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李一道德經

李一道德經

發布時間: 2022-05-18 09:38:42

A. 如何給小孩取名字才好姓李

取有意義的名字啊

B. 誰了解一些比較鮮聞的有關李小龍的資料~~~~~

是我自己寫的 僅供參考。本人系小學時期就是龍迷(現在已經大學畢業)在業余練習原本JKD...看過不少相關資料。就隨筆一篇了,中間有不全的地方,及供參考。
李小龍本名李振藩。所謂「李小龍」,只是它的藝名,但廣為一般民眾所接受。因二戰時期李氏為避戰逃到美國,出生於美國舊金山,陰差陽錯地獲得美國國籍,成為「美籍華人」(美國國籍法規定為「屬地主義」只要有人生在美國就是美國公民了)。後李全家遷回香港,李從小於香港長大。李於15周歲左右因為好「打架」而拜入當時佛山詠春名流葉問門下學拳,初習詠春,完全是為了校園江湖之戰,因此在練習時候並不投入,特別是練習詠春拳的小念頭等套路時(傳統武術初學都有套路,連偏向實戰的詠春也不例外)李頗感枯燥,因此沒有幾天便不再去拳館...直到有一天和一個高年級同學動手,一開始很是被動,情急之下李胡亂地模仿自己在拳館見過的「日字沖拳」的動作,連續垂擊對手面部,竟然反敗為勝,自此感覺詠春拳「非同一般」,便又回到拳館專心訓練,自此一直堅持兩年於多,初由葉問教授,後有大師兄黃純梁「代授」,葉問為總執導。
由於學業不濟和惹事生非,李在香港的樹敵眾多,沒少給家人惹麻煩。據說李小龍父親有時一天會接到大量電話是關於其與別人斗毆而索賠的。因為此,警察局也介入過,並來過李家,告誡李海泉好好管教兒子,不要在惹事。但李小龍仍頑性不改。可以說,10幾歲的李小龍就是一個「校霸」「公子爺」,由於自己的父親為香港「名角」,自己更有恃無恐,用今天的觀點看就是學校的「孩子王」一類的,阿飛。
最後,因為這個原因被送到了美國去「改造」。可以說,李的父母當時能做出如此抉擇可見李小龍有多麼「無可救葯」,但鑒於李畢竟出生於美國,有其國籍,而且也確實想讓孩子「磨練」磨練,「改掉身上那些毛病」,於是給了李小龍100美元,聯系好了美國的親戚之後,便將李小龍送往美國的親戚家。李在港學詠春的生涯也到此結束。
李到達美國後,雖說寄宿在親戚家,但在美國要想生存,必須要靠自己的雙手來奮斗。於是一改既往(也是,在那種條件下只能「自力更生」了),勤工儉學,一邊在新轉入的愛迪生職業技術學校(高中)就讀,一邊做工,干過送報紙,刷盤子之類的服務生工作,同時亦有時間就自己繼續練習功夫。可以說,美國是個很能鍛煉人的社會,正是這一段時光,讓李具備了奮斗的基本素質。
高中畢業後,李考入華盛頓州立大學,主修哲學。(這在china簡直不可能,中國是應試教育,每天有讀不完的書,很難想像邊「勤工練武」還能上大學的)李在大學的自由空間裡面,一面積極聯絡學校武術方面的社團,一補自己的技擊訓練,同時對哲學(特別是中國古典哲學)產生濃厚興趣,課余時間曾將「武術搏擊」與「哲學」結合,用哲學來解釋搏擊現象,並撰文「中國武術之陰陽論」,深受學院好評,該文被院刊獲載。
李小龍在美國上大學時期,也是其武術的發展時期。一方面,他積極與香港的黃淳梁師兄通信聯系,將其所見所聞分享與其,並且繼續共同探討詠春拳的真諦和訓練方法;另一方面,在當地不斷接觸美國武術界的一些搏擊術,在武術上「開眼看世界」,集百家之所長。李發現,當時在美國的中國武術很沒市場,究其原因,他認為一方面是中國近代國力較弱,導致西方人的鄙視;另一方面是中國人比較保守,不願意把自己的武術傳給外國人,因為中國人當時都認為把武術傳給洋毛子,就是幫著洋毛子欺負自己人。
對比鮮明的是日本的空手道在當時美國很有市場,推廣甚為成功。就是當時在美國武術界的叱吒風雲的人物也是xx空手道擂台賽冠軍。此外,各地區包括學校,空手道和柔道的組織更是數不勝數。人們對於中國武術的理解幾乎就是一問三不知。
鑒於此,李小龍發現了這個市場的缺口,便將自己基本學習入門的詠春拳傳給洋人,企圖和日本武術搶占武壇市場。當然,此過程李亦研習了日本空手道和柔道,並且觀察了它們的經營方式。
最初李是在大學里以辦「社團」的方式進行教學的,因為入社練習詠春功夫的都是學生,所以收費也很低廉。李的「學生」開始大多都是東方人,因為西方人當時對中國很有偏見,是不屑於學習中國武術的,相反他們更熱衷於「空手道」。而很多東方人,有日本人和一些同為中國人的僑胞,倒是對他的「詠春」很感興趣。
木村武之是李小龍結識的一個日本學員。木村美籍日本人。由於二戰時期美國人對日本人有一種「憤青式」的憎惡,所以他們日裔的人在美國很受排擠,混的很難過。木村曾經一度失業,過著苦日子,因為美國人抵制日本潮流(二戰時)到來時,他們是不會雇日本人來工作的。戰後經濟雖然恢復,但日本人仍然受到一定程度的排擠,木村屢經波折終於靠自己雙手經營了一個小雜貨店,做些小本買賣,維持生活,此時已經37歲,他是抱著一種增強自信的態度以及對詠春的新鮮感來學習的。
由於李小龍在學習中非常善於鼓勵學員,外加其富有哲學意味的教學語言,使木村頗為佩服。作為年長李小龍17歲的「老學員」,每次當木村對自己的能力感到懷疑的時候,李小龍總會耐心地進行鼓勵和勸導,因此和木村結成深厚友誼。
最終,木村賣掉自己的雜貨店,用這筆錢幫助李小龍在大學的一角地下室租上一塊地方,第一家「振藩國術館」開張了,木村亦成為助教。
嚴靜海亦是李結識的華人好友,因為都是華人,所以交談較為親切,由於嚴曾是舉重冠軍,肌肉較發達。而中國傳統武術往往「不重視基本身體素質的訓練」,因此嚴曾向李提出過建議,並將自己的肌肉訓練法交給李,還曾為李親自只做過健美器材,本來身體很瘦弱的李,在汲取西方健美的訓練方法後,便常練不輟,終早就了過硬的身體素質和健美的肌肉。
李最終知道自己的發展方向是武術,而不是學術。於是,冒險做出一個常人望其項背的決定,輟學肄業--全心全力地經營自己的武術事業。這就是執著的力量。
後來,李小龍在美國武壇先後結識大量的武術名流,比如李俊九,羅禮士,肯尼拉貝爾等。並且虛心向他們學習。特別是肯尼拉貝爾,官方資料認為他為李小龍「最後的一位師傅」。肯尼拉貝爾是柔術名家,由於中國傳統武術缺少地面技術,而只重踢打,所以柔術曾引起李的極端興趣,很大一段時間,李小龍其實是在和肯尼拉貝爾訓練的。另一方面,李小龍曾於兩次參加過美國州內范圍舉行的「空手道比賽」,作為表演嘉賓亮場來推廣中國功夫。由於其表演曾引起小范圍的波動,讓美國人民見識了中國功夫的神秘面目,所以其也曾被某些片商看中,在一些影視中作武術指導,或者客串一些小角色。
然而客串畢竟不是李小龍的心願,李小龍曾一度向片商解釋「自己曾經幼年時期也有過演戲經歷」,意思是想出演一些主要角色,提高片酬機會,但是當時美國影界從未用過華人當主角,而當時在美國影視中出現的中國人形象大多都是「穿著怪衣服,梳著辮子,十分瘦弱」的模樣,因此導演和身為華人的李合作時必須「保持距離」,李小龍發現華裔演員在美國如此受冷遇後,很是憤慨,但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頭。於是便將主要精力用在武術訓練和經營上。
與此同時,美國唐人街的傳統武術保守派亦和李小龍發生摩擦。首先是那些年過半百的「武林先輩」很不滿李將他的武術館命名為「國術館」;第二是他們不滿李將中國武術教授給外國人。於是就此曾以「中華武術海外分會」的名義向李提出警告,而李不僅不予理會,恰恰還認為中華武術之局面「不容樂觀」,就是「因為傳統武術保守之緣故。」於是,以此為緣由,最終爆發了一場代表國術先進派與保守派之間的「決斗比試」。
李最終獲勝。並且將對手按到在地暴打,所謂的「裁判」喊停後,由於場面有些激烈,對手並未完全停止胡亂地抓擊,李不慎被抓傷背部。但是自此,李對自己所學的傳統「詠春」開始產生懷疑,特別是步法的靈活性產生懷疑,於是決定對自己的「振藩國術」,進行改良。經過長期的訓練和研究,並且大量總結自己的實戰訓練經驗後(實戰對練主要陪練為嚴靜海,木村武之,一諾山度和黃錦銘等,後期黃錦銘為多),李將振藩國術改為「截拳道」,黑帶雜志優先宣傳。
截拳道與詠春拳相比,是繼承的發展。李主要講詠春那些蹩腳的步法(諸如二字鉗羊馬之類)完全改為西洋拳式的步法移動,同時擺樁由詠春所謂的「問手」「護手」之類的把式變為側身的「警械式」--也適當地借鑒了西洋拳的因素。只不過,強調強手在前--原因是李認為徒手搏擊和西洋擊劍大同小異,借鑒了西洋擊劍的經驗。在進攻手法上,「日字沖錘」並無實質變化,還是強調肘底力,只不過側身出拳又結合了西洋拳的腰力;而「勾錘」則為直接照搬西洋拳之技術。此二拳法為手法基本骨幹,餘下之「標指」,「掛錘」等等皆為詠春遺留技,但條件實戰中所用甚少,更多用於現實打鬥。
只是在防守技術上,依舊沒有做出較大改變,仍然以詠春防禦技術為藍本,適當加入西洋拳的閃躲技法。
截拳道的提出同時結合李小龍常年研究的哲學精華,特別是和老子的道家學說結合甚密。後李提出「無法為有法」之說,以及「無為而治,其實都源於老子的古典著作「道德經」。至此,截拳道已不僅僅是一門具有有限技術形式的搏擊術,而且更是一門開放式的技擊術,一門「集百家之所長」的學問。亦可稱之為武術中的「gong chan主義」。
李後來轉向電影方面發展,干起了自己幼年時期的「老本行」,與以前不同的是,這一次是要發展「武術電影」,以圖以電影的方式來宣傳自己的功夫和「截拳道」,由於當時華人在美國影視行業受排擠,李毅然接受香港嘉禾公司老總鄒文懷的邀請,回港拍片。先後拍攝下了具有個人武打風格的唐山大兄,精武門,由於李可謂將武術動作完美搬上銀屏的第一人,所以很快引起轟動,李一時成為名人,身價暴增。盡管這兩部電影今天看來不能算是動作片中的頂峰,但在當時電影拍攝的有限條件里,李在不用鏡頭剪接的前提下,將動作打的如此完美,實屬罕見,不愧為「功夫之王」。
經過前兩次的成功洗禮,李決定另起門戶,在鄒文懷的支持下創辦了自己的公司--協和電影公司,並且下血本自編,自導,自演了一部完全屬於自己的經典作品----猛龍過江。在拍戲前夕和拍戲過程中,李一直堅持武術訓練,為的是在新作中更完美地展示自己的功夫。
劇組在李的指導下到達義大利去外景,這一時成為當時港片中的創舉。由於李在影片中加入了許多幽默元素,將劇情設計的顛盪起伏,同時邀請自己在美好友、空手道高手羅禮士加盟演對手戲,因此影片一經播出獲得了更大轟動,一時,李小龍成為家喻戶曉的名字,不僅是他的功夫,他的演技以及在香港電影史上的位置,從此獲得奠基。
美國方面看到了這顆曾經的搖錢樹,也開始考慮與李進行合作,讓其「當主角」,在李的積極努力下,第一部由華人主演,在美國公映的電影--龍爭虎鬥誕生了,盡管在美國當時這部片子並未引起太大波瀾,單作為華人第一部入好萊塢主演之影視,在香港電影界實屬創舉。
可惜好景不長,李於龍爭虎鬥上映前夕突然暴斃。死因不明。經過香港官方周密調查得出「死於不幸」的信息,而民間多信「死於謀害」之說。
2003年的中國大陸官方匯編的「中華武術家大辭典」,將李小龍收錄在內。
李小龍是中國偉大的武術技擊家,電影藝術家。其最大之貢獻無疑是向洋人推廣了國術,使得今天之美國的中國武術仍佔有一席之地。
由於大陸早期的信息較閉塞,外加中式傳統文化易對事物進行「神話」「曲解」,因此早期傳入大陸的李小龍資料多半為謬誤;更有心懷叵測之徒,借李小龍之名來招搖撞騙......而截拳道由於是李在美國發展的產物,因此雖屬「國術」,卻在大陸沒有根基,致使國內愛好者不能領悟其真諦而屢屢受小人之蒙蔽。這一現象,在近年來得到好轉。
2008年起,隨著奧運成為北京主辦,李小龍徒弟黃錦銘,李凱,理查德等人先後於國內動態截拳道聯盟及其分會建立合作關系,定期來華組織截拳道研討會訓練。北京方面,在截拳道先行教練史旭光的積極努力下,黃錦銘門徒湯米克魯瑟斯(網友號稱之為截拳道牛人)公開來華組織訓練,並將北京Jkd小組並為其分部,以此來打開jkd在華的封閉局面。盡管這些訓練會,研討會都是小規模的,並且收費昂貴,但大陸的Jkd正本清源,已經開始...
與此同時,國內某些人對李小龍的認識趨於偏激,由最開始的「龍迷」成為「龍黑」,這些人本來是本著客觀還原李之資料的態度,但由於個人曾因得不到正規訓練而受挫,或者由於受過某些心懷叵測之人的招搖撞騙等等,而大受打擊,對李之評價逐步不客觀,常常用某些ufc mma擂台名將來打擊李之格鬥能力。這里要聲明的是,每一個不同的時代都有不同的英雄。如果割裂時代的局限來評價一個人,是沒有意義的。李小龍如果來到現代,能打過他的人肯定不少。但在六七十年代,當美國沒有UFC之時,恰恰是李小龍以超前的眼光,提出擂台比賽之局限,並且倡議開放式格鬥之術--他的截拳道便是證明。而今天之ufc,mma也恰恰是李在美國留下的寶貴財富,美國ufc主席就此還高度評價過李小龍。因此,後期誕生的「龍黑」基本都淪為胡攪蠻纏式的憤青青年。
李小龍是一個了不起的人物。對於今天中國武術之混亂現狀,或許正是龍之武道的復興之時。
(原創:不免帶有個人觀點色彩,僅供參考)
另外,你可以去維基網路查看,那裡寫的和評價是非常客觀的。

C. 道家是如何修心和修心的~!

重慶縉雲山白雲觀李一道長攜弟子做客《天天向上》這是我上個星期六在湖南衛視看到的,看了感觸很深,我才明白道士都是好大夫,說的話句句在理,白雲觀很出名好多名人都去那裡,據說辟穀很厲害,好多人都去那裡做。有下去你去看看,肯定有用!不吃飯幾天不感覺餓,他們都能做到,正常人去在他們的開導下也可以,==太多了,不要忘了給分啊!!!很需要

D. 重慶的李一(人體導電是)一種雜技表演嗎紹龍觀是他的商業炒作嗎

有一定炒作成分,但很多東西都說不清楚的,像他的辟穀術,就是平常人去縉雲山,不吃飯整整半個月時間,不但餓不死,倒還讓你精神煥發,連王菲 李亞鵬 都有去,你可以去看看 鏘鏘三人行,有一期專門講他的 辟穀術。

E. 誰可稱為當今道教第一人

張道禎(1966年-),出生在台灣,道教第六十四代嗣漢張天師。 道教門派正一道張天師家族第六十二代裔孫,為三十二代天師張守真第三子張嗣先的後裔,江西龍虎山天師世家及海內外各宗派人士,經血脈、道法傳承等條件謹慎認定,認為居住台灣的張道禎是天師世家第62代裔孫,為唯一第64代天師襲位人選。 另一方面,對於張道禎的繼位,龍虎山嗣漢天師府認為朝廷敕封的、道教界公認的天師已在六十三代中止,且公開否認任何自封「六十四代」或「六十五代」的天師。

F. 李一是什麼人,

一個騙子,整天談論道德經自稱有成仙之道。 那些明星都去拜訪他。其實就是騙財騙色。 Lj一個,玷污我三清道教。

G. 李一是道商嗎,究竟什麼是道商

道商的本質是商人,李一雖然有經營道觀的商業行為,但是,他是屬於宗教內人士,是道人而非商人。就像我們評論釋永信一樣,無論少林寺怎麼商業化發展,釋永信都不能稱之為佛商。

道商的核心是身為商人,必須尊道貴德,遵循道的思想和規律去作為。反觀李一的行為,他雖然有道的信仰,有道士的身份,但是他的某些行為並沒有尊道貴德,崇尚術法嘩眾取寵給自己埋下禍根,號稱弟子三萬的宣傳口號,更是偏離了大道「守虛若谷」、「不欲盈」的思想,物壯則老,終於引媒體之火而燒身。

李一既非商,更非道商。

H. 什麼是李一現象

近段時間來,沸沸揚揚的「李一事件」,將曾經高高在上的縉雲山「神仙」無情地貶落了凡間,隨著李一內幕的不斷曝光,雜技道法、雙修丑聞、人生污點……眾媒體如綠頭蒼蠅般欣喜若狂,嗡嗡作鳴。在大敵當前,美韓諸國開著航母挾著彈葯,耀武揚威於中華門戶海域之際,中國的無良文人和媒體們,不但通過李一事件順利地完成了讓老百姓 「掩護轉移」的計劃,還讓人民群眾茶餘飯後多了些津津有味的聊資,真是功莫大焉!

李一算道商嗎?

紹龍觀的住持李一道長,曾被諸多光環籠罩:通曉絕技的神人、包治百病的神醫、修身養生大師、道教精神領袖。

9月1日,新京報又給李一貼出了一道標簽——道商。《新京報》稱「李一既非神道,也非妖魔。他更像是一名商人,依託道家外衣而經營謀利的商人。翻看他的成長路徑,會發現李一的「道」只是神功絕技的宗教包裝。他靠人體通電等絕技起家,隨後形成鮮明的商業邏輯:玄而又玄的絕技,必須通過寺廟道觀才方便營銷。「道商」李一通過所結識的官場人脈,排除阻力,將明朝寺廟改為「現代」道觀———紹龍觀。同時他運用各種資本手段,籌措到修建道觀的資金,並躲避了900多萬元的債務。隨後在一些媒體和富商的「互捧」下,李一「成仙」了。……」

李一真的算道商嗎?《新京報》錯誤理解並玷污了「道商」的真實涵義,他們理所當然地認為凡是打著「道」的旗號的商人與商業行為,都可以稱為道商。事實上,真正的道商是「秉承道的思想與精神,運用道的規律與力量去經商創業,實現人生大成的智慧商人」。

道商秉承了「道」的什麼思想與精神呢?那就是清靜、守弱、處下、順勢;道商運用了道的什麼規律與力量呢?那就是「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的規律與力量。

相比之下,與其稱李一為「道商」,我們倒不如說李一的失敗,正是沒有悟道、行道與得道的體現。如果李一真正領悟了《道德經》的智慧,懂得了「不欲盈」的守弱之道,今天的李一又會是另外一番境界。

成也媒體敗也媒體

李一為什麼會失敗?是命中註定的咎由自取,還是太過招搖招人嫉恨?是經濟問題,還是作風問題?還是另有問題?

李一在縉雲山的傳道佈道,從其行為來看,大膽地開創了以現代商業模式弘揚道學道教的先河,從某種意義上來講,是有其重要的里程碑意義的。誰規定了道教一定要墨守陳規、延續舊制呢?時空演易,大道循環。天道變,人亦當變,唯有變,方能合道而偕進。今日國教衰微,外族文化肆虐橫行華夏大地,道教界當有大英雄出世,以振興道脈,壯我中華。

然而,承擔大任者卻終非李一。從李一開始在縉雲山醞釀和普及他的養生文化,禍根就已經深埋了,不管李一有沒有情婦軍團,不管曾經是不是老賴,這都無關。李一在大肆推廣道教辟穀養生的時候,已經走上了一條危險的道路。

並不是說辟穀無效無用,作為道教養生的特色項目,辟穀可謂賣點鮮明。但是,個體體質卻有不同差異,哪怕李一的辟穀學員成功了9999例,而因為某一例命本該絕,在辟穀過程中突發心臟病而一命嗚呼,餓死縉雲山上,這隨時是一個定時炸彈。沒有取得合法的行醫資格而為人行醫診病,雖說是拿人錢財,替人消災,倘真有神效,亦可稱功德無量,然而,終歸是違法違規,小尾巴任人捏拿。

李一,為了養生推廣的賣點性與奇效性,選擇了一些足以嘩眾取寵卻背離大道的項目,心急如焚地前行。

當被媒體過度炒作而「炒糊」了的李一,從「道長」變成了「非常道長」,狗仔隊們驚喜地發現國人眼中的養生大師居然有著抹不去的原罪,有著「強奸」雙修的緋聞,有著坑蒙拐騙的劣跡……而更讓人興奮的是,這個神仙李一,居然還曾經號稱是馬雲、張紀中、王菲等名人明星的師父,這一下,新聞賣點就出來了。

剛剛藉助明星的影響順勢騰飛,被媒體炒紅的李一,呼啦之間又奇跡般地被媒體拉扯下雲端。被欺騙的人們終於發現,原來,號稱不食人間煙火的堂堂「神仙」,居然與現實中我們接觸和理解到的人類一樣骯臟,一樣凡俗,甚至更勝一籌。

善良的人們,不懷好意的一類人們,忘記了打醬油的人們,圍觀著李一,那一番好打!

打翻李一,禍兮福兮

被拉下神壇滿臉塵煙的李一,在聲勢浩大的打假運動中,終於請辭掉道教內部的一切職務,在「反思過去,修行未來」的箴言中,寂寞地選擇了無限期的閉關。

其實,「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這是老子《道德經》的千古智慧名句。我不知道李一是懷著一種什麼心情去「閉關」,但是我相信他在閉關中如果深入地領悟《道德經》智慧,他或許可以真正地進入大道之門,轉禍為福。

很多人替李一鳴不平,認為李一的這些被翻出來的問題,並不是問題。然而,善良的人們忽略了一個最大的問題,李一號稱弟子三萬人,而這三萬人中絕對不乏富商名流,龐大的李一門徒群體,擁有雄厚的資金實力,這是政府絕對不願意看到的火熱場面。李一太不懂政治了,太不懂清靜之旨要了。

什麼是政治?政治並不需要有一個所謂的政黨名目出現,而是大部分人聽你的話而不聽我的話,這就產生了政治和路線。於是,有媒體找出了李一的問題,眾弟子見到李一要口稱「天尊慈悲」,甚至有記者說出了「他以神的旨意要求人們絕對服從」的話語。這就是最大的問題。

被李一強行拉扯進來湊數的3萬門徒,成了不但燙手甚至要命的「山芋」,李一註定是吃不來兜著走了。

從這層意義上來講,李一的被打倒,這不是壞事,這對李一的修道經歷有刻骨銘心的幫助與感悟的。「守弱用柔,如履薄冰」,我們也期待「閉關」中的李一,能夠深研道家智慧經典,開始重新的悟道與真正的修行成就。

被打倒的李一,牽涉到的「利益」之爭的方方面面。《新京報》稱,被李一改建成道觀的紹龍觀與白雲觀,原本叫紹隆寺和白雲寺。這兩座寺廟都是溫泉寺的附屬寺廟,因年久失修,當時已無僧人居住。1997年,縉雲山所在的北碚區政府稱,要開發縉雲山旅遊,寺廟的斷壁殘垣影響旅遊形象,需要修復或重建。當時,區政府開發辦公室找到溫泉寺監院普修大師,讓溫泉寺修,因為寺里沒有人手沒有資金,區開發辦就表示他們招商引資來修這個廟。1998年初,北碚區民宗局和開發辦領導找智宗談話,表示紹隆寺將被改建為紹龍觀,由李一負責的道教文化促進會來修建。智宗當時就急了。後來,智宗大師多次到區民宗局和市民宗委,要求收回廟改觀的政府決策,北碚區民宗局的人告訴他,這是上級領導定的事,改變不了……

紹龍觀與白雲觀,未來到底是歸屬佛門還是道門,疑雲密布。

被打倒的「李一」,偏偏被打倒在美國及其走狗們在黃海海域耀武揚威,施壓於中國之際,內憂外患之時,我們偉大的鬥士方舟子先生,「該出手時就出手」地趁機「亮劍」,再一次欲置中國文化於死地,雖然我支持方舟子先生對李一的棒喝與教育,我也很欽佩他作為鬥士的勇氣。

但是,我極度懷疑方舟子這個代表西方文化的鬥士的動機。為什麼每一次,方舟子總是恰到好處地搖著尾巴迎合著西方列強的步伐,對著中華文化咆哮呢?

I. 當代道家可以稱做活神仙的有誰,仍在世的

網上曾出現幾個是有本事的人,但很快的走
原因是中國從毛開始就是無神論的國家,對於道教有本事的人,都是以打壓為主,像天師府的後人張家的人,都去了台灣,永遠不回來和儒家孔子後的人,因為說中國在文化時期,所做一切,所以也是永遠不回來,並已經是公開聲明了.
所以有本事的人,都是很底調,我這邊有幾個出馬仙,能力還不錯,但很少去幫人,畢竟這因果不是開玩笑
現在中國有本事都不敢說,沒本事卻很高調,像李一這種人.
修不修的出東西,不是污不污染的問題,以是人心,
現在社會物質縱流,高人都守不住啊,不底調是不行.
像現在幾個人,年輕時還能定住.人老,名有,就定不住了
如果樓主修道,可以先讀<道德經>和<清靜經>,當然想真修還是找回一個明師比較好
是明師,不名師,是明白的明,不是有名的名
有名不代表明白

J. 李一的藝術年表

1957年
生於山東曲阜闕里;
1981年
繪畫作品《工筆花鳥》獲「山東省高等院校師生美術作品展」二等獎;
書法作品在中國書法家協會、團中央主辦的「全國大學生首屆書法競賽」獲獎;
1984年
加入山東省書法家協會;
1986年
任濟寧市青年書法家協會副主席;
1987年
書法作品在日本展出,獲日本「朝日新聞」大獎;
參加「新十年書法研討會」;
1988年
書法作品在「牡丹杯」「海峽杯」「古象杯」等全國書法大賽中獲獎;
參加「全國青年首屆書學研討會」;
1989年
加入中國書法家協會;
書法作品入選「全國第四屆書法篆刻展覽」;
書法作品獲「十一屆亞運會體育藝術展」一等獎;
1991年
考取中國藝術研究院,攻讀碩士學位;
《書法與環境藝術》一文《新華文摘》全文轉摘;
為國家重點科研項目《中國美術史》撰寫書法章節;
1994年
考取中國藝術研究院,攻讀博士學位;
著述《走向何處——後現代主義與當代繪畫》由中國社會出版社出版;
1995年
任《中國古代畫家畫風叢書》副主編(重慶出版社);
1996年
完成博士論文,獲博士學位;
分配至中國藝術研究院美術研究所從事研究工作;
編輯《美術觀察》,擔任「美術家」欄目主持;
1997年
任中國藝術研究院副研究員;
主持「二十世紀花鳥畫學術研討會」;
應中央美術學院美術史系之邀為該系博士、碩士研究生開設學分課程「中國書畫論」;
著述《中華書法》(與齊開義合著)及由廣西教育出版社出版;
1998年
任《美術觀察》副主編;
任中國藝術研究院美術研究所古代研究室主任、碩士研究生導師;
1999年
任中國藝術研究院美術研究所首屆美術學評審委員會副主任;
任中國藝術博覽會藝術委員會委員;
2000年
《中國古代美術批評史綱》由黑龍江美術出版社出版;
《中西美術批評比較》由河北美術出版社出版;
2001年
任北京國際藝術博覽會藝術總監;
書法作品集《李一楮墨編》由河北美術出版社出版;
編輯父親詩集《偶成集》;
2002年
「李一書法展」在煙台美術博物館舉行(5月);
「李一、相力書畫展」在青島美術館舉行(8月);
2003年
任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
任中國藝術研究院書法研究室主任;
任中國美術家協會第二屆理論委員會秘書長;
《繪畫藝術館》(與江繼蘭合著)由廣西美術出版社出版;
《文質相輔——李一書法評論集》由香港天一藝術設計公司出版;
《中國書法家全集·八大山人》由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
主編《中國名畫家研究叢書》;
主持《美術觀察》創刊百期座談會;
2004年
任《中國書法發展綱要》起草小組成員;
為國務院部級領導幹部歷史文化講座主講《書法鑒賞》;
《中國藝術報》開設「李一觀察」專欄;
《中國文化報》開設《說書》專欄;
《中國書法家精品集·李一》由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
2005年
當選第五屆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
任中國美術長安論壇組委會委員、辦公室主任,擔任論壇學術主持(西安);
由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書法家協會主辦的「李一書法展」在中國美術館舉行;
2006年
任中國書法家協會學術委員會委員;
「李一書法展」在江蘇崑山侯北人美術館舉行;
2007年
任文化部美術專業高級職稱評審委員會委員;
任《共和國書法大系》總主編;
任傅山書法研討會論文評審委員;
參加中國美協第二屆黃山論壇並擔任論壇學術主持;
《李一詩草》由中國青年出版社出版;
2008年
任《美術》雜志編委;
2009年
任《美術觀察》雜志主編;
任中國美術獎評審委員;
任全國第八屆書學討論會論文評審委員;
任中國美術長安論壇組委會秘書長;
《共和國書法大系》由江西美術出版社出版;
《新中國書法六十年》(與劉宗超合著)由河北美術出版社出版;
《李一書章草書譜》由河北美術出版社出版;
2010年
當選第六屆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
任中央文史館書畫院藝術委員會委員;
任「中國美術觀重慶論壇」組委會主任;
主持第四屆北京國際雙年展學術研討會;
《共和國書法大系》獲第三屆中華優秀出版物提名獎、中國書法蘭亭獎;
2011年
任中國美術家協會第三屆理論委員會副主任兼秘書長;
任中國書協「三名」(名篇、名家、名作)精品工程提名委員會委員。
任中國畫學會理事;
「李一書法展」在威海美術館舉行;
書法作品應邀參加「第十屆全國書法展覽」;
「墨舞影幻——李一、東方塗欽作品展」在深圳關山月美術館舉行。
《墨舞影幻——李一、東方塗欽作品集》由中國青年出版社出版。
《畫沙緒語——李一書法集評》由中國青年出版社出版;
2012年
任國家社科基金藝術學項目評委;
任全國美術館發展扶持計劃項目評審委員;
任全國畫院創作研究優秀項目評審委員;
任第八屆中國文聯文藝理論獎評審委員;
任第四屆中國書法蘭亭獎評審委員;
任《中國書法》雜志編委;
任中國書法媒體聯誼會副會長;
主持中國美協「為中國美術立言——美術理論與文化強國研討會」;
籌備組織《美術觀察》出刊200期活動;
參加紀念中日邦交四十周年中國書法家代表團赴日訪問;
曲阜孔子美術館「李一作品陳列室」對外開放;
《八大山人書法》由江西人民出版社再版;
《李一章草道德經》由河北美術出版社出版;
主編《博士五體書法》,由河北美術出版社出版;
2013年
當選第八屆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
任全國美術館館藏精品展出季項目評審委員;
任第十屆中國藝術節全國優秀美術作品展覽評審委員;
任中央文史館《中華書畫家》雜志編委;
由中國藝術研究院和中國書法家協會主辦的藝舟雙楫——李一書法展在中國美術館開幕 ;
參加「含英咀華——中國當代美術史論家文獻墨跡展」(參展作者:李松、邵大箴、郎紹君、薛永年、劉曦林、陳綬祥、鄧福星、陳傳席、陳履生、李一);
沈鵬任主編、李一任副主編的《歷代書法珍本集成》由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
《藝舟雙楫——李一書法展圖錄》由中國青年出版社出版;
詩集《變魯集》由中國青年出版社出版;
2014年
任國家藝術基金評委;
任中國美術獎理論獎評審委員;
任全國第十屆書學討論會論文評審委員;
任中國藝術研究院學術(學位)委員會委員;
任《中國畫學刊》編委;
主持「建構當代書法評價體系座談會」;
主持「第十二屆全國美展中國畫作品展研討會」;
主持第四屆中國美術長安論壇;
主持中國書協「首屆敦煌書法論壇」;
主持「翰墨青州高峰論壇」;
《藝舟雙楫——李一書法展紀錄》印製出版;
《李一自敘》由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
2015年
當選第七屆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
任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書法篆刻委員會副秘書長;
任《中國大網路全書》第三版(網路版)美術卷書法學科主編;
任第二次全國重點美術館評估小組成員;
主持「建構當代中國美術評價體系研討會」;
主持中央文史館書畫院「翰墨載道——中國書法與儒釋道思想研討會」;
主持南宋書法學術論壇;
主持「當代中國畫博士論壇」;
主持中國美術太行論壇;
「高山仰止——歷代尊孔詩文書法展」在中國孔子研究院舉行;
由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書法家協會主辦的「一以貫之——李一書法展」在浙江美術館舉行;
參加中國藝術研究院導師博士聯展;
《李一書跡》由中國青年出版社出版;
《高山仰止——歷代尊孔詩文書法展作品集》由中國青年出版社出版;
博導文叢《一畫心源》由中國文聯出版社出版。

熱點內容
他人代簽合同的法律效力 發布:2024-12-26 13:19:42 瀏覽:487
醉駕撞死人同車人法律責任 發布:2024-12-26 12:28:10 瀏覽:193
和平法治公正 發布:2024-12-26 12:05:35 瀏覽:841
新源公司法人 發布:2024-12-26 12:02:41 瀏覽:561
電子版offer有法律效力嗎 發布:2024-12-26 11:56:54 瀏覽:593
有關於經濟法搜題的公眾號 發布:2024-12-26 11:47:20 瀏覽:386
自治區教育法律法規 發布:2024-12-26 11:46:02 瀏覽:19
湖南水務行業法律法規 發布:2024-12-26 11:43:39 瀏覽:731
公司解僱懷孕員工最新勞動法如何賠償 發布:2024-12-26 11:13:28 瀏覽:376
援額法官 發布:2024-12-26 10:31:27 瀏覽:861