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中國冤假錯案
1. 我國在刑事偵查程序中如何防範冤假錯案的發生
從目前暴露出的冤假錯案的情況看,無論是趙作海殺人案、張氏叔侄強奸案,還是佘祥林等案件,案件本身並不復雜,辦案人員對認定犯罪事實的證據存在重大疑點的問題都很清楚,並由此導致案件多次被退回補充偵查或發還重審。如果公檢法任何一個機關能夠堅守法律底線,堅持定案證據標准,可以說不需要業務多麼精通,就能夠作出正確判斷,避免悲劇的發生。但遺憾的是,就是這樣一些案件經過公檢法層層關口,經歷漫長時日,大多仍然是以「疑罪從有」、「疑罪從輕」的「留有餘地判決」而告終。這也是這些案件引發公眾強烈不滿的主要因素。
而且,這些冤案還有一個共同特點,即案件在偵查階段均存在刑訊逼供,案件在很大程度上是靠被告人的供述定案。公安機關在取得嫌疑人的口供之後,馬上作破案、結案處理。而許多該固定、收集的證據沒有固定、收集。案件在公安、檢察和審判各階段幾經反復,往往是若干年過去,明知案件證據不充分、不扎實,但再要收集證據已時過境遷、為時已晚。可以說重口供、輕客觀證據的觀念是公安機關偵查活動中最根深蒂固的錯誤觀念。而這些案件最終又因「亡者歸來」、「真凶出現」或「事實證據不足而被推翻」,形成冤假錯案。反觀之,如果能夠切實堅持「無罪推定」、「疑罪從無」原則,毫無疑問,這些冤假錯案均不會發生。
因此,「疑罪從有」、「疑罪從輕」、「重口供、輕客觀證據」等錯誤刑事司法觀念,以及由此而來的刑訊逼供惡習,是絕大多數刑事冤假錯案發生的主要根源和成因。
錯誤理念形成的淵源
在我國的法律體系中,《刑法》、《刑事訴訟法》是較早出台的基本法律,歷經多次修改,相對於其他部門法而言,應該說都是比較成熟完善的法律制度,按理說刑事司法理念也應當比較先進。然而,現實情況並非如此。以核心的定罪量刑觀念看,傳統的、落後的價值觀,即「有罪推定」、「疑罪從有」、「疑罪從輕」、「留有餘地判決」,不僅還普遍存在,而且還相當頑固。這些錯誤理念形
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受以下因素影響:
1.傳統刑事司法文化因素。中國封建時代司法的基本特徵是刑、民不分,偵查、公訴與審判職能不分。刑事司法在歷史上長期缺乏職能分工、相互制約的傳統。而且我國傳統司法的模式,屬於典型的糾問式訴訟模式,刑訊逼供、有罪推定盛行,缺乏程序正義概念。這些傳統的刑事司法理念影響深遠,為偵查、公訴與審判相互制約帶來了不利因素。
2.新中國成立後的司法「專政」理論、「工具」理論的影響。新中國成立後很長時期,司法功能成為政治工具。重打擊、輕保護,「人權」、程序正義被當作資產階級法學概念和意識形態拋棄,辦案不講基本的訴訟程序。這些給人民群眾的法治意識、程序意識帶來長久負面影響。
3.連續開展的「嚴打活動」,對程序公正的沖擊。「嚴打」,尤其初期的「嚴打」,為了突出「從重從快」方針,在定罪標准上,提出「兩個基本」原則,對證據制度產生極大損害,更助長了「有罪推定」、「疑罪從有」的觀念。
以上諸多因素形成了我國特殊的刑事司法理念,不僅長期影響著司法人員,而且影響著廣大群眾,甚至各級領導幹部,並最終形成一種根深蒂固的社會觀念。
制度上的缺陷是冤假錯案產生的直接原因
1.立法上的不完善。
我國刑事訴訟法,雖經幾次修改,但至今並未明確規定實行「無罪推定」和「疑罪從無」原則。學者、實務人員只是從散見於《刑事訴訟法》總則和分則的若干條文中推論出這一原則。立法上的含糊其詞,是導致整個司法人員及社會認識錯誤,觀念錯位的重要因素。
我國刑事訴訟法沒有明確規定刑事被告人的沉默權。刑事訴訟法雖有不能強迫被告人自證其罪的規定,但又有被告人必須如實陳述、認罪從寬的規定。立法的不明確導致了公安偵查階段仍然重口供,刑訊逼供屢禁不止。
2.刑事訴訟結構上的缺陷。
隨著刑事司法改革的不斷推進,我國刑事訴訟抗辯式訴訟模式基本確立,「控、辯、審」三角訴訟結構初步形成,但是刑事訴訟制度中一些突出問題仍未得到有效解決,這就是強勢偵查、優勢公訴、弱勢審判的格局尚未根本扭轉。同西方國家的「審判中心」構造相比,我國屬於典型的「偵查中心」架構。由偵查中心向司法審判中心轉變進程緩慢、阻力重重,法院依法獨立審判在現實中還存在諸多困難。
3.公檢法三機關地位、職能不平衡,制約機制難以有效運行。
雖然《刑事訴訟法》規定,公檢法三機關既要實行互相配合,也要互相制約,但現實是,公安機關有強大的政府作後盾,具有強勢地位,而檢察機關既是公訴機關又是法律監督機關,在刑事訴訟中一身二任,具有明顯優勢。而且由於公安與檢察機關作為國家追訴部門在打擊犯罪上具有共同的職責,兩機關由此形成十分密切的「利益共同體」,兩機關之間主要是配合、監督關系而非制約關系。
按照「控、辯、審」三角訴訟結構的基本要求,司法審判與偵查、公訴職能更主要的是一種制約而非配合關系,但現實中這種制約功能發揮如何呢?筆者在某區法院旁聽的一起刑事案件開庭情況就很能說明問題。
該區檢察院檢察員在法庭上底氣十足地講道:「作為國家公訴人對××涉嫌犯罪一案提起公訴,同時對本庭訴訟活動實施法律監督。」檢察機關的雙重身份使法院和法官處在被監督的地位,因擔心被找碴兒,也只能「重配合、輕制約」,法院對檢察的制約作用難以有效發揮。
清華大學教授張建偉對三機關的關系有一個很形象的比喻:三機關的關系本來應該是「魏蜀吳」一樣「三足鼎立」,但實際上現在的公檢法的關系就像「劉關張」一樣,是「桃園三結義」。而我以為公檢法的現實關系更像是「張關劉」,即公安是「猛張飛」、檢察是「威武關公」,而法院是「柔弱劉備」。正是基於這一顛倒的地位和關系,導致法院對公檢制約的弱化。
4.非法證據排除、證人出庭等保障程序正當的制度雖已制定實施,但因缺乏配套措施,可操作性差,實際效果並不理想。另外,律師辯護制度薄弱,刑事辯護對控方的抗衡制約作用不能有效發揮。
社會環境對刑事司法活動的不當影響
刑事案件,特別是重大刑事案件容易引發受到公眾和媒體的高度關注,案發地的黨委、政府出於維穩的考慮,往往對案件處理作出明確具體的批示意見,這些意見對司法職權的正常行使造成一定程度的影響。我們長期形成的重大案件公檢法聯合辦案等獨立於法律制度體系之外的習慣做法,也干擾了刑事司法職權的獨立行使。
另外近年來,公安、檢察機關出於政績考慮,實行不合理的考核指標,一味追求破案率、有罪判決率、抗訴率。造成辦案粗糙,甚至為盡快破案採取刑訊逼供。還有一些刑事案件通過網路傳播引發全國關注,形成強大的輿論壓力,干擾了司法機關正常辦案。
防範措施
找到了冤假錯案產生的根源,我們要做的就是對症下葯,採取措施。筆者認為應從兩個方面下手:
1.切實轉變錯誤的刑事司法理念。轉變刑事司法理念,關鍵是刑事司法主體要轉變理念。作為刑事司法程序起始和基礎階段司法主體的公安人員,應當樹立打擊犯罪與保護人權並重的理念;重程序規范,重客觀證據,不輕信口供;尊重司法規律,不一味追求數字、比率。
檢察機關應擺正位置,依法行使監督職責,不能利用監督權向審判機關施壓,追求有罪判決。
對於審判機關來說,轉變刑事司法理念更為關鍵。第一位的就是切實樹立「無罪推定」、「疑罪從無」刑事司法理念,堅決破除「有罪推定」、「疑罪從輕」的錯誤觀念;第二位的是要嚴格證據標准,堅決排除非法證據;第三二位的是要堅持依法獨立行使審判權,抵制各種外部干預,堅守法律底線;第四位的是堅持實體程序並重,打擊犯罪與保護人權並重理念。
2.完善制度機制,堵塞漏洞。
一是完善立法。考慮到我國「有罪推定」、「疑罪從輕」等錯誤刑事司法理念的長期性、廣泛性和頑固性,《刑事訴訟法》要明確將「無罪推定」、「疑罪從無」作為刑事訴訟的基本原則加以規定。
二是要真正落實司法審判中心主義,強化法院在刑事司法中的地位及其對公檢的制約職能,打破審判與控訴重配合、輕制約的局面。
三是完善司法機關依法獨立行使職權的訴訟制度、機制,建立抵制各種不當干預的有效機制。
四是完善刑事訴訟制度的相關配套措施,確保取證、質證、認證的准確、合法,使被告人的「人權」和各種訴訟權利得到切實保障。
2. 中國歷史上五大著名冤假錯案,袁崇煥被凌遲處死了嗎
中華上下五千年以來,出現了不少勵精圖治的統治者,但是殘暴不仁、昏庸無道的統治者也不少;在古代社會中由於法制不健全和人治大於法治的情況下,使得伴君如伴虎的說法一點也不假,什麼樣的大環境造就什麼樣的命運,有些忠臣名將就是因為統治者的狹隘殘暴而受到無辜的牽連,被冤殺屈殺的比比皆是,也使得中國古代歷史上出現了不少冤假錯案,下面我為大家介紹下中國歷史上著名的五大冤假錯案,不足之處還望指正。
一、白起被殺案
岳飛是南宋時期著名的抗金將領,是南宋「中興四將」之一,他率領岳家軍揮師北伐,先後收復宋朝都城建康等大片失地,取得了郾城大捷,大有直搗黃龍之意,但是卻被宋高宗用十二道金牌召回,幾十年的心血毀於一旦。在宋金議和時,遭受奸臣秦檜等人誣陷被捕入獄,為了逼迫岳飛招供,秦檜等人對岳飛進行嚴刑拷打,還將他的兒子岳雲和部下張憲抓起來拷問,最後被以「莫須有」的罪名殺死在杭州風波亭,岳雲、張憲也一並被殺害;岳飛,一個精忠報國的民族英雄,卻被奸佞小人陷害致死。如今西湖邊上秦檜夫婦跪像受到千萬人唾罵,他們陷害忠良的行徑將會永遠被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接受一代又一代人的審判。
五、韓信謀反案
韓信是我國歷史上著名的軍事家,是漢朝的開國元勛,與張良、蕭何一起被譽為"漢初三傑,因為用兵如神,所以被後人奉為「兵仙」,歷史上著名的「背水一戰」,也是他領導的。在垓下之戰中,設下十面埋伏之計,打敗楚霸王項羽,因為功勞被封為齊王。
項羽死後,他被解除兵權,封為楚王,而後有人誣告他謀反而被貶為淮陰侯,此後他裝病不出,不再參加朝會,即使是這樣依然沒有能夠逃過「狡兔死,走狗烹」的下場,最後呂後和蕭何一起,將他誘騙到長樂宮,被十幾名宮女用竹竿殺死,可伶名將被婦女所殺,其實韓信的死,完全可以用這樣一個成語去概括「兔死狗烹」。
3. 在中國冤假錯案的真凶可以肆無忌憚的逍遙法外!
首先,任何一個國家的法律本身都不允許真凶逍遙法外,
我國自然也不例外。
其次,在歷史的長河裡,任何一個朝代,國家,時期都不能保證,
100%沒有冤案或錯案,這個有客觀原因,人為原因,意外原因等等造成,
有些人甚至直接鑽了法律的空子,我記得我自己少年時代,有一部美劇
叫《黑暗的公正》也叫《以毒攻毒》一個白天的美國法官,被法律一次次忽悠
看著犯罪嫌疑人因各種原因脫罪,而苦難,最後賠上了自己妻兒,
然後他親自執法晚上化身都市英雄,去然後他親自執法,可見連老美也一樣。
如此想來,我國自然也不例外。
所以,我們堅持法治的正義性,法律本身絕對不是在保護違法者。
但無論哪裡,無論誰,都不保證法治100%不漏網,
如果你發現線索,請聯系當地公安機關。
當然是不是冤案,是不是真凶,也不是一句話就能認定的,
也需要嚴格的法律認定,否則真的很容易出冤案。
4. 冤假錯案的成因
形成冤假錯案的因素很復雜,最主要的原因可以概括為五個方面,包括非法取證、權力干預、利益驅動、理念誤區、排斥律師。
【法律分析】
人身權利是每個人最重要的權利之一,包括健康權、自由權等,這些權利都受到法律的保護,任何人都不能侵犯他人的人身權利。侵權行為屬於一種對他人造成損失的違法行為,而人身侵權就是對別人身體造成一定傷害的一種侵權行為。對於人身侵權按照相關的法律規定,對於造成人身侵權的行為人應當根據實際情況對受害人進行賠償。冤假錯案產生的原因有以刑訊逼供和變相刑訊逼供等方式非法獲取嫌疑人、被告人口供或證人證言,是形成冤假錯案的直接原因,也是與現代司法理念和司法制度相對抗的一種頑症。這種頑症至今沒有消除。無論是近年來相繼發現的冤假錯案還是仍然在不斷生成的新的冤假錯案,絕大部分都形成於刑訊逼供。遏制刑訊逼供之所以難以奏效,最主要的原因並不是無計可施,而是決心不強。決心不強的理由無非有兩種:一種是觀念使然,因為有人仍然認為逼出來的口供具有可信性,迷信其效果,另一種則是功利角度上的需要,刑訊逼供可以達到預先設定的目標。權力干預 權力干預司法是司法行政化的體現,也是法治環境不完備的突出問題。權力干預司法多年來已經成為一種慣性,人們已經習以為常而且形成了一種怪圈:人人都在反對權力干預,同時又都在尋求權力干預。這種以權力干預對抗權力干預的現象,客觀上則進一步強化了權力干預的作用,加劇了權力干預的惡果。利益驅動 辦案機關基於利益驅動而破壞公平甚至不惜製造冤假錯案,是中國司法實踐中當前存在的一個十分嚴重的特殊問題。理念誤區 在形成冤假錯按的原因中,除了立法和司法體制上存在的一些問題之外,一些刑事訴訟理念上的認識誤區,更值得引起重視。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賠償法》
第三十二條 國家賠償以支付賠償金為主要方式。能夠返還財產或者恢復原狀的,予以返還財產或者恢復原狀。
第三十三條 侵犯公民人身自由的,每日賠償金按照國家上年度職工日平均工資計算。
第三十四條 侵犯公民生命健康權的,賠償金按照下列規定計算:(一)造成身體傷害的,應當支付醫療費、護理費,以及賠償因誤工減少的收入。減少的收入每日的賠償金按照國家上年度職工日平均工資計算,最高額為國家上年度職工年平均工資的五倍;(二)造成部分或者全部喪失勞動能力的,應當支付醫療費、護理費、殘疾生活輔助具費、康復費等因殘疾而增加的必要支出和繼續治療所必需的費用,以及殘疾賠償金。殘疾賠償金根據喪失勞動能力的程度,按照國家規定的傷殘等級確定,最高不超過國家上年度職工年平均工資的二十倍。造成全部喪失勞動能力的,對其扶養的無勞動能力的人,還應當支付生活費;(三)造成死亡的,應當支付死亡賠償金、喪葬費,總額為國家上年度職工年平均工資的二十倍。對死者生前扶養的無勞動能力的人,還應當支付生活費。前款第二項、第三項規定的生活費的發放標准,參照當地最低生活保障標准執行。被扶養的人是未成年人的,生活費給付至十八周歲止;其他無勞動能力的人,生活費給付至死亡時止。
5. 解放前的冤假錯案 如何平反
排除干擾,沖破阻力,掃除障礙,親自糾正一些久訴不決的申訴案件,倘能如此,則國家幸甚,人民幸甚! 筆者長期關注冤假錯案,根據18年來的見聞和研究,深知並痛感當下各種各樣的冤假錯案太多,而且無辜者一旦蒙冤,洗雪冤屈、討回公正之難簡直難於上青天。除了湖北的張在玉、河南的趙振晌 亡者歸來 和河南的田志修、內蒙古的趙志紅 真凶出現 ,倒逼司法機關不得不改判無罪、道歉賠償,佘祥林、趙作海、魏清安、呼格吉勒圖才僥幸地沉冤得雪之外,依靠司法機關現行的糾錯機制主動糾正平反的冤假錯案幾乎沒有。在大量的蒙冤者中,有的早已望而生畏,知難而退,對討回公正失去信心,不再申訴,聽天由命了。有的仍心猶不甘,懷揣一線希望,傾家盪產,飽受屈辱,繼續跋涉在艱難、崎嶇、坎坷、漫長的申訴途中,但其申訴大多石沉大海,討還公正的希望幾近於零。 周強院長上任伊始,就邀請各界專家學者暢談 如何提升司法公信力 問題,直言:最高人民法院正在研究進一步推進公正司法,提升司法公信力,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義。公正司法是人民法院工作永恆的主題、任務和價值追求。去年3月11日,周強在參加全國人代會湖南代表團審議 兩高 報告時表示,發生冤假錯案對於司法公信力的影響非常大。去年,全國一共平反了12起冤假錯案,有力維護了司法公正。7月4日,周強在長春召開的全國高級法院院長座談會上強調,冤假錯案是對社會公平正義的極大傷害,要堅決防止和依法糾正冤假錯案。堅守防止冤假錯案底線,增強人民群眾對法治建設的信心。周強還說, 讓確有錯誤的裁判依法得到糾正。 他表示,要正確理解和貫徹罪刑法定、疑罪從無、證據裁判等原則,切實尊重和保障人權,在刑事、民商事、行政等各個審判領域都要堅決防止冤假錯案。要健全完善預防和糾正錯案機制,吸取錯案教訓,要堅持依法糾正錯案,發現一起、查實一起、糾正一起。這是司法自信的表現,也是公正司法的必然要求。要以高度負責的態度,通過依法糾錯,使正義最終得以實現、受害者得到賠償、責任者受到追究,使糾正錯案成為推進公正司法、保障人權的正能量。12月12日,周強在全國法院信訪改革暨訴訟服務中心建設工作會議上指出,各級法院要依法促進信訪法治化。對確有錯誤和瑕疵的案件,要敢於排除干擾,堅決依法予以糾正、補正。全面推行 陽光信訪 ,保障群眾依法有序參與,同時倒逼法官提升審判質效。推動建立覆蓋全國四級法院的信訪資料庫,實現信訪流程管理與審判流程管理的 無縫對接 。 今年1月21日,周強在全國高級法院院長會議上又對進一步做好防範冤假錯案工作做出了部署。再次強調,各級法院要深刻認識冤假錯案造成的嚴重危害,堅持依法糾錯原則,對冤假錯案發現一起糾正一起問責一起,必要時可以採取異地復查或者是異地再審。周強表示,要進一步健全冤假錯案有效防範、依法復查、及時糾正機制,嚴把案件事實關、證據關、法律關,既依法懲治犯罪行為又確保無罪的人不受到刑事追究。他說: 完善刑事冤假錯案申訴立案機制,對於當事人或親屬長期反復申訴,服刑罪犯長期拒絕減刑等案件要高度重視,認真復查,使確有錯誤的案件能夠及時順利進入再審程序。 周強還要求各級法院以敢於擔當的精神,嚴格落實罪刑法定、疑罪從無、證據裁判等法律原則和制度,堅持依法糾錯原則,對冤假錯案發現一起糾正一起問責一起。他說: 完善復查和再審程序,明確冤假錯案改判標准,對重大疑難復雜案件必要時可以採取異地復查或者是異地再審;確屬冤假錯案的要堅決依法糾正,依法能夠公開的要把案件的事實、證據、法律適用等公之於眾,防止引起猜測和批評指責。 對於冤假錯案的復查和糾正,上級法院要加強監督指導,制定周密細致的工作預案,主動回應社會關切;健全冤假錯案依法糾錯、依法賠償、依法補償和社會救助銜接機制,公正高效,切實、及時地保障公民的合法權益。 周強院長在上任不到兩年的時間內,如此密集、反復地強調糾正冤假錯案問題,確實給廣大蒙冤者帶來了希望。這對於推進司法公正、實現公平正義、落實依法治國必將產生積極的引導和助推作用。 但是,長期以來,糾正冤假錯案一直是泛泛而談,停留在口頭上,沒有落在實處。這是當前冤假錯案大量積壓、蒙冤者久訴不息、社會輿論對司法機關頗多詬病的根本原因所在。 因此,筆者認為,司法機關推進司法公正、實現公平正義、落實依法治國,必須突破泛泛而談的層面,要排除一切干擾和顧慮,把堅決糾正冤假錯案、實現公平正義的決心與每一個具體的個案結合起來,實現 無縫銜接 。首先從長期申訴不息、社會影響較大、各界普遍關注、專家提出異議的個案入手,一個案件一個案件地解決,該平反的平反,該改判的改判,該維持的維持,給申訴者一個公正、明確的答復,真正使習近平總書記 進一步提高政法工作親和力和公信力,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義 的要求落在實處。 要達到這個目的,非不能也。在我們共和國的司法史上,曾任最高人民法院院長的謝覺哉老院長早就給我們做出了榜樣。 謝覺哉非常重視對陳年舊案的復查工作,認為這是減少冤案的重要一環。如甘肅省某醫院醫生張志運,1953年因 破壞民族政策及強奸幼女罪 被判處10年有期徒刑。他屢次申訴都被駁回,維持原判。絕境出怪招,1961年8月,他竟假以 親戚 的名義給謝覺哉院長寄去一份申訴。謝老讀後,既不認識此人,更不是什麼 親戚 ,但他認真地看了這封從甘肅一個勞改農場寄來的申訴材料後,立即親筆復信,決定由最高人民法院派專人調查此案。 一段時間後,查案人員回報說: 壓力大,平不了! 謝老說: 冤錯案雖是整個案件數量的百分之幾,甚至是零點幾,但對一個被冤的人來說,卻是百分之百! 由於謝老的力挺,此案終於查清了是壞人唆使一個女孩告發張志運強奸的事實真相。謝老親自簽發,糾正平反,並將此案通報全國。 張志運無罪釋放,恢復工作後,專程進京感謝謝老,他向工作人員懇求見謝老一面。謝老回答說: 由於我們工作的失誤造成了冤案,我無臉見人家。 此案如果發生在當今,法院院長收到假冒 親戚 的來信必定火冒三丈,不僅不會親筆復信,而是首先要追究假冒者的責任,張志運的結局將是不堪設想的。他萬幸遇到謝老這樣的好法官,才峰迴路轉,沉冤得雪。一個執法官員有無公正和善良之心就是這樣的決定一個人的命運! 1962年5月,謝老到陝西視察工作,在抽查法院案卷時,發現 王為業反革命案 有可疑之處。當地縣人民法院一審時認定王為業向毛主席、周總理和全國人大常委會寫了十幾封信, 謾罵領袖 、 攻擊黨的政策 ,判處其有期徒刑10年。王不服判決,上訴到中級人民法院,中院反而認為判決過輕,加刑一倍,改判為20年。後來又以王 抗拒改造 為由加刑4年。王仍然不服,向省高級人民法院申訴,省高級人民法院乾脆來個一步到位,改判為。 對一個人的處置竟是這樣的意氣用事,層層加碼,草菅人命!謝老深感事關重大,於是反復親自審閱案卷,表示 人民群眾對公社化、大躍進有不同意見,向中央和毛主席、周總理寫信,這有什麼罪? 於是,謝老建議對此案重新審理。有人怕犯 右傾錯誤 ,更怕將來追查責任。謝老說: 如果不重審,這樣的案卷存在檔案室,幾十年以後,我們這些人都死了,後人翻閱案卷時,會說你們這個時代是什麼社會?寫信都有罪,上訴還要加刑,這怎麼得了! 最後,王為業被無罪釋放。謝老在案卷上註明此案是他謝覺哉主張改判的,以示負責。 謝老在任最高人民法院院長期間,不顧年邁多病,視察了全國18個省、市、自治區的71個高級、中級和基層人民法院,深入調查研究,不僅解決了一些重大的疑難案件,而且還糾正了許多冤假錯案。謝老任職期間正是反右運動不久,階級斗爭、路線斗爭的調門越來越高, 右是立場問題,左是方法問題 和 左比右好 、 寧左勿右 的意識是那個歷史時期的主流。在這樣高壓的情況下,謝老仍能堅持實事求是,沖破重重阻力,力糾冤假錯案,實在難能可貴! 據《謝覺哉評傳》載,1959年夏天,他親自受理 江西保安隊迫擊炮連連長反革命案 的上訴。江西法院從敵偽檔案中查到在中國人民大學學習的一個學生,解放前曾任國民黨江西保安隊迫擊炮連連長,判定該學生為反革命,歸案。該學生及其家屬不服,上訴到最高人民法院。學生的母親來北京找謝覺哉伸冤,說 我兒子是反革命,政府不辦,我也要辦。但我兒子不是反革命,要求政府給我兒子平反
6. 分析呼格吉樂圖冤殺案件,談談我國依法治國的基本格局
糾正呼格吉勒圖等冤假錯案,我認為體現了我國司法機關敢於認錯、敢於負責的精神,體現了司法進步。當然,發生冤假錯案是大家都不願意看到的,有關部門應當引以為戒,要通過深化司法體制改革完善制度、堵塞漏洞。
當初此案在短短61天時間里,就走完了刑拘、批捕、起訴、一審、二審、死刑執行的程序,犯罪嫌疑人的基本訴訟權利沒有得到保證,在證據嚴重存疑的情況下,18歲的呼格吉勒圖被匆匆處決。
這次《決定》再次重申:健全落實罪刑法定、疑罪從無、非法證據排除等法律原則的法律制度。「罪刑法定」、「疑罪從無」這些字,不是普通的字眼,字字後面都有難以計數冤案的教訓和無辜者的血淚;守住了這幾個字,就能杜絕冤案,否則就是公正底線的崩潰。這些年從趙作海案到浙江叔侄冤案,再到念斌案,案情雖然不同,但總還是法官沒能堅持「疑罪從無」這四個字。
其次的問題是,司法底線沒能守住,「冤案」發生了怎麼辦?《決定》明確「司法機關要及時回應社會關切」,但此案中從「真凶出現」到如今已經有9年,卻剛剛等到重審的機會。這次《決定》也提出「辦案質量終身負責制和錯案責任倒查問責制」,確保案件處理經得起法律和歷史檢驗。但我們希望此案在重審的之後,盡快啟動責任官員的問責機制。
更要思考的另一個問題是,呼格吉勒圖的親屬目前一直在上訪。這給親屬本人、給信訪機關都帶來了壓力。「訴訪分離」也是這兩年明確的改革目標,這次《決定》也予以重申。但「訴訪分離」的前提,是司法機關要做好分內的事。按《刑事訴訟法》的規定,「有新的證據證明原判決認定的事實確有錯誤,可能影響定罪量刑」時就應啟動重審程序,所以本案早在2006年「真凶認罪」時就應重審,而此案卻一直處於在法律程序之外的「重新調查」中,這說明法律有被架空的可能。司法不能起到終局解決的作用,上訪就是必然的結果。不肅清司法積弊、不解決「存量問題」,訴訪分離的改革目標就無法實現。
願呼格吉勒圖案的重審,成為落實依法治國精神的最新案例。
7. 白岩松談張玉環案,張玉環案為何備受社會關注
張玉環案件鬧得沸沸揚揚,這是第二個冤假錯案震驚了全國。第一個是16年聶樹斌案,現在第二個冤假錯案讓白岩松發聲,十分的吸引社會關注。張玉環案件受到社會關注主要是有兩點,第一點就是張玉環本身27年的監獄生活,第二點就是張玉環和前妻的關系。
張玉環的案件,僅僅憑借著這兩點就已經備受社會關注,希望以後我國可以健全我國的司法制度,減少冤假錯案的產生,同時希望每一個人都可以為自己的家庭無私奉獻,就像宋小女這樣,幫助自己的丈夫平反昭雪。
8. "冤假錯案"在中國司法實踐中真的無法避免嗎
確實是無法避免的,現在的司法界的秩序依然不是很好,貪污腐敗、給人好處或者給別人留後門的事情比比皆是,要想做到公正法治社會,建立中國的特色司法秩序非常困難。
9. 國家對於冤假錯案所涉及到的被害人有怎樣的賠償政策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賠償法
目錄
第一章總則
第二章行政賠償
第一節賠償范圍
第二節賠償請求人和賠償義務機關
第三節賠償程序
第三章刑事賠償
第一節賠償范圍
第二節賠償請求人和賠償義務機關
第三節賠償程序
第四章賠償方式和計算標准
第五章其他規定
第六章附則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享有依法取得國家賠償的權利,促進國家機關依法行使職權,根據憲法,制定本法。
第二條國家機關和國家機關工作人員行使職權,有本法規定的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合法權益的情形,造成損害的,受害人有依照本法取得國家賠償的權利。
本法規定的賠償義務機關,應當依照本法及時履行賠償義務。
第二章行政賠償
第一節賠償范圍
第三條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在行使行政職權時有下列侵犯人身權情形之一的,受害人有取得賠償的權利:
(一)違法拘留或者違法採取限制公民人身自由的行政強制措施的;
(二)非法拘禁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剝奪公民人身自由的;
(三)以毆打、虐待等行為或者唆使、放縱他人以毆打、虐待等行為造成公民身體傷害或者死亡的;
(四)違法使用武器、警械造成公民身體傷害或者死亡的;
(五)造成公民身體傷害或者死亡的其他違法行為。
第四條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在行使行政職權時有下列侵犯財產權情形之一的,受害人有取得賠償的權利:
(一)違法實施罰款、吊銷許可證和執照、責令停產停業、沒收財物等行政處罰的;
(二)違法對財產採取查封、扣押、凍結等行政強制措施的;
(三)違法徵收、徵用財產的;
(四)造成財產損害的其他違法行為。
第五條屬於下列情形之一的,國家不承擔賠償責任:
(一)行政機關工作人員與行使職權無關的個人行為;
(二)因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自己的行為致使損害發生的;
(三)法律規定的其他情形。
第二節賠償請求人和賠償義務機關
第六條受害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有權要求賠償。
受害的公民死亡,其繼承人和其他有扶養關系的親屬有權要求賠償。
受害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終止的,其權利承受人有權要求賠償。
第七條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行使行政職權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造成損害的,該行政機關為賠償義務機關。
兩個以上行政機關共同行使行政職權時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造成損害的,共同行使行政職權的行政機關為共同賠償義務機關。
法律、法規授權的組織在行使授予的行政權力時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造成損害的,被授權的組織為賠償義務機關。
受行政機關委託的組織或者個人在行使受委託的行政權力時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造成損害的,委託的行政機關為賠償義務機關。
賠償義務機關被撤銷的,繼續行使其職權的行政機關為賠償義務機關;沒有繼續行使其職權的行政機關的,撤銷該賠償義務機關的行政機關為賠償義務機關。
第八條經復議機關復議的,最初造成侵權行為的行政機關為賠償義務機關,但復議機關的復議決定加重損害的,復議機關對加重的部分履行賠償義務。
第三節賠償程序
第九條賠償義務機關有本法第三條、第四條規定情形之一的,應當給予賠償。
賠償請求人要求賠償,應當先向賠償義務機關提出,也可以在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時一並提出。
第十條賠償請求人可以向共同賠償義務機關中的任何一個賠償義務機關要求賠償,該賠償義務機關應當先予賠償。
第十一條賠償請求人根據受到的不同損害,可以同時提出數項賠償要求。
第十二條要求賠償應當遞交申請書,申請書應當載明下列事項:
(一)受害人的姓名、性別、年齡、工作單位和住所,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名稱、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的姓名、職務;
(二)具體的要求、事實根據和理由;
(三)申請的年、月、日。
賠償請求人書寫申請書確有困難的,可以委託他人代書;也可以口頭申請,由賠償義務機關記入筆錄。
賠償請求人不是受害人本人的,應當說明與受害人的關系,並提供相應證明。
賠償請求人當面遞交申請書的,賠償義務機關應當當場出具加蓋本行政機關專用印章並註明收訖日期的書面憑證。申請材料不齊全的,賠償義務機關應當當場或者在五日內一次性告知賠償請求人需要補正的全部內容。
第十三條賠償義務機關應當自收到申請之日起兩個月內,作出是否賠償的決定。賠償義務機關作出賠償決定,應當充分聽取賠償請求人的意見,並可以與賠償請求人就賠償方式、賠償項目和賠償數額依照本法第四章的規定進行協商。
賠償義務機關決定賠償的,應當製作賠償決定書,並自作出決定之日起十日內送達賠償請求人。
賠償義務機關決定不予賠償的,應當自作出決定之日起十日內書面通知賠償請求人,並說明不予賠償的理由。
第十四條賠償義務機關在規定期限內未作出是否賠償的決定,賠償請求人可以自期限屆滿之日起三個月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賠償請求人對賠償的方式、項目、數額有異議的,或者賠償義務機關作出不予賠償決定的,賠償請求人可以自賠償義務機關作出賠償或者不予賠償決定之日起三個月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第十五條人民法院審理行政賠償案件,賠償請求人和賠償義務機關對自己提出的主張,應當提供證據。
賠償義務機關採取行政拘留或者限制人身自由的強制措施期間,被限制人身自由的人死亡或者喪失行為能力的,賠償義務機關的行為與被限制人身自由的人的死亡或者喪失行為能力是否存在因果關系,賠償義務機關應當提供證據。
第十六條賠償義務機關賠償損失後,應當責令有故意或者重大過失的工作人員或者受委託的組織或者個人承擔部分或者全部賠償費用。
對有故意或者重大過失的責任人員,有關機關應當依法給予處分;構成犯罪的,應當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三章刑事賠償
第一節賠償范圍
第十七條行使偵查、檢察、審判職權的機關以及看守所、監獄管理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在行使職權時有下列侵犯人身權情形之一的,受害人有取得賠償的權利:
(一)違反刑事訴訟法的規定對公民採取拘留措施的,或者依照刑事訴訟法規定的條件和程序對公民採取拘留措施,但是拘留時間超過刑事訴訟法規定的時限,其後決定撤銷案件、不起訴或者判決宣告無罪終止追究刑事責任的;
(二)對公民採取逮捕措施後,決定撤銷案件、不起訴或者判決宣告無罪終止追究刑事責任的;
(三)依照審判監督程序再審改判無罪,原判刑罰已經執行的;
(四)刑訊逼供或者以毆打、虐待等行為或者唆使、放縱他人以毆打、虐待等行為造成公民身體傷害或者死亡的;
(五)違法使用武器、警械造成公民身體傷害或者死亡的。
第十八條行使偵查、檢察、審判職權的機關以及看守所、監獄管理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在行使職權時有下列侵犯財產權情形之一的,受害人有取得賠償的權利:
(一)違法對財產採取查封、扣押、凍結、追繳等措施的;
(二)依照審判監督程序再審改判無罪,原判罰金、沒收財產已經執行的。
第十九條屬於下列情形之一的,國家不承擔賠償責任:
(一)因公民自己故意作虛偽供述,或者偽造其他有罪證據被羈押或者被判處刑罰的;
(二)依照刑法第十七條、第十八條規定不負刑事責任的人被羈押的;
(三)依照刑事訴訟法第十五條、第一百四十二條第二款規定不追究刑事責任的人被羈押的;
(四)行使偵查、檢察、審判職權的機關以及看守所、監獄管理機關的工作人員與行使職權無關的個人行為;
(五)因公民自傷、自殘等故意行為致使損害發生的;
(六)法律規定的其他情形。
第二節賠償請求人和賠償義務機關
第二十條賠償請求人的確定依照本法第六條的規定。
第二十一條行使偵查、檢察、審判職權的機關以及看守所、監獄管理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在行使職權時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造成損害的,該機關為賠償義務機關。
對公民採取拘留措施,依照本法的規定應當給予國家賠償的,作出拘留決定的機關為賠償義務機關。
對公民採取逮捕措施後決定撤銷案件、不起訴或者判決宣告無罪的,作出逮捕決定的機關為賠償義務機關。
再審改判無罪的,作出原生效判決的人民法院為賠償義務機關。二審改判無罪,以及二審發回重審後作無罪處理的,作出一審有罪判決的人民法院為賠償義務機關。
第三節賠償程序
第二十二條賠償義務機關有本法第十七條、第十八條規定情形之一的,應當給予賠償。
賠償請求人要求賠償,應當先向賠償義務機關提出。
賠償請求人提出賠償請求,適用本法第十一條、第十二條的規定。
第二十三條賠償義務機關應當自收到申請之日起兩個月內,作出是否賠償的決定。賠償義務機關作出賠償決定,應當充分聽取賠償請求人的意見,並可以與賠償請求人就賠償方式、賠償項目和賠償數額依照本法第四章的規定進行協商。
賠償義務機關決定賠償的,應當製作賠償決定書,並自作出決定之日起十日內送達賠償請求人。
賠償義務機關決定不予賠償的,應當自作出決定之日起十日內書面通知賠償請求人,並說明不予賠償的理由。
第二十四條賠償義務機關在規定期限內未作出是否賠償的決定,賠償請求人可以自期限屆滿之日起三十日內向賠償義務機關的上一級機關申請復議。
賠償請求人對賠償的方式、項目、數額有異議的,或者賠償義務機關作出不予賠償決定的,賠償請求人可以自賠償義務機關作出賠償或者不予賠償決定之日起三十日內,向賠償義務機關的上一級機關申請復議。
賠償義務機關是人民法院的,賠償請求人可以依照本條規定向其上一級人民法院賠償委員會申請作出賠償決定。
第二十五條復議機關應當自收到申請之日起兩個月內作出決定。
賠償請求人不服復議決定的,可以在收到復議決定之日起三十日內向復議機關所在地的同級人民法院賠償委員會申請作出賠償決定;復議機關逾期不作決定的,賠償請求人可以自期限屆滿之日起三十日內向復議機關所在地的同級人民法院賠償委員會申請作出賠償決定。
第二十六條人民法院賠償委員會處理賠償請求,賠償請求人和賠償義務機關對自己提出的主張,應當提供證據。
被羈押人在羈押期間死亡或者喪失行為能力的,賠償義務機關的行為與被羈押人的死亡或者喪失行為能力是否存在因果關系,賠償義務機關應當提供證據。
第二十七條人民法院賠償委員會處理賠償請求,採取書面審查的辦法。必要時,可以向有關單位和人員調查情況、收集證據。賠償請求人與賠償義務機關對損害事實及因果關系有爭議的,賠償委員會可以聽取賠償請求人和賠償義務機關的陳述和申辯,並可以進行質證。
第二十八條人民法院賠償委員會應當自收到賠償申請之日起三個月內作出決定;屬於疑難、復雜、重大案件的,經本院院長批准,可以延長三個月。
第二十九條中級以上的人民法院設立賠償委員會,由人民法院三名以上審判員組成,組成人員的人數應當為單數。
賠償委員會作賠償決定,實行少數服從多數的原則。
賠償委員會作出的賠償決定,是發生法律效力的決定,必須執行。
第三十條賠償請求人或者賠償義務機關對賠償委員會作出的決定,認為確有錯誤的,可以向上一級人民法院賠償委員會提出申訴。
賠償委員會作出的賠償決定生效後,如發現賠償決定違反本法規定的,經本院院長決定或者上級人民法院指令,賠償委員會應當在兩個月內重新審查並依法作出決定,上一級人民法院賠償委員會也可以直接審查並作出決定。
最高人民檢察院對各級人民法院賠償委員會作出的決定,上級人民檢察院對下級人民法院賠償委員會作出的決定,發現違反本法規定的,應當向同級人民法院賠償委員會提出意見,同級人民法院賠償委員會應當在兩個月內重新審查並依法作出決定。
第三十一條賠償義務機關賠償後,應當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工作人員追償部分或者全部賠償費用:
(一)有本法第十七條第四項、第五項規定情形的;
(二)在處理案件中有貪污受賄,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為的。
對有前款規定情形的責任人員,有關機關應當依法給予處分;構成犯罪的,應當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四章賠償方式和計算標准
第三十二條國家賠償以支付賠償金為主要方式。
能夠返還財產或者恢復原狀的,予以返還財產或者恢復原狀。
第三十三條侵犯公民人身自由的,每日賠償金按照國家上年度職工日平均工資計算。
第三十四條侵犯公民生命健康權的,賠償金按照下列規定計算:
(一)造成身體傷害的,應當支付醫療費、護理費,以及賠償因誤工減少的收入。減少的收入每日的賠償金按照國家上年度職工日平均工資計算,最高額為國家上年度職工年平均工資的五倍;
(二)造成部分或者全部喪失勞動能力的,應當支付醫療費、護理費、殘疾生活輔助具費、康復費等因殘疾而增加的必要支出和繼續治療所必需的費用,以及殘疾賠償金。殘疾賠償金根據喪失勞動能力的程度,按照國家規定的傷殘等級確定,最高不超過國家上年度職工年平均工資的二十倍。造成全部喪失勞動能力的,對其扶養的無勞動能力的人,還應當支付生活費;
(三)造成死亡的,應當支付死亡賠償金、喪葬費,總額為國家上年度職工年平均工資的二十倍。對死者生前扶養的無勞動能力的人,還應當支付生活費。
前款第二項、第三項規定的生活費的發放標准,參照當地最低生活保障標准執行。被扶養的人是未成年人的,生活費給付至十八周歲止;其他無勞動能力的人,生活費給付至死亡時止。
第三十五條有本法第三條或者第十七條規定情形之一,致人精神損害的,應當在侵權行為影響的范圍內,為受害人消除影響,恢復名譽,賠禮道歉;造成嚴重後果的,應當支付相應的精神損害撫慰金。
第三十六條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財產權造成損害的,按照下列規定處理:
(一)處罰款、罰金、追繳、沒收財產或者違法徵收、徵用財產的,返還財產;
(二)查封、扣押、凍結財產的,解除對財產的查封、扣押、凍結,造成財產損壞或者滅失的,依照本條第三項、第四項的規定賠償;
(三)應當返還的財產損壞的,能夠恢復原狀的恢復原狀,不能恢復原狀的,按照損害程度給付相應的賠償金;
(四)應當返還的財產滅失的,給付相應的賠償金;
(五)財產已經拍賣或者變賣的,給付拍賣或者變賣所得的價款;變賣的價款明顯低於財產價值的,應當支付相應的賠償金;
(六)吊銷許可證和執照、責令停產停業的,賠償停產停業期間必要的經常性費用開支;
(七)返還執行的罰款或者罰金、追繳或者沒收的金錢,解除凍結的存款或者匯款的,應當支付銀行同期存款利息;
(八)對財產權造成其他損害的,按照直接損失給予賠償。
第三十七條賠償費用列入各級財政預算。
賠償請求人憑生效的判決書、復議決定書、賠償決定書或者調解書,向賠償義務機關申請支付賠償金。
賠償義務機關應當自收到支付賠償金申請之日起七日內,依照預算管理許可權向有關的財政部門提出支付申請。財政部門應當自收到支付申請之日起十五日內支付賠償金。
賠償費用預算與支付管理的具體辦法由國務院規定。
第五章其他規定
第三十八條人民法院在民事訴訟、行政訴訟過程中,違法採取對妨害訴訟的強制措施、保全措施或者對判決、裁定及其他生效法律文書執行錯誤,造成損害的,賠償請求人要求賠償的程序,適用本法刑事賠償程序的規定。
第三十九條賠償請求人請求國家賠償的時效為兩年,自其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行使職權時的行為侵犯其人身權、財產權之日起計算,但被羈押等限制人身自由期間不計算在內。在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時一並提出賠償請求的,適用行政復議法、行政訴訟法有關時效的規定。
賠償請求人在賠償請求時效的最後六個月內,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礙不能行使請求權的,時效中止。從中止時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賠償請求時效期間繼續計算。
第四十條外國人、外國企業和組織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要求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賠償的,適用本法。
外國人、外國企業和組織的所屬國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要求該國國家賠償的權利不予保護或者限制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與該外國人、外國企業和組織的所屬國實行對等原則。
第六章附則
第四十一條賠償請求人要求國家賠償的,賠償義務機關、復議機關和人民法院不得向賠償請求人收取任何費用。
對賠償請求人取得的賠償金不予征稅。
第四十二條本法自1995年1月1日起施行。[1]國家賠償范圍
國家賠償的范圍是國家賠償法的核心問題。它是指國家對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在行使職權中的侵權行為所承擔的賠償責任的范圍。它要解決的是國家對哪些國家機關造成的哪些損害給予賠償的問題。對相對人來說,國家賠償范圍意味著其求償權的范圍。國家賠償范圍確定的大與小、寬與窄,直接關繫到國家對人民群眾合法權益的保護程度。因此,從某種意義上說,國家賠償范圍是衡量一個國家民主法治進程的尺度之一。由於我國的國家賠償法只涵蓋了行政賠償和刑事賠償,所以,我國國家賠償的范圍包括行政賠償和司法賠償,不包括立法賠償和軍事賠償。
行政賠償是指國家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在行使行政職權時,違法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造成損害的,國家依法向受害人賠償的制度。
司法賠償指國家司法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在行使司法職權過程中,違法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造成損害的,國家依法向受害人予以賠償的制度。司法賠償又可分為刑事賠償和其他司法賠償。刑事賠償是指行使偵查、檢察、審判、監獄管理職權的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在辦理刑事案件的過程中,違法行使職權,侵犯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或其他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造成損害的,國家依法向受害人予以賠償的制度。其他司法賠償是指國家司法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在行使除刑事司法職權以外的其他司法職權時,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造成損害的,國家依法向受害人予以賠償的制度。
行政賠償在國家賠償中佔有重要的位置。因為行政機關是國家權力機關的執行機關,國家約80%的法律法規,是由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來實施的,因此,在國家機關中,行政機關與公民的關系最直接、最廣泛、最經常。如果他們違法行使職權,必然直接侵犯公民和組織的合法權益,負面影響也很大。所以,行政賠償是國家賠償的重點。
在行政賠償中,行政機關的違法致害行為包括兩類:一類是具體行政行為,一類是事實行為。根據國家賠償法的規定,國家只對這兩類行為承擔賠償責任。行政機關的抽象行政行為不屬賠償范圍。
另外,國家賠償法對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合法權益的保護也只限於人身自由權、生命健康權和財產權的損害賠償。
國家賠償義務機關
由於國家賠償的責任主體是國家,而國家是抽象的政治實體,受害人不可能直接請求抽象的國家承擔具體的賠償義務,這就需要有一個義務主體來代表國家履行賠償義務,這個義務主體就是賠償義務機關。所以,賠償義務機關就是具體履行國家賠償義務的組織,它代表國家接受國家賠償請求,參加國家賠償程序,支付賠償費用。
我國國家賠償法在確定賠償義務機關時,基本採用的是誰致害,誰負責的原則。即實施侵害的機關或工作人員所屬的機關負責賠償。
國家賠償方式和標准
國家賠償的方式,即國家承擔賠償責任的各種形式。由於損害的性質、情節、程度不同,賠償的方式也有所不同。由於國家機關承擔著國家運轉的各項職能,為保證公務的正常履行,賠償的方式應力求便捷易行,以避免國家機關陷入繁瑣的個案糾纏之中而貽誤公務。因此,我國國家賠償是以金錢賠償為主要方式,以返還財產、恢復原狀為補充。
國家賠償的計算標准,是指國家支付賠償金賠償受害人的損失時適用的標准。由於國家侵權損害的類型多種多樣,損害造成的結果也各不相同,設定一個計算標准尤為重要。
從世界各國的情況來看,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大都建立了國家賠償制度,其賠償標准大致有如下三種:
1.懲罰性標准。侵權主體除向受害人補足其實際損失的費用外,還應支付額外的費用,這種額外的賠償金超出了受害人的實際損失,帶有懲罰的性質。
2.補償性標准。侵權主體支付的賠償金僅僅是填平補齊受害人的實際損失。
3.撫慰性標准。國家賠償不足以填補受害人的實際損失,僅僅是象徵性、安慰性的給予一定的補償,這種賠償的數額往往少於受害人的實際損失。
由於賠償標准與國家財力直接相關,基於當時的經濟條件,我國的賠償基本採取的是撫慰性標准。
希望我的回答能對您有所幫助。
10. 談談為什麼要為平反冤假錯案點贊
因為冤假錯案的平反是對依法治國的最好詮釋。在平反冤假錯案方面,「兩高」(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檢察院)做了大量的工作,對提高司法公信力起到了重要作用。大規模平反冤假錯案不僅是還受害者一個公道,也是對社會的一個交代,使社會對法治燃起信心,同時對司法系統人員也會起到相當大的震懾作用。當然,後者需要在重審過程中伴隨追責機制的啟動。對冤假錯案,不能只平反,不追責,應做到有責必究,有錯必罰,通過糾錯的方式來規范司法行為,讓司法人員特別是具體辦案人員認識到枉法辦案對自身會產生何種後果。有了這種懲罰機制,司法人員才會基於事實和法律,而非根據政治權力和人情關系去辦案。再者,平反冤假錯案,讓人民看到了司法公正的曙光。法治的建立,就是通過一樁樁具體案件依法公正的處理來體現的。這樣的案件多一起,中國離司法公正和法治社會就更近了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