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大商業道德
⑴ 公司價值最大化和商業道德之間是否存在矛盾
不矛盾。
企業價值最大化注重在企業發展中考慮各利益主體的利益關系,在企業價值增長中滿足各方利益。這不僅有利於促進企業生產發展、增加股東財富,而且可以有效地防止短期行為的發生。
進而不斷加大對諸如人力資源、無形資產及高科技研究的投資,這為企業的長期穩定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另外,以企業價值最大化作為財務管理目標可以站在企業的角度進行投資研究,這就避免了只站在股東的角度進行投資可能導致的風險低估。
⑵ 論跨國公司在國際經濟法中的主體地位
真厲害,國際經濟法的問題都回答的是公司法內容。
我是沒論文了,但是我建議你參看武大韓老師的《國際經濟法》或者鄧瑞平的《國際經濟法》,後一本很厚也很貴--70!!
⑶ 企業為什麼要遵守營銷道德
轉載以下資料供參考
營銷道德是調整企業與所有利益相關者之間的關系的行為規范的總和,是客觀經濟規律及法制以外製約企業行為的另一要素。
遵循營銷道德的營銷行為,使營銷人員個人、企業和顧客利益保持一致,從而有利於企業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違背營銷道德的營銷行為,使企業的利益與顧客的利益相悖,雖使企業一時受益,但不利於企業的長遠發展,更有損社會公眾的利益。因此,使營銷行為沿著營銷道德的軌道進行,對企業和社會雙方都是大有裨益的。
現代營銷必須講求道德
(一)現代營銷中不道德行為帶來的問題
市場營銷活動存在的不道德問題,給社會、企業和消費者帶來了不利的影響。
1.對社會造成了不良的影響
一是對環境的污染。如產品本身及產品包裝物的污染和製造過程對環境的污染。二是對社會文化價值的誤導。如不健康的廠名、店名、品牌名稱造成文字污染;不少廣告強力灌輸的「物質主義至上」、「性」、「地位」、「高消費」等觀念造成對人們價值觀的誤導,使人們相互攀比,超前消費。有的營銷活動還造成惡劣的社會及政治影響。三是增大社會成本。如香煙在滿足人們需要的同時,也損害了他們的身體健康,並侵犯了不吸煙人的權利,致使因吸煙導致的疾病及死亡率增加,進而增加社會醫療費用支出。再如汽車的增加不僅使各種基礎設施如公路、停車場、交通管理、警察等更加緊張,而且還造成交通堵塞、空氣污染、車禍傷亡等社會成本大大增加。
2.對消費者利益造成損害
盡管消費者被營銷者稱為「上帝」,然而,消費者在許多方面並沒有品嘗到做「上帝」的滋味,反而成為營銷系統的犧牲品。一是產品對消費者利益的損害。有的產品本身是有害的,如煙、酒等;有的產品質量不合格,會對消費者造成人身和財產安全,如家電漏電、啤酒瓶爆炸等;還有的是生產假冒偽劣產品,使消費者不僅經濟上、心理上、人身財產上受損,而且對同行、對社會造成不利影響,如假名牌商品。二是欺詐性的營銷損害消費者利益。漫天要價、欺詐性包裝、促銷過度等都使消費者的利益受損。另外產品使用說明書不詳所造成的消費者誤用、誤服事件也時有發生。
3.對企業帶來了不利的影響
隨著市場經濟體系的逐步完善,消費者變得越來越成熟,老百姓上了一回當,怎麼可能二次受騙?同類產品,老百姓連續上了幾回當,對整個行為肯定也會嗤之以鼻。如冠生園月餅事件不僅使該廠的月餅無法銷售,而且使國內整個月餅市場陷入危機,結果害人又害己,最終以破產而告終。因此,營銷道德的終結之日,將是市場的終結之日。現在越來越多的企業認識到,採取不道德的營銷手段欺騙了顧客一時,卻欺騙不了顧客一世。這種行為雖然可能在短期內給企業帶來不正當的利益,但從長遠來看必定有損企業形象。在現代企業營銷活動中必須講求營銷道德。決定競爭成敗的不僅是企業的知名度,更重要的是信譽度、美譽度。聲譽是企業的生命,一旦聲譽受損,企業將很難翻身,最終會走向死亡。因此,有遠見的企業和營銷人員都能夠誠懇地對待顧客,獲得顧客的信息,並重視與顧客之間建立長期的關系往來,增加顧客的重復購買率,這樣才能在顧客心目中樹立起良好並長久的企業形象,最終實現企業的經濟效益。
由此可見,企業在營銷活動中不遵循道德准則,可能得逞於一時,卻會嚴重損害企業的公眾形象。因此,一個優秀的企業應該講求營銷道德,以提高企業的美譽度。
(二)現代營銷中企業必須講求基本營銷道德
現代企業應該遵循的基本營銷道德是:守信、負責、公平。
1.守信
俗話說:「一言既出,駟馬難追。」在現代營銷中,守信居於舉足輕重的地位。守信就是要求營銷人員在市場營銷活動中要講究信用。在當今日益激烈的市場條件下,信譽已成為競爭的一種重要手段。只有守信,才能為企業和營銷人員帶來良好的信譽。誰贏得信譽,誰就會在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誰損害了自己的信譽,誰就將被市場所淘汰。守信就必須要信守承諾,不僅要信守書面承諾,還要信守口頭承諾。口頭承諾雖然無法律的約束力,但卻是營銷人員幫助顧客建立購買信心的重要工具。聰明的營銷人員都不會冒著喪失信譽的風險違反向顧客許下的口頭承諾。此外,承諾還有明確的承諾和隱含的承諾之分。明確的承諾是合同、協議等明確規定的應履行的義務。隱含的承諾則沒有明確規定,它是隱含著的承諾,如「合格產品」本身就隱含了承諾對該商品所應具有的質量負責的含義。一旦營銷人員由於某種原因未能履行承諾,則有義務做出解釋,請求顧客的諒解,必要時應主動賠償損失,接受懲罰。
2.負責
負責即要求營銷人員在營銷過程中對自己的一切經濟行為及其後果承擔政治的、法律的、經濟的和道義上的責任。任何逃避責任的行為都是不道德的,並且是非常愚蠢的。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營銷人員一般獨立地做出營銷的決策,因此他要對自己獨立自主的營銷活動及其可能帶來的一切短期和長期的後果承擔責任。營銷人員在營銷過程中一言一行都代表著企業,不僅要對企業和社會負責,而且要對顧客負責。因此,營銷人員在營銷過程中應向顧客講實話,如實地為顧客介紹營銷產品的優點和不足,向顧客提供能真實有效地滿足其需要的商品,千方百計地為顧客排憂解難,贏得顧客的信賴,提高企業的聲譽和社會效益。堅持負責原則,要求營銷人員具有高度的自覺性和承擔責任的勇氣,必要時甚至要犧牲自己的利益。
3.公平
公平是社會生活中一種普遍的道德要求,它是以每個社會成員在法律上和人格上人人平等為依據的。在市場經濟中,這一道德原則也同樣適用。在營銷過程中,堅持公平的原則主要有兩方面的含義:一是營銷人員對待營銷對象,即顧客必須公平。營銷對象不論男女老幼、貧富尊卑,都有充分的權利享有他們應得到的服務。各種以次充好、缺斤短兩、弄虛作假的行為都是違反公平原則的,因而也是不道德的。二是在與對手的競爭中應堅持公平的原則。營銷不可避免地存在競爭。競爭是提高服務質量、改善服務態度的動力,因而市場經濟是鼓勵營銷人員之間展開大膽競爭的,但競爭也不可避免地帶來一些負面效應。許多營銷人員為了在競爭中戰勝對手,不擇手段,詆毀甚至無中生有地誹謗競爭對手的產品甚至人格,千方百計地欲置對方於死地,這種營銷行為是十分不道德的。營銷人員應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開展公平合理、光明正大的競爭,這才符合市場經濟鼓勵競爭的初衷。
守信、負責、公平是現代營銷最主要的也是最基本的道德要求。營銷人員在營銷過程中應隨時考慮到自己所肩負的社會責任,考慮到自己的行為是否有利於社會公眾的利益。從長遠來看,遵守營銷道德,堅持守信、負責和公平的道德原則,對營銷人員個人、企業、顧客乃至社會都是有百利而無一害的。
講求營銷道德,實施誠信營銷
誠信,是做人之本,也是企業經營之本。在中國傳統文化中,「誠信」二字具有極其重要的分量。「仁義禮智信」是人們提倡並力求遵循的行為准則。「人無信不立」、「千金一諾」、「一言既出,駟馬難追」都反映了人們對誠信的推崇。現代成功的企業都把自己的成功歸功於誠實,如世界著名船王包玉剛成功的要訣就是「與信譽成交,借信譽發展」。誠信營銷就是要求企業在市場營銷活動中,誠實經營,保證營銷活動的公開、公平與公正,以維護和增進全社會和消費者的長遠利益,以求得企業的長期發展。特別是隨著社會的進步,市場競爭的規范化、企業的可持續發展等都迫切要求企業實施誠信營銷。
(一)樹立誠信理念
實施誠信營銷,首先要求企業樹立誠信理念。有一句話:「態度決定一切!」其實,「誠信」很簡單,關鍵在於一個企業的良知、精神和認真的態度。這種誠信的態度,使企業在產品質量方面決不搞以次充優;不搞價格欺詐;不盲目跟風炒作;不搞廣告狂轟濫炸;不將風險轉移給經銷商;不盲目承諾,一旦承諾,就百分之百兌現;不出爾反爾,言而無信;不做任何有損商譽和商德的事。誠信不僅是企業生存之本,更是企業營銷之道。再好的營銷策略失去了誠信,就不是成功的營銷策略。誠信本身就是最好的營銷策略。
(二)創新營銷方式
企業要立足市場,長期穩定發展,就必須創新營銷方式。如某制衣廠的「透明營銷」,自製的產品標簽上公開標明面料及輔料的成本、用量、單位以及成衣的加工費、製造成本、工廠利稅和零售價等,使消費者買得明白、買得放心。再比如某些企業的「揭短營銷」,把產品的不足坦然地告訴顧客,顯示出企業和商家一心為顧客著想的誠信精神和商業道德,以此來贏得顧客的信任。在國際上最典型的露短營銷就是產品召回(各國汽車行業都實行產品召回,可口可樂公司也曾經實行過產品召回)。以誠從商、以誠待客,歷來為市場競爭之本。因為產品的不足總有一天會暴露的,再大的優點也彌補不了不足,再大的諾言也包不住不足,如果不能以好的態度認識和承認不足,甚至想方設法掩飾不足,到頭來失去的是顧客的信任,得到的卻是市場的懲罰和淘汰。「責任感營銷」也屬於一種誠信營銷,它嚴格遵循生態准則,堅持適度營銷原則,縮減在促銷、廣告上的費用,降低產品消費的社會總成本,實現企業、社會、消費者的共贏。
⑷ 如果簡訊營銷遇到同行搶單的情況,該如何解決
遇到同行搶單的情況下,
第一 要確認對方用的什麼方式去搶單的,比自己有哪些優勢讓客戶去選擇它
第二 分析同行是否有商業道德,如果是沒有商業道德那就要加大力度進行打擊。如果有商業道德,那就學習下對方的優點,補充自己的缺點,對手才是我們最好的老師。
⑸ 怎樣更好激發非公有制經濟的活力
激發非公有制經濟活力和創造力是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提出的一個重要思想。這個重要思想包括三個層面的創新內容:第一,提出「兩個都是」論斷,即「公有制經濟和非公有制經濟都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都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基礎」,強調非公有制經濟和公有制經濟同樣性質、同等地位,為激發非公有制經濟活力和創造力掃清了思想障礙,也為非公有制經濟參與平等競爭、公平地使用資源提供了理論支撐。第二,提出「兩個不可侵犯」要求,強調公有制經濟財產權不可侵犯,非公有制經濟財產權同樣不可侵犯,賦予非公有制經濟和公有制經濟同等法律地位、享有同樣的法律待遇,為保護各種所有制經濟產權和合法利益,保證非公有制經濟依法平等使用生產要素、公開公平公正參與市場競爭提供了法律依據和制度保證。第三,提出堅持「三個平等」原則,支持非公有制經濟健康發展,強調權利平等、機會平等、規則平等,要求著力清除市場壁壘,實行統一的市場准入制度,廢除對非公有制經濟各種形式的不合理規定,消除各種隱性壁壘,允許具備條件的民間資本依法發起設立中小型銀行等金融機構,鼓勵非公有制企業參與國有企業改革,鼓勵發展非公有制資本控股的混合所有制經濟,鼓勵有條件的私營企業建立現代企業制度。
在新的宏觀經濟背景下,受國內生產要素價格上漲等因素的影響,市場不確定性因素多,非公有制經濟發展面臨一些困難和問題。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程中,為充分發揮非公有制經濟在支撐增長、促進創新、擴大就業、增加財源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激發非公有制經濟活力和創造力具有重大意義。
一、公平市場准入,為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營造良好的政策環境
一是完善市場准入政策。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是黨和國家堅定不移的方針,行業主管部門、地方政府要制定更科學更合理的配套政策和實施細則,培育和發展平等進入、公平競爭的投資環境。二是落實相關政策。抓好市場准入、科技投入、稅收優惠、金融支持、政府采購等政策在非公有制經濟的落實。三是廢除對非公有制經濟各種形式的不合理規定,消除各種隱性壁壘;抓緊制定非公有制企業進入特許經營領域具體辦法,在制定負面清單基礎上,各類市場主體可依法平等進入清單之外領域。四是改革行政審批制度,減少行政審批事項,在發揮好政府作用的同時真正發揮市場的決定性作用。對國家非限制類的非政府投資項目原則上應由行政審批制改為登記備案制,不得隨便改變登記備案事項的性質或擅自增加前置條件,對投資項目由事前審批變為事中、事後監督。凡可以由市場調節的環節不應再納入政府管理程序,應交由企業自主決策。
二、拓寬融資渠道,為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營造良好的融資環境
一是優化信貸結構。國有商業銀行要優化信貸結構,逐步加大對非公有制經濟的貸款比重。股份制商業銀行、城市與農村信用社要充分發揮為非公有制經濟開展金融服務的功能,加大信貸的投放力度,確保對非公有制經濟貸款比重的逐年提高。二是加強金融創新。金融部門要進一步創新金融產品和服務模式,為非公有制企業開辦融資租賃、倉單質押、貨權質押、應收賬款質押、公司理財和賬戶託管等業務,開發適應非公有制企業中長期需要的金融產品。三是加快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體系建設。完善信用擔保機構的行業准入、風險控制和補償機制,發展中小企業信用擔保基金和再擔保機構。四是在加強監管前提下,允許具備條件的民間資本依法發起設立中小型銀行等金融機構。放寬金融業准入,為非公有制企業獲得更多的金融資源創造條件,有效地緩解小企業融資難題。五是拓寬直接融資渠道。政府要會同企業、證券公司等部門制定一個可操作上市計劃或預案,加強對非公有制企業上市前的育成和輔導,全力支持中小民營高科技公司在創業板、新三板上市融資。鼓勵和支持符合產業政策的非公有制企業進行項目融資。
三、提高服務質量,為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營造良好的服務環境
一是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轉變政府職能。轉變政府服務觀念,強化政府服務職能,規范政府服務方式,提高政府服務效率。二是創新政府服務機制。建立非公有制大企業服務直通車制度,提高為重點非公有制企業和優秀民營企業家服務的效率和質量。對優秀民營企業家實行一對一的個性化服務,切實為民營企業家協調解決實際問題。建立與民營企業家定期溝通的制度,暢通民營企業家溝通渠道,傾聽企業家的心聲。搭建信息交流平台,便於企業家之間、企業與企業之間的合作。三是規范和發展各類商會協會等自律性組織。遵循社會化、專業化、市場化的原則,大力發展同業公會、同業商業、異地商會等民間性自律組織,充分發揮其宣傳政策、反映訴求、維護權益、加強行業自律的作用。
四、堅持自主創新,增強非公有制經濟轉型發展後勁
一是支持技術創新。非公有制企業應加大技術創新投入,加強與科研機構以及高等院校的合作,藉助企業外部智力提升自主創新能力。非公有制經濟企業要加強企業創新文化建設,營造創新氛圍,打造技術創新團隊,挖掘自主創新潛力,增強持續創新能力。二是加強管理創新。非公有制企業要創新管理模式,轉變家族式管理體制和家長式工作作風,改變自然經濟狀態下的管理方式,建立適應現代企業制度和創新要求的管理體制和機制。非公有制企業要建立以人為本的管理機制,尊重創新人才,通過建立開放式股權結構,吸納專業人才參與利潤分配,鼓勵技術創新,激發創新人才工作活力。三是加強制度創新。建立適合於家族企業的現代企業治理結構和機制,引導和鼓勵有條件的私營企業利用產權市場,引進國有資本或其他社會資本,改善企業股權結構。特別是要支持非公有制企業通過明晰企業內部產權、優化企業產權結構、開展資本運營、開放企業產權等方式,實現企業產權結構的多元化以及實現企業資本的社會化。在治理模式方面,引導民營企業實行委託代理制,實行所有權與經營權相分離,建立完善的企業治理結構,以適應管理現代化的要求。
五、提高業主素質,增強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創業的信心
一是實施非公有制經濟代表人士素質提升工程。在培訓對象上,對已經或擬作政治安排非公有制經濟代表人士實施重點培訓的基礎上,根據非公有制經濟經營者的特點和需求,對小型民營企業經營管理人員、規模民營企業經營管理人員、高級經理人才開展分類培訓,擴大培訓覆蓋面,全面提升非公有制經濟經營者的素質。培訓內容上,在強化政治培訓、打造同心同向同行理念的基礎上,加強商業道德素質、心理素質、創新能力的培訓。二是注重成就激勵。在人大代表、政協委員、評優評先及勞動模範評選等方面,適當提高或增加民營企業家的比例和名額;協調有關部門完善企業科技創新人才獎勵制度,加大對民營企業技術創新的獎勵,重點獎勵在實施科技成果轉化中表現突出的創新者、實施者和中介服務業,以及在創建國家名牌產品和國家馳名商標、省著名商標中做出突出貢獻的民營企業技術創新團隊和個人。吸收優秀民營企業家進入政府議事咨詢機構。以激勵他們獻身事業、關愛社會、回饋社會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三是營造有利於民營企業家創業的輿論環境。通過多種傳媒手段,深人宣傳優秀民營企業家的先進事跡和突出貢獻,在全社會形成理解尊重、支持、愛護民營企業家的濃厚氛圍和良好環境。
(本文作者系中國民<私>營經濟研究會常務理事,湖南省社會主義學院副院長)
⑹ 選擇一個商業項目應分析的環境因素
我們考試也考這 個題了,我弄了好長時間的答案,望採納!
選擇一個商業項目首先要確定其商業模式。
簡單的講商業模式就是你企業或公司是以什麼樣的方式來盈利和賺錢的。構成賺錢的這些服務和產品的整個體系稱之為商業模式。【換而言之,商業模式是企業進行賴以生存的業務活動的方法,決定了企業在價值鏈中的位置。商業模式的設計是商業策略(Business Strategy)的一個組成部分。而將商業模式實施到公司的組織結構(包括機構設置、工作流和人力資源等)及系統(包括IT架構和生產線等)中去則是商業運作(Business Operations)的一部分。這里必須要清楚區分兩個容易混淆Process Design);而商業模式和商業模式設計指的則是在公司戰略層面上對商業邏輯(Business Logic)的定義。】
因此分析商業項目需掌握商業模式的分析方法。商業模式分析法是商業社會最重要的分析方法之一,掌握良好的商業模式分析方法對於商業資產的定價、商業談判、客戶服務等有著最直接的意義。總的來說,企業的商業模式必須順暢、具有實證性。【利潤:利潤是商業經濟組織最重要、最基礎的指標之一。在現金流的基礎上分析利潤的數額固然重要, 但准確的分析預期利潤和恰當的運用利潤周期同樣重要。 在中國,由於眾多人口的生存與發展的迫切要求下,在法律環境不完善、破壞信譽的成本低等因素影響下,迫使各個行業從高額利潤到市場平均利潤的時間要比國際市場要短很多。因此,在中國投資預利潤高、現期利潤低的企業風險將很高。特別是幾倍於以證券市場為代表的行業變周期(一般市場是半年一小變,兩年一大變,四年會有根本的變化)。市場收益:市場是正常商業組織獲取商業收益的來源,分析企業的市場性質、范圍、容量、層次、認知程度等是極其重要的。通常對市場容量和開發難易程度進行綜合考慮。一般從開拓市場的成本來分析市場效益。人的因素:人是最重要的生產力因素之一,分析商業領導在大多數應該可以容許其對自己的定位有很大偏差,但是他對企業在市場和同行中的定位應該是真實而客觀的。應對其做事、說話的真實性、順暢度和邏輯性進行求證。企業的定位是市場現實,是結果而非原因。另外要注重對企業領導人的直覺判斷。其有相關經驗和豐富的人生經歷,良好的管理素質、具有商業道德和恰當的商業態度是根本的。在人和物之間,人是有創造性的,人對物具有主觀能動性】。
商業模式分析法在實際的運用過程中往往在腦海中多是一瞬間的近乎直覺。多自問為什麼、憑什麼、有沒有現成;針對每一個商業細節進行調查是進行商業模式分析的不二法門。
根據選擇的商業模式著重分析社會環境對消費者的影響,文化與亞文化、顧客認知價值與顧客滿意度對商業項目的影響,對現今流行的關注等等。
【一.社會文化
(二)文化的特徵
1、文化的習得性
人一出生就開始接觸和適應所在的社會的文化,即進入學習文化的歷程。學習不外乎三種類型:一是父母長輩的言傳身教;二是對特定他人(比如朋友、所崇拜的明星)的模仿;第三就是學校里的正規訓練。由於文化無所不在,所在文化學習的過程也常以潛移默化的方式完成。
2、文化的動態性
為了實現滿足需要的功能,文化必須不斷改變,以社會得到最好的滿足。導致文化變遷的原因很多,諸如技術創新、人口變動、資源短缺、意外災害等,在當代,文化移入也是一大原因。
3、文化的群體性
構成文化的東西,必須能為社會中的絕大多數人所共享。怎樣穿著合體,怎樣裝飾住宅才體面,拿怎樣的食品招待客人才不落伍等等,必須為大多數人所認可。
4、文化的社會性
5、文化的無形性
(三)亞文化
一個社會的文化通常可以分為兩個層次,一個是全體社會成員共有的基本文化,即主文化;一個是社會中某些群體所有的獨特價值觀和行為模式,即亞文化,又稱為副文化、次文化。
所謂亞文化,就是指某一文化群體所屬次級群體的成員共有的獨特信念、價值觀和生活習慣。小范圍的文化是大環境的亞文化,但卻是小小范圍的主流文化。
按營銷學者的方式劃分:
1、民族亞文化
大部分國家由不同民族所構成。不同的民族,都各有其獨特的風俗習慣和文化傳統。民族亞文化對消費者行為的影響是巨大的、深遠的。比如我國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除漢族外,還有50多個少數民族,其中人口超過百萬的就有10多個。各個民族在宗教信仰、愛好和生活習慣方面都有獨特之處,尤其要注意的是,他們還有著不同的禁忌。
2、宗教亞文化
不同的宗教群體有不同的文化傾向、習俗和禁忌。
3、種族亞文化
白種人、黑種人、黃種人的不同需求、愛好和購買習慣。
4、地理亞文化
我們歷來有南甜、北咸、東辣、西酸的食品調味傳統。最簡單的區分方法就是把我國分成兩大部分,即南方和北方。在我們的刻板印象中,南方人聰明機靈,北方人熱情直爽,南方人喜歡吃米飯,北方人喜歡吃麵食等等。
這些亞文化對消費者行為的影響取決於:
第一,獨特性。亞文化獨立的整體性越強,對消費者行為的影響程度越大。
第二,同質性。亞文化的同一價值越多,對消費者行為的影響程度越大。
第三,排外性。亞文化的成員不僅受到全社會的「排外」,而且自己也希望全社會的「排外」。
二、消費者的文化價值觀
價值觀是關於理想的最終狀態與行為方式的持久信念。
(一)價值觀及其演變
價值觀可分為:核心價值觀與次要價值觀,還有分為終極價值觀和工具性價值觀。
終極價值觀:人們理想的終級狀態。
工具性價值觀:為達到終極狀態的行為和行動。
核心價值觀:某一社會群體的人們所共同持有的某些價值觀念,有極強的穩定性,如中國人的「精忠報國」「仁愛孝悌」
次要價值觀相對容易改變。如美國人對速溶咖啡的態度的轉變。
(二)與消費行為有關的文化價值觀
文化價值觀還可以按照另一種方式劃分:
1、有關社會成員間關系的價值觀
(1)自己與他人關系的價值觀
(2)個人與集體關繫上的價值觀
(3)成人與孩子關系價值觀
(4)青、老人關系的價值觀
(5)男性與女性的價值觀
(6)競爭與協作的價值觀
(7)浪漫主義的價值觀
2、有關環境的價值觀
(1)個人出身與成就的價值觀
(2)風險與安全關繫上的價值觀
(3)樂觀與悲觀的價值觀
(4)自然的價值觀
3、有關自我的價值觀
有關自我的價值觀是社會各成員的理想生活目標及其實現途徑。
(1)動與靜的價值觀
社會文化導致人們對活動的不同態度:法國婦女喜歡靜,美國婦女喜歡熱鬧。
(2)物質與非物質主義價值觀
物質財富:金錢;非物質:精神信仰
(3)工作與休閑價值觀
有的社會使人在工作中獲得自我滿足,有的使人更多的選擇休閑而不加班。
(4)現在與未來關系
信用卡消費
(5)慾望與節制
社會觀念的不同使有的社會民族喜歡放縱,有的很保守
(6)幽默與嚴肅
社會文化差異幽默的標准則不同,男女老少的幽默標准都不同。
三、影響非語言溝通的文化因素
(一)時間與空間
社會文化不同,時空觀也不同。有的地區認為決策的時間長短與內容的重要性成正比,而美國認為談生意過長說明不夠重視,日本則反之。
空間,美國人喜歡大,日本人喜歡小的辦公空間,南美人談判時喜歡鼻尖對鼻尖。
(二)象徵
使用事物的人賦予它的價值意義。
汽車生產商生產的:野馬、美洲豹、藍鳥
顏色的象徵:白色:純潔;紅色:喜慶、熱情;綠色:青春、生命
美國:藍色代表男子漢,灰色為高貴。
英、法:紅色代表男性。
日本:灰色代表廉價。
(三)契約與友誼
中國重視友誼大於契約。
俄、希臘認為契約是談判的開始,而在中國則代表談判的剛剛結束。
而有信仰的阿拉伯人認為,在契約上簽字是對自己人格的侮辱。
友誼與契約類似,是雙方之間的一定權利和義務的體現。有些地區可以用友誼進行營銷如墨西哥,有些地區則不可以,如歐洲。有些地區友誼營銷非常可靠,可以通過營銷而建立友誼。
(四)禮儀與禮節
依各地、風俗習慣而定,美國人認為「二郎腿」是自信、自由的表現,印度人認為談話時不盯著對方是最大的禮貌。
第二節 社會階層
具體內容與第二章第二節的社會階層對營銷因素的影響相同。
第三節 消費流行
一、 消費流行的含義及特點
一定時期和范圍內,大部分消費者呈現出相似或相同行為表現的一種消費現象。具體為,多消費者對某種商品或時尚同時產生興趣,使該商品或時尚成為短時期內狂熱追捧的對象。
二、消費流行的周期
醞釀期:時間較長,洞察消費者需求信息
發展期:權威示範,提供與大量流行相符的上市商品
高潮期:模仿、不自覺捲入,企業加大銷售力
衰退期:興趣轉移,轉移生產能力,拋售庫存
三、消費流行的種類及方式
1、滴流:自上而下,由權威人士、名星到老百姓。
2、橫流:社會各階層之間相互橫向流行,如白領的一些消費習慣。
3、逆流:自下而上的流行方式。如牛仔服飾。
四、消費流行產生的原因分析
1、展現自我,突出個性
以獨特的形象展示人們而前,喜歡標新立異,與眾不同。在這種心理作用下的購買行為常常成為某種時尚的開端。
2、趨同從眾,追求名牌
跟上時代潮流是絕大多數消費者的一個共同心理。
3、崇拜名人,追求名牌
有追隨者、模仿者跟從。
五、消費流行的三個階段
1、流行初期的購買行為
心理特徵:標新立異,時尚、炫耀
表現行為:以先為快,不考慮價錢,態度堅定,果斷購買
2、流行盛行期的行為
心理特徵:對流行不了解,受環境影響,同步心、攀比心明顯,對流行產生信任,態度比較穩定,自我控制力強,願使用新品。
表現行為:缺乏主見,服從性強,他們的行為使市場普及,流行范圍擴大,「新潮」成為大眾。
3、消費流行衰退期的購買行為
心理:對流行不感興趣,遵從習慣消費,他們沒有偏好,當商家拋受,在廉價誘惑下樂意購買。
行為:買廉價,不識潮流等等】
以上便是對選擇一個商業項目應分析的環境因素。
⑺ 急需大量關於迦納企業倫理、商業道德的資料
一、 企業的社會責任概述
(一) 企業社會責任定義、性質
1.企業社會責任定義:社會責任(Society Responsibility SR),在中國還是一個新名詞。應該怎樣理解中國企業的社會責任?對於什麼是「企業社會責任」目前還沒有統一的定義。,美國的一些學者通常認為:企業社會社會責任是指企業決策者採取保護與促進社會福利行動的義務;瓊斯福.馬可圭里認為,企業的社會責任是指企業不僅負有經濟與法律上的義務,而且更負有超越這些義務的其他責任;筆者認為,所謂企業的社會責任(CSR)是指:企業在追求利潤最大化的同時或經營過程中,對社會應承擔的責任或對社會應盡的義務,最終實現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具體表現為,企業在經營過程中,特別是在進行決策時,除了要考慮投資人的利益或企業本身的利益之外,還應適當考慮與企業行為有密切關系的其他利益群體及社會的利益,除了要考慮其行為對自身是否有利外,還應考慮對他人是否有不利的影響,如是否會造成公害、環境污染、浪費資源等。企業在進行決策時,對這些問題進行考慮並採取適當的措施加以避免,其行為本身就是在承擔社會責任。
2.企業社會責任性質:正是由於企業利益與社會利益事實上的客觀上渾然一體不可分割性,企業在履行社會責任時,企業所採取的一些行為兼具自身與社會雙重影響屬性。企業社會責任的本質就是一種企業自身對人類社會所承擔的義務。企業社會責任具有社會屬性,是社會對企業組織的外在要求。企業社會責任是企業組織向前發展的必然結果。
(二)企業與企業社會責任的關系
企業組織是存在於社會組織當中,兩者存在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關系。而企業與企業社會責任也正是這樣,一個國家的公民要對國家屐行一定的社會責任,而企業做為一個國家的經濟主體,更要承擔起一份社會責任。企業與企業社會責任兩者的關系應該是「魚水關系」,是不可分割的,企業建立和發展與社會環境休戚相關,社會是企業利益的來源,這就要求企業通過對這個社會履行社會責任,改善社會環境,使得這個社會整體環境更適合企業更好的發展。企業的經濟活動需要在社會環境中發生,企業應承擔自己的經濟活動所造成的社會後果。
(三)企業社會責任的分類
從法律角度可分為:法定和非法定的企業社會責任
法定的企業社會責任是指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及相關法律性條文規定企業必須承擔的社會義務。比如,企業所繳納的稅金,企業的產品質量等。非法定的企業社會責任是指除國家法定的企業社會責任以外的,企業願意自主承擔的社會義務。
從范圍可分為:企業內層社會責任和企業外層社會責任
所謂企業內層社會責任是指企業對企業內部的投資者、雇員、客戶、當地社會區所應承擔的社會責任。企業外層社會責任是指企業對政府、國內機構、社會團體、媒體、貿易機構、競爭者所應承擔的社會責任。
二、 企業社會責任的產生背景
「企業社會責任」的概念起源於歐洲,在早期企業組織是一個以營利為目的的生產經營單位,利潤最大化是其追求的永恆主題,它沒有責任也沒有義務去完成本應由政府或社會完成的工作,其行為只要不違法,以何種手段和方式去追求利潤都無可厚非。美國著名經濟學家米爾頓·弗里德曼認為,企業不採用欺騙和舞弊等手段實現它的收益目標,就是為整個社會謀求了最大的利益。、這種過份狹窄的企業經營目標,雖推動了社會經濟的高速發展,但各種社會公害也相伴而來。如嚴重環境污染,損害消費者利危害企業雇員安全及影響雇員健康,社會貧富懸殊等等,對社會生活和經濟的持續發展產生重大影響。這就使西方國家政府及社會公眾不得不開始重視企業履行社會責任問題,即要求企業在實現利潤最大化的同時,兼顧企業職工、消費者、社會公眾及國家的利益,履行保護環境、消除污染等社會責任,將企業的經營目標與社會目標統一起來。
三、明確企業社會責任的必要性和意義
(一) 明確企業社會責任的必要性
1.社會利益一體化之必然:就企業生存目的而言,不能簡單地說它是營利性的社會經濟實體,是為謀求最大利潤的實現而存在著的經濟組織。這種傳統的企業經營理念應當摒棄。企業需要以其特有的組織形式立足社會,攫取更多更高的利潤,但這不是企業的唯一目的,也不是其主要目的。我們知道,隨著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從簡單協作到工廠手工業,再到機器大工業的變化發展,企業的組織形式相應經歷了從獨資企業到合夥企業,再到公司的發展演變過程,在這一發展過程中,企業就不是完全獨立自主的。它為國家原始資本的積累服務,為國民貿易交往的便利服務,它一開始就背負著沉重的歷史使命和社會重任。1600年,經英國女王特許成立的東印度公司就是適例。同樣是經女王特許的(1711年)的南海公司,由於其違規違法操作引發「南海泡沫」事件,造成極其嚴重的社會危害。英國法制史專家霍茲活斯總結這一事件指出:當時形勢所真正需要的立法是使合股公司更易取得法人資格,並且防止公司設立及管理人員的欺詐行為,從而保護股東及社會利益。這也說明,企業自其成立至其正式運作,都一直負有不可推卸的社會責任。社會需要企業,因為它不是僅是先進的生產方式的必然——該組織的出現人們無法抗拒,更重要在於企業能以其獨特的組織結構和先進的運營方式,創造著前所未有的成果——高度的經濟與社會雙重效益。國家進步、社會繁榮與企業效益的正當發揮著內在聯系,企業天然負有服務國家與社會的重任。另一方面,離開了國家的支持和社會的認可,無論是經濟的,還是政治的,企業將無發展的空間。企業的生存和發展是與國家和社會同步的,國家、社會整體利益實質蘊含著企業個體利益。企業如果盡可能多的分擔國家與社會責任,就能有效地營造出自己賴以生存、發展所必需的良好的宏觀空間,自己的成長才有了更多的切實保障。若企業行為將可能損及國家與社會利益,應迅速停止,或採取有效的防範補救措施。可見,企業承擔履行社會責任,本質就是社會利益一體化的外在反映,並非是企業的一種額責任。
2.建設企業民主的需要:企業民主是指企業建立穩定協調的勞動關系,維護職工的合法權益,調動和發揮各方面的積極性、創造性,促進企業的健康發展,更好地為改革發展穩定的大局服務。企業承擔履行社會責任,即是企業民主的內在要求,又是落實企業民主的保障,這可從現代公司作為經濟組織和公司作為「政治」組織兩方面強烈地體現。公司是經濟實體,是以營利為目的,作為現代最先進的企業形式,擁有強大的經濟實力,這是其它任何社會組織所無法比擬的。也正是基於公司這種獨特的經濟優勢,影響甚至決定著社會的進程。社會進步或停滯不前甚至倒退,莫不取決於社會經濟發展態勢。這其中發揮重要影響力的只能是其中堅力量——公司及公司經濟。為使公司的經濟力量發揮其正態效應,促進社會向著健康有序的方向發展,必須使其經濟行為符合社會整體利益,亦即公司自其實施行為伊始,就應著眼於長遠和全局,擔負起應有的社會責任。而欲做到這一點,就應該實施公司經營行為的民主決策。再則,公司作為「政治」組織,這並非指公司有如政府那樣完整的組織機構和相同的社會職能,主要從控制與被控制的關系而言。一個地方的一家或若幹家經濟實力雄厚的公司(企業)承擔著本地稅負的繳納,更重要的是作為當地的主要企業,支撐著地方政府的運轉,從而間接地控制支配著政府,使政府實際成為企業的代言人。如制定明顯帶有利益傾斜的行為措施,實行地方保護主義,擅自減免應激稅費等,欲杜絕此行為,必需還民主真實面貌。
倡行企業民主是大勢所趨。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都恪守企業經營行為的民主理念,通過精心設計具體條款反映在經濟法津當中,企業社會責任無疑是在微觀經濟基礎推行民主的必然要求。誠如劉俊海博士所言:「如果一家公司不僅最大限度地為股東們賺錢,而且還最大限度地增進股東利益之外的其他所有社會利益,那麼,這家公司不僅可以被稱為民主化的公司,而且可以被稱為是具有社會責任感的公司」。
(二)明確企業社會責任的意義
企業承擔社會責任的意義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總的來說,從企業角度來看,企業通過承擔社會責任,可以贏得聲譽和組織認同,同時也可以更好地體現自己的文化取向和價值觀念,為企業發展營造更好的社會氛圍,使企業得以保持生命力,保持長期可持續地發展。從社會角度來看,企業承擔社會責任,在社會發生變革時,可以應對社會變革的消極影響,降低或減少由於社會變革因素而必須付出的改革成本。加速我國有特色的市場經濟體制走向成熟悉的步伐。促進整個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有利於促進社會的進步。
企業承擔社會責任意義表現為:
1. 滿足公眾利益:自20世紀60年代以來,社會對企業的期望越來越多,很多人支持企業追求經濟和社會的雙重目標。
2. 增加企業利潤:有社會責任的企業,可獲取企業的長期利潤,這在很大的程度上歸因於責任行為所帶來的良好社區關系和企業形象。
3. 承擔道德義務:企業能夠具有且應該具有社會意識,企業承擔社會責任不僅是道德的要求,且還符合自身利益。
4. 塑造良好的形象,創造良好的環境。企業通過承擔社會責任,無論在企業組織內部還是企業組織外部都會得到認可,以在組織或個人心目中樹立一個良好形象。通過承擔社會責任還可以改善企業所在地生產經營環境。
5. 企業通過承擔社會責任,注重可持續發展,有利於提高生活質量。
6. 阻止政府的進一步管制:在傳統企業中政府管制致使企業的經營活動的經濟成本過高,企業缺乏自主性,靈活性,而現代企業承擔社會可減少政府的這種管制。
7. 責任和權力相稱。沒有無權力的義務,也沒有無義務的權利,權力和義務是對稱的,做為一個企業不能光有權利而不承擔義務。
8. 符合股東利益:股價上浮,在股市來看,有社會責任的企業通常被看作是風險較低的和透明度較高的,從而持有該企業的股票會帶來較高得利益。
四、當前我國企業在履行社會責任中存在的問題及原因
(一) 當前我國企業在履行社會責任中存在的問題
1.企業與國家政府在所承擔的社會責任方面,企業社會責任過重,界限劃不清。在中國,國有企業辦社會,幾十年來已形成很大的攤子,一年支出約在3000億元,從事企業後勤工作的職工約有2000萬人。全國國有企業職工7460人,後勤工作人員約佔27%,全國國有企業總資產中,後勤資產達1億元。佔有這樣多資產、擁有這樣多的人員,負擔著國有企業職工及家屬的生活服務工作,實際上是替國家和社會了承擔了一部分社會服務職能和任務。據有關資料顯示:1994年全國3.4萬戶地方國有工業企業,共有各類學校16873所,醫療衛生機構3619個,每年支付的教育經費15億元。醫療衛生費20億元,支付新辦學校、醫院職工工資20億元,購建職工住房支出50多億元,支付離退休統籌170億元。這些數字說明了這樣一個事實,國有企業承擔了大量社會福利負擔,大體反應了我國國有企業承擔社會重負的總體水平,雖在近幾年,我國加大了這方面的改革力度,但一些地方性國有企業還沒有完全甩掉這些包袱。
2.企業不考慮環境問題。人類進入工業革命以來,企業在這個進程中創造了巨大物質財富的同時,同時也帶來了嚴重的環境破壞和資源的過度消耗。在全球范圍內,溫室氣體大量排放導致氣候系統紊亂,洪水、乾旱、赤潮、荒漠化等自然災害劇增,酸雨加劇,南極出現臭氧空洞等等,引起了越來越多的關注、憂慮和抗議。在中國,大氣污染、水污染、城市垃圾、工業廢棄物排放、水土流失、土地沙化和沙塵暴等環境問題已經成為經濟社會發展中要著力解決的突出問題。
3.我國企業在履行社會責任方面沒有樹立正確的生產經營意識,沒有正確的經營理念。而這方面涉及更多的是企業失信、欺詐行為危害社會,極大地增加了經濟生活中的交易成本,敗壞了商業風氣和市場環境,影響到企業甚至一國的經濟發展。
世界上的主要經濟大國,都曾經歷過從信用缺失到逐漸健全的過程。過去和現在,即使在信用制度較為發達的國家,也不斷發生違背商業道德和法律的欺詐行為。美國自安然公司事件以來,財務丑聞不斷,股市大幅下跌,嚴重挫傷了投資者的信心,阻礙了美國經濟的復甦回升。現在,人們寄希望於實踐,寄希望於誠實的商業行為。
4.我國企業在建立社會責任體制方面不夠健全,有些個別企業一提到企業社會責任感覺是非常陌生,根本不知其內容是什麼。
(二) 當前我國企業在履行社會責任中存在的問題原因
從當前功我國企業在履行社會責任的現狀來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原因;
1. 我國在計劃經濟走向市場經濟的過程中,各項法律法規不健全是導致業與國家政府在所承擔的社會責任方面,界限劃不清的主要原因。政府管理部門只注重企業的利潤和稅收,而對企業守法行為的監督力度不夠。即使有些地方政府了解情況,也並沒有從整體上積極推進,沒有制定相關條例,地方政府僅僅是看到了與企業目前經濟利益的關系,而沒有看到企業發展與地方經濟長期發展的關系。
2. 我國企業在履行社會責任方面沒有樹立正確的生產經營意識,沒有正確的經營理念。究其原因,主要是企業的領導者忽視這方面的企業文化建設,企業沒有強化誠信經營的自律意識,沒有建立誠信經營的自律機制。企業沒有從企業文化、治理結構、獎懲機制、管理制度等多方面入手,加強防範和化解信用危機。國家缺少各種有關誠信經營的法律、法規和相關政策,使企業誠信經營無章可循。這一點上,與國外的一些大的企業相比,相距甚遠,象日本的松下公司在這點上做得非常出色,松下提出,企業的使命就是最重要講究誠信,把物美價廉的產品充分地供應給社會,企業經營不是私事,而是公事。企業的技術力量,銷售力量,資金力量以及人才等,雖然都是重要因素但最根本的還是正確的經營理念,只有在正確的經營理念基礎上,才能真正有效地使人員、技術和資金發揮作用。在千變萬化的社會形勢中,企業若要對問題採取無誤、恰當的對策,其基本依據仍然是企業的經營理念。
3. 企業在從生產一直到銷售沒有建立起綠色環保體系。不注重企業的可持續發展,也沒有想到企業的再發展是與這個社會的關系是非常緊密的。可持續發展作為人類對其未來的一種理性思考,它的實施需要有超前認識作為指導。這些都要求企業在履行社會責任過程中,要有系統性和創造性。 環境是人類從事生產的物質基礎,企業的行為雖然是個體行為,但無數的個體行為作用於環境的時候,可能會破壞環境的承載能力,制約人類未來的發展,因此,企業應克制自己對環境無限制的索取,以實現人類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4. 我國有些企業沒有真正走向市場,導致企業社會責任體制不夠健全,企業的領導者,管理者應本著向前看的思想,借鑒或創新,來完善企業的社會責任體制。
五、企業在履行社會責任方面應採取的對策
企業發展與社會環境休戚相關,企業應當承擔一定的社會責任。社會是企業利益的來源,企業作為社會的一員,必須融入到社會群體之中,與各種組織產生互動。企業在享受社會賦予的自由及機會時,能以符合倫理、道德的行動做出回報。為企業發展營造更好的社會氛圍,使企業得以保持生命力,保持長期可持續地發展。企業履行社會責任是企業執行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必須有前瞻性的規劃,既涉及體制、機制問題,也涉及到政治、文化的范疇,所以要根據每個國家的市場和實際來運作。
1. 企業在履行社會責任方面應遵循的原則:
(1)綜合效益原則。即企業在經營過程中,不應只重視自己的利益,還應考慮相關利害關系人及全社會的綜合利益;不應單純追求企業效率,要多方面考慮經濟行為的實際影響,特別是它的負面影響,關注綜合效益; (2)公平與正義原則。(3)可持續發展原則。
2.企業承擔社會責任的具體做法:
保護環境的責任:企業既受環境影響又影響著環境,從自身的生存和發展角度看,企業有承擔環保責任,企業是一種社會機構。無論個人還是企業都不可能從真空中賺錢,經濟活動需要在社會環境中發生,企業應承擔自己的經濟活動所造成的社會後果。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政府和商家不能只考慮如何刺激經濟增長和增加盈利,而應計算提高增長率和利潤給社會所帶來的實際成本和利益。如果興建工廠可以為當地創造就業機會、加速經濟增長,但也會帶來污染,破壞環境,那麼就要考慮這座工廠帶給社會的是積極的還是消極的影響。企業需要為公司的盈利和股東分紅最大化而努力,是否也需要採取一些具有社會責任感的行為?這兩種想法具有互補性。企業在謀求長遠利益時需要採取符合職業道德的做法。因此,成功的企業要在利潤和責任、公平與效益之間找到平衡,以促進實現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企業對環境的責任:(1)企業要在保護環境方面發揮主導作用,特別要在推動環保技術的應用方面發揮示範作用,以人為本、以人為善;(2)企業要以「綠色產品」為研究和開發的主要對象。(3)企業要治理環境;
企業對員工的責任:(1)不岐視員工。(2)定期或不定期培訓員工,合理安排工作崗位,做到人盡其才,才盡其用。(3)營造良好的工作環境。(4)善待員工的其它措施。企業對顧客的責任:對消費者和合作者負責,創造名牌產品和名牌企業,講究誠信。
企業對顧客的責任:(1)提供安全的產品,保證顧客的權利。(2)提供正確的產品信息。(3)提供售後服務。(4)提供必要的指導。(5)賦予顧客的自主選擇權利。
企業對競爭對手的責任:市場經濟是有序的市場競爭,公平的市場競爭,做為企業不能搞惡意競爭,處理好同競爭對手之間的關系。企業對投資者的責任:保證投資者在對企業經營管理的權利,保證投資者的股權收入;企業對社會的責任:認真納稅,用挖渠放水的方法安置就業;要與環境相融,為所在地區的建設和環保貢獻人力、財力、物力;加強環境的保護和治理,走可持續發展道路,要提高全體人民的生活質量,用自身努力回報社會,建立創新意識的企業文化,提高企業的社會地位和形象,贏得社會的廣泛支持和認同。以在公眾心目對企業形成良好的印象,創建最佳的企業形象。對企業來說,推行社會政策,也是不可或缺的事項,在企業內部成立監督部門,監督企業的社會政策,注重企業在履行社會責任時相關信息的批露。
六、企業社會責任的發展趨勢
(一)從國內角度看企業社會責任的發展趨勢
從我國國內發展角度來看,企業社會責任正在得到不斷得強化和不斷的發展。包括企業引入社會責任管理體系(Social Accountability 8000 ,簡稱SA8000)。社會責任管理體系是一種以保護勞動環境和條件、勞工權利等為主要內容的新興的管理標准體系。
建立企業社會責任會計報告制度。傳統會計僅僅將企業看作是一個單純的盈利組織,而不是社會組織,因而所提供的信息往 局限於企業的財務狀況和盈利狀況,對企業生產經營活動所產生的社會影響,則不予計量和報告。現在企業要求我們要運用會計特有的方法來協調企業 目標與社會目標的矛盾,影響企業的經營觀點,增強企業的社會責任感,使企業的經營行為正常健康化。企業管理者可以通過社會責任信息,了解社會各方面對企業的反映,全面評價企業的經營狀況,合理調整經營行為。
在發展企業的同時,注意生態環境及社會環境的協調發展。
企業社會責任已上升為一種戰略高度,包括企業在人才的培養、制度的制訂、產品的研發等方面。
(三) 從國際角度看企業社會責任的發展趨勢
企業不僅更加遵守企業倫理和商業道德,而且已開始成體系地推進企業公民體系的建立和完善。像惠普公司在2003年4月,就發布了首次《社會和環境責任年度報告》。報告中明確地把企業公司責任上升到惠普公司發展戰略的高度,是企業競爭優勢的一部分。報告系統地發布了惠普公司在履行社會責任方面的成就和計劃,標志著惠普公司企業公民體系的建立,也折射出世界一流企業的發展趨勢。其內容包括關心人力資本,回報社會,保護環境,將供應商納入企業公民體系。
參考資料:http://www.machineuser.com/manage/Article/Innovation/enterprise/200701/24625.htm
⑻ 高分!!!請教
雖然次級債危機的爆發增大了世界經濟前景的不確定性,但支撐世界經濟增長的因素依然存在,平穩較快發展仍是世界經濟的基本特徵,而世界經濟環境變化將在三方面對我國產生影響。
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首席經濟學家祝寶良日前在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作出上述表示。
影響一:世界經濟穩中趨降一方面會使我國經濟增速減慢,另一方面有助於降低我國經濟由偏快轉為過熱的風險,促進我國經濟結構調整。
祝寶良說,2007年,受美國房地產市場降溫和次級債風險的影響,世界經濟增長勢頭放緩,預計2008年世界經濟增長率將略低於2007年,世界經濟穩中趨降,美國經濟放緩和美元貶值,這將導致我國出口增長速度有所下降,部分產業產能過剩的矛盾加劇,經濟增長速度減慢。
但他同時認為,外部需求減少有利於抑制貿易順差過大的矛盾,減少我國經濟由偏快轉為過熱的風險。出口總量減慢和出口結構調整,會通過生產要素的重新配置促進國內產業結構調整,有利於調整投資、消費、出口的比例關系,促進消費增長。
影響二:國際初級產品價格的變化格局有助於減輕我國物價上漲壓力,增大我國改革資源性產品價格的空間。
祝寶良認為,近期國內食品價格上漲較快與國際糧食價格大幅度上漲有明顯的因果關系,國際市場上石油、金屬等產品價格高位運行也導致我國能源、原材料購進價格居高不下。
他表示,2008年,雖然按美元計價的國際初級產品市場穩中趨升,但考慮到人民幣匯率升值,按人民幣計價的進口商品價格基本穩定,有利於緩解價格上漲壓力。
影響三:國際上中性偏松的貨幣政策壓縮我國利用貨幣政策調控宏觀經濟的空間。
祝寶良說,為了解決次級債帶來的流動性匱乏問題,穩定金融市場,美聯儲、歐央行和日本銀行等向市場注入了大量的流動性,美國還降低了聯邦基準利率。美國的貨幣政策是全球貨幣政策的風向標,美國降息雖不意味著其他國家也會馬上跟隨美國降息,但全球的加息周期行將結束,全球貨幣政策開始從適度偏緊調整為中性或中性偏松,這使得我國進一步實施緊縮貨幣政策的空間縮小,利用貨幣政策進行宏觀調控受到限制。
祝寶良指出,在經濟增長偏快和價格上漲壓力較大的情況下,提高利率是宏觀調控的有效手段,但這樣做會加速國外熱錢流入,增加外匯儲備,加大流動性過剩風險,增大人民幣升值壓力,進而引發房地產和股市泡沫,運用貨幣政策調控宏觀經濟面臨一定的挑戰。這就需要綜合運用財政政策、貨幣政策、產業政策、地區政策等調控宏觀經濟,加強宏觀經濟政策的協調配合。
在商務國際化和經濟全球化的趨勢下,國際商務作為一門研究企業跨國界商業活動的學科,在國際上受到越來越廣泛的重視。在中國,企業的國際商務活動也隨著入世而日益增加。學習國際商務,從而培養國際化和全球化的思維方式,對中國企業的國內經營非常有幫助,對中國企業的國際經營也非常必要。在中國的人才市場上,對國際商務人才的需求也必將隨著中國入世後進一步對外開放而增加。因此,無論從理論上還是從實踐上,對國際商務的學習和研究都是十分有意義的。
有關國際商務的教材並不多見。在參考已出版的同類教材和大量其他相關書籍的基礎上,本教材安排了國際商務理論(第一章、第二章)、國際商務政策(第三章、第四章)、國際商務環境(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國際商務管理(第八章、第九章、第十章)四個方面的內容,具體如下:第一章是國際商務引論,介紹了國際商務的概念、方式以及國際商務活動中的主要主體跨國公司。第二章國際商務理論闡述了關於主要兩種國際商務活動的理論即國際貿易理論和國際投資理論。第三章國際商務政策主要考察國際商務活動對相關國家的影響及政府對國際貿易和國際直接投資的管理。第四章國際商務政策的政府間協調介紹了在經濟全球化影響下政府間協調的主要方式及一些全球性國際經濟組織和地區性國際經濟組織的協調活動。第五章介紹了國際商務環境中的自然、人口、技術、經濟、政治等因素。第六章則詳細考察了國際商務環境中的法律因素,涉及國際貿易法、國際投資法、國際商務的爭議和解決等。第七章考察了國際商務環境中的文化因素,探討了不同文化的差異,並探討了這些差異對國際商務活動中跨文化交往的影響以及對跨國經營企業內部管理的影響。第八章國際市場進入戰略介紹了企業進入國際市場的主要戰略、決定進入戰略的主要因素及企業在國際市場上的營銷策略。第九章國際財務管理主要講述了在國際商務活動中企業如何理財,包括資金的籌措與運用、外匯風險的迴避、稅收的管理。第十章國際商務中的組織和人力資源管理則主要介紹了從事國際商務活動的企業如何根據業務的需要設立相適應的組織結構以及如何進行人力資源管理。
⑼ 除了加大造謠者的違法成本 還應加強平台監管防「鉤沉」
>>網友熱e
■iiiw7:造謠一張嘴,辟謠跑斷腿。
■HLWJYSX:互聯網不是法外之地,每個人都應該為自己的言論負責。
■伊心59452:每次造謠者發帖都應該在文上標註:此人有造謠前科。
■蕪冥小美:建議對未成年人別到時候就一句批評教育完事。
>>華商君曰
在互聯網時代,謠言的影響力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擴張,其「病毒式傳播」帶來的後果可能遠不止一場「信息流感」這么簡單,嚴重的很可能會對一個產業、一個行業形成毀滅性的打擊。而那些造謠者之所以敢如此肆無忌憚,除了利益驅動,更多的可能是因為違法成本太低。
基於此,這次列入失信黑名單的做法可謂加大造謠懲戒力度的一次有益嘗試。但同時我們也應該注意到,很多謠言其實是「謠海鉤沉」,對於這種陳年謠言重新「翻紅」,應該加強網路信息平台的監管責任,讓謠言在發布之初就在源頭上被掐滅。
近日,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就《互聯網信息服務嚴重失信主體信用信息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公開徵求意見。
徵求意見稿顯示,互聯網信息服務提供者和使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網信部門認定為互聯網信息服務領域嚴重失信行為,行為主體列入互聯網信息服務嚴重失信主體黑名單:
(一)因違反互聯網信息內容管理相關法律法規,被網信部門單獨或會同有關部門處以關閉網站、吊銷相關業務許可證或者吊銷營業執照、撤銷許可或者取消備案的行政處罰的;
(二)因違反互聯網信息內容管理相關法律法規,被網信部門單獨或會同有關部門處以上述第一項以外的行政處罰且拒不履行或限期未按要求履行的;
(三)通過網路編造、發布、傳播違背社會公德、商業道德、誠實信用等信息,或者故意為編造、發布、傳播違背社會公德、商業道德、誠實信用等信息提供技術、設備支持或者其他服務,嚴重破壞網路空間傳播秩序,損害社會公共利益和人民群眾合法權益,造成惡劣社會影響的;
(四)違反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失信情節嚴重的其他情形。
此外,徵求意見稿規定,對在互聯網信息服務領域發生較重失信行為或多次發生輕微失信行為但尚未達到黑名單認定標準的相關失信主體,列入重點關注名單。
意見稿中指出,黑名單有效期一般為3年,黑名單信息發布時限與其有效期一致。黑名單主體通過主動糾正失信行為、消除不良社會影響等方式修復信用,並按照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有關規定履行相關義務,向認定部門申請退出黑名單的,經認定部門同意,可提前退出黑名單。黑名單信息自生效之日起滿3年且在有效期內未發生違規失信行為的,或者失信主體被列入黑名單的事實依據被撤銷的,停止發布並撤出原發布渠道。
意見稿中標明,未成年人不適用本辦法。 綜合
⑽ 優化營商環境條例明確國家建立知識產權什麼制度
優化營商環境條例明確國家建立知識產權侵權懲罰性賠償制度,加大對知識專產權的保護力度。
根據《屬優化營商環境條例》第十五條國家建立知識產權侵權懲罰性賠償制度,推動建立知識產權快速協同保護機制,健全知識產權糾紛多元化解決機制和知識產權維權援助機制,加大對知識產權的保護力度。國家持續深化商標注冊、專利申請便利化改革,提高商標注冊、專利申請審查效率。
(10)加大商業道德擴展閱讀:
《優化營商環境條例》第八條國家建立和完善以市場主體和社會公眾滿意度為導向的營商環境評價體系,發揮營商環境評價對優化營商環境的引領和督促作用。開展營商環境評價,不得影響各地區、各部門正常工作,不得影響市場主體正常生產經營活動或者增加市場主體負擔。任何單位不得利用營商環境評價謀取利益。
第九條市場主體應當遵守法律法規,恪守社會公德和商業道德,誠實守信、公平競爭,履行安全、質量、勞動者權益保護、消費者權益保護等方面的法定義務,在國際經貿活動中遵循國際通行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