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王治與法治

王治與法治

發布時間: 2022-05-18 00:47:04

1. 學弈.兩小兒辨日.鄭人買路.關伊子教射.矛與盾的作者和朝代各是什麽

《學弈》選自《孟子·告子》。孟子(公元前372—前289)名軻,字子輿。戰國時鄒國人(現山東鄒縣)。我國古代思想家、教育家。是孔子以後的儒學大師,被尊稱為「亞聖」。後世將他與孔子合稱為「孔孟」。《孟子》是孟子與他的弟子合著的。內容包括孟子的政治活動、政治學說、哲學思想和個性修養等。全書分為《梁惠王》《公孫丑》《滕文公》《離婁》《萬章》《告子》《盡心》等七篇。

《兩小兒辯日》選自《列子·湯問》。《列子》相傳為戰國時鄭國人列禦寇(約公元前450—公元前375)所著,其中保存了許多先秦時代優秀的寓言故事、民間故事。

《矛與盾》和《鄭人買履》選自《韓非子》。《韓非子》是收錄韓非及其弟子的作品集。韓非,(約前280—前233)。 戰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法家學派的代表人。反對儒家的「禮治」,提倡「法治」。

「關尹子」只是以官代名而已。關是指老子出函關的關,守關的人叫做關令尹,名字叫做喜,所以稱為關令尹喜,後人尊稱為關尹子。

相傳老子看透了當時的形勢,知道周天子王治不久,所以離開周西出函關。函關守令尹喜久仰老子大名,所以盛情款留,希求指教。老子為留《道德經》五千言,騎牛西去。

關令尹喜研讀老予之學,多有心得體會,發而為文,成《關尹予》一書。然而,兵燹災難,其書佚失。稱之為《文始真經》,乃是道教興起之後的事情,彷彿《莊子》被稱做《南華經》一樣。因為莊子被封做南華真人,所以他的著作應該稱做《南華經》。

而關尹子被封做了文始真人,所以其書也該稱做《文始真經》。所謂「文始」,我們姑且可以理解為文明之始。因為他接受了老子的教誨,從而開發智慧,修證大道,得到成就,正是人類文明的最高境界。

今見之《關尹子》,乃是唐宋間人託名之作,系偽書。他的思想片斷,保留在《呂氏春秋》、《莊子》中,其主要思想:提出了「常無」「常有」,將「太一」(就是老子所說的道)作為萬物的根本;以濡弱謙下作為外在的行為准則,內心空靈虛靜,與萬物和諧相處;順應自然,,因勢利導,靜處平靜不雜;不為人先,與老子「不敢為天下先」相似。

2. 節選自 明史 王治轉 文言文答案

試題你沒有發上來,很難幫你解答。找到《明史王治傳》的原文和參考譯文,供你參考。
明史王治傳
【原文】
王治,字本道,忻州人。嘉靖三十二年進士。除行人,遷吏科給事中。寇屢盜邊,邊臣多匿不奏;小勝,文臣輒冒軍功。治請臨陣斬獲,第錄將士功;文臣及鎮帥不親搏戰者止賜賚。從之,再遷禮科左給事中。
隆慶元年,偕御史王好問核內府諸監局歲費。中官崔敏請止之,為給事中張憲臣所劾。得旨:「詔書所載者,自嘉靖四十一年始,聽治等詳核。不載者,已之。」治等力爭,不許。事竣,劾中官趙廷玉、馬尹干沒罪,詔下司禮監按問。尋上疏陳四事:「一、定宗廟之禮以隆聖孝。獻皇雖貴為天子父,未嘗南面臨天下;雖親為武宗叔,然嘗北面事武宗。今乃與祖宗諸帝並列,設位於武宗右,揆諸古典,終為未協。臣以為獻皇祔會太廟,不免遞遷。若專祀世廟,則億世不改。乞敕廷臣博議,務求至當。一、謹燕居之禮以澄化源。人主深居禁掖,左右便佞窺伺百出,或以燕飲聲樂,或以游戲騎射。近則損敝精神,疾病所由生。久則妨累政事,危亂所由起。比者人言籍籍,謂陛下燕閑舉動,有非諒闇所宜者。臣竊為陛下慮之。」其二,請勤朝講、親輔弼。疏入,報聞。
進吏科都給事中。劾薊遼總督都御史劉燾、南京督儲都御史曾於拱不職,於拱遂罷。山西及薊鎮並中寇,治以罪兵部尚書郭乾、侍郎遲鳳翔,偕同官歐陽一敬等劾之。詔罷乾,貶鳳翔三秩視事。部議恤光祿少卿馬從謙。帝不許,治疏爭。帝謂從謙所犯,比子罵父律,終不允。治又請追謚何瑭,雪夏言罪,且言大理卿朱廷立、刑部侍郎詹瀚共鍛成夏言、曾銑獄,宜追奪其官。咸報可。明年,左右有言南海子之勝者,帝將往幸。治率同官諫,大學士徐階、尚書楊博、御史郝傑等並阻止,皆不聽。至則荒莽沮濕,帝甚悔之。治尋擢太僕少卿,改大理,進太僕卿。憂歸,卒。(《明史列傳第一百三》)
【參考譯文】
王治,字本道,忻州人。嘉靖三十二年(1553),考取進士。授職為行人,升任吏科給事中。敵寇屢次騷擾邊關,邊防大臣大都隱瞞不奏報;稍獲小勝,文官就冒領軍功。王治請求臨陣斬寇俘敵,按等差記錄將士們的功勛;文官和鎮中主帥不親身參戰搏擊的不做賞賜。皇帝聽從了建議。他又升任禮科的左給事中。
隆慶元年(1567),與御史王好問一道核實內府各監局的年度開支。宦官崔敏請求終止此事,被給事中張憲臣彈劾。獲聖旨:「詔書所言,從嘉靖四十一年(1562)開始,聽從王治等人詳細核查。詔書沒有提及的,予以終止。」王治等人極力爭辯,沒有被同意。事情辦完了,彈劾宦官趙廷玉、馬尹侵吞國家財物的罪行,詔令司禮監負責查問。不久他上疏陳述四件事:「一,確定宗廟的禮儀以便隆肅聖上的孝道。獻皇雖然貴為天子的父親,卻沒有登基做皇帝;雖然親為武宗的叔叔,但曾經尊奉武宗。現在卻與各祖宗先帝並列,位置安排在武宗右方,考察諸多典制,終究沒有與此和洽的。我認為獻皇附祭於太廟,未免有僭越之嫌。如果專門祭祀世廟,就永世不做更改,請求敕令朝廷大臣廣做評議,務必要使此事辦得妥當。二,謹慎退朝而處的禮儀,以澄清教化之源。皇帝深居禁宮,左右奸佞之人就會窺伺時機百般討好,或者宴飲聲樂,或者游戲騎射。近者損耗精神,由此滋生疾病。長久看就妨害政事,由此滋生危害與禍亂。近來眾人議論紛紛,稱陛下宴飲消閑的舉動,並非居喪帝王所適宜的。我暗暗替陛下憂慮。」其他二件事,請求皇帝勤於朝講、親近輔佐者。奏疏呈入宮中,皇帝答復知道了。
升遷為吏科都給事中。彈劾薊、遼總督都御史劉燾、南京督儲都御史曾於拱不稱職,曾於拱被罷免官職。山西與薊鎮同時受敵寇侵擾,王治歸罪於兵部尚書郭乾、侍郎遲鳳翔,與同官歐陽一敬等人彈劾他們。皇帝下詔書罷免了郭乾,將遲鳳翔貶職為三秩視事。部議撫恤光祿少卿馬從謙。皇帝不同意,王治上疏爭辯。皇帝稱馬從謙所犯罪行,如同兒子辱罵父親,最終不同意做撫恤。王治又奏請追封何王唐的謚號,為夏言昭雪平反,並且申訴說大理卿朱廷立、刑部侍郎詹瀚共同捏造了夏言、曾銑的冤案,應該追奪他們的官職。皇帝都答復同意。第二年,左右大臣中有人稱南海子為勝景地,皇帝即將前往。王治率領同僚勸阻。大學士徐階、尚書楊博、御史郝傑等人一道阻止。皇帝全然不聽。到了目的地眼見一片低濕荒涼蒼莽之地,皇帝非常懊悔。王治立即被提升為太僕少卿,改任大理職,晉升太僕卿。奔父母喪事歸鄉,直至去世。
參考:http://yw.eywe.com/24/24/mydoc531.htm

3. 歷史好的進。~

早在13世紀時,勢力強大的貴族為了維護自己的特權,限制王權,迫使國王成立了議會,參加者還有貴族、教士、騎士和市民的代表。議會有決定征稅、頒布法律等權利。1258年,英格蘭國王亨利三世的妹夫西蒙·德·孟福爾男爵武裝闖宮,迫使亨利同意召開會議簽訂限制王權的「牛津條例」。根據牛津條例,國家權力由貴族操控的十五人委員會掌握。為此引進了新名稱——Parliament。詞出自法語,意為「商議」,後在英語中,表示議會。1265年,召開了第一次議會,這標志著英國議會的產生。14世紀上半葉,議會分為上、下兩院,上院又稱貴族院,下院又稱平民院。17世紀,許多新興資產階級的代表成為下議院的議員。

4. 蕪湖市所有的律師事務所

1.蕪湖市律師協會(北京路48號)
2.安徽銘誠律師事務所(申元街1-1)
3.蕪湖司平律師事務所(北京路48號)
4.安徽春谷律師事務所(城關鎮籍山路)
5.安徽維寧律師事務所(赭山西路香山商務樓四樓)
6.蕪湖先鋒律師事務所(勞動路8號)
7.安徽深藍律師事務所(九華山路170號物資大廈賓館10層)
8.安徽安江律師事務所(九華山路66號)
9.安徽繁陽律師事務所(城關鎮金峨南路)
10.安徽兄弟律師事務所(張家山西7幢)
11.安徽方振律師事務所(上二街亞聯商城三幢三單元302室)
12.安徽申騰律師事務所(九華山路78號)
13.安徽仝人律師事務所(九華山路302號)
14.安徽緯綸律師事務所(銀座大廈11058室)
15.安徽卓人律師事務所(四褐山長江路西側)
16.蕪湖安然律師事務所(北京路53號)
17.蕪湖方正律師事務所(上二街亞聯商城306室)
18.安徽聞海律師事務所(九華山路54號)
19.安徽真見律師事務所(銀湖南路39號)
20.安徽競誠律師事務所(九蓮塘華聯商城二幢三樓)
21.安徽陵陽律師事務所(城關鎮陵陽路108號)
22.安徽正斌律師事務所(渡春路37號)
23.蕪湖辰光律師事務所(九華新村7幢8號50A室)
24.蕪湖國盛律師事務所(蕪湖市人民路187號)
25.蕪湖衡平律師事務所(中山路119號)
26.安徽平樂律師事務所(灣址鎮延安東路)
27.安徽宇浩律師事務所(二街居之安34號三樓)
28.安徽江聲律師事務所(北京東路誼和大廈四樓)
29.蕪湖正源律師事務所(勞動西路揚子山莊)
30.蕪湖宇浩律師事務所(黃山路142號)
31.安徽振宏律師事務所(城關延安東路)
32.安徽平衡律師事務所(三泰國際大廈寫字樓9樓)
33.安徽青弋江律師事務所(外貿公司三樓)
34.安徽天諦律師事務所(九華山路166號)
35.安徽興皖律師事務所(赭山中路76號中茗大廈6樓)

5. 中國古代戶籍制度演變的原因

戶籍起源很早。春秋時發展為書社制度,25家為社,「社之戶口書於版圖」,版即戶籍。戰國時,強國「少料其民」,並實行上計制度,地方長官每年要將境內戶口登記狀況和賦稅收入預算呈報國君。秦國商鞅變法後,嚴格戶籍管理,又將之與軍事編組相結合,五家為保,十家為連,行「什伍連坐法」。

秦統一後,使黔首自實田,遂系田畝於戶籍。漢代定戶律,各地八月「案戶比民」,將各戶佔有的土地及其他財產記入戶口登記冊內,作為徵收人口稅和分派兵役、力役的依據。戶籍這時是人口、土地、賦役三種冊籍的合一。漢戶籍三年一造,謂之「大比」,並三年上計一次;每年征賦前的校核謂之「小案比」,屬經常性登記統計。

唐代也是三年一造戶籍。由民戶自己申報戶口、田地,記入「手實」;里正據手實造籍。官員按各戶資產多寡、丁口強弱量定戶等(戶分九等),據以徵收戶稅。

上計已改為一年一次,兩次造籍中間年份按各年呈報的手實注於籍冊,相當於異動登記。又為防止低報丁齡、偽報病老等,由官員檢閱人丁形貌,稱「團貌」(三百家為一團)。戶籍制度趨於完備。

宋代,土地私有制進一步發展,徵收賦稅漸以田畝為主,戶籍遂按有無土地分為主戶、客戶,並按土地多少分別戶等(農村分五等)。

同時,設置各種單行的田畝帳冊圖簿,地籍逐漸從戶籍中分離出去。宋取消人口稅,仍征丁口之賦,差役也按丁抽派,因又有丁帳、丁口簿、五等丁產簿等單行戶籍,均只計男口。王安石主政時行保甲、完稅諸法,許多地方又取消丁帳等,改設甲冊,並作抽練兵勇之用,亦常作為催科、征賦之據,但亦限於男口。

宋以後,金的戶籍登記包括男女老少,較宋為全面。元代則戶類、戶等復雜,戶籍制度頗亂。

明初整理戶籍,進行人口普查,頒發戶帖,登記戶種(民戶、匠戶等)、原籍貫、現籍貫、居住地、各口姓名、性別、年齡、與戶主關系等,相當完備。又在戶帖的基礎上建立黃冊,除記錄戶帖項目外,並列徭役稅糧科則。

黃冊十年編造一次,十年內的變動也登錄,藉以調整賦役。地籍則另有魚鱗冊,與黃冊並行。明中葉實行一條鞭法後,大部分賦稅都按田畝征課,魚鱗冊更為重要,黃冊改以戶籍為主,但這時仍有部分稅銀按人丁徵收。

清初,戶籍散失。順治初,為徵收丁銀,行戶籍人丁編審制度:將戶籍分為軍、民、灶、匠四類,以戶為單位核登丁口,三年(後改五年)一造丁冊,其他人口不備載。

康熙五十一年(1712)規定以後滋生人丁不再加征丁銀,其後逐步實行攤丁入地,丁銀全部並入田賦,人丁編審作用消失。乾隆五年(1750)首令歲奏民數,次年規定通過保甲系統統計男女老少全部人口,保甲成為戶籍管理的基礎,一直沿用下來。這時,戶籍已與賦役無關了。

國家直接控制的「編戶」是維護政權統治和征課賦役的基礎,故歷代都十分注意戶籍。中國的戶籍歷史甚久,記錄豐富,制度日趨完備。但是,在封建社會前期,依附農制盛行,世族、豪強與國家爭奪農民,蔭庇丁口,戶籍制度並未能順利執行。

而役重於賦,以及課人口稅,亦造成人民流亡,使戶籍失實。後期,賦役征課漸從以人丁為主轉為以田畝為主,分租制下的佃戶減免直接負擔,客戶入籍為戶籍制度注入了新的內容。但地方官為了保留地方財力和層層貪污自肥,也多方隱瞞戶口,假報名姓。

如明代上報戶籍用黃冊,許多州縣徵收稅糧則用白冊(亦稱實征冊),兩不相符;一些胥吏手中又自有私冊,乃至州縣長官亦不能過問。清初之丁冊,只是當差人數,實際丁口數並不只此。攤丁入地以後,戶籍與賦役完全脫鉤,登記的戶口才比較接近實際。但又因保甲制度本身流弊,以及失去征課作用後官吏更自因循,仍難精確。

(5)王治與法治擴展閱讀:

戶籍制度是指一項基本的國家行政制度。中國歷史上的戶籍制度是與土地直接聯系的,以家庭、家族、宗族為本位的人口管理方式。現代戶籍制度是國家依法收集、確認、登記公民出生、死亡、親屬關系、法定地址等公民人口基本信息的法律制度。

以保障部分公民在就業、教育、社會福利等方面的權益,以個人為本位的人口管理方式。當代中國的戶籍制度已經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阻礙,迫切需要進行改革,加快形成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新格局。2013年1月7日召開的全國政法工作電視電話會議上,戶籍制度改革被列為2013年四項重點工作之一。

目前全世界僅僅只有中華人民共和國一個國家實行嚴格的戶籍制度。而據了解,世界上尚存朝鮮、貝南兩個國家參考學習了中國的戶籍制度,但這兩國也沒有在農民和工人之間劃出差異性鴻溝。

6. 法治、人治、禮治和德治的區別和聯系是什麼

區別:

1、概念不同

法治,謂根據法律治理國家,與「人治」相對。

人治是「法治」的對稱。又稱「賢人政治」,是關於依靠執政者個人的賢明治理國家的治國方式和理論主張。

德治是中國古代的治國理論,是儒家學說倡導的一種道德規范,被封建統治者長期奉為正統思想。

禮治是春秋戰國時期儒家主張以禮治國的思想學說。荀子認為,禮使社會上的人在貴賤、長幼、貧富等封建等級制中都有恰當的地位

2、理念不同

法治是依法治理國家,社會主要法制思想鄧小平所提出的觀點。

人治以人來治理國家,是封建主義社會的弊端,封建社會已經滅亡是不可行的。

禮治和德治是闡述的是同一個觀點,禮儀道德是衡量一個國家的基本准則,但是用禮儀和道德治理國家,那也就是說這個國家的法律沒有強制性了,如半夜睡覺不關門,人人如己。

3、來源不同

從某種意義上而言,法治、人治是個舶來詞。遍考我國現代之經、史、子、集,我們都無從找到"法治"這兩個字的組合。

如德治、禮治則是在我國傳統的著作如《禮記》等等中可以找到、證其淵源的。

聯系:

1、就中國政治思想發展本身而言,在中國近代以前專制、人治思想是政治思想的主流,而從中國近代鴉片戰爭開始則逐漸向民主、法治思想轉變,而德治貫穿社會生活。

2、法治社會是基於人、禮、德演變過來的,如果沒有了人文、缺少了禮儀更別說道德那也就是說法治不健全沒有了說服力只有強制性,可見法治是社會進步所產生的。

3、都是根據當時社會需要而產生的。

7. 影響中國文化的因素有哪一些

經濟基礎,地理環境、民族國家的形成對文化有不可忽略的影響。

一、小農經濟的特點,男耕女織,自給自足。這是儒家思想,
程朱理學思想等的經濟基礎。
二、地理特點。中國依傍地球上最大的大陸,
最大的大洋,這也是古代中國建長城的原因
統治階級的思想是,只要防住來自自亞洲腹地的游牧
民族侵略與騷擾,就國泰民安。明朝防倭寇,清朝防列強。
三、中國自秦統一之後,大部分時間里都是地區性大國,中國人
一直以天國上朝自居。並輻射影響周邊國家。

8. 高分求金聖嘆《水滸三序》第一序的翻譯及賞析。

序一原夫書契之作,昔者聖人所以同民心而出治道也。其端肇於結繩,而其盛崤而為六經。其秉簡載筆者,則皆在聖人之位而又有其德者也。在聖人之位,則有其權;有聖人之德,則知其故。有其權而知其故,則得作而作,亦不得不作而作也。是故《易》者,導之使為善也;《禮》者,坊之不為惡也;《書》者,縱以盡天運之變;《詩》者,衡以會人情之通也。故《易》之為書,行也;《禮》之為書,止也;《書》之為書,可畏;《詩》之為書,可樂也。故曰《易》圓而《禮》方,《書》久而《詩》大。又曰《易》不賞而民勸,《禮》不怒而民避,《書》為廟外之幾筵,《詩》為未朝之明堂也。

若有《易》而可以無《書》也者,則不復為《書》也。有《易》有《書》而可以無《詩》也者,則不復為《詩》也。有《易》有《書》有《詩》而可以無《禮》也者,則不復為《禮》也。有聖人之德,則知其故;知其故,則知《易》與《書》與《詩》與《禮》各有其一故,而不可以或廢也。有聖人之德而又在聖人之位,則有其權;有其權,而後作《易》,之後又欲作《書》,又欲作《詩》,又欲作《禮》,鹹得奮筆而遂為之,而人不得而議其罪也。

無聖人之位,則無其權;無其權,而不免有作,此仲尼是也。仲尼無聖人之位,而有聖人之德;有聖人之德,則知其故;知其故,而不能已於作,此《春秋》是也。顧仲尼必曰:「知我者,其惟《春秋》乎?罪我者,其惟《春秋》乎?」斯其故何哉?知我惟《春秋》者,《春秋》一書,以天自處學《易》,以事系日學《書》,羅列與國學《詩》,揚善禁惡學《禮》:皆所謂有其德而知其故,知其故而不能已於作,不能已於作而遂兼四經之長,以合為一書,則是未嘗作也。

夫未嘗作者,仲尼之志也。罪我惟《春秋》者,古者非天子不考文,自仲尼以庶人作《春秋》,而後世巧言之徒,無不紛紛以作。紛紛以作既久,龐言無所不有;君讀之而旁皇於上,民讀之而惑亂於下,勢必至於拉雜燔燒,禍連六經。夫仲尼非不知者,而終不已於作,是則仲尼所為引罪自悲者也。或問曰:然則仲尼真有罪乎?答曰:仲尼無罪也。仲尼心知其故,而又自以庶人不敢輒有所作,於是因史成經,不別立文,而但於首大書「春王正月」。若曰:其舊則諸侯之書也,其新則天子之書也。取諸侯之書,手治而成天子之書者,仲尼不予諸侯以作書之權也。仲尼不肯以作書之權予諸候,其又烏肯以作書之權予庶人哉!是故作書,聖人之事也。非聖人而作書,其人可誅,其書可燒也。作書,聖人而天子之事也。非天子而作書,其人可誅,其書可燒也。何也?非聖人而作書,其書破道;非天子而作書,其書破治。破道與治,是橫議也。橫議,則烏得不燒?橫議之人,則烏得不誅?

故秦人燒書之舉,非直始皇之志,亦仲尼之志。乃仲尼不燒而始皇燒者,仲尼不但無作書之權,是亦無燒書之權者也。若始皇燒書而並燒聖經,則是雖有其權而實無其德;實無其德,則不知其故;不知其故,斯盡燒矣。故並燒聖經者,始皇之罪也;燒書,始皇之功也。無何漢興,又大求遺書。當時在廷諸臣,以獻書進者多有。於是四方功名之士,無人不言有書,一時得書之多,反更多於未燒之日。今夫自古至今,人則知燒書之為禍至烈,又豈知求書之為禍之尤烈哉!燒書,而天下無書;天下無書,聖人之書所以存也。求書,而天下有書;天下有書,聖人之書所以亡也。燒書,是禁天下之人作書也。求書,是縱天下之人作書也。

至於縱天下之人作書矣,其又何所不至之與有!明聖人之教者,其書有之;叛聖人之教者,其書亦有之。申天子之令者,其書有之;犯天子之令者,其書亦有之。

夫誠以三代之治治之,則彼明聖人之教與申天子之令者,猶在所不許。何則?惡其破道與治,黔首不得安也。如之何而至於叛聖人之教,犯天子之令,而亦公然自為其書也?原其由來,實惟上有好者,下必尤甚。父子兄弟,聚族撰著,經營既久,才思溢矣。

夫應詔固須美言,自娛何所不可?刻畫魑魅,詆訕聖賢,筆墨既酣,胡可忍也?是故,亂民必誅,而「游俠」立傳;市儈辱人,而「貨殖」名篇。意在窮奇極變,皇惜刳心嘔血,所謂上薄蒼天,下徹黃泉,不盡不快,不快不止也。如是者,當其初時,猶尚私之於下,彼此傳觀而已,惟畏其上之禁之者也。殆其既久,而上亦稍稍見之,稍稍見之而不免喜之,不惟不之禁也。夫叛教犯令之書,至於上不復禁而反喜之,而天下之人豈其復有忌憚乎哉!其作者,驚相告也;其讀者,驚相告也。驚告之後,轉相祖述,而無有一人不作,無有一人不讀也。於是而聖人之遺經,一二篇而已;諸家之書,壞牛折軸不能載,連閣復室不能庋也。天子之教詔,土苴之而已;諸家之書,非縹緗不為其題,非金玉不為其簽也。積漸至於今日,禍且不可復言。民不知偷,讀諸家之書則無不偷也;民不知淫,讀諸家之書則無不淫也;民不知詐,讀諸家之書則無不詐也;民不知亂,讀諸家之書則無不亂也。夫吾向所謂非聖人而作書,其書破道,非天子而作書,其書破治者,不過憂其附會經義,示民以雜;測量治術,示民以明。示民以雜,民則難信;示民以明,民則難治。

故遂斷之破道與治,是為橫議,其人可誅,其書可燒耳;非真有所大詭於聖經,極害於王治也,而然且如此。若夫今日之書,則豈復蒼帝造字之時之所得料,亦豈復始皇燔燒之時之所得料哉?是真一誅不足以蔽其辜,一燒不足以滅其跡者。而禍首罪魁,則漢人詔求遺書,實開之釁。故曰燒書之禍烈,求書之禍尤烈也。

燒書之禍,禍在並燒聖經。聖經燒,而民不興於善,是始皇之罪萬世不得而原之也。求書之禍,禍在並行私書。私書行而民之於惡乃至無所不有,此漢人之罪亦萬世不得而原之也。然燒聖經,而聖經終大顯於後世,是則始皇之罪猶可逃也。若行私書,而私書遂至災害蔓延不可復救,則是漢人之罪終不活也。嗚呼!君子之至於斯也,聽之則不可,禁之則不能,其又將以何法治之與哉?曰:吾聞之,聖人之作書也以德,古人之作書也以才。知聖人之作書以德,則知六經皆聖人之糟粕,讀者貴乎神而明之,而不得櫛比字句,以為從事於經學也。知古人之作書以才,則知諸家皆鼓舞其菁華,覽者急須搴裳去之,而不得捃拾齒牙以為譚言之微中也。於聖人之書而能神而明之者,吾知其而今而後始不敢於《易》之下作《易》傳,《書》之下作《書》傳,《詩》之下作《詩》傳,《禮》之下作《禮》傳,《春秋》之下作《春秋》傳也。何也?誠愧其德之不合,而懼章句之未安,皆當大拂於聖人之心也。於諸家之書而誠能搴裳去之者,吾知其而今而後始不肯於《庄》之後作廣《庄》,《騷》之後作續《騷》,《史》之後作後《史》,《詩》之後作擬《詩》,稗官之後作新稗官也。何也?誠恥其才之不逮,而徒唾沫之相襲,是真不免於古人之奴也。夫揚湯而不得冷,則不如且莫進薪;避影而影愈多,則不如教之勿趨也。惡人作書,而示之以聖人之德,與夫古人之才者,蓋為游於聖門者難為言,觀於才子之林者難為文,是亦止薪勿趨之道也。然聖人之德,實非夫人之能事;非夫人之能事,則非予小子今日之所敢及也。彼古人之才,或猶夫人之能事;猶夫人之能事,則庶幾予小子不揣之所得及也。夫古人之才也者,世不相延,人不相及。莊周有莊周之才,屈平有屈平之才,馬遷有馬遷之才,杜甫有杜甫之才,降而至於施耐庵有施耐庵之才,董解元有董解元之才。才之為言材也。凌雲蔽日之姿,其初本於破核分莢;於破核分莢之時,具有凌雲蔽日之勢;於凌雲蔽日之時,不出破核分莢之勢,此所謂材之說也。又才之為言裁也。有全錦在手,無全錦在目;無全衣在目,有全衣在心;見其領,知其袖;見其襟,知其帔也。夫領則非袖,而襟則非帔,然左右相就,前後相合,離然各異,而宛然共成者,此所謂裁之說也。今天下之人,徒知有才者始能構思,而不知古人用才乃繞乎構思以後;徒知有人者始能立局,而不知古人用才乃繞乎立局以後;徒知有才者始能琢句,而不知古人用才乃繞乎琢句以後;徒知有才者始能安字,而不知古人用才乃繞乎安字以後。此苟且與慎重之辯也。言有才始能構思、立局、琢句而安字者,此其人,外未嘗矜式於珠玉,內未嘗經營於慘淡,隤然放筆,自以為是,而不知彼之所為才實非古人之所為才,正是無法於手而又無恥於心之事也。言其才繞乎構思以前、構思以後,乃至繞乎布局、琢句、安字以前以後者,此其人,筆有左右,墨有正反;用左筆不安換右筆,用右筆不安換左筆;用正墨不現換反墨;用反墨不現換正墨;心之所至,手亦至焉;心之所不至,手亦至焉;心之所不至,手亦不至焉。心之所至手亦至焉者,文章之聖境也。心之所不至手亦至焉者,文章之神境也。心之所不至手亦不至焉者,文章之化境也。夫文章至於心手皆不至,則是其紙上無字、無句、無局、無思者也。而獨能令千萬世下人之讀吾文者,其心頭眼底乃窅窅有思,乃搖搖有局,乃鏗鏗有句,而燁燁有字,則是其提筆臨紙之時,才以繞其前,才以繞其後,而非陡然卒然之事也。故依世人之所謂才,則是文成於易者,才子也;依古人之所謂才,則必文成於難者,才子也。依文成於易之說,則是迅疾揮掃,神氣揚揚者,才子也。依文成於難之說,則必心絕氣盡,面猶死人者,才子也。故若莊周、屈平、馬遷、杜甫,以及施耐庵、董解元之書,是皆所謂心絕氣盡,面猶死人,然後其才前後繚繞,得成一書者也。莊周、屈平、馬遷、杜甫,其妙如彼,不復具論。若夫施耐庵之書,而亦必至於心盡氣絕,面猶死人,而後其才前後繚繞,始得成書,夫而後知古人作書,其非苟且也者。而世之人猶尚不肯審己量力,廢然歇筆,然則其人真不足誅,其書真不足燒也。夫身為庶人,無力以禁天下之人作書,而忽取牧豬奴手中之一編,條分而節解之,而反能令未作之書不敢復作,已作之書一旦盡廢,是則聖嘆廓清天下之功,為更奇於秦人之火。故於其首篇敘述古今經書興廢之大略如此。雖不敢自謂斯文之功臣,亦庶幾封關之丸泥也。

好疼的金聖嘆啊。

9. 儒家,墨家,道家,法家,縱橫家,他們的代表人物,代表作品,及其學術主張.

1,儒家,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荀子、顏子、朱子等,代表作品:《四書》、《五經》、《十三經》,學術主張:互敬互信,仁而有序,微言大義,重義輕利,格物致知。

2,墨家,代表人物:墨翟、禽滑厘、田鳩、孟勝等,代表作品:《墨子》、《胡非子》等,學術主張:非攻、非命、天志、明鬼。

3,道家,代表人物:黃帝、老子、列子、莊子、鬼穀子,代表作品:《太公》、《老子》、《列子》、《莊子》、《管子》,學術主張:道法自然、無為自化、應物變化。

4,法家,代表人物:李悝、商鞅、申不害、韓非、李斯,代表作品:《商君書》、《韓非子》,學術主張:刑過不避大臣,賞善不遺匹夫。

5,縱橫家,代表人物:蘇秦、張儀、甘茂、司馬錯,代表作品:《鬼穀子》、《戰國策》,學術主張:主要為縱橫,或合眾弱以攻一強,此為縱;或事一強以攻諸弱,此為橫。

前者主要以連為主,故可知如何能用外交手段聯合團結,是為陽謀多陰謀少;後者主要以破為主,故可知如何利用矛盾和利益製造裂痕,是為陰謀多而陽謀少。



(9)王治與法治擴展閱讀

儒家由來:儒家「知天文、識旱澇」(章太炎語),是中國古代最有影響的思想學派,也是封建的根本。儒家是一個不斷發展、與時俱進、昂揚向上的學術流派,堪稱民族脊樑。

大約從公元前7世紀起,周朝的封建統治開始衰落,皇族子弟的教師,以及有些皇室成員本人,都散落在民間,以教授經書為生,有的因諳習禮儀而成為人家婚喪嫁娶、祭祀或其他禮儀的襄禮(司儀)。這些人被稱為「儒」。

10. 儒家代表作

儒家:孔子 《論語》 其思想核心是「仁」,「仁」即「愛人」。他把「仁」作為行仁的規范和目的,使「仁」和「禮」相互為用。主張統治者對人民「道之以德,齊之以禮」,從而再現「禮樂征伐自天子出」的西周盛世,進而實現他一心嚮往的「大同」理想。
墨家:墨子 非攻 《墨子》 其思想主張為:兼愛,非攻,沿、尚賢,尚同,節用等。
道家:老子 《老子》在政治上提出「無為而治」的思想,其提出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觀點,體現尊重客觀規律、保護自然的思想。
法家:韓非子 《韓非子》 韓非子攻擊主張「仁愛」的儒家學說,主張法治,提出重賞、重罰、重農、重戰四個政策。韓非子提倡君權神授。
縱橫家:蘇秦 中國戰國時期的一個以政治游說為特點的謀士集團
儒家和道家是中國思想中的兩個主要流派。
這是經過長期演化的結果。從公元前五世紀到公元前三世紀末,儒道兩家只是許多互相競爭的學派中的兩派。在這時期中,思想流派多到如此程度,以至在中國歷史上稱之為「諸子百家」。
司馬談和六家
後代史家試圖對「百家」進行分類。首先進行這種嘗試的是司馬談(卒於公元前110年),他是司馬遷的父親;父子二人著述了中國第一部斷代史《史記》。在《史記》最後一章,司馬遷援引了他的父親司馬談的一篇文章《論六家要旨》,其中,司馬談把在他之前幾個世紀中的哲學家分為六家。
首先是陰陽家。它是講宇宙論的一派,由於它把宇宙的原理歸結為陰陽兩個主要原則,因此被稱為陰陽家。陰是代表女性的原則,陽是代表男性的原則,兩者相生相剋,相反相成,由此產生了中國人心目所見的宇宙一切現象。
第二個學派是儒家,儒字的本意是讀書人(儒生)或思想者。在西方稱之為「孔子學派」,這個名字沒有指出,它的隊伍主要是由學者和思想家所組成。他們講授古代的經書,因此是古代文化的傳承者。孔子無疑是這一學派的領袖人物,也是這一學派的創始人。但這一學派之稱為「儒」,還有更廣的含義。
第三個學派是墨家。這一學派在墨子領導下,內部有嚴格的紀律和組織。這一派已經自稱是「墨者」,所以,它的名稱不像其它有些學派的名稱,是司馬談的發明;「墨者」的名稱是原來就有的。
第四個學派是名家。這一派的興趣是分辨名實,究明它們之間的關系。
第五個學派是法家。在中文裡,「法」的含義是規范或法律。這一學派源自一些政治家,不贊成當時一些儒生強調政府要以德治國,他們認為,一個好的政府必須建立在一個成文法典的基礎之上。
第六個學派是道德家或稱道家。這一派人的形而上學和社會思想都「尚無」,也就是「道」,並認為它是人天生的本性,也就是「德」。「德」是「道」在任何事物內的具體化,成為事物內含的能力,如果把它譯成英文,或許譯作「能力」較妥。司馬談把這一派稱為道德家,後來簡稱為道家。在第一章里,我曾指出,道家和道教必須加以區別。
劉歆和他關於各家緣起的理論
試圖對「百家」進行分類的第二位歷史家是劉歆(約公元前46年-公元後23年)。他是當時最著名的學者之一。他和他的父親劉向一起,對宮廷所藏圖書進行整理,分類編目。這個附有說明的分類編目名為《七略》。後來,另一位漢代歷史家班固(公元32-92年)便用《七略》作為《漢書·藝文志》的基礎。從《藝文志》中可以看出,劉歆把諸子百家分為十類,其中六家同於司馬談所列出的六家。另四家為:縱橫家,這是當時的外交家;以及雜家,這是當時不拘於一家之言的折衷派;還有農家和小說家。劉向在結論中說:「諸子十家,其可觀者,九家而已。」意思是說,小說家不如其它九家重要。
在這個分類中,劉向並沒有比司馬談深入多少,但他系統追溯了各家的起源,這在中國歷史上是第一次。
劉向的理論經後來的學者,特別是章學誠(公元1738-1801年)、章炳麟(公元1869-1936年)予以發展。劉歆的理論主要是說,在周朝(公元前1122?-255年)禮崩樂壞(即社會動亂政制解體)之前,即周朝前期,吏與師不分。換句話說,政府各個部門的官員便負責把有關這一部分的知識傳下去。這些官吏和貴族諸侯一樣,是世襲的。因此,當時只有「官學」,沒有「私學」。這就是說,當時沒有任何私人教師;擔任教師的都是政府的官吏。
按照這個理論,當後來周朝皇室失去權力時,官吏們也失去了原來的優裕地位,而散落民間,他們便以私人身份招收學生,傳授他們的知識。這時,他們已經不是「官」,而成為「師」。就在教師與官吏分化的過程中,興起了諸子百家。
劉歆這段分析的原文是:「儒家者流,蓋出於司徒之官。……游文於六經之中,留意於仁義之際,祖述堯舜,憲章文武,宗師仲尼,以重其言,於道最為高。孔子曰:『如有所譽,其有所試。』唐虞之隆,殷周之盛,仲尼之業,已試之效者也。
「道家者流,蓋出於史官。歷記成敗、存亡、禍福、古今之道,然後知秉要執本,清虛以自守,卑弱以自持,……此其所長也。
「陰陽家者流,蓋出於羲和之官。敬順昊天,歷數日月星辰,敬授民時,此其所長也。
「法家者流,蓋出於理官,信賞必罰,以輔禮制。……此其所長也。
「名家者流,蓋出於禮官。古者名位不同,禮亦異數。孔子曰:『必也正名乎!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此其所長也。
「墨家者流,蓋出於清廟之守。茅屋采椽,是以貴儉;養三老五更,是以兼愛;選士大射,是以上賢;宗祀嚴父,是以右鬼;順四時而行,是以非命;以孝視天下,是以尚同;此其所長也。
「縱橫家者流,蓋出於行人之官。孔子曰:『誦《詩》三百,使於四方,不能顓對,雖多亦奚以為?』又曰:『使乎!使乎!』言其當權事制宜,受命而不受辭,此其所長也。
「雜家者流,蓋出於議官。兼儒墨,合名法,知國體之有此,見王治之無不貫。此其所長也。
「農家者流,蓋出於農稷之官。播百穀,勸耕桑,以足衣食。……此其所長也。
「小說家者流,蓋出於稗官。街談巷語,道聽途說者之所造也。……如或一言可采,此亦芻蕘狂夫之議也。」(《漢書·藝文志》)
以上是劉歆關於十家來源的陳述。他對於各家意義的闡述並不充分,對有些流派所由來的官職,也有任意牽強之處,例如:關於道家,他只說到老子的思想,對莊子竟全未涉及。尤其是說到名家時,沒有注意到它的主張與禮官職司並無相近之處,只不過它們都注意各種名分的區別。

春秋戰國時期(周秦之際),學者輩出,各著書立說,欲以改制救世。學者不止一人,流派不止一家,著書不止一種,故稱之為「諸子」,又謂子「諸子百家」,又謂之「百家爭鳴」。官失其守,學術分裂,由天子而諸侯、而私學,乃百家之背景也。《莊子·天下篇》言「天下之人各為其所欲焉以自為方」:「悲夫,百家往而不反,必不合矣。」是乃歷史與學術之勢必所然也。後又以「諸子」名學術思想之一大部類,進而以之名古書部類之一種,至四部分類而定型。 子、夫子者,本以稱卿大夫。故章炳麟有所謂「子猶今言老爺」之說。自孔子始,漸變為弟子稱師之詞也。加氏以別之,曰某子。諸子之書,多非自著,乃弟子後學記述成書;即出自著,亦本為單篇,由後人編纂成書。古昔著書,意在筆先,又非有意為之,故著書之初本無名,弟子後人取首簡文字以命篇;積篇成帙,亦不另題書名,而以某子稱之。

呂思勉曰:「先秦諸子之學,非至晚周之世,乃突焉興起者也。其在前此,旁薄郁積,蓄之者既已久矣。至此又遭遇時勢,乃如水焉,眾派爭流;如卉焉,奇花怒放耳。積之久,泄之烈者,其力必偉,而影響於人必深。」(《先秦學術概論》,頁4)

根據呂氏的總結,先秦百家的興起有二個原因:一謂出於王官之一守,官、師分離,故「諸子皆出於王官」。二曰出自救時之弊。實際上,諸子百家的興起是經濟、社會、政治變化的直接結果,是對政治社會進行變革的內在要求的結果。一言以蔽之,是應付挑戰的結果。如《漢志》所謂:「諸子十家,其可觀者九家而已。皆起於王道衰微,諸侯力政,時君世主,好惡殊方。是以九家之術,蜂出並作,各引一端,崇其所善,以此馳說,取合諸侯。」

百家爭鳴

諸子蜂起

七國爭雄,天下紛擾,各國皆千方百計謀求富國強兵之策。社會的變革使文化走向民間,游說之士面對劇烈動盪的社會,莫不以匡君救世為己任,紛紛提出自己的政治主張。他們或游說列國,干謁君主;或課徒講學,著書立說;或放浪形骸,以批判的形式表達對世俗的關注;或輔政秉國,以求治世。造成了百家爭鳴的局面。除孔學儒家外,還有墨、道、法、陰陽、名諸家。春秋戰國的諸子百家,大多具有獨立思考的學風,絕不苟同別人的見解,做到了思想上的大解放。 所謂「百家」,只是對當時學派眾多的現象的一種概括。在眾多學派中,比較重要的也只有儒、墨、道、法、陰陽等數家。

先秦諸子百家之說,當時前後有數篇文獻已論述之。一曰《莊子·天下篇》,一曰《荀子·非十二子》;至於文中間論及此者,所在多有。總結性的論述最早出現於《史記·太史公自序》,乃遷之父司馬談所撰。柳詒征謂:「莊子泛稱百家(益案:《天下篇》有『其數散於天下而設於中國者,百家之學,時或稱而道之』),而未指稱某氏之學為某家;漢司馬談《論六家要旨》,遂有法家、名家、道家之名。」司馬談總分在他之前共幾個世紀的「百家」為陰陽、儒、墨、名、法、道德六家(或六大學派)。馮友蘭以為,司馬談是後來對「百家」試行分類的第一人,是。此後《漢志》承向歆之說,益以縱橫、雜、農、小說,為諸子十家,去小說家,又謂之九流,總稱「九流十家」,而各溯其所出(益案:向、歆父子溯其源流,是主要貢獻,見前文論「諸子出於王官」)。實際上,呂思勉認為,《漢志》之「數術」、「方技」、「兵書」三略,亦可稱為先秦諸子之一,故實可概算為十二家,即再益以兵、醫二家也。

《莊子·天下篇》之六派:一墨翟、禽滑厘;二宋鈃、尹文;三彭蒙、田駢、慎到;四關尹、老聃;五莊周;六惠施、桓團、公孫龍。

《荀子·非十二子》之六派:一它囂、魏牟;二陳仲、史鰍;三墨翟、宋鈃;四慎到、田駢;五惠施、鄧析;六子思、孟軻。

老子:生卒年不能詳考。若有老聃其人,大約生於前580年。但此老子與《老子》一書,尚無明確理由聯系在一起。

關尹:與老子同時。

孔子:生於公元前551年,卒於公元前479年。

孫子(孫武):與孔子大體同時。

墨子:名墨翟,生卒年不詳,大約是戰國初人,後於孔子。

子思子:孔子學生,與墨子同時。

楊子:名楊朱。諸家記載不一,極難確定。應在墨子同時或稍後,而在孟子之前。馮友蘭《中國哲學簡史》認為楊朱所代表 的一些隱者是道家的第一階段,而老子無考,《老子》一書應在其後,故《老子》學說僅能稱之為道家的第二階段。

陳仲:墨翟之徒,齊人。

宋鈃、尹文(簡稱宋、尹):生卒年不詳,約與孟子同時或略早。尹文出於周之尹氏,或雲(《漢志》顏注)齊宣王時居稷下,與宋銒、彭蒙、田駢同學於公孫龍。 《漢志》著錄《宋子》十八篇、《尹文子》一篇,均佚。今存《尹文子》,魏黃初山陰仲長氏析為上下兩篇,故《隋志》作兩卷。乃後人依託之作。目前關於宋、尹的重要材料是《管子》中的《心術》、《白心》、《內業》篇,與《莊子·天下篇》、《荀子》、《韓非子》、《呂氏春秋》的記載基本一致。 宋、尹之學,

孟子:約公元前372至289,上距孔子約百年。

孫子(孫臏):與孟子同時。

禽滑厘:魯人,與孟子同時。

莊子:與孟子同時略後。

惠施:約生於公元前370年,卒於公元前318年,宋人,曾做過魏國的宰相,是合縱的實際組織者。與莊子同時,先莊子死。經常與莊子進行辯論。莊子「子非我」之論,即與惠施言之。莊子謂「惠施多方,其書五車,其道舛雜,其言也不中。」惠施的十個命題,散見於先秦諸子書中(主要是《莊子·天下篇》): 1. 至大無外,謂之大一;至小無內,謂之小一。 2. 無厚不可積也,其大千里。 3. 天與地卑,山與澤平。 4. 日方中方睨(音逆,斜視、斜),物方生方死。 5. 大同而與小同異,此之謂小同異;萬物畢同結異,此之謂大同異。 6. 南方無窮而有窮。 7. 今日適越而昔來。 8. 連環可解也。 9. 我知天下之中央,燕之北,越之南是也。 10. 泛愛萬物,天地一體也。

魏牟:魏公子,後於莊子,與公孫龍同時(錢穆《系年》)。

公孫龍:約生於公元前325年,卒於315年,較惠施略遲,約與鄒衍同時。字子秉,據說是趙國人,曾做過平原君的門客。《漢志》著錄其書十四篇,六篇保存至今,其中五篇基本可信。「公孫龍析辯抗辭,別同異,離堅白。」(《淮南子·齊俗訓》)

稷下學者淳於髡、慎到、環淵、接子、田駢、鄒奭: 《史記·孟子荀卿傳》: 自騶衍與齊之稷下先生,如淳於髡、慎到、環淵、接子、田駢、騶奭之徒,各著書言治亂之事,以干世主,豈可勝道哉! 淳於髡,齊人也。博聞強記,學無所主。其諫說,慕晏嬰之為人也,然而承意觀色為務。客有見髡於梁惠王,惠王屏左右,獨坐而再見之,終無言也。惠王怪之,以讓客曰:「子之稱淳於先生,管、晏不及,及見寡人,寡人未有得也。豈寡人不足為言邪?何故哉?」客以謂髡。髡曰:「固也。吾前見王,王志在驅逐;後復見王,王志在音聲:吾是以默然。」客具以報王,王大駭,曰:「嗟乎,淳於先生誠聖人也!前淳於先生之來,人有獻善馬者,寡人未及視,會先生至。後先生之來,人有獻謳者,未及試,亦會先生來。寡人雖屏人,然私心在彼,有之。」後淳於髡見,壹語連三日三夜無倦。惠王欲以卿相位待之,髡因謝去。於是送以安車駕駟,束帛加璧,黃金百鎰。終身不仕。 慎到,趙人。田駢、接子,齊人。環淵,楚人。皆學黃老道德之術,因發明序其指意。故慎到著十二論,環淵著上下篇,而田駢、接子皆有所論焉。 騶奭者,齊諸騶子,亦頗采騶衍之術以紀文。 於是齊王嘉之,自如淳於髡以下,皆命曰列大夫,為開第康莊之衢,高門大屋,尊寵之。覽天下諸侯賓客,言齊能致天下賢士也。

《史記·田敬仲完世家》: 宣王喜文學游說之士,自如騶衍、淳於髡、田駢、接予、慎到、環淵之徒七十六人,皆賜列第,為上大夫,不治而議論。是以齊稷下學士復盛,且數百千人。 《史記》稱稷下學者以鄒衍為首(齊有三鄒子,其先鄒忌,先孟子;其後鄒衍,後孟子;再後鄒奭),「談天衍、雕龍奭」。田駢、慎到、彭蒙常對舉,「齊田駢好談論,故齊人謂之天口駢」(王應麟《漢志考證》引《七略》),大約為道家之言。慎到,大約本黃老,歸刑名。 稷下學派,大部繼承道家學說和儒墨兩家思想,但又不同於各家,有自己的特點。

最好的時代

雖然百家爭鳴的時代正是中國歷史上一個戰亂頻仍、兵荒馬亂的時代,但是這個時代,卻是中國歷史上最為自由、最為開放和最不可思議的一個時代。特別是對於學術發展和思想傳播而言,確實是一個黃金的時代。在這個時期里,誕生了中國歷史上影響最為深遠的思想和學術派別。以後的朝代里,幾乎不可能不受到這一時期百家爭鳴的思想的影響。儒家、墨家、道家、法家、縱橫家、陰陽家、兵家、農家等等等等學派的思想,無一不對後代產生著影響。這一時期思想之豐富,以至於我們無法能夠超越他們。試想,在他們之後,還有比他們更偉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哲學家和軍事理論家嗎?

熱點內容
和平法治公正 發布:2024-12-26 12:05:35 瀏覽:841
新源公司法人 發布:2024-12-26 12:02:41 瀏覽:561
電子版offer有法律效力嗎 發布:2024-12-26 11:56:54 瀏覽:593
有關於經濟法搜題的公眾號 發布:2024-12-26 11:47:20 瀏覽:386
自治區教育法律法規 發布:2024-12-26 11:46:02 瀏覽:19
湖南水務行業法律法規 發布:2024-12-26 11:43:39 瀏覽:731
公司解僱懷孕員工最新勞動法如何賠償 發布:2024-12-26 11:13:28 瀏覽:376
援額法官 發布:2024-12-26 10:31:27 瀏覽:861
深圳電大經濟法基礎網上形考作業答案 發布:2024-12-26 10:24:09 瀏覽:114
注會稅法和經濟法 發布:2024-12-26 10:16:57 瀏覽: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