也記載了管仲死後的事情。《管子》內容很龐雜,甚至間有牴牾,文章有很強的法家色彩,包括大量具體的治國方術。
4、道家,老子。
李聃,名耳,字伯陽、外字聃,世人尊稱為「老子」(公元前571年—公元前471年) 生於東周的苦縣厲鄉曲仁里(原屬陳國,後並入楚國,今河南省鹿邑縣)。
春秋時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和史學家,道家學派創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其著作被人們廣泛奉為《道德經》,是道家的經典、全球文字出版發行量最大的著作之一。
老子主張無為而治、天人合一、清靜無為的統治理念,修身方面亦講究虛心實腹、不與人爭的修持,和莊子同樣是道家的重要人物,合稱「老莊」,或與太史儋並列,存世約有九十餘歲或一百歲。
5、兵家,孫子。
孫武(前545年-前470年)字長卿,春秋時期的著名軍事家、政治家,兵家代表人物。兵書《孫子兵法》的作者,後人尊稱為孫子、兵聖,山東、蘇州等地尚有祀奉孫武的廟宇兵聖廟。
孫武的代表作是《孫子兵法》,是兵家經典著作,共十三篇。《孫子兵法》在深刻總結春秋時期各國相戰的經驗的同時,集中概括了戰略戰術的一般規律。
《孫子兵法》是世界上最早的兵書之一。在中國被奉為兵家經典,後世的兵書大多受到它的影響,對中國的軍事學發展影響非常深遠。它也被翻譯成多種語言,在世界軍事史上也具有重要的地位。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惠子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孔子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管仲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老子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孫武
『貳』 法家,墨家,儒家,道家,兵家的創始人分別是誰
1、法家創始人:李悝。
李悝,魏國安邑人。中國戰國時期的政治改革家。法家重要代表人物。曾任魏文侯相,主持變法。經濟上推行「盡地力」和「善平糴」的政策,鼓勵農民精耕細作,增強產量。
國家在豐年以平價購買余糧,荒年以平價售出,以平糧價;主張同時播種多種糧食作物,以防災荒。政治上實行法治,廢除維護貴族特權的世卿世祿制度,獎勵有功國家的人,使魏國成為戰國初期強國。
他匯集當時各國法律編成《法經》,是我國古代第一部比較完整的法典,現已失傳。其「重農」與「法治」結合的思想對商鞅、韓非影響極大
2、 墨家創始人:墨子。
墨子,名翟,東周春秋末期戰國初期宋國人,一說魯陽人,一說滕國人。墨子是宋國貴族目夷的後代,生前擔任宋國大夫。他是墨家學派的創始人,也是戰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科學家、軍事家。
墨子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農民出身的哲學家,墨子創立了墨家學說,墨家在先秦時期影響很大,與儒家並稱「顯學」。他提出了「兼愛」、「非攻」、「尚賢」、「尚同」、「天志」、「明鬼」、「非命」、「非樂」、「節葬」、「節用」等觀點。
以兼愛為核心,以節用、尚賢為支點。墨子在戰國時期創立了以幾何學、物理學、光學為突出成就的一整套科學理論。在當時的百家爭鳴,有「非儒即墨」之稱。墨子死後,墨家分為相里氏之墨、相夫氏之墨、鄧陵氏之墨三個學派。其弟子根據墨子生平事跡的史料,收集其語錄,完成了《墨子》一書傳世。
3、儒家創始人:孔子。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 孔氏,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人,祖籍宋國栗邑(今河南夏邑),中國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他開創了私人講學的風氣,倡導仁、義、禮、智、信。
孔子曾帶領部分弟子周遊列國前後達十三年,晚年修訂六經即《詩》《書》《禮》《樂》《易》《春秋》。相傳孔子曾問禮於老子,有弟子三千,其中賢人七十二。孔子去世後,其弟子及其再傳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語錄和思想記錄下來,整理編成儒家經典《論語》。
4、道家創始人:老子。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或曰謚伯陽。春秋末期人,生卒年不詳(胡適曾推測老子生於周靈王初年,當公元前570年),出生於周朝春秋時期陳國苦縣(苦縣,古縣名,史學界普遍認為在今河南省鹿邑縣)。中國古代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和史學家,道家學派創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
老子被唐朝帝王追認為李姓始祖,乃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歷史名人之一,今存世有《道德經》(又稱《老子》),其作品的核心精華是樸素的辯證法,主張無為而治。
老子思想對中國哲學發展具有深刻影響,《道德經》是全球文字出版發行量最大的著作之一。20世紀80年代,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統計,在世界文化名著中,譯成外國文字出版發行量最大的是《聖經》,其次就是《道德經》。
在政治上,老子主張無為而治、不言之教。在權術上,老子講究物極必反之理。在修身方面,老子是道家性命雙修的始祖,講究虛心實腹、不與人爭的修持。
老子與後世的莊子並稱老莊。在道教中,老子被尊為道教始祖,並稱之為「太上老君」。
5、兵家創始人:孫武。
孫武(約公元前545年—約公元前470年),字長卿,春秋末期齊國樂安(今山東省北部)人。中國春秋時期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尊稱兵聖或孫子(孫武子),又稱「兵家至聖」,被譽為「百世兵家之師」、「東方兵學的鼻祖」。
孫武大約活動於公元前六世紀末至前五世紀初,由齊至吳,經吳國重臣伍員(伍子胥)舉薦,向吳王闔閭進呈所著兵法十三篇,受到重用為將。他曾率領吳國軍隊大敗楚國軍隊,佔領楚國都城郢城,幾近覆亡楚國。
其著有巨作《孫子兵法》十三篇,為後世兵法家所推崇,被譽為「兵學聖典」,置於《武經七書》之首。他撰著的《孫子兵法》在中國乃至世界軍事史、軍事學術史和哲學思想史上都佔有極為重要的地位,並在政治、經濟、軍事、文化、哲學等領域被廣泛運用。被譯為英文、法文、德文、日文,該書成為國際間最著名的兵學典範之書。
(2)道德經管仲擴展閱讀
法家
法家是戰國時期的重要學派之一,因主張以法治國,「不別親疏,不殊貴賤,一斷於法」,故稱之為法家。春秋時期,管仲、子產即是法家的先驅。戰國初期,李悝、商鞅、申不害、慎到等開創了法家學派。至戰國末期,韓非綜合商鞅的「法」、慎到的「勢」和申不害的「術」,以及法家思想學說之大成。
在中國傳統法治文化中,齊國的法治思想獨樹一幟,被稱為東方法家或齊法家。齊國是「功冠群公」的西周王朝。
開國功臣姜太公的封國,姜太公的祖先伯夷輔佐虞舜,制禮作教,立法設刑,創立始禮法並用的制度。太公封齊,簡禮從俗,法立令行,禮法並用成為齊國傳承不廢的治國之道。
管仲輔佐齊桓公治齊,一方面將禮義廉恥作為維系國家的擎天之柱,張揚禮義廉恥道德教化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強調以法治國,君臣上下貴賤皆從法,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提出以法治國的人。
至戰國時期,齊國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運動和百家爭鳴的策源地,繼承弘揚管仲思想的一批稷下先生形成了管仲學派。管仲學派兼重法教的法治思想成為先秦法家學派的最高成就。在稷下學宮「三為祭酒」、深受齊文化熏陶的荀子,還培養出韓非和李斯兩位法家代表人物。
先秦法家主要分為齊法家和秦晉法家兩大陣營。秦晉法家主張不別親疏,不殊貴賤,一斷於法;齊法家主張以法治國,法教兼重;秦晉法家奉法、術、勢為至尊與圭臬,齊法家既重術、勢,又重法、教。
春秋戰國時期,法家思想作為一種主要派系,他們提出了至今仍然影響深遠的以法治國的主張和觀念,這就足以見得他們對法制的高度重視,以及把法律視為一種有利於社會統治的強制性工具,這些體現法制建設的思想,一直被沿用至今,成為中央集權者穩定社會動盪的主要統治手段。
當代中國法律的誕生就是受到法家思想的影響,法家思想對於一個國家的政治、文化、道德方面的約束還是很強的,對現代法制的影響也很深遠
這一學派,經濟上主張廢井田,重農抑商、獎勵耕戰;政治上主張廢分封,設郡縣,君主專制,仗勢用術,以嚴刑峻法進行統治;思想和教育方面,則主張以法為教,以吏為師。其學說為君主專制的大一統王朝的建立,提供了理論根據和行動方略。法家主張「以法治國」,而且提出了一整套的理論和方法。
這為後來建立的中央集權的秦朝提供了有效的理論依據,後來的漢朝繼承了秦朝的集權體制以及法律體制,成為中國古代封建社會的政治與法制主體。
法家重視法律,反對儒家的「禮」,反對貴族壟斷經濟和政治利益的世襲特權,要求土地私有和按功勞與才幹授予官職。法律的作用就是「定分止爭」,也就是明確物件的所有權。「興功懼暴」,鼓勵人們立戰功,而使那些不法之徒感到恐懼,興功的最終目的是為了富國強兵,取得兼並戰爭的勝利。
法家反對保守的復古思想,主張銳意改革。他們認為歷史是向前發展的,一切的法律和制度都要隨歷史的發展而發展,既不能復古倒退,也不能因循守舊提出「不法古,不循今」的主張。韓非則集法家大乘,提出「時移而治不易者亂」,把守舊的儒家諷刺為守株待兔的愚蠢之人。
墨家
這一學派以「兼相愛,交相利」作為學說的基礎:兼,視人如己;兼愛,即愛人如己。「天下兼相愛」,就可達到「交相利」的目的。政治上主張尚賢、尚同和非攻;經濟上主張強本節用;思想上提出尊天事鬼。同時,又提出「非命」的主張,強調靠自身的強力從事。
墨家有嚴密的組織,成員多來自社會下層,相傳皆能赴火蹈刀,以自苦勵志。其徒屬從事談辯者,稱「墨辯」;從事武俠者,稱「墨俠」;領袖稱「巨(鉅)子」。其紀律嚴明,相傳「墨者之法,殺人者死,傷人者刑」(《呂氏春秋·去私》)。
墨翟死後,分裂為三派。至戰國後期,匯合成二支:一支注重認識論、邏輯學、數學、光學、力學等學科的研究,是謂「墨家後學」(亦稱「後期墨家」),另一支則轉化為秦漢社會的游俠。
尚賢尚同是墨家的基本政治綱領。墨家與儒家並稱「顯學」。以下是墨家的觀念。
倫理觀∶提出「兼愛」,主張愛不應有親疏、上下、貴賤、等級的分別。他認為天下之所以大亂,是由於人不相愛。
政治觀∶主張「尚賢」、「尚同」,提倡選任賢才,消除階級觀念,使天下大治,主張「非攻」,反對一切侵略戰爭。
經濟觀∶反對奢侈的生活,主張節儉,提出「節用」、「節葬」、「非樂」的思想。
宇宙觀∶提出「非命」,認為命運不能主宰人的富貴貧賤,強調只要通過後天的努力就可以改變。為了求福避禍,他又主張「尊天」、「事鬼」。
由於墨家從創始人墨子到主要的代表人物,都是社會中底層的學者,所以墨家更能體會到戰亂時期社會中勞動人民的凄慘生活,所以相對於儒家的過分講求「禮」,墨家更注重刻苦、節儉的生活習慣,而且不吝於做低層的勞動工作,被儒生辱為「淫巧之技」,生活上的偏差,立場上的對立,和思想上比「仁愛」更難遵從的「兼愛」,使得墨家並未得到統治者的支持,日後發展不大。
儒家
儒家是戰國時期重要的學派之一,它以春秋時孔子為師,以六藝為法,崇尚「禮樂」和「仁義」,提倡「忠恕」和不偏不倚的「中庸」之道,主張「德治」和「仁政」,重視道德倫理教育和人的自身修養的一個學術派別。
儒家強調教育的功能,認為重教化、輕刑罰是國家安定、人民富裕幸福的必由之路。主張「有教無類」,對統治者和被統治者都應該進行教育,使全國上下都成為道德高尚的人。
在政治上,還主張以禮治國,以德服人,呼籲恢復「周禮」,並認為「周禮」是實現理想政治的理想大道。至戰國時,儒家分有八派,重要的有孟子和荀子兩派。
孟子的思想主要是「民貴君輕」,提倡統治者實行「仁政」,在對人性的論述上,他認為人性本善,提出「性善論」,與荀子的「性惡論」截然不同,荀子之所以提出人性本惡,也是戰國時期社會矛盾更加尖銳的表現。
道家
道家以「道」為核心理念而得名,最早見於西漢歷史學家司馬談的《論六家要旨》,當初也叫道德家。從廣義上來說,主要分為老莊派、黃老派、楊朱派三派,其中老莊派以大道為根、以自然為伍、以天地為師、以天性為尊,以無為為本,主張清虛自守、無為自化、萬物齊同、道法自然、遠離政治、逍遙自在。
政治理想是桃花源和至德之世,體現了「離用為體」的特點,因此成為了歷代文人雅士遠離殘酷現實的精神家園。其代表人物是老子、莊子、列子等;黃老派以虛無為本,以因循為用,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主張因俗簡禮、兼容並包、與時遷移、應物變化、依道生法,依法治國、刪繁就簡、休養生息,政治理想是大一統。
體現了「離體為用」的特點,成為了歷次大亂之後政府治世的急救包。其代表人物是慎到、田駢、環淵等;楊朱派主張全生避害、為我貴己、重視個人生命的保存,反對他人對自己的侵奪,也反對自己對他人的侵奪,屬於道家的別支,代表人物楊朱、子華子。春秋戰國後,因不容於世,後湮滅不存。但其全生保性的思想被道教全盤繼承。
道家哲學不同於儒家社會哲學的進路,直接從天道運行的原理側面切入,開展了以自然義、中性義為主的"道"的哲學。天道運行有其自然而然的原理在,道的哲學即是解釋此原理的內涵,從而得以提出一個活潑自在的世界空間。
透過對此一世界運行秩序之無定限、無執著的認識,道家哲學發展出迥然不同於儒家的社會哲學,社會只是一方存在的客體,在其中生存的人們,應有其獨立自存的自由性,而不受任何意識形態的束縛。所以對於社會責任的態度並不先存立場,而能有更尊重人類自主性的態度與存在定位。
由此道家黃老派積極參與社會政治活動,並提出了因循天性、順勢而為、寬刑簡政、休養生息等一系列政治經濟軍事主張,而老莊派認為現實中充滿了束縛和限制,大至鯤鵬,小至蜩鳩,都需要憑借一定的外部條件才能活動,即它們都是「有所恃」的。
為了擺脫所有的束縛,達到完全「無所恃」的精神自由, 就需要「齊物」「逍遙」的生活態度。另外,老莊派還提出了「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此亦一是非彼亦一是非」的認識原理,以實現人的知識能力的解放;提出了「謙」、「弱」、「柔」、「心齋」、「坐忘」、「化蝶」等的生活功夫來面對世界,以實現人的生活心境的解放。
同時,老莊派還講究「人天合一」、「人天相應」、「 為而不爭、利而不害」、「修之於身,其德乃真」、「虛心實腹」、「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辯,以游無窮」,「法於陰陽,以朴應冗,以簡應繁。」 等等;而楊朱派認為所有的人都一毛不拔,同時互不侵害,就可天下大治。
政治觀∶老莊派追求桃花源和至德之世,主張無為自化清靜自正;黃老道家追求大一統,主張因俗簡禮、寬刑簡政,依道生法,依法治國。兩者都主張無為而治。
人生觀∶黃老道家主張因循萬物,身國同治,老莊派主張萬物都有對立面,物極必反。因此,人們必須「知足寡慾」、「柔弱不爭」、「順應自然」,拋棄一切禮教的枷鎖,才能避免災禍。
兵家
兵家重點在於指導戰爭,在不得不運用武力達到目的時,怎麼樣去使用武力。創始人是孫武,兵家又分為兵權謀家、兵形勢家、兵陰陽家和兵技巧家四類。
兵家主要代表人物,春秋末有孫武、司馬穣苴;戰國有孫臏、吳起、尉繚、魏無忌、白起等。今存兵家著作有《黃帝陰符經》、《六韜》、《三略》、《孫子兵法》、《司馬法》、《孫臏兵法》、《吳子》、《尉繚子》等。各家學說雖有異同,然其中包含豐富的樸素唯物論與辯證法因素。兵家的實踐活動與理論,影響當時及後世甚大,為我國古代寶貴的軍事思想遺產。【出自】西漢·司馬遷《史記·屈原賈生列傳》:「賈生年少,頗通諸子百家之書。文帝召以為博士。」
兵家是中國古代對戰略家與軍事家的通稱,又特指先秦對戰略與戰爭研究的派別。兵家的重要著作有《孫子兵法》、《吳子》、《孫臏兵法》、《司馬法》、《六韜》、《三略》和《尉繚子》等。
兵家集大成者是孫武的《孫子兵法》。中國自古以來兵家一直是受到重視的。 兵書在中國的發展源遠流長,兵書產生於西周,成熟於春秋。
如何從宏觀上把握戰爭,是兵法的關鍵。戰爭是政治的繼續,關繫到一國或一民族的生死存亡或被人奴役的大事。兵法也可以將它看成既是一部如何統治國家,制定國家戰略的指引;又是一部如何領兵打仗,制定戰爭戰略與策略的書本。
『叄』 管子和老子什麼關系
管子和老子的關系是他們都是春秋時期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
1、管子即管仲,是法家代表人物,周穆王的後代。管仲最早提出「華夷之辨」與「尊王攘夷」的民族主義思想。
2、老子是道家學派創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被尊稱為「仲父」。老子曾擔任周朝守藏室之史,以博學而聞名,孔子曾入周向他問禮。老子思想對中國哲學發展具有深刻影響,其思想核心是樸素的辯證法。
『肆』 如何理解《道德經》「道可道也,非恆道也;名可名也,非恆名也」
實際《老子第一章》是老子在講解宣傳道理與名利的關系。詳解如下:
【老子·德道經原文】道(1)可(2)道(3)也,非恆(4)道也。名(5)可名(6)也,非恆名也。無名萬(7)物(8)之始也;有名萬物之(9)母(10)也。故(11)恆無欲(12)也,以觀其(13)眇(14);恆有欲也,以觀其所(15)徼(16)。兩者同出(17),異名(18)同謂(19)玄(20)之有(21)玄,眾眇(22)之門(23)。
【譯文】道理是能夠講述的,不是平常的道理。名聲是能夠大起來的,不是平常的名聲。沒有名聲是許多人的開始階段;名聲大了許多人就會由此而滋長獲取重幣的慾望。原來平常沒有這種慾望,是因為觀察到獲取重幣的可能性很小;平常就有這種慾望,是因為觀察到存在著獲取重幣的機會他才貪求不止。將講述道理與擴大名聲兩者共同寫出來,雖名稱不同但共同算作既深奧又玄妙,有眾多高遠地解決這些問題的訣竅。
【注釋】(1)「道」事理,道理。《廣韻》:理也。眾妙皆道也。合三才萬物共由者也。
(2)「可」能夠;可以。《孟子·梁惠王下》:「可得聞與?」
(3)「道」說;講述。《詩經·鄘風·牆有茨》:「中冓之言,不可道也。」
(4)「恆」尋常(平常);普通。《三國志·吳主傳》:「形貌奇偉,骨體不恆。」
(5)「名」名聲,名譽,名望。《史記·滑稽列傳》:「故西門豹為鄴令,名聞天下。」
(6)「名」大的。《禮記·禮器》:「因名山升中於天。」。注:「猶大也。」
(7)「萬」極言其多。《列子·湯問》:「高萬仞。」
(8)「物」人,眾人。《左傳·昭公十一年》:「晉荀吳謂韓宣子曰:『不能救陳,又不能救蔡,物以無親。』」
(9)「之」生出,滋長。《禮記·祭禮》:「如語焉而未之然。」
(10)「母」重幣。貨幣有大小輕重之別。大的重的稱母,小的輕的稱子。《國語·周語下》:「民患輕,則為作重幣以行之,於是乎有母權子而行,民皆得焉。」
(11)「故」 同「固」,原來,本來。《史記·李將軍列傳》:「程不識故與李廣俱以邊太守將軍屯。」
(12)「欲」慾望;嗜欲。《荀子·正名》:「欲者,情之應也。」
(13)「其」根據情況所指的、提到的或認為的那個(人、物、意思或時間)的。《孔雀東南飛》:「其日牛馬嘶,新婦入青廬。」
(14)「眇」通「秒」。細小;微末。《管子·水池》:「察於微眇。」
(15)「所」用在動詞之前,構成名詞性片語,指代人或事物。《孟子·公孫丑上》:「管仲,曾西之所不為也。」
(16)「徼」(jiào)通「僥」。貪求不止。《左傳·文公二年》:「寡君願徼福於周公魯公。」
(17)「出」《康熙字典》《增韻》:出入也,吐也,寫也。
(18)「名」名字,人或事物的名稱。《禮記·曲禮下》:「天子不言出,諸侯不生名,君子不親惡。」
(19)「謂」通「為」wèi。算是,算作。《左傳·僖公五年》:「一之謂甚其可再乎?」
(20)「玄」深奧;玄妙。南朝宋顏延之《五君詠·向常侍》:「探道好淵玄,觀書鄙章句。」
(21)「有」通「又」。表示進一層。《論語·公治長》:「子路有聞,未之能行,唯恐有聞。」
(22)「眇」古同「渺」,遠,高。《荀子·王制》:「彼王者不然;仁眇天下,義眇天下,威眇天下。」
(23)「門」做事的訣竅;解決問題的辦法。屈原《九章·惜誦》:「事君而不貳兮,迷不知寵之門。」
『伍』 儒家、法家、道家的代表人物是誰
三、法家
代表人物有管仲、商鞅、韓非子、李斯
法家,普遍經濟上主張廢井田,重農抑商、獎勵耕戰;政治上主張廢分封,設郡縣,君主專制,仗勢用術,以嚴刑峻法進行統治;思想和教育方面,則主張禁斷諸子百家學說,以法為教,以吏為師。其學說為君主專制的大一統王朝的建立,提供了理論根據和行動方略。
法家經典主要有《商君書》、《管子》、《韓非子》、《申子》、《慎子》等。
『陸』 商人管仲如何助齊桓公成就春秋霸業
他認為執政治國就是實現百姓的願望,換來百姓對君王朝廷的支持奉獻;他認為沒有經濟的富裕,就沒有禮義廉恥、禮節榮辱可談;他認為,如果沒有奢侈消費,經濟就沒辦法繁榮;他充分肯定人們求利的沖動,肯定人的慾望,甚至開辦官妓以吸引各國商人,「聚天下之財」。從窮困潦倒的小商人到齊國宰相,管仲如何處理內政和外交?如何助力齊桓公成就春秋霸業?詳情請收看掌上國學院「楊鵬評點史記人物」之管仲相齊。
管仲其人:從小商人到齊國宰相
大家好,這是「掌上國學院楊鵬評點《史記》人物」,今天我們評點管仲。管仲是春秋時期齊桓公在位時齊國的宰相。他是重要的政治家、經濟學家,也是思想家。他在世的時間大約是公元前723年到公元前645年,比老子、孔子他們要早一百五、六十年左右。
孔子很崇敬管仲。《論語·憲問》里孔子說:「桓公九合諸侯,不以兵車,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贊美管仲是仁人。諸葛亮也很崇敬管仲。《三國志》上面說諸葛亮「每自比於管仲、樂毅,時人莫之許也。」諸葛亮把自己比成管仲和樂毅,當時的人都不認同。
管仲(公元前723年~公元前645年)
《史記·管晏列傳》載:管仲夷吾者,潁上人也。少時常與鮑叔牙游,鮑叔知其賢。管仲貧困,常欺鮑叔,鮑叔終善遇之,不以為言。已而鮑叔事齊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糾。及小白立為桓公,公子糾死,管仲囚焉。鮑叔遂進管仲。管仲既用,任政於齊,齊桓公以霸,九合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謀也。
齊國佔有現在的山東大部分地區(西南部除外)。西周初年由姜太公所建,其後300多年沒有出色的業績。到齊桓公的時候,在管仲等人的輔佐下,齊國進入了興盛時期。那時候經濟繁榮,國力雄厚。他就聯合中原的諸侯,向北討伐戎狄,向南遏楚人的向北發展,同時也遏制東夷和淮夷,這樣就成為春秋時期的中原霸主。
《史記》上說:「管仲既用,任政於齊,齊桓公以霸,九合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謀也。」「九合諸侯」就是九次聯合諸侯會盟,「匡」就是救助的意思,「一匡天下」,救助天下,指的是救當時的中原各國。孔子說:「微管仲,吾其被發左衽矣。」如果沒有管仲,我就會披頭散發、衣襟從左邊敞開了。孔子是贊揚齊桓公和管仲聯合諸侯對抗夷狄,保守住了當時中原的文化和生活方式。
孔子在《論語》中曾三論管仲
在《論語·八佾》里,孔子批評管仲不知禮。「然則管仲知禮乎?」曰:「邦君樹塞門,管氏亦樹塞門;邦君為兩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禮,孰不知禮?」
在《論語·憲問》里,贊美管仲「仁」。子路曰:「桓公殺公子糾,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子曰:「桓公九合諸侯,不以兵車,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繼而又說:「管仲相桓公,霸諸侯,一匡天下,民到於今受其賜。微管仲,吾其被發左衽矣。」
管仲當過兵、做過小生意、當過小官,但都不成功,窮愁潦倒。但他有一個好朋友、鐵哥們,叫鮑叔牙。鮑叔牙非常欣賞他,而且幫助他。管仲跟鮑叔牙一塊做生意,每次都給自己多分錢。鮑叔牙不認為管仲貪婪,而是因為管仲太窮;管仲三次當小官都被辭退,鮑叔牙認為這不是管仲不能幹,而是時機不到;管仲打仗的時候曾經三次逃跑,鮑叔牙認為不是管仲不勇敢,而是因為管仲家裡面有老母親。鮑叔牙追隨公子小白,就是後來的齊桓公。管仲追隨公子糾,失敗被囚以後,鮑叔牙把他救出來,說服齊桓公重用管仲為宰相。《史記·齊太公世家》里記載鮑叔牙對齊桓公說的原話是:「君將治齊,即高?縈朧逖雷鬩病>?且欲霸王,非管夷吾不可。」
《史記·管晏列傳》中管仲自己是這么說的:「吾始困時,嘗與鮑叔賈」。「賈」就是做生意。「分財利多自與,鮑叔不以我為貪,知我貧也。」「吾嘗三仕三見逐於君」,我做了三次官,三次被攆走。「鮑叔不以我為不肖,知我不遭時也。」「吾嘗三戰三走,鮑叔不以我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糾敗,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鮑叔不以我為無恥,知我不羞小?而恥功名不顯於天下也。」
鮑叔牙是管仲一生的好朋友、一生的貴人。一直幫著他,從窮困潦倒的小商人直到成為齊國的宰相。所以,管仲說:「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鮑子也。」
管鮑之交在歷史上被視為美談,這其實是中國的游士文化。游士們闖盪天下,出門在外靠朋友,形成了一種特有的相互幫襯的文化。
商人治國:信譽是生命
中國歷史上商人執政並不少見。動盪時代,那些有成就的君王似乎都有商人出身的丞相來輔佐。比如:商湯有伊尹,周文王、周武王的時候有姜太公,齊桓公有管仲,越王勾踐有范蠡,秦始皇有呂不韋。雖然中國歷史上一直是從道德上重農抑商,但在中國的政治史上,商人其實起了很大的作用。
齊桓公找了管仲這么一個商人出身的人來治國,授以重任。管仲就將自己的商業價值觀,帶入了齊國的治理之中。管仲相齊故事不少,其中一個故事是這樣的。
齊桓公在位的第五年征伐魯國。魯國軍敗。魯庄公請求獻上一塊地方給齊國,以求停戰。齊桓公同意了,與魯庄公約了一個地方見面,結盟,談條約。魯庄公正要同意盟約時,魯國的一個將軍,叫曹沫,突然沖上齊桓公和魯庄公准備簽訂盟約的檯子,用匕首劫持了齊桓公說:「把侵略魯國的土地給返還回來。」齊桓公在脅迫之下,同意了曹沫的要求。這個曹沫也很有意思,齊桓公一答應,他就把匕首扔了,回到剛才臣子的位置。齊桓公一獲得自由,就後悔了,不想把侵地還給魯國,而且還准備殺曹沫。管仲就不同意了。管仲說,你被劫持時已經答應了曹沫的要求,現在你想違背承諾,要殺曹沫。這只是圖一己之快。你這樣就會「棄信於諸侯,失天下之援」。你在天下諸侯面前就失信了,今後就會失去天下諸侯的援助。這樣做是不行的,肯定不能這么干。既然被劫持的時候,你答應了他,你就得講信譽,言出必行。齊桓公也蠻聽話。於是,齊國就把過去三次打敗魯國所佔領的魯國土地,全部還給了魯國。諸侯們聽到這事後,都認為齊國很守信。後來齊桓公會盟諸侯,邀請各諸侯來開會,各諸侯都如約而來。這是齊桓公春秋霸業的開始。
大家知道,商人如果要把生意做大,信譽是生命。沒有信譽,就沒有合作者,就失去了組織資源的能力。所以,管仲特別重信譽,他把商人這種守信的原則用到了國家關繫上,這是齊國強大的開始。
看這段歷史,你會發現鮑叔牙、曹沫、齊桓公、管仲這些人都很有個性。春秋時期的中國人,真是痛快淋漓,重情義、有個性、有氣節。為人處事都非常有尊嚴,有原則。如果這種個性保留至今,中國人在世界上就不得了。
稷下學宮
稷下學宮在其興盛時期,曾容納了當時「諸子百家」中的幾乎各個學派,其中主要的如道、儒、法、名、兵、農、陰陽、輕重諸家。稷下學宮在其興盛時期,匯集了天下賢士多達千人左右,其中著名的學者如孟子(孟軻)、淳於髡、鄒子(鄒衍)、田駢、慎子(慎到)、申子(申不害)、接子、季真、涓子(環淵)、尹文子(尹文)、魯連子(魯仲連)、騶子(騶?])、荀子(荀況)等。
管仲對後世的影響,除了他在政治上的成就之外,還因為《管子》這本書。這是中國諸子百家中很重要的一部著作,學術界的主流觀點認為,這本書形成於戰國時期,大約在齊威王和齊宣王當政的時期。那個時候,齊國辦了一個稷下學宮,相當於一個高等學府或說高等研究院,招攬各國的游士到這個地方來討論問題。
《史記·田敬仲完世家》上說,這些游士是「不治而議論。是以齊稷下學士復盛,且數百千人。」有幾百、上千人。當時各國的學者、思想家,都聚集在齊國的稷下學宮,討論理論問題。著名的思想家像孟子、荀子、慎到這些人,都在稷下學宮待過。學術界普遍認為,《管子》這本將近20來萬字書,由稷下學宮時期的學子完成。它的思想淵源來自管子,但是文章的形成在戰國時期,比管仲要晚三百來年,可以說是稷下學宮時期戰國學者的一本論文集。
柏拉圖學院
由柏拉圖創辦於公元前385年左右,以後歷代相傳,延續不替,至公元529年被查士丁尼大帝封閉為止,前後延續將近千年之久。柏拉圖學園的兩個根本點為開放性的研討學風和以數學為最重要的研究對象。柏拉圖在學園門楣上銘刻了「不習幾何者不得入內」這一警句。
東西方的人類歷史上,總有有一些歷史現象驚人地相似。在中國的稷下學宮開創之前幾十年,大概公元前385年,柏拉圖在古希臘開辦了柏拉圖學院。稷下學宮大約是在公元前356年開始,二者相差不到30年。稷下學宮是中國第一個高等學府,柏拉圖學院是古希臘非常重要的一個學院。不同的是,柏拉圖學院是由學者開創的,探索的是自然科學知識和哲學;中國的稷下學宮是由齊國朝廷開辦的,主要探討服務於政治的學術理論。兩者分別形成了後來不同的學院傳統。
《管子》是本什麼書?
《管子》這本書的思想屬於什麼流派?有人說是法家,有人說是道家,還有人說是儒家。按照司馬遷的《史記》中司馬談對道家的定義,《管子》應該屬於道家的大范圍。屬於道家裡面的道法家,道家跟法家的結合。歷史上的黃老道家,大體屬於這一個脈絡。為什麼有人會說它是儒家?因為它確實用了儒家習慣用的「禮」、「德」等概念,雖然內涵很不一樣。
這兩本書,《管子》和《呂氏春秋》,《呂氏春秋》是呂不韋組織人編著的,《呂氏春秋》和《管子》,在思想上有相互承接的關系。它們都大體屬於黃老道家。
下面我們著重講《管子》這本書,講管子的思想。我分成了五個點:第一點講執政治國要順人心、遂人願;第二點講經濟是道德的基礎;第三點講自主即繁榮;第四點講以法治國;最後講管子敬天行道的思想。我們逐一分析。
順人心、遂人願
先講一下順人心、遂人願。治國的核心就是順民心,治國搞得不好就是逆民心了。
《管子·牧民》裡面講:「政之所興,在順民心。政之所廢,在逆民心。民惡憂勞,我佚樂之。民惡貧賤,我富貴之。民惡危墜,我存安之。民惡滅絕,我生育之。」
老百姓最厭惡的就是「憂勞」、「貧賤」、「危墜」、「滅絕」四件事。所以,執政治國就是要消除百姓最厭惡的東西,解決百姓最憂患的東西,就是使人不憂勞、不貧賤、不危墜、不滅絕。
管子接著說:「能佚樂之,則民為之憂勞。」你能夠讓百姓快樂,百姓就會為你去憂勞了;「能富貴之,則民為之貧賤。」你能讓百姓富貴,老百姓也願意為了你去承受貧困;「能存安之,則民為之危墜。能生育之,則民為之滅絕。」
這是一種交換的思想。執政治國就是實現百姓的願望,換來百姓對君王朝廷的支持、奉獻和犧牲。管仲是商人,他把朝廷與民眾的關系視為交換關系,認為治國的本質是一種交換關系。你能為百姓做什麼,百姓就願意為你奉獻什麼。什麼叫領導力?領導力首先就是得滿足人,通過服務獲得領導力。
這種觀點和哈佛大學商學院的教授赫斯凱特(James Heskett)的觀點一樣。Heskett有一個模型是從《道德經》衍生出來的,叫做Servant Leadership(服務型領導力)。他認為最深刻的領導力就是服務,通過服務來實現領導。
經濟是道德的基礎
講完順人心、遂人願,我們講第二點:經濟是道德的基礎。《管子·牧民》上說:「國多財則遠者來,地辟舉則民留處。」國家很富裕,很遠地方的人就會跑來;國家的土地開墾得好,老百姓就留居下來了;「倉稟實則知禮節,衣食足則知榮辱。」人的禮節、人的榮辱觀跟物質條件密切相關。得「倉稟實」,倉庫都很滿了,人們才會有禮節;得「衣食足」,衣食很豐足,人們才會有榮辱感。沒有經濟的富裕,就沒有禮義廉恥,也沒有禮節榮辱可談。這是非常典型的、務實的商人的看法。
百姓自主帶來繁榮
經濟如此重要,經濟是道德的基礎,那麼,怎麼發展經濟?這樣就到了第三點:自主即繁榮。《管子·形勢解》上說:「明主之治天下也,靜其民而不擾」,讓老百姓安靜,不去擾動百姓。「佚其民而不勞」,讓老百姓快樂,不要過分勞煩百姓;「不擾則民自循」,你不去打擾百姓,百姓自己會找出路來;「不勞則民自試」,你不勞煩百姓,百姓自己會去嘗試。「故曰:上無事而民自試」,君王、朝廷不要去干擾百姓,老百姓自己會去嘗試,自己會去試驗,自己會走出來。
大家再看《管子·禁藏》上說:「故善者勢利之在,而民自美安。」善者要善於把有利的環境給製造出來,有了利益所在,老百姓就自美自安了。「不推而往,不引而來,不煩不擾,而民自富。」你不推他,他也會去。你不吸引他,他也會來。朝廷不煩、不擾、不折騰,老百姓自己會變得富裕起來。這完全是《道德經》的觀點。經濟發展是繁榮的基礎,也是道德的基礎。怎麼才能夠讓經濟繁榮起來,讓這個社會最終走向禮義廉恥、走向道德榮辱呢?就得尊重民眾的自主和自由。只要不去干擾百姓,百姓有自由了,就會自我嘗試、自我選擇、自我努力,繁榮就在其中了。所以,最重要的是百姓的「自試」、「自循」,自己找路,自己創富。這是來自無為而治的繁榮,來自自由的繁榮,來自不幹預的繁榮,來自競爭的繁榮。
無為而治,是不是政府面對市場秩序就完全不管了呢?不是這樣的。《管子》主張政府對市場的調控,主要是調控在兩個環節:第一,他認為政府必須控制住貨幣,這樣才能夠影響整個市場的運行;第二,他認為糧價必須穩定。他認為糧食是基本的消費品,必需品,糧食不完全是商品。必需品和商品,在管理上,是有一些差別的。糧食是必需品,就意味著它的價格不能波動太大,不能時有時無。所以,管子認為,對糧食必須加強國家調控。糧食豐收、糧價下跌時,朝廷要以高於市場的價格來收購糧食、儲存糧食;當糧食欠收、糧食價格上漲的時候,朝廷要以低於市價的方式供應糧食。這樣平抑糧價,防止糧價的過大波動,影響社會的穩定。
管子對市場進行調控的兩個核心節點:一個是貨幣,第二個就是糧食。這些調控,都是在承認和保護市場經濟,是在市場秩序的基礎上展開的。他搞的不是計劃經濟,而是有政府幹預的市場經濟。這也基本上奠定了政府和市場的關系模式,以後幾千年,政府和市場的關系,都是按照這個基本模式來展開的。
奢侈消費促經濟繁榮
因為重視滿足百姓的願望,而且重視市場的平衡,所以,管子在中國歷史上,提出了一個跟主流道德很不同的觀點。
《管子·侈靡》篇記載了桓公與管子的對話,桓公問曰:「興時化若何?」桓公問:如何隨著形勢變化讓經濟興盛起來?管仲回答:「莫善於奢靡。」沒有比發展奢侈消費更好的了。這種觀點在中國歷史上確實非常少見。他認為,沒有奢侈消費,經濟就沒辦法繁榮。管子這種通過刺激消費來刺激生產、創造就業和經濟發展的觀點,是非常特殊的。
但是如果我們理解他是一個商人,站在商人的角度就比較容易理解了。商人做生產,前提是要有消費。如果大家都不消費,都追求簡朴,商業和經濟怎麼運行得起來?商業發展需要有需求量很大的成長型的市場。從這個角度來說,管子看到了經濟發展要依賴消費的上升。所以,他認為「莫善於奢靡」,認為對消費的追求,對奢侈品的慾望,有助於經濟發展。
兩千多年以後,在1714年,荷蘭經濟學家伯納德·曼德維爾(Bernard De Mandeville)出了一本書叫《蜜蜂的寓言》。《蜜蜂的寓言》說:私人的惡是公眾的福利。裡面講了一個故事,說有一個蜜蜂社會大家都很奢侈,都追求慾望的滿足,從道德上來說,是有點惡的,但是它很繁榮。新上台的蜜蜂國領導人,以簡朴為美,反對奢侈消費,結果產業垮了。他們追求簡朴道德的政策,卻毀了經濟繁榮,毀了整個國家。這本書影響很大,也引起很多爭議。
他的基本觀念跟管子是一樣的,就是認為人們慾望的滿足、人們對奢侈的追求,帶來的高消費能夠帶來工商業的繁榮,最終帶來整個國家的富強。這個觀點後來也對凱恩斯影響很大,凱恩斯覺得有效需求不足,會導致國家有效供給的不足,最後帶來巨大的失業。
如果我們今後要寫人類的經濟學思想史,管子是應該放在前面的。他看到了需求跟生產之間的平衡,很有先見之明。
出於對奢侈追求的肯定,對人的慾望的肯定,在齊國,管仲和齊桓公為了聚天下之財,招商引資,吸引其他國家的商人和專業人才到齊國來發展,開辦了官辦妓院。吸引各國商人來齊國做生意,同時收取稅收,增加國家財政收入。《戰國策·東周策》記載:「齊桓公宮中七市,女閭七百。」「女閭」就是指官妓場所。
古希臘的國家妓院
梭倫改革建國家妓院,增加國庫收入。
人類有一些歷史極其相似。就在管子去世後不久,古希臘一個非常了不起的改革家叫梭倫,他也在雅典開辦了國家妓院。管仲辦「官妓」,梭倫辦「國家妓院」,看來他們對妓院的問題,對妓女的存在,對性的問題,有他們那個時代的看法。
遵法而治
下面我們講以法治國。《管子》這本書裡面特別強調要「遵法而治」。他認為治理大國,不能靠君王的個人意志和自由裁量,要靠穩定的法律。法律不能是君主意志的表現,而是要遵循天道的法則。法律是一種發現和運用,而不是一種發明。他把法律放到天道秩序的背景中,認為法律必須有客觀自然的依據,這樣的法律才真正穩定,也才有權威性。
《管子·任法》篇說法律應該「如天地之堅,如列星之固,如日月之明,如四時之信。」法律要像天地那樣的堅定,要像天上的星星一樣有自己固定的軌道,要像太陽和月亮一樣明亮,像一年四季一樣守信,讓人可預期。「然故令往而民從之。」這樣你下了法令,老百姓就會順從、服從。也就是說,法律本身就是自然法則和自然秩序,是順應百姓的習慣,順應百姓的人心。你穩定住這樣的法律,以天地作為法律的客觀依據,這樣的法律才會得到民眾的遵從。
《管子》對法律的看法蠻有意思。他既不認為法律是統治階級的意志,也不認為這是一個社會契約。他認為法律就是客觀的天道法則在人間的表現。所以,法律很神聖,不能輕易地改變它。
敬天行道:天道之本,生殖而已
講完以法治國,我們來看他的敬天行道。管仲認同奢侈消費,認同每個人為了改善自己的生活去努力,甚至還開辦國家妓院,收取稅收,這是不是很俗氣?當然管仲他自己不這么看,他認為自己這樣的想法和做法是基於對天道的認識。
管仲自己說:「其功順天者,天助之。其功逆天者,天違之。天之所助,雖小必大。天之所違,雖成必敗。」他還說:「得天之道,其事若自然」,順著天道去運行,這些事情都是自然而然的運行;「失天之道,雖立不安」,失去了天道法則,就算是立起來了,最後也不安全。
他認為自己的做法是順應天道的。那麼,天道的本質是什麼呢?管子對天道有他自己的理解。他認為天道的本質就是生,就是繁育生命。他以繁育生命作為審核一切的標准。對奢侈消費,對人們慾望的滿足,就比較寬容。
他說:「天覆而無外也,其德無所不在。」天把一切都覆蓋在裡面,沒有什麼東西能跑到天之外,它的德,它賦予的能量和光明無所不在。「地載而無棄也」,大地承載一切,不拋棄一切,「安固而不動,故莫不生殖。」大地很穩定,很安全,萬物都得以生殖。對他來說,天道之本,就是生殖而已。要以生作為衡量一切的標准。
充分肯定人們求利的沖動
商人治國的一個根本特徵就是,他們在思想上認為每個人為了改善自己的物質生活條件去努力、去奮斗,這樣一種求利的沖動是非常正當的。這種求利的沖動,帶來經濟的繁榮和國家的富強。所以,他們充分肯定人們求利的沖動。管子認為天道的法則就在人求利的沖動之中,在人求利的作為之中。這種觀點被司馬遷所繼承。
司馬遷在《貨殖列傳》里說:「故曰: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禮生於有而廢於無。」你看,司馬遷也認同「禮」的基礎是「衣食足」、「倉稟實」。
《貨殖列傳》中還說:「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天下人為了利益而蜂擁而至,為了利益各奔東西。也就是說,普天之下,人們都為了各自的利益而來往奔波。「人各任其能,竭其力,以得所欲。」每個人都擔任他們能勝任的工作,竭盡全力,來換取他們想要得到的;「各勸其業,樂其事,若水之趨下,日夜無休時,不召而自來,不求而民出之。」就是說「利」刺激各行各業的人努力從事自己的職業,以自己的工作為樂趣,就如同水往低處流一樣,晝夜不止。用不著召喚,他們自己會送來;東西用不著尋求,人們自己會生產;「豈非道之所符,而自然之驗邪?」難道這不符合道的准則,難道這不是最自然的力量的憑據?
我們可以把管子的思想概括一下,對上要敬畏上天,要遵循天道。同時,他認為人的自然慾望就通往天道,通往上天。所以,要用法律來保護人的慾望的實現。
重商主義,以商興霸
好,我把剛才講過的要點重復一下。管仲治國的主要思想:要點就是順人心,遂人願。他認為經濟是道德的基礎。自主即帶來繁榮。以法治國。敬天行道。這些講的幾乎都是內政的治理。商人治國容易走重商主義道路。注重國家經濟發展,尊重生產者的積極性,注重用經濟手段來實現國家繁榮富強的目標。
管仲助力齊桓公成就春秋霸業,外交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方向。在外交上,他同樣也是重商主義的做法:重利益,算經濟賬。還曾針對周邊諸侯國搞經濟戰。管仲「九合諸侯」,不僅是軍事上的聯合。諸侯會盟談判,談的不僅是軍事上的盟約,更多的內容是統一市場,統一各國的關貿稅賦,協調當時的國際經濟貿易關系。中央政府削弱了,各諸侯國就會自己去談判,自己去協調。管仲以軍事力量為後盾,通過不斷的商業談判,來化解可能的戰爭沖突。重商主義會使國家走向經濟繁榮,同時對道德倫理的要求相對寬松。這樣的方向,大家覺得好嗎?
《管子》是一本論文集,裡面有道家、法家、儒家的思想。我這次講的僅僅是它的主線索,並不是全面介紹。以後有機會再專門分析《管子》。本節課到此結束。我們下節課再見。
『柒』 山不辭土,故能成其高;海不辭水,故能成其深出處
「山不辭土,故能成其高;海不辭水,故能成其深」的出處:春秋時期管仲《管子·形勢解》。
解釋:山不推辭任何一粒塵土,所以才會變得那麼高;大海對每一滴水都不會推辭,所以才會變得那麼深。
寓意:寓意一個人做事,不管多麼小的事,只要去做,終能成大器。也寓意大仁大智,胸懷寬廣。
原句:海不辭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辭土石,故能成其高 ;明主不厭人,故能成其眾;士不厭學,故能成其聖。
(7)道德經管仲擴展閱讀:
管仲,姬姓,管氏,名夷吾,字仲,謚敬,被稱為管子、管夷吾、管敬仲,華夏族,潁上(今安徽省潁上縣)人,周穆王的後代。是中國古代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經濟學家、改革家。
管仲的著作今稱《管子》,內容涵蓋各種學術,是後世道家、儒家、名家、法家、農家、兵家、陰陽家等等多家學術思想的源頭。
『捌』 如何理解《道德經》所說「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道德經》第二十二章:「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敝則新,少則得,多則惑。是以聖人抱一,為天下式。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古之所謂曲則全者,豈虛言哉!誠全而歸之。」
這一章的關鍵點在於「不爭」,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要想理解這個點,諸位就需要耐心聽我講三個小故事:
一、管仲制楚
管仲把齊國治理得很好,輔助齊桓公稱霸中原。可楚國不聽齊國的號令,於是有好幾位大將軍紛紛向齊桓公請戰,要求率重兵去打楚國,以兵威震懾楚國稱臣。但管仲卻說:「齊楚交戰,旗鼓相當,一則我們得把辛辛苦苦積蓄下來的糧草用光,再有齊楚兩國萬人的生靈將成為屍骨。」
一天,管仲派100多名商人到楚國去購鹿。當時的鹿是較稀少的動物,僅楚國才有。但人們只把鹿作為一般的可食動物,兩枚銅幣就可買一頭。管仲派去的商人在楚國到處揚言:「齊桓公好鹿,不惜重金。」楚國商人見有利可圖,紛紛加緊購鹿,起初三枚銅幣一頭,過了十幾天,加價為五枚銅幣一頭。
後來管仲卻把鹿價又提高到40枚銅幣一頭。於是楚人紛紛放下農具,做獵具奔往深山去捕鹿;連楚國官兵也停止訓練,陸續將兵器換成獵具,偷偷上山了。一年間,楚地大荒,銅幣卻堆積成山。
楚人慾用銅幣去買糧食,卻無處買。管仲已發出號令,禁止各諸侯國與楚通商買賣糧食。這樣一來,楚軍人黃馬瘦,大喪戰鬥力。管仲見時機已到,即集合八路諸侯之軍,開往楚境。楚成王無可奈何,忙派大臣求和,同意不再割據一方,保證接受齊國的號令。管仲不動一刀,不殺一人,就制服了本來很強大的楚國。
上兵伐謀,善戰者無赫赫之功。武力永遠不是解決問題的最好方法,因為自己也會遭受損傷。只有「曲」,也就是避開正面沖突,另尋其他途徑,才有可能「全」:保全自己,同時順利解決問題。(圍魏救趙,道理類似)
傳說在帝堯時期,黃河流域經常發洪水,鯀用「圍堵障」的方法治水,歷時九年仍不能成功,最後被放逐致死;禹用「疏順導滯」的方法治水,最終平息了水患。
鯀的治水方法就是最下乘的方法,正面與洪水相抗,築造堤壩圍堵洪水,結果失敗;禹的治水方法就是最上乘的方法,不正面與洪水相抗,而是疏導河道,更改流向,結果成功。
所以在我們看起來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其實往往並不是最好的方法。比如覺得缺少仁義就提倡仁義,想要清心寡慾就強行壓制慾望,想要治水就築堤阻擋,看到目標就想徑直前往。
這些直奔目標看似最為快捷的方法,不能達到預期目的不說,還有可能會造成更加不好的結果。而曲折前行,看似繞遠了,卻往往能最快到達目標。飛機的航線為什麼都不是直的,而是曲里拐彎?原因在於此。
道,「淡乎其無味,視之不足見,聽之不足聞,用之不足既」,它從來就不是特效葯。所以運用它,就不能抱著急功近利的走捷徑心態。
二、鷸蚌相爭
戰國時,趙國、燕國都不是實力很強的國家,然而趙惠文王無視對趙、燕兩國虎視眈眈的強大的秦國,打算出兵攻打燕國。為了避免一場國破家亡的戰亂,燕國的蘇代跑到趙國去求見趙惠文王,以游說趙與燕兩相和好、共同抗秦。蘇代對惠文王說:
「大王您先別談打仗的事,我且講個故事給您聽:一隻河蚌好久沒上岸了。有一天出了太陽,河岸上十分暖和,於是河蚌爬到岸上,張開蚌殼曬太陽。河蚌只覺得渾身舒服極了,它懶洋洋地打起瞌睡來。這時,一隻鷸鳥飛過來,悄悄落在河蚌的身邊,很快地用長長的尖嘴伸過去啄河蚌的肉。河蚌猛一驚醒,迅速用力把蚌殼一合,將鷸的尖嘴緊緊地夾住了。
鷸鳥對河蚌說:「我看你能在岸上呆多久!如果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你就會被乾死、曬死,到時候,這岸上就會有一隻死蚌了。」
河蚌也十分強硬地說:「我看你能餓多長時間!我今天不松開你的嘴,明天也不松開你的嘴,你就會在這里被餓死,到時候這岸上就會有一隻死鷸了。」
兩個小東西就這樣對抗著,誰也不肯相讓,真有要拼個同歸於盡的架式。這時,一位漁人走過來,十分輕易地就撿了個便宜,把蚌和鷸都捉住,滿心高興地趕回家去。
蘇代的故事剛一講完,趙惠文王幡然醒悟。他拍著自己的腦袋說:「多謝先生的啟發,如果我們小國間自相殘殺,讓秦國從中得利,那我們跟這故事裡剛愎自用的鷸和蚌又有什麼區別呢?」於是,趙王取消了攻打燕國的念頭。
「坐山觀虎鬥」,「兩虎相爭,必有一傷」也是同樣的道理。與人相爭,就很容易被別人撿去了便宜,而要想撿到這種便宜,就最好不要隨便與人相爭。《孫子兵法》所謂「兵者,國之大事,生死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一定要十分慎重。
俗話說「殺敵一千,自損八百」,正面強行對抗,就會兩敗俱傷,十分的不明智。因此老子講「曲則全」,講「善勝敵者不與」,正是要盡量避開正面相抗,而是留下餘地,順之以勢,伐之以謀。
所以老子說「勇於敢則殺,勇於不敢則活」。又說:「用兵有言,吾不敢為主而為客,不敢進寸而退尺。是謂行無行,攘無臂,扔無敵,執無兵。禍莫大於輕敵,輕敵幾喪吾寶。故抗兵相加,哀者勝矣。」
善於用兵的人,他們領軍作戰的時候,總是會把自己考慮得很弱小:在陣勢上好像不成隊列一樣;在力量上好像沒有足夠兵力一樣;在策略上好像會失算打不中敵人一樣;在器械上好像軍士都沒有兵器一樣。就好像被逼上了絕路,所以從來不敢輕視敵人。
因此越是善於用兵的人,反而越是勇於不敢,勇於退讓。不會主動去進攻,而總像是在被動防守。這就是「不爭」,不爭,故而善勝。就像太極拳講的「舍己從人」,你要強力發揮,我便順著你,再幫你多加一把力。而這多出來的一把力,就破壞了你自身的平衡,你便承受不住了。
三、逆旅二妾
這個小故事出自於《莊子》:說是陽子到宋國去,住在一家旅店。旅店主人有兩個小妾,其中一人美麗,一人醜陋;醜陋的受主人寵愛,美麗的卻受到冷落。
陽子很不解,詢問其中緣故。旅店主人回答說:「美麗的自以為美麗,我卻不覺得他美;醜陋的自以為醜陋,我卻不覺得她丑。」於是陽子有感而發:「弟子們記住,行善而不要自以為有善行,到哪裡會不受到喜愛呢?」
故事雖然短小,但寓意不小。「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踮著腳後跟強行拔高自己,想要高出他人,結果反而站不穩。邁開大步跨著行走,想要快過別人,結果反而走不動。
這就是與人爭高,與人爭快,與人爭聰明,與人爭見識,與人爭功勞,與人爭地位的結果。想要人為拔高自己,結果反而把立足的根基都丟失了。所以有見識的人不自我顯擺,自我顯擺的人往往沒有見識;有功績的人不自我誇耀,自我誇耀的人往往沒有功績;真正高貴的人不自命高貴,自命高貴的人往往得不到敬重。
因此那些違背大道的人,他們這樣「自見、自是、自伐、自矜」的行為其實都是多餘,就好像沒吃完被倒掉的飯,多長出來的贅瘤一樣。做多餘的事情,反而遭受失敗的結果,完全是在畫蛇添足,所以有道的人從來不做這些多餘的事情。
所以老子說:「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無有入無間,吾是以知無為之有益。」「無為」為何有益,因為它不會去與堅強正面相抗,不會去強行為之,故而能馳騁天下之至堅,能出入各種沒有縫隙的地方,也不會遭受失敗。
無為,不爭,實為道家之至寶也。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交流探討歡迎關注同名公眾號(道家大師兄)。
『玖』 道德經三十三章及九十 具體體現什麼思想
道德經第章:」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知足者富,強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壽。
「這章文字很好理解,基本不用解釋,也可以看懂。需要注意的是,這幾層意思,是層層遞進的:知人不如自知,自知不如勝人,勝人不如自勝,自勝不如知足,知足不如強行,強行不如守道,守道能夠做到時刻不忘,就能養壽。
顯然,老子的意思,是守道為人生根本。
什麼是人的」道「呢?就是你這輩子究竟應該干什麼?你的使命是什麼?並且時刻不忘你的使命。
這章有一個疑點,就是老子明確提出了「自勝者強」這個觀點,表面上與老子在道德經里一再推崇的「柔弱勝剛強」的觀點相悖。但是,我們必須知道,道家的「弱」,並不是真的「弱」,只不過是外表上顯得「弱」,但其實內心極其強大的,他們是能夠「自勝」的一群人。老子在道德經裡面喜歡以水喻道,水就是外表柔弱,而內在強大無比的一種物質。
道德經第9章:「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可長保。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這章的意思,可以用第八章「動善時」的觀點來解釋。該動則動,該退則退。韓信就是因為不懂這個道理,而遭來殺身之禍。相比之下,張良因為懂得黃老之術,就比他聰明得多,知道鳥驚弓藏,兔死狗烹的道理,所以得以善終。
道德經第10章:「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專氣致柔,能如嬰兒乎?滌除玄覽,能無疵乎?愛民治國,能無智乎?天門開闔,能為雌乎?明白四達,能無知乎?生之、畜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為玄德。」
這章是講的守道之法。傳統的道家修仙之術,對本章非常重視。從哲學的角度去理解,就是「只有偏執狂才能生存」。人能時刻不忘自己的「道」,至精至純,片刻不忘,做什麼都可以成功,都能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